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時間:2022-01-11 20:39:1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選物理說課稿匯編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理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物理說課稿匯編8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內(nèi)容力圖展現(xiàn)光學是有用的。在光的傳播規(guī)律學習之后,通過感性認識的豐富,表現(xiàn)光學知識是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光即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學知識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誕生了電視機,光學知識與顏料混合的知識結合展現(xiàn)出七彩世界。教材安排了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獲得生動的事實材料,感悟?qū)嶒瀸ξ锢韺W習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學習中成長。

  【教材重難點】光的色散現(xiàn)象、色光的三原色、物體的顏色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已經(jīng)學過了光的折射,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貼近生活實際,學生也比較熟悉,感興趣且容易接受,色光和顏料的混合學生探究的價值不大。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倭私馍F(xiàn)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組成的;

 、谥劳该黧w的顏色是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壑郎獾娜伭系娜遣煌。

  2、過程與方法

 、偻ㄟ^觀察光的色散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②通過教師演示和學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使學生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①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現(xiàn)實世界的絢麗多彩和美好,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世界、熱愛科學

 、谟^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弁ㄟ^親身的體驗,使學生感悟?qū)嶒灧椒▽W習物理的重要性。

  ④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四、【方法手段】

  施教之功,貴在引導,重在轉(zhuǎn)化,妙在開竅。通過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實際的實例情境,逐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從而順利實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解決。通過聯(lián)系前一節(jié)光的折射內(nèi)容并模仿偉大科學家牛頓發(fā)現(xiàn)光的色散現(xiàn)象的.實驗,讓親身經(jīng)歷探究學習和思考,使學生意識到觀察、質(zhì)疑、實驗探究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所以在學法上采取:觀察法、實驗探究、歸納法。以豐富的實驗用具及設備作為教學手段,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和拓寬了知識的廣度,而且使教學過程從抽象到形象。

  五、【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對比:在太陽光下,我們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各種物體。然而,在漆黑無光、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場所里,我們卻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有燈光的照射,則光照到哪里,我們就能看到那里的物體及其色彩。這一現(xiàn)象說明我們所看到的物體的顏色與什么有關?

  追問:白天我們看到的光從何而來?太陽光是什么顏色的?

  引入: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白色是最單純的顏色,白光是最單純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紀英國的科學家牛頓通過一個實驗發(fā)現(xiàn)了一種極為奇妙的現(xiàn)象,讓人們對于上面的問題有了明確的認識。那么大家想知道他的實驗是怎么做的嗎,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這樣設計給了基礎差的學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利用學生對科學家的崇拜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便于學生更新已有經(jīng)驗,接受新知識,誘導學習動機,豐富感知。

  2、新課教學

 。1)光的色散現(xiàn)象

  ①介紹三棱鏡,引出光的折射,將三棱鏡放在太陽光下,調(diào)節(jié)位置,讓學生觀察現(xiàn)象并描述現(xiàn)象

  思考: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1、白光不是最單純的光

  2、白光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

  ②列舉生活中所見到的色散現(xiàn)象,解釋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過渡:了解了什么是色散現(xiàn)象后,我們再來關注這樣一個問題:能看見其它顏色的物體,說明有色光是進入我們的眼睛,進入我們眼睛的色光是不是只有七種?那么這些顏色又是怎么產(chǎn)生的?

  2、色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學生不能對提出的問題提出合理的猜想和驗證,引導學生去觀察電視機,通過研究電視機的畫面發(fā)現(xiàn)光的三原色及各種色光的產(chǎn)生原因。

  學生觀察之后能夠發(fā)現(xiàn),電視機的畫面上只有三種顏色的色光存在,其它顏色的光是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過渡:電視機能產(chǎn)生各種色光,因為電視

  機能夠發(fā)光,那么大家現(xiàn)在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物體,如大家的衣服,桌椅,它們有顏色,但它們能自身發(fā)光嗎?它們?yōu)槭裁茨軌虺尸F(xiàn)出不同的顏色?

  3、物體的顏色

  指導學生朗讀,診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提問:通過閱讀,我們知道了當光照到物體上時,物體對光有哪幾種作用?

 。1)實驗演示:透明物體的顏色

  強調(diào)透明塑料片的顏色,觀察透明物體的顏色與什么有關

 、賹⒓t色塑料片放在光譜前,透過去的是什么光?(紅光)

  ②將綠色塑料片放在光譜前,透過去的是什么光?(綠光)

 、蹖⑺{色塑料片放在光譜前,透過去的是什么光?(藍光)

 、軣o色透明玻璃片放在白光前,透過去的是什么光?(七種顏色)

  學生思考反饋:

  塑料片呈現(xiàn)不同顏色的原因是什么?

 。2)實驗演示: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觀察白紙上的光譜的顏色,反射的是什么顏色的光?(七種顏色)

  思考:紅花,綠葉在太陽光之所以呈現(xiàn)紅色、綠色是因為什么原因?

  4、顏料的三原色

  提問:大家在畫水彩畫時,是怎么得到水彩盒里沒有的色彩的?

  介紹:色光三原色

物理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了解太陽光譜和看不見的光。

  初步認識紅外線及其作用。

  初步認識紫外線及其作用。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了解紅外線、紫外線的作用。

  通過收集、交流關于紅外線、紫外線的資料,獲得處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和自然環(huán)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

  初步建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有保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紅外線的作用

  2、紫外線的作用

  【教學難點】

  1、紅外線的作用及應用

  2、紫外線的作用及應用

  【教學方法】

  閱讀法、查找資料法、問答法。

  有關紅外線、紫外線的掛圖、光碟。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蹘煟莅咨馐菃紊膺是復色光?

 。凵莅坠馐菑蜕狻

 。蹘煟莅坠馔ㄟ^三棱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條粉帶,自上而下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光?

  [生]白光通過三棱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條彩帶,自上而下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蹘煟堇忡R可以把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幾種不同顏色的光、把它們按這個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光譜(spectrum)。此外,在紅光之外是紅外線,紫光之外是紫外線,這兩種都是人眼看不見的光,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

  二、新課教學

  1、紅外線

  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回答以下問題:

  [師]紅外線有哪些特性?

 。凵菁t外線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熱效應,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發(fā)射紅外線。

 。蹘煟菁t外線有哪些應用?

 。凵菸矬w在溫度升高時,它輻射的紅外線會大大增強、人體生病時,局部皮膚的溫度異常,如果在照相機里裝上對紅外線敏感的膠片、給皮膚拍照并與健康人的照片對比,有助于對疾病做出判斷。

 。凵菀归g人的體溫比野外草木、巖石的溫度高,人輻射的紅外線比它們強,人們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了紅外線夜視儀。

 。凵菁t外線還可用來進行遙控、如電視機遙控器的前端有一個發(fā)光二極管、按下不同的鍵時,可以發(fā)出不同的紅外線,來實現(xiàn)電視機的遙控。

 。凵堇眉t外線遙感技術可以在飛機或衛(wèi)星上勘測地熱、尋找水源、估計農(nóng)作物的長勢和收成等。

 。凵堇眉t外線的熱作用,可以加熱物體、烘干油漆和谷物、進行醫(yī)療等、如市場上烤制雞鴨等肉類食品的“遠紅外烤箱”。

  教師對同學的回答給予充分的肯定后,為使學生獲得真實、充實的學習信息、教師也可以補充以下材料:

  紅外線位于紅光外,它的頻率范圍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輻射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出的'紅外線越多、物體在輻射紅外線的同時,也在吸收紅外線。

  紅外線的主要特性是熱作用強,各種物體吸收了紅外線后溫度升高。因此人們利用紅外線來加熱物品。工業(yè)上用紅外線烘干汽車表面的噴漆,家庭用紅外線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燈用紅外線來取暖、醫(yī)療上利用紅外線來理療。

  由于紅外線穿透云霧的能力比較較強,利用靈敏的紅外線探測器吸收物體發(fā)出的紅外線,再利用電子儀器對吸收的信號進行處理,可以顯示出物體的形狀和特征,這就是紅外遙感、利用紅外遙感技術可以對地球勘測,尋找水源,監(jiān)視森林水災,估測大面積農(nóng)作物的長勢和收成,預測風暴和寒潮,在軍事上也有重要的應用。

 。垩a充后教師板書]

  一、紅外線

  1、特性

 、偌t外線的熱作用很強

  ②紅外線穿透云霧的能力很強

  2、應用

 、倮眉t外線加熱物體

 、诩t外線遙感

  ③紅外線遙控

  2、紫外線

  讓同學閱讀課文,然后回答問題:

 。蹘煟菰诠庾V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叫紫外線(ultravioletray)、那么紫外線有何特性呢?

 。凵葑贤饩的化學作用強

 。凵葑贤饩具有熒光效應

 。凵葑贤饩能殺菌

  [師]紫外線有哪些應用呢?

 。凵葑贤饩能促使人體合成維生素D,這種維生素有助于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兒童常曬太陽能預防缺鈣引起的佝僂病、但是過高的紫外線會使皮膚粗糙、甚至誘發(fā)皮膚癌。

 。凵葑贤饩有熒光作用,有些物質(zhì)受到紫外線照射時能夠發(fā)出可見光、日光燈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種熒光物質(zhì)、大額鈔票上也有用熒光物質(zhì)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線照射則會發(fā)出可見光,這是一種防偽措施。

  [生]紫外線能殺死多種細菌,所以醫(yī)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線消毒。

 。凵葑贤饩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后講解。

  1、紫外線的頻率范圍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譜上位于可見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見。

  2、不要誤認為紫外線是紫色的或藍色的,紫外線是看不見的“不可見光”、紫外線看起來是淡藍色的,那是因為除了紫外線外,它們還發(fā)出少量藍光和紫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線,來自太陽光。地球周圍的大氣層阻擋了大量的紫外線進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獲得生存的條件。為了保護人類生存家園,我們應有環(huán)保的意識,承擔起環(huán)保的責任和義務。

 。劢處熤v解完后板書]

  二、紫外線

  1、特性

  ①紫外線的化學作用很強。

  ②紫外線的生理作用很強。

  ③紫外線具有熒光作用。

  2、應用

 、籴t(yī)用消毒。

 、诜纻未胧

 、凵碜饔。

  三、知識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要學習了以下幾個問題:

  1、紅外線的特性及應用

  2、紫外線的特性及應用

  四、布置作業(yè)

  1、復習本節(jié)課文

  2、課本P53①②③

  3、復習本章內(nèi)容

  【板書設計】

  1、紅外線

  特性

  ①紅外線的熱效應強

 、诩t外線的穿透云霧的能力很強

  應用

 、倮眉t外線加熱物體

  ②利用紅外線實現(xiàn)遙感、遙控

  2、紫外線

  特性

 、僮贤饩的化學作用

  ②紫外線的生理作用

 、圩贤饩的熒光效應

  應用

  ①紫外線可使照相底片感光

 、谧贤饩的生理作用

  ③醫(yī)用消毒、防偽

物理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節(jié)科學探究課,教材以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為主線,安排了學生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過程,讓學生經(jīng)歷探討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的過程。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教材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

  同時,這節(jié)教材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及生產(chǎn)實際聯(lián)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編寫突出了這一點。在通過實驗得出摩擦力的有關知識后,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釋大量生活生產(chǎn)中的摩擦現(xiàn)象,其中還編入磁懸浮列車、氣墊船等與現(xiàn)代科技聯(lián)系很密切的內(nèi)容。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二、說教學目標

  按照課程標準,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知道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壓力大小的關系;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進一步熟悉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的過程,體會怎樣進行科學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問題中怎樣運用“變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地是進行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與老教材的課程目標相比,它更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更注重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三、說教材的重難點

  本節(jié)教材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對于教材中的知識點,學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探究能力培養(yǎng)和探究過程體驗方面,通過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各種因素的實驗探究,突出“猜想與假設”這個環(huán)節(jié),同時認識在探究過程中“變量控制”的意義和方法。

  四、教學設計思路

  為了加強這節(jié)課的探究性,體現(xiàn)課改精神,這節(jié)課我主要安排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將全班分為兩個大組,分別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其中一個因素。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在生活中,初二學生對摩擦有感性認識,只是還沒有從物理學角度對它有一個科學的認識。為了貼近學生,一上課我就演示小車從斜面上滑下的實驗,并提出問題:“小車為什么會停下來?”待學生回答后,我們本節(jié)就要來學習科學探究:摩擦力。

  2、進行新課

  (1)介紹摩擦的分類及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由于教材中不僅研究了滑動摩擦,也提到了滾動摩擦,所以我在教學中通過演示實驗,向?qū)W生簡單介紹了摩擦的分類:摩擦分為滑動摩擦、滾動摩擦和靜摩擦。同時告訴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我們只重點研究滑動摩擦。接下來我向?qū)W生介紹了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在解釋這個概念時,主要強調(diào)滑動摩擦是在兩個物體表面間產(chǎn)生的,這個力的作用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而對于“相對運動”沒作過多的解釋。

  (2)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探究活動的第一步是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

  在學生認識到摩擦力的存在后,我很自然地向?qū)W生們提出了問題:同學們猜一猜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有的學生思維受教材的影響,提出的是教材上的猜想,對于這部分同學注意對他們進行鼓勵,讓他們提出其它猜想。有的同學在課堂上思維很活躍,不局限于書本,而會提出其它猜想,作為老師,這時即使學生提出的某些猜想顯得很幼稚、很荒誕,也要發(fā)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勵。但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猜想,在學生說出他的猜想后,可以問問他“你為什么要這樣想呢?”在各種猜想均列出后,我向同學們指出,摩擦力產(chǎn)生的機理和制約因素都很復雜,對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門系統(tǒng)的學科“摩擦學”,其中一些問題至今仍在探索中。今天,我們只對兩個猜想進行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壓力有關?是否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并將全班分為兩個大組,每組用實驗探究一個猜想。

  探究活動的第二步是學生制定探究計劃與設計實驗

  怎樣證明學生自己的猜想?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他們交流討論,然后我有針對性地請了一位同學來說說他們組討論的探究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c撥,啟發(fā)學生,問他們“大家贊同他的方案嗎?其他同學還有沒有更好的實驗方案?”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個,我們這組的同學是要研究壓力的變化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那我們應如何設計實驗才能知道滑動摩擦力的變化是由這個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通過學生的思考、交流和討論、老師的點撥,學生都會制定出正確的探究計劃。

  探究活動的第三步是學生進行實驗與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論證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前,提醒同學們注意實驗器材的選擇,提醒學生注意實驗時要水平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至于有同學問到為什么在勻速狀態(tài)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是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告訴學生我們將在第六章討論這個問題,并對提出這個問題的同學進行表揚。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我巡視各實驗小組,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實驗結束后,在每個大組我抽取了兩個實驗小組公布自己的實驗數(shù)據(jù),全班同學共同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無論學生的猜想是否與實驗的結論相符,都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肯定他們的這種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同時鼓勵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在課后繼續(xù)探索滑動摩擦力是否與其他因素有關。

  在得到實驗結論后,我繼續(xù)引導學生們總結實驗中采用的方法:如果一個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我們在研究某一個因素對該物理量的影響時,應控制其它與該物理量有關的因素不變,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變量控制法”。接著我再講述:“變量控制法”是科學研究的一個基本方法,它適用于多因素問題的研究。它不僅僅適用于研究物理問題,也適用于其他科學領域問題的研究,在今后的學習和探究中,我們還要經(jīng)常使用這個方法。

  (3)如何增大和減小摩擦

  有很多增大和減小摩擦的事例都是學生們所熟悉的,而且學生們已經(jīng)通過實驗獲得了滑動摩擦的有關知識,所以對于這個問題我組織學生自己進行討論,我還鼓勵他們提供更多有趣的利用摩擦、減小摩擦的事例,讓他們自己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這些有關摩擦的現(xiàn)象,并總結出增大和減小摩擦的常用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只是適當?shù)剡M行引導和點撥。

  在減小摩擦的事例中,我上網(wǎng)下載了有關磁懸浮列車的資料和圖片,并簡單介紹了磁懸浮列車減小摩擦的原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討論假如生活中沒有摩擦力

  從上面的討論中,學生已經(jīng)知道摩擦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摩擦力也并不總是有害的,接下來我讓同學們繼續(xù)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摩擦力會是什么樣呢?并讓學生在課后完成“迷你小實驗”,并將討論的內(nèi)容以“假如生活中沒有摩擦力”為題寫一篇小論文。

  3、課堂小結

  我先讓學生以“學到了什么”為線索進行小結,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我再做適當?shù)难a充。因為學生大都只能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個小結,但對學習過程中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卻不能做一個很好的總結,所以我在學生小節(jié)后做了適當?shù)难a充,讓學生知道探索知識的過程比單純的學習知識更重要。

物理說課稿 篇4

  1.說教材

  <摩擦力> 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相互作用”第3節(jié)的內(nèi)容,是本章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本章講述力的基本知識,它是整個高中物理的墊基石,所以本章知識教學的好壞關系到高中物理教學的成敗,因此本章的教學尤其重要。本節(jié)內(nèi)容有:1.滑動摩擦力;2.靜摩擦力;3.摩擦力的調(diào)控。放在學習了彈力之后,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而且摩擦力是常見的三種力之一,學好本節(jié)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下面對物體受力分析的學習。此外,摩擦力的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學習它有廣泛的現(xiàn)實意義。本節(jié)有如下特點:1.本節(jié)的知識與初中的相關知識相銜接,降低了初高中的臺階;2.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直接使學生參與到探究知識的過程,體驗學物理的樂趣;3,先研究比較形象的滑動摩擦力,后研究較抽象的靜摩擦力,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的認知過程。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zhì),從“三維目標”培養(yǎng)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胖R與技能:1.知道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會判斷它們的方向。

  2.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會應用公式f=Nμ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實驗探究靜摩擦力的大小

  3.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⑵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實驗分析能力。

  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向?qū)W生滲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辯證思想。

  如果能抓住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從而判別摩擦力的類型和方向,也就把握了本節(jié)課的要領。所以在本節(jié)的教學中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

 。1)教學重點:

  1.滑動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及規(guī)律,會應用公式f=μN解決實際問題。

  2.靜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及規(guī)律,正確理解什么是最大靜摩擦力。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他們易接受相對形象的滑動摩擦力,而對相對抽象的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普遍感到有些困難,因此對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難點的突破著重介紹“假設法”即假設接觸面光滑,則相互接觸的物體一定相對運動,那么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就不難判斷了。

  (2)教學難點:靜摩擦力方向的確定。

  2。說教法

  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重在啟發(fā)思維,教會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探究實驗使學生感受到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的存在,并引導學生分析其規(guī)律和區(qū)別,使學生體驗發(fā)現(xiàn)知識的樂趣;另外做演示實驗運用控制變量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f=μN的規(guī)律并理解其物理內(nèi)涵,使學生全面理解教材。因此,這節(jié)課可采用綜合運用直觀演示、講授、探究、討論并結合多媒體手段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加強師生間的雙向活動,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3.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xiàn)代教育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初中學過的摩擦力的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將正壓力與上節(jié)課彈力的知識相聯(lián)系,在實驗中總結出摩擦力的規(guī)律。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自主,討論的學習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任務。最后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舉出生活中一些有關摩擦力的例子,做到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

  4.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yǎng)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3分鐘。)

 。ǘ嗝襟w)看一則消息(日常生活中人踩西瓜皮滑倒的例子)和兩個圖片(有關工業(yè)上傳輸帶和氣墊船、磁懸浮列車)提出問題:看了一 則消息和兩個錄象它們告訴了我們哪些物理知識?--學生討論自由回答 ,再提出問題:在我們的生活、身邊同學們能不能舉出一些有關摩擦的例子? 學生自由回答課堂的氣氛活躍。例如可以讓學生把手掌平放書桌上,不斷加大壓力并向后拉,從而感受不同類型摩擦力的存在,啟發(fā)學生體驗思考不同摩擦力的區(qū)別和產(chǎn)生條件,讓學生的思維進入新課的軌道。

  2.新課教學程序如下(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30分鐘)

  (1)滑動摩擦力:

  實驗探究→導入新課→控制變量→相關運用。實驗探究,得到什么是滑動摩擦力及其產(chǎn)生條件→實驗分析,得到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辨析物體的運動方向和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的區(qū)別→設計控制變量的實驗,探究得到滑動摩擦定律→課本例題。

 。2)靜摩擦力:

  實驗演示→得到什么是靜摩擦力及其產(chǎn)生條件→實驗分析→得到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著重介紹“假設法”(即假設接觸面光滑,則相互接觸的物體一定相對運動,那么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也就不難判斷了)→由受力平衡狀態(tài)確定靜摩擦力的大小具有被動性。實驗探究→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之間的關系→強調(diào)正壓力就是上節(jié)課的彈力,但是垂直接觸面指向被壓的物體。

 。3)、鞏固與練習

  為使學生所學知識具有穩(wěn)定性,并使知識順利遷移,在本節(jié)課上安排 5~10分鐘的時間進行鞏固和練習。具體做法是:先留2分鐘時間讓學生回顧一下課本和黑板上的知識內(nèi)容,接著做這兩個練習:練習1、2、3題。然后評講。

 。4)、布置作業(yè)

  練習第3、4題。并預習下節(jié)教材.

  (5)板書板畫

  板書、板圖的直觀性、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較強,在黑板上保留的時間較長,對學生視覺的刺激作用明顯。教學中將整塊黑板一分為二,一半簡寫概念、規(guī)律,一半留作分析作圖。以上是對本節(jié)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結束語 :在以上設計中,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物理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一章第1節(jié)的內(nèi)容。本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為長度和時間的測量。讓學生通過對長度和時間這兩個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國際單位制并學會基本的測量方法,第一次科學正確的對物體進行測量并且讀數(shù),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內(nèi)容,為后面運動的快慢的學習做好鋪墊。

  2.教材的特點

  教材從測量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過“測量活動”貫穿教學!皽y量活動”的選擇可以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參考。本節(jié)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測量活動,如用刻度尺測量長度。鑒于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測量知識和技能,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測量活動”為核心展開。使學生在測量的實踐中,通過教師指導、閱讀以及師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等方式進行教學。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長度的國際單位及單位換算;(2)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3)知道測量的結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4)知道測量有誤差。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實例分析,讓學生明確測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過實際測量,讓學生體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2)培養(yǎng)動手、動腦的好習慣,體驗成功的快樂。

  4.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刻度尺的正確使用和長度的測量;(2)誤差和錯誤的區(qū)別

  二.說教法和學法

  突出物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仔細觀察,勤于思考,倡導學生的主動學習、樂于探究、勤于動腦、善于表達、體現(xiàn)教育的全面性、個性化。

  教學重視三性: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即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生活需要引出測量的實質(zhì)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充分開發(fā)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盡量利用學生身邊的物品為材料探究長度測量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生活到技術多角度、全方位認識長度的測量,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發(fā)展學生探究、分析、歸納、遷移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通過問題導入法引入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進而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問題一: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常用的長度測量的工具,教師總結

  1.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卷尺、三角尺

  問題二:請學生回顧小學所學到的長度單位及其換算,教師補充

  2.長度的主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我們走兩步的距離約是1米,課桌的高度約0.75米。長度和時間的側(cè)量

  3.長度的單位

  還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們關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問題三:請學生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和寬,教師總結

  4.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會認、會放、會看、會讀、會記。

  認:認清刻度尺上標注的單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線的位置。

  放: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側(cè)緊貼被測物體。

  看:視線應垂直于被測物體及刻度尺讀:讀出準確值,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記:記錄的數(shù)據(jù)要有數(shù)字和單位。

  問題四:讓學生回答裁判是怎么判斷出長跑運動中的冠亞軍的,教師總結

  5.時間的測量

  時間的單位:秒(s)、分(min)、時(h)

  測量的儀器:秒表、電子表、鐘

  問題五:讓學生回答我們測量所得的值就一定和真實值完全一樣嗎?

  教師總結并引入誤差

  6、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種差別就是誤差。

  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兩者區(qū)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例如多測量幾次錯誤可以消除。

 。ㄈ┱n堂小結

  (四)課堂鞏固練習

 。ㄎ澹⿲W后反思

 。┌鍟O計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長度的測量

  1測量工具直尺、卷尺、三角尺

  2單位國際單位米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3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會認、會放、會看、會讀、會記

  二時間的測量

  時間的單位:秒(s)、分(min)、時(h)

  測量的儀器:秒表、電子表、鐘

  三誤差

  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

  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兩者區(qū)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錯誤可以消除。

物理說課稿 篇6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應用

  2.了解靜態(tài)平衡和動態(tài)平衡

  過程與方法

  鞏固:確定研究對象、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應用物理規(guī)律列方程的解題思路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并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zhuǎn)變,本節(jié)的重點是:物體的靜態(tài)平衡與某一方向的平衡;教學的難點是: 利用平衡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fā)思維,教會方法。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力的合成與分解、力的平衡條件,可以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了解靜態(tài)平衡與動態(tài)平衡,并通過歸納總結出確定研究對象、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應用物理規(guī)律列方程的解題思路,再進一步聯(lián)系生活,通過實例講解來鞏固力的平衡的應用。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jié)課綜合運用直觀講授法、歸納總結和并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合理提問、評價,引導學生主動復習知識,并解決實際問題。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xiàn)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較深對平衡條件的理解。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復習力的合成與分解,力的平衡條件;通過例題講解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理解平衡條件的應用。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在輕松、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yǎng)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教師運用許多實例和圖片(課本95頁:大型的體育館,圖書館,橋梁;物體的勻速運動等)來介紹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的應用,使學生對物理學在社會生產(chǎn)和人類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有更加豐富的感性認識。

  2.新課教學 (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物理說課稿平衡條件的應用范文教師通過提問的形式,幫助學生復習,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力的平衡條件的知識,并指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章所學的.內(nèi)容。在新課引入中,提出問題:哪些物體屬于靜態(tài)平衡,哪些屬于動態(tài)平衡?并指導學生,如何把生活、生產(chǎn)中的具體情境轉(zhuǎn)換為物理模型,結合常見力、力的合成與分解及平衡條件進行受力分析,歸納確定研究對象、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應用物理規(guī)律列方程的解題思路。為幫助學生進一步糾正“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一定是靜止不動的”這一錯誤認識,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和某一方向上的平衡狀態(tài)等情況進行分析。把實例轉(zhuǎn)換為物理模型,進行受力分析,得到某一方向上滿足力的平衡條件,來理解物體在某方向上的平衡。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97頁的作業(yè)(或教師精選出兩道例題進行分析解答),教師進行分析與講解,進一步鞏固受力分析的解題思路。使學生在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具有穩(wěn)定性,鞏固性。最后布置作業(yè)。(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 :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歸納總結。同時還要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物理說課稿 篇7

  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的內(nèi)容、地位和作用

  地位及作用:動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適應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它比牛頓定律發(fā)現(xiàn)的早,應用比牛頓定律更為廣泛,如可以適用于牛頓定律不能夠解決的接近光速的運動問題和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即使在牛頓定律的應用范圍內(nèi)的某些問題,如碰撞、反沖及天體物理中的“三體問題”等,動量守恒定律也更能夠體現(xiàn)它簡單、方便的優(yōu)點。

  處理方法:雖然3-5要求低,但是動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3-5的最重要內(nèi)容,做為一名物理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物理思想、物理意識,因此在教學中力圖讓學生自主探究切來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于課標和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將該節(jié)課的教學三維目標定位為

 。ǘ┙虒W目標

  1、 理解動量的概念,知道動量是矢量,

  2、 理解動量守恒定律的確切含義和表達式,培養(yǎng)守恒思想。

  3、知道動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條件,并會用它解決問題。在講解例題2時和學生探討一下車輛安全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

  4、通過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強烈的求知欲、濃厚的學習興趣等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ㄈ┙虒W重點、難點

  重點是動量、動量守恒定律

  難點是動量守恒條件的確立

  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jié)課設定的教學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教法和學法:

  為了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體現(xiàn)循序漸進與啟發(fā)式的教學原則,我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在教師的引導下,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開放性問題的設置來啟發(fā)學生思考,通過問題導學,合作探究,學生交流展示,學生提出疑問,在自主學習中體會物理概念形成過程中所蘊涵的物理方法,使之獲得內(nèi)心感受。再進行達標訓練起到鞏固的`效果。

 。ㄎ澹┙虒W準備

  多媒體(展示碰撞動畫)、實物展示臺(供學生展示用)、學案(課前要求預習)

  最后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流程

  1) 整體設計

  安排“知識鍵接(創(chuàng)設情景)----展示目標——問題導學(合作探究)——當堂達標訓練--課后鞏固訓練”進行,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的主導地位。

  2) 環(huán)節(jié)設計(主要是知識鍵接引入和重難點突破)

  情景鍵接導入,通過兩小球的一維碰撞,V2>V1,發(fā)生碰撞,問碰撞后有幾種可能情況?并思考碰撞中遵循怎樣的規(guī)律?(從不變量引入守恒并導出了動量的概念)

  重點(1)討論動量概念,我設計如下知識點填空,可以概括其要點。1、定義2、表達式3、單位4、方向,5,動量變化

  這些內(nèi)容在引入動量概念后可以輕松自主解決。

  重點、難點(2)理解動量守恒定律及條件

  自學問題:1、什么是系統(tǒng)?什么是內(nèi)力和外力?

  2、分析上節(jié)課兩球碰撞得出的結論的條件。兩球碰撞時除了它們相互間的作用力(系統(tǒng)的內(nèi)力)外,還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們彼此平衡。氣墊導軌與兩滑塊間的摩擦可以不計,所以說1和2系統(tǒng)不受外力,或說它們所受的合外力為零。

  3、動量守恒定律的內(nèi)容 4、表達式

  5、適用條件

  在例題2的分析中可設計如下問題:1、是否滿足守恒條件2、選擇正方向3、碰前動量4、碰后動量,5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列式計算

  1、學生活動:

  討論(-)學生交流,教師巡視,學生在討論中遇到問題詢問老師、老師匯總

  展示交流(1) 教學把巡視中遇到的問題和重點問題提出來,先讓或者引導其他小組會的同學給與解答,不會的教師才再給與解答。然后教師給與延伸 (例題分析)

  2、 當堂達標訓練(10分鐘)學生展示答案與標準答案比較。解答有異議的問題。

  3、 課后設計專門的鞏固訓練

  總結語:應及時說明:這是課前的設計,還有待于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實施,并且將在具體實施中結合課堂實際及時應變調(diào)整

物理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電場強度”,下面我對這節(jié)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具體內(nèi)容如下:

  一、教材分析

  《電場強度》是選自普通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1第一章第3節(jié)的內(nèi)容。電場強度描述了電場的力的性質(zhì),是電學中最基本的概念。學好電場強度和電場力,才可拓展延伸至電場力做功、電勢差、電勢能、電流的形成、帶電粒子的運動等一系列的新概念。因此電場強度概念不僅是本章的重點、難點,也是整個電磁學的重點之一。

  二、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知道電場是電荷周圍存在的一種特殊物質(zhì),知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發(fā)生的。

  2、了解試探電荷的作用,理解對試探電荷的電荷量和試探電荷的尺寸的要求。

  3、理解電場強度的物理意義,掌握電場強度定義式和方向的規(guī)定及其公式的應用。

  4、知道點電荷周圍的電場分布和電場的疊加,會用點電荷的場強公式和電場疊加進行有關計算。

  5、知道電場線的特點。

 。ǘ┻^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及類比的方法、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2、在理論和實驗論證、猜想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論證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過電場強度定義式的得出,讓學生體會到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和重要性。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了解法拉第在電磁學中的貢獻,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2、通過學習電荷的電場分布,是學生認識到對稱和科學的美感

  三:重點、難點

  重點:以深刻理解電場強度的物理意義為重點內(nèi)容。

  難點:一、電場強度的定義方法及其矢量性;二、幾種典型電場線的分布特點。

  四 說方法

  教法:根據(jù)本節(jié)課內(nèi)容較抽象、理性思維較強的特點,教學中采用實驗、類比、設問、合作探究并輔助以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啟發(fā)式教學。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學法:對學生而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掌握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動起來。從而是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五、教學過程

  據(jù)以上的分析,教學中以現(xiàn)代教學理論為指導,以掌握知識為主線,以培養(yǎng)能力為中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⒈引入新課:

  首先提出問題(看幻燈片1)學生解答,之后我這樣導言:力不能脫離施力、受力物體而獨立存在,即力具有物質(zhì)性,由此可知在電荷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物質(zhì)。這節(jié)課我們從兩個方面去認識它,一是定量描述,二是形象化描述。由此引出課題“電場強度”

  2.新課教學:

  首先電場的教學:讓學生自讀教材中電場部分的知識,了解法拉第對電磁學的貢獻,并認識到電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zhì)。之后強調(diào)本節(jié)課的知識主線: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作用。然后進入電場強度的教學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1)兩點電荷間靜電力的產(chǎn)生用場的觀點怎樣解釋?進一步說明場具有何性質(zhì)?

  2)電場看不見、摸不著,我們?nèi)绾蝸碚J識它?

  3)引入的試探電荷應具有什么特點才能真正反映原電場的性質(zhì)?

  4)同一試探電荷在某一電荷形成的電場中的不同位置受力的大小方向一般不同,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通過前四個問題,根據(jù)電荷在電場中受力情況,引出電場的性質(zhì):即電場有強弱又有方向

  1)能否任意選取一個電荷,用它在電場中某位置受到的電場力表示該點的電場的強弱和方向?為什么?

  2)同一試探電荷在電場中的不同位置受力不同,不同試探電荷在電場中同一位置受力不同,說明什么問題?

  3)電場力即與試探電荷電量有關,又與電荷在電場中的位置有關,據(jù)此試問:F/Q是反映了誰的量?這樣就自然而然的引入了電場強度這個物理量。

  意圖:通過以上合理設問,明確思維軌跡。讓學生清晰地掌握場強引入的思路及其物理意義,即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一。而在下面的'問題中又順理成章出開始了對場強的進一步的認識。

  1) 前面用比值法定義了場強的大小,場強的方向又如何定義呢?

  2) 讓學生思考在E=F/Q中Q是什么電荷的電量?能否推出E∝F、E∝1/Q ,而場強E的決定因素又是什么?

  同時讓學生觀察多媒體動畫,并在上述思考的基礎上歸納電場強度物理意義、定義及其特點,電場強度是對電場的定量描述。但電場看不見、摸不著,為便于我們的研究,需要把它形象化的表達出來,物理學中用一系列的曲線來代表電場。

  由此引出電場線教學

  在這部分教學中我采用類比的方法,首先復習初中所學的磁感線,根據(jù)磁感線的特點來認識電場線。同時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平行板和點電荷周圍的電場線的形狀。再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等量同種和等量異種電荷周圍的電場線。

  最后學生注意觀察幾種典型電場的電場線分布,總結電場線的特點。

  在整個教學中,我設置了適當?shù)木毩晛盱柟趟鶎W的知識。在此基礎上根據(jù)電場強度的定義式來分析點電荷周圍的場強,并進行有關計算。

  4、課后小結,作業(yè)布置:

  5、板書設計:教學中將黑板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主板書寫概念、規(guī)律、以及公式的推導過程等。一部分為副板書,用來畫草圖,解答例題等。同時利用彩色粉筆書寫重點內(nèi)容或關鍵詞,以表示強調(diào),引起學生重視。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物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物理說課稿12-17

物理說課稿03-11

初中物理說課稿02-16

初中物理說課稿09-21

物理重力說課稿12-18

物理《質(zhì)量》說課稿12-01

物理單擺說課稿12-01

精選物理說課稿九篇01-19

物理電學說課稿03-11

物理重力與重心說課稿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