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小學數學說課稿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說課稿1
教材分析:
《動物聚會》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4節(jié)。本單元在編寫上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lián)系實際生活,強調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乘法意義的感悟,體會乘法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培養(yǎng)學生提出并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題圖以學生喜愛的童話形式出現(xiàn),目的是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學情分析:
根據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乘法有了初步認識,并能夠初步用乘法解決問題。由于本班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思維敏捷和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
所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發(fā)展提出問題與應用數學的意識,會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思考目標:通過問一問、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等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目標:在解決乘法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體驗與同伴合作、交流的快樂。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
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法與學法: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我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生通過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相互啟發(fā)共同探討獲得新知。使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學具圓片
教學過程:
經過上課實踐,結合網友們的研討和大家的建議,我安排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因此一上課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情景:
同學們,你們都聽過白雪公主的故事吧?美麗的白雪公主被英俊的王子救活之后,兩個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墒茄剑籽┕饕恢毕胝覚C會感謝一下七個小矮人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于是,這一天她來到了森林王國,小動物們?yōu)榱藲g迎白雪公主的到來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動物聚會。(板書課題)同時出示主圖題圖。通過實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非常成功,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過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生通過觀察主題圖,發(fā)現(xiàn)了圖中的數學信息,這個時候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問題,我讓他們和同桌說一說然后再匯報,這樣很好的保護了孩子們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然后課件出示這節(jié)課我們要重點研究的4個問題:(1)一共有幾只小鳥?(2)一共有多少個松果?(3)一共有多少個桃子?(4)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在這里我把主題圖中的每捆4根胡蘿卜改為一捆是3根,一捆是4根,另外一捆是5根的。
然后引導學生解決第一個問題,讓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復習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并且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同學們的回答真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列出下面三個題的算式。運用鼓勵性語言,學生們很主動的思考問題,積極回答。這時我把學生回答的加、乘兩種方法都進行板書,通過比較讓學生再次感受乘法運算的簡便性。在這里我把原來的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刪掉了,就是問題(2)和(3)都可以用36表示,它們的意義有什么不同?大家研討時覺得和練習中連一連的環(huán)節(jié)重復,又因為本節(jié)課時間不夠充足,所以我決定在這里把它刪掉,在練習中稍做強調,這樣可以節(jié)省一些時間。
最后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根胡蘿卜?,是網友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由于同樣地問題在前兩課《兒童樂園》出現(xiàn)過一次,我認為同學們都能知道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把加法算式變成乘法算式,可上這節(jié)課時班級里還是有一些孩子不知道怎么辦。這時,我利用了學生手中的學具圓片,讓學生在小組內用圓片代替胡蘿卜,分別擺出3個一堆,4個一堆,5個一堆,然后動手擺一擺,擺成每堆相同的數量。學生通過討論和直觀感受一下就明白3+4+5可以變成3個4。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再回歸到主題圖上,只要從5根胡蘿卜里拿出1根放到3根里面,就能列出乘法算式了。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我是這么想的學生們這段時間學習乘法以來,接觸了很多加數相同的情境,有一些孩子可能會形成思維定勢,特別是一些不仔細觀察的孩子,可能看到第一捆是三根,其余的就想當然的也是三根。在交流時,他們會在教師的引導下意識到細心觀察的重要性。同時,學生再通過看圖想到用移多補少的方法,這個問題也可以用乘法來解決,這對培養(yǎng)孩子思維的靈活性所起到的幫助時顯而易見的。
最后,通過比較這四道題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總結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來計算。
三、 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練習時我采用了海的女兒的建議,把闖關游戲用下面的情境換掉了。
師:同學們,白雪公主來到森林里很想見到七個小矮人,可是小矮人們?yōu)榱朔乐乖儆邢駩憾净屎竽菢拥膲娜藖恚麄兊募野擦藥椎腊踩T,快幫幫白雪公主,打開這些門吧!這樣,不僅銜接的自然,而且做到了情境的完整,學生的積極性還很高漲,又潛移默化的滲透了思想教育。練習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接受很好,個別同學對乘法的意義理解的有些吃力,相信通過不斷的練習,學生會掌握其中的道理。
體會乘法的意義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難點。因此讓學生通過連一連、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的數學活動,給學生搭建一個個想像和發(fā)展的平臺,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過程中去理解、去發(fā)現(xiàn)。從而對乘法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四、 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讓學生談談收獲,再評價一下自己和他人,學生們談的很好,有的談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有的夸獎了他人,決心要向他學習,還有的談關于這節(jié)課學習的乘法。接著同學們說的,我又對本課做了延伸,讓學生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把找到的乘法問題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告訴小組成員應該解決?試講時這部分時間有些緊張,如果時間再充足些,能讓更多的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最后,給學生留了一項作業(yè),同學們,美麗的白雪公主明天就要回家了,請你把課下找到的乘法問題做為禮物送給白雪公主,好嗎?
通過小結與評價,使學生知識系統(tǒng)化,并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并與同伴說一說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和價值。
小學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數學廣角”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新增設的一個單元,是新教材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嘗試。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學生學習概率統(tǒng)計的知識基礎,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節(jié)內容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力求通過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xiàn)出來,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二、說學生
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首先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模式二中本課的相關課程資源,對教材進行了靈活處理,創(chuàng)設了挑戰(zhàn)數學廣角的情境,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情境中滲透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和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其次,我關注師生合作,促進交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貫穿全課。充分應用分組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與同伴交流,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知識,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活躍學生的思維。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初步培養(yǎng)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濃厚興趣。
學習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
學習難點: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四、說資源
資源準備: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等
五、說教法、學法設計
教法、學法設計: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法
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注重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演示、動手操作、游戲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
六、教學程序
1、通過課件出示數學廣角場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提示密碼信息:密碼是由1和2組成的兩位數,讓學生說一說 (重點引導學生明確:按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如先放十位上的2,再放個位上的1組成21,接下來把原來個位上的1放在十位上,把原來十位上的2放到個位上,數位交換一下就變成另外一個數12等等。)
3、進一步探究排列方法
課件出示題目用數字卡片1、2、3可以組成哪些兩位數,請同桌同學互相合作,一個小朋友擺卡片,每擺好一個另一個人就在答題紙上把擺的數記錄下來。(同桌合作)
學生活動時,教師巡視并參與學生活動。(學生所寫的個數可能不一樣,有多有少,首先,找?guī)追葜貜偷幕騻數少的展示。)
問:哪組同學說一說你們寫出的兩位數跟他們的有什么不一樣?(有學生說他可能漏了,也有學生說他重復了)再引導:要想做到既不重復也不漏掉,哪位有好的方法呢?哪個小組愿意來匯報?(有學生說先位置調換,也會有學生說固定十位或個位。)
問:你們覺得他們的方法好嗎?
師用學生說的方法擺給學生看
師一邊小結一遍用課件展示:看來我們在排列數的時候,要想既不重復也不漏掉,就必須要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
質疑:那誰是密碼呢?(點擊課件驗證)
4、感知“組合數”的.方法
課件展示活動一:
握手游戲
(課件展示)如果每兩個人握一次手,三個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學生活動):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以3人為一小組為單位,每兩人握一次手,一遍握一邊數,看3個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5、進一步加深對組合的理解
師引導:我們班每個同學都很聰明,只要每個人都認真觀察,開動腦筋,沒有難題可以難倒大家!剛才大家的表現(xiàn)太棒了,數學廣角決定給大家頒獎。我們一起去領獎吧!(出示課件)兩套衣服
你們喜歡哪套衣服呢?生自由回答
這些衣服一共有幾種穿法?把這些衣服用序號代替,在作業(yè)本上連一連吧!
生動手連一連,匯報結果
6、效果測評,反饋信息
練習一(課件展示)快看,喜羊羊親自來給大家頒獎呢,他是羊村里最聰明,最愛動腦的羊哦,他給大家?guī)硎裁炊Y物了呢?
(課件展示)一個練習本
出示問題(買一個練習本5角錢,有幾種付法呢?)
出示1個5角,2個2角,5個1角的圖片
每4人1個小組說一說吧!生匯報
課件展示4種付錢方法
練習二(課件出示)用數字卡片5、0、2、6可以擺出哪些兩位數呢?動手寫一寫
提示:注意寫的時候要按順序寫,才能不遺漏不重復!
師:能擺出幾個呢?指生回答
課件出示結果,擺出12個數字讓學生觀察
學生發(fā)現(xiàn)05、02、06不是兩位數。強調0不能放在最高位
(通過練習加強學生對有序排列方法的掌握,也幫助理解兩位數的特征)
7、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游玩了哪里?對!數學廣角。今天的數學廣角有趣嗎,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學習收獲)。
師小結: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的數學知識,我們要仔細的觀察,認真思考,就能體驗到數學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小學數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是國標版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7單元中的內容。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運算中進行簡便計算的兩種必要的理論依據,他們是學生正確、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的思維素質,掌握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簡便計算和計算速度。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的加法計算和驗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內容。教材安排兩個運算定律教學時,采用了不完全的歸納推理,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答引入新課,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組成等式,再例舉類似的等式進行分析、比較、找到共同點,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教材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的認識由感性逐步發(fā)展到理性,合理的構建知識。然后安排了一些基本練習,以填空、判斷等形式鞏固對加法運算的理解,接著通過題組對比和湊整等練習,為學習簡便計算作適當滲透和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的價值,發(fā)展應用意識。
2.使學生在學習用符號、字母表示自己發(fā)現(xiàn)的運算律的過程中,初步發(fā)展符號感,初步培養(yǎng)歸納、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運算定律。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适聦耄ぐl(fā)興趣:
。úシ拧冻核摹芬曨l)師: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什么?猴子很笨,同學們很聰明,栗子的總顆數有沒有變化呢?什么發(fā)生變化?
引入: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朝三暮四》,在數學中也有類似《朝三暮四》故事里的規(guī)律,同學們想不想研究一下?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初步體驗加法交換律,喚起求知欲。】
。ǘ﹦(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
談話:天氣漸漸轉涼,學校要組織大家參加冬季比賽了,看,四年級同學正在操場上開展體育活動。
(課件出示例題情境圖)
提問: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指名說一說)
提問:你能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學生提到的問題可能有:跳繩的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提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同時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為后繼探究的學習材料,符合新課程“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談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非常好,下面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ㄈ┨剿骷臃ń粨Q律,初步感知
課件出示問題(1)要求參加跳繩的有多少人?
提問:應該怎樣列式?
指名口答,教師板書:28+17=45(人)
提問:還可怎么列式?板書:17+28=45(人)
提問:這兩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數?(跳繩的人數)結果都是多少?
談話:既然得數相同,我們就可以把這兩個算式用“=”連接起來。改寫成28+17=17+28
板書:28+17=17+28(學生齊讀這個等式)
提問:比較這兩個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說出:加數相同,得數也一樣,只不過是把加數的位置調換了一下)。
提問:你能照樣子再寫出幾個像這樣的等式嗎?試試看。(學生動筆寫,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把學生說的等式有序地板書在黑板上,板書三個)。
提問:像這樣的等式你能寫得完嗎?
談話:既然寫不完,可以用省略號表示(板書省略號)
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等式,你發(fā)現(xiàn)每一組的兩個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提問: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出像這樣的等式嗎?可以用符號、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試試看。
師:在數學上,我們通常是用字母a、b來表示兩個加數,說來說說怎么表示?
生:a+b=b+a
提問:a和b分別代表什么?
小結:兩個數相加,交換這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是加法運算律中的一條很重要的規(guī)律加法交換律。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能緊密圍繞并運用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積極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感知規(guī)律,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學會用字母表示。整個過程,學生在觀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了學生的抽象括能力。
師:下面老師想考考大家。
考考你
。1)您能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字嗎?
96+35=35+()204+57=()+204
指名回答,為什么?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換律嗎?為什么?
75+25=25+75
46+59=46+59
90+10=5+95
。]有交換加數的位置;等號兩邊的加數不同。)
(3)同學們學的真不錯,接下來我們來玩?zhèn)游戲,看看同
學們的反應快不快。游戲:對口令
師:83+17=生:17+83=
97+44=35+65=
88+75=300+600=
a+b=785+68=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加法交換律的理解,知道加法交換律只是交換加數的位置,其余的不變。
(4)提問:同學們,想一想:過去我們學過的計算中,哪些地方應用過加法交換律?
下面一道題357+218,請同學們計算并用加法交換律進行驗算。
(四)探索加法結合律,自主合作
談話: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解決“跳繩的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得到了加法交換律,現(xiàn)在我們再來研究同學提到的問題,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出示問題(2):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提問:你會列綜合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28+17+23
提問:如果老師想突出強調先算跳繩的人數,可以怎么做?
生:添上小括號
教師給28+17加上小括號。
提問:還是這個式子28+17+23,如果要先算參加活動的女生人數,應該怎么辦?
學生同桌交流,指名說說。
教師添上括號:28+(17+23)。
提問:比較這兩道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數學符號相同,得數相同,但運算順序不同)
師:既然得數相同,我們可以寫成等式:
板書:(28+17)+23=28+(17+23)
課件出示: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號嗎?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指名學生口答。
歸納加法結合律:
提問:觀察這三個等式,每組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從這些等式中能發(fā)現(xiàn)怎樣的規(guī)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提問:你能用字母a、b、c代表這三個加數,把上面的規(guī)律表示出來嗎?(學生獨立寫一寫)教師板書:(a+b)+c=a+(b+c)
小結: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與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與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加法的第二個運算律——加法結合律。(板書:加法結合律)
考考你:運用加法結合律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字
(45+36)+64=45+(□+□)
560+(140+70)=(560+□)+□
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知道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還知道了三個數連加,改變運算順序和不變。
設計意圖:圍繞“變與不變”這一關鍵點,通過比較每組的兩個算式,初步感受規(guī)律。接著再經過學生個性化的驗證及交流,從而確認加法結合律并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這樣發(fā)展了學生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五)鞏固應用,擴展提高
同學們剛才的表現(xiàn)真棒!那現(xiàn)在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闖關呀。我們的闖關開始啦!
1.第一關:火眼金睛
下面的等式各運用了加法的什么運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8)+48
2.第二關:大顯身手
在途中,小熊遇到了麻煩,它想把樹上的蘋果摘下來,可是它必須答對問題,才能拿到蘋果,你能幫助它嗎?
相加等于100?
3.第三關:勇奪第一,想想做做4
38+76+2438+(76+24)
全班男生完成第1題,女生完成第2題。
提問:為什么每組兩道題的得數相同?哪種方法簡便,為什么?
觀察(88+45)+1245+(88+12),哪題運算簡便。
小結:可見,合理地運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設計意圖:幾個層次的練習,為學生提供了具有價值的學習內容,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思維含量,學生在觀察辨析中比較,在思考對比中升華,促進學生靈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六)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有時可以使計算簡便。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
設計意圖:及時總結、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在自己的整理總結中再次鞏固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同時為學生以后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小學數學說課稿4
一、教材解讀:
1、教材的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課時
2、教材簡析:三角形分類是在學生認識了直角、鈍角、銳角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開展學習的,教材分為兩個層次:按角分為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過集合圖來體現(xiàn)分類的不重復和不遺漏原則;按邊分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著重引導學生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邊和角的特征。學好這部分知識為以后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與操作,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中角與邊的特征,學會按一定標準給三角形分類,感受三角形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2)經歷觀察與探索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教學重點:學會給三角形分類。
5、教學難點:找出三角形角與邊的特征。
6、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不同的三角形紙片若干袋(每袋都一樣),三角板,量角器,直尺、雙面膠若干
二、教學設想
自主學習的過程實際就是教學活動的過程。以活動促學習是本節(jié)的.教學定位。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學生經歷探索發(fā)現(xiàn)、討論交流、獨立思考等活動,逐步建立對三角形角與邊特征的認識。通過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分一分、連一連、猜一猜等多種形式的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數學對話的機會,通過教具、學具、多媒體的運用,讓學生經歷從現(xiàn)實空間到幾何空間的抽象變化的過程,從而獲得對三角形邊、角特征的認識,進而學會給三角形分類。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chuàng)設情景為自主探究搭建平臺;積極引導為有效學習指明方向;主動參與為合作交流營造氛圍;激勵評價為主動學習鼓勵加油。學法:觀察分析在情景中提出問題;探索思考在操作中解決問題;分組交流在探索中理解問題;獨立反思在總結中內化問題。
四、教學流程
1、情景導入。問:你能按一定標準給教室里的人分分類嗎?利用學生身邊的事物,往往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為多角度的給三角形分類作好鋪墊。
2、探索新知。出示一些三角形紙片,問: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呢?(三個角、三條邊、三個頂點)手拿實物問:每個三角形的角和邊一樣嗎?今天我們就根據三角形各自的邊和角特征來分分類。學生動手探索分3個環(huán)節(jié),前兩個環(huán)節(jié)采用比賽的形式,促使學生考慮合理分工、團結合作,提高課堂效率。
、儆^察與測量。分給每個學習一袋三角形紙片、一張彩色紙板和雙面膠(每個小組的三角形一樣),引導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觀察、測量、記錄各個三角形的特征。
、谡怼⒎诸悺8鶕涗浀臄祿涍^小組分析、討論,將分類后的三角形貼在彩色板上。
③全班展示交流、師生點評。
④歸納小結。
給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名稱,找出不同點和相同點,出示集合圖,講解分類的不重復和不遺漏原則;給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名稱,找出它們的特征。
3、鞏固練習
⑴連一連。(課件出示)
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目的是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各種三角形的特征,并利用這些特征給三角形分類。
⑵游戲,猜一猜。
給出三角形的一個角或兩個角,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特征。深刻辨別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當學生感到有些疲勞時,這時我就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特點,采用游戲練習方式,增加題目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⑶判斷。(課件出示)
、僖粋三角形里如果有兩個銳角,必定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谒械牡妊切味际卿J角三角形。()
③所有的等邊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目的是辯明概念。同時,要求學生用手勢表示,能促使人人參與學習,達到面向全體的作用。
⑷填空。
①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為4cm和5cm,則它的周長為()。
②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7cm,其中一條邊長為7cm,則它的其腰長為()。
、垡阎妊切蔚膬蛇呴L分別是4cm和8cm則它的周長為()。
在鞏固等腰三角形特征的同時又注重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全文小結:以談收獲和實際應用的方式結束。
小學數學說課稿5
1、說課內容:
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8頁的例題,以及相關的練習題。
2、教材分析:
“探索規(guī)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化數”領域的部分。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接觸過直觀、簡單的“找規(guī)律”方面的內容,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單元出現(xiàn)在教材中還是第一次。其內容是讓學生探索兩種物體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guī)律,并進行簡單應用,教材以有趣的童話場景為素材,引導學生探索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規(guī)律,學習這樣的內容,可以使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學習方法和經驗,發(fā)現(xiàn)數學規(guī)律,感受數學的探索性,以及數學的價值,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币虼耍處煴仨氜D變角色,依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猜測、試驗、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為了做到這一點,在教學時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擺一擺等實踐活動中,了解“規(guī)律”,初步建立“規(guī)律”的概念。
4、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會和認識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關系間的規(guī)律,初步學會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初步發(fā)展分析、比較、綜合與歸納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用數學觀點分析生活現(xiàn)象的初步意識初步能力,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逐步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
5、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之間的規(guī)律,通過“找”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6、教具準備
教具:主題掛圖、教學課件。
學具:每位學生準備小棒和石子。
二、說教法
1、在教學思想上,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在教學活動中。
2、在教學方法上,采用直觀法、游戲法、動手操作、引探等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嘗試、探索、練習、實踐操作過程中悟出規(guī)律和創(chuàng)造規(guī)律的方法。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引導學生,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chuàng)新”等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交流,操作的過程中找出規(guī)律。
四、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咱們來做個游戲好嗎?游戲名字叫“猜一猜”,請看:
1、出示:
你們猜一猜,下一個氣球是什么顏色?
2、出示:
請你們猜一猜,中間應該擺上什么水果才能使它們的排列有順序,且更美呢?
師:你們真棒!能準確地猜出問題的答案。誰來說說,你們剛才在猜的過程中,是根據找什么而猜出來的呢?
生:找規(guī)律。
師:對!你們找到了它們的`排列規(guī)律。
板書課題:找規(guī)律
師:像這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規(guī)律,就能解決很多疑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
(二)創(chuàng)設情景、認識規(guī)律
出示教學主題圖:小兔樂園
師:老師帶領同學們參觀一下:小兔樂園!
1、提出問題,小組討論
師:請你們把在小兔樂園里看到的和想到的跟小組里的同學說說。
2、觀察數數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每行物體有多少個,它們的排列有什么特點?
教師依次提出教科書上的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按三部分分別數一數,分別得出兩種物體的個數,然后按問題順序,根據學生數的結果,分別板書三行,顯現(xiàn)出各是多少。
3、比較發(fā)現(xiàn)
(1)師:比較每行兩種物體,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先和你的同桌說說。
(2)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教師幫助學生把話說通順,清楚。
4、歸納規(guī)律
(1)師: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從、我們發(fā)現(xiàn)“小兔樂園”的情景中有怎樣的規(guī)律?
(2)學生歸納規(guī)律。
(三)理解規(guī)律
擺一擺,比一比,誰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1)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學具,用幾根小棒,在桌上擺成一排,再在每根小棒中間擺一個石子。數數小棒的根數和石子的個數,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桌,并與前面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比一比,一樣嗎?
(2)組織全班交流
(設計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新知再現(xiàn),對新知起到檢查、鞏固、提高的作用,對規(guī)律有著更深的理解,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
(四)實際舉例,體驗規(guī)律美
1、生活處處有規(guī)律
師:你能在生活中找到有這樣規(guī)律的例子嗎?仔細想想,先跟同學說一說,再告訴全班同學。
2、欣賞生活中的規(guī)律美
展示生活中規(guī)律美的畫面
(設計理念:將數學與生活聯(lián)系,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也打開了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五)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為了鞏固新知識,發(fā)展學生思維,我設計了以下幾道題:
1、小明放學回家經過一段馬路,他發(fā)現(xiàn)馬路的一邊有10根電線桿,且還發(fā)現(xiàn)每兩根電線桿中間有一個廣告牌,你能幫他算算共有多少各廣告牌嗎?
2、河壩的一邊了75棵柳樹,每倆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栽桃樹多少棵?
3、沿圓形池塘的一周栽了25棵柳樹,每倆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可以栽桃樹多少棵?
(設計理念:前兩題是基礎鞏固題,最后一題是拓展延伸題。這樣的設計既有層次,又有坡度,對所學知識起到檢查、鞏固的作用,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創(chuàng)造規(guī)律
同學們可真行!能夠找到了規(guī)律,還能運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現(xiàn)在老師考考你們:誰能以我們班的一部分男同學和一部分女同學進行排列,并使他們排列有規(guī)律可尋?
(設計理念:運用現(xiàn)在的學習資源,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七)總結歸納
師:你能告訴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學生舉手發(fā)言)在生活中,在數學王國里,還有更奇妙的規(guī)律等著你去探索。只要同學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定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
小學數學說課稿6
一、說教材
㈠教學內容
《6—10的認識》是西師版一年級上冊24頁—27頁的內容。是兒童已經認識0—5之后進行的,是一次數的擴展。本節(jié)內容著重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會擺、數、認、比、劃、讀、寫6—10之間的各數,重點是10的認、讀、寫,會用6—10之間的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物體的個數,并能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二是讓兒童結合情景,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感悟出數不僅可以表示數量,還可以表示物體的順序、位置;三是通過學習6—10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對《6—10的認識》教材安排了5個例題和一個課堂活動,例1是數一數,說一說,是讓兒童整體地感受6—10各數,例2是“擺、數、認”6—10各數,例3是“比、劃、讀、寫”6—10各數,逐步推進對6—10各數的認識。例4是認識幾和第幾。例5是結合直尺圖完整地認識10以內的數。課堂活動有5個練習題,第1題是鞏固6—10的認識,第2、4、5題是從基數與序數兩個方面鞏固10以內數的認識,突出幾和第幾。第3題是10以內數的組成,這樣安排有利于兒童牢固掌握教學內容。
㈡教學目標
、敝R與技能:學生通過擺、數、比、劃、讀、寫等活動達到能準確認識、讀寫6—10之間的各數,會用第幾表示物體的順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自己的思維過程與結果。
⒉過程與方法: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幫助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整理,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思考,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3.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形象直觀,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兒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在教師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問題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理念:根據《課程標準》教學目標確定的要求,確定三維目標。
㈢重點:掌握6—10各數的認、讀、寫,會用1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物體的個數。
㈣難點:了解基數和序數,會用第幾表示物體的順序。
二、說教法
⒈情景教學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這種特定的情境中學習,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
⒉示范教學法,兒童的摩仿能力較強,教學中設計教師示范,會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在示范教學中,形成師生互動的、寬松的、平等的、民主的學習氛圍,學生手、腦、口、耳、眼齊用,主動參與,積極探索,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三、說學法
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進行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币虼,教師要創(chuàng)設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情境,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親身體驗等活動,發(fā)現(xiàn)新知,構建新知,掌握新知。
⒉動手操作,觀察思考。《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在學習中,學生通過擺一擺、畫一畫、圈一圈、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⒊學以致用,鞏固練習。在學完新的知識以后,及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即課堂活動),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鍎(chuàng)設情境,學習新知
⒈教學例1
⑴師生談話引出教學情境。課件出示我校高年級大哥哥、大姐姐,參加“綠色小天使”活動勞動的一幅畫面。
師:你能用一個數字說一句話表示圖上的一部分內容嗎?
生:(說話)
師:你能按6—10的數字順序把畫面中的人、事、物說一遍嗎?。
生:(說話),教師相機鼓勵,板書6、7、8、9、10
意圖:教師創(chuàng)設學生身邊的生活情境,“綠色小天使”活動是我校的一個特色活動,學生非常熟悉,這樣就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生活化,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把數學融入生活;再按數字說話,讓學生學會從不同方面看待同一事物,又蘊涵了數字大小的順序。
2、教學例2
(1)教師指著黑板上的數字“6”說:如果我們要用磁性小圓片(師手上出示磁性小圓片)來表示“6”,你準備用幾個?
。6—10的認識)說課講稿,標簽: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小學數學說課稿,
生:(6個)。
教師抽生把6個磁性小圓片擺放在數字“6”的下方,并相機表揚,教師繼續(xù)指著“7、8、9、10”說,你還可以用小圓片表示這幾個數嗎?
生(答)。
師:你準備擺幾?抽生擺,其他學生為上講臺擺的學生加油。
。2)教師指著圓片問:6個圓片用幾表示?生答;師帶領學生用數空的方式寫“6”,用同樣的方式教學后面的“7、8、9、10”。
意圖:設計學生喜歡的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物體和數字有機結合,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知識,培養(yǎng)了數感。
3、教學例3(教師談話)
。1)師:小朋友真能干,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生答)。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兩雙小手,用手指表示我們今天學的“6、7、8、9、10”各數,教師示范學生跟著學,然后設計兩個課堂活動加以鞏固。
集體活動:教師說,學生比。
分組活動:同桌的兩位同學為一組,一人說數字,另一人比手勢,比完了之后相互交換。
。2)課件出示例3的方格紙和“田”字格,指導學生看書,會用涂“小方格”的方法表示6—10各數,指導學生在田字格內正確書寫6—10各數(課件示范,重點是“10”的寫法,學生邊看邊讀邊數空),強調每個數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讓學生在書上邊寫邊讀“6—10”各數,教師巡視指導。
意圖:設計游戲活動,自主探究,數形結合,讓學生把數和形有機聯(lián)系起來,牢固掌握6—10的認識
。ǘ╈柟躺罨\用新知
1、完成課堂活動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相互交流,集體訂正。
2、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在做第2題之前,可組織學生集體數數1—10,也可用開火車的形式數1—10,為完成該題作好充分的準備。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意圖:鞏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三)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師:今天同學們學得都很認真,學到了很多很多知識,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交流比賽6—10可以表示什么,看誰說得多,說得好,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意圖:(1、鞏固延伸課堂所學知識,促進學生牢固掌握;2、教育的民主化講求平等,家庭教育的民主能使學生在平等、寬容、尊重的氛圍中發(fā)展,有利于養(yǎng)成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說課稿7
我將分以下五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對本課的理解和思考
二、對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把握
三、對教學設計的思考
四、對教法、學法的理解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對本課的理解和思考
1、對教材的理解
教材地位和作用
梯形面積的計算是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學習的。本單元知識的學習,能滿足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需要,要進一步學習圓的面積和立體圖形的表面積的基礎。
本單元包括四部分內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和組合圖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教學是以長方形面積計算做基礎的,先借助數方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通過割補、平移,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繼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又是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做基礎的。最后是梯形的面積,既可以轉化成三角形,又可以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做基礎。三種基礎圖形面積計算的聯(lián)系比較緊密,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組合圖形的面積更是以這些基本圖形為基礎來計算的
2、對學生的分析
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的能力基礎:
五年級學生,善于獨立思考,樂于合作交流,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十分愿意發(fā)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他們已經掌握了梯形的特征和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以及三角形的面積推導過程,知道了拼擺、割補、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也理解了數學的“轉化”思想。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學生能力的增長點:
學生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有一定的困難。讓學生理解由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的方法來求面積是一個難點,需要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循序漸進地進行操作與觀察,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發(fā)展空間觀念。
。3)困惑點:
學生對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是否能呈現(xiàn)多樣,即使方法呈現(xiàn)多樣,公式推導存在困難。
二、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知識與能力:
掌握梯形面積公式,會用公式計算梯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
經歷小組探索、討論、歸納等探索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梯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探索性和方法的多樣化,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梯形面積公式,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圖形的轉化推導梯形面積公式。
三、對教學設計的思考
1)提出問題、關注學生生活經驗。
2)遷移類推、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
3)有放有收、捕捉學生課堂生成。
4)練習梯度、促使學生各有所獲。
四、對教法、學法的理解
教學方法:本課采用引導法、嘗試教學法、直觀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
學習方法:本課運用、知識遷移類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岢鰡栴},情境引入
學生認真觀察情景圖,了解車窗的形狀,
師:車窗的玻璃是什么形狀?要做這塊玻璃需要多大面積的玻璃?(讓學生明確要求梯形的面積。)
師:梯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有沒有計算公式呢?這節(jié)課就一起來研究“梯形面積的計算”
(二)遷移類推、主動探究
1、回顧舊知,深化“轉化”思想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它是怎樣的推導出來的?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它是怎樣的推導出來的?
學生交流、教師用課件演示推導過程,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理解和記憶。 )
2、小組合作,歸納推理
指導操作實驗,推倒梯形面積公式。
。1)師:梯形的公式能不能借助前面學過的圖形面積推導方法來研究呢?
提出小組合作的要求:
。2)反饋交流,學生反饋和課件同步。
(3)導出公式。
、倨闯傻钠叫兴倪呅蔚牡着c原梯形的兩底是什么關系?
、谄叫兴倪呅蔚母吲c原梯形的高又是什么關系?
(4)不同推導方法的交流,教師評價。
3、生活運用、實例解答
、俪鍪纠3,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谀贸龃髩文P停J識橫截面,使學生明白大壩橫截面是一個平面。
③學生試做。
、苡喺L釂枺耗闶窃鯓酉氲?為什么要“除以2”
(三)交互反饋、鞏固練習
(1)第89頁做一做
。2)第90頁的第一題
。3)科技小組制作飛機模型,機翼的平面圖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組成的,它的面積是多少?
。4)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梯形(如圖)。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積多少平方米?
。ㄋ模╅_放延伸、拓展訓練
(1)第90頁的第3題
(2)第90頁的第4題
小學數學說課稿8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為第4、5頁的例1、例2及相應的練習。學生在前面已經學會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兩步計算的試題,并能夠進行同一類型題的簡單口算,本節(jié)課把理解同級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解決問題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數量之間的真正含義。同時體會到同級四則運算規(guī)定的必要性、合理性,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概括總結出同級四則運算的方法并進行應用。讓學生學到系統(tǒng)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計算的能力,也為往后進一步學習復雜的四則運算建立一個良好的基礎。根據以上分析及課標要求,我擬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掌握沒有括號的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運算題含有同一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說重、難點分析:
1、重點:理解掌握四則運算的方法并能夠進行應用。
2、難點:歸納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通過多媒體資源的展示,能很好的讓學生理解數量之間的內在關系,實現(xiàn)了數到量之間的過渡,突破了知識的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良好習慣。
四、說教法、學法:
本節(jié)課以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冰雪天地”主題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有關數學信息,進而提出相對應的數學問題。通過探究解決問題,提升學生認知與思維層次。進而整理出四則運算的方法。并能夠進行熟練的計算,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了展示觀察—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的整體教學思路,符合了學生認知事物的規(guī)律。同時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說教學過程:本著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自主探究,在體驗中獲得新知的`思想指導下,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談話引入主題圖。問學生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讓小組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再個別回答。這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課堂的開放對話與動態(tài)生成,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及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主動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利用主題圖探討、解決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算式的運算順序。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教師的“導”起著關鍵的作用,多媒體的展示也為學生的比較、分析、歸納出四則運算的方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分散了教學的難度,挖掘了教材的深度,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接著小結方法,先由學生探討發(fā)現(xiàn),然后教師做出小結。
3、鞏固練習。做一做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解題的方法和計算步驟。
小學數學說課稿9
一、設計理念:
數學知識要加強與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探究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主動構建數學知識模型。實踐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二、說教材
(一)說教學內容
“圓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圓”中的第一課時。這節(jié)課的內容包括:圓的特征、圓心、直徑和半徑的認識以及半徑、直徑長度間的關系。
(二)教材簡析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較系統(tǒng)地認識了平面上直線圖形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習曲線圖形的開始。它與“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學習關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確樹立圓的表象,掌握圓的特征,是本課的首要任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會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與直徑;理解掌握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使學生能正確地較熟練地掌握用圓規(guī)畫圓的操作步驟。
過程與方法目標:
組織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懂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數學應用意識。
2、在交流和溝通中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讓學生養(yǎng)成在交流、合作中獲得新知的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五)、說教具和學具準備
畫圓工具、圓形實物、剪刀、卡紙、圖片、課件等。
四、說教法、學法
從素質教育著眼點來看,要貫徹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的原則,不僅要使學生學會知識,更要使學生會學、樂學、主動去學。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多媒體課件為主要教學手段,以分組合作,探究學習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有機結合。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分組合作探究,自主發(fā)現(xiàn)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從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學生的說、摸、剪、折、畫、辯、議、展示、欣賞等,使學生在學法上,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
五、說教學程序
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我是這樣安排教學過程的:
一、從生活實際引入,并在進行新知的探究活動中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
課的開始,我讓學生欣賞了一組圖片,使他們了解在自然現(xiàn)象,建筑物,工藝品中都能找到圓的足跡。并在圖片中,感受到圓是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圖形。接著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見到過圓形的物體。在實際應用中呈現(xiàn)了餐盒、蛋糕等與現(xiàn)實生活常見的物品,讓學生感受圓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具體的感知數學應用的廣泛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目的教育。
二、動手實踐,初步認識圓
此過程設計為五步,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循序漸近,第一步學生摸圓,感知;第二步嘗試畫圓;第三步引導學生剪圓、反復對折、觀察、發(fā)現(xiàn)、,匯報;第四步,利用折一折、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探討同一個圓內半徑和直徑的關系以及圓的其他特征,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與討論,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第五步,師生合作,引導學生畫圓.
三、多層訓練,初步應用圓。
練習是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有機地配合新知的學習,精選適量的聯(lián)系生活的,形式多樣的習題,例如測量沒有標出圓心的圓的直徑,找出圓形物體的圓心,車輪為什么要作成圓形等,講練結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習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重視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yǎng),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并把所學知識延伸到了課堂之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四、感受圓文化,拓展延伸
讓學生欣賞“自然中的圓”,欣賞“人文中的圓”,讓學生感受圓的神奇魅力;在探究圓的本質特征時結合中國古代關于圓的記載,從歷史的視野上去豐富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用數學的眼光解釋生活中圓的應用,努力使圓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潤于學生的心間,讓學生的數學成長與美麗同行。
讓學生回家設計由圓(或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組成的圖案),并寫出創(chuàng)意,帶回與同學、老師交流。
本節(jié)課我教學的基本思路是不拘泥于教材內容,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教材資源,教師只是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而讓學生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我沒有刻意去追求教學過程的完美,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走,教師靈活把握。這樣教學,學生的思維空間很大,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并在練習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也經常要用到,同時感受圓文化帶給我們的美感和振憾。我認為,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走出課堂,這才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
在本節(jié)課的實踐中,學生對圓的歷史、圓的美麗有著深刻的感悟,覺得數學課堂豐厚有趣,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滲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教學,學生覺得數學非常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這樣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小學數學說課稿10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與大家交流的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簡易方程。我主要從教學目標、教材的編寫特點及體例、教學內容及教學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等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標準首先,要了解課程標準:
●知識與技能: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用方程表述簡單的數量關系,能解簡單的方程。
●數學思考:初步形成數感,感受符號直觀的作用。
●解決問題:嘗試用方程解決問題;體會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與態(tài)度:在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人生數學的價值。
內容標準:
1.在具體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數。
2.結合簡單的實際情境,了解等量關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3.能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并能用字母(如3x+2=5,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
4.了解等式的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下面我結合教材的編寫特點、編寫體例,內容結構和知識與技能的立體式整合來談談第二方面:
二、說教材
教材編寫特點:
特點一:改進小數乘、除法計算的編排,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1)與前一冊教材中小數加、減法的教學相同,本冊教材沒有概括小數乘、除法的意義,而是讓學生在探索解決有關實際問題和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理解小數乘、除法的意義,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小數乘、除筆算的算理和算法,不出現(xiàn)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
。3)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
特點二:改進簡易方程的教學安排,加強了探索性和開放性,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本冊實驗教材關于簡易方程的安排,在內容上仍然是用字母表示數、解簡易方程,以及簡易方程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中的運用。但是在具體內容的編排上有較大的變化,體現(xiàn)了《標準》的教學要求和新的教學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下面幾方面:
。1)內容的呈現(xiàn)、展開更貼近學生的認知特點,增強了探索性,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
。2)以等式的基本性質為解方程的依據,生動直觀地呈現(xiàn)解方程的原理。
。3)調整簡易方程的教學內容,突顯利用等式基本性質解方程的優(yōu)勢。
。4)解方程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有機結合。
特點三:.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特點四:加強統(tǒng)計與概率內容的教學,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逐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
特點五: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特點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編寫體例:編寫體例是:激發(fā)興趣的情境圖(整體感知、提出問題)——促進思考的例題(促進理解、解決問題)——可操作性方法的小結(歸納概括、得出結論)——多層次的練習(深化理解、拓展應用)——全面的整理和復習(整理鞏固、提高升華)
單元內容結構:第四單元的內容有:用字母表示數;方程的意義;解方程;稍復雜的方程。說知識的立體式整合: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是用字母表示數和解簡易方程,以及簡易方程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中的運用。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學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如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及其應用),已初步接觸了一點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用○、△或□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一般地說,在小學教學簡易方程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一是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二是有助于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的算術知識。三是有利于加強中小學數學的銜接。本單元的內容分為兩節(jié),第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是用字母表示數、表示運算定律、計算公式和數量關系。第二節(jié)的主要內容是方程的意義,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解簡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些內容的編排體系如下表。從上表可以看出,兩節(jié)教材的四部分內容具有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用“字母表示數”是學習方程的基礎,“方程的意義”是學習“解方程”的基礎,“稍復雜的方程”則是“解方程”的發(fā)展。
三、說建議
教學建議:
1.關注由具體到一般的抽象概括過程。本單元的知識大多比較抽象。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相關認識基礎,關注由具體實例到一般意義的抽象概括過程。
2.用好教材資源,適當擴展聯(lián)系實際的范圍。在本單元中,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和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都是便于理論(數學知識)聯(lián)系實際(現(xiàn)實生活)的學習內容。教材從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共性著眼,精心篩選、設計了不少生動的富有意義的現(xiàn)實題材,如第1節(jié)中人在地球上與月球上的舉重質量的關系,標準體重與身高的關系。又如第2節(jié)中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地球表面、海洋面積與陸地面積的構成等等。教學時,應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資源,進而從本地、本校的特色出發(fā),適當補充一些學生身邊的題材,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3.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簡易方程學習內容的特點,決定了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特別需要也比較適合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書寫和自覺檢驗的習慣。就書寫習慣來說,無論是含有字母式子的書寫,還是解方程的書寫,都有必要從一開始就強化必要的書寫規(guī)范。從解數學題的檢驗來看,解方程的檢驗,方法易學,操作簡便,而且最容易顯示檢驗的成效,因而是培養(yǎng)學生檢驗習慣的`一個重要契機。
評價建議: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展開評價:
1、課堂表現(xiàn)教學過程中,我特別關注學生自學與合作探究過程,這個過程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覺能力。教學“等式的基本性質”時,學生根據自學提示先自學,再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巡視參與時,隨時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通過手勢、眼神、表情和語言等方式適時鼓勵。然后結合整體的學習過程從“認真操作,積極討論,得出結論和大膽匯報”幾個方面按A、B、c三個等級進行自評、互評、師評。每周統(tǒng)計一次,期末總評。
2、知識掌握知識只有掌握的扎實,才能應用的準確,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學會知識的情況采用了“評比+評語”的方式,從作業(yè)和測評兩方面進行評價。根據學生作業(yè)完成的情況和每次測評的結果分優(yōu)、良、合格三個方面進行評比,同時,站在學生的高度上,寫上賞識激勵的語言,幫助樹立信心。如“你的計算如果能像你的字一樣認真漂亮就更好了!比绻袑W生對測驗的結果覺得不滿意,要委婉幽默地鼓勵學生重新解答:“試題在向你挑戰(zhàn)呢,去戰(zhàn)勝它!睂W生通過努力做對試題,教師可以就學生的第二次答卷給以評價,并給出鼓勵性評語。這種“推遲評價”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突出了學生的縱向發(fā)展。3、應用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是學習數學的宗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時間和空間,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同時,要結合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情況進行點評,如,借鑒哲理督促聰明卻懶惰的學生:“梅花香自苦寒來,你要戰(zhàn)勝惰性。”用精妙之語,激勵愛鉆研的學生:“你肯定還有高招,我為你驕傲”。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地走入數學課堂,學習數學知識。因此,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有效開發(fā)校內資源,合理運用校外資源。教學過程中,教材中的插圖,多媒體教學光盤,網上有助教學的圖片、視頻,都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有關小數的知識。教學方程的意義,需要學生動手測量,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手中的模擬學具和身邊真實物體這兩大資源來幫助教學,如:測量水壺和茶杯、花盆和花瓶、墨水瓶和鉛筆盒、的重量等都可以成為學生的課堂。深入生活中去學習,課外資源的開發(fā)會使學生更真切地了解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應用于生活。作為一名教師,只有鉆研好課程標準,讀透教材,才能對每堂課都傾注自己全部心血,以自己的青春和熱情全力打造高效課堂,使課堂都異彩紛呈,高效課堂才是對課標、教材最好分析、最好說明。
小學數學說課稿11
一、說教材(包括4個部分)
1、教學內容
《立體圖形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書小學數學第一冊第34—35頁的內容。
2、教材編寫意圖
《立體圖形的認識》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稑藴省分赋,‘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xiàn)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其轉換,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描述生活空間,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這部分教材主要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立體圖形,并為后面學習平面圖形作好了鋪墊。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將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思維能力。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懂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4、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二、說教法和學法
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他們的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40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呢?我主張讓學生在“玩” 中學,在“樂”中思,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采用愉快式教學法、實驗發(fā)現(xiàn)法、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fā)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誘發(fā)學生思考,操作,激發(fā)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在課堂中多鼓勵學生,不論回答是否令我滿意,都給他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實現(xiàn)心與心的交融。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創(chuàng)造精神獲得充分釋放,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分一分、摸一摸、滾一滾、搭一搭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來體驗新知,讓學生掌握得更加牢固和深刻。
三、說教學準備
教具:10袋各種形狀的實物,多媒體課件。
學具: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模型若干個。
四、整體設計
這節(jié)課的教學按照知識的引入—知識的教學—知識的應用三部分展開,其中認識圖形采取從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具體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低年級學生參與教學很少是因為認識上的需要,教學活動能否激發(fā)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所在。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從家里收集了許多小時候你們玩過的玩具和見過的物品,想知道是什么嗎?
學生:想。
教師展示籃球、魔方、水杯、牙膏盒、包裝盒、橡皮、桂圓八寶粥包裝筒、墨水瓶盒、小皮球、色子、肥皂、鉛筆盒、茶葉桶、乒乓球、玻璃球、紙巾盒等。
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教師激勵評價并媒體展示圖片。
師:看這么多的物品,同學們都認識,真了不起!那么你們能把它們根據形狀分一分類嗎?
學生:能。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認識和研究這些物體。
這時孩子們的情緒迅速高漲,自然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二)、民主導學,自主探究
(這部分是整堂課的重頭戲,具體有以下幾個步驟)
1、看一看、分一分,揭示概念
。1)、讓學生分成9個4人小組,先仔細觀察袋子里的禮物,然后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有的按有角和沒角分成兩類,有的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分4類,這時教師用課件演示分類結果,讓學生看得一目了然。
(3)、揭示概念,教師依次拿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讓學生為其取名,并說說為什么?學生可能會把長方體說成長方形或長方塊,把球說成圓,教師要及時糾正,并板書名稱。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這4種物體的外觀形狀有了初步認識,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分一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2、摸一摸,感知特點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實物摸一摸,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說說,這樣安排讓學生真正感覺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心情輕松了,沒有任何壓力,思維也迅速活躍起來了,不一會兒就爭先恐后地說開了,有的發(fā)現(xiàn)長方體長長方方的,有尖尖的角,有6個平平的面;有的發(fā)現(xiàn)正方體正正方方的,也有6個平平的面,并且6個面都一樣大(這一點可能有些學生有一定難度,教師及時加以引導)有的發(fā)現(xiàn)圓柱四周圓圓的,上下一樣粗,上下都有平平的面;有的發(fā)現(xiàn)球圓溜溜的。
教師這樣放開讓學生親自嘗試,加深了學生對幾種立體圖形特征的體驗,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認識更加系統(tǒng)化,更加全面化。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師首先進行設疑,問:“小朋友,剛才你們看到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都穿著花衣服,如果去掉花外衣,你們還認識嗎?”(課件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順勢將這些圖形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做第一次嘗試,依次從袋子里拿出相應的實物,完成后閉眼想象四種圖形的'樣子。接著進行第二次嘗試,教師出示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卡片,讓學生進行辯認。這一節(jié)由生活中的具體實物到脫去外花衣以后的抽象的幾何圖形,過渡非常自然,學生樂于接受。
4、融入生活,寓教于樂
通過實踐操作,感知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后,讓學生把課堂所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尋找生活中這樣形狀的物體。例如:長方體有文具盒、數學書、藥盒子……正方體有魔方、化妝品盒子、骰子……圓柱有蠟燭、燈管、鉛筆……球有皮球、足球、玻璃球……這樣舉例,學生的思路開放了,思維拓寬了,并且體驗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培養(yǎng)了他們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5、活動鞏固,進一步體驗特征
我安排了3個環(huán)節(jié):
。1)、滾一滾,比一比,讓學生拿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放在桌上滾一滾,比比看,誰滾得最快?學生很快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都不會滾,而圓柱只能前后滾,球可以四周滾,最會打滾。教師馬上追問,誰站得最穩(wěn)?讓學生明白正好是相反的,最不會滾的也就站得最穩(wěn)。
(2)、猜一猜,抽學生上臺摸大箱子里的禮物,把摸到的感覺說一說,下邊同學猜是什么。也可以讓下面同學先描述圖形的樣子,上面學生按要求摸出實物。學生們紛紛躍躍欲試,都想知道到底藏了什么好東西。
。3)、搭一搭,讓小朋友做一個小小設計師,自己想象,自由發(fā)揮,用學具搭出各種美麗的造型。
以上活動利用視覺、觸覺、運動覺的協(xié)同作用,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了幾種立體圖形。并且感受到了平面和曲面的區(qū)別,通過讓學生互相說一說操作的感受,培養(yǎng)初步的交流能力。
(三)、檢測導結,效果反饋
。ㄒ唬z測設計:
1、下面圖形中,正方體的是(),長方體的是()。
①②③④⑤
2、
。1)從左邊起,第()個是球,第()個和第()個是正方體。
(2)說一說圓左邊的一個是(),右邊的一個是()。
。3)長方體有()個,正方體有()個,圓柱有()個。
(二)、集體講評批閱,反饋信息。
(三)、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些物體都立體圖形。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你們認識和了解它們了嗎?有什么收獲,同桌相互說說。
五、說板書設計
我整個板書設計的特點是運用鮮艷的歡快的色彩吸引學生,引起注意,把美滲透于數學教學中,圖文并茂,形象鮮明,充分體現(xiàn)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
附板書:認識物體和圖形
長方體:長長方方、6個面 、 不易滾動
正方體:四四方方、6個面一樣大、不易滾動
圓柱:上下一樣粗細、上下底面是圓、易滾動
球:圓圓的,易滾動
立體圖形
小學數學說課稿12
一、教學內容的說明
《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個內容。學習本內容之前,學生已清楚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商不變性質等知識,這些都為本課學習做了知識上的鋪墊。本課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起著承前啟后、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與整數除法的商不變性質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也是后面進一步學習約分、通分、分數計算的基礎。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歸納分數基本性質的過程及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數學學習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tài)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據本節(jié)課的具體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知道分數基本性質與整數除法中商不變性質的關系。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數;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及動手實踐的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在觀察、猜想、驗證等探索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問題意識及合作意識。
情感與態(tài)度:使學生在分數基本性質的探究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數學的嚴謹性,及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體會分數的基本性質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法:樹立以“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學定教”的思想,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在探究分數的基本性質過程中,采取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觀察、分析,充分運用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進行歸納整理,采取遷移教學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組織教學。
學法: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習例題的過程中學生主要采用自學嘗試法,獨立自主地學習將分數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數,并嘗試完成做一做,達到檢驗自學的目的。通過觀察、比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來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參與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愛好,同時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四、教學媒體的運用
在教學媒體方面,我選擇了多種教學媒體綜合運用的方式,優(yōu)化數學的學習過程。正方形紙片,彩筆,直尺等學具準備;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等教具準備,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融合到數學課堂中。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為了全面、準確地引導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分數的基本性質,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我努力抓住學生的思維生長點組織教學,設計了“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思考——復習舊知,引出新知——動手實踐,初步感知——引導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鞏固練習,加深理解——課堂小結,任務結尾”六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思考
1、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畫,故事引入:上課伊始我利用阿凡提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自動手比一比,從直觀上讓學生感受到這幾個分數大小可能是相等的。而這幾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數卻相等,這其中有什么規(guī)律呢?
2、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有趣的故事情境,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紛紛發(fā)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揭示課題。
(二)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1、要解決的問題
(1)再現(xiàn)學生的原有知識,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作好遷移的`準備。
(2)向學生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使學生經歷猜想的數學活動過程,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
2、教學安排
。1)動手操作表示分數
(2)交流分數引導猜想
利用新舊知識的類比進行猜想,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大膽猜想,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滲透猜想是一種合情的推理。
。ㄈ﹦邮謱嵺`,初步感知
1、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學習經驗找到與1/2大小相等的分數,既能驗證1/2=2/4=4/8,又能說明與1/2相等的分數有許多。
2、運用所學知識說明9/12與3/4大小為什么相等?
。1)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自主選擇探究的學具和方法,充分尊重學生個人的思維特性。這樣設計給學生提供的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引起多種知識和方法的整體構建,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可能會從如下幾方面證明:
、僬
紙比較的方式
、诋媹D觀察的方式
③用分數、小數的關系發(fā)現(xiàn)
、苓\用商不變的規(guī)律發(fā)現(xiàn)
⑤其他方法發(fā)現(xiàn)
。2)組織交流證明方法和結果,交流時教師及時引導學生針對學生的不同方法給予不同的評價。
。ㄋ模┮龑в^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解決的問題
(1)觀察發(fā)現(xiàn)分數的基本性質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2、教學安排
。1)提出問題:通過驗證這兩組分數確實相等,那么,它們的分子、分母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呢?
(2)全班交流:不論學生的觀察結果是什么,教師要順應學生的思維,針對學生的觀察方法,進行引導性評價①觀察角度的獨特性②觀察事物的有序性③觀察事物的全面性等。(注意觀察的順序從左到右、從右到左)
引導層次一:你發(fā)現(xiàn)了1/2和2/4兩個數之間的這樣的規(guī)律,在這個等式中任意兩個數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嗎?引導學生對1/2和4/8、2/4和4/8每組中兩個數之間規(guī)律的觀察。
引導層次二:在1/2=2/4=4/8中數之間有這樣的規(guī)律,在9/12=6/8=3/4中呢?
引導層次三:用自己的話把你觀察到的規(guī)律概括出來。
引導層次四:除了有這樣的規(guī)律,你還觀察到了什么?(以上注意兩個方面:1。觀察順序2。數的拓展)
。4)引導學生初步總結分數的基本性質并板書: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在觀察與分析、探索與思考的基礎上不斷生成新問題,發(fā)現(xiàn)并歸納出分數的基本性質。讓學生經歷了觀察發(fā)現(xiàn)、抽象概括的整個過程,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讓學生回答阿凡提說了什么話?師生共同討論!
。ㄎ澹╈柟叹毩,加深理解
1、解決的問題
(1)完善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
。2)回憶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全過程,再次體驗探究的方法。
。3)對學生自主練習實施分層評價,在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應用意識,在評價反思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2、教學安排
通過質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動,學生對分數的基本性質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解決實際問題
基礎層次題是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運用,提高層次題是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設計分層練習以求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體現(xiàn)情感性、、趣味性、層次性、開放性,力圖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不同的學生通過測試評價,都能建立起自信。
(六)課堂小結,任務結尾
為了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我讓學生共同回憶本節(jié)課研究了哪些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你有哪些收獲?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分數的基本性質,感受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同時增強對遷移推理、猜想驗證等數學思想的認識。
運用你今天所學的知識,試試能否為三只小狗找到自己的家游戲,通過提問方式找到前兩只小狗的家以后緊接著追問剩下的房子是第三只小狗的家嗎?
出示思考題
6/9=4/6
(通分、約分的方式都能得到正確的結論,思考的過程對后面通分、約分部分學習起到較好的鋪墊作用。)
六、反思課堂教學評價
《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情感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是師生情感的黏合劑,我們要善于用教師的激情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是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的關鍵要素。因此,我注重“過程與結果”相結合;注重“動手操作與動腦思考”相結合,“奠定基礎、獲得方法與情感體驗”相結合,努力通過多元多樣的評價,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學,建立學生學習的自信。
以上是我對分數的基本性質這節(jié)課的說明,通過設計給我以許多新的思考,很不成熟,但我仍然深切地感受到,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課堂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都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懇請在座的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小學數學說課稿13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第91—92頁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多種活動,如平均分餅子、折紙等,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認識幾分之一,能正確地讀寫分數,掌握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觀察和判斷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探究意識,感受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
3、體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方法:觀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
教學重點: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
教學難點:使學生頭腦中形成“幾分之一”的表象。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師生各準備正方形、長方形等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下面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鼠媽媽分餅子的故事好嗎?鼠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毛,一個叫二毛,哥倆長得挺機靈的,又非常喜歡鼠吃媽媽做的餅子。有一天,鼠媽媽做了4個餅子,想要分給兩只小老鼠吃,要使兩只小老鼠得到的餅子同樣多,應該怎樣分呢?誰來幫幫鼠媽媽?第二天,鼠媽媽做了2個餅子,想要分給兩只小老鼠一樣多,應該怎樣分呢?誰也來幫幫鼠媽媽?第三天,鼠媽媽有點累了,這天她只做了1個餅子,還想要分給兩只小老鼠一樣多,應該怎樣分呢?誰再來幫幫她?(半個餅子用數字怎樣來表示呢?今天老師特意請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分數。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ń虒W小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節(jié)好的數學課,情境的創(chuàng)設非常重要。小學生的特點是好玩、好動、好奇心強,對于色彩鮮艷、離生活較近、有趣味性的故事感興趣。本節(jié)課,我首先利用課件鼠媽媽分餅的故事創(chuàng)設了情境導入新課,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思維活躍、學習積極性很高,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動手操作,探求交流,獲取新知。
(一)認識二分之一。
1、鼠媽媽分餅子。
鼠媽媽先把餅子分成不同的兩份,大毛連忙說:“我是哥哥,我吃小的!倍宦犚策B忙搶著說:“我小些,應該吃小的,大的給哥哥!笔髬寢尶匆姼鐐z互相謙讓的樣子,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她說:“好了,孩子們,不要吵了,我來重新分吧!”鼠媽媽重新把餅子分成同樣多的兩份,她說:“這塊餅子,你們一人一半,這種把餅子分成同樣多的.兩份,我們在數學上把它叫做平均分!
2、演示鼠媽媽分出平均分的餅子情境圖。
指出,把一塊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教師指導學生讀、寫1/2。中間的橫線表示平均分,橫線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橫線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這個分數讀作二分之一。寫分數時,應先寫什么?(先寫分數線,接著寫分母、分子)
3、小組活動:用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和三角形折出它的1/2,并用彩筆畫上斜線。把學生折出的1/2貼在黑板上。
4、演示教師折出的1/2。
。ń虒W小結:本環(huán)節(jié)先讓鼠媽媽把餅子分成不同的兩份,引發(fā)哥倆的“爭吵”——都要少的一部份,達到教育學生繼承和發(fā)揚我們中華民族互相謙讓的傳統(tǒng)美德。然后講解分數各部份名稱,讓學生對分數的了初步的認識。最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動手折出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1/2,進一步認識分數。)
。ǘ┱J識四分之一。
1、電腦課件演示,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再對折,打開,提問:把這張長方形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讀作什么?寫作什么?
2、小結:像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3、剛才我們認識了1/2,1/4,認識了分數里的分數線、分子和分母這個大家庭里的3位成員,還有許多分數想和我們交朋友,你們愿意和它們見面嗎?教師課件演示1/3、1/6、1/8等。
(教學小結:分數里只有1/2嗎?于是我又利用課件演示長方形紙的1/4,告訴學生這也是一個分數。學生興趣來了,噢,我認識兩個分數了。于是我趁熱打鐵,說:“還有好多好多的分數想和我們交朋友,你們愿意和它們見面嗎?學生興趣空前高潮,為下一步教學的發(fā)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礎。于是接下的1/3、1/6、1/8等,學生一點就會,課堂效果非常好。)
三、鞏固練習,小結本節(jié)課內容。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認識了分數,明白了怎樣讀寫分數和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F(xiàn)在老師出一些練習題考考你們,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練習區(qū)1、3、4、5、7)
(教學小結:一節(jié)課上到這,學生大體都會了,為了防止他們產生自滿情緒,又讓他們始終保持著強烈的求知欲望,于是我又設計一系列練習,讓學生在完成這些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發(fā)展。)
四、智慧園:實踐探討,課后想一想。
媽媽買的一大塊巧克力里有一樣大的8小塊,怎么吃呢?方方說:媽媽吃3塊,我吃4塊,奶奶吃1塊。他們各吃了這塊巧克力的多少呢?
(教學小結:學生的好勝心理強,嘗到了成功的甜頭,但是仍然不滿足,于是我在最后的教學中,帶學生到智慧園去闖一闖,給學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讓學生能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中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為下一節(jié)課幾分之幾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五、課堂作業(yè):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2題。
六、板書設計。(略)
教學反思: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往往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xiàn)象的一種“解讀”.在教學中,如果能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驗,那么學起來必然親切、有趣、易懂了。我利用課件鼠媽媽分餅的故事創(chuàng)設了以下的情境,導入新課,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思維活躍、學習積極性很高。小學數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堂上,我放手讓學生折出分數,學生的好勝心理強,學生動手積極性很高,紛紛折出了其它分數。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充分重視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
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也真正上達到了預設目的。不過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比如在折分數時沒有放開手讓學生去折,而是不時的去指導,我想只有一次次積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實而有效的數學課。
小學數學說課稿14
教材分析:
《花園》一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第七課的內容。是學生在認識平均分與除法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倍是一個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沒有給它下定義,而是結合花園的具體情境,讓學生通過擺一擺、圈一圈、填一填等實踐操作活動,體會倍的意義。對倍的意義的理解,教材要求學生既學會畫圖表征,而且能用算式求解,有意識地滲透形數結合的數學思想。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意義。
2、會用圖示或除法求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3、讓學生通過擺一擺、圈一圈、填一填 等數學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意義。
教學教法:
新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根據這個教學理念,這節(jié)課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和 動手操作法。由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倍的意義。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以激起學生強烈的研究興趣,從而主動探究。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思考、交流等學習活動,感受倍的含義,建立倍的概念,并初步學會運用倍的含義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倍數問題。把學習主權交給學生,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使課堂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知識智慧共享的園地。
教學學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建立學生自主合作、發(fā)現(xiàn)以及探索學習機制,實現(xiàn)學習方法的多樣化,著眼于學生潛能的發(fā)揮,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fā)展。根據這一要求,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我把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生生互動作為學生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擺學具、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經歷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數學活動中,獲得數學知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興趣與熱情,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魅力。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創(chuàng)設情景
。ǚ乓魳罚┮魂嚴子赀^后,天氣晴朗了,森林里許多小動物都高興出來玩耍!它們是誰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ǔ鍪径嗝襟w圖畫)誰來介紹一下?有那些小動物?它們各有多少只?
二、探索新知,構建倍的概念
1、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小猴子和小鴨子的只數關系。比較兩個數除了求和、比多少的關系,還有另外一種關系叫做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倍的認識
2、構建倍的概念
體會倍的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我設計3個教學層次,層層遞進幫助學生體會倍意,相信學生一定會突破這個學習的難點。
第一層教學:初步體會倍含義
同學們!剛才通過數一數,我們知道猴子有幾只?鴨子有幾只?如果我們用圓片代替猴子數和鴨子數,猴子擺幾個圓片,鴨子呢?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擺。(分2行,第一行擺猴子,第二行擺鴨子)
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老師在黑板把表示3只猴子的圓片畫一圈),鴨子的只數有這樣的幾份呢?(先讓學生說一說,再讓個別學生到黑板分一分)
接著要求全體學生用圓片代替小猴子和小鴨子擺一擺、分一分、想一想,說一說。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去體會,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小鴨的只數有這樣的2份,算式是: 63=2,老師引導學生說:鴨子數是猴子數的2倍。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我給學生設疑:鴨子數是小猴子數的2倍,是把什么看作一份?再什么有這樣的幾份?目的讓學生明確如果用倍來描述兩個數量間的關系,首先要知道以誰為標準,也就是說把誰看作一份,再看與它比較的量有多少個這樣的一份。
第二層教學:加深對倍的認識
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擺一擺、分一分發(fā)現(xiàn)鴨子數是猴子數的2倍,小雞數是松鼠數的幾倍呢?(老師把問題板書在黑板)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并說出理由。
先要求學生畫小圓圈表示小雞數和松鼠數,圈一圈、填一填,數形結合體會小雞數是小松鼠數的幾倍,然后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第三層教學:放手讓學生尋找倍數關系的問題
有了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動手操作,此時就可以讓學生嘗試從動手操作活動中走出來,讓他們在情境圖中直接尋找用除法解決問題。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倍有了初步的認識,當兩上數在比較時,如果把一個數看做一份,而另一個數是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它的幾倍。下面請同學先算一算,填一填,再說一說
(3)請你再提出一個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并嘗試解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體會應用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提升解決問題的靈活性,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三、運用倍的`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根據課本的練習編排,我設計了闖三關練習,讓學生帶著興趣,玩中學,學生在輕松而又帶有競爭性中解決有關倍的數學問題。
1、第一關比速度
2、第二關比高矮
3、第三關比記憶
同學們每天都看天氣預報嗎?還記得最近的天氣嗎?看圖理解,尋求要解決的問題。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能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實例,會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數據的過程,所以本環(huán)節(jié)試圖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
四、全課總結
說一說你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老師歸納:當兩上數在比較時,如果把一個數看做一份,而另一個數是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它的幾倍。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交流后,學生自己試著歸納來完成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總結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回憶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歷程和研究的成果,這樣做更體現(xiàn)了過程。
整堂課的設計,由生活情境導入,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倍,再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倍,解決有關倍的知識,最后到生活中尋找倍,層層遞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研究性學習,在探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五、教學效果預測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課時中,倍這個概念,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顯得比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這個教學上的重點呢?在教學時,在具體的情況中擺一擺、圈一圈的操作活動中探索新知。在操作活動中突破難點時,我設計了3個層次。
。ㄒ唬⿴椭鷮W生理解倍含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首先由學生在情境圖中收集數學信息,并根據收集的信息用小圓片代表小鴨、猴子來擺一擺。這些環(huán)節(jié)學生們都是可順利完成的,但在揭示倍的含義時,就需要老師來幫一幫。這時我就通過和學生一同擺一擺、圈一圈來到確定如果把代表猴子的3個小圓片看成1份,那么代表小鴨的6個小圓片就可以看成這樣2份,從而推導出小鴨數是猴子的2倍。
(二)輔助學生加深對倍的認識。在上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倍的含義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要求小雞數是松鼠的幾倍時,我就引導學生先獨立用畫小圓圈代表松鼠數和小雞數,然后圈一圈,與同桌說一說,集體反饋時,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算式中各個數字的含義。
。ㄈ┓攀肿寣W生尋找倍數關系的問題。有了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動手操作,此時就可以讓學生嘗試從動手操作活動中走出來,讓他們在情境圖中直接尋找用除法解決問題。設計了這樣3個層次的教學,對于倍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采用層層遞進的方法后,相信學生一定會突破這個學習的難點。
小學數學說課稿15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教版數學第十冊中真分數和假分數。這一課教學是在同學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比較分數的大小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老教材,新思路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動身點!缎抡n程規(guī)范》全新地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同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毖芯啃詫W習作為培養(yǎng)同學學習能力的重要學習方式愈來愈受到重視。所以在設計“真分數和假分數”這一課時,我力圖把研究帶入學習之中,讓同學在學習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學到知識、發(fā)展能力。
分數教學有兩個最基本的概念,一個是分數的意義,一個是分數的單位.同學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了這兩個概念,學習分數就可以舉一反三,因此在教學真分數和假分數時,我首先協(xié)助同學從分數意義上理解和掌握新課的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通過讓同學敘述自身表示出的分數、分數的意義,回答分數的分數單位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分數單位等內容,為同學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奠定基礎。
其次充沛發(fā)揮教師主導和同學主體的作用.用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同學考慮,讓同學合作探究;然后依據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分類,引導同學在已經掌握的分數概念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籠統(tǒng)、概括,從特殊到一般,理解并掌握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自身得出應用的判斷和結論。
最后通過觀察數軸上各點所表示的分數,引導同學將真分數和假分數與1作比較,使同學從直觀上清晰地認識到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進一步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假分數與整數和帶分數的互化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而且它又是學習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教學時,引導同學觀察數軸上假分數分子和分母的關系,通過設問,讓同學自身分析比較,總結出轉化的規(guī)律和方法。
我是教六年級數學的,對五年級分數局部的教材理解還有很多缺乏之處,所以在公開課教案和教學過程之中的缺陷可能也很多,請大家多多指正!
一、 說教材: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蘇教版課程規(guī)范教材小學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第二段的教學內容。教材是這樣布置的:在三年級初步熟悉分數的基礎上,先是教學分數的意義、熟悉分數單位;然后以對分數單位的熟悉為基礎,熟悉真分數和假分數,拓展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二、說學情:
同學在前一階段所熟悉的分數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而且這些分數表示的都是一個數量中的一局部和這個數量的.關系。本節(jié)課上,同學需要熟悉分子與分母相等和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數,以和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概念。
三、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同學的年齡、心理特點、學情以和基礎教育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和掌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定真分數和假分數,加深對分數熟悉的理解。
2.進一步培養(yǎng)同學的數感,培養(yǎng)同學的籠統(tǒng)、概括、實踐、創(chuàng)新、語言表達等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探索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同學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說教學重點: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定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難點:概括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五、說設計理念:
(一)自主探索,以同學發(fā)展為本。
考慮到同學已有的分數的初步熟悉,本節(jié)課在教學思路上突出同學學的過程,力求讓同學自身探索發(fā)現(xiàn)、概括理解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突出同學的主體意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同學的數感,突出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操作實踐,以同學活動為主線。
實踐操作是兒童智力活動的源泉,本節(jié)課以實踐操作為切入點,使籠統(tǒng)的概念具體化,對同學思維能力發(fā)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同學通過做分數、觀察、分類、合作交流等實際活動中,熟悉、理解了新知,使同學能具體的感受真分數、假分數。
六、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為同學提供充沛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讓同學在觀察、操作、分類、比較、交流等活動中,加深同學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思維水平,提高籠統(tǒng)、概括等能力,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七、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什么叫分數?什么是分數單位?
[我以復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導入,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導入。
教師講述《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要求同學們認真聽,把藏在故事中的分數找出來。
[同學都愛聽故事,這樣能引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
2、教學例2。
(二)教學例2:
1、怎么在圓中涂色來表示它們?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都是什么?
4、每個分數里各有幾個1/4。
5、分母是4的分數還有嗎?
6、我們應該怎樣涂色表示5/4?
(1)只用一個圓(單位“1”)表示,夠不夠?
(2)一個單位“1”不夠,那怎么辦?
(3)5/4怎么理解?5/4里有幾個1/4?
[你們能把5/4表示出來嗎?這樣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能激發(fā)同學的探究欲望。]
3、教學例3:
(1)電腦依次出示例3的圖形和分數。
(2)讓同學說說怎么涂色,看誰說得最好。
(3)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都是什么?
(4)每個分數里各有幾個1/5?
(5)表示10個1/5用了幾個圓?表示13個1/5用了幾個圓?
[用競賽的形式,能提高同學學習的積極性。]
4、指導分類,揭示概念:
(1)觀察、比較大屏幕上的分數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你們能給它們分類嗎?
①同桌討論分類方法。
、诎逊诸惤Y果記錄下來。
(2)匯報分類結果,讓同學說出自身的想法,然后同學互評。
(3)揭示概念:
、侔阉鼈兎譃槟膬深?真分數和假分數有什么特點。
②什么是真分數?什么是假分數?指名概括、全班齊讀。
③如何判定一個分數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
(4)練習:師生操練。
[布置同學通過觀察、比較、分類,讓同學概括出真分數與假分數的概念,內容布置合理,體現(xiàn)了知識間的內在邏輯。]
5、真分數、假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1)通過觀察大屏幕上的真分數和圖,看看真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通過觀察大屏幕上的假分數和圖,看看假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4)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通過數形結合可以讓同學很明了的發(fā)現(xiàn)真分數、假分數與1的關系。]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師問:應把什么看作單位“1“。
2、寫出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數,再寫出分子是5的所有假分數,在小組里交流。
3、在( )里填上“>”“<”或“=”
3/8( )11/8 12/12( )1
5/7( )4/7 12/13( )10/13
、偻瑢W填寫。
、趲焼枺耗闶窃趺幢容^的?
[在練習的過程中發(fā)展了同學的數學思維能力,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用真分數或假分數說一句話?
[結合生活實際,讓同學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五)安排作業(yè):小組合作,以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為主,為下節(jié)課設計一組復習題。
[課外作業(yè)的設計,給同學提供了一個充沛動手、動口、動腦的平臺,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
八、說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這個板書簡潔明了,突出本課的重難點。]
真分數和假分數
真分數:分子<分母、真分數<1
假分數:分子≥分母、假分數≥1
【小學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4-23
說課稿小學數學12-04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1-09
小學數學說課稿05-15
小學數學優(yōu)質說課稿02-28
小學數學優(yōu)秀說課稿11-26
小學數學方程說課稿11-07
小學數學說課稿11-02
小學數學說課稿范文11-30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說課稿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