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班語言故事教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故事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故事,并能根據(jù)故事提供的線索,創(chuàng)造性地、合理地續(xù)編故事的結尾。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大膽表述的能力3、在合作續(xù)編故事中,有積極參與續(xù)編故事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大公雞、小猴、小貓、小白兔、小牛、老虎的道具、草地等。老虎吼叫的錄音
【活動內容】
1、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森林是誰的家噓,小朋友們,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錄音),誰來了?你覺得老虎是什么樣的?今天老師要來講一個"老虎來了"的故事,小朋友們仔細聽
2、教師講述前半部分故事,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1)出示道具,教師講述故事。
(2)幼兒自由討論老虎來了以后,小動物們會怎么樣,接下來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你們一起來想一想,說一說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故事?
。3)教師歸納幼兒幾種故事結尾請小朋友來講講你們編的故事結局是什么?
。ǔ鍪緢D片)那
①小動物們是怎么打敗老虎的
、诶匣⑹窃趺醋サ叫游锪
、坌游飩兿肓耸裁崔k法躲開了老虎,保護自己
、転槭裁蠢匣⒑托游飩冏雠笥蚜
3、幼兒合作續(xù)編故事結尾,要求能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續(xù)編故事,并能將續(xù)編故事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出來。
。1)幼兒與同伴討論,續(xù)編故事結尾剛才小朋友都說了這么多個故事的結尾,那么現(xiàn)在請小朋友自己分組每一組五個人,然后從這幾個結尾中選一個你們喜歡的結局來把故事編完整,如果你們選的是這個,那么就小動物們是怎么打敗老虎的編完整。
(2)老師還準備了一套道具,里面有故事中的五個動物,每人選一個,可以邊講邊演。
。3)幼兒完整講述故事結局老師想請每一組的小朋友派個代表來完整講述一下你們編的故事結局。
(4)活動延伸小朋友都很聰明,很有想象力,講了很多故事的結局。有的`小朋友和我們分享了他編的故事,有的小朋友還沒有,沒有講過的小朋友有空的時候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講講,老師把道具放在區(qū)域活動內,小朋友自己去邊講邊擺弄道具,也可以在想想還有沒有更好的結局。
活動反思
該活動是“語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雙目標的體現(xiàn)。設計目標明確、涵蓋了認知、能力、態(tài)度三個層面,形式新穎,整個活動過程包括了引入、理解故事、自由討論、合作創(chuàng)編等環(huán)節(jié),做到層層深入;顒釉O計即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和幼兒主體的關系,又使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自信心得到培養(yǎng)。尤其是教師對個別自信心不足的幼兒給予關注,并提供錄音機,引起他們參與學習的興趣,使目標得到更好的落實。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2
活動目的:
1、在看看講講中,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中感受人的聰明才智。
2、激發(fā)幼兒讀漢字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3、理解相關內容,豐富詞匯。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漢字(象形字、甲骨文、現(xiàn)代文)若干的卡片
活動過程:
1、引導語,激發(fā)幼兒說說漢字的興趣。
2、說說我們的字寶寶。
師:
1)誰愿意來向我們說說你認識的字寶寶?(在幼兒說的過程中,教師隨即引導,鼓勵幼兒發(fā)表不同的想法)
2)師:你們有什么看不懂的字寶寶嗎?
3、設疑
師: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字寶寶有個秘密?(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積極參與討論)
活動延伸:
根據(jù)幼兒的熱點繼續(xù)對漢字進行探究,并讓幼兒回家與家長一起討論,學習認識更多的漢字。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3
活動名稱:會變的月亮(重點領域:語言)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描述月亮變化的句子。
2、理解故事中隱喻的用法。
3、能夠大膽想像,開展創(chuàng)造性活動,并嘗試做書籍。
活動準備:
自制故事xx,眉毛,鐮刀,船,圓盤xx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活動。
師:”有時圓圓像盤子,有時彎彎像只船,要問這個是什么?晚上抬頭向天看!
2、老師引導孩子們轉移生活經驗,交流對月亮形狀的看法。
老師:你觀察過月亮嗎?它是什么樣的?
老師:我每次看到月亮都一樣嗎?
3、老師用教具完整地講述了這個故事。
老師:今天,老師要給孩子們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
。1)這個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說了件什么事?
。2)月亮姑娘為什么要做衣裳?(夜風吹過,很冷)
月亮姑娘怎么辦呢?決定要干什么?(請裁縫做衣裳)
裁縫為月亮姑娘做衣裳前做了些什么?(量尺寸)
裁縫為月亮姑娘一共做了幾次衣裳?(3次)
為什么月亮姑娘衣裳總是不合身呢?(月亮在不停變化)
月亮姑娘是怎么變的。(xx: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4、創(chuàng)作故事,大膽地講述自己的理解,并簡單地記錄月亮的變化。
。1)月亮每天都在變化,月亮姑娘是按什么規(guī)律變化的?(由瘦到胖的規(guī)律)
。2)因為月亮的變化,所以月亮衣裳尺碼應該怎么做呢?(越來越大)
變成圓盤的月亮會一直圓圓的'嗎?(慢慢瘦下來)
那現(xiàn)在月亮變化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呢?(由胖到瘦的規(guī)律)
因為月亮由胖到瘦的變化規(guī)律,所以月亮衣裳尺碼應該怎么做呢?(越來越。
你覺得月亮姑娘像什么?我們也來用好聽的比喻句來說說。(好像)現(xiàn)場畫簡圖。
活動延伸:
師:今天的故事有趣嗎?我們還可以把前面老師講的故事和小朋友后來想的故事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更長的故事啦!還可以把這個故事做成一本圖書呢?
附: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晚上,月亮姑娘出來了,瘦瘦的,彎曲的,像個小女孩的眉毛。涼風使她有點冷,她撕開一片云彩,把它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最好找個裁縫做一件衣服。裁縫給她量了尺寸,請她五天后回來。
五天后,月亮姑娘長得有點胖了,像一把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決定給她做一個新的,再量了一次,讓她再五天內把它撿起來。五天又過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像只小船。她來拿衣服。衣服真漂亮?上г铝凉媚镞B戴都穿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五天后,月亮姑娘來取衣服。
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像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體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痹瓉,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xiàn)在還穿不上合身的衣裳。
你看,太陽公公白天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晚上不得不悄悄出現(xiàn)。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4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魯班善于觀察、愛動腦筋、敢于嘗試的人物形象特征。
2、產生向魯班學習的愿望,懂得從小就要會發(fā)現(xiàn)問題,多動腦筋,多想、多問、多做,才能變得聰明。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配套圖片。
2、小鋸子一把。
3、收集魯班圖畫書供幼兒閱讀。
活動過程:
1、《魯班造鋸》的故事:
(1)出示鋸子,提問:你見過這種工具嗎?它有什么用?
。2)老師講述故事。
。3)引導幼兒思考:魯班怎么會想到把鋸子做成這種摸樣的?
2、《魯班造傘》的故事:
(1)謎語:遠看像座亭,近看沒有窗,上邊直流水,下邊有人行。
(2)老師講述《魯班造傘》的.故事:我國第第一把傘是誰發(fā)明的?
。3)看圖講述:沒有傘,下雨時人們出門時會怎樣?魯班看見孩子們頭上頂著荷葉,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人們夸獎魯班,魯班滿意嗎?他又是怎樣做的?最后,魯班造出了怎樣的傘?
聽了兩個故事,你覺得魯班是一個怎樣的人?
3、簡單介紹魯班及其他發(fā)明。
4、激勵幼兒要像魯班學習,從小愛動腦筋,多發(fā)性問題,提出問題,還要多動手做做、試試。
小百科: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春秋時期魯國人。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要耐心傾聽別人講話。
2、在故事中感受只有學會傾訴和傾聽才能更好地解決麻煩。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分享經驗,激發(fā)興趣。
出示PPT圖片
師:大熊怎么了?什么是麻煩?你遇到過什么麻煩?你是怎么解決的?
師:大熊的麻煩是什么呢?我們趕緊跟著他去看看吧。
2、分段講述,理解故事。
。1)播放故事圖片一。
師:大熊找了誰?它怎么說的?小發(fā)明家?guī)椭鉀Q麻煩了嗎?
師小結:小發(fā)明家沒聽大熊把話說完,就直接幫它找了個小翅膀,而大熊的麻煩并沒有解決。
師:大熊又會去找誰幫忙呢?(觀察圖片)
。2)播放故事圖片二。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是裁縫?你覺得小裁縫能幫大熊解決麻煩嗎?(繼續(xù)猜想聽故事)
師小結:小裁縫也沒聽大熊把話說完,就直接幫助大熊做了條圍巾,可大熊的麻煩還是沒解決。
。3)播放故事圖片三。
師:大熊走到了哪里?(觀察圖片)它會對帽子店的老板怎么說?帽子店的老板會幫它解決麻煩嗎?(大膽猜測)
師:帽子店的雖然也幫助了大熊,但是大熊的麻煩還是沒解決?為什么?
師:帽子店的店員同樣沒聽大熊說完,就給它找了個帽子,大熊的麻煩同樣也沒解決。
。4)播放故事圖片四。
師:這又是什么地方?大熊是生病了嗎?(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聽聽大熊是怎么說的'?
師小結:大熊并沒有生病,而醫(yī)生也沒聽它說完,就給了它一堆藥,大熊的麻煩又沒解決。
。5)播放故事圖片五。
師:大熊繼續(xù)往前走,來到了哪里?(眼鏡店)你覺得眼鏡店的店員又會怎么幫大熊?它的麻煩會解決嗎?(繼續(xù)猜測,聽故事)
師:為什么大熊找了那么多人,麻煩卻還是沒解決呢?大熊每次說話被朋友打斷后,它是什么反應?如果你是大熊,你每次說話被打斷,你又會怎么做?(勇敢地繼續(xù)說出自己的麻煩)
師:你覺得大熊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師:我們一起聽聽故事里的大熊心情怎么樣吧。(繼續(xù)播放PPT)
師小結:雖然大家都為大熊做了很多,可是大熊并不開心,因為這都不是它想要的。
3、大膽猜測,拓展經驗。
討論:你們覺得大熊的麻煩會是什么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幫助大熊解決麻煩呢?(拓展分享自己的經驗)
師:大熊會找到幫它解決麻煩的朋友嗎?
師:那我們繼續(xù)聽聽,大熊會不會遇到一個和你們一樣會耐心聽它把話說完的朋友呢?它的麻煩到底會不會解決呢?
4、繼續(xù)講述故事結尾。
師:最后是誰幫助了大熊?蒼蠅是怎么做的?
師總結: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麻煩了,我們一定要學會傾訴和傾聽,這樣才能更好、更快地解決麻煩!這樣生活也會變得更加快樂、美好!
活動反思:
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fā)他們參與的興趣,在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了“大熊(帶著皇冠眼鏡翅膀圍巾穿著靴子)的圖片,讓孩子們來說說這是誰?但我的教學圖片的不夠清晰,有的說是蒼蠅,有的說是公雞,對孩子產生了誤導。因此在準備教具時,應該更加清晰和巧妙,為活動的有效開展服務。
在活動設計時,考慮到動靜交替,鞏固和遷移幼兒的經驗,讓幼兒聯(lián)系實際來學會傾聽,我設計了最后一個扮演角色,情境表演的環(huán)節(jié)。但實施下來,卻感覺有些拖沓,價值不大,只有部分幼兒參與,沒有考慮到全部幼兒。如果收集一些幼兒生活中需要幫助的照片,再引導幼兒相互說一說、演一演,把這個環(huán)節(jié)放進延伸活動,可能更加合適。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體會故事的幽默和滑稽。
2、對物體的滾動產生興趣,體驗滾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場地:將活動室用地墊拼好。
3、音樂《小老鼠上燈臺》《啤酒桶波爾卡》。
活動過程:
1、音樂游戲《小老鼠上燈臺》,師幼隨音樂做游戲。
小老鼠聽見貓來了,是怎么滾下來的?(請幼兒模仿。)
今天啊,人們看見了一個東西也在滾,我們來看一看。
2、出示啤酒桶圖片,引出故事。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是用來裝什么的?
3、教師邊出示PPT圖片,邊分段講述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開頭至“啤酒桶總算停了下來”。)
啤酒桶是從哪里來的?
啤酒桶滾過哪些地方?都有什么人去追了?
他們?yōu)槭裁匆プ菲【仆?(喝點冰涼的啤酒。)
啤酒桶滾是怎樣停下來的?
(2)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從“追的人‘呼哧、呼哧’地跑到啤酒桶前”至結尾。)
大家追到啤酒桶了嗎?大家是怎樣跑到啤酒桶跟前的`?(“呼哧、呼哧”)
他們有沒有喝到冰冰涼的啤酒呢?
啤酒桶被誰發(fā)現(xiàn)了?小孩用啤酒桶干什么?
啤酒城堡里的人看見小孩子那么喜歡啤酒桶,就怎么樣?
那里的小孩心情怎么樣?
4、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結合圖片,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
(2)教師通過提問啤酒桶是怎樣滾的,引導幼兒給故事起名字。
5、請幼兒根據(jù)圖片簡單復述故事《啤酒桶“骨碌碌”》。
6、游戲:滾動的啤酒桶。
(1)請幼兒想啤酒桶是怎樣滾的,并模仿。
(2)播放音樂《啤酒桶波爾卡》,師幼隨音樂模仿滾動時的啤酒桶。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7
一、活動目標:
(一)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力的特點。
。ǘw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圖片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第一部分
1、有一只生活在海里的恐龍想出來玩,你們猜猜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ā⒊缘絷懙厣系膭游铩變悍褐v)
2、請聽故事《大恐龍在海邊》,欣賞故事第一部分從“海邊可真熱鬧呀”到“我覺得他一點也不可怕。”
3、誰去海邊玩了?(胖胖、點點、Arma、Lucky)
4、大恐龍想什么?(他們是在和我捉迷藏吧,我去找他們)
5、大恐龍是怎么到沙灘上來的?(大恐龍向沙灘游去,向一條大船穩(wěn)穩(wěn)地靠了岸。這時候,海水落潮了。大恐龍就這樣留在了沙灘上。)
6、它們能一直住在海灘上嗎?(不能,因為生活在水里的恐龍到陸地上來會的)
7、胖胖、點點、Arma、Lucky想回家的時候,大恐龍怎么了?(快要死了)
8、大恐龍為什么快要死了?(因為缺水)
9、胖胖、點點、Arma說了什么?(胖胖說:“大恐龍是為了來找我么玩才到沙灘上來的,我們應該救他!秉c點說:“可是,他那么大,我有些害怕!盇rma說:“大恐龍已經沒有力氣了,我覺得他一點也不可怕。”)
10、他們會怎么就大恐龍呢?(幼兒泛講)
(二)欣賞故事第二部分
1、胖胖、點點、Arma到底是怎么拯救大恐龍的.,請接著欣賞故事。(欣賞故事第二部分從“于是,大家決定動手搶救大恐龍”到“他是在向大家告別吧!”)
2、海里的恐龍用什么辦法到沙灘上來玩,又回到海里去?(他們把木棍塞進大恐龍身體下松軟的沙里。大伙有的拉,有的推。)
一、完整欣賞故事
1、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2、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故事: 大恐龍在海邊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8
教案目標:
1、學習理解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對話,感知詞匯:“五顏六色”、“雪白雪白”、“漂漂亮亮”。
2、運用聽說的方式感知、理解作品內容。
3、喜歡,樂意上。
教案準備:
1、在活動室內布置草地、小樹林、的簡單場景。
2、大班幼兒分別學會在場景中扮演小鳥、兔子、梅花鹿。
3、小鳥、兔子、梅花鹿的頭飾若干。
教案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場景中,感知的內容。
大班幼兒分別扮演小鳥、兔子、梅花鹿,站在場景中準備表演。
教師:我是媽媽,你們是點點,媽媽帶你們去上。
講到“經過一棵大樹,樹枝上落滿五顏六色的`小鳥”時,教師手指著小鳥提問:什么樣的小鳥?
“小鳥”邊飛邊和幼兒一起說:五顏六色的小鳥。
講到“經過一片草地,草地上有雪白雪白的兔子”時,教師手指著兔子提問:什么樣的兔子?
“小兔”邊跳邊和幼兒一起說:雪白雪白的兔子。
講到“經過一片小樹林,樹林里有漂漂亮亮的梅花鹿”時,教師手指著梅花鹿提問:什么樣的梅花鹿?
“梅花鹿”邊輕輕跺跺腳邊和幼兒一起說:漂漂亮亮的梅花鹿。
2、教師帶領幼兒進行聽說表演。
教師幫助幼兒分配好點點、小鳥、兔子、梅花鹿、小朋友等角色,戴上頭飾,分別站在不同的場景中。
大班哥哥姐姐帶領幼兒一起邊講邊表演。
講到中的對話時,分角色進行對話。
幼兒交換角色,再次表演。
活動建議
區(qū)角活動:將《點點愛去》的幼兒用書放在語言區(qū),幼兒在區(qū)角活動時可以自由地閱讀。
家園共育:請家長和幼兒共同閱讀《點點愛去》,激發(fā)幼兒愛上的情感。
領域滲透:結合健康活動“真好玩”、社會活動“我上”,培養(yǎng)幼兒樂于上的情感。結合美術活動,教師用簡單的線條畫一個表現(xiàn)小鳥、小兔、小鹿的底圖,為幼兒準備小鳥、小兔、小鹿的印章,指導幼兒用蓋印章的方法,表現(xiàn)小鳥、小兔、小鹿。結合音樂活動,演唱歌曲《我愛我的》。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9
活動目的:
1、使幼兒知道月亮時圓時缺,引起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
2、學習詞:量、衣裳、可惜。
活動準備:
月亮不同時期的圖片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提問引起幼兒興趣:在晴朗的晚上,天上回看見什么呢?(月亮、星星)月亮是什么形狀的?
2、教:月亮姑娘她很愛美,一直都想穿上美麗的`衣裳,可是怎么也沒辦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師講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邊講邊出示圖片。
4、在講完以后,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一直都穿不上呢?(因為月亮每天都在變化,所以穿不上)
5、復述故事,聽完以后討論: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月亮姑娘穿上美麗的衣裳呢?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辦法。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10
1、設計思路
老奶奶有許多好聽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場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說話了。為了把故事講下去,聰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進了粽子里,并在小動物們的幫助下開始尋找吃了粽子會講故事的小朋友……
優(yōu)美的故事娓娓道來,不禁引發(fā)了孩子們對粽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時激發(fā)了他們學語言、講故事的愿望。
2、活動目標
(1)聽故事,理解老奶奶讓大家“吃了粽子講故事”的美好愿望。
(2)樂于參與傳話、詞語接龍等語言游戲,體驗聽說的樂趣。
3、活動準備
圖畫書、PPT課件
自制大粽子兩只:一只用來“傳話”,一只用來“接龍”
粽子糖若干
4、活動過程
(1)經驗回顧,引發(fā)興趣
出示封面:
一吃過粽子嗎?粽子里有什么?
一聽說過包著故事的粽子嗎?今天就來聽一聽《粽子里的故事》。
(2)傾聽、理解故事情節(jié)
①包粽子(出示第1~5頁):
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么本領?
一老奶奶為什么要包粽子?她有什么愿望?
小結:原來,老奶奶的愿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诔贼兆(出示第6~1 2頁):
一誰吃了老奶奶的粽子?它會講故事嗎?
一學學小動物吃了粽子后的樣子。
小結:小動物們雖然吃了粽子,但是它們不會說話,所以不會講故事。
、壑v故事(出示第1 3~22頁):
一小動物用什么辦法找來小姑娘吃粽子?
一小姑娘吃了粽子后怎么樣?
小結:小動物們?yōu)槔夏棠桃齺聿赡⒐降?小姑娘,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粽子,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
、芡暾蕾p故事:
一小姑娘帶著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后會做什么呢?
(3)遷移運用,開展游戲
一老師這里有幾只大粽子,我們一起來吃粽子講故事吧!
、(拆開第一只粽子。)傳話游戲: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將詞組傳給每組的第一個,幼兒依次傳話至最后一個,公布答案,比比哪組傳的準確率高,哪組便獲得品嘗粽子糖的機會。
規(guī)則:傳話者要附在聽者耳邊傳話,聲音不能響但應清晰;聽話者要仔細傾聽傳話內容,盡可能正確模仿并傳遞。
、(拆開第二只粽子。)詞語接龍: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說出詞組后,由兩組幼兒輪流依次接龍,直到接不上為止,接上的一組可獲得品嘗粽子糖的機會。
規(guī)則:詞頭接詞尾,可同音相接。
(4)延伸活動
一你們吃了粽子也練了講故事的本領,這里還有最后一只粽子,里面有許多好聽的故事。老師把它放在區(qū)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試試一邊吃粽子,一邊故事接龍哦。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1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中人物之間的關系。
2.通過分組討論,運用已有經驗,大方、自然地表述改編后的故事結尾。
3.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
活動重點;能夠運用已有經驗,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活動難點:通過分組討論,遷移經驗,能把心里所想的老鼠女兒所嫁的對象畫出來,并說出理由。
活動準備
1.教室內墻上、窗戶上貼有大紅喜字,屋頂掛有幼兒自制的彩色吊環(huán)。
2.《老鼠嫁女》PPT,圖片(太陽、烏云、大風、圍墻、老鼠爸爸、老鼠女兒、貓),圖卡每人一份。
3.廢舊彩筆帽,顏色艷麗的小長方形即時貼。
4.和家長一起搜集關于太陽、鳥云、大風、圍墻、老鼠、貓各有什么厲害的本領,以及其他小動物本領的資料。
活動過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以談話形式引出故事:
請幼兒觀察班級環(huán)境,有什么變化?
幼兒A:門上貼有喜字。
幼兒B:屋頂有我們做的彩色吊環(huán)。
師:今天班里裝扮得這么漂亮,你們猜猜有什么事情發(fā)生?
幼兒A:結婚的時候才貼喜字呢!
幼兒B:對,對,結婚的時候還要吃喜糖呢!
師:“今天有一個小動物也要結婚了,咱們一起看一看它要嫁給誰?”
(析:在課前我問過幾名幼兒,他們或有過參加婚禮的經驗,或在電視上看過結婚的`場面。我首先在環(huán)境中營造出喜慶的氛圍,并引導幼兒細心觀察,給幼兒留出懸念,帶著問題去欣賞故事。)
2.觀看PPT,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情節(jié),并用回憶提問法把圖片貼在黑板上,幫助幼兒掌握故事中人物之間的關系。(邊提問邊貼圖片。)
(欣賞故事后)提問:
(1)故事中誰家要嫁女兒?(老鼠)
(2)老鼠爸爸最開始想把女兒嫁給誰?(太陽)
為什么老鼠爸爸想讓女兒嫁給太陽呢?太陽有什么厲害的本領?
幼兒A:太陽能發(fā)出光,能把衣服曬干。
幼兒B:太陽能讓小草、小花和大樹長高。
幼兒C: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師:“太陽這么厲害,為什么老鼠爸爸沒有把女兒嫁給太陽?”(因為烏云能把太陽給遮住。)
“烏云有什么厲害的本領呢?”
幼兒A:烏云把太陽遮住就什么都看不見了,全都是黑的。
幼兒B:烏云能下雨、閃電,特別嚇人!
師:“烏云這么厲害,那老鼠爸爸把女兒嫁給烏云了嗎?”(沒有,因為風能把烏云吹走啊!)
“風有什么厲害的本領?”
幼兒A:我在電視上看的,大風能把房子吹走。
幼兒B:大風還能把樹吹倒。
師:“你們說的是龍卷風,風力特別大。現(xiàn)在你們看看窗外,樹葉在動,今天外面也有風,是微風,但是你們能感覺到嗎?為什么?”(感覺不到,因為我們坐在教室里。)
“對,咱們坐在教室里面,有圍墻擋著,我們就感覺不到風了。圍墻有什么作用呢?”
幼兒A:如果下雨,我們就淋不著了,下雪也淋不到了。
幼兒B:刮風也不怕了。
師:有了堅固的房子、圍墻,我們才能在這里學習,做游戲。那老鼠爸爸把女兒嫁給圍墻了嗎?(沒有。)
誰比圍墻厲害?(老鼠。)
為什么?(老鼠能在墻上打洞。)
但是老鼠又怕誰呢?(貓。)
(析:在本環(huán)節(jié),利用圖片回憶故事情節(jié)、內容及人物關系,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再現(xiàn)已有經驗,能準確地說出故事中各人物的本領、作用,并初步明白故事中一物比一物強的寓意。)
(3)和幼兒一起看圖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關系,知道一物比一物強的道理,并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師:你們看(看黑板上的圖卡),老鼠爸爸最開始想把女兒嫁給最厲害的太陽,可是(烏云能把太陽遮住),老鼠爸爸又想把女兒嫁給烏云,可是(大風又能把烏云吹走),它又想讓女兒嫁給大風(大風被圍墻檔住了),它又想讓女兒嫁給圍墻,可是(老鼠在圍墻上打洞)”,故事中每一個形象的本領都特別厲害,但是和其他的形象一比較,它就不厲害了。
(析:強化幼兒一物比一物強的寓意,讓幼兒知道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強大。)
師:“故事的結局是什么?”(老鼠女兒嫁給了貓,可是貓把老鼠給吃了。)
你們覺得這個結局好嗎?(不好,老鼠女兒太可憐了。)
你們能想到比貓厲害的動物嗎?
幼兒A:老虎。
師:“有人知道有比老虎還厲害的動物嗎?”
幼兒B:大象一抬腳就把老虎給踩下去了。
師:“有人知道有比大象還厲害的動物嗎?(沒有了。)
如果老鼠女兒沒有嫁給貓的話,嫁給大象可以嗎?你們還能想到更好的答案嗎?
(析:發(fā)散幼兒思維,讓幼兒大膽思考。)
3.引導幼兒改編故事結尾,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進行大膽猜想。
(1)個別幼兒回答老鼠女兒應該嫁給誰?為什么?
幼兒A:應該嫁給大象,因為大象能保護老鼠女兒。
幼兒B:應該嫁給白云,帶著老鼠女兒到天上玩兒。
(2)分組討論,討論出一個本組認可的最佳答案,派出一個代表告訴大家本組答案。(其他組可找出理由反駁。)
4.遷移經驗,把自己心里想的老鼠女兒應嫁的形象畫出來。(可提問三、四名幼兒來說一說自己的故事結尾。)
5.延伸活動:制作喜糖,渲染氣氛。(活動自然結束。)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能獨立創(chuàng)編清楚的講述情節(jié)豐富、具有想象力的新美猴王故事。
2.能專心傾聽同伴講述,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二、活動準備:
1.家長指導幼兒創(chuàng)編美猴王故事 ,并鼓勵幼兒講故事用繪畫的形式進行表征,為參加故事會做好準備。
2.根據(jù)講故事強弱事先把幼兒分成3--4組。
3.課件:做有禮貌的小觀眾
4.利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生活活動組織幼兒講自編的美猴王故事。
三、活動過程:
導入:
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做一個有禮貌的小觀眾。(幼兒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
(1)孩子們我們要認真傾聽同伴講故事。
(2)為小朋友喝彩。
2、引導幼兒明確故事會的方式及要求
(1)教師當故事會主持人,介紹活動方式:先小組內講故事,推選一名故事大王參加全班故事會。
(2)組織幼兒討論:推選的故事大王須具備什么條件?如:聲音響亮、表情豐富、故事完整有趣等。
3、引導幼兒推選故事大王
(1)幼兒在小組內輪流講故事.
教師引導每組幼兒推選一名小組長負責組織、決定講故事的順序及推選人員。(本環(huán)節(jié)教師可根據(jù)自己班孩子的情況進行,或者可以3名教師各負責一組.)
(2)各組介紹自己推薦的人選及理由。
4.舉行全班故事會,教師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傾聽,做一個文明的小聽眾。
5.公布比賽結果,對講的好的幼兒進行獎勵。
6.教師小結:
師:孩子們,你們今天講的'故事很精彩,老師都聽得入迷了,我們?yōu)樽约汗墓恼瓢?
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的過渡階段(進餐前后,午睡前)等時間,組織幼兒繼續(xù)進行講故事活動。
2.在美工區(qū)中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故事畫成連環(huán)畫。
3.表演區(qū)中,老師可以準備道具讓孩子們自己表演一下自編的故事。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說說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游戲的快樂。
2.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活動準備】
《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故事里有好玩的,也有好吃的,想聽嗎?
PPT(指著粽子問)這是什么?(粽子)你吃過粽子嗎?什么節(jié)日里吃的?你喜歡吃什么餡的粽子?現(xiàn)在就給你們講一個《粽子里的故事》
二、理解故事
PPT(小動物聽老奶奶在講故事)至老奶奶會請誰吃粽子、講故事呢?你想請誰吃粽子、講故事呢?
小鳥(小鳥還真的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鳥撲棱撲棱地講不出故事),你請誰吃粽子,講故事
小猴小兔、小狐貍、小松鼠等等
那么請誰呢?——引出請小朋友吃粽子,講故事。
三、語言游戲
1.你們會講故事嗎?你的`故事哪里來的?
2.你們想去老奶奶的家里吃粽子嗎?想去老奶奶的家里吃粽子,必須先吃我的粽子,看看我的粽子里都包了些什么呢?
3.“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邊說邊打開第一只粽子包。
玩游戲:詞語接龍
4.我們來看看第二只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玩游戲:悄悄話
悄悄話怎么說的,說說看
5.第三只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游戲:故事接龍:小熊走在森林里----后面讓小朋友隨意接,把故事發(fā)展下去……
四、欣賞故事結尾
一個小女孩來到小屋前————結束
五、結束部分
孩子們,奶奶會講故事嗎,會包粽子嗎?還有20多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小朋友在家里可以邊吃粽子邊聽奶奶講故事,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奶奶聽,好嗎?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對運動的現(xiàn)象產生探究愿望。
2、能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準備:
1、滾滾和蹦蹦頭飾。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1、游戲《炒豆豆》。
你見過豆豆嗎?
見過什么的豆豆?
教師小結:老師這里有一個關于兩顆豆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
2、教師出示課件圖片并有感情地分段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1)從開頭講至“我要蹦到天上去”。
故事中都有誰?它們叫什么名字?
滾滾會干什么?滾滾是怎樣滾的?
蹦蹦會干什么?蹦蹦是怎樣蹦的?
滾滾和蹦蹦為什么吵架?它們是怎樣吵架的?
滾滾是怎樣滾起來的`?要滾到哪里去?
蹦蹦是怎樣蹦起來的?要蹦到哪里去?
(2)從“風停下來”講至結束。
風停了下來,滾滾和蹦蹦能動了嗎?
滾滾為什么不滾了?蹦蹦為什么也不蹦了?
3、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將故事內容升華。
滾滾和蹦蹦嗓子為什么啞了?
吵架對嗎?
我們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相處?
教師小結:每個人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到的,有很多事情我們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不應該拿自己的長處去取笑別人的短處。小朋友每天生活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家庭,所以小朋友之間一定要和睦相處。
4、帶頭飾分角色表演故事。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15
一、設計理念: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额B皮的風嘟嘟》是充滿了兒童情趣,和生命力的童話故事。我將故事與白板課件巧妙地結合起來,把“風嘟嘟”頑皮的形象直觀地呈現(xiàn)給幼兒,白板不僅可以把抽象的東西與具體的事物相聯(lián)系,還可以把各種聲音和動作結合在一起,使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課件里鮮明、生動的形象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的視覺與聽覺并用,進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jù)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預設了情感、認知、能力這三方面的目標。旨在通過讓幼兒理解故事,了解自然界風的變化,感受風與人們密切的關系,進而知道用植樹造林來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二、設計思路:
故事《頑皮的風嘟嘟》,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熟悉并喜歡的。幼兒對于風并不陌生,也喜歡風。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那么,風的特點是什么?風與人們有怎樣密切的關系呢?這些問題幼兒的理解都是片面的。為了讓幼兒進一步認識風,故事里,幼兒在認識“風嘟嘟”這個虛擬形象的前提下,通過老師提供的一個個畫面中,仔細觀察并用語言完整的表達出來,并通過模仿來體驗風大風小的特點。在分段欣賞故事中,讓幼兒了解風在自然界中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在觀看短片中,感受風與人們密切的關系,哪些是風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希望,進而知道用植樹造林來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三、目標預設:
1、理解作品內容,并能大膽、完整的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通過了解自然界風的變化,體驗風與人們的密切關系。
3、知道用植樹造林,來保護自然我們的大自然。
四、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五、難點:
了解風能幫助人們做很多好事,也知道過大的風帶來的.危害。
六、活動準備:
。ㄒ唬┙涷灉蕚洌
風車、風力發(fā)電,海嘯、龍卷風的初步了解。
(二)物質準備:
1、白板課件《頑皮的風嘟嘟》;
2、白板、投影儀、電腦;
3、風嘟嘟胸飾一個。
4、視頻短片《風》
七、活動過程:
。ㄒ唬⿲雱赢嬓蜗蟆帮L嘟嘟”,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點擊出現(xiàn)畫面一:風嘟嘟
1、提問:它是誰呢?(教師為幼兒介紹新朋友:風嘟嘟)
。1)師:風嘟嘟會變魔術!可厲害了,猜猜它會怎么變魔術呢?(幼兒猜測、討論。)
(2)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風嘟嘟的魔術是怎么變的。
2、欣賞,分析理解故事
。1)討論:你看到風嘟嘟是怎樣變魔術的?
、賻煟呵谱屑毩耍L嘟嘟是怎樣變魔術的。
點擊畫面二:出現(xiàn)五個風嘟嘟的形象,幼兒觀察講述并模仿。
提問:它的動作有哪些?請你模仿一下。
、趲煟耗氵看到了風嘟嘟有哪些不一樣的動作?請你說一說,并模仿出來。(幼兒仔細觀察風嘟嘟的表情和動作,能大膽、完整的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試著模仿)
教師引導幼兒共同模仿風嘟嘟微妙夸張的動作,來體驗風大風小的特點。
(2)分段欣賞,理解故事。
師:你們知道嗎?風嘟嘟以前可頑皮了,還惹出些麻煩事兒,想知道它的故事嗎?
A、逐幅出現(xiàn)畫面三至八,幼兒欣賞故事。
B、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風嘟嘟帶來的不同影響。
C、提問:
a、風嘟嘟的小手輕輕揮動,草地上的花、樹有什么變化?
b、風嘟嘟在半空中笑嘻嘻的吹了一口氣,人們怎么了?
c、風嘟嘟鼓起腮幫,加了點力氣吹,大地又怎么了?
d、風嘟嘟使出全身力氣吹,大樹、房子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e、清潔工人為什么要重新打掃衛(wèi)生?
f、風嘟嘟使出全身力氣吹向大海,又發(fā)生了什么事?
g、人們?yōu)槭裁丛絹碓较矚g風嘟嘟?它做了哪些事?
。ㄔ诜侄涡蕾p故事中,讓幼兒感知風在自然界中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
。ㄈ┯懻、了解風對人類的影響。
1、比較討論風與人類的關系。
(1)提問:你喜歡故事里風嘟嘟的哪個魔術呢?為什么?(幼兒討論后回答)
你不喜歡風嘟嘟的哪個魔術呢?為什么?(幼兒討論后回答)(風可以帶來好處也能帶來危害。)
。2)小結:
雖然風嘟嘟頑皮時會傷害人們,但它也能帶給人們幫助。許多科學家在研究風嘟嘟,讓它幫助人們做更多的好事。
2、體驗風與人們的密切關系,點擊出現(xiàn)畫面九,出現(xiàn)畫面八(蒲公英旅行、風力發(fā)電),幼兒欣賞,感受風帶給人們的幫助。
。1)提問:人們是怎樣利用風的?
。2)引導幼兒了解人們利用風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體驗風與人們密切的關系。
3、欣賞短片《風》,了解植樹造林
。1)師:風幫助人類做了許多的好事,但也帶給人們很大的危害,風對人們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2)提問:風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危害?
。3)提問:人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植樹造林?
(4)小結:為了減輕風對人們的危害,人們可以通過植樹造林來保護自然。
。ㄋ模┯螒颍鹤兡g。
1、請一名幼兒扮演風嘟嘟,其余幼兒表演被風吹過的動作。
2、扮演風嘟嘟的幼兒可輪換。
附編故事:頑皮的風嘟嘟
風嘟嘟是個頑皮的孩子,總喜歡跟大家開玩笑。瞧!它用手輕輕地一揮,柳樹就揮起她長長的手臂,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草地上五顏六色的花朵妹妹們輕輕地搖晃著身子好像在給柳樹打節(jié)拍。風嘟嘟笑嘻嘻地吹了一口氣,吹跑了人們頭頂上的帽子,吹得人們貓著腰匆匆地行走。風嘟嘟又加了點力氣,吹向了大地,頓時,漫天飛沙,人們嚇得躲在屋里不敢出去。風嘟嘟繼續(xù)用力吹,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風嘟嘟使出了全身力氣,哇!不好了,一棵棵大樹連根拔起,一幢幢房子倒塌下來。風嘟嘟又用力吹向了大海,海里立刻掀起洶涌的波濤,滾滾的波濤像千軍萬馬般沖向了陸地,陸地上的人們拼命地叫喊著、奔跑著:“不好了,海嘯來了!憋L嘟嘟一看,這才知道闖了禍,連忙收住。從此,風嘟嘟再也不敢亂開玩笑了。它變得懂事多了,它幫助人們凈化空氣,還幫助植物傳播花粉和種子,夏天,風嘟嘟還幫人們吹涼風呢,頑皮的風嘟嘟不見了。人們越來越喜歡風嘟嘟了!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09-26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06-23
大班語言造字故事教案08-11
大班語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09-02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15篇06-18
大班語言教案《編故事》09-27
大班語言故事的教案(15篇)06-11
大班語言教案造字的故事09-13
大班語言故事孔融讓梨教案09-05
大班語言故事艾瑪和蝴蝶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