實用的中班美術教案集錦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讓幼兒了解一些簡單的創(chuàng)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
2.感受染紙活動帶來的樂趣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愿望。
3、學習浸染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桌布、顏料、調色盤、紙巾若干。
2.紙袋一個、三張信封、一張白色紙巾及一張浸染后的紙巾、一個U盤。
活動過程:
一、 魔術導入
1.導入魔術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和客人老師們打聲招呼吧。”
師“小朋友們喜歡看魔術嗎?今天李老師要給大家變個魔術!庇變夯卮。
2.教師出示紙袋
師“請問我的紙袋里有東西嗎?”幼兒回答。
師:“好,魔術開始了,請小朋友們睜大眼睛仔細看,我變出了什么?”幼兒回答。
3.教師變出三封信
師:“小朋友們想知道這些信是寄給誰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封信上面有字,有小朋友認識字的嗎?
信封上面寫了呼圖壁縣第三幼兒園中一班,哦,原來呀這些信是寄給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的,那小朋友們想先看哪封信呢?”幼兒回答。
師“第一封,你們怎么知道它是第一封呢?噢,原來上面有數(shù)字呀!
4.教師讓幼兒先猜測一下信里面是什么東西
師:“老師呀想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猜猜看信里裝的是什么?請小朋友告訴老師答案!
5.教師讓幼兒摸一摸信里面的東西,然后讓幼兒猜是什么。
6、教師出示第一封信里的白色餐巾紙。
師:“原來是白色的餐巾紙,那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餐巾紙是干什么用的?”幼兒回答。
7、師:“除了這些用處之外,紙巾還能干什么呢?請小朋友帶著問題和老師一起猜猜看看第二封信里裝的是什么!
師:“原來是彩色的紙巾,現(xiàn)在有誰能告訴老師,白色的紙巾為什么會變成彩色的'呢?”幼兒回答。
8、師:“小朋友們想知道答案嗎?答案呀就在第三封信里。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封信里裝的是什么?原來是一個U盤,老師把U盤按上,請小朋友們仔細觀看!
二、播放視頻,介紹紙巾浸染過程。
1.教師播放視頻。
師:“視頻中的張老師是不是把白色的紙巾對折了幾次,然后把每個角都染上了美麗的顏色?”幼兒回答。
“小朋友們現(xiàn)在知道一張白色的紙巾是怎么變成彩色的了吧?(先折疊,然后再染)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做'浸染。”
三、幼兒浸染
1.師:“老師說了這么多,小朋友肯定都想去試一試。但是,在操作之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注意不能把顏料灑了,也不能把衣
服弄臟,請完成浸染后的小朋友們將漂亮的紙巾打開放在自己的面前,老師要請表現(xiàn)好的小組到前面向大家展示一下你們的作品!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們趕緊行動吧!”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評價小結
教師請完成好的小組帶上自己的作品上前展示。
師:“小朋友們染好了嗎?現(xiàn)在請小朋友面向老師坐下。請個別小組進行展示!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師:“請紙巾的主人告訴我們,他是怎么把紙巾染那么漂亮的!
五、教師小結
師:“其實呀,用不同的折疊方法是可以染出不同的圖案的,比如將紙巾折成三角形浸染出來顏色是和將紙巾折成正方形浸染出的顏色是完全不一樣的。
小朋友們如果感興趣,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染一染,如果你在浸染的過程中,知道了其他好的方法可別忘了告訴老師哦!”
師:“現(xiàn)在請所有小朋友起立,把你親手做的紙巾送給客人老師吧!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嘗試運用多種手段在紙盤上大膽地制作,表演自己的好朋友。
2、活動中遇到困難會主動請求老師或同伴幫助。
3、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圓形、徒圓形若干,數(shù)量等于幼兒人數(shù)。
2、制作的工具和輔助材料:水彩筆、絨線、紙及一些廢舊材料。
3、活動室內展示老師制作的`紙盤,共幼兒欣賞。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說說、看看桌子、柜子上又那些材料?
2、組織幼兒討論怎樣用紙盤來表演自己的好朋友,可以選用那些材料?
3、幼兒制作,老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幼兒運用多種表演手法,如:用紙、絨線粘貼頭發(fā),用彩筆在紙盤上畫武官。鼓勵幼兒遇到困難可以請求同伴或老師幫助,并提醒幼兒制作完后要將所有物品歸放整齊。
4、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并猜猜“這是誰”,延伸活動:可將幼兒作品布置于墻,供幼兒互相欣賞、交流、學習增加同伴間的友誼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喜愛蝴蝶是孩子們的天性,尤其是中班幼兒。此活動充滿童趣,讓幼兒了解蝴蝶的外形,且將音樂與手指游戲結合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2、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并欣賞蝴蝶翅膀的對稱圖案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4、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圖片、不同長方形的小紙片若干音頻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美麗的花》
二、眨一眨,我的眼睛亮亮的
1、小朋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那你喜歡蝴蝶嗎?
3、美麗的蝴蝶分解圖介紹
三、猜一猜,看一看
1、教師出示圖片,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是蝴蝶的什么?
2、小朋友喜歡小蝴蝶,那我因該保護它。
四、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請幼兒自由挑選不同的長方形小紙片,紙片對折后撕成蝴蝶形狀,然后天在圖畫紙上,再畫觸角)
2、"手工安全提示"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活動結束
今天,小朋友認識美麗的蝴蝶,回家與家人一起分享快樂!
教學反思:
由于本次活動的開展,是從孩子的興趣點生成的,所以幼兒對整個活動充滿了興趣,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激發(fā)。活動中蝴蝶圖片的欣賞、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游戲與音樂的有機結合,不僅使幼兒了解了蝴蝶的種類、成長過程、身體特征,使重點和難點的學習得到很好的解決,更重要的是: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戲中體驗到了快樂。整個教學活動中,語言(故事)、藝術(表演)、健康(游戲)等領域教育的滲透,體現(xiàn)了新《綱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戲活動的開展,也正順應了孩子活潑、好動、愛表演的年齡特點,幼兒在動靜交替、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真正體驗了快樂。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畫魚的興趣,能大膽地表現(xiàn)“好吃的魚”。
2、能用幾何圖和線條畫出簡單的魚,并用色彩進行裝飾。
3、繼續(xù)學用“短線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兒在選擇、調換顏色的過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二、活動準備:
。ㄒ唬┎牧希
1、自制教學課件。
2、玩具小貓、圖畫紙若干。(每張紙上畫上一個煎盤,并用縫紉機在煎盤的四周扎一圈細密的小孔。)
3、油畫棒、勾線筆、彩紙條、膠水、剪刀等。
4、實物投影儀、錄音機、《小叮當》背景音樂磁帶。
。ǘ┲R:
1、幼兒在家觀察過家長燒魚的方法。
2、有過運用“短線排列”的方法涂色的經驗。
三、活動過程:
。ㄒ唬┰O置情境,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1、課件顯示小貓,告訴幼兒:今天是小貓的生日,朋友們給它送來了很多禮物,是什么呢?
2、屏幕顯示各種各樣的魚,引導幼兒觀察欣賞這些魚的造型。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魚是什么樣子的呢?(用三角形、半圓形、圓形、梯形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3、師繼續(xù)講述:小貓收到了這么多的魚,心想,如果能把這些魚燒成各種各樣的味道,請朋友們一起來吃該有多好!可小貓不會燒魚,怎么辦?(啟發(fā)幼兒動手幫小貓燒魚)
4、師提問:請小朋友想一想,這些魚可以燒成什么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紅燒的、糖醋的、蔥油的'……)
。ǘ┙處熞詿~的形式,為幼兒做示范:
1、教師介紹煎盤,準備燒魚。
師:說了那么多,老師都讒了!趕快準備燒魚了,先拿出燒魚用的炊具——煎盤。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
、拧⑾劝阳~放入煎盤里。(在煎盤里畫上一條魚)
、、然后在魚的周圍澆一層油。(涂上一圈不規(guī)則的黃顏色)
3、師生共同討論:燒魚的時候可以放些什么作料?
請個別幼兒上前,嘗試自己制作作料并貼在魚的邊上或身上,如綠色的蔥段、紅色的辣椒、黃色的姜片,還可以添畫一些作料,如咖啡色的醬油等。
4、最后,教師提醒幼兒按照自己的設想用短線排列的方法給魚涂上相應的顏色。
。ㄈ┯變鹤鳟嫞處熝不刂笇Вū尘耙魳罚
1、要求幼兒盡量把魚畫大些(不超出“煎盤”)。
2、啟發(fā)幼兒選用一些與咖喱的、紅燒的、糖醋的、蔥油的及其他作料相似的顏色,把魚燒得又香又美。
3、對個別運用短線排列法涂色有困難的幼兒,做個別輔導。
4、提醒幼兒最后撕去煎盤周圍的紙邊。
。ㄋ模┰u價活動:
1、請幼兒將各自的煎盤放在鋪好桌布的桌子上,教師抱著玩具小貓和幼兒一起圍坐在桌子旁以品嘗魚味的形式評價作品。
師:哇!小朋友燒了那么多好吃的魚,我們和小貓一起來看一看、嘗一嘗,比一比誰燒得魚又香又美。
2、對大膽造型、配色鮮艷以及構圖獨特的幼兒多做鼓勵,也可用大家提建議的方法,幫助個別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四、活動延伸
老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在煎盤里,除了可以燒魚,還可以燒些什么?讓幼兒在美術區(qū)域活動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畫下來,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看看的過程中,了解烏龜?shù)耐庑翁卣鳎竽懏嫵鰹觚敗?/p>
2.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3.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重難點:
了解烏龜?shù)耐庑翁卣鳎竽懏嫵鰹觚敗?/p>
活動準備:
1.PPT;2.畫紙、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猜謎的形式引入
1.師: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們說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仔細的來聽:穿件硬殼袍,縮頭又縮腦,水面四腳劃,岸上慢慢跑,這是什么?(幼兒回答)師:原來是一只烏龜。
師:孩子們,你們看烏龜長的什么樣子?
師:小烏龜?shù)纳眢w是什么形狀的?
師:小烏龜?shù)凝敋ど厦嬗惺裁?
2.請幾名小朋友到前面畫一畫龜殼上面的圖案。
二、自由創(chuàng)作--有趣的烏龜幼兒創(chuàng)作,通過觀察嘗試繪畫烏龜師: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到海邊上來畫出小烏龜,王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畫紙,彩筆和油畫棒,一會兒請小朋友們畫小烏龜并且給小烏龜穿上漂亮的衣服,想一想小烏龜在海邊還會遇到誰,把你想到的也畫出來好嗎?
三、欣賞交流:說說我的小烏龜師:畫完的小朋友去給老師們講一講你的小烏龜遇到哪些好朋友?
反思:
在評價過程中,我組織幼兒一起欣賞了同伴的畫,幼兒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畫的是什么,講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整個活動,這個課件顯得尤為重要,它不但解決了幼兒的布局問題,還拉近了幼兒與烏龜?shù)木嚯x,幼兒在繪畫過程中能考慮烏龜?shù)母惺埽_到了一定的效果。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在掌握水墨畫表現(xiàn)方法基礎上,用水墨化的表現(xiàn)方法根據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性繪畫。
2、 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講述能力,使之萌發(fā)愛美的情趣。
3、 加深幼兒對夏天的認識。
4、 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 教具準備:①毛筆、宣紙、顏料、擦手巾;②錄音機和音樂磁帶、圖片四幅。
2、 知識準備:布置幼兒平時注意觀察夏天的景象。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教師啟發(fā)性談話,引導喲額說出自己對夏天的認識和感受,萌發(fā)幼兒進行“美麗的夏天”主題畫的創(chuàng)作愿望。
1、 引導幼兒講出夏天最喜歡去的地方。
2、 豐富幼兒關于夏季的知識,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二、 基本部分
1、 出示四幅不同特點的圖片,讓幼兒通過觀察,掌握主題化的畫面安排及色彩運用的方法,并能大膽用水墨畫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繪畫。
2、 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要求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進行主題繪畫;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3、 啟發(fā)幼兒根據自己的畫面進行講述,要求講得有順序,較完整。
、耪堄變簽樽约旱漠嬅。
⑵兩人一起相互講述畫面。
⑶請個別幼兒獨立講述。
三、 結束部分
1、 教師將幼兒的作品掛在活動室四周,給幼兒欣賞。
2、 請幼兒評選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3、 教師啟發(fā)幼兒從畫面安排、色彩運用、形象處理、想象力豐富等方面進行講拼。
4、 幼兒隨音樂做輕松活動,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其次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shù)學本省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小百科:夏天,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jié),英語為summer,又稱“昊天”,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熱的季節(jié),我國習慣將立夏作為夏天的開始,氣象學上的夏季要推遲到立夏后25天左右。
中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能根據手印的形狀大膽地想象,添畫成完整的物體形象。
2、 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并在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3、 能保持畫面整潔,與同伴協(xié)調合作。
4、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白紙、記號筆、范畫、報紙
活動過程:
一、 引起幼兒興趣。
昨天我學了一種新本領,叫五指神功,你們想不想學?
你們看這是什么?這是一本武功秘籍,我們要學的功夫就在上面,想看嗎?
二、 出示范畫引起興趣。
這些是什么?這些手印你們知道是怎么來的嗎?這就是我們神功的第一招:描手印。教師示范描,幼兒仔細觀察。請幼兒說說是怎么描的?你們還能做出其他不同的姿勢來嗎?請幼兒做各種姿勢。說說像什么。
三、 教師引導示范。
1、 教師指導幼兒練習描手印(用手指做筆)。你們再來看看,這像什么啊?請幼兒回答。究竟這些手印會變成什么我們來看一看?出示范畫。你們看,這些手印變成什么了,是怎么變過來的呢?請幼兒回答。
2、 神功還有最厲害的一招,這一招一個人完成不了,需要兩個人一起合作完成,你們想不想學?我們一齊來看看,出示雙手的范畫。這是什么?是怎么畫的?請幼兒說說。
四、 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 小朋友們師傅已經把五指神功都教給你們了,接下來就要小朋友自己來練了,可以一個人畫也可以兩個人一起合作,等一會
我們來看看誰的功夫練的最好。
2、 幼兒作畫。
五、 講評
1、 請幼兒講講自己畫的是什么?
2、 小朋友們真能干,神功都練成了,我們到外面去比比誰的功夫最厲害,變的東西最多。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首先請幼兒分別上來,在紙上展示自己的.手掌印,然后請幼兒想象:“你們看指印娃娃像什么呀?”小朋友們回答積極,想像大膽“像蘋果、像西瓜、像眼鏡、……”跟著幼兒的思維,我緊接著就讓孩子自己表現(xiàn),大膽發(fā)揮了,可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部分孩子居然連在紙上印自己的手掌印都不會,或者有些孩子在紙上印了手掌印之后,就不知所措了。從中我得出了一個結論:我們中(2)班的孩子繪畫水平呈現(xiàn)出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
于是我先幫助那些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印好手掌印,接著,我啟發(fā)幼兒:“好好看看,你們的掌印娃娃像什么,如果添上幾筆,就會更像的。大膽的試一試,你們一定能行。”這時有的幼兒拿起筆來在掌印旁畫了幾筆,佳樂小朋友一邊畫一邊說:“我印出了手掌樹。”他的發(fā)現(xiàn)和情緒很快感染了其它的幼兒。頓時,大家都開展動起來了,小朋友把手印添畫幾條線成了氣球,添畫成小雞……,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并且一邊畫一邊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著自己的作品。“我這是小花”“我變的小鴨子” ……好極了。
但是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想象力很好,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對于動手操作能力卻十分的差,我想對于這些孩子,今后還是要讓他們多畫,多鍛煉他們的動手繪畫能力,爭取趕上其他幼兒的繪畫水平,使我們班的整體水平處于同一層次上。
整個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從中發(fā)現(xiàn),新穎的活動形式,使孩子從新的視覺認識到自己,幼兒沉浸于手印添畫的愉悅中。
活動有了“質”的飛躍,而教師的靈活掌握,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活動環(huán)境和心理氛圍,使幼兒個性化的藝術表現(xiàn)天賦和表現(xiàn)形式得以充分展現(xiàn),也給我們教師在活動創(chuàng)設中帶來了新的啟示。
【中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經典)07-22
【精選】中班美術教案07-20
中班教案美術09-18
中班美術教案07-12
(經典)中班美術教案07-21
中班美術教案06-13
中班美術教案《樹》10-31
中班美術教案(熱門)07-21
實用的中班美術教案07-21
(熱門)中班美術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