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走遍天下書為侶》說課稿

《走遍天下書為侶》說課稿

時間:2024-02-19 11:34:5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走遍天下書為侶》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遍天下書為侶》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遍天下書為侶》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xx號考生。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走遍天下書為侶》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走遍天下書為侶》是人教版5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我愛讀書”。這篇課文是作家在讀書節(jié)開幕式上的發(fā)言稿,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將一本書讀精。作者以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只有選擇帶一樣東西娛樂的假設開始,引出自己的觀點。然后繼續(xù)假設,列舉了“一遍又一遍地讀”的方式和方法,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地讀,就會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學生通過學習文章,可以領悟到對書籍的熱愛以及閱讀的方法。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jù)與出發(fā)點。五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也有一定的閱讀體驗,但是對于閱讀興趣的強化和閱讀方法的掌握還需要提高,因此這篇文章對于學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出發(fā),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認會寫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及內容。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及品讀把握作者以書為侶的理由及閱讀的方法,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培養(yǎng)愛書讀書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本課的重難點為:深刻理解作者以書為侶的原因及閱讀的方法,并從中培養(yǎng)愛書讀書的興趣和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采用誦讀法、合作法、談話法。

  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般,良好的導入會像磁石一樣吸引住學生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我將采用名言導入,具體導入語如下:同學們,讓我們來說一說關于讀書的名言吧。老師先來一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說的是書籍中有無限的寶藏。并預設學生回答: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說的是讀書的重要性;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說的是閱讀的方法;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說的是要多讀書。接著評價大家的積累還是比較豐富,理解也有自己的心得,繼續(xù)保持。最后說,今天我們也要去學習一篇關于讀書的文章,我們一起以書為侶開啟我們的旅行吧!并順勢板書課題。

 。ǘ┏醪礁兄

  初步感知環(huán)節(jié)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為深入研讀打下基礎。為此我打算設置如下活動。

  1、學生分享預習生字詞預習成果,教師檢查補充。

  2、齊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并具體說說都有哪些內容。由此明確,作者先是提出一個假設并自己做了回答,獨自旅行會選擇帶一本書;然后給我們介紹了為何帶一本書的理由;接著告訴我們她將如何讀這一本書;最后總結、號召我們讀書。具體的內容有:作者說到自己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主要是因為一是作者對書有濃厚的感情,把書視為自己的摯友、家園,二是不管看多少遍,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xiàn)新的東西。說到自己“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作者的方法是:

  1、首先要帶著思考去讀,對書中的人物和故事多問幾個為什么;

  2、學會欣賞品味,還要問自己為什么喜歡它們;

  3、反復閱讀,找出自己忽略和疏漏的地方;

  4、做好讀書筆記,理出自己有所收獲的清單;

  5、由書推想作者,聯(lián)想到作者的生活經歷,人生閱歷等。

  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板書:以書為侶、理由、方法;朋友故園、發(fā)現(xiàn)新知;思考發(fā)問、細致品味、查缺補漏、羅列清單、想象作者

 。ㄈ┥钊胙凶x

  研讀環(huán)節(jié)是師生及文本深入對話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及鑒賞能力,解決文章重難點。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我會引導同學,瀏覽全文,自由朗讀,互相討論一下,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讓我們理解文章的道理的。由此得出:這篇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淺顯,角度新穎,表達獨特;作者通過層層遞進的假設、設問、反問以及靈動鮮活的比喻,讓我們理解了作者獨自旅行,帶一本書作為伴侶的緣由,深刻地領悟到一本書不管讀多少遍,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能做到常讀常新。并板書:層層假設、設問、反問,靈動鮮活的比喻。

  然后向學生發(fā)問,通過這篇文章,在讀書方面,你獲得了哪些啟示。預設學生回答:作者獨自旅行,在那么多物品當中選擇了一本書,可以感覺到作者對書籍是非常熱愛的,我們也要把書籍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而且作者還分享給我們很多方法,比如讀書要有思考,精彩的部分要細致品味,要將自己的收獲形成筆記,還要發(fā)揮想象與作者對話,多次朗讀避免遺漏,這樣把一本書一遍又一遍地讀,每次都可以發(fā)現(xiàn)新的東西,做到常讀常新。順勢板書:熱愛讀書、常讀常新。

  (四)鞏固提高

  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了鞏固本課內容,拓展學生思維,我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對于“多讀書”和“精讀書”,談談自己的看法。通過學生的回答總結:這是兩種不同的讀書方法,作者側重告訴我們選擇一本書,反復地一遍又一遍地讀,是精讀。在生活中,這兩者都應該注重,既要有比較廣的閱讀面,對于好書也需要精讀,兩個方法配合使用。

 。ㄎ澹┬〗Y作業(yè)

  課堂小結可以帶領學生回顧鞏固本堂課所學,還可在最后強化文章的情感。我打算教師回顧本課內容及升華情感,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束課堂。

  課后作業(yè)既是本課教與學的交匯點,也是課內到課外的延伸,可以逐步構建起學生“大語文”的學習觀念。在此我引導學生搜集積累名人讀書及讀書方法的小故事,并從中獲得思考感悟。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脈絡清晰、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