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物說課稿匯編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說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忌飳Νh(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是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jié)內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論述了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生物學觀點,也是理解“人與生物圈應該和諧發(fā)展”的理論基礎。所以該節(jié)在本書中乃至在本學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節(jié)知識點清晰,一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另一就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呈現的方式也直觀,前者就四幅圖片,后者是一個探究活動,非常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內容看似簡單,但要能讓學生尤其是初一學生建構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觀手段,認真組織活動,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這個基本的生物學觀點。
二、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ㄒ唬┱J知目標:
1、認同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方式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觀點;
2、能夠選取多方面的事例來描述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ǘ┠芰δ繕耍
1、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說明問題的能力;
2、嘗試收集、處理數據的方法;
3、學習通過測量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了解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滲透環(huán)保意識;
2、樹立“生物與環(huán)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觀點;
3、利用技能訓練,鼓勵學生多從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三、重點和難點的確立:
“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探究是重點,新教材倡導探究性學習,應該利用好每一次活動,來培養(yǎng)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學方法:
1、本節(jié)課貫穿觀察和討論,主要運用啟發(fā)式談話法,啟迪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習熱情,并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guī)律,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圖片和動畫,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逐漸認識到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本節(jié)“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探究活動并不難,運用前一節(jié)的探究活動方法完全能夠完成,所以這個活動我安排在課前,課上主要是組織各小組交流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的處理方法。讓知識的獲得滲透在過程的體驗中,讓成功的喜悅體現于精彩的交流中,讓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在活動的參與中。
五、學習方法:
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去發(fā)現知識,逐漸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通過課前的探究活動和課上的'交流,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體會同學間合作的魅力,嘗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學過程:
。ㄒ唬⿵土曁釂枺瑢胄抡n:
啟發(fā)學生例舉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環(huán)境中哪些因素的影響,導入新課,這樣導入有兩個好處,1、既考驗了前一節(jié)課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又體現了兩課內容的緊密聯系;2、創(chuàng)設了情景,激發(fā)了興趣,讓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對環(huán)境有沒有影響呢,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課。
(二)新知學習:
1、“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重點又是難點,這樣安排:
第一步:讓學生觀察教材的四幅圖片,引導從“形態(tài)結構”、“生活方式”與環(huán)境間的聯系展開小組討論。然后讓學生選擇一幅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創(chuàng)設了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這可是思維發(fā)展的肥沃土壤。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是發(fā)散性的,充滿靈性的。
第二步:啟發(fā)學生還能找到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方式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例子嗎?鼓勵學生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激起競爭意識。
第三步:媒體呈現配有介說詞的圖片,如:烏賊的墨囊;含羞草的葉與多暴雨的環(huán)境相適應;尺蠖的擬態(tài)等等,讓同學們認識到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具有普遍性的,這種適應是生物通過漫長的年代,不斷與環(huán)境摩合,自身不斷進化、生存下來而形成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對環(huán)境相適應的觀點,對于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具有相對性,考慮到初一學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會學到。
2、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huán)境的同時,也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影響。這部分的知識是這樣處理的:
第一步:讓學生親身驗證“生物也可以影響環(huán)境”這一結論:
課前親自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課上交流。這樣安排體現:1、有做事的過程;2、有明確的目標;3、有明確的結果;4、使用語言傳達信息5、體現過程的真實性。這是任務型教學的五要素。交流時注意: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過程是比結果更重要,但在這兒,由于結果涉及到對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這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應以激勵和引導。
學生從“做中學”中親身驗證了植物對空氣的濕度有影響,有利于認識生物是可以影響環(huán)境的。
第二步:再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a、地下耕耘者是哪種動物,它對自然界有什么益處?
b、為什么我國開發(fā)西部強調要退耕還林和還草?從生物對環(huán)境產生的作用這個角度來認識生物的存在確實影響著環(huán)境。
第三步:讓學生嘗試舉例描述“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時反饋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
第四步:播放動畫“屎克螂出國記”,以生動的畫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物對環(huán)境的作用和影響,同時在學生注意力即將分散的時候再一次激起他們的興趣。
3、技能訓練:
這是新教材的一個別有用心之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等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優(yōu)勢。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看誰提出的問題最有價值?”在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中培養(yǎng)思維能力。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收獲,這點很重要,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及時幫助他們構建概念,點睛突出“生物與環(huán)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生物學觀點。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生活在生物圈,對環(huán)境的破壞必將回報給人類,所以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是多么重要!
。ㄈ┳鳂I(yè)練習:(見教材)
1、在一個繁殖季節(jié)里,一條鯉魚能產幾十萬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鳥類只產幾個卵,你能其中的道理嗎?這是不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2、山羊絨又細又柔軟,組成的產品十分昂貴。山羊比綿羊好養(yǎng),它連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區(qū)大量飼養(yǎng)山羊,這對環(huán)境會有什么影響?
這是兩道開放性題,既能達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又能煅煉思維,體現知識與社會、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有所用。
整個教學過程的邏輯順序就是這樣安排的。實踐證明,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支撐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一個生動、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課堂中,愉快地“享受”學習。
生物說課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茫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同化作用的主要方面,是整個生物界最基本的有機物代謝和能量代謝。光合作用的發(fā)現歷經了科學家們二百多年的探索,滲透著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光合作用與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環(huán)境等問題關系十分密切。
。ǘ┙虒W目標及確定目標的依據:
任何一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確立首先必需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啟發(fā)引導,喚起學生對品德、知識、能力、審美等內在教育的需求。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在讓學生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理解科學實驗的基本思路及科學家對真理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學會通過實驗驗證真理;通過光合作用過程學習激發(fā)學生更高層次的思維,懂得不同學科間的相互聯系。
1、知識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發(fā)現史探究,了解科學家的科學思維方法;
。2)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質和結構基礎;
(3)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
(4)掌握光合作用的意義及其原理的應用;
。5)通過驗證實驗學會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方法;
2、能力目標
。1)通過設計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2)運用化學知識理解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變化
(3)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掌握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培養(yǎng)分析綜合能力。
3、德育目標
。1)結合光合作用發(fā)現史的學習及實驗設計與分析,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及創(chuàng)新、合作精神,進行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科學思想教育。
。2)通過生物結構與功能統(tǒng)一,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相關聯對學生進行生物學基本觀點教育。
。3)明確光合作用意義,增強愛護植被、關心農林業(yè)發(fā)展的意識,充分體驗生命科學的價值。
。ㄈ┲、難點及確定依據:
重點:(1)光合作用過程,因為這是理解光合作用反應式和意義的基礎。
(2)光合作用的意義,因為它能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難點:(1)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和運用。因為科學研究能力是一種較高的技能,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2)光合作用中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因為光合作用是植物體內一系列理化反應組成的復雜過程,而學生所學的理化知識是有限的,因此高中內容只是過程梗概,這就造成部分學生學習困難。
二、教材處理:
光合作用這節(jié)課分三課時學習
學生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很少參與科學研究,不理解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圍繞“目的”設計實驗是一種科研能力,是培養(yǎng)創(chuàng)fg造能力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可持續(xù)發(fā)展人才的需要。所以第一課時光合作用的發(fā)現在處理上主要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時
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光合作用,又剛剛學完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這為第二課時的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所以這部分內容在處理上注重構建教學內容體系,將教學內容組合為:(1)光合作用的物質和結構基礎;(2)光合作用的全過程;(3)光合作用的意義;(4)光合作用在實踐中的應用。使知識系統(tǒng)化層次化。
第三課時學生自主實驗驗證光合作用色素種類和顏色。
三、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應該盡可能讓學生多動腦想、動手做、動眼看、動嘴說,讓學生親自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參與課堂問題解決的過程,在“動”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此確定以下教學方法:(1)教法:第一課時的“設計實驗”采用發(fā)現式教學方法(問題→假設→預期→實驗→結果→結論)。第二課時采用自學討論結合的方法、直觀法。設計科學直觀的葉綠體中色素的吸收光譜圖解,幫助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質基礎,理解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的作用;通過課件直觀展示光合作用的過程;設計光合作用的光反應與暗反應的比較表,幫助學生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第三課時采用實驗法。(2)學法:通過光合作用發(fā)現簡史,學習探究研究實驗的基本思路:“問題→假設→實驗→結論”;通過光合作用過程學習,掌握光合作用光反應與暗反應兩階段的區(qū)別與聯系;通過分析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體會光合作用的意義及光合作用與世界面臨的糧食、能源、環(huán)境污染等重大問題的密切關系;通過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實驗,了解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色素吸收光譜等基本知識。
四、教學手段:
。1) 多媒體課件將設計實驗以圖、文兩種形式再現出來。
。2) 多媒體課件展示色素吸收光譜。
。3) 多媒體課件展示光合作用的過程。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變抽象為直觀,以突出重點,強化記憶,彌補了圖解靜止不動的缺陷
生物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單細胞生物(CAI展示課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首先看一下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來自于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章第三節(jié),主要兩部分內容組成,單細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以及單細胞生物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應,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學生能夠了解單細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通過觀察草履蟲的形態(tài)和結構,只能解決單細胞動物存在的事實,而不能讓學生認同單一細胞可以構成生物。所以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單細胞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從而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內容。
就知識而言,學生通過前面章節(jié)的學習掌握了多細胞可以構成生物體,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繼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后的一節(jié)課,對于學生建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理解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于深化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這個觀點認識更加深刻。
再來看一下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前面章節(jié)的學習對于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有了一定的了解,為本節(jié)課的理論學習打下基礎,初一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探索,但是因為他們剛剛接觸生物不久,對于本學科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還不夠,對于實驗很感興趣但是疏于思考實驗的本質,因此需要教師的指引。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初一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我設計了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方面,說明單細胞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并且說明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能產生反應,再次認同生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的觀點,能力目標方面,通過觀察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運動,進一步形成相應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特別是設計對照實驗的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方面,通過實驗,形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教學方法方面,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和一定的情景相聯系,在實際的情景下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根據此理論我設計了以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法,學生通過做實驗觀察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來發(fā)現單細胞生物的生活。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能產生反應,認同生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的觀點。
在教法指導方面,我希望培養(yǎng)學生通過主動探究去獲取新知識,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并沒有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自我的指導下主動的去探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自主探究式學習,變個人獨立學習為多方合作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當然,課前的準備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根據以上四個方面的分析,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俗話說的好,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同樣開好頭對于一節(jié)成功的課也是十分重要的,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先設疑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是誰?
地球上最小的生物又是誰?它生活在哪兒?怎樣生活?
問題提出后引發(fā)學生討論,然后通過展示一組圖片接著設疑,圖片上展示的生物和你們剛才提到的哪個更小呢?為什么這些很小的生物我們平時沒有見到過呢?
這樣把學生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因為這些生物僅有一個細胞構成需要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肉眼看不到,從而順利的引出了本節(jié)課。
在講授新課時,我首先讓同學們思考一下幻燈片上的問題,
。1)制作草履蟲的臨時玻片標本。
。2)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的臨時玻片標本,觀察草履蟲的外形以及如何運動。
。3)草履蟲的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草履蟲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動的?
。4)草履蟲是植物還是動物?理由?
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進行課本中的觀察草履蟲的實驗,讓學生明白實驗操作過程以及注意事項后展開實驗,并進行巡視,對于學生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
在實驗結束后,播放錄像,以便實驗沒有成功的同學也能觀察到實驗現象,從而達到新課標要求的面向全體學生。通過親自的動手實踐,學生對于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有了直觀的印象。
草履蟲是屬于單細胞動物。
對于一個細胞來說,是怎樣完成“吃喝拉撒”的?
結合以上問題,我將展示草履蟲結構示意圖,帶領學生一起對于其各個部分進行分析,詳細講解每個部分的功能和作用,然后讓學生對照課本歸納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認識單細胞生物的結構特點。
作為生物,草履蟲又是如何來繁殖的?
CAI展示圖片“草履蟲通過分裂進行生殖!
為了引出單細胞生物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應。提出以下問題,學生猜測。
多細胞生物能夠對外界的各種刺激發(fā)生反應,草履蟲這種一個細胞構成的簡單生物體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嗎?
引出探究實驗“草履蟲對刺激的反應”
(1)給草履蟲怎樣的刺激?
。2)怎樣做才能既刺激它又不傷害它?
(3)如何觀察和比較草履蟲對不同刺激的反應?
。4)需要對照實驗嗎?
學生參照以上問題分組設計實驗,并且?guī)熒鷼w納實驗過程。
讓學生明白實驗操作過程以及注意事項后展開實驗,進行巡視,對于學生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
學生描述實驗結果。
在實驗結束后,播放“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flash,說明草履蟲能夠
趨利弊害,適應環(huán)境。
教學活動進行到這,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此時我將帶領學生一起對本節(jié)課回顧,使他們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有更加清晰的掌握。
在練習反饋方面,通過教材上的自我評價提問學生,從而到達對本節(jié)課的反饋效果。
在板書設計方面,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tǒng)的板書設計,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各位老師,同學們,本節(jié)課是我根據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識規(guī)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主動參與到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結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生物說課稿 篇4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這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
一、根據課標及學生已有的實際水平,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訂為如下:
知識目標: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說出有機物對于生物體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標:參與技能訓練,發(fā)展推理能力。參與動手實驗及實驗現象的分析,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同綠色植物在制造有機物方面對于生物圈有重要意義。
本節(jié)課采用的課型是探究式教學。
二、說教材:
本節(jié)的內容是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子中有機物的制造者》的第二節(jié),前面一節(jié)已介紹了有機物是光合作用制造來的,那么綠色植物如何對有機物進行利用呢,就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從上節(jié)到這節(jié)的過渡很自然。在這節(jié)課中教材闡明了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它附合課標中的第四個主題中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課標中,它屬于理解層次。貫穿教材安排了三個演示實驗,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從知識結構的安排來看,它包括三個方面:1是有機物對生物體的作用,2是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反應式,3是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根據以上分析,本節(jié)課的重點與難點是:
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認同綠色植物在制造有機物方面對于生物圈有重要意義。
為了更好地突破重點難點,我會將教材中的三個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全班分為8組,每組選做一個小實驗,選擇時指導同學們每個小實驗至少要有兩個小組選擇。由同學們在課前按要求準備好。這三個小實驗不難,學校也有足夠的設備可做演示實驗,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將讓學生為家里的栽培植物松土,達到學于至用的目的。
三、下面我說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在這節(jié)課的一開始會組織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在復習的基礎上設置問題讓學生探究:制造這么多有機物有什么用呢?這樣的引入比較自然,也很快可切入主題。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估計可以答出有機物的用途,這是我會順著學生的思維,設置思維的障礙:為什么有機物可用來構建植物體。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請學生一起總結。至于有機物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部分內容,則由同學們交流他們所做的實驗過程,并上臺演示,在演示、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課件,采用啟發(fā)學生總結,根據學生的分步演示的方法,總結出呼吸作用的公式并推論到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的`對于生物圈子的重要意義。
在此我想說的是:為突破重點與難點,我采用探究式教學,改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改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去探究,組織學生參與分析,通過質疑,探究,交流,總結,實現教學目標。
本節(jié)課中所使用的教學課件比較簡單明了,它將做成網頁狀的結構,主要它將按學生發(fā)言及教師教學的需要,調整教學的進度。其中呼吸作用的公式將做成可分批顯示的。課件中還會做個小動畫,用于鞏固呼吸作用公式的課堂練習:將正確的答案拖到相應的位置,如果答對,它就會在停在相應的位置,如果答錯,則它會回到原來的起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這節(jié)課中,我還會滲透學法指導,例如:在學生已初步了解觀察方法的基礎上,繼續(xù)明白觀察要有一定的觀察目的,觀察時伴隨思考,如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在實驗中采用的是萌發(fā)的種子做為實驗材料,我們可以不可以改用其它材料,引導大家交流,從而讓學生的只要多問一個為什么,我們的發(fā)散性思維就可以得到培養(yǎng)。而在小組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明白善于與他人合作,從他人的身上學到優(yōu)點,也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在技能訓練中,讓學生明白推理的方法也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節(jié)課的課前要求同學們到實驗室完成準備實驗,課堂上將利用3分種完成課后練習,在這當中注意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課后將指導學生課外實踐,給家中的植物栽培植物松土,并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動手能力給予評價。
生物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生物入侵者》這篇介紹的是關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是一篇事理說明文。
本文說明事理層次分明,步步深入。開頭引出說明對象,然后具體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再分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然后寫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tài)度,以及世界各國對此采取的相應的措施。首先引出話題,接著擺出現象,再探討因果,最后討論對策。這是按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
本文是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4 篇課文,屬于自讀課文。對于本文的教學,應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指導學生自讀,幫助他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的說明技巧。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我結合本文課型和單元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ㄒ唬┲R和能力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運用。
2、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學習篩選信息。
3、多種方式讀文。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賞析文中形象化的語言和嚴謹的語言,體會其表達效果。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對生物入侵,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2、培養(yǎng)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
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兒。我把教學重點定在的說明方法和修辭手法以及它們的表達作用上。另外還有理清的說明順序;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也是教學中要關注的。
二、說學情
學生已經有了一個多單元閱讀說明文的經驗,對說明文有了一定了解和知識積累。大部分學生明了說明文學習的精髓,即說明對象、說明方法和說明順序及說明文語言科學準確的特點。如何結合本文內容,準確的表述,靈活的應用,還需要教師課堂指導。此外,學習說明文比較枯燥乏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投入到本文的學習中來,適時激趣顯得很重要。
三、說教學與學法
教學千法,朗讀為本。我設計了學生大聲讀文,感知課文內容;默讀文,梳理課文脈絡;瀏覽文,篩選課文中的科學知識及弄清主旨;跳讀文,賞析批注,品讀;齊讀有文字疑惑的段落,思考完善。
我力求通過本課的教學為學生打開一扇學習科普作品的窗!爸R之窗”“科學之窗”“語言之窗”板塊活動,教給學生學習科普作品的方法。
更重要的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在了解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四個問題:
1、生物入侵有哪些危害?
2、“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生物學界和生態(tài)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作者傾向于哪一種?你又贊同哪一種呢?
4、生物入侵能有效避免嗎?這四個問題由淺入深,由能從課文中直接找到答案過渡到結合文有自已的思考。學生心浮氣躁,總不愿靜下心來讀文,給點臺階,留點思考,制點波折,不失時機地有效地引導學生細致地讀文。課外“生物入侵者”的舉例,旨在培養(yǎng)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和品味語言后學以致用的習慣。值得商榷的文字的品析,無外乎是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勇于質疑。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D片演示,談話引入
水葫蘆入侵歷程引入課題,穿插“侵”字教學。
。ǘ┏踝x感知,梳理文脈
1、學生大聲讀文。
談讀后初步感受,引導積累基礎知識。
2、梳理脈絡。
3、理清的說明順序。
(三)理解課文,闡釋主題
1、出示問題,學生讀文、思考、討論問題。
了解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入侵知識。
2、明確作者寫文意圖。
(四)賞析語言,適時拓展
1、賞析語言:從說明方法、生動的語言、嚴謹的語言品味表達效果。
2、你還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
3、你覺得文中解釋生物入侵者的語句嚴密嗎?
五、說教學預期
我希望我的課堂輕松、民主、和諧,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知識之窗”“科學之窗”“語言之窗”,總有調動絕大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窗口”。《生物入侵者》的教學,可以沒有議論文的犀利,卻也有嚴謹;可以沒有抒情散文的激情,卻也有獨特的體驗。周五下午第三節(jié)課學生歸心似箭,有些躁動不安,我在這節(jié)課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不夠,本可上得更流暢一些。學生在結合課文談如何避免生物入侵、賞析“逃出藩籬,嘯聚山林”時,有精彩的發(fā)言,是課堂的亮點。遺憾的是課堂后一段時間把握不夠好,從嚴謹的角度來評判文中第一段解釋生物入侵者的語句,本期待著學生有更好的表現,可惜這一環(huán)節(jié)沒能有效完成
生物說課稿 篇6
各位領導老師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高中…年級下冊選修…專題……中課題……《……》,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設計、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題進行說明。
首先我對本課題教材進行分析,在學習本課題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對……有了一定的理解,這對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鋪墊作用,這節(jié)課主要包括……和……等內容,它的學習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所以,學好這節(jié)課還是很重要的。本內容包含的一些……知識,是以后生物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內容。
教材首先從……入手,先講了后講了
通過分析,本節(jié)課具有3個特點:(1),學習內容緊密聯系生產和社會,從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入,重視學習內容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體現了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系.(2),本節(jié)課的內容安排注重高二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過……(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于實驗的步驟設計、具體細節(jié)處理等,還沒有完全掌握(還不是很熟悉),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3),本節(jié)課注重落實《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關于學生應該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有意識地設置了具有探究性質的教學活動同時通過以圖代文,讀表分析,討論思考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尋找答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 ,分析,概括等能力.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從知識、能力、情感(德育)三方面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首先知識方面,我認為學生應該掌握……,理解……;其次能力方面,要養(yǎng)成(培養(yǎng))學生……方面的能力;再次情感方面就是要引導他們培養(yǎng)什么態(tài)度,樹立什么觀念等等。
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結合高二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大綱要求,我制定了本課的重難點:本節(jié)課的重點包括……和……兩點,而……是他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難以把握,比較抽象,所以本節(jié)課的難點就是……
為了講清楚教材的重難點,是學生能夠達到上面所說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一下,也就是本次說課的第二部分,
由于生物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而本書又主要依實驗為依托(在實驗的基礎上編寫的),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設計實驗和能夠動手操作尤為重要?紤]到本課的特點,我準備采取設置情境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具體來說主要采用直觀演示法:采用播放……有關圖片、視頻等手段對……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活動探究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 分組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俗話說:好的方法能夠事半功倍,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學習的學生,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會他們活學活用,而不是死板硬套死記硬背,具體說來我準備引導他們用理解記憶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等方法來學習本課。
分析了教法和學法,下面我將具體說一下本次說課的第三部分…——教學設計,這一部分我將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溫故知新,引入新課
首先,我先提問學生上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了解他們的掌握情況,溫故知新。
接著我將利用課件(視頻小片段、圖片播放)演示等播放……的圖片(內容), 引出新課(……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自然地引入教學主題……,進入到教學的第二環(huán)節(jié)
第二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講授新課
然后在講授新課環(huán)節(jié),接著利用課件演示……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向學生講解有關……的基礎知識,從……講起,……
由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實驗,按照新的課程標準,教師不能只依照傳統(tǒng)教學方法,照貓畫虎式地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要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實驗的步驟和方案,還要使學生理解每一個實驗步驟的設計原理,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所以我采用播放……讓學生自己通過……的觀察分析, 自主設計實驗步驟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使學生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體驗科學的方法,在實驗中加深理解,變抽象內容為具體設計,更好地突破了重難點,更培養(yǎng)了他們對知識的探索能力
找同學描述自己的設計方案,然后通過其他學生對其方案進行評價,并提出完善方案(修改建議),最后由我及時進行總結并給出完善、詳細的設計方案,并總結探究性實驗的設計原則:1、提出實驗假設2、設計探究實驗方案3、得出實驗結論并進行分析,
接著,再次讓學生觀察或思考試驗流程,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己的見解,指出實驗應注意的問題,實驗中有關操作的調控,我在根據學生的討論歸納,結合教材……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師生一起互動,突破難點
在完成本課主要教學內容后,我將對教材中有關……的知識點進行適當引申,比如……,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串聯積累及其思維的展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接著進入第三環(huán)節(jié)
第三,整體回顧,歸納小結
最后,對本課進行小結,簡要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并指出那些內容需要學生記憶,比如……,那些需要理解,那些需要課下自己查閱資料。之后,布置作業(yè),難度要適中,既兼顧基礎,又有拔高鍛煉
最后,說我的板書設計,也是我說課的第四部分,我將這樣設計本課的課堂板書……
我認為這樣的設計比較直觀系統(tǒng),一目了然。簡要體現了教材中的知識點,便于學生理解。
各位領導老師,本節(jié)課我以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實驗為基礎,一學法指導為中心,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中來,并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各位領導 、老師們,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內容是
首先,我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 單元第 節(jié)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 ,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節(jié)內容在 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
本節(jié)內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 內容,后面是本教材的 這部分內容,所以學好這個內容為學好以后的生物知識 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內容包含的一些 知識,是以后生物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二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識記:
理解
2、 能力目標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高二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學難點:
難點的依據: 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jié)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生物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二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fā)生在身邊的現象,發(fā)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于本節(jié)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圖片的投影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由于本節(jié)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并例舉生產實踐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 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3—5分鐘)
由上節(jié)課學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生物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2、講授新課:(3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
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 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3—5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tǒng)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板書:
5、布置作業(yè)。
針對高二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課堂作業(yè):
【我為什么要這樣上課】
一、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例如:
二、教學策略的選用
。ㄒ唬┻\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
教材這部分知識所對應的生物現象,學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但是缺乏對這種體驗的深入思考。因此在進一步強化這種體驗的過程中進行了思考和認知,使知識從學生的生活體驗中來,從學生的思考探究中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有助于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融。
。ǘ┙M織學生探究知識并形成新的知識
我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運用案例等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主動構建知識。
在引導學生思考、體驗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逐步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既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又有利于學生表達、動手、協(xié)作等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并重,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目標。
也正是由于這些認識來自于學生自身的體驗,因此學生不僅“懂”了,而且“信”了。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于實現知、行、信的統(tǒng)一。
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jié)課我根據高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教師:×××中學 ×××
生物說課稿 篇7
一、課程標準:
本章位于《課標》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個主題: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給。主要包括以下三個目標:
1、 描述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2、 概述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
3、 說明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二、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分析人體內的細胞是通過怎樣的結構和過程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氣體交換的;探究空氣質量狀況和人體健康的關系。 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應當能夠概述人體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以及肺部通過呼吸運動和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過程,了解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系,并積極參與防治大氣污染的活動。 本章通過實驗和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獲取測量、取樣和測算等基本方法,這些都屬于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學生應當學會的。 第一節(jié):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2、能通過分析有關資料,說出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作用。
3、能認識到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 讓學生認識到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覺維護環(huán)境中的新鮮清潔。
2、 讓學生關注自身呼吸系統(tǒng)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1、 通過資料分析總結呼吸道作用。
2、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歸納概括的能力。
3、 何防止呼吸道疾病。
教學難點: 通過資料分析總結呼吸道的作用。
教學方法: 分析法、綜合法 教學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為什么新生兒總是啼哭著來到人間? 學生思考、討論后發(fā)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我們是通過哪些器官進行呼吸的? 對學生回答不表態(tài),繼續(xù)設疑:是不是這樣呢?
進一步設疑:請同學們想一想,呼吸道僅僅是氣體進出的通道嗎? 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評價。給與鼓勵。
吃飯是為什么不能大說大笑? 或問你知道會厭軟骨嗎?它的作用是什么? 學生自己回答。 學生邊看圖邊回答。
學生閱讀資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 呼吸道有什么結構保證氣體暢通?
2、 呼吸道除了保證氣體的通暢外,還有哪些作用?這些作用是如何實現的?鼻內部有什么結構特點?
3、 有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體就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嗎?
4、北歐的冬天非常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狀可能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學生總結 本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教師總結 同學們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觀察 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很棒。
課堂練習:
1.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 B咽 C 喉 D食道
2.氣管能保持敞開的原因是( )
A有“C”形的軟骨支架 B肌肉較松弛 C氣管比較硬 D周圍有肌肉牽拉
3.能使吸入的氣體變得清潔的結構有( ) ①聲帶②氣管支氣管內表面的纖毛③鼻黏膜④會厭軟骨⑤鼻毛⑥嗅細胞
A ③⑤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4.吃飯時說笑,若吞咽時_______來不及蓋下,會使食物進入_______,引起劇烈咳嗽
A軟腭 B會厭軟骨 C 氣管 D食道
5.平常所說得痰來自( )
A 鼻 B咽 C喉 D氣管支氣管
6.北歐人的鼻子較大,其作用是
A使人漂亮 B使鼻孔較大 C使鼻腔較長D 使鼻毛較大
7.小英和平平在放學的路上遇到沙塵暴,小英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沒有帶,請問到達小英肺部的氣體與到達平平肺部的氣體比較,結果為( )
A 到達小英肺部的氣體與到達平平肺部的氣體一樣清潔 B 到達小英肺部的氣體比到達平平肺部的氣體清潔
C 到達小英肺部的氣體比到達平平肺部的氣體粉塵多 D無法確定誰肺部的氣體清潔
9.呼吸系統(tǒng)由_______和________組成,后者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__的場所;前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組成,主要作用是將吸入的空氣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減少對肺的刺激。
作業(yè):書46頁練習題1、3. 板書設計
生物說課稿 篇8
一、設計理念
新 課程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基于課改理念,我在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目 標引領、自主學習、教師釋疑、當堂反饋”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技能,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 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章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生物的特征,一是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這一節(jié)是在前一節(jié)認識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對我們身邊的生物進行實地調查。旨在通過調查,認識我們身邊的生物,進一步了解生物有別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
《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學習,而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對身邊生物的調查,力求使學生認識并掌握調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便于后續(xù)探究活動的進行。
初一學生對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礎,但對生物種類的識別及科學的調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經驗,本節(jié)內容也是對學生掌握科學調查方法的一次指導與訓練。
三、教學規(guī)劃
。虒W目標
知識與技能: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并將你所知道的生物進行歸類;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培養(yǎng)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明確調查的目的后,小組進行實地調查,最后進行交流和展示。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學習能關注生物的生存狀況,從而增強保護生物資源的意識,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要從保護我們身邊的生物開始。
* 教學策略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調查課。在調查之前,教師先引導學生討論什么是調查?怎樣開展調查?調查的目的是什么?然后針對調查的目的小組確定調查對象、調查范圍、制定調查方案、設計調查表,然后小組分頭進行調查、記錄,撰寫調查報告,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
*教學重點
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培養(yǎng)學生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 教學難點
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如何引起學生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從而注意保護生物資源。
* 教學方法
目標引領、自主學習、教師釋疑、當堂反饋。
*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n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過程
。 課前準備:準備筆、本、放大鏡、照相機等。
。 導入:
一 個好的導言是決定學生能否上好課這節(jié)課的關鍵。所以,我通過媒體播放圖片并配以解說:“同學們,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種生物,它們與人類朝夕相處。有些是我們 所熟悉的,如:催人晨起的公雞;看家護院的愛犬;陽臺上五顏六色的花草等等;有些卻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為了更好地了解它們,讓我們一起來做一次調查! 通過身邊熟悉的生物讓學生感到親切,同時又引起了學生的好奇:什么生物我還沒注意呢?好奇心有了,自然就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
*目標引領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人口普查為切入點,引導同學們根據經驗說出我國在進行人口普查時都做了哪些比較詳細的工作,分析出什么是調查?然后讓小組討論制定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的方案,歸納出調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調查時應注意些什么?設計出調查表。
。 自主學習
帶著目標,小組學生根據經驗,分析出我國在進行人口普查時,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說我國是如何進行人口普查的),從而明確什么是調查。歸納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項;設計出調查表并與書上的方法步驟相比較,確定本組的調查目標和方法。
這種學生自己選擇調查方案,并設計實施的做法,有利于擴大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索;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體,變“一言堂”為“群言堂”。
。 實地調查
各小組根據本組制定的調查目標和方法進行實地調查。
1.進行校園生物調查。學生注意認識他們身邊的生物名稱,并注意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尤其是愛護生物資源。
2.進行社區(qū)生物種類調查。調查中注意安全問題是第一的,學生注意對生物資源的愛護。遇到不會的問題向社區(qū)管理員請教。
3.進行農田生物種類調查。學生注意愛護農田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責任。遇到不會的問題向農民師傅請教。
4. 各組同學根據分工,認真收集材料(作調查記錄,拍照)
5. 各組同學共同整理資料,對生物進行歸類、書寫調查報告。
。 展示、交流調查報告,進行反饋。
1、各組制作出PPT課件進行展示,并敘述各自的調查報告,并與其他小組進行報告交流。
2、選擇2—3種生物,說說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哪些不同?
3、有沒有原本常見的生物現在不見了?
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并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保護生物資源的教育。
。 總結調查的意義
通過調查,學生學會了調查的一般方法,會做調查記錄;對所知道的生物能夠進行歸類;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學生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此時,我引導學生進行了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 技能訓練
對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觀察它們的不同之處。通過觀察圖片,找出馬與驢在外形上的不同之處;馬與牛在外形上的相同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這也是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 課堂延伸
請同學們課下完成一篇校園(或社區(qū)、農田)生物的調查報告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必須從認識身邊的生物做起,這節(jié)課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再認識平時已經熟悉的校園里和校園里的生物,并作調查,可以調動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和渴望,也可以作為對學生進行學好生物學教育的契機,并加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學習,而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對身邊生物的調查,力求使學生認識并掌握調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便于后續(xù)探究活動的進行。
初一學生對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礎,但對生物種類的識別及科學的調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經驗,通過調查可以熟悉身邊的生物,了解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生能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并將你所知道的生物進行歸類。
(2)能力目標: 學生嘗試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培養(yǎng)調查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關注生物的生存狀況,從而增強保護生物資源的意識,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要從保護我們身邊的生物開始。
3.教學重點:
1.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4.教學難點:
1.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存狀況。
2.如何引起學生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從而注意保護生物資源。
5.課前準備:
1.教師幫助學生分組,確定調查范圍,了解要調查的'生物狀況。指導學生設計調查方案。
2.學生準備好調查表格,確定調查路線,筆(有條件的可帶照相機,放大鏡等)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啟發(fā)為主,從具體事例入手,引導學生討論怎樣開展調查。
三、說學法:
本節(jié)課運用了探究、自主、合作、激勵學習的方式,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我們身邊有許多的動物、植物,它們與我們朝夕相處。有些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比如:生長在花壇中的牡丹、月季、芍藥,校園中的鴿子,花叢中飛舞的蜜蜂、蝴蝶。但是還有一些卻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為了更好地認識它們、了解它們,讓我們一起做一次調查。板書: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ǘ⿲W習新知
教師引導:什么是調查呢?其實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我們在制定某些法令、法規(guī)或政策時都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那么這些依據從何而來呢?這就需要進行調查。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經作為被調查的對象,大家回憶并討論交流,你們都被作了哪些調查? 有:人口普查;每天有多少零花錢;每年收多少壓歲錢;對老師的滿意程度;亂收費問題。
教師繼續(xù)引導,這些都是調查,正是有了這些科學的調查,才使我們在寫論文或做出某些決定時有了依據,更具有了說服力。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的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
下面我們就以人口普查為例,討論一下調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項。下面請同學們說說進行人口普查時,都做了哪些工作?問我家有幾口人?都是誰?叫什么名字?幾個男的幾個女的?多大年齡了?干什么工作?剛才這位同學說得就是人口普查的基本過程。那么,大家討論一下,通過這樣的調查,我們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樣的結果。1、知道我們國家的人口數量。 2、性別比例。 3、各年齡段的人口數量。4、各民族有多少人?
教師總結:由此可見我們明確了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就能夠得到科學真實的調查結果。
下面我們也來做一次調查,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由于我們的調查范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樣本具有代表性,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例如,調查臨汾市初一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不可能到各個縣區(qū)去逐個調查,只要在各縣區(qū)選取一兩所有代表性的學校進行調查就可以了。下面,我們就根據我們的居住范圍來分組,住校的為一組,對校園的生物進行調查;附近農村的為一組,調查農田的生物;在鋼廠附近的為一組,對鋼廠區(qū)的生物進行調查;市區(qū)的學生分為一組,對所在社區(qū)的生物進行調查。下面各組同學制定調查方案,設計表格(作為重點),路線,看哪個組的方案最好,表格最完善,路線設計最合理。
各組進行討論并且進行分工,選取組長。然后各組匯報自己的調查方案,展示調查表格,確定調查的路線。
教師總結:各組的表格都設計的比較好,路線也比較合理,但選在馬路邊的有一定的危險性,要確保安全。另外,大家再討論一下,在調查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全組同學要集體行動,要有集體主義精神,不要一個人單獨行動,尤其不要到偏僻的地方去。
2.要愛護生物不要采摘花木,不要掏鳥卵,不要打雛鳥,不要捕捉小動物。
3.不要爬高,不要下水,注意安全。
4.同學之間分工明確,管記錄的管好記錄,集體匯總統(tǒng)計,寫好調查報告。
5.不要貪玩,要仔細觀察,不能只見大樹,看不見小草,只見樹上的鳥,看不見樹皮上的毛毛蟲。
下面老師再強調幾個問題
1、 調查表格可以參考課本第8頁,若有更獨特的設計表格那更好,調查完后,我們要在全班把成果展示一下。各組同學先匯總一下,一共調查了多少生物?其中植物有多少?動物有多少?其它生物有多少?并說說它們與人類的關系。
2、 在你調查的生物中任選用2∽3種,說說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哪些不同?
3、寫出調查報告,內容包括時間、地點、天氣、調查路線,所見生物的種類、數量和生活環(huán)境等。
4、調查中遇到的問題和體會等下節(jié)課進行交流評價。最后,再強調一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課堂小結
調查是一項科學的工作,對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歡它,都要認真觀察,如實記錄。比如有的女同學害怕小蟲子,一看到就躲的遠遠的。這樣是不對的,我們要有科學的探索精神。不能僅憑個人的好惡取舍,我們要對見到的每一種生物都要認真的觀察,如實記錄。
。ㄋ模╈柟叹毩
這里是小亮在校園中調查時記錄的生物名稱:松樹、楊樹、鼠婦、螞蟻、榆樹、蚊子、蒼蠅、柳樹、菊花、麻雀、蟬、冬青、山桃、小鳥、狗尾草、蒲公英、苔蘚、玫瑰,請你幫他分成兩類(動物與植物),并說明理由。
(五)課后作業(yè)
1、 寫一份調查后的小論文或感受。
調查全年級同學的身高,并與全市初一學生相比較。
生物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群落的結構”,包括群落基本涵義、群落水平上研究問題、群落的物種組成、種間關系和群落的空間結構等內容。教材貫徹了種群和群落是不同層次的生命系統(tǒng)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種的生物集合體,在更高層次、范圍更廣的角度來研究生物之間的關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種群問題研究的深化,也是學習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礎。盡管學生對群落現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經歷簡單性和生活環(huán)境差異性,學生對群落還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統(tǒng)的感性認識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識概念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按照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與現實生活聯系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實現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解釋群落的概念,識別群落類型,列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概述群落的結構特征,運用已建構的群落核心概念去分析未知群落問題。
能力目標使用一定的方法對群落現象開展調查,嘗試對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學會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分工協(xié)作的愉悅情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善于傾聽不同的意見,認同科學的思維方法對認識群落的價值,關注人類活動對群落結構變化的影響,在調查研究過程中自覺養(yǎng)成環(huán)保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生物群落的涵義及群落的結構特征。
教學難點從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
四、說教法
4.1制作多媒體課件
在學生調查研究中,群落內的不同生物之間的種間關系,群落的空間結構中動物的分層現象等,有時不容易觀察到,可以利用課件中的圖片、視頻等手段展示;也可以通過課件展示本地沒有的多種生物群落現象,如熱帶雨林群落,溫帶草原群落,海洋群落,湖泊群落等,為學生運用概念解決未知的群落問題提供素材。
4.2結合“問題探討”的素材進行引導
為了使學生領會和把握群落的概念,教師可以結合“問題探討”的素材說明一個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個地區(qū)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組成和結構,其中的各種生物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為進一步說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剖析池塘生物群落,引出群落結構的話題。在進行這些內容的教學時,應聯系具體的事例,并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比較、歸納和總結,避免教師直接“下定義,舉例子”的教學方法。
五、說學法
關于“群落的物種組成”的教學,主要讓學生認識到:物種組成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間,種群數量和種群中個體數量差別很大。認識一個群落的物種組成,要調查該群落分別有多少種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列出它們的名錄。還要進一步搞清群落中各種群的相對數量和比例。在生態(tài)學上,描述一個群落中種群數量的多少是用豐富度來表示。關于“種間關系”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資料,然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
六、說教學過程
6.1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習動機多媒體課件展示夏季校園荷塘的照片引入新課:荷塘中有許多生物,你都認識哪些?你能列舉幾種嗎?它們是同一種嗎?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組成的單位是什么?如果將荷塘中全部生物作為一個集合研究,這個集合應稱群落。
6.2建構群落的概念
學生匯報調查結果調查群落現象的4個小組匯報4個群落調查時間、面積范圍、主要的植物和動物種類和估計的數量。
教師設疑在你調查的時間和調查的區(qū)域內,這些生活著的生物屬于一個物種還是不同的物種?所有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的集合稱為什么?不同的種群集合在一起還能稱為種群嗎?
學生討論結果在調查的區(qū)域內生活著許多種生物,同一物種個體構成了一個種群,不同物種的生物個體構成了多個種群,這樣的集合要比種群要大得多,不能稱為種群。
建構群落概念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qū)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思維拓展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圓表示不同種群的差異,請你畫出種群和群落之間關系的概念圖。
6.3建構群落結構的重要特征6.3.1群落有一定的物種組成
學生匯報調查結果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4個小組匯報結果。
教師設疑不同的群落中物種的組成類型是否相同?數量是否相同?
學生討論結果不同類型的群落內的植物、動物種類和數量的是有差異的,取自不同地域土壤內小動物數量也有很大的差異,每個群落都是由不同的物種組成的。
建構群落特征1群落有一定的物種組成,不同物種的`豐富度不同。
思維拓展你怎樣從外觀上區(qū)別兩個生物群落呢?分析導致群落中物種豐富度差異的原因。
6.3.2群落內有一定的種間關系
學生匯報調查結果4種群落中的生物種群大致數量,在數量上占優(yōu)勢的生物種類,列舉觀察到的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
教師設疑不同的種群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還是有一定的聯系的?你所知道的不同的生物之間相互關系怎樣?種間關系有什么積極的意義?捕食、競爭和寄生是否會導致另一方完全消失?一種生物的數量變化會對其他生物種群數量變化產生影響嗎?
課件展示荷塘、灌叢、坡地、草地內典型的幾種種間關系,如大魚和小魚之間的捕食關系,兩種不同植物之間的競爭關系,魚類體內的寄生蟲和魚的寄生關系,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關系;大草履蟲、雙小核草履蟲單獨培養(yǎng)和混合培養(yǎng)時的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猞猁和雪兔種群數量變化曲線。
學生討論結果一個群落中的物種不論多少,都不是隨機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如捕食、競爭、寄生、互利共生等。
建構群落特征2群落內有復雜的種間關系。
思維拓展你能判斷下列曲線分別表示哪種類型的種間關系數量變化嗎?6.3.3群落有一定的空間結構
學生匯報調查結果4種群落中的生物個體分別占據的位置情況,生物在群落內部的分層分布情況。
教師設疑你所調查的生物群落中的各個種群個體分布是否雜亂無章的?荷塘群落中的植物從上向下如何分布的?這對動物的分布有什么影響?灌叢群落中的植物從上向下是如何分布的?動物的在垂直結構上是否有分層現象?
課件展示池塘內四大家魚分層生活情況,灌叢鳥類的垂直分布情況,森林中植物水平分布情況等。
學生討論結果大多數群落都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植物的垂直結構又為動物創(chuàng)造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動物也有類似的分層現象。有的生物群落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這就是水平結構。
建構群落特征3群落有一定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思維拓展從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角度思考群落內的分層結構的意義。6.4運用群落核心知識概念解決未知群落問題
學生已掌握了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qū)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是生物群落,所有群落都有一定的物種組成、種間關系、空間結構,不同群落主要表現在其具體特征上的差異。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新的問題情境,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生態(tài)環(huán)境下不同生物群落問題,讓學生運用已建構的群落概念,通過分析、演繹和具體化等辯證思維的過程解決未知的群落問題,
課件展示熱帶雨林、溫帶草原、海洋、湖泊等生物群落。
學生運用概念說明不同的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差異,列舉不同群落的種間關系,分析不同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研究造成不同群落重要特征差異的原因。評價人類的活動對群落的結構的影響。
【生物說課稿】相關文章:
生物說課稿11-14
生物鳥說課稿11-09
生物的特征說課稿07-02
生物的分類說課稿07-10
生物特征說課稿02-15
生物細胞說課稿02-15
《生物的特征》說課稿11-05
生物說課稿-《生物圈中人》07-12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說課稿07-07
生物說課稿15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