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說課稿

說課稿

時間:2022-06-26 09:43:0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說課稿范文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說課稿范文集合七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浙教版一年級第下冊第14課《神氣的大公雞》。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四個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jié)課的整體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雞是常見的家禽之一。早在幼兒園里,學生就已經(jīng)畫過公雞,所以在頭腦里對公雞已經(jīng)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小朋友在畫公雞時,不要單純追求“形”似,而要他們努力做到“神”似,畫出它昂首挺立的神情,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目鋸埡吞砑。根?jù)教材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能抓住公雞的神態(tài),畫一只神氣的大公雞。

  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物體的習慣和分析物體特征的能力。

  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美術的.自信心,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抓住雞的特征,畫有神氣的公雞。

  難點: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

  二、教法學法

  根據(jù)學生情況和本課的內(nèi)容特點,我主要采取演示法和練習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用講授和談話,通過給學生展示課件,使學生獲得知識,體現(xiàn)了直觀性、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認識興趣。

  練習法,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在《神氣的大公雞》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練習部分,我將學生作業(yè)分兩步進行,先畫線描稿,再學習有創(chuàng)意的進行裝飾美化,使本課重點得以分散,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而有效地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實際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

  在《神氣的大公雞》的教學過程中,除了以下的教學方法外,我還交替綜合運用講授法、談話法等。

  三、教學過程

  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6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2、欣賞探究。

  3、深入探究。

  4、學生作業(yè)。

  5、作品展評。

  6、課后探究,拓展延伸。

  下面我對以下6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介紹: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用謎語導入:“身穿花花衣,清早喔喔啼,紅花頭上戴,催人早早起!弊寣W生猜這是什么。然后揭示課題《神氣的大公雞》。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為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2、欣賞探究。

  出示課件,欣賞、評述各種公雞的圖片。并提問:從外形上看公雞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畫出公雞簡單的結構:

 、傧犬嬌眢w,如一個雞蛋等。

  ②再畫昂首抬頭,又圓又長的頸。

 、郛嫵錾駳馐愕念^。

 、墚嫵銎恋拇蠊u的尾巴(像彩虹)。

  課件中豐富的圖片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示范能更直觀地使學生了解公雞的造型。

  3、深入探究。

  仔細觀察一幅“雄雞報曉”的圖片,以四個人一小組,研究大公雞神氣在哪里。每組選代表交流,組員補充。

  觀察圖片能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讓學生自主探究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交流和觀察,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神氣”的理解。

  4、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進行表揚。

  5、作品展評。

  學生將畫貼到黑板上,并說說自己的公雞有什么特點,神氣在什么地方。評評同桌的公雞那里畫得。

  6、課后探究,拓展延伸。

  回家后,收集一些有關于公雞的材料和圖片。

  四、最后是板書設計

  根據(jù)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基本特征示意圖和展示區(qū)。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請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本節(jié)課選自新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2.2節(jié),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后,在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shù),單項式、多項式以及有理數(shù)運算的基礎上,對同類項進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個課題。合并同類項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其法則的應用是整式加減的基礎,也是以后學習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礎。另一方面,這節(jié)課與前面所學的知識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合并同類項的法則是建立在數(shù)的運算的基礎之上;在合并同類項過程中,要不斷運用數(shù)的運算。可以說合并同類項是有理數(shù)加減運算的延伸與拓廣。因此,這節(jié)課是一節(jié)承上啟下的課。

  2、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理性思維的發(fā)展還很有限,他們在身體發(fā)育、知識經(jīng)驗、心理品質(zhì)方面,依然保留天真活潑、對新生事物很感興趣、求知欲望強、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象直觀思維比較成熟,但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我們要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激活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充滿好奇的學,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活動、相互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觀察中不斷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在實踐中領悟數(shù)學思想,在評價中逐步形成數(shù)學價值觀。

  二、教學目標:

  關于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法在這里就不作一一說明了,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教程。

  三、教學流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

  多媒體出示兩個問題,以具體生活情景為背景,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好奇心及求知欲。

 。2)形成概念:

  在講解同類項概念時為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從自己的視點去觀察、歸納、總結出同類項的概念,我設計了小白兔找家和討論環(huán)節(jié)。并編了一個同類項的口訣。

 。3)強化概念:

  為強化概念使學生牢固掌握同類項的知識,進一步加強對同類項概念的理解。增強應用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我設計了真真假假和填空。

 。4)合并同類項的講解:

  講解合并同類項時,以生活實例為切入點,通過對簡單的、熟悉的數(shù)量運算,激發(fā)學生學習合并同類項的欲望,從而較自然的引入新課題合并同類項。

  分解難度,設計過渡問題,使學生能自然的感受法則的探索過程。又編了另一個口訣。

  以一道例題的訓練為橋梁來得出合并同類項的一般步驟。通過具體的練習讓學生初步掌握如何運用合并同類項法則。

  在比較兩種方法的過程中,體會合并同類項對運算的簡化作用。

 。5)數(shù)學與生活:

  通過對熟悉的事物,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提高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6)總結:

  由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內(nèi)容,逐步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7)課堂感悟:

  進一步讓學生鞏固基本知識,滲透數(shù)學分類思想;使知識結構更完善。

 。8)作業(yè):

  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及時發(fā)現(xiàn)和彌補知識缺陷,起到課后鞏固和反饋作用。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喚起人們對江南絢麗春色的向往,反問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詩,更真切有力地表達了對江南的眷戀之情。同時,“詞”這種體裁在湘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現(xiàn),選編這首詞,意在使學生對詞這種體裁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初步感受詞的語言美、韻律美,開拓學生的視野,感覺中國經(jīng)典詩詞的無限魅力。

  二、說設計思路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歷經(jīng)千百年而傳誦至今的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燦爛奇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體會到:教師激情有余,學生悟性不足;教師情有獨鐘,學生卻無動于衷。原因何在?往往由于教師在教學上的情感灌輸,造成學生的情感距離,未體現(xiàn)經(jīng)典詩詞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因此,本堂課的教學重在體現(xiàn)語文新課標中“以讀為本”的理念,使學生走進文本、親近文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滲透古詩詞教學“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guī)律,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力求營造一種“簡約而不簡單,隨意卻不隨便”的.和諧語文課堂。

  本首詞的教學過程我設定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劇皯洝睂耄榫辰翌}。

 。ǘ芭帧弊x全詞,古詞新談。

  (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ㄋ模恳皯洝本,拓展延情。

  三、說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劇皯洝睂,情境揭題。

  1、(師生問好后,教師板書“憶”字)

 、賻煟赫埻瑢W們讀這個字。能給“憶”字組幾個詞嗎?

  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創(chuàng)造這個字的呢?

 。ㄕn件一:演示“憶”的演變過程)

 、趲煟河纱,你想到了“憶”的本意是什么呢?(引導學生說出回想、思念)。

 、蹘煟汗磐駚恚腥怂寄罴亦l(xiāng),有人思念親人,也有人思念故友,今天,我們將和詩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板書:江南,學生齊讀課題)

  2、師:首先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ㄕn件二:江南風光視頻:小橋、流水、垂柳、涼亭……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的錄音伴奏)。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配上樂曲可以唱。詞不同于詩,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為長短句!稇浗稀愤@首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詩人白居易50多歲時曾在江南的蘇州、杭州任職做官,江南的秀麗風光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12年以后,他對江南依舊魂牽夢縈,67歲那年,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憶江南》。

 。ń處熍渲艠贩蹲x)

  [設計理念:教師巧妙地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與江南美景融為一體,在這種無意注意之下,教師細膩、傳神、聲情并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心中蕩漾起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向往之中,進而有種渴望要了解,朗讀這首詩的心情,激發(fā)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熱情。]

  (二)“胖”讀全詞,古詩新談。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以讀為本”,教師剛才的范讀已潛移默化地激發(fā)了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求知欲望!皶x百遍,其義自現(xiàn)”,“胖”讀全詞,不在于質(zhì)好,只在于量大,讓學生在反復自由地讀字、讀詞、讀句的訓練過程中,先領悟詩的大意,初步感悟詩的意境。]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以下步驟進行教學:

  1、學生自由朗讀并提出循序漸進的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讀通順,爭取熟讀成誦。

  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出示課件三:重要詞的注解。

  要求:

  ①根據(jù)注釋讀懂詞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能質(zhì)疑提問并作上記號。

  ②書寫“諳”字兩個,在自己與同伴都認為美觀的字下畫“☆”。

 。ㄈ笆荨弊x全詞,搜尋詞眼

  [設計理念: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包羅了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作者的贊揚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只因“好”字之甚,方能“憶”之不休,“好”和“憶”二字在詞中相互驗證,相得益彰,實為絕妙之筆]

  1、品析佳句,引導想象。

 。1)江南好,好在何處?(景美)

 。2)詞中寫了哪些景物?用“”把它畫出來。(太陽、花、水、春天)

  (3)分別抓住景物的什么特點來進行描寫?(色彩)

  教師引導學生口頭填充:

 。ǎ┑幕▋海ǎ┑慕

 。ǎ┑奶枺ǎ┑拇禾

  課件四出示:“日出江花紅勝地紅,春來江水綠如藍!

 、佥p讀句子。

 、谡f說這個句子寫得怎樣?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郯言~中的“勝”換成“似”、“像”,比較朗讀,進一步理解“勝”的妙處。

 、芙叺幕槭裁磿t勝火,江花為什么會綠如藍呢?

 。ㄌ柡芗t,花兒在太陽的照射下,更紅了,勝地過了火焰。美麗的江水綠得很純凈,如同藍草一般)

 、菪恼b詞句。(提示學生眼睛看著文字,嘴上說著語句,腦海想像畫面)

  課件五:出示江南美景圖:日出→江花→江水→全景。

 、僬f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這時的江南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②如果你身臨其境,你會怎么說?會怎么做?(會大聲感嘆,會把它畫下來,拍下來,

  會流連忘返……)

  2、搜尋詞眼,品讀“江南好”。

  師:剛才,大家解譯詞意,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不知不覺就把這首詞讀“胖”了。如果把我們剛

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第五單元十一課《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說教材:北京,祖國的首都,一個人人都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個山村孩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稱和詩歌的形式,講述自己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語言質(zhì)樸,感情真摯,抒發(fā)了少年兒童向往北京的強烈的思想感情。根據(jù)新課標要求及本課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把這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看圖等方式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學難點: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感情激發(fā)。說教法、學法:采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活動體驗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首先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學會質(zhì)疑。然后通過自讀、、范讀、賽讀、表演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沒去過北京,但對北京有一種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學中通過看升旗儀式、聽歌曲等活動,點燃這種激情,逐層加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說教程:現(xiàn)在談談我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我認為這篇課文的課題命得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多想去看看》,他會很自然地就問:我寫的是誰呀?多想去哪兒看看?為什么想去那個地方看看呢?我緊抓這個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的良好學習方法的契機,讓學生齊讀課題后就問:多想什么意思?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讀讀嗎?為后面情感的激發(fā)打好伏筆。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這也是文章的內(nèi)容所在。提出的問題能不能自己解決呢?仔細讀讀課文,試試自己行不行,好嗎?學生很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會興趣盎然地去讀。

  二、品讀課文,讀中感悟學生現(xiàn)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們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認為難讀準的字或難讀通的句子標出。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再小組合作讀,把你剛才還沒讀準的地方提出來向別人請教,或者你會讀了就幫幫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后,指名讀、范讀,跟老師比讀、小組賽讀,學生越讀越有味,越讀越有感情。

  三、感悟交流,探究內(nèi)容《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語文教學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教師提問:通過剛才朗讀練習,你讀懂了什么?學生暢所欲言,隨機板書:北京城(遙遠)、門、升旗儀式(壯觀)。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課文的情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表情朗讀等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培育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fā)生共鳴。四、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感受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發(fā)生了共鳴,學生的思維沖破現(xiàn)有時空的束縛,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帶到更加遙遠的意境中。教學中。理解壯觀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對于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升旗場面的孩子們來說,此時,他們和山里的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們神情專注,已經(jīng)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赐赇浵,我借情續(xù)情,帶上記者證,進行現(xiàn)場采訪,讓他們談談感受:你覺得北京門廣場升旗儀式怎樣?你看了之后,心情怎樣?你現(xiàn)在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你想對五星紅旗說些什么?孩子們通過談自己的感受,切身體會到山里孩子的心愿,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無形中得到升華。最后,利用聽音樂《國旗,國旗多美麗》,當念到敬禮、敬禮、敬禮時,我充滿激情地對學生說;讓我們也莊嚴地向國旗敬禮!此時無聲勝有聲,愛國主義情感已經(jīng)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fā)芽了。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多種多樣,像保護色、擬態(tài)、硬殼、硬刺、裝死等等。喜愛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孩子們很喜歡了解的內(nèi)容,但它不容易通過直接的實驗或探究進行學習,老師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資料,所以這個活動需要通過收集資料的方式進行,在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等手段獲取科學知識,是科學討論型的活動。

  二、活動準備:

  這種活動首先要調(diào)動家長、孩子一起收集各種有關動物自我保護的資料,如圖書、圖片、網(wǎng)上下載的資料。同時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的手段,如準備好相關的課件和錄像資料更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示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更有利于孩子的討論、交流、學習。

  三、目標設置:

  科學討論型的活動主要是通過孩子圍繞某一主題的表達交流,以達到分享知識經(jīng)驗的目的。結合大班孩子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交流能力,而且隨著各個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的深入,孩子們也積累了一些有關記錄的經(jīng)驗,本次活動的目標

  1、了解常見的動物自我保護方法并嘗試用繪畫等方式進行歸類和記錄。

  這是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2、運用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同時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

  四、活動設計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ㄒ唬┯^看多媒體課件或錄像資料,使孩子了解常見的動物自我保護方法。

  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這樣,孩子們帶著問題去觀看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不會盲目,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時,生動的課件和錄像刺激孩子在頭腦中浮現(xiàn)自己搜集的資料中相關的方法,為孩子大膽發(fā)表觀點和討論活動做好了準備。

 。ǘ┌殡S錄像的回放,展開討論與交流。

  1、觀看后鼓勵孩子說說自己的.看法,同時注意傾聽別人的觀點并進行討論與交流。在孩子們輪流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可以通過錄像的回放,不斷地鼓勵孩子們進行小結。這樣,孩子們在仔細傾聽、主動思考、總結概括、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對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印象就更深了。在這個基礎上,就可以啟發(fā)孩子進行歸類。

  2、討論交流在集體組織后,采取分小組的形式再次展開。因為小組活動有助于發(fā)展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與協(xié)作的機會,還可以促進孩子們語言和思維的相互作用,同時也為小組的記錄活動做好鋪墊。

  (三)分組記錄,集體討論、總結。

  尊重事實是起碼的科學態(tài)度,孩子們首先要記錄下他們的發(fā)現(xiàn),這是他們得出結論、進一步分享和交流的基礎。孩子因為年齡小還不能運用文字,一般以繪畫等方式表現(xiàn)和記錄。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美版五年級上冊第三課《繪畫中的透視現(xiàn)象》。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說課:第一:說教材,第二:說學生,第三:說教學目標,第四:說教學重難點,第五:說教法和學法,第六:說教學媒材,第七:說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根 據(jù)《美術新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繪畫中的透視現(xiàn)象》一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透視這一美術語言對于學生來說相對陌生,但是在實際生活中 處處可見。學生通過對于本課的學習,能夠學會從生活中尋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并且能夠運用線條、形狀等美術語言表達所思所想,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于美術 的熱愛之情。

  二、學生分析:

  五年級學生相對于中低年級學生而言,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因此在對本課的學習中,讓學生在觀察中探索學習,更為適宜。但是本課中涉及到相對較多的美術專業(yè)知識,因此在實際學習理論和繪畫中,還需要教師從旁指導。

  三、教學目標:

  我將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幾個方面制定我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發(fā)現(xiàn)和理解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

  過程與方法:欣賞生活中與繪畫中的透視現(xiàn)象,學會用線條等方法表現(xiàn)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感受透視效果給畫面帶來的'美感,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對圖片和作品的欣賞,了解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

  教學難點:學會用線條等方式表現(xiàn)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

  五、教法和學法:

  教法:針對這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我打算用講授法和直觀演示法等。

  學法:學生這節(jié)課,我將引導他們使用討論法,觀察法,練習法等方法。

  第六、說教學媒材:

  這節(jié)課我打算用PPT,學生作品,繪畫工具等。

  第七、說教學過程:

 。ㄒ唬⒁曨l導入:

 。ǔ鍪疽曨l)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一個人騎著車行駛在一條林蔭小道上,路的兩邊都是高低差不多的樹。隨著這個人物漸漸遠去,消失在畫面中的一點。

  提問學生:畫面中的人物和路兩旁的樹木有什么變化?

  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距離我們近的物體看起來比較大,而距離我們遠的物體看起來比較小,這種近大遠小現(xiàn)象,就叫做透視現(xiàn)象。

  (板書課題)

 。ǘ、直觀教學

  1、(出示課件)以書中的圖片《樹》為例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說出樹有: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疏遠密的透視現(xiàn)象。以完成課本中的練習題。

  然后讓學生們根據(jù)圖片資料找一找并說一說身邊的透視現(xiàn)象。(出示圖片)

  2、緊接著我又讓學生思考:這種現(xiàn)象是如何產(chǎn)生的?

  師 生共同觀察書上圖片、分析圖片。討論總結出是由于距離不同,位置不同,我們就會有近大遠小、形狀改變的感覺。我們站在路的中心,會看到路面和兩旁的樹木、 房屋都漸漸集中到我們眼睛正前方的一個點上,這一點稱為消失點。而通常沿著這一點做一條水平線,這條線就被稱為視平線。

  問題:以開頭的視頻舉例,消失點在哪里?地平線在哪里?學生討論回答。

  從而引出視平線和消失點的概念。(板書繪畫消失點和視平線)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對書上圖片和視頻資料的觀察和討論,讓學生深刻領會到了本課的知識要點。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3、欣賞書中油畫作品,體會透視現(xiàn)象給畫面帶來的美感。再次指出作品的視點和視平線。 此環(huán)節(jié)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并且讓學生能夠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感受美術來源于生活,對于生活的重要性。

  4、學生欣賞學生繪畫作品,通過觀察和分析,學習如何用線條概括現(xiàn)實景物,以及對于近大遠小的具體表現(xiàn)方法。

 。ㄈ、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要求:用透視現(xiàn)象表現(xiàn)所見內(nèi)容:

  第一課時:以學生所坐位置,畫出教室內(nèi)的一部分。

  教師及時指出學生在繪畫存在的問題,對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給予鼓勵。

  此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作業(yè)練習,能夠以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來觀察景物。從而發(fā)現(xiàn)生活中更多的透視現(xiàn)象。

  (四)、展評作業(yè)、課后延伸:

  學生作業(yè)互評,自評,以鼓勵為主。

  課后延伸:向學生滲透成角透視的知識。

  此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課后拓展為今后的美術學習打下基礎。

  (五)、板書設計:

  繪畫中的透視現(xiàn)象

  PPT課件 ------消失點 ------ 視平線 學生作品展示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大綱》的要求: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對閱讀能力提出這樣的要求“學習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欣賞優(yōu)美、精彩的語言”。

  2、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和作用

  《桃花源記》是試用修訂本初中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散文。詩人“以文為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園詩《歸園田居》所描寫的田園生活更美,更理想。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記》更具有文學的欣賞性,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yǎng)文言散文的審美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3、教學的重點、難點

  由于初一年級學生知識積累的有限,形象思維能力仍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學生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依據(jù)《大綱》要求和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桃花源記》的教學重點、難點可以這樣確定:

  教學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達的美好理想。

  教學難點:理解評價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4、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熟讀成誦,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能力目標:積累遷移,培養(yǎng)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德育目標: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

  二、教學設想

  1、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個“春蠶收長絲,秋收靡王稅”般的社會,和平恬靜,怡然自樂。它是一種理想,一種美的象征。因此,我把本節(jié)課設計為賞析課,以“美”為突破口,開展教學,突出重點。

  2、為突破難點,我設計讓學生分組自由討論,啟發(fā)學生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弄清“桃源”是“世外”的,而不是現(xiàn)實的。

  3、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CAI)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才能。

  三、學法指導

  教法的根本是學法,只有把“學法”教給學生,才能達到不教,正所謂“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1、誦讀法:朗讀是學生習得語感,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它具有喚起形象、表達情感、加強理解、訓練思維等多種功能。《桃花源記》是一篇美文,只有讓學生熟讀成誦,才可能習得語感,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感受優(yōu)美意境。

  2、想象法: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庇纱丝梢,想象力對人的發(fā)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虛構故事,教學時引導學生發(fā)揮合理的想象,領會作者的意圖,評價桃花源社會。

  四、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指導思想是教師作為啟發(fā)者和鼓勵者,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主動參與學習,攝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整個教學過程主要是以朗讀為紐帶,以桃源‘美’境為主線,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其教學基本流程如下:

  教師導:誦讀感知 —— 分步品讀 —— 積累遷移

  學生學:感受“美”—— 欣賞“美 —— 創(chuàng)造“美”

  具體操作如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好奇心是想象的起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教師口述桃花源的故事,創(chuàng)設情感情境,把學生帶入一個神奇的世界,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

  二、反復誦讀,整體感知

  從認識的心理過程來說,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的感性認識階段,它是學生進行想象的基礎。設計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掃清字詞的障礙,習得語感,積累感性材料。其具體步驟是:

  ① 學生聽配樂朗誦,以此為示范向導,讓學生進入情境;

 、 學生自由讀,讀法自定,或朗讀,或默讀,甚至可以吟唱。這是尊重學生的“個體”認知個性,引導他們樂于去讀。此時,教師用幻燈片把一些易讀錯的字(如阡陌、語云、郡下、詣、驥、邑人)投影出來,供學生參考。

  ③ 小組內(nèi)互評,看誰讀得最清楚、流利。通過討論比較優(yōu)劣找差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對朗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讀”后讓學生寫出一句話,把自己對這篇課文的感受表達出來,并與本組的同學交流,看誰寫得最簡潔。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三、分步品讀,理解、欣賞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我將充分利用中學生好想象特點,引導學生細讀課文,認真揣摩課文中所表達的形象,通過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分兩步進行:

  (一)帶領學生欣賞桃源的自然美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以“桃源美景”為核心,讓學生入情入境,展開豐富的想象;繪聲繪色,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描繪。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首先讓學生個別朗讀課文第一、二段,啟發(fā)其他學生思考:漁人在河兩岸以及從山口進入桃花源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并要求學生找出寫景的.句子。接著,我在屏幕上投影出桃源風景的圖片,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xiàn)出了怎樣的畫面?然后讓學生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景點用下列句式進行描繪。

  句式:這里的……美,你看(聽)……。

  教師注意對描述中詞句理解不正確的地方,予以指正,鼓勵有創(chuàng)造性的描述。我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學生:聽了大家的描繪,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圖,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huán)境幽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通過教與學的雙向交流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二)引導學生體會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畫卷——社會美。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只有讓學生理解桃源的社會美,才能真正理解本文的主旨。因此我將進一步引導學生發(fā)揮合理的想象,理解“世外桃源”的內(nèi)在美—社會美,深化學生的美感,形成初步的理性認識。具體的做法是:

  先啟發(fā)學生思考:“桃花源除了景美,還能讓我們感受到什么美?”學生回答之后,在屏幕上投影幻燈片,讓學生以漁人或村人的身份講述這里生活的美。目的是讓學生入情入境,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學生講述之后,進一步追問:這里的統(tǒng)治者是誰?衙門在哪里?這地方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讓桃源中人樂不思蜀?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這里沒有戰(zhàn)亂,沒有階級,沒有紛爭,沒有憂傷,處處恬靜,人們過著怡然自樂的生活,是一幅幸福、快樂的美妙生活畫卷。此時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利用這一點讓學生把全文再誦讀一遍,使學生加深對桃源“美境”的體驗。在學生還陶醉在環(huán)境幽美、其樂融融的桃源勝景時,進入下一步的學習。

  四、整合評讀——理解評價作者的理想

  這是教學的難點,主要通過啟發(fā)思考和學生自己的討論來突破,同時使用多媒體幻燈片輔助教學,提供背景資料。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內(nèi)涵,通過想象誘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從中得出有規(guī)律的認識,即上升為理性的認識。

  具體的做法是:先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第四、五段,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我提供的背景,聯(lián)系歷史知識思考,并分組討論:這么美的地方它存在嗎?你有什么根據(jù)?如果不存在,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虛構呢?此時我根據(jù)學生反饋的信息,對學生的思路、表達等方面點撥。并進一步對學生進行理想的啟迪和熏陶,啟發(fā)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陶淵明的理想社會能實現(xiàn)嗎?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怎樣的社會?

  五、歸納總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對文章的認識已從開始的感知形象過渡到理性的認識。此時由學生自我總結已是水到渠成,因此我通過問題的形式啟發(fā)學生思考: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談學習這一課的感受,也可以談學習方法等等。

  在學生正感受到“收獲”的滿足感時,我讓學生在以下的三件事中作出選擇,把“收獲”變?yōu)閯?chuàng)造。這三件事是:

  ① 選一段你最喜歡的文段有感情地讀給全班或本組的同學聽

 、 用你的筆畫出你心目中的桃花源。畫好之后,如果學生愿意,就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展示給全班同學看。

 、 制作知識積累卡:可以摘抄文中優(yōu)美詞句,也可以把本節(jié)課的心得體會、學習的方法寫出來。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把心中想象的“世外桃源”或者用心讀出,或者用繪出,或者用筆寫出,使課文蘊涵的美育價值在學生的讀、寫、畫中充分顯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美”的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以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

  六、課后延伸

  現(xiàn)代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睆恼J知心理來說,這是學習的必然,也是能力的延伸。因此我將通過布置課后作業(yè),把學生對桃源美的感受延伸至課外,開闊視野,了解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閃光的藝術魅力。具體說就是要求學生課后選讀以下詩作:《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花溪》(張旭)《桃源行》(王安石)。

【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尊嚴說課稿01-17

《臺階》說課稿01-23

《繁星》說課稿01-23

散步說課稿01-26

《爬山》說課稿01-26

《金子》說課稿01-20

《琥珀》說課稿01-20

《鯨》說課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