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心得> 教學心得體會

教學心得體會

時間:2024-06-24 12:36:55 教學心得 我要投稿

[精華]教學心得體會15篇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教學心得體會15篇

教學心得體會1

  自私是現在獨生子的共性,這種個性的形成一方面源自于天性,另一方面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如今,家庭普遍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往往會盡量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讓孩子享受優(yōu)先權。因此,孩子會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應該得到一切。然而,這種不良的自私個性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極為不利。因此,幼兒園在幼兒個性的塑造中具有重要的干預作用,幫助孩子從小樹立積極健康的人格特征。

  在禮儀課上,我們學習了在外用餐的禮儀。當我詢問孩子們坐下時應該誰先坐,他們都很樂意地回答讓長輩先坐,比如爺爺奶奶先坐,然后爸爸媽媽,最后是自己。我通過故事和兒歌來引導他們學習這種禮貌的行為,讓他們在兒歌中快樂地接受這一禮儀。然而,當談到用餐時也要遵循同樣的規(guī)則時,牛宇飛提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問題:“如果他們把菜都吃光了,我們怎么辦?”這個問題讓我感到意外,但也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我告訴孩子們,關心長輩是很重要的,當我們懂得尊重他們時,他們也會關心我們。他們會感激我們的禮貌和關心,不會讓我們吃不飽的。這樣的互相尊重和關懷,才是真正的家庭溫暖。

  小朋友們的一首歌《熊貓咪咪》里唱到的.那樣‘請讓我來關心你,就像關心我自己,請讓我來幫助你,就像幫助我自己。’現在小朋友們還會擔心我們沒有了咋辦嘛?”孩子們齊聲地說:“不會了。”

  孩子的禮儀教育不光可以在禮儀課上進行,平時,我們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通過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去現身說教,家園共育,使孩子早日成為一個會謙讓、會關心、不自私的有良好個性的好孩子。

教學心得體會2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梁惠麗老師執(zhí)教的面積和面積單位就很好地體現這一理念,讓學生在活動中動手做數學,從而形成概念。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建立和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概念。

  課剛開始,教師引導學生先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在哪里見到面積,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摸一摸數學書的面、觀察黑板的面、桌子的面,直觀體會和發(fā)現物體的面有大有小,在獲得多種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建立面積的概念,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在教學封閉圖形的面積時,還讓學生比較,什么才是封閉圖形的面積,什么圖形才有面積。讓學生更深刻了解面積的概念。

  二、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進行充分的`數學時間活動和交流的機會。

  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教師出示兩個面積一樣的長方形,問:有什么辦法可以比較出這兩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讓學生先小組討論,再利用學具動手探究,在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兩個長方形的擺的圖形形狀不一樣,比較不出面積的大小,擺的圖形一樣,才能比較出兩個長方形的大小。通過活動,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到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在學生經歷和提議了同意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后,再出示1平方厘米,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再找找生活中什么物體的面近似1平方厘米,使學生在活動中建構了屬于自己的知識,接著輕松地學習了1平方分米、1平方米。

  總之,整節(jié)課的設計,師生的體驗是愉快的,尤其是學生,在感到很好玩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注重與學生生活想聯系,使課堂充滿著活力。

教學心得體會3

  在現代社會中,教育的質量已經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提高教育質量不僅是為了對學生負責,更是為了對整個社會和國家負責。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已成為每位教學工作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課題。堅持落實教育質量提升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教學質量、踐行立德樹人,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以“兩大指導思想”為起點,扎根提升教學質量

  我們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課堂是師生共同探索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中,學生扮演著“顧客”的角色,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斷推動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因此,作為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和教育能力。提升專業(yè)技能不僅包括提高專業(yè)水平,還應該涵蓋人際關系與溝通表達能力、問題解決和個案研究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批判性反思和持續(xù)學習的能力等方面。

  二 、抓牢“三種方法”,持續(xù)滿足教育需求

  過程、系統(tǒng)和決策者三種方法,同樣適用于教育、教學事業(y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學生都是具體的'”。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在學習習慣、行為方式、思維品質和興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現在學習需求和能力發(fā)展上也不盡一致。這就要求我們要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的成長。 一是 改變心態(tài),轉變自我角色。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不斷反思自身的行為,積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真正關注學生和接納學生,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對知識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 二是 一切為了學生,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通過和學生的交談、測試等方法,具體了解、分析、研究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個性特點、認知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摸索出適應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式。 三是 通曉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教師才可能依據教育教學規(guī)律、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實施教學,以取得高質、高效的教學效果。

  三、 依靠“三大力量”,真正強化質量管理

  通過“領導作用”“全員參與”“與供方互利”這三大力量,真正做到強化質量管理。 一是 在管理要求上,根據計劃制定必要、切實、可行的規(guī)章 制度 ,保障教學秩序的有效運轉,堅持常規(guī)訓練,開展評比,持之以恒,養(yǎng)成習慣。在管理內容上,提倡功在課前,杜絕上無準備的課,實行簽案制。切實抓好課堂管理,保證做到不缺課,不隨意調課,不遲到,不早離,不拖堂,不處理與本堂課無關的問題。作業(yè)批改做到批改及時無誤,做好記錄,即時反饋,提倡面批,隨時補救。 二是 依據“以人為本,以發(fā)展師生的潛力為主線”為辦學理念,采用多元的、發(fā)展性的 評價 觀念對教師進行評價。對教師的評價,結合自己、學生、同事、學校四個方面開展,力求做到內容的全面性、多樣性和動態(tài)性。

  通過學習和應用八大質量管理原則,我對自身在教學、科研等方面的質量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并找到了提升的路徑。這些原則為我今后各方面的提升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教學心得體會4

  首先我對漢字的發(fā)展演變內容進行了整合,從甲骨文到行書草書發(fā)展變化,我都進行了概述。其中重點講了甲骨文小篆楷書等。比如,學習甲骨文時,讓學生自由讀閱讀材料《甲骨文的發(fā)現》、辨認甲骨文十二生肖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與甲骨文的接觸中感受祖先用聰明才智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明。學習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幾種字體時,則設計了作品欣賞、字體比較、寫一寫等環(huán)節(jié),對各種字體有個大致的了解,增強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感受漢字的美。

  課堂是門遺憾的藝術,這節(jié)課因為綜合性課堂,所以在課堂中干涉得比較多,該讓學生評價的地方自己充當了主角,1.沒有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性;

  2、因為到了下課,課堂上多設計了一個背誦環(huán)節(jié),造成了拖堂現象,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省去不用。對于中國的學生,進行這樣的文化知識傳輸,真的非常有必要!相信同學們會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教學心得體會5

  2020年春節(jié),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給節(jié)日被上了灰色的外衣,也給每個人心上置上了ー一片陰影。面對疫情,我校也積極開展了停課不停學活動,對此,我感觸頗多。

  特殊時期,教師變主播,學生變愛粉。這是一次應急教學,一次新的嘗試,更是一次推動。網絡教育是實現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提高教學質雖的有效途徑。平時,我們習慣了傳統(tǒng)教學,總是不想嘗試、改變;此時,直播教學促進了學校及師生邁向信息化、多元化的進程。

  我校教師主要依托“釘釘“網數育平臺向學生開展同步教學或精導,同時預留相應的練習作業(yè),學生通過班級“釘釘”上傳由教師在線閱。也就是說按照“教學一指導一答疑一作業(yè)一檢測”的流程進行工作。

  線上教學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優(yōu)勢,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且不說一些突發(fā)的小意外時時困擾著我們,也不說批改業(yè)的不方使。只是每節(jié)課面對“設備”的“孤單”身影就足以讓人數落爆棚。現在想來以,曾經的每一節(jié)課堂教學,每一次與學生的相視一笑,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溫情!期待春暖花開,重返校園。

教學心得體會6

  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素描是造型訓練必不可少的一門重要課程,它是依靠一定的情感或理念而逐步深化的視覺演化過程。我們通常會從造型簡單、結構明確的幾何形體入手。在學習幾何形體寫生時,除了訓練造型技能,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比較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隨著教學的優(yōu)化發(fā)展,繪畫理念的不斷擴展,素描這一概念已經不是指一般意義上的繪畫基本功的訓練,我們需要用新的素描教學觀念來針對性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教學。如何有效地嘗試更多的表現形式和方法,這是擺在我們基礎美術教育面前的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素描幾何形體的學習應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基本幾何形體到復雜幾何形體再到幾何形體組合。在學習過程中,對結構簡單明確的幾何形體,學生能更容易把握好結構、透視、比例和主次關系等。

  在素描幾何形體的學習過程中,本著結構素描和明暗素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一方面結構素描能為明暗素描打好基礎;另一方面這兩種表現形式又有不同的審美感受。一種是以線條的力度、節(jié)奏、虛實來表現形體,體現線條獨立的表現力,另一種是以排線條的方式來表現疏密、虛實、剛柔和畫面的黑白結構。

  教學心得體會作為一名新任命的小學數學老師,我對教育教學有著很大的熱情,并把它作為我一生的使命。我一直關注新教育的改革。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努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新的教學理念付諸實踐。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學經驗。

  1、數學學習需要形成最好的心態(tài)

  學習心態(tài)是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數學活動不僅是數學認知活動,也是有情感心態(tài)參與的感官活動。成功的數學活動往往伴隨著最好的心態(tài)。那么如何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心態(tài)呢?在我看來,要在數學學習中形成最好的心態(tài),學生必須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輕松、愉快、嚴謹和成功的感覺。

  2、關于數學概念的思考——關于學習數學的思考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學習如何在數學中思考,從數學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世界。至于數學老師,要從“教”的角度看數學,探索數學。他不僅要會“做”和“懂”,還要會教別人“做”和“懂”。因此,教師對教學觀念的反思應從邏輯、歷史、關系和辯證等方面進行。

  老師在教學生的時候,不能把他們當成“空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把數學“灌輸”到這些“空容器”里,這往往會導致誤解,因為老師和學生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經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讓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產生了不同的感受。

  如果想在課后“制作”更多的數學學習材料進行反思,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擠出”學生頭腦中的問題,讓他們暴露出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

  第三,多媒體進入課堂勢在必行

  課程改革是一個創(chuàng)新與繼承并存的過程。課程理念的創(chuàng)新源于實踐,是素質教育的深化。信息技術與新教材的'整合更能體現信息技術的工具性。小學數學新教材簡單實用,以前的教材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爸亟Y果輕過程”,對背景知識的重視和應用不足;不注重實踐和應用。在新教材中,選擇與內容密切相關、學生熟悉的典型教材,用生動的語言創(chuàng)造能夠反映數學概念、結論和思維方法發(fā)展過程的學習場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自然的,遵循課程,引發(fā)學生“看發(fā)生了什么”的沖動,從而產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會有更好的效果。運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僅優(yōu)化了教學效果,拓展了課堂容量,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知識的應用價值和活動理論的新教學理念,呼喚教學理念的更新。而且多媒體的應用還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輕松愉快,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改變舊數學教學的辛酸。因此,多媒體進入課堂勢在必行。

  不勞無獲。教書伴隨著苦與樂。我將堅持“勤奮學習,善于思考,努力工作”的原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得更好。

教學心得體會7

  通過網上觀看課改地區(qū)優(yōu)秀教學視頻和有關“教學理論—課堂結構”的多篇論文閱讀,對“先學后講,分層訓練,跟蹤指導”的課堂模式有感如下:

  1、先學后教,分層訓練,跟蹤指導的課堂模式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效益。但也有專家和很多老師明確提出學案在給學生學習帶來輔助的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甚至限制了老師的思維,束縛了師生的手腳,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由教教材變成了教學案,忽視課堂教學過程中生成性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

  2、多媒體輔助的同時很多老師削弱了黑板的作用,忽視了教師板書和學生板演的作用。如要避免老師在講課過程中黑板上只是板書課題,一節(jié)課下來除了讓學生口頭回答一些問題外,沒有讓一名學生上黑板進行板演。

  3、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不能形式化,而要重視實效性。如有的老師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學生進行討論時間太短,甚至不到1分鐘,導致后續(xù)的匯報交流難以開展而無效;也有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或實驗只是灌以一個名稱而已,尤其是實驗探究只不過是學生按照步驟演示一下而已,實質并沒有真正展開探究活動或探究實驗。

  通過這幾周的學習,讓我們開闊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認識到了自身教學中的不足,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學中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備課方式上,加強集體備課。

  平時總是說集體備課,可一直落實的不好,教師備課大多數自身的課自身備,把自身關在教研室里一人一本教材一本教參,自身講的自身知道,可謂“關門教書”“閉門批改”。備課、上課主要憑自身的經驗,備課內容、形式、方法沒有多大的改善。新課程下備課就是教研,備課本身就是一種教研活動,從備課起就應該改革。教師的合作備課特別重要,靠集體的智慧可以大大提升備課質量。

  2、注意營造民主開放鼓勵個性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以愉悅為中心教學。心理專家研究表明:愉快輕松的心境能使人心腦清醒,可以大大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理解力。反之,壓抑的心情使人大腦受抑制,思維混亂,學習效率大減。如果教師上課精神煥發(fā),充滿激情,再會煽情,和學生特別親近,循循善誘,激勵鼓舞學生,學生就愛學、樂意學,課堂氣氛就活躍,學生就敢想敢說,就有自信心,就有學習化學的興趣。課堂氣氛沉悶、呆板,教學效果不可能好。

  3、盡量做到“三不”:學生自身能說出來的,老師不說;學生自身能學會的,老師不講;學生自身能做的.,老師不做。例如:小組討論后老師代講;學生實驗了,老師說出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這都沒有體現學生是學習主人。

  4、做到“三允許”:課堂中,不能總是設疑導思,設疑導思,那樣只是把教師的導向作用發(fā)揮出來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不同的理解,產生不同的疑惑。老師除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問題外,更要讓學生放下心理包袱,一允許學生有疑就問,大膽質疑,使學生認識到:不怕問題提得不好,就怕沒問題。二允許學生暢所欲言,敢于發(fā)表自身的見解,使學生意識到:不怕見解錯,就怕沒見解。三讓學生思考時允許鄰近的學生之間商量,小聲說話,商討問題說話,課堂不叫亂。

  5、適時評價:評價有考核、激勵兩重含義。既包含評價學生對知識、技能理解、利用的程度,是充分肯定還是糾正學生的不足。又包含激勵學生的情感發(fā)展,使學生有積極的心理體驗。評價不是一味地表揚,即使學生答錯了,老師還是找出優(yōu)點評價,鼓動學生適時鼓掌,而且,一節(jié)課這種掌聲不斷,這不行。老師對該生積極回答問題的這種精神要激勵表揚外,更主要應該評價他哪錯了,為什么錯,怎么改。

  6、課后反思,集體研討,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新課改對課后的要求主要是對課堂教學的反思。反思是反省、思考,有研究性質。反思課堂效果,反思課前設計在本課的實際利用情況,反思師生雙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如何改善等。課后及時反思,有利于我們對課前設計、課堂教學組織和實施等各方面的問題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有利于課后補救和后續(xù)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的改善等,是我們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教師專業(yè)水平發(fā)展的助推器。

  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會更加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教學心得體會8

  今年,參與了EEPO有效訓練培訓。帶著感動、困惑我們參加了聽課、評課。經過學習、理解,我對有效訓練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明白了學習方式訓練的重要性。下面我談談個人的體會:

 。1)要素組合教學方式,這種方式最能體現有效訓練的目的。它主見看、聽、講、想、做、動、靜七個要素輪換使用,主要在于消退同學聽課的疲憊感,能長時間集中精力學習。老師們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要留意引起同學多個感官的參加,這是對記憶的強化的一種高效方法,使課堂40分鐘更有效。特殊是動靜轉化的時間:每5—11分鐘動靜轉化一次,一節(jié)課動中學的總量在3—10分鐘為宜。

  "動',在于大家參加與合作,簡單令人興奮,"靜',在于個人消化,照看各人力量不同。但動靜轉化卻要求老師有很高的課堂駕馭力量,我是鄉(xiāng)下老師,幾年前與縣城老師一起去市里聽課時見到了高手使用過這種教學方式。我們在為課堂的精彩喝彩時,卻聽見縣城的老師嘆氣說:"我們同學的素養(yǎng)難達到啊',我當時就回一句:"你們的同學素養(yǎng)都不高,那我們的就更不用說了',這可以說明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對許多老師來說是個巨大的困難。但我又覺得,假如每一所學校都啟動這種模式,學校里的每一個班都啟動這種模式,形成一種學校文化,同學都習慣了,可能就不是個困難了。

 。2)隨著課改的深化,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成為一線老師們熟悉、嘗試和關注教改的'熱點。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使用,對推動教學改革起到了樂觀的作用。我有幸能在山東聽了一些EEPO有效訓練的試驗課,感受很深,教學中單元組活動同學人人參加、動手、樂觀關注、傾聽,使活動的有效性很強,對于學問點的突破特別緊湊,不拖拉。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肯定要樂觀思索,仔細落實。

 。3)課堂中教學的目標很明確、導向性很強。這是讓同學成為學的主體的關鍵。

 。4)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老師在鼓舞其參加,關心他培育自信念。

 。5)課改區(qū)的老師教學中很有激情,不僅同學被感染,老師也被他們的激情而感染,所以作為老師教學中必需有激

  情,這樣才能讓同學有參加的動力和欲望,樂觀參加到課堂中,使課堂變?yōu)榛畹摹⒂行У恼n堂。

  (6)經過這次培訓,我又有一個體會。對于團隊式備課,集慧式備課。充分利用集體才智,合作溝通,使教學更加細致、有效。孟教授說備課要預設出全部可能消失的狀況,并給每種狀況以應對策略。這樣的只備策略的備課對我們的要求無疑是更細致,更細心,更花費時間。讓課堂變得有好玩、生動、更加有效。

  總之教學的成敗不在于教給同學多少學問,而在于對同學的信任、鼓舞、堅持。讓同學思維擴展,學會歡樂的參加,在學習中感受歡樂。我將在今后教學中不斷鉆研,實踐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學心得體會9

  在現代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PPT(PowerPoint)作為一種常用的多媒體工具,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們的喜愛。本文圍繞著“PPT有效教學”這一主題,將從教師教學內容的策劃、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知識點的重點突出、設計思路的合理性以及評價方法的科學性等方面展開討論。

  首先,教師應該正確策劃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利用PPT平臺的優(yōu)勢。一堂好的課程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和邏輯,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系統(tǒng)化的知識。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需要,將關鍵的教學點和難點整理出來,并在PPT中以鮮明的字體和畫面呈現出來。同時,教師還可以在PPT中插入一些音頻和視頻,以便對抽象的'內容進行具體的解釋和展示。

  其次,教師在使用PPT進行教學時,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在PPT中加入一些生動有趣的圖片、動畫和故事,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PPT的每個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設置選擇題或者填空題,讓學生用手機或者電子設備進行答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然后,教師在設計PPT時,需要注意將重點突出,注重知識的整合和歸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知識點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并清晰地進行分類和總結。在PPT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字體、顏色和圖標來突出重要的內容,讓學生更容易記住和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關聯鏈接,在PPT中將不同知識點相互連接,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知識網絡。

  此外,在設計PPT時,教師應該注重設計思路的合理性。教學內容應該按照邏輯順序進行展示,不應過于冗長或瑣碎。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文字與圖片的搭配,以及字體的大小和顏色的選擇。在PPT中,信息的傳遞應該簡潔明了,避免過多的文字和圖表,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置過渡和動畫效果,增加PPT的流暢性和表現力。

  最后,教師在使用PPT進行教學時,應該關注科學的評價方法。在PPT的最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思考題或者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和回答。同時,教師還可以使用一些在線教學平臺來進行課后作業(yè)的批改和成績的統(tǒng)計。這樣,既方便了教師的教學管理,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

  綜上所述,PPT有效教學對于現代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正確策劃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重點突出和設計思路的合理性以及科學的評價方法,教師可以更好地利用PPT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學生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地探索和創(chuàng)新,將PPT教學應用好,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教學心得體會10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挑戰(zhàn)。數學不僅是一門需要嚴謹思維的學科,更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

  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引導他們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我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盡量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動力。

  通過教學實踐,我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力求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不斷探索,就一定能夠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和更大的進步。

教學心得體會11

  地理學是一門關于地球的科學,通過學習地理,我們可以了解到眾多的地理現象和地球上各種自然和人文特點。而地理情境教學則是一種以情景為基礎的教學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和具體的情景,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學科的學習。在我參與地理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其中的優(yōu)點和意義。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一下我在地理情境教學中的體會和心得。

  首先,地理情境教學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提升。在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中,很少有互動和參與的機會,學生可能會感到枯燥和乏味。而通過地理情境教學,我們可以將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學習,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氣候變化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模擬地球的氣候系統(tǒng),讓學生親自參與其中,觀察和記錄氣候變化的過程和結果。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其次,地理情境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地理學科不僅僅涉及到對地理現象的觀察和理解,還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地理情境教學正是將學生置身于實際情境中,讓他們面對具體的問題,積極思考并采取行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城市規(guī)劃的時候,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分析一個城市的問題,并提出改善方案。通過這樣的實踐,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城市規(guī)劃的相關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地理情境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和團隊精神。在地理情境教學中,學生通常需要分組進行實踐活動,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相互協(xié)作、交流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學生能夠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學會與他人相處和合作。在我自己參與地理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學生們在小組活動中積極參與,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此外,地理情境教學還能夠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地理學的概念和理論。通過地理情境教學,學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觀察和理解真實的地理現象。例如,在學習環(huán)境保護的時候,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附近的自然保護區(qū),讓他們親身體驗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學的概念和原理,并將其應用于實踐中。

  綜上所述,地理情境教學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地理情境教學,學生能夠增強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培養(yǎng)綜合能力,促進合作學習和團隊精神,并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我相信,隨著地理情境教學的不斷推廣和深入,學生在地理學科學習中的體驗將會更加豐富和有意義。

教學心得體會12

  “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是吹向我省教壇的一陣強勁有力的東風,是我省教育教學之壯舉,興百年教育大計之良策。作為學校的教導主任,置身于這次轟轟烈烈的“兩課”活動中,我的感受尤深。

  一、“課內比教學”活動讓我們緊張忙碌、倍感充實。

  “課內比教學”活動開展以來,我們蘄春縣農村實驗小學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教研熱潮,辦公室里,老師們鉆研教材,精心地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電腦室里,老師們查找與教學相關的資料或看名師的教學視頻;會議室里,老師們熱烈地討論著某一個教學片段;走廊邊、宿舍里,大家圍在一起,切磋教技,探討一節(jié)課的得與失……校園里,慵懶的面容少了,忙碌的身影多了。

  要上好一節(jié)課并非易事,這其間的付出,無法用多少來計量。熊紅梅老師是我校參與鎮(zhèn)級講課的年紀最長的一名老師,多少個夜深人靜的'時候,她還拿著教案在推敲一個又一個的細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夏少雄老師為一個個老師需要的課件找素材,輔導老師做課件,不知有多少個夜晚沒睡;江金芳老師為了講好自己的課,每晚睡覺前總要琢磨:明天的“比教學”課堂上用個什么詞哪句話會更精準;華慧老師經常說她夜晚常常做夢總是夢到自己白天講課的情景…… “你的課備好了嗎?”“你星期幾講課?”今年這個學期,這些話成了我們學校老師見面的口頭禪。研課、講課、說課、聽課、評課成了老師們學校生活的全部,大家為“課內比教學”活動忙得不亦樂乎!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但我們苦中有樂,樂中有得,得中有悟。

  二、“課內比教學活動”讓我們團結一心,互助協(xié)作。

  這次活動,我校領導帶頭,人人講課,全員參與。整個活動中,年輕教師積極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年長教師認真學習,不甘落后。年長教師向年輕教師傳授教學經驗,年輕教師教會年長教師制作課件。選送參加鎮(zhèn)級教學展評的課,全校教師分科、分教研組集體研課,群策群力,共同打磨。設計教學流程時,大家把自己最好的建議、想法說出來;進行聽課、說課、評課時,大家本著客觀、公正的立場,少說亮點,多說不足;集體修訂教案和課件時,大家直言不諱、各抒己見……盡管整個過程似乎有些“雞蛋里挑骨頭”,卻又不乏歡聲笑語。

  為了他人和自己的教學技能真正得到提升,每一個教師都樂于互幫互助,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提升。在這種氛圍中,同事們互相學習著,互相幫襯著,人與人之間的友情也在不斷的升溫。彼此的鼓勵、團結與協(xié)作,每一幕都令人感動。自開展這次活動以來,全員參與“在練兵”,人人盡力“比教學” 。不得不說,是“課內比教學”活動開發(fā)了教師們的集體智慧,促進了教師們的團結協(xié)作?v深推進“課內比教學”,讓比武課堂成為常態(tài)課堂,讓歡聲笑語溢滿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三、“課內比教學”活動,讓我們發(fā)現不足,加強學習。

  這段日子,我作為學校的教導主任,是我!皟烧n”活動的組織與領導者之一,因此比一般的教師更為忙碌:忙著制訂相關的方案、細則;忙著組織大家學習;忙著組織大家研討;忙著準備自己的課;忙著聽別人的課;忙著說課、評課、議課……還有常規(guī)的教學任務還不能放松。但我從不覺得苦和累,我總覺得只有在這種繁忙中,才會有動力、有激情。有了激情與動力才能更積極,更投入、更好地完成當下的任務。

  在此次“教學比武活動”中,我領略了眾多教學能手們的精彩,在多次的備課、講課、研課、聽課,說課、評課當中,我受益匪淺。不僅收獲到了一些自身不曾有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我更收獲了許多教學的感悟。

  在聽葉老師講課時,她那聲情并茂的教學語言不僅勾起了學生思緒,更扣住了所有聽課老師的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我聽完瞿老師《酸的和甜的》一課后,覺得她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說中訓練語言的教學方法很精妙。聽翁老師講的《搭石》哪堂課,老師完全是以一個伙伴的身份給學生一起演讀,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情境和主要內容,還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一樣的教師,不一樣的精神;一樣的課堂,不一樣的精彩。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通過“課內比較學”活動,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心頭的緊迫感、憂患感,油然而生。這一切讓我感到沉甸甸的。作為老師,今后不能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賢書”。只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解決源頭活水的問題。同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要勤于學習,大膽實踐,不斷總結得失,勤于反思,才能漸漸探索出適合新課標要求、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的最好教法。由此可見,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不斷加大學習力度,取長補短,博采眾長,通過各種學習途徑,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底蘊以備用,注重自身的業(yè)務修煉。一個注重學習、注重積淀的人,才會與時俱進、不落人后。

  感謝“課內比教學”,它給了我們一股自主學習、實踐,自我發(fā)現、修正的動力,在比較中進步,在比較中成長。“比教學”活動在我們學校扎扎實實地開展,實實在在地促進了“學”,也讓“比”收獲了喜人的成果,真可謂“比”“學”互促,“悟”“得”兩長。

教學心得體會13

  在當今減負的浪潮中,如何保證教學質量呢?那就是要落實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每位教師的一直以來的追求。那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使自己的課堂煥發(fā)出青春活力與誘人的魅力呢?我在不斷地實踐探索,不斷地思考反思中尋求答案,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師能力是高效課堂的保障

  教師課前都能做到認真?zhèn)湔n,認真鉆研教材,但很少做到根據課堂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對象的年齡、知識、認知能力等,去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也沒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沒能預想到在課堂上有可能遇到學生提出的問題,或突發(fā)事件而隨機應變的教育機智。所以,教師整合教材的能力,調控課堂的能力是高效課堂的法寶。

  1、“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片海洋”。豐富的知識是征服學生的法寶,有了豐富的知識才能駕馭學生,才能高效的引領課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ié)問題,對于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fā)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2、靈活的掌控課堂的能力才能保障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例如:在教學物體體積的時候,學生會把物體的占地面積理解為求體積,這時,教師應抓住錯誤的契機,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在交流中學生不但加深對體積的認識,而且區(qū)分了體積和面積。

  二、學生主體地位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學生回歸課堂的主體地位,參與課堂教學,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已經成為高效課堂的共識。教師要多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盡量讓他們多想、多說、多做,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教師不應直接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給學生一把在知識海洋中航行的槳,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嘗試,在主動探索中獲取新知,并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1、注重激勵評價,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由于傳統(tǒng)教育長期單純通過書面測驗、考試來檢查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程度,長此以往,在有意無意間泯滅了學生的好奇心,壓抑和扼殺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性。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越來越多地運用多種方式,綜合評價學生在知識與技能、創(chuàng)新和實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變化和進步。教學中,我們要從多方面進行正確、肯定的評價,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獲得“在數學學習中不斷成功”的感受,從而嘗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樂趣。例如,教學“圓的周長”時,學生積極地動腦、動手,探索出圓周長與圓直徑的關系,為計算圓的周長打下基礎。教師激勵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發(fā)現了這個關系并計算出圓周率。同學們經過研究也發(fā)現了這個規(guī)律,你們真是當代的小祖沖之。”這樣的積極評價,如同助燃劑,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了強勁的推動作用。

  2、注重合作學習,提升課堂效率!靶〗M合作學習”,充分賦予了課堂的思維空間、活動空間。在小組學習中,教師僅僅是導演,學生真正走到前臺來表演,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yǎng),從面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強自信心,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有利于教學的多邊互動,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進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在“圓的面積”教學中,教師再讓學生分組合作把圓形圖片間拼成近似的長方形、近似的平行四邊形、近似的三角形、推導出面積公式之后,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分組合作學習;能把圓拼成近似的正方形來推導面積公式嗎,為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一邊猜測“也許能,也許不能”,一邊動手剪拼。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的感知,結果發(fā)現:不能把圓剪拼近似的正方形”,因為“任何一個圓的半徑不可能與該圓周長達一半相等”。

  三、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教材本身的興趣!背浞终{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被動變主動,何愁不實現課堂的高效呢?主動學習的學生,課堂知識能記住90%,而被動學習的學生只能記住知識的50%左右。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采用興趣化教學法,讓學生愛上數學,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數學是一個抽象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為了增強數學的趣味性,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供給學生主動參與的條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以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我創(chuàng)設了為母親買禮物的情景:母親節(jié)到了,小明為媽媽買了一份禮物,(課件演示長方體盒子,并展示長、寬、高),他想用包裝紙把禮物包起來,需要多大的包裝紙,怎樣計算呢?你能幫幫他嗎?問題提出后,學生們十分感興趣,學生們學習的主體性很好地被調動了起來,在不知不覺中投入了數學課堂的思維活動之中。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渴望,主動去探究數學,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力求語言形象生動,有趣味性。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生動、有趣的語言,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起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上教師包含濃郁情感的語言,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極強的感染力,教師要善于用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以加深學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教學中采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能撥動學生心弦,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例如:在數學教學中適時地使用比喻和形象化的語言,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學生對單初學時求它們的棱長、表面積、體積時掌握得還不錯。待這些知識綜合起來,就混淆區(qū)分不開了。我根據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字母表示的不同,把它們比喻成一條腿、兩條腿、三條腿,一條腿找線,兩條腿找面,三條腿找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形象化的手法使枯燥無味的課堂頓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覺得非常有意思,在趣味中問題迎刃而解。四、運用多媒體化靜為動,提高學生主動探究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因為它圖文并茂,可以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加深理解知識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優(yōu)勢,把圖片情境由靜態(tài)變動態(tài),把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淋漓盡致的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例如:在教學“時、分、秒”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了一個動態(tài)的鐘面,學生可以根據鐘面上的指針變化,清晰地看到時針走一個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從而學生可以自主地發(fā)現整時的特征,“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效地提高了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認識整時的能力。

  總之,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為學生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學習中處于一種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動手嘗試、探求、發(fā)現的境界之中,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tài),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能得到充分、有效地發(fā)揮,整體教學效果提高,優(yōu)化教學過程。

  總之,“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會受益,教師才能教得輕松,學生才能學得有趣。

  8月15日—17日,我有幸學習了洪成文、康迎春、施皓耀幾位老師的教師成長系列講座,受益匪淺,感觸頗多。北京師范大學洪成文教授從教師自身出發(fā),就教師激勵以及如何激發(fā)教師職業(yè)動力進行了講解;優(yōu)秀骨干教師康迎春老師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就學生管理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學生(理念、手段、評價、激勵)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彰化師范大學數學系施皓耀教授從教學角度出發(fā),就課程設計與實踐,如何激發(fā)、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與興趣進行了細致的講解。

  這三場講座引發(fā)了我對教師自身以及如何做一名好老師等方面的思考,讓我深受啟發(fā)。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感覺我們的職業(yè)動力更多的是來自于對教師這份職業(yè)的熱愛和敬畏,只有干一行愛一行才能干好一行。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最重要的,就像康迎春老師說的那樣,愛不僅是一種情感,還是一種能力。對學生要有大愛之心,只有用愛澆灌的孩子才會陽光、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我們要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讓他們都受到重視,都能在一個平等、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中成長,讓學生既成人又成才。另外,我們的課程設計也要以一個獨特的角度展開,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中心,讓學生愛學習、會學習、能學習,這樣才能達到我們課堂設計的目標和初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感覺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按蜩F還需自身硬”,要想成為一名卓越的教師,我就要不斷的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不斷地學習、“充電”,給創(chuàng)造學生更加理想的課堂和學習環(huán)境。

教學心得體會14

  作為教師,要成為一位富有智慧的教師,并在實踐中勇于去做,我們需要具備幾個關鍵特質。作為學校信息宣傳工作的負責人,我意識到只有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這項工作。除了增加閱讀量之外,以下是我認為必須實施的幾點措施:

  1.開展持續(xù)的專業(yè)發(fā)展:作為一個有智慧的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地擴充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參加專業(yè)培訓、學術會議以及與同行的交流都是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的有效途徑。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趨勢和研究成果,并將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2.深入了解學生需求:了解學生的興趣、背景和學習風格對于成為一名有智慧的教師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通過與學生的溝通、觀察和交流來了解他們的需求,從而更好地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實用性。

  3.推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育領域不斷發(fā)展,新的教學方法和技術層出不窮。作為一個有智慧的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和嘗試這些創(chuàng)新方法,例如利用科技工具、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等。通過引入新穎的教學方式,我們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4.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應該努力與學生建立互信、尊重和理解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溝通和關心,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并及時給予他們支持和指導。綜上所述,作為學校信息宣傳工作的負責人,我相信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我們才能成為有智慧的教師,并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

  一、勤于思考

  古人說,智者不迷,寧靜而進取。學習至關重要,但關鍵在于學會思考,因為思考是智慧的核心。所謂“智者不迷”,即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智慧型教師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名信息員,我們需要準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學會發(fā)現新聞,抓住并掌握新聞的主題。

  首先,確定一個準確的角色定位至關重要。學校中并不乏新聞事件,但缺乏發(fā)現新聞的眼睛。作為信息員,我們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能夠全方位地觀察和聽取來自各個方面的信息。我們要具備“大局意識、宏觀思維和廣闊視野”,這就需要我們付出個人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突破局限并撰寫有意義的報道。

  其次是要學會發(fā)現新聞。信息報道的第一技能不是寫作,而是發(fā)現。與其他學校的信息員交流時,我常常聽到他們說實在沒什么可以寫的。我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幾種情況:一是對外界信息溝通不夠,看不到潛移默化中出現的新鮮事物;二是自己對某一項工作已經熟悉了,放松了對身邊發(fā)生的人和事的觀察和分析;三是沒有意識到身邊所謂的“小事”背后蘊含的信息價值,不能從表面現象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因此,我們需要學會發(fā)現,關注各種活動、會議中隱藏的.大量信息,不要以為開會只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學會從中獲得“信息大餐”。我們應該了解發(fā)生在身邊的重要事件和瑣碎事情,以便第一時間得到有價值的線索和信息。

  第三點是要抓住新聞的核心。通過事件來傳達信息,把握住發(fā)生的事件或人物身上的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樣就能避免內容空洞無物;通過真實情感來表達人物的內心體驗,文章也不會枯燥乏味。只有當文章具備血肉之軀以及思想和內容時,才能賦予它真正的靈魂。

  二、敏于實踐

  一個真正高水平的教師,不僅要懂得正確地執(zhí)行任務,還要有能力判斷如何才能選擇正確的行動。而這種能力只能通過實踐來鍛煉和提升。因此,教師的智慧取決于他們對實踐的敏感度。在我看來,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信息員,首先必須對寫作懷有熱愛之心,同時也要熱愛信息員這個職業(yè)和身份,愿意投入努力和智慧,為此付出時間和汗水。

  一是我們應該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遵循“三貼近”原則。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敏銳地關注新聞事件,通過獨特的視角去觀察事物,及時準確地發(fā)現和捕捉新聞,并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內涵和指導價值,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進行報道。

  二是我要具備扎實的新聞寫作理論和技能,以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結構和要素。我要能夠創(chuàng)作出獨特而吸引人的標題,因為一個好的標題才能引起編輯的注意。我要善于從瑣碎的事物中發(fā)現亮點,用微小的細節(jié)來展示重要信息。

  三是我要關心國家大事,了解國家、市、區(qū)發(fā)布的重要政策和走向,熟悉相關法律法規(guī),避免撰寫違反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的文章。同時,我也需要關注學校的核心工作和宣傳重點,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

  三、勇于創(chuàng)新

  對智慧型教師來說,創(chuàng)新是一個重要的標志。要敢于自我超越;經過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不斷循環(huán),教師的品質會日臻完善、境界會日趨高尚。作為信息員一方面要善于學習、借鑒和積累。包括文學知識、時政經濟、歷史地理、科學技術、社會實踐經驗等各方面知識的積累,使自己有比較深厚的文化積淀,以便使自己在寫作中信手拈來,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做到手勤、腿勤,多動腦子,多深入現場掌握第一手資料,要有吃苦耐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有時為了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必須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甚至寫到深夜或凌晨。寫完稿子后,要認真檢查,仔細推敲,精益求精,避免出現差錯和疏漏。第三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讀者意識,不能因循守舊,要善于從新視角去發(fā)現和采寫信息,要揣摩讀者最關心的是什么,讀者希望能夠從中知道什么,這個脈搏把握好了,信息就有價值和看頭了,信息的采寫也就成功了。

  四、善于總結

  智慧型教師,在工作和創(chuàng)新中,除了需要善于行動和創(chuàng)造,還需要學會總結所獲得的經驗。通過持續(xù)反思,我們能夠不斷提高對工作的理解,并在“反思-實踐-反思”的循環(huán)中實現個人成長。因此,我們應該擅長總結并提升自己的個人經驗。同時,在總結的過程中要注重深度思考和精煉,形成獨特的風格和特色。

  堅持做到以上幾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有智慧信息員。

教學心得體會15

  木棉花開,春天的陽光灑滿大地,來自全國九個省份和十一個城市的教育同仁齊聚在順德聚賢小學,參加為期一周的“智慧教學,勝出系統(tǒng)”小學教師智慧教學培訓研討會。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每一天的傾聽都是思維的啟迪,每一次熱烈的討論都是思維的碰撞,收獲頗多。以下是我對此的簡要分享。

  一、魅力聚賢,為孩子們的文明禮儀點贊。

  “聚合智慧,當我們踏入順德區(qū)聚賢小學時,便被眼前的景象所折服:學校依山傍水,宛如一幅錯落有致的畫卷;校園里綠樹成蔭,角落里綻放著不知名的小花,給整個校園增添了幾分寧靜和雅致。而更令人稱道的是聚賢小學深厚的校園文化。在聚賢書吧、棋藝苑、賢人榜和達人榜等地,彌漫著一股濃厚的人文氣息,讓人心境平和,仿佛置身于詩意般的校園中。

  讓每一位老師嘖嘖贊嘆的還有聚賢小學的孩子們,他們天真活潑,文明禮貌,每一句發(fā)自心靈的問好讓人如沐春風,倍感舒心。

  二、理論指引,為教學實踐注入智力支持。

  劉院長熱情洋溢地分享了關于智慧教學的專題,讓每一位參與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提出了根據學生特點確定能力目標,構建知識體系,創(chuàng)造良好教學環(huán)境,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活動以及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等六維一體系統(tǒng)化教學方法。這些方法實際提高了學生的學科能力和課堂學習效率,使學生充滿了學習的樂趣。

  張教授對課程的思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發(fā)。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是課程的實施者和實踐者。然而,聽了張教授的講解后,我們對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例如,在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fā),根據不同地區(qū)的特色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即使是相同的課程也可以展現出不同的風采和特點。這樣,每個地方的課程都能煥發(fā)出獨特的魅力和光芒。

  三、校本課程構建,萬紫千紅總是春。

  三所學校,三位別具魅力的校長,三場精彩紛呈的專題匯報,讓大家的眼前一亮。聚賢小學的“賢達教育”課程體系,從人才培養(yǎng)的兩個維度出發(fā),確立“賢人”“達人”的培養(yǎng)目標,在校園的顯著位置張貼賢人榜和達人榜,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榜樣的力量。

  如果沒有聽劉明校長的報告,我對“信科+”特色課程體系是生疏無知的,劉校長用自己智慧幽默的語言、踏實認真的實踐和深入透徹的思考,讓我們感受到了樹勛小學課程體系的扎實、完善和高效。趙騰達校長的“互聯網思維下的智慧辦學”,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們見證了互聯網思維下創(chuàng)造的“奇跡”,也讓我認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在總結發(fā)言中,xx教授特別強調了構建校本課程體系的重要性。他提出了確定專題能力目標、梳理專題知識體系、分析師生個性特點、創(chuàng)建課題學習環(huán)境、組織多元教學活動以及綜合評價師生成長等關鍵點。這些都為有效開展智慧教學指明了方向和目標,也使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構建校本課程體系的必要性,并為未來的工作提供了指導。

  四、巧用信息技術,推動課堂高效。

  我們對小學楊主任的專題匯報感到驚嘆,因為互聯網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真正消除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資源的互惠和共享,從而達到更大意義上的教育公平。

  關于如何恰當運用信息技術來提升語文學科的教學效果,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作為一門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學科,如何巧妙地結合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視野,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將語文學習從課堂延伸到生活中,這需要我們不斷地思索和總結。在本次的語文專題中,我們要寫一篇描寫景色的記敘文。那么,在適當的`時候引入多媒體資料,利用信息技術擴展學生的視野,提升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例如,在學生初次閱讀文本并品味其詞句之后,我們可以播放一段廬山云霧的視頻資料,通過視覺沖擊來加深學生對廬山云霧的感性認識,從而為下一步的情感朗讀課程打下基礎。以上便是我對于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將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思考和實踐。

  五、聽課評課,借他山之石琢自身之玉。

  在聽了十位語文老師的說課展示和幾位專家評委的點評后,我產生了許多思考。首先,在未來的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準確地運用多媒體資料,使其以適當的方式在適當的時間呈現給學生,讓多媒體資料成為課堂上的推動者和促進者,讓一百個讀者能夠理解出一百個不同的哈姆雷特;其次,學習目標應該是相互融合的,而不是獨立存在的。沒有一個目標可以孤立地存在。

  如何真正地把學生放在心里,做到心中有學生,是我未來要持續(xù)學習并不斷修煉的,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獲。課堂的主人是學生,而教師僅僅扮演著引導、點撥的角色——在學生遇到學習瓶頸的時候,用恰當的方法啟迪智慧,引發(fā)思考;在學生有收獲的時候,要用欣賞的眼光、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進步和成長,激勵性評價使之獲取更大的前進動力。成長是一種螺旋上升的過程,在蛻變當中去陳更新。

  魅力順德,人文聚賢,且學且思!智慧教學,要做的還有太多,慶幸,我們已經在學習的路上!

【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學心得 教學心得體會06-18

情景教學教學心得體會11-09

教學心得體會【精選】07-06

(精選)教學心得體會07-07

教學心得體會06-14

教學心得體會(經典)03-25

教學的心得體會05-20

教學心得體會06-12

教學心得體會(精選)07-06

教學心得體會(精選)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