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教學反思(匯編1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烏塔》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烏塔》教學反思1
《烏塔》一課,講述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讓班上的孩子的佩服和驚嘆!而我們的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受不得任何風吹雨打。就像文中提到,中國孩子的生活,在電視、兒童圖書和游樂園中獲取快樂。其實除此之外就別無樂趣。所以孩子們都對烏塔流露出了極大的羨慕。
孩子們羨慕烏塔,對烏塔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僅僅是因為烏塔的勇敢,敢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更重要的是烏塔為了這次旅行做了三年時間的.準備,事先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并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連旅費都是自己打工掙的,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孩子向烏塔學習,但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為此我組織了一個小小的辯論: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的做法和說法你贊同嗎?接著我讓學生立足課文語言,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在一番思考之后,同學們展開了唇槍舌劍的辯論。正方觀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外出旅游,既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又可以增長自己的閱歷,豐富自己的經驗。積累了經驗,這是人生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不能做溫室里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反方的觀點主要集中在擔心周圍環(huán)境的安全隱患,也談到了電視、書本也是很好的獲取知識的渠道。最后我讓學生進行了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到底該如何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教師適時引導并提醒孩子們向烏塔學習,并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
最后我給孩子們補充朗讀了詩歌《請求》,幾乎每個孩子都明白了詩歌的主題:應該努力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要經歷,困難和挫折也是我們人生中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烏塔》教學反思2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描寫了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這對從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這篇課文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思想意義方面都讓我班學生感到新奇,興奮。
在課中,我還拋出這樣一個話題。當我今天想獨自體驗海灘上捉螃蟹的樂趣,家長么你會怎么做?孩子們活靈活現地描述,可能會百般阻止,可能會去市場買幾只螃蟹來替代?梢娢覀冎袊议L的.愛近乎溺愛,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同時,我詢問,你在希望獲取這種體驗的同時,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孩子們搖搖頭。可見,我們中國孩子的獨立性也是比較欠缺的。
以往的課堂教學,通常是老師問學生答,而且都是帶有一種強迫性的語氣。許多時候,學生往往出現沉寂與冷漠。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提問的方式,比如:誰來當小老師設計一個問題,讓大家來回答。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用一種請求的語氣說,你能幫幫老師嗎?這樣,學生就會很樂意地回答。有一次,我在教學《烏塔》一文時,學完課文后,便提問:“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對說烏塔些什么?”這時,教室里便一下子沉寂了下來,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舉手。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老師都有很多話想對她說,你能幫幫老師嗎?你能代老師說說話嗎?”這是,同學們紛紛舉起手來,有的還說老師我來幫你?粗瑢W們都樂意幫老師的神情,我感到很欣慰。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你真勇敢,一個人獨自游歐洲。”有的學生說:“我想對烏塔說,我要向你學習,自覺鍛煉自己!庇械膶W生說:“我想對烏塔說,你是可愛又可敬,我能和你一起游玩,那就好呢。”
最后老師給學生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么呢?”雖然下課鈴聲響了,但我們知道,這節(jié)課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烏塔》教學反思3
本單元是以“自然奇觀”為專題編寫的,由四篇課文組成,這些課文雖然都是描寫自然景觀,但描寫的方法卻不一樣,各有特色,每篇課文都是經典之作。其中兩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精讀課文分別是《觀潮》和《鳥的天堂》;略讀課文分別是《雅魯藏布大峽谷》和《火燒云》!队^潮》選自《喜看今日錢塘潮》,描寫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雅魯藏布大峽谷》,作者用具體準確的數字來證明它的大,還用了很多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寫出了它的神奇美麗;《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
《火燒云》是著名女作家蕭紅的作品,描寫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火燒云圖景。除了四篇課文以外,還安排了很多與專題密切相關的學習內容,如“資料袋”中有相關背景材料的介紹;“口語交際”與“習作”要求學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展開交流;“日積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寫自然景物的趣聯。整組教材中安排的各種語文活動,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鬼斧神工,天機獨運,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綺麗的自然風光和奇妙的自然現象,使學生油然而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本組課文,主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揣摩、品味語言,從字里行間感受大自然的美。這幾篇課文都描寫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畫面感很強,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從作者生動的描寫中想象畫面。同時要重視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課文中精彩的語段應讓學生熟讀成誦。另外,應建議學生運用課上獲得的閱讀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五彩池》,并引導學生課前課后搜集有關自然奇觀的其他資料,通過相互交流,豐富見聞,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第二單元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教材圍繞“觀察與發(fā)現”這一專題編排。選擇的課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都是關于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fā)現大自然奧秘的!豆旁妰墒住凡粌H寫了詩人觀景的所見所聞,還寫了從觀察事物中得到的啟示!杜郎交⒌哪_》和《蟋蟀的住宅》分別寫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動物,容易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妒澜绲貓D引出的發(fā)現》,生動地講述了科學家從生活中的無意發(fā)現道不斷尋求政局直至創(chuàng)立學說的故事。 進行本單元教學時,既要學習課文時仔細體會課文的作者是怎樣觀察的,還要在課后認真觀察周圍事物,學習些觀察日記。 怎樣引導學生用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去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并且在實踐活動與習作中得到體現?我邊教學邊琢磨。 首先,教學第一步,讓學生充分注意單元與課文的“導語”,讓學生明了單元的重點與課文學習的要求。而且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練習,老師的課堂教學都是圍繞這些要求而進行。如:《古詩兩首》中除了讀懂詩詞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之外,兩首詩的寓意必須理解,并能結合實際說說。我在教學時,就讓學生邊讀《題西林壁》,邊突出“橫”“側”“遠”“近”“高”“低”幾個字,讓他們體會詩人的觀察地點和角度發(fā)生變化,所看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再聯系學過的課文《畫楊桃》,幫助他們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也就各不相同。 其次,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同時,引導學生欣賞文章的語言。古詩中,既讓學生欣賞詩句的意境優(yōu)美,還要引導他們感受詞語的對偶,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韻律節(jié)奏美。《爬山虎的腳》中描寫爬山虎的葉子那一段落,讓學生抓住“一順兒”“鋪”等詞語讓學生領會葉子的整齊、均勻。描寫爬山虎怎么爬的那一段,抓住動詞,反復朗讀,并且用手演示其爬行生長的動作,加深體會。 第三,讓學生在領會之后,再三品讀,學會寫品讀文章。并從中學會怎么觀察,連續(xù)觀察,并寫出有分量的文章。我在學生學完《蟋蟀的住宅》之后,布置他們自我選材寫文章。1、當一回游客,寫寫自己看到的蟋蟀的家的樣子。 2、當一次導游,介紹蟋蟀的住宅。3、評論蟋蟀的房子,說說你的感受。 學生在課堂上欣賞了課件,仔細讀了文本,回去后又一次重新品味文章,寫出了不少好的文章。從這,他們也學會了如何仔細觀察,怎樣細致描繪所見所聞了。 第四、寫作之前,預先布置學生觀察任務。我們語文老師在教研活動時,就統(tǒng)一了意見,根據本組課文學習目標,讓學生先觀察,做好記錄。在寫作時就有素材可寫,有內容填充。觀察具有連續(xù)性,內容具體多了。
《烏塔》教學反思4
我所執(zhí)教的《烏塔》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學這篇課文目的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它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有主見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根據教材特點和教學目的,設計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來達到教學目的的效果比較成功:
1、自讀自悟,了解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研讀課文,這篇課文寫的是成長故事,從頭至尾只字未提對小姑娘的評價,因此需要學生研讀課文。從故事中去體會小姑娘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我設計了替小姑娘的老師用中文給小姑娘打個來中國學習轉學評語的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從課文中的小姑娘的行為、語言中去體會小姑娘的特點。
學生興趣很大,當了一回老師給學生評語,聽課的老師也反映這情節(jié)設計是本堂課一個亮點。
3、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有主見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設計了一個小小辯論:一個未成年孩子該不該獨自遠行?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意在檢查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程度,和交流閱讀后主觀的見解。
(當時一節(jié)課容量太大,討論不是很成功,只有三個同學發(fā)了言,但第二節(jié)課繼續(xù)時,課堂生成特別活躍,正反方同學唇槍舌戰(zhàn)辯駁得有理有據,特別當大部分同學提出不安全,萬一被人綁架了怎么辦?每人都有智斗的方法去對付。最后周瀅琰同學一句話切中要害,歐洲是一個文明的地方,不會出現上述擔心的情況,博得了全班同學的掌聲。)
4、設計回答校長的一個問題,使中國的小學生樹立了自信,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中外兒童各有所長,也各有差異。
5、最后作業(yè)拓展題: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聽聽家長成熟的見解,以便增長知識,使自己更加成熟。
不足的地方有:
、 獨立閱讀課文,研究課文時要不讀全文,可讀重點段來理解,以免占有課堂時間。
、 學生質疑的詞語放在后面的研讀課文中去理解。
、 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多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去讀去悟。
《烏塔》教學反思5
第八單元主題是“科技成就”,認真教完了本組課文,了解了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的奇跡,感受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驚人速度。學生也暢想了一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還將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哪些變化,F將對本單元的教學談點體會: 《呼風喚雨的世紀》我嘗試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讓語文課堂教學向生活化拓展,從而活化語文學習。課前,我組織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農耕社會時的生活狀況,并收集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的資料,讓學生在鮮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語文學習的融合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力求使“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對比農耕社會和20世紀,學生既感受了農耕社會與現代社會巨大的區(qū)別,又在收集資料中積累了語言、模仿運用中訓練了語言,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電腦住宅》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本課時,我先讓學生按照課文前的閱讀提示獨立閱讀課文。在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邊默讀邊思考:課文介紹了電腦住宅中的哪些設施?那里的電腦有什么功能?是怎樣工作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學習成果。如,填寫表格,將電腦住宅的具體設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等內容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或按照課文的講述順序畫出電子住宅的示意圖,根據自己的想象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形象的畫面。 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再讀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然后組織學生以“電腦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參觀者”介紹電腦住宅,以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的內容和語言,并能重新組織語言,準確地介紹電腦住宅中各項設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飛向藍天的恐龍》為典型的科普說明文。很顯然,象這樣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載的科學知識,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教學重點之一,也是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如果教師沒有很好的把握,很容易偏離語文教學的宗旨,游離于語文教育目標之外,上成科學課或者其他課。在教學內容的確定上(即教什么)有十分清楚的意識,教師要關注到知識背后語言文字、表達方式、并設計了比較句子的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比較中觀察發(fā)現科普類文章的語言特點,感悟表達的準確與科學。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我就向學生提出“未來的食物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想由此引導學生去設想未來的食物。學生們一下子就活躍起來!拔磥淼氖卟宋丛鵀⑦^農藥,是無公害的蔬菜。”“未來的蔬菜沒有蟲子咬過,完全是綠色食品!??這時我發(fā)覺平時不善于發(fā)言的鄧思思、藍盛寶也舉起了手,只是那手舉得有些不堅定。我用微笑的眼神注視他們,親切地請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未來的蔬菜個子比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未來的蔬菜不會腐爛!庇袑W生立即補說:“未來的蔬菜是超大個的,我們可以在里面生活!??這時我就聽到有學生輕聲說:“那么大的蔬菜吃也吃不完,只吃一種蔬菜,營養(yǎng)會不夠的!睂W生的反應比我還快呢,我又抓住機會讓他響亮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其他學生聽了之后也點頭表示同意這種看法。
《烏塔》教學反思6
課文描寫了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這對從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這篇課文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思想意義方面都讓我班學生感到新奇、興奮。故對這篇課文的讀書積極性相當高,可以說是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讀,自然收獲也相當多。無論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還是審美的樂趣。總之,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真正做了一回主人。
學完課文后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自漫游歐州,究竟是好,還是不好?”辯論會。這是我班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學習形式。正反雙方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口水之戰(zhàn)”:
正方認為只要作好充沛的準備,可以一人外出旅游,這對烏塔今后的成長有好處;烏塔真勇敢,讓人好佩服;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烏塔是那么自由,離開爸爸媽媽的管束,像小鳥那樣飛出去了。哪像他們除了學校就是家,活動的空間那么小,簡直是井底蛙,籠中鳥;什么時候他們也像烏塔那樣出去走走,闖闖,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反方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人外出旅游,這樣太驚險;一個小女孩獨自外出,家長一定非常非常擔心呀!俗話說得好,兒行千里母擔憂呀!一個小孩子獨自到異國他鄉(xiāng),她能安排好個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嗎?沒有大人的指導,她能增長多少見識呀!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錢的喲!雖說烏塔有自己賺點錢可也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掙的很多錢……
好一場唇槍舌劍真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贊可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詞語。今日,我重溫此語,倍感親切。
《烏塔》教學反思7
《烏塔》這篇課文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自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教學這篇課文其目的是培養(yǎng)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為了達到此目的,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獨立讀懂課文,給學生充分默讀和思考的時間,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課文寫了一些什么事;然后讓學生抓住文中自己最感動的事或句子反復朗讀,細細體會,也可以和周圍的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學生從中明白了一個人的自立的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
學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又引導學生圍繞自立精神結合生活實際談看法和見解。有的學生說要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就應該象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有的同學說每次我外出父母都要陪伴在我身邊,所以我一直依賴性就強;也有的'同學說一個人外出旅游雖然能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非常不安全……因此,我抓住學生此時思想活躍的現象,立即出了一個辯論題:“獨自一人外出旅游好不好”。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這下學生的話匣子打開了,正反兩方的同學都爭先恐后地談自己的看法。通過辯論學生認識到了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并不要求學生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安全是第一位的,而是要克服依
賴思想,采用多種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樣學生正確認識了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效果令人非常滿意。
《烏塔》教學反思8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寫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本節(jié)課雖過去一月有余,可同學們學習場景歷歷在目。
鏡頭一,72雙眼睛入神的閱讀,不時地從不同方位傳來朗讀聲。
鏡頭二,大家在自然段旁寫看法與見解。
鏡頭三,渴望的眼神一齊望著大背投找烏塔旅游路線。
鏡頭四,朗讀擂臺賽熱烈。
鏡頭五,四人一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鏡頭六,小組選派代表班上發(fā)言,談理解和感受,有的同學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有的結合了本地本人情況與烏塔對比談看法,認為自己從家里到外婆家都不敢獨自乘車,怕壞人……等,老師問:“湖南省會在哪里?瀏陽有哪些出名的地方?出名人物?文家市最出名的'是什么?”學生們面面相覷。
【反思】
學生的語文實踐太少了,往往只從有限的課本中獵取,忽視自主學習,忽視與他人溝涌,老師也只圍繞課本布置作業(yè)。《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應在自主學習和反復實踐中,在語言的感悟、積累運用中,逐漸形成適合自己學習方法,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F在的學生活動范圍狹窄,缺乏人際交流,不能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往往只注重書面作業(yè),輕視實踐活動,所以任課老師要有意識組織或安排課外活動,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其次,學生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膽小怕事,這與家長溺愛,社會風氣有關,老師在進行語文知識傳授時,也不能忘記德育教育,與人要坦城相待。雖然經常能從電視上、周邊事例中聽到駭人聽聞的搶劫、綁架等,傷害著幼小的心靈,但教育學生勇敢、機智還是必要的。
《烏塔》教學反思9
當我讓孩子們打開書本自由閱讀這篇課文的時候,當我在孩子們讀完文章后一言不發(fā)而讓孩子自己談閱讀感受的時候,相信文章帶給孩子們的震撼和我初讀它的時候一樣,甚至可能更強。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精心準備了三年,利用假期,獨自一人只身旅游歐洲。她所表現的成熟、細密、樂觀、睿智,她的強烈的獨立意識 和自理能力,對于一直生活在父母呵護下的中國孩子無疑是在思想、心靈和意識上的一次沖擊。孩子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暢談自己的感受,其佩服和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孩子非常喜歡這篇文章,所以學習起來分外輕松、順利,效果極好。
之后 ,我讓孩子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寫一篇《烏塔》讀后感,孩子們準備充分,學習主動,思想活躍,因此寫來不太困難,效果比平時寫作要好得多。
雖然《烏塔》只是一篇略讀課文,但是,真希望孩子能有更多機會了解和接觸其他孩子的成長故事,多讀此類文章,使孩子漸漸長大、走向成熟。
《烏塔》教學反思10
《烏塔》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文中的烏塔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思想認識上都與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這些,使用好教材,這對教學效果會產生極大的影響。而這次教學面臨的又是回民二小這一群思維活躍又敏感的孩子,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上采取了很寬泛的形式,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
根據教參和自讀提示的問題,我設計的第一個問題是,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當我的問題剛一出來時,便有學生舉起了小手,這讓我很驚訝。在我的預設中這一問題的時間是五分鐘,那時我便不斷的問自己,還要不要給充足的時間來讀文。要知道我在學校試講時我們的孩子很難能用一句話來總結出來的,為了不讓學生復述課文我還采取了填空的形式,后來我才發(fā)現在這里,這些都是多余的,他們的回答簡練而完整。
我設置的第二個問題是勾畫出令你感觸最深的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這一問題的設計目的就是讓學生吃透課文,所以我預設了二十分鐘的時間?稍趯嶋H操作中我才發(fā)現,如果想讓每一個孩子都談的話,二十分鐘還不夠,他們對每句話都有自己的理解,每個人的理解又不盡相同。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設計中最出彩的這一環(huán)節(jié):辯論賽。針對烏塔的說法和做法,你認為她的說法和做法好不好?為什么?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實際教學中讓我一驚,因為認為不好的,也就是反方只有兩個人。()在我的啟發(fā)引導之下終于又有兩名同學加入了進來,這樣就形成了四對六十幾的.形式。然而令我欣慰的是這幾位辯手思維相當敏捷,語言表達也非常流暢。在激烈的爭辯中將烏塔的特點挖掘的更加細了,同時也完成了略讀提示中第二個問題,整堂課設計思路清晰流暢完成了教參中的教學目標。達到了引導孩子向烏塔學習,但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
然而課堂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在辯論過程中由于自己的經驗不足,課堂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將學生的一些精彩的觀點沒有捕捉到,放掉了課堂上生成的東西,留下了小小的遺憾。很佩服張利民老師,他很善于捕捉學生的信息,一個“知音”一詞讓《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源由一下子變脫引而出,剩下的問題自然是水到渠成。十幾減幾教學反思獅子和鹿教學反思道士塔教學反思
《烏塔》教學反思11
《烏塔》這篇略讀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默讀和思考的時間,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課文寫了一些什么事,引導學生獨立讀懂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再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內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然后,我拋出問題:小學生獨自外出旅游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為領會內容提出認識做了準備。我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學生們積極性相當高,我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學生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對學生的觀點作了總結:
烏塔獨立自主等方面的品格值得大家學習,但是并不是鼓勵大家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旅游,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采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學生聽了,也頗有同感。這樣的教學設計,給了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活動的機會,營造了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的氛圍,因而,整個課堂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快樂,充分發(fā)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fā)現,從而學習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
《烏塔》教學反思12
《烏塔》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文中的烏塔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理念上都與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
對于略讀課文,要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同時承擔起進行單元組訓練的任務。因此,首先讓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總體理解課文內容。這一過程是學生自由的讀書,讀前提出要求,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閱讀。具體的要求是:
。1)認真讀原文,把原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并嘗試著自己解決。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課文的條理。自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為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打好基礎。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時,拋出問題: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獨自出行,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為領會內容提出認識做了準備。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孩子向烏塔學習,但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為此我組織了一個小小的辯論: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的做法和說法你贊同嗎?接著我讓學生立足課文語言,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在一番思考之后,同學們展開了唇槍舌劍的辯論。正方觀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外出旅游,既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又可以增長自己的閱歷,豐富自己的經驗。積累了經驗,這是人生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不能做溫室里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反方的觀點主要集中在擔心周圍環(huán)境的安全隱患,也談到了電視、書本也是很好的獲取知識的渠道。最后我讓學生進行了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到底該如何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教師適時引導并提醒孩子們向烏塔學習,并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
《烏塔》教學反思13
本組課文主要是寫動物的文章,有的是不同作家寫的相同的的動物,有的是同一作家寫的不同的動物,全組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在教學中,我按照“五環(huán)三步一中心”教學模式展開課堂。 成功之處: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介紹關于作者的文學常識,之后讓學生觀察書上的圖畫,讓學生談自己看過圖后的感受,激發(fā)學生想認識作者筆下動物的興趣,從而導入課文。 緊接著讓學生自由讀文,在解決字詞的基礎上,進而再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之后老師提出大問題:文中的動物有什么性格特點?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作者對動物的喜愛。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然后小組交流在讀文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之后匯報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學習,充分體現以問題引導為中心教學法。 在解決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力求以“讀”為本,以“悟”為核心。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積累。注重品詞析句訓練,讓學生學以致用,活學語文,舉一反三。品讀句子,讓學生領悟語氣助詞的作用,進而體會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在讀透文,理解作者情感之后,讓學生自己總結這一段的結構特點——總分,從而指導寫作方法。 歸納概括部分,讓學生自己從字詞句到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來談收獲,真正的達到工具性與人文的統(tǒng)一。 采取的措施:最后是拓展應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沒有要求學生提筆去寫小動物,而是要求他們: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然后背給你的同桌聽。這樣設計體現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高效語文課堂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體現刻意感覺的`無意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積累詞句,從而把這些詞句靈活的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之中。 采取的措施:語文是聽、說、讀、寫,語文是字、詞、句、篇,在日后的語文教學中我還要再接再厲,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
《烏塔》教學反思14
a 《烏塔》這篇略讀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在教學中,我給同學充沛默讀和考慮的時間,協(xié)助同學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課文寫了一些什么事,引導同學獨立讀懂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同學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再引導同學針對這些內容發(fā)表自身的看法和見解。然后,我拋出問題:小同學獨自外出旅游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fā)了同學的考慮,鼓勵同學發(fā)表自身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同學的爭辯,為領會內容提出認識做了準備。我操縱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爭辯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同學們積極性相當高,我鼓勵同學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同學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發(fā)表了自身的看法,最后,我對同學的觀點作了總結:烏塔獨立自主等方面的品格值得大家學習,但是并不是鼓勵大家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旅游,終究平安是第一位的,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采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自身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同學聽了,也頗有同感。這樣的優(yōu)秀教案,給了同學充沛的思維空間和活動的機會,營造了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的氛圍,因而,整個課堂充溢了生機,充溢了快樂,充沛發(fā)掘同學自主學習的潛能,巧妙地引導同學自身去感悟、去發(fā)現,從而學習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
b 這節(jié)課中,我很注意“德育”滲透點,使同學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小朋友也應該學會自立。
我采用的教法是:指導同學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鼓勵同學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fā)現、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fā)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信的優(yōu)良品質。
同學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匯報交流。
教學中我激發(fā)同學自身去發(fā)現問題,引導同學帶著問題去讀書、去考慮,想方法解決問題,同時發(fā)動同學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fā)表自身的見解。
《烏塔》教學反思15
《烏塔》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學這篇課文目的: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它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有主見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
教學時,有學生提出“能不能象烏塔那樣一個人出去旅游”的問題,我沒像別的老師要求學生圍繞“能不能象烏塔那樣一個人出去旅游”的問題展開討論,而是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反問:“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烏塔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呢?還有,課文圍繞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個問題都講了哪些事?你對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接著,我組織小組繼續(xù)自學討論。學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帆船,眼前忽然開朗,思路一下子開闊。結果學生展開想象,聯系實際談了許多見解,真正形成了人與教材的對話。最后我給學生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雖然下課鈴聲響了,但我知道,這節(jié)課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布置作業(yè)時,我讓學生寫寫“羨慕烏塔的三個理由、佩服烏塔的三個理由”還布置學生圍繞這篇文章寫信給爸爸媽媽,提出自己的愿望,也用短信通知家長要回信,這樣幾個來回,使學生自己、學生家長都收到了各個層面的教育,進行了心與心的溝通、碰撞,在學生的人生路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烏塔》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烏塔的教學反思02-22
烏塔教學反思02-07
《烏塔》教學反思02-07
烏塔教學反思(15篇)03-05
語文教學反思《烏塔》03-20
《烏塔》教學反思(精選15篇)02-20
烏塔的教學反思15篇03-12
《烏塔》教學反思精選15篇02-26
《烏塔》教學反思15篇02-20
《烏塔》教學反思(15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