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時間:2024-11-16 15:57:01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中班語言活動教案集錦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中班語言活動教案集錦10篇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認真觀察和理解圖片。

  2、在老師的幫助下,幼兒根據(jù)圖片說出詩歌內(nèi)容。

  3、幼兒能有感情的用輕重不同的語氣朗誦詩歌《葉子》。

  活動準備:

  1、四片春夏秋冬有特色的葉子。

  2、毛毛蟲、蟬兒、卡片、麥苗圖片。

  3、鋼琴。

  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們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有哪四個季節(jié)?(春夏秋冬)其實,每個季節(jié)每片葉子都可以連成一句不同的詩歌,什么樣的詩歌呢?

  活動過程:

  一、出示葉子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片內(nèi)容

  1、出示春天的葉子和毛毛蟲圖片。

 。1)老師拿著春天的葉子:小朋友們看,這片是春天的葉子,嫩嫩的,綠綠的。

 。2)老師拿出毛毛蟲圖片: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動物?(毛毛蟲)

 。3)把兩張圖片的疊放在一起:小朋友們猜猜毛毛蟲在春天的葉子上干嘛?(引導幼兒思考,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哦,原來啊,毛毛蟲在春天的葉子上寫日記呢!小朋友們知道日記是什么嗎?日記就是小朋友每天把自己想說的話,做過的事情寫下來,就成了日記?墒敲x沒有手,就用嘴巴寫日記。春天的葉子像日記,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

  2、出示夏天的葉子和蟬兒的圖片。

  (1)老師拿著夏天的葉子:夏天到了,葉子長得更茂盛了。

 。2)老師拿著蟬兒的圖片:這是知了,也叫蟬。它們可愛唱歌啦!

 。3)把蟬的圖片和夏天的葉子疊在一起:小朋友們想想,蟬兒在夏天的葉子上干嘛呢?(幼兒思考)原來啊,夏天的葉子像歌譜,蟬兒唱了一下午。小朋友們知道歌譜是什么嗎?歌就是唱歌的歌,譜就是曲譜的譜,是唱歌的時候用的。

  3、出示秋天的葉子和卡片。

 。1)老師把秋天的葉子拿出來:秋天到了,很多葉子都黃了。這種像金子一樣黃的葉子是秋天的葉子。

 。2)那秋天的葉子像什么呢?(幼兒思考,請幾個幼兒說說他們的想法)

 。3)老師拿出卡片。老師覺得秋天的葉子像卡片,小朋友可以拿著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人。風哥哥說要把這片秋天的葉子當做卡片送給云姐姐。

  4、冬天的葉子和麥苗圖片。

  (1)老師拿出冬天的葉子:冬天到了,葉子沒有了水分,都落了下來。

 。2)拿出麥苗圖片:冬天的葉子落下來,落到了農(nóng)田里,落在了麥苗兒上。冬天的葉子像棉被,麥苗兒在棉被里乖乖睡。

  5、老師按順序把葉子與圖片粘在黑板上,

  葉子在上面,圖片在葉子下面,老師一邊指著葉子和圖片一邊誦讀詩歌。

  春天的葉子像日記,

  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

  夏天的葉子像歌譜,

  蟬兒唱了一下午。

  秋天的`葉子像卡片,

  風哥哥送給云姐姐。

  冬天的葉子像棉被,

  麥苗在棉被里輕輕睡。

  6、老師拿出一片葉子和對應的圖片,

  引導小朋友把詩歌說出來。每句詩歌請兩個小朋友。

  7、讓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誦讀詩歌《葉子》。

  二、引導幼兒用輕重不同的語氣朗誦詩歌《葉子》

  1、春天小動物都睡醒了,毛毛蟲用嘴巴快樂的寫日記,所以,我們在讀“春天的葉子像日記,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要念得歡快一些。來,跟老師一起歡快地讀一遍(一起輕輕地讀這一句)。

  2、小朋友們再想想,云姐姐收到風哥哥的卡片幸福嗎?所以在讀“秋天的葉子像卡片,風哥哥送給云姐姐”的時候可以念得溫柔一些。

  3、麥苗兒在棉被里乖乖睡覺,我們不能吵醒他們,所以在讀“冬天的葉子像棉被,麥苗在棉被里輕輕睡”的時候要輕輕地。

  三、活動結(jié)束

  幼兒跟著琴音,時快時慢的誦讀詩歌《葉子》。

  活動總結(jié):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感受到了四季葉子的變化,較好的拓展了幼兒的思維空間,提高了幼兒的想象力和積極性。但是,由于教師對詩歌的重復次數(shù)太少,幼兒可能記不住,后面跟琴音誦讀詩歌會混亂。

  附:中班詩歌《葉子》

  春天的葉子像日記,

  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

  夏天的葉子像歌譜,

  蟬兒唱了一下午。

  秋天的葉子像卡片,

  風哥哥送給云姐姐。

  冬天的葉子像棉被,

  麥苗在棉被里輕輕睡。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初步學會朗誦兒歌。

  2、能說說小動物的尾巴及了解小動物尾巴的用處。

  活動準備:

  動物角色。

  重點難點:

  了解小動物尾巴的用處。

  活動過程:

  一、出示角色,想像討論

  1、逐一出示動物角色,想像討論。

  (1)這是誰呀?(金魚)它的尾巴像什么?

 。2)牛、小猴、燕子、狐貍、袋鼠、壁虎的提問同上。

  2、小結(jié):每一種小動物都有一根尾巴,它們的尾巴都是長得不一樣的。

  二、欣賞兒歌,學習理解

  1、師朗誦兒歌。

  2、結(jié)合兒歌內(nèi)容進行提問:

 。1)兒歌中有哪些小動物?

 。2)兒歌中講了一些小動物的尾巴能做什么事?

  3、幼兒學習理解兒歌,用各種形式朗誦兒歌。

  三、相互交流,提升經(jīng)驗

  1、討論:兒歌中這些小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處?它能幫助小動物做什么事情?

  2、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用處?

  3、小結(jié):原來小動物的尾巴不僅漂亮,還能幫助小動物做事情。

  4、請小朋友回家再找找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選擇雄飾大膽表演。

  2、能用相應的動作表示三只羊及大灰狼。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材料提供:

 。1)布置成草地,用雪花片當成草地。

  (2)雄飾有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

 。3)一張小椅子裝飾椅背當作大山。

  2、材料使用:

 。1)將大灰狼雄飾掛在胸前,坐在“山上”,小羊、中羊、大羊餓都帶好雄飾,先小羊上去與大灰狼對話,小羊把走路聲音說出來,中羊大羊也相同。

  (2)最后大羊、中羊、小羊都用手指扮演成“羊角”與大灰狼拼命。

  3、教育功能:

 。1)情景式的教育便于幼兒大膽自由講述

 。2)能模仿出三只羊走路的不同聲音,小――中――大

  (3)使幼兒明白有團結(jié)起來才能打敗大灰狼的道理。

  指導要點:

  1、當幼兒在故事表演不講述只做動作時,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講述。

  2、大羊講話聲要有力度,教師提醒幼兒。

  活動反思:

  通過故事三只羊戰(zhàn)勝大灰狼的情節(jié),了解大羊、中羊、小羊的不同特征,激發(fā)孩子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并知道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動腦筋勇敢地面對,與同伴商量,就會戰(zhàn)勝一切困難。同時體驗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體驗同伴之間團結(jié)友愛,在一起快快樂樂的情感。

  2、學習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nèi)容。

  3、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嘗試續(xù)編“四/五……條魚,水里游,XXXX”。

  二、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創(chuàng)編過詩歌,懂得基本的創(chuàng)編規(guī)則;有類似的情感體驗。教具準備:《三條魚》的課件,小魚的'胸飾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學小魚游入活動室,體驗與朋友玩的樂趣。

  提問:剛剛你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心情怎么樣?

  2、教師操作教具,幫助幼兒熟悉理解詩歌。

 。1)教師以一條小魚的口吻和語氣,表現(xiàn)兒歌中小魚的孤單情緒,感受小魚的心情。

 。2)教師出示第二條魚,用動作表現(xiàn)兒歌中小魚擺尾巴、點點頭的動,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

  (3)教師出示第三條魚,表現(xiàn)兒歌中小魚“快快活活、笑開口”,引導幼兒用兒歌的句子進行表述。

  3、教師演示課件,讓幼兒完整欣賞兒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5、教師帶領全體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教師注意指導幼兒用不同的語調(diào)表達不同的感情。

  6、教師引導幼兒嘗試仿編詩歌“四 /五……條魚,水里游,XXXX”。

  教師逐一出示小魚,請幼兒說出小魚的數(shù)量,并學用兒歌的句子“一 /二……條魚,水里游,XXXX”,進行仿編詩歌。

  附兒歌:

  三條魚

  一條魚,水里游,

  孤孤單單在發(fā)愁。

  兩條魚,水里游,

  擺擺尾巴點點頭。

  三條魚,水里游,

  快快活活笑開口。

  許多魚,水里游,

  大家都是好朋友。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名稱:笑和哭

  活動目標:

  1、 能根據(jù)笑和哭的表情圖進行大膽想象,發(fā)展幼兒的發(fā)展思維。

  2、 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體驗。

  3、 認識漢字:笑、哭。

  活動準備:

  “笑”、“哭”的表情圖個一幅;字卡各一,幼兒人手兩張字卡。

  活動過程:

 。ㄒ唬、觀察笑和哭的兩張不同的'表情圖

  1、教師:笑 “這是誰?他在干嘛?”“他笑得怎么樣?”“他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你會笑嗎?”“笑一個給大家看看!薄靶Φ臅r候發(fā)出什么聲音?”“猜一猜他為什么笑?”“那你在什么時候會笑呢?”

  2、教師:哭 “他怎么了?”“她哭起來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哭的時候是什么樣?”他為什么會哭呢?““你什么時候會哭呢?”

  3、教師:“你們喜歡什么表情?”“為什么?”

  (二)、學習漢字:笑、哭

  教師:“你們想不想XXX?”“他給我們來信啦!一起來讀一讀!薄爸腥嗟男∨笥褌兡銈兒!我是xxx,我很想念你們,你們也想我嗎?

  我現(xiàn)在在新幼兒園上學,老師教我認識了許多漢字。今天我寄了兩張給你們,希望你們也能學會好嗎?”

  1、出示漢字“笑” 教師:“你們認識他嗎?”“猜一猜”(和我們今天看的兩幅圖有關)“對,是笑,字的上面像什么?下面呢?”

  2、出示漢字“哭” 教師:“這是什么字?”“為什么是哭?”“他像什么?動腦筋想一想!

  3、比較兩個字,找不同。

  游戲:看卡片,做表情。

  4、幼兒拿小字卡認讀。

  先自由認讀,然后游戲:看表情,拿字卡。

  (三)、結(jié)尾教師:“這兩個字你們認識了嗎?xxx知道了一定很高興。那我們怎么才能讓他知道呢?(寫回信)你們會寫嗎?我來考考你們。”出示字卡(大、小、人、口、手等)“真棒!你們認識了這么多字!好,待會兒我們一起來給xxx寫封回信好嗎?”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體會故事角色態(tài)度與行為的變化。

  2、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簡單表述畫面的內(nèi)容。

  3、能理解爸爸媽媽的忙碌,在爸爸媽媽忙碌時能自己玩耍。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我和媽媽在一起》

  2、活動圖片和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說說你回到家里是怎么玩的?是自己一個人玩?還是爸爸媽媽陪著玩?你想不想爸爸媽媽陪你一起玩?為什么爸爸媽媽沒有陪你一起玩呢?

  二、多多自己玩。

  1、幼兒自主閱讀故事畫面。

  2、多多一個人玩。

 、賸寢屨诿,多多自己玩,他玩了什么?(依次出示三個場景:看故事書、搭積木、玩汽車)

 、诙喽嘀荒芤粋人玩,他玩得開心嗎?你怎么看出來?你為什么這么覺得呢?如果你一個人玩,會有什么感覺?

  3、如果媽媽在,多多會怎樣開心地玩?

 、俣喽嘧约喝タ磿,沒有媽媽講,書上的故事變得怎么樣?

 、诙喽嘧约捍罘e木,他想讓誰也給自己拍手?

 、鄱喽嘧约和嫫,如果媽媽在,會怎么做?

  4、多多邀請媽媽。

 、倌菋寢屧诟墒裁茨?

  ②多多有沒有邀請媽媽?你從哪里看出來?(出示兩次邀請媽媽的場景)

 、鄱喽嗍窃趺囱垕寢尩?邀請媽媽時會怎么說?媽媽是怎么說的?(拉著媽媽的手,拉著媽媽的圍裙……觀看PPT)

  三、多多和媽媽一起玩。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看大圖書。

 、倨囎擦嗣、小鴨子,多多怎么安慰它們?

  ②看到多多給毛毛熊、小鴨子講故事,媽媽怎樣表揚?

 、勐牭綃寢尩谋頁P,多多高興嗎?

 、軏寢屆ν暌院蠛投喽嘁黄鹱隽四男┦虑?

  2、媽媽有事正在忙,多多是自己玩,還是纏著媽媽?

  3、媽媽正在忙的時候,你是怎么做的`呢?也像多多那樣自己先玩嗎?

  小結(jié):小朋友都喜歡跟大人一起玩,但大人有時很忙,我們要學會一個人玩,或找小朋友一起玩。懂事的孩子會耐心的等待媽媽,相信媽媽忙完以后會陪自己玩。等待媽媽的時候,可以像多多那樣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附:我和媽媽在一起

  有個孩子名字叫多多。他回到家,就想讓媽媽陪自己玩。媽媽正在做飯,她對多多說:“現(xiàn)在正忙著,你先自己玩!

  多多自己去看書?戳艘粫䞍,他就不想看了。因為多多喜歡聽媽媽講故事。沒有媽媽講,書上的故事一點都沒意思。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立體課程)

  活動目標:

  1、認識雪天的特征。

  2、能根據(jù)不同動物的動作特點,理解推、鏟、扒、掃等動詞所表示的不同動作。

  3、理解故事《冬天的小路》,懂得做好事利人利己。

  活動準備:

  課件《冬天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下雪

  1、播放課件【視頻欣賞】。

  教師:你見過下雪嗎?下雪是什么樣子的?

  2、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小結(jié):下雪以后,地上都是雪,很容易摔倒。所以,我們就要把地上的雪都掃干凈,才可以行走。

  二、學習故事《冬天的`小路》

  1、幼兒欣賞課件【故事欣賞】。

  2、教師【提問】: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他們?yōu)槭裁匆獟哐啃游飩兌际窃趺磼哐┑?(利用?/p>

  媒體材料進行回顧)

  3.教師點擊【提問】中的四幅畫面,畫面分別放大,根據(jù)畫面引導幼兒學習"推"、"鏟"、"扒"、"掃"

  等動詞。

  4、教師:小動物們掃完雪怎么樣了?如果你是他們,你愿意一起去掃雪嗎?為什么?

  5、總結(jié):小動物們一起

  把雪掃干凈了,這樣,自己可以從小路上安全地走過去,而且其他的小動物也

  都不會摔跤了。他們方便了自己,也為別人做了一件好事。這樣的事情,小朋友們也一定愿意做。

  延伸活動

  歌曲【掃雪】。

  附錄

  故事:冬天的小路

  下雪啦,下雪啦。雪花飄呀飄,飄到大樹上,大樹好像穿上了羊皮襖,飄到屋頂上,屋頂好像蓋上了大棉被。雪花落到小路上,小路不見了。

  大肥豬一搖一晃過來了,"撲通"滑了一跤,急得嗷嗷叫;小鴨子搖搖擺擺走來了,"吱溜"滑了一跤,痛得嘎嘎叫;小花狗蹦蹦跳跳的跑來了,"撲通"滑了一跤,抬起頭來汪汪叫;小松鼠在樹上,急得吱吱叫,"

  糟糕,真糟糕。小路不見了,大家快來把雪掃。"

  大肥豬用鼻子推呀推,小鴨子用嘴巴鏟呀鏟,小花狗用爪子扒呀扒,小松鼠用尾巴掃呀掃,不一會兒,就把雪掃得干干凈凈。啊,小路出來了。

  "嗯,嗯,累得我直喘氣。"大肥豬晃晃腦袋。

  "嘎,嘎,我心里真高興。"小鴨子拍拍翅膀。

  "汪,汪,誰也不會再摔跤。"小花狗又蹦又跳。

  "我們一起跳個舞好不好?"小松鼠轉(zhuǎn)轉(zhuǎn)圈子。

  太陽出來了,小路曬干了,他們手拉著手,高高興興地跳起舞來。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與猜測、想象的方法理解故事內(nèi)容,幫助幼兒知道快樂源于幫助別人的道理。

  2、學習詞:捏、背、按、馱,詞組:快快樂樂。

  3、能耐心地傾聽同伴的`表達,體會故事情節(jié)生動奇妙的特點。

  活動準備:

  1、泥塑:橡皮泥豬、河馬、小象、大皮球各一個;橡皮泥一塊。

  2、故事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一塊橡皮泥,變魔術(shù)吸引幼兒注意力。

  教師和幼兒互動,并隨幼兒的想象即興捏泥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看,這是什么?玩過它嗎?想想看,用橡皮泥可以變成什么?

  二、出示泥塑的橡皮泥豬等,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并提問。

  橡皮泥豬都變成了什么?它為什么要變?它都做了哪些事情?幫助了誰?你覺得橡皮泥豬快樂嗎?為什么?

  三、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請幼兒參與再次講述故事。

  四、討論

  你有快樂的事情嗎?說給大家聽聽吧!

  ( 教師組織幼兒一起交流,小結(jié)生活中幫助別人帶給自己的快樂感受)

  活動延伸:

  1、感官和益智區(qū)根據(jù)故事的主題情景,投放操作學具卡片"找出斷橋的一部分"、"看看樹上藏著誰:運算連線"等,幼兒自選操作。

  2、美勞區(qū)自制泥塑小書示意圖,幼兒可按照圖示的提示進行泥塑活動。

  3、圖書角提供關于友愛互助的繪本、圖書,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閱讀,體驗互助的快樂。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xiāng)的主要旅游景點,知道家鄉(xiāng)是個美麗的地方。萌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2、能在集體前用完整的語言大膽介紹家鄉(xiāng)的景點。

  3、豐富對導游這一職業(yè)的認識,嘗試學做小導游。

  活動準備:

  1、多張旅游景點圖片。

  2、自制導游證,導游旗,小喇叭、歌唱家鄉(xiāng)的代表性音樂。

  活動過程:

  1、播放《美麗的家鄉(xiāng)》,介紹認識家鄉(xiāng)。

  --提問:我們居住的地方叫什么名字,你喜歡家鄉(xiāng)嗎?為什么?

  --師幼共同觀看《美麗的家鄉(xiāng)》,提問:你剛才看到了哪些地方?你們還知道家香港有哪些好玩好看的地方嗎?

  2、嘗試做小導游。

  --招聘小導游,激發(fā)興趣:好孩子旅行社的經(jīng)理要在我們班招一些小導游,來帶領外地的小朋友參觀我們的家鄉(xiāng)。今天,想報名當小導游的小朋友都要上臺啦介紹你們自己的家鄉(xiāng)。誰的聲音好聽,誰就可以領取導游證。

  3、扮演導游和游客,開展模仿游戲。

  --教師介紹講臺,交代要求:說出照片中的景點是在哪里,這個地方的特點是什么。并吸引大家去參觀游玩。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小導游舉著導游旗集合自己的旅行團成員。

  --小導游帶團員參觀景點。

  4、評選"最佳小導游",結(jié)束活動。

  --請幼兒說說導游帶自己觀看了哪些景點,他們是怎么介紹的?

  --幼兒評選最佳小導游。

  活動建議:

  1、幼兒看課件、介紹自己的風景照片、與小導游共同參觀家鄉(xiāng)風景圖片展,體會到家鄉(xiāng)的美后,教師可激發(fā)幼兒建設家鄉(xiāng)的美好愿望,從而更深層次地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情感。歌唱家鄉(xiāng)的代表性音樂可貫穿活動始終。

  2、活動后,建議家長為孩子準備一張家鄉(xiāng)風景照片,并在家里練習如何介紹這張照片上風景。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0

  媽 媽,您別說我小,

  我會穿衣和洗澡。

  爸爸,您別說我小,

  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您別說我小,

  我會給花把水澆。

  爸爸媽 媽工作忙,

  我會做的事真不少!

  一、活動課題:別說我。ㄕZ言)

  二、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要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幼兒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并配適當?shù)膭幼鳌?/p>

  三、活動準備:

  1、知道自己會做哪些事情。

  2、準備一些勞動工具。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會做的事。

  1、小朋友都長大了,變能干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你都會做些什么事情呢?

 。ㄎ視┮路,會自己穿鞋子,會擦桌子、椅子,會澆花,會拖地等)

  2、鼓勵幼兒分組講述。

 。ㄗ層變簩W會交流,把自己會做的事情講給好朋友聽聽,通過交流知道自己很了不起,會做很多事情。)

  3、請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在別人講述的時候,要求幼兒能安靜地傾聽。

  二、學習兒歌:別說我小

  1、今天我們學習的兒歌是《別說我小》。

  2、老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3、讓幼兒說說,你聽到兒歌里是怎么說的?鼓勵孩子用兒歌里的句式講述。

  4、幼兒跟著老師朗誦兒歌2遍。

  三、幼兒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勞動工具,讓幼兒認一認。

  2、你會使用這些勞動工具嗎?

  3、請部分幼兒使用這些工具,根據(jù)幼兒操作的情況,老師給予正確的評價,鼓勵幼兒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4、鼓勵孩子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四、仿編兒歌

  1、幼兒分組朗誦兒歌。

  2、鼓勵孩子把自己會做的事情編成新的兒歌。

  3、幼兒分組學編兒歌,老師進行及時的指導。

  4、讓幼兒把在小組里編的兒歌到集體面前講述。

  5、根據(jù)幼兒仿編的情況,給予鼓勵。

  五、活動延伸:

  1、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

  阿姨,你別說我小,我會刷牙和洗臉。

  爺爺,你別說我小,我會洗碗和揀菜。

  媽 媽,你別說我小,我會穿衣和洗腳

  孩子的話:

  我以前都不會穿衣服,現(xiàn)在我會了,我還會自己穿褲子、穿鞋子,會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具,還會澆花,每天早上和老師一起打掃衛(wèi)生。

  孩子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認識并使用勞動工具。

  老師的話:

  通過談話,進一步了解幼兒都會做寫什么事,同時激勵那些還不愿意自己動手做事的孩子趕快動手,做能干的孩子。

  幼兒學習兒歌速度很快,都很積極。

  讓幼兒在集體中學習使用一些勞動工具,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意識。

  幼兒能根據(jù)自己的感性生活經(jīng)驗,大膽的仿編。

  教后感:

  1、幼兒對自己長大了、變能干了感覺特別高興,所以在一開始的談話部分幼兒都很愿意說自己的優(yōu)點,講自己會做的事情,在學習兒歌時用的時間很短,朗誦兩遍就會了。

  2、在仿編部分如果能讓幼兒自己組織語言,更能體現(xiàn)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1-07

中班活動教案:語言09-25

[優(yōu)]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7-18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詩歌07-11

中班語言活動《傘》教案08-18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教案01-1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春雨06-24

《家》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9-09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家》09-23

中班語言活動《禮物》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