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時間:2024-07-05 15:39:15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

  《刷子李》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向我們刻畫了幾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形象,而本課選自馮驥才的民間世人軼事集《俗世奇人》,他文筆生動,妙趣橫生!八⒆永睢笔巧钣谑芯锵锏姆卜蛩鬃又械钠嫒烁呤,他絕妙的粉刷技藝無人可比。本文生動有趣,幽默風趣,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形象富有傳奇色彩。是一篇藝術性和趣味性都較強的文章。這篇課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話題,既為奇人,則軼事多多,但作者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

  師傅引領明方向

  在嚴師蔣銘老師的幫助下,我的基本教學流程是“自學——交流——拓展(積累)”。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組織教學:

  1.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閱讀課的學習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的積累,提高語文素養(yǎng)。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自讀課文,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行朗讀課文,在學生充分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圍繞“刷子李”的奇表現在哪里?誰還能從課文中感受刷子李之奇等問題交流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生閱讀,發(fā)現,欣賞,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沒有讀的過程是不行的。通過朗讀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閱讀水平。

  2.在學生交流過程中以課文內容為基礎。引導學習本文描寫人物特點的方法:體會“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兒,采用了直接描寫“刷子李”刷墻的的情景(刷墻時的動作美)。讓學生盡情地品讀,邊讀邊想象情景:刷墻時的動作好似跳舞,刷墻時發(fā)出的聲音好似樂曲,完成的作品好似一面天衣無縫的屏障等。學生通過動作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感受“刷子李”的技藝高超,也直觀地了解了可以怎樣突出技藝高超。除此之外,作者還通過刷子李的徒弟檢查黑衣服并發(fā)現小白點這種一波三折的側面描寫烘托刷子李的技藝高超。本文采用的就是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3.拓展:推薦學生讀本文相似的文章,如《泥人張》、《快手劉》等,也可課外閱讀《俗世奇人》,增加語言積累。

  同課異構煉身手

  能和陸國倫老師一起比武,我感到萬分榮幸。綜觀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這里陸國倫老師和我的課將以A案和B案以示區(qū)分),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相同點:

  1.在“單元整組主題教學”模式下進行略讀課文的教學

  “整體感知——部分體驗——整體感悟”是“單元整組主題教學”的流程!罢w感知”指的是在單元內容學習之前上的“單元導讀課”。導讀課上,教師要指導學生站在整體角度上充分感知整個單元的內容,明確學習任務,做好學習計劃,為整個單元的學習做充分的準備。兩個教案的設計中都談到了導讀課,也體現了對導讀課上讓學生完成的查資料任務做了檢查和落實;在單元整組主題教學的大背景下,呈現出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作家筆下的人”這一單元主題的教學,很好地把握了單元各課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2.確定略讀課文在整個單元教學中的地位,體現略讀特色

  兩堂課,很好地把握住了略讀課的定位和教學特點,突出了運用學法的訓練。如A和B案以四人小組合作的方式導入課文的學習,既檢查了導讀課前布置的任務,又直觀地了解了“粉刷”這一行當,為理解刷子李的職業(yè)和后面的練筆做了很好的鋪墊,真是一舉數得。兩案中都有練筆的訓練設計,而鞏固遷移寫法是略讀課文的一大重要功能。兩堂課,都注意了略讀課教學大板塊、大框架的設計,避免了精讀課的線性設計,給學生留下整塊的自主閱讀空間。

  3.以教材為拓展點考慮了閱讀拓展,注重了閱讀的積累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閱讀的拓展功能。以教材為拓展點,一篇帶多篇,或一點帶一篇,內引外聯,進行課前、課中、課后拓展閱讀訓練。兩位老師都注意到了這一點,都進行了由課內到課外的閱讀設計。

  A、B案中同中存異,不同之處在于:

  第一,同是“單元整組主題教學”的教學模式。A案在單元導讀課上只引導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的準備。而B案卻讓學生上網或查找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粉刷的工作,著重了解其工作特色。

  第二,同是“板塊式教學”。A案設計了“動作之奇”,“規(guī)矩之奇”和“效果之奇”三個板塊來理解課文內容。而B案從刷子李“技藝之奇”和“規(guī)矩之奇”以及曹小三“內心世界”來展開教學。

  第三,同是“學法遷移,練習表達”。A案除了練習寫曹小三的心理,還設計了對刷子李的贊美,以此升華對刷子李的敬佩之情;B案則練習了寫曹小三的心理。

  A、B兩案均有值得優(yōu)化的地方。如,A案在資料整理與交流上要加強,可能要引導學生了解作家馮驥才為搶救天津的歷史文化所做出的努力,來提高課堂教

  學的深度和廣度。B案在朗讀方面要加強。因為略讀課教學還應把握“整體求略”、“部分求精”的指導思想。雖然要略逐詞逐段的分析,但不略重點難點的品讀。

  課后反思憶收獲

  回顧整個課堂,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雖然我十分注重對學生的評價,但在評價中不免有些流于形式,如評價的不夠新穎,不能針對個體進行準確評價。今后要加強評價的新穎性和準確性的訓練,要讓學生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喜悅。再者,要進行寫作方法的歸納時,可嘗試讓學生試著用這種方法口頭作文,做到現學現用。此外,語言賞析還不夠地道,這也是我備課時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讓學生深刻體會文本津味語言特色,從而深刻解讀帶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態(tài),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蘊。

  一堂課進行了三次試教,一次次解讀文本,一次次修改教案,一次次交流探討——這樣的授課經歷,我如今想來實屬難得?吹竭@篇課文時,我很茫然。略讀課文該怎么上?師傅教我,光看別人的教案是不行的,更多的得自己去

  品語言文字:多去讀讀課文,很多自己不懂的地方恰恰也是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于是我捧起書本仔仔細細讀起來,本指望能讀出點“人所未見、人所未發(fā)”之類的獨門秘笈來,可惜,我的腦中一片空白。不過既然沒有出彩點,倒是踏踏實實上的好!洞髮W》開篇就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蔽蚁雮湔n要有得,心定是必須,我再重新讀,邊讀邊把自己的體會簡單寫下,并將想教給學生的知識都記錄下來。撂下書本,轉而又去尋找關于他人評鑒該課文的各種文字。經過幾番整理,第一份教案成形了。我把自己不成熟的教案,先與師傅交流,她給我提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啟發(fā)我整理教學板塊,拉出一條線來組織教學內容。晚上,我又重新整理了一次教案。

  第一次,在504班進行了試教,徐國勤老師和周穎老師,給我提了很寶貴的意見。她們告訴我,語文的語言一定要美,銜接要自然。于是從頭到尾我對所有語言進行了翻修。備課間,近乎是每時每刻都在想教案,那個刷子李到底奇在哪里?吃飯想,睡覺想,騎車想,走路想。而后幾個晚上,我常常做夢,夢見自己也與刷子李一起在刷墻,癡癡地笑了。一時驚醒,頓覺奇妙,恍恍睡去,又覺眼前刷子悠然劃過,那刷子李刷過的墻面,如同升天一般美。

  第二次,我在505班又上了這節(jié)課,這次師傅、鄭靜老師、沈秋鳳老師和胡麗美老師都來聽課了。說自己一點也不緊張,那是騙人的。剛開始上課就忘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心里一下著急,還好后來說出來了,這是我傻人有傻福。在前半節(jié)課我很享受課堂,也盡情地帶動學生演繹自己的閱讀情感,但后半節(jié)課與學生的互動就不多了。這節(jié)課上,我遭遇了出乎意料的生成,學生提到了我所想不到的知識點,幸而自己準備較為充分,有效地應對了課堂生成。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文本細讀”的重要性。但是,師傅告訴我還有許多地方要好好琢磨。課后,老師們給我的建議更讓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通俗易懂,學生理解刷子李技藝高超。但是怎樣讓學生內心的這種情感激發(fā)出來呢?這就需要朗讀,指名讀、合作讀、齊讀,各種形式的讀,以讀感悟,以讀促情。此外,圖片、音樂作為輔助工具都要根據課文需要,物盡其用。另有,體會關鍵語句的情感需要層層遞進,這樣才能將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兩堂課下來,有種靈魂抽離身體的感覺,自己似乎有了選擇性過濾聲音的特異功能,無論外界多吵,我也能留在自己的安靜世界里,只想我的課。當然這種感覺伴隨著疲憊,趁周末好好調整下狀態(tài)。

  我又要在504班上這節(jié)課了。這次我設計的教案與前兩次大不相同,完全由學生去品味語言文字,不知道上課后的感覺會如何,當時自己充滿期待。第三次,我在504班又上了這節(jié)課,整個課堂氣氛很沉悶,我挺難過的。師傅給我提了很中肯的建議:詞語環(huán)節(jié)及時抓住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講解;評價語與過渡語,更自然,更有帶動性些。一天中午,和胡老師和沈老師交流。她們給我提出了建議:課堂的連貫性可以靠過渡語來解決。這讓我很受啟發(fā)。之前去參加培訓,潘小英老師和穆洪英老師告訴我,上課的連貫性還要加強,可以列一列提綱。平時,與周老師和湯老師交流,她們也給了我很多啟發(fā)。我發(fā)現這份教案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嗫嗨妓骱,我終于找出了問題之所在: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間的聯系不緊密;學情預設不到位。我把教案又重新修改了一遍。正式上課前,師傅要去培訓,還在百忙之中,與我交流這堂課。上課前,師傅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告訴我:小清,膽子大點。我恍然有了一種上課的動力。上課的時候,師傅就在后面坐鎮(zhèn),我有種“大著膽子去干”的感覺。上好課后,錢亮老師告訴我:你的師父在后面比你還著急。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激與自豪,我為有這么一位嚴師而感到驕傲!

  這節(jié)課上完,我的內心特別感慨,想寫一寫這次備課的感受時,我就開始整理這節(jié)課我所準備的材料。厚厚的一疊打印稿,好幾個壓縮包、文件夾,幾本教參書,出現在了我的面前。我驚嘆:這么多。一個普通的新教師在準備一節(jié)課時,要準備這些資料,那長期站在講臺上的老師呢?當我看到辦公室的湯老師在準備一節(jié)思品課時的用心與付出,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敬佩。不僅是這件事情,我在辦公室和老師們的相處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與欽佩。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教育學生時包容與理解的話語;他們與家長談心時流露的對學生的真心;他們遲遲不下班在準備明天的教學任務的情景,這些都深深地刻在我腦海里。我想,每個人都有懈怠的時候,我也不例外。但看到老師們的兢兢業(yè)業(yè),我想我要更加努力地在師傅們的引領下盡快成長,做一個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努力前行的道路上,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一份尊重與理解。而在這些老師的身上,我學到了豁達與勤勉。

  這就是我備課的前前后后,我知道,我能做的還有很多,我也能做得更好!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2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稐钍现印芬晃,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戶九歲男孩機智聰慧地應對別人的故事,情節(jié)簡單,語言幽默。 這篇文章是孩子們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這樣編排,目的有三: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把重點放在讀通文章,理解句意上,我先范讀,讓學生感知讀古文的語感,畫出停頓,然后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楊氏之子的聰慧?引導學生去文中感受楊氏之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楊氏之子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難道楊梅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

  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了自己一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1、調控學生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生在借助注釋理解課文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沒能及時給學生提供方法方面的引導。還有每次的課堂教學似乎都只屬于一部分人,還有少數學生一直游離于課堂之外,無法讓他們專心聽講。

  2、課堂上,我還設計了拓展內容《世說新語》中的《徐孺子篇》作補充材料。但是由于前面的課文內容花去了大量的時間,準備的拓展內容沒有來得及給學生練習。

  3、在語言的感悟上,仍然有所欠缺。課文中楊氏子的回答話中有話,言盡而意無窮,這是妙之所在。孩子在體會的時候先是有些不大明白,但隨著深入學習,細細品味,最終恍然大悟,這也是學習這篇課文的有趣之處。但是學生明白了,卻不會表達,不擅表達。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繼續(xù)努力。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3

  從三年級開始,我就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并有目的地進行分層訓練:從讀通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到能對課文內容進行大膽的質疑;提高到能加入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用筆給課文寫“眉批”,寫上自己的體會和理解;到現在的能搜集與本課內容聯系緊密的課外資料,并能獨立進行處理,孩子們自學語文能力得到質的提高。

  由此,我在工作中摸索到了一條活學語文的路子──在開放的教學空間中,架一座聯通課內與課外的橋梁。

  1、內外拓展:

  以課文為載體,向課外拓展。即以課文內容為“引子” ,為話題,誘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搜集資料,很自然的把語文的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校外、社會中,更廣闊的知識空間里,使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使語文學習成為學生自主構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語文,用語文通過多種渠道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利用信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個性、特長。并有助于形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前后溝通,互為參照,形成共鳴。

  2、兩頭延伸:

  課前,指導學生了解學習內容并進行預習,或提前拜讀原著,或提前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等,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自主的'學習、有效的學習。

  課后應該是一個新的學習輪回的開始,教師要通過巧妙的點撥、設計,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做到以一點引一篇,以一篇帶一組,使學生從中多渠道吸收知識、開闊視野、發(fā)展個性。如教學《凡卡》一文,進行小結后,許多同學都對小凡卡悲慘、無奈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氣憤。我便趁勢讓學生寫續(xù)寫。又如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很多同學對家長教育和自己的接受有很多的感受和建議,我就讓學生把這篇優(yōu)秀的課文推薦給家長們看,并以書信的形式和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在本學期的“家長開放日”上,我們共同朗讀課文精彩段落,互提希望和建議,非常有意義和價值。我還發(fā)現,現在孩子們接受到的來自各種媒體的信息與我們的語文教學很不和諧,比如電視機里胡編亂造的《東游記》,課外讀物的“談情說愛”,網絡世界的刺激等等都沖斥著學生的眼睛,嚴重影響他們對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汲取。

  因此,我指導學生讀名著,推薦性的看中央八臺的“老片新看”,使學生了解祖國悠久而燦爛的語言文化,進一步提高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有助于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4

  教學反思:本篇課文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好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和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教學的時候兒童詩兩首教案我讓學生給3個故事加小標題,并說說3個故事之間的聯系,這既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又幫助學生理解故事情節(jié),從而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生動。由于本文故事情節(jié)生動,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比較高。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5

  一、個性化閱讀,讓課堂綻放活力

  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個性化閱讀教學就是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個性的教學。個性化閱讀要求教師重視、珍視閱讀主體(學生)對客體(文本)的不同的認識和感受,并營造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環(huán)境,即條件、氛圍,讓閱讀成為個性釋放的過程,讓閱讀成為張揚個性的舞臺,以提高閱讀的質量。在教學童謠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自由去讀文中的三首童謠,想想你覺得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去讀?學生讀得方式很多,用活潑的語氣讀,用舒緩的語氣讀,用拍手的方式讀等等再由此想到小時熟悉的童謠。由熟悉的童謠感受到童謠帶給自己的快樂,想到母親帶給作者的啟蒙,這既是對文本本身的遷移,又是對自己情感的遷移。誦讀童謠洞開學生的心門,引領學生到達了情感彼岸,教學點化和潤澤了學生的情感,使得課堂綻放出朝氣蓬勃的活力。

  二、有效的課外補充,讓課堂延續(xù)生命。

  語文教學具有巨大的'彈性,諸如時代背景的簡介、知識的補充、信息量的拓展,這就要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可實施德育滲透的廣闊空間,把握時機,精心設計,圓滿完成預期的目標。在教學完課文后,我又出示了《月光啟蒙》的部分原文,并深情并茂地娓娓讀來。“……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趕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闭n文中慈愛聰穎的母親與此時癡呆傻笑的母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反差沖擊著學生的心靈,喚起了學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這樣不僅讓課堂充滿活力,更延續(xù)著生命。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6

  教學反思:本文選自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話題。既為奇人,則軼事多多,但作者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細節(jié)描寫對于塑造人物個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時候,就注重了細節(jié)描寫。教學的時候我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墻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jié)描寫,并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運用到平時寫人的文章當中。通過文章細節(jié)描寫的分析兒童詩仿寫,學生既了解了課文的內容又學習了寫作的方法。同時由于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比較吸引人,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比較高。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7

  這一篇略讀課文,生動再現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讓學生對絲綢之路有個較深刻的印象,對其中敘述的故事產生興趣從而加深對絲綢之路的了解。

  教學這一課,我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理解一些重點語句的能力。此外,文中還出現了較多的四字詞語,其中“栩栩如生、美輪美奐”是學生必須理解但又較難掌握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提點。從文章的敘述看來,如果單純讓學生在讀過文章之后就概括,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課文不僅歷史和現實交錯,而且其時的歷史相對遙遠。鑒于此,我采用板書填空的`方法,讓學生在認真讀過文章之后把空缺的重要部分補上去,文章的主要內容就出來了。而在領悟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時,讓學生依據課文中間部分的內容進行分角色表演,調動了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整個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效果較好。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8

  《早》是一篇游記散文,課文還是比較短小,語言樸實,課文從三個方面講述了游三味書屋時的見聞以及感受,分別是三味書屋的陳設、蠟梅花開得早和魯迅“早”的小故事。

  教學時我先組織學生分段。(1)為一段介紹了時間、地點、事件,(2-3)主要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4-8)為魯迅的故事。

  在教學第2小節(jié)時我重點圍繞“還沒進門,迎面先撲來一陣清香……蘭花卻還要遲些日子才開”展開,讓學生理解作者未進門先聞到清香的驚喜,并通過反復的朗讀明白昨天被這不知名的香味所吸引決心要探個究竟的'心理活動,也是為下文教學揭開香味鋪墊。教學第3小節(jié)時,我組織學生找出方位詞及對應的陳設,畫出平面圖,再對應課文上的插圖認識理解。

  第4小節(jié)是過渡段,指名讓學生回答照應前文的香味并引出下文描寫蠟梅花。在欣賞蠟梅花時讓學生找出蠟梅花的特點,即花開得多,開得早,開得美,開得香。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臘梅花的高貴品格。此后學習魯迅的小故事,圍繞“魯迅遲到的原因、遲到迫不得已、默默刻字”體會魯迅的優(yōu)良品格。在通過課后習題3理解到作者花筆墨寫梅花的意圖是以花喻人。

  課文內容較為清楚,大部分學生也能理解,但我在教學上的銜接不夠協(xié)調,教學環(huán)節(jié)上不夠流暢,比如教學完蠟梅花這一段該如何回到魯迅書桌上,仍需加強對本課的研究。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9

  今天我們學習了《捐贈天堂》一課,這是一篇揭示童心可貴的文章。作者用包含深情的向我們講述了丈夫小時候得到的一次捐贈。丈夫在唐山地震中是個幸存孤兒,當時做為孩子的他不僅失去了親人,家園,更失去了童心中的至愛和樂趣!按蜷_書第一頁,里面竟有兩張剪紙……此時孩子們更需要的是心靈的安慰。

  唐山地震可以說有三十多年了,對于一直在密罐中生活的五年級孩子來說,他們能真切地體會到那個年代嗎?起初很擔心,結合08年的汶川大地震重演了歷史的悲劇。以及剛剛發(fā)生的玉樹大地震,似乎是唐山大地震的翻版,孩子們可以看到玉樹鋪天蓋地的電視畫面中愛到了內心的震撼。這樣讓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打下了情感基礎。整堂課讓學生學到了真實的語文。悟出真實的情感。

  在教學中是按照以下進行展開教學:

  1、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走入文本。結合汶川大地震和玉樹大地震的電視中的真實畫面讓學生與當事人產生一種情感共鳴。進行品詞析句理解:至極”的含義。

  2、訓練學生的朗讀與情感的結合。那學生理解丈夫說的那段富有哲理感人的.話,體會“天堂”的一詞,把手貼在胸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指導學生朗讀入境,進行情感訓練朗讀。

  3、拓展延伸,通過學習,讓學生把最想說的話寫出來,可以根據玉樹大地震的電視真實畫面。寫一寫。

  一堂課下來,我的心比較緊張,時間比較倉促,但豐富了學生的情感收獲,因為課堂上聯系了汶川大地震畫面歷史背景以及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玉樹大地震緊密相聯。使這節(jié)教學有一筆寶貴的經驗,真真實實的學了語文,真真正正的學做人。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0

  教學反思:《景陽岡》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選編的。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后仿寫兒童詩教案,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機敏的英雄性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根據課文前"連接語"的要求自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接著組織學生重點閱讀"武松打虎"這一部分,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討論文章其他內容與"打虎"的關系,以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武松的性格特點。最后,指導學生講講這個故事。大部分學生都能感受到武松大虎的形象。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1

  《伯牙絕弦》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初捧教材,不顧其他,我被這千古絕唱之凄美知音情所憾動,感慨萬千;清靜心靈,再捧教材,我被這知音經典之精美語言所打動,驚嘆連連;三捧教材,沉入文本,我被這絕世名篇之優(yōu)美音韻所觸動,欣喜若狂!教學時我和學生共同走進這場悲劇,理解這個寓言,聆聽這聲嘆息,見證這種尋求,向往這份美好……一節(jié)課下來,得到了聽課老師的贊賞。自我感覺有幾點做的還算滿意。

  整堂課我和學生如同暢飲著一杯醇香的酒,品味著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間,去品讀,去感悟,反復朗讀,感受了文言文之美。第一次的初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讀的興致滿滿;第二次讀有板有眼,在教師范讀得基礎上讓學生注意停頓,了解古文該怎么讀;三讀課文,有滋有味,意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讀的質量,理解課文內容;第四次的分角色代入式朗讀理解知音;第五次齊讀結束,真情流露。這樣的朗讀設計,讓學生慢慢地讀正確了,讀通了,讀明白了,使讀有了層次。每次的`朗讀并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而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提升。而這樣多層次,多元化的朗讀,都由一條“情感”主線緊緊地牽引——伯牙與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氣地品味語言的情思,在不經意間,學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來了。

  適時的資料補充,升華了主題。體會伯牙與子期的知音情誼是本文的難點,讓學生體會到那種知音情誼,特別是伯牙破琴絕弦的行為,學生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所以我對文本進行了挖掘與擴充,引導學生想象別人是如何稱贊伯牙的,讓學生體會伯牙作為一名著名的樂師,卻無人能聽懂他的琴聲,無人理解他的心意,從中感受到他的孤獨寂寞,了解知音難求,感受“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補充介紹鐘子期死后,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時所寫下的一首短歌,幫助學生感受伯牙對于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絕、肝腸寸斷的心情,讓學生真正體會伯牙絕弦的那種悲壯而又感人的行為。我覺得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應進行正確的價值導向。因此,我在學生體會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種痛苦與絕望的心情,及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伯牙說什么,在學生安慰、鼓勵伯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然后告訴學生如果遇到了知音,應該好好珍惜,如果還沒有找到,則應該真誠對待周圍的朋友。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2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篇文章記敘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環(huán)境惡劣,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西部建設者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級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難關,創(chuàng)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跡,那就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貫通的經過。文章條理清楚,數據詳實,字里行間包含著對西部建設者智慧與力量、吃苦奉獻精神的歌頌。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弄清建設者們是如何克服復雜冰凍土層、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這些困難的,并從中受到感染。難點是修建風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難及科技攻關的方法。本節(jié)課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信息,獲得獨特體驗,逐一使孩子們在閱讀形式、速度、方法、內容諸方面都能有較大的突破。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文章篇幅較長,語句拗口難懂。另外,文中出現的一些專業(yè)術語學生也很難理解。對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加了不少難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課前我指導學生收集了有關西藏及青藏鐵路的資料,讓他們對文章的背景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教學時,我先設計了一個激情、詩意的導語。讓學生補充有關西藏的資料:西藏是人們心中的一塊圣土,它美麗、圣潔、純凈,尤其是它的雪域圣城——拉薩,更是無數人向往的圣地、佛地?墒牵驗槔_地處偏遠,交通閉塞,是全國唯一一座未通火車的城市,給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帶來了重重困難,所以人們一直都覺得“出國易,入藏難”。為了造福廣大人民,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20xx年,黨中央作出了重要指示: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樣,在理解文本前先通過圖片展示和我的解說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和能力。在閱讀的時候,給予足夠長的時間,鼓勵其反復閱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消除孩子在閱讀中遇到的為難情緒,逐步培養(yǎng)孩子有一定的閱讀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指導學生按閱讀提示的要求,自讀自悟,然后交流討論。讓學生在共同的學習中把握文章的重點,知道青藏鐵路到底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困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在交流反饋的時候,我先出示青藏鐵路示意圖,講解青藏鐵路途經的地方,讓學生對青藏鐵路有一個直觀地了解。然后讓學生說說課文哪些地方體現了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不簡單,不容易。這些困難,建設者們又是怎樣克服的呢?學生在默讀課文的.過程中已經找到了相應的答案,回答很踴躍,但讓學生理解建設者們不怕困難,樂于奉獻的精神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我重點抓了“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這句話既是課文的題目,又在文中一詠三嘆,反復出現了四次。要在青藏高原修鐵路,讓火車開到拉薩,當時國內外都是一片質疑聲。而這句樸素無華的話語充滿著信心與決心,在文中的四次出現均使用了感嘆號,充分反映了建設者們排除萬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zhí)著精神。我讓學生找出這句話,在創(chuàng)設的語境中讓學生反復朗讀,使他們充分感受到建設者們“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信心和決心。學生在讀這個簡短有力的句子時,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它既是筑路大軍的誓詞,也是同學們對建設者們的贊嘆。

  三、著重培養(yǎng)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開放課堂,以課內為點、課外為面,使課內外閱讀和諧銜接。

  在課外拓展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布置了三個任務:交流課外搜集資料;為鐵路建設者立一塊豐碑;出一期手抄報。豐富和完善能促進閱讀能力提高的情感激勵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和課外閱讀興趣。溝通了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溝通了課內課外,溝通了校內校外,溝通了書本學習與實踐,使語文課程從封閉的課堂,走向了生活和家庭,走向了自然和社會,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空間。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能更好引導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知識能力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協(xié)調發(fā)展。綜合性學習大多以“問題解決”和“活動探究”為載體,更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3

  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平移和旋轉是常見的、也是比較簡單的運動方式,教學平移與旋轉的知識,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描述物體的運動,從而促進空間觀念的發(fā)展。首次教學平移與旋轉,對它們的認識只能是初步的,只要求結合實例認識,不進行抽象的描述,更不下定義。在方格紙上平移的圖形應該是直線圖形,而且是比較簡單的圖形。只要求平移一次,或是水平地左、右平移,或是豎直的上、下平移。主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

  1、識平移、旋轉的教學活動。

  2、格紙上平移圖形的.教學活動。

  在安排圖形平移的練習時本著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平移的圖形要簡單,邊數不宜多,不要出現曲線圖形;二是平移的距離要稍遠些,防止圖形平移前后有重疊的部分。但是在教學之后,從作業(yè)反饋上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找方向

  由虛線圖形—實線圖形就是圖形平移的方向,學生很容易搞混。

  二、兩種窗戶和窗簾。

  重合是門是平移,推拉的門是旋轉;窗簾既不是平移也不是旋轉,因為窗簾雖然在移動,在改變形狀了。無論是平移還是旋轉都是位置發(fā)生變化,但形狀和大小都不變。

  三、找對應點。

  在平移時,原來圖形左邊的點,在平移后學生會把當成平移后的圖形右邊的點。

  四、不在方格圖交叉點上的“特殊點”。

  以上是學生出現錯誤最多的地方。為了改正和避免此類錯誤的再次發(fā)生。在課上結合作業(yè)上的題目讓學生自己講一講,老師歸納出解決方法。讓學生體會在做題時要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4

  《梅花魂》是歸國華僑陳慧英所作,課文以梅花為線索,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和外祖父在國外一起生活直至分開的一段經歷,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熱情歌頌了老一代華僑眷戀祖國,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文章以梅花喻人,結構嚴謹,前后呼應;仡櫿谜n的教學,總結如下:

  教學中,我就課題進行解剖,直接導入課文中心,讓學生一下子抓住文章中心,整體上把握課文,起到很好效果。教學伊始,熟讀課文,學生知道課題中“魂”實際上是“精神”,找出梅花精神,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jié)”,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如果請你換個題目,我們可以換成什么呢?學生議論紛紛,有的說可以換成“民族魂”“松樹魂”……通過換課題,學生了解到: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愛梅花和愛祖國是統(tǒng)一的。

  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閱讀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本課教學后,讓學生聯系王安石的《梅花》,說說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高潔氣節(jié)的人,幫助學生體味梅花傲雪的精神,產生贊揚并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愿望,也使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是愛祖國這一思想感情。同時我讓學生欣賞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李白的《靜夜思》、張繼的《楓橋夜泊》,讓學生了解余光中、李白、張繼的“思鄉(xiāng)”和文中外祖父的“思鄉(xiāng)”有什么不一樣,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思鄉(xiāng)之情、離別之情的詩歌,使他們對這種感情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本文中心突出,借物抒情,對于這一點,學生讀上幾遍,讀熟以后就很容易明白,那么文章是怎么借物抒情的?需要仔細探究,學生再次讀文就會發(fā)現,作者借梅花來抒發(fā)情感,用的是外祖父和梅花之間的幾件事來表現主題的。課文中寫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寫外祖父對祖國的懷念之情,如,教小外孫女讀唐詩宋詞而且讀著讀著就流出眼淚,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大哭起來;有的卻是通過寫愛梅花而間接反映外祖父的愛國心的,如,對一幅墨梅圖的珍愛,在離別前把墨梅圖送給外孫女,在快要開船時把繡著梅花的手絹給了外孫女。

  回顧這堂課的教學,感覺有不少遺憾:這篇課文在其他教材中是用兩課時的,我們在備課時,把以前的課件拿來就用,沒有深入研究,精心準備,導致教學節(jié)奏按照兩課時標準教學,教學知識點抓得不準,致使部分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需要其他時間補充。

  在以后教學中,在導入課文學習時,就應該播放用多幅梅花的圖片配以古色古香的`民樂的課件,同學們在驚嘆梅花的美麗之時,對梅花開放時的環(huán)境狀況就會有一個清晰的印象。此時,我應在課文中心句出現的地方再用一次圖片展示,讓學生們再對“梅花魂”有一次感情的升華,使他們理解為什么身處異國的外公會對梅花念念不忘,倍加珍惜。

  1.因為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與課文結合得非常緊密,所以在導入中回扣課文,既復習了前面的內容,又為本活動作了鋪墊。

  2.小組合作交流。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同學們在熱烈的討論中掌握本次口語交際的要點。

  有些孩子注意力好分散,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不注意傾聽。因為小組較多,所以我并沒有及時發(fā)現并加以引導。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5

  第一單元安排了五篇民間傳說和英雄傳奇故事。這五篇課文分別是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彝族和壯族的民間傳說故事,通過閱讀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我國各族人民的勇敢、純樸、善良的美德,同時也會感受到少數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

  本單元的以“要用心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多的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為專題。教學中緊緊圍繞著這個專題展開,結合每篇課文課后的思考題,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通過感悟、理解、有感情朗讀,來品味優(yōu)美的詞句,感受民間故事的無窮魅力。教學中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比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文的學習中讓學生用自己總結的話語來敘述,盡量做到精簡準確,大多數學生能夠做到,極少數的同學還很欠缺。針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加強了學生的'朗讀指導,即使孩子們已經是五年級的“大”學生了,也還是運用了領讀的方式對重點、有難度的字詞句進行指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增加了快速默讀的要求,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快速的閱讀,教學中特別提醒學生“快速默讀的前提是理解”,以防止學生圖快而忽視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縱觀第一單元的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總的來說還不是很令人滿意的。學生經過愉快的寒假,心還沒有很好的收回到學習上來,學習狀態(tài)很令人擔心,經常有人上課開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專心聽講。部分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上也不是很端正,布置的學習任務馬馬虎虎,不認真的完成。對于課前的預習也只是胡亂的弄上一通,也不知是在做什么,常常讓課程無法按時的完成,同時作業(yè)質量也極差。這些現象的存在,將極大的影響到以后的語文教學。

  經過對本單元教學的反思,讓我清醒的認識到,在以后的教學中除了要注重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之外,還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提醒自己要加強備課,仔細的鉆研教材,努力學習一些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來指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笆陿淠,百年樹人!崩^續(xù)努力吧!!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6-02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8-05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9-26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7-17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9-01

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學反思10-11

最新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11

語文下冊《觸摸春天》教學反思09-23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