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說課稿 篇1
1、教學內(nèi)容分析:
《看花燈》是一篇反映兒童寒假期間生活的課文,講的是“我”和媽媽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看花燈的情景,全文洋溢著歡騰喜慶的氣氛。通篇詞語的運用準確、恰當,尤其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更使文字優(yōu)美,語言活潑,非常適于學生訓練朗讀和積累語言。
2、學情分析:
經(jīng)過以往的學習,學生對閱讀有著比較濃厚的興趣,他們樂于表達,樂于想象。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初步的感知,能說出課文中花燈的名字。然而經(jīng)課前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班中大部分學生雖然和家人逛過廟會,但卻極少有在晚上去街上看花燈的經(jīng)歷。這勢必對體會語言文字帶來難度。因此,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課文”這個例子,抓住語言文字,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想象,借助直觀的圖片資料感受,彌補學生相關生活經(jīng)驗的不足,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基于以上的考慮,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復習本課生字、認讀字,指導學生正確、端正地寫好“飛”字。
2、讀中感悟,體會花燈的漂亮,感受看花燈的快樂。(重點)
3、能將自己看到的花燈講給大家聽,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難點)
主要教學流程:
本課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想突出以下教學理念:
關注識字寫字,練有實效。
以朗讀代講解,讀中感悟。
體會文章寫法,學習表達。
一、關注識字寫字,練有實效。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中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教學中我牢牢抓住這個重點,從以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識字、寫字的指導。
(一)詞語復現(xiàn),連詞成句。
揭示課題后,我以先來和字詞朋友打招呼的形式,引出生字,進行鞏固。
第一屏:
字音方面:正()晚上()媽媽()
自形方面:花(板書指導書寫)
設計意圖:第一屏的生字中,很多都是上節(jié)課新學習的生字。及時的復現(xiàn),讓學生加以鞏固。接著課件上再增加“去、我、和”幾個字,引導學生連詞成句:“正月十五晚上,我和媽媽去看花燈!边@樣的設計考查了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對字、詞的理解,訓練了學生的表達。
(二)詞語搭配、回顧內(nèi)容:
(1)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首先引導:這一天,“我”和媽媽都看到了哪些漂亮的花燈呢?然后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補充完整句子:
。2)出示本課“飛、游、甩”等字,引導學生體會這些都是描寫什么的詞語?然后進行詞語搭配,并帶著動作讀一讀。
設計意圖:通過幫助“金魚、蝴蝶、玉龍”這幾個詞語找朋友的形式,考查了學生對兩類生字的認讀情況,然后引導學生,“請你想象著樣子、動作讀一讀!边@樣的復現(xiàn)形式,幫助學生理解了動詞的意思,使詞語牢牢地記在了學生的腦海中。
(三)扎實寫字,培養(yǎng)習慣。
在本課時第一環(huán)節(jié)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安排了兩次“指導學生寫字”的過程。
第一次:二次指導“花”字,將字的下半部分寫緊湊、寫舒展。
“花”字是第一課時重點指導的生字,憑借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多數(shù)學生在書寫“花”字時,下半部分都寫得不夠緊湊、舒展。遵循孩子的學習需要,在“詞語復習,連詞成句”的環(huán)節(jié),我對“花”字進行了二次指導!跋旅媸莻左右結構的字,豎彎鉤寫在豎中線上,左右就緊湊了。最后一筆的豎彎鉤,要舒展一些。比一比,看誰寫得比上節(jié)課有進步!保ㄟ呎f邊板書范字),并讓學生現(xiàn)場書寫一個。
第二次:重點指導“飛”字,感悟獨體字怎樣寫得緊湊、舒展。
本課時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獨立觀察、書寫“飛”字,以訓練學生認真觀察、正確書寫的能力。繼而要求學生獨立書寫,在集體反饋時,指導重點筆順,避免把第二筆和第三筆寫成一筆“撇點”;還有第一筆的“橫折斜鉤”要把斜鉤寫長一些,舒展一些。然后,要求學生再次書寫一個字,通過鞏固練習,逐漸將字寫好。
設計意圖: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關注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訓練”不能是一句空話,我們要真真切切地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挖掘生字中需要指導學生寫好的訓練點。踏踏實實引導孩子觀察、書寫,切實提高寫字能力。
二、以朗讀代講解,讀中感悟。
(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體會花燈之多。
1、教師范讀,引導學生聽中感悟,初步體會花燈多。
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是向學生訓練朗讀特別有效的方法。范讀中,引導學生邊聽邊想象:你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教師朗讀中的抑揚頓挫,使學生進入情境,進而感悟語言。學生可能會說:我覺得花燈特別多,墻上、樹上、天橋的欄桿上到處都是花燈;我覺得花燈亮閃閃的,特別漂亮等等。
2、圖片比較,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深入體會花燈多。
在交流中,教師抓住學生對“樹上掛的都是花燈”的感悟,理解“掛滿”。出示圖片,這是掛滿嗎?這是嗎?圖中的花燈由少變多,再到更多,通過直觀地觀察與比較,從中體會“掛滿”的“滿”字用詞準確、形象。
3、啟發(fā)想象,引導學生想中感悟,融入“燈的世界”。
“閉上眼睛,想一想,這些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mdash;mdash;墻上,掛滿mdash;mdash;樹上,掛滿mdash;mdash;欄桿上,還掛滿哪兒了?”啟發(fā)想象,使學生身臨其境,不僅訓練了語言,還使他們感受到了花燈之多,仿佛置身于燈的世界里。朗讀的欲望被激發(fā),朗讀的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加強讀法指導,引導學生感悟花燈之美。
針對年段特點,我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重點定位在:加強讀法指導,訓練學生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感悟“花燈真漂亮”。
首先,教師引導:“誰愿意把你看到的漂亮的花燈讀給我們聽?你準備怎么讀?”根據(jù)我對學生既往的朗讀訓練,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到的幾種朗讀方法:
。1)把文字變成畫面,想象著讀
。2)有的愿意加動作讀。
。3)還有的愿意進入角色讀。我隨即進行表揚與鼓勵,“就用你們說的這些好方法,讀一讀這段話。(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比一比,看誰把花燈讀得最漂亮!”
在學生自由練習朗讀后,我安排朗讀展示的過程。首先以描寫“金魚”花燈的句子為例,鞏固朗讀方法。此處設計了四個小環(huán)節(jié):
“金魚”在風的吹動下,一擺一擺的,真像在水中游動。
1)生生互評發(fā)現(xiàn)讀法:通過他的朗讀,你覺得這個花燈哪兒漂亮?學生通過評讀發(fā)現(xiàn)讀法。
2)自我評價交流讀法:結合學生的感受追問朗讀的同學,你是怎么讀,就讓大家感受到“金魚”花燈,金光閃閃,還一擺一擺的,特別漂亮?
不管是哪種方法,教師都給予肯定。
3)教師評價小結讀法:通過他的朗讀,還讓我感受到“金魚”花燈好像真的在游動呢!
4)綜合運用,提升朗讀水平:誰還能像他這樣給大家讀一讀?此時運用上面的方法進行朗讀。
設計意圖:在生生、師生的.評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了讀法的指導,我想,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朗讀水平定會有所提高。告別分析式的閱讀,以讀代講,學生在感受朗讀樂趣的同時,提高了朗讀能力。這個過程,更為實在、真切!
(二)限時練習背誦,積累優(yōu)美語言。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給學生限時三分鐘,要求學生背誦第3自然段,此時,教師出示課件,給學生以背誦提示。然后,根據(jù)提示進行檢查。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獨立嘗試背誦。在熟讀中積累優(yōu)美語言。
三、體會文章寫法,學習表達。
(一)在比較閱讀中,啟發(fā)學生想象,滲透表達方法。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扎扎實實訓練學生表達能力也是教學的重點,因此,在本課時我設計了說話訓練:把你見過的花燈說給大家庭。然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普遍只會說出“我見過猴子燈,我見過飛機燈”這樣簡單的句子。至于吸引人,栩栩如生就談不上了。
恰好文章第三自然段生動有趣的表達,為學生訓練表達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不僅將看到的花燈說清楚,還加上想象說得更生動就更好了。這個表達的提升雖不做硬性要求,但它給班中一些有能力的同學提供了表達的機會。通過這兩年對比較閱讀的研究,我認為借助比較閱讀,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表達特點,訓練后,提升表達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是這樣引導的:
1、引導學生回憶復現(xiàn)生字詞階段出示的句子。
還記得這句話嗎?
2、通過比較文本,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異同:
教師引導:這兩句話都能告訴我們什么?那又有什么不同呢?
兩種寫法的相同點:都能夠告訴我們作者看到了哪幾種花燈。
兩種寫法的不同的:第二句話加上作者的想象,讓我們感受到花燈很漂亮,第一句話卻不能。
此時教師及時小結“想象”寫法的作用,再次感受“想象”的妙用,使積累背誦加以鞏固。
(二)在拓展閱讀中,豐富學生認知,提升理解,訓練表達。
1、出現(xiàn)拓展的小兒歌《看花燈》,引導學生自讀、同桌讀、指名朗讀,在兒歌的誦讀中,復現(xiàn)了本課的生字認讀字,又及時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為表達搭建了臺階。
2、教師出示兩種花燈的圖片,啟發(fā)學生想象:“小馬”和“白鵝”好像在干什么呢?接著模仿書中的句子,用一句完整的話將自己看到的花燈說給大家聽。
3、通過小組練說、推薦說、集體評議,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通過想象我們不僅把花燈的樣子說出來了,還讓別人感受到花燈特別漂亮,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了大家眼前。
語文說課稿 篇2
“秋風纏綿的那天,我想起一雙無助的眼。在那風景相伴的地方,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的臉!蔽覀兌呿懫鸬倪@首歌,就是大家熟悉的《天亮了》,這首歌感人之處不僅僅在于歌詞,更在于背后那感人至深的故事。當轟轟烈烈的母愛被人們傳誦時,但還有一種淸若小溪般的母愛,因其平淡而被我們忽視著。作為一名教師,如何讓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們感受到母愛,真正體會媽媽的愛,甚至批評。通過對母愛的體會、理解媽媽的愛,喚起自己以實際行動回報媽媽的愛,這是我一直思考和探討的問題。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媽媽的愛》。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媽媽的愛》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二單元《媽媽》的第一課,課文選取了媽媽為我扇扇子、媽媽打傘接“我”、媽媽送我去醫(yī)院、媽媽批評“我”講誠實、媽媽教導“我”愛祖國這樣四個生活片段,細致而形象地再現(xiàn)了母愛的偉大、無私和細膩。前三節(jié)讓學生在身體上感受無微不至的母愛,后兩節(jié)讓學生在思想上真正理解母愛。本課以熟練朗讀課文為宗旨,體會詩歌語言的韻律美,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母愛,關愛、回報母親,體現(xiàn)母子、赤子情深。但是,對于“批評是最好的愛”還沒有真正理解,特別是對于單親家庭子女和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根本就缺乏或者沒有母愛。通過學習,讓孩子不再忽略無微不至的照料之愛,不再羞愧循循善誘的教導之愛,不再反感絮絮叨叨的批評之愛。讓學生在明變是非的前提下判斷《兒子們》一課做法的對錯,體會童話故事《塘鵝媽媽》中的母愛。
二、聯(lián)系實際,說目標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這不正是學案導學的精華嗎!
1.充分閱讀本課,隨文理解14個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有關“媽媽的愛”的句子,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體會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
3、通過學習課文,意識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愛中,結合生活事例激發(fā)自己對媽媽的愛,并仿照課文寫一兩節(jié)。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感受母愛,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進而把對媽媽的愛演化成具體的行動。
三、學案導學,說教學法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語文教學絕不只是簡單的告訴,而是一種過程,一種感悟,一種體會!睂τ谖覀兌昙壓⒆觼碇v,課文雖美,但讓他們真正地理解卻有一定的難度。
為了有效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難點,我在教學本課時,著力體現(xiàn)如下幾點:
。ㄒ唬╅喿x課文
朗讀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媽媽的愛這篇課文較短,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很適合在讀文中識記生字,感悟母愛,為此我設計了多種方式讓學生讀文。
1、范讀課文:教師范讀課文是新課程所倡導的。在知識上我的范讀幫助了孩子糾正字音,初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自由讀文:我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讓她們帶著自己的感情大聲地去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指名讀文:是幫助學生糾正字音的'同時,并進行朗讀指導。
4、齊讀課文:是鞏固生字和朗讀的一個檢查。
通過四種不同方式的朗讀,有效而又靈活的培養(yǎng)孩子朗讀課文的興趣,更好的在范讀中被母愛所觸動,自由讀中被母愛所感動,指名讀中被母愛所打動,齊讀中被母愛所心動。
(二)理解課文
語文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根據(jù)二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我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母親對孩子的愛。
1、引領
課文中的第一小節(jié),我引導孩子抓住“很熱很熱”、“半夜”、“正給我搖著扇子”、“浸濕”理解媽媽是在什么情況下為我扇扇子?通過看圖、聯(lián)系上下文幫助孩子理解媽媽為了能讓我睡好,一夜不睡的給我扇著扇子,汗水卻浸濕了自己的衣裳,可見媽媽的愛是多么的無私,就如那清涼的風。
2、幫扶
學生有了第一小節(jié)的基礎,已經(jīng)初步知道通過詞語和語句來理解課文,我便試著放手給孩子,讓學生通過讀文找重點詞語、談感受來理解媽媽的愛。孩子們通過看圖、和生活中的真實經(jīng)歷和體會,感悟到只要我們需要,媽媽的愛就會化成遮雨的傘。
3、放手
第三小節(jié)我完全放手給孩子,讓他們讀課文談感受。我讓他們小組探討、交流、匯報中,理解媽媽對我們的愛從不會停止,會為我們付出他們所有的愛,直到永遠。
4、感悟
出示關于課文場景課件,激發(fā)孩子的情感,讓孩子把內(nèi)心想對媽媽說的話全部說出,達到情感的高潮。
(三)
拓展課文
1、現(xiàn)身說法,談感受。我們常常被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感動著,孩子從媽媽的行動中學會了孝順長輩,那你的感受是什么?讓孩子意識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來回報母愛。
2、仿寫課文,練寫作。這篇兒歌較短,很合適讓孩子進行仿寫,把母親對孩子的愛,濃縮成詩歌,鍛煉了孩子的寫作能力及對母愛的深刻理解。
四、再現(xiàn)課堂,說流程
一)想你——想念親情——憶母愛
上課時先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光碟,用歌曲導入,再讓學生說說心里感到了哪種最無私、最深沉的愛。(設計意圖:鋪墊課堂情感基調(diào),為后面理解課文,感悟母愛開啟序幕。)
二)讀你——品味文本——享母愛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先出示第一課時的生字和生詞,讓三個小老師教讀三排詞語,也順便檢查一下三位小老師的學習情況。然后,再讓同學們伴隨著《搖籃曲》靜靜地用心自己讀這首詩歌,讀完后說說自己的收獲。(設計意圖:通過由讀詞語到讀課文的方式和在跟配合與文本基調(diào)差不多的音樂進行朗讀、品悟文本,讓閱讀教學成為學生、教師、文本語言之間的橋梁,而朗讀是品悟文本,理解文本最有效的方法。)
三)理解你——賞析文本——解母愛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習我分為三部分進行教學,第一部分品讀學習第一節(jié);教師幫扶學習課文回味母愛,第二部分品讀學習第二、三節(jié),學生在學案導學下自學并回味母愛;第三部分品讀學習第四、五節(jié),師生共同學習,理解母愛,理解平日里忽略、遺忘、甚至反感的母愛。
。ㄒ唬⑵纷x學習第一節(jié)
先讓學生自由品讀第一節(jié),思考這節(jié)主要講什么內(nèi)容?學生在自己品讀的基礎上很容易知道文本將的是“媽媽在暑天為孩子扇扇子”。學生回答以后教師接著反問:為什么說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能夠抓住課文中關鍵字詞說一說嗎?”這是學生會很容易找到“很熱”和“很涼”兩個詞語對比說:“因為媽媽在很熱很熱的夜晚給“我”扇扇子:因為媽媽給“我”扇扇子,給我?guī)砹饲鍥!暗鹊染渥舆體會媽媽的愛的確是清涼的風。
接著讓學生觀看課件,指導有感情朗讀相關句子。課件再現(xiàn)課文情景讓學生體會:媽媽也會困,因為她上了一天班,比我累多啦!體會媽媽也熱。因為她只給“我”扇自己不扇,汗水卻濕了透了她衣裳。學生體會到這種程度教師再指導學生用自己的體會讀這一節(jié)。
。ǘ、學習二三節(jié)
在第一小節(jié)幫扶學習的基礎上,現(xiàn)在可以放手實施學案導學了。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jié)分組學習。為了更好的學習課文,老師出示學案導學:
。1)讀
。2)想:這小節(jié)講什么內(nèi)容?
。3)思考:為什么說媽媽的愛是什么?
(4)有感情地練讀
。5)觀看課文場景課件(播放課件:媽媽在雨中送傘,媽媽把孩子去醫(yī)院。)
。ㄕf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運用好學案導學,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教師只要適當?shù)攸c撥甚至參與到學生的自學當中去。導學時間一到,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總結和匯報自學情況了。)
通過學生的學習,學生匯報:第二節(jié)講媽媽在雨天為孩子送傘,第三節(jié)講媽媽抱孩子去醫(yī)院,媽媽在很涼很涼的雨天為“我”送傘,雨水卻打在自己身上,所以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媽媽在“我”生病的時候抱“我”去醫(yī)院,還著急地哭了所以說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最后,學生在欣賞課文場景課件后再次閱讀這兩節(jié),回味平日里我們看得見的、倍感舒適的母愛。
(二)、學習四五節(jié)
這兩節(jié)的學習比較困難,也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我在學案導學上所挖掘的重點,因為,這兩節(jié)要學生明白和接受媽媽們批評式的愛。為什么批評我還說媽媽的愛是責備的目光,為什么我說我最愛媽媽,而媽媽說我應該愛祖國媽媽呢?
我先指名分別讀第四第五節(jié),并匯報主要內(nèi)容,讓沒有抽到的學生以旁觀者的身份傾聽并理解媽媽的批評到底對我們好不好,我們到底該不該愛祖國媽媽?接著教師小結前面媽媽給我扇涼、為我送傘、抱我去醫(yī)院那都是愛,我們能夠理解,那為什么媽媽批評、教導也是愛呢?然后給足時間讓孩子好好討論這個問題,小組討論后匯報:我們犯錯時媽媽不批評那不是愛,那是縱容你;我們做的不足時媽媽放任自流那也不愛,那是放任自流。這時,我高興,馬上播放課件《刀愛》(慈祥的老農(nóng)用刀使勁得把核桃樹樹干砍得傷痕累累),并告訴學生那是為了核桃樹更壯實多結果子。學生通過自然界的一些事實理解并接受媽媽真正的愛。最后讓學生在真正理解媽媽的愛的基礎上再次讀課文,學生這樣的閱讀才是真情的流露。
四)真的愛你——拓展文本匯報母愛
這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先讓學生在上面真正回味、感受、理解媽媽的愛的基礎上真情理解、真心感謝地去閱讀全文,接著讓把自己對媽媽感謝的話說出來,比方說,我以后要聽媽媽的話,不惹她們生氣,為他們洗腳等等。并結合《語文天地》里內(nèi)容仿寫課文,教師根據(jù)學生所寫適當修改并全班展示。
教師參考:(學生自己寫出自己的心聲,答案不一。)
有一回,同事送給媽媽一塊巧克力,
媽媽自己舍不得吃,
小心的地包好,
帶回家給我。
啊,媽媽的愛是香甜的巧克力。
最后讓學生自己想怎么仿寫就怎么寫,寫出媽媽對自己的愛
五、概括學案,說效果
通過本學案的成功教學,學生不僅重溫平時他們?nèi)菀缀雎缘膼,不僅進一步理解了媽媽其他方式的愛,而且還能夠在語言、心理、行動上去接受、理解、感恩媽媽的愛。總之,這節(jié)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是為了成功地上好這節(jié)課,發(fā)展學生的各項能力,建立起子女與媽媽之間和諧的親情。
六、總結
“母愛,你如春天里溫暖的陽光,讓我淋浴在明媚的春光之中,借著大樹的綠蔭庇護,如小草一樣茁壯成長!闭n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陣地,但如何做到大愛無痕,潤物無聲還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探索。我努力在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基礎上更好的體現(xiàn)思想性,讓我們收獲教學成功的同時,也享受心靈的幸福。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中的第一篇古詩誦讀。這首詩是北宋哲學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個字中,就有10個數(shù)字,這10個數(shù)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巧妙地將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等景物編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寧靜、清遠、恬淡、秀美的山村風景畫。
全詩描繪的意境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炊煙裊裊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幾戶人家,山頂上有幾座小亭子,路旁盛開著美麗的鮮花。
詩中的“二、三”虛指方圓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體現(xiàn)亭臺之隱約可見,“八、九、十”形容山花爛漫,多而絢麗。
整首詩樸實有趣,瑯瑯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二、說教學目標
我上的是《一去二三里》的第一課時,定的教學目標是
1.本課要求會認的十二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麗、恬靜。
教學重難點是認識12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三、說教學設計
這是孩子們在語文課本里首次以語文課的標準學習古詩,但并不是第一次接觸古詩,我想以我們經(jīng)典閱讀課為依托,結合語文識字的要求,把本課定位成“古詩誦讀”課。變“逐字逐句地說文解詞”,為“以情激情,情中導學的自主學習”。
1.創(chuàng)設情境,步入詩境。低年級古詩誦讀的教學要照顧學生的年齡特點,力求做到入情入境,激發(fā)興趣,把學生引人一個如詩如畫般的世界,突破學生思維從形象到抽象過渡時情景與思維脫節(jié)的'難題。
2.自讀自悟,了解詩意。讓學生不斷地在自主朗讀、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詩意。在多種形式的誦讀中加深對古詩的了解,享受審美的樂趣。
為了達成以上三個目標,我設計如下
1, 激趣導入
由“奇妙的詩”引起學生的興趣。
2.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先播放古詩視頻,讓學生全身心感受古詩。接著讓學生自讀古詩,圈出生字讀一讀。然后老師指名帶讀生字,特別提醒平翹舌音。再用游戲“開火車”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并讓學生組詞,說話鞏固生字。學完生字,第二次讀古詩,認識句號,再讀。還做了游戲“找朋友”,目的在于鞏固生字及數(shù)字與漢字的對應。
3.借助圖畫,感悟詩意
出示插圖,老師配樂描繪小山村的美景,并示范朗讀古詩。教學生讀好古詩的方法,生加動作讀古詩。走近山村感受美景,分句讀,再齊讀。帶著對美景的感受再讀。
4.試背古詩
再讀了又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背誦古詩
5.拓展閱讀
出示鄭板橋用數(shù)字寫的古詩,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6.作業(yè)
用數(shù)字說幾句話,寫一首詩。
四、說反思
在上課的時候,有幾個地方,我覺得做的不夠好。
1. 老師的引導不夠到位,教學不靈活,不知道隨機應變。
2. 整堂課氣氛比較沉悶,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思維不發(fā)散,呆板。
3.老師的評價不夠及時,多元,針對性。
4.時間掌握不太好,所以前面有些趕,后面又有時間多。
語文說課稿 篇4
1、說教材。
《諸葛亮和小皮匠》一課是講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聰明人諸葛亮與三個普通人小皮匠之間發(fā)生的事。通過這個故事,不僅讓學生對諸葛亮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也知道了“三個小皮匠,賽過諸葛亮!边@句話的意思。這個故事雖然生動,有一定的可讀性,但課文中生字較多,有些詞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學習有一定的困難。
2、說學情。
學生已具備了較強的識字能力,能運用拼音、部首等一些識字工具自主地識字,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之一“識字”,對學生來說因剛學不久運用不夠熟練。在閱讀方面,學生已初步知曉該如何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但還未形成穩(wěn)定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及時糾正,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3、說教學目標。
。ň唧w的教學目標見[教學設計及說明]部分)
目標一、目標三、目標五均為識字方面的要求,識字在整個教學目標中占有如此大的比重,主要是因為識字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另外,由于前一單元剛出現(xiàn)了“識字”這一新的識字方法,本單元教學時一定要注意運用,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真正掌握。
目標二、目標四為閱讀方面的要求。目標二“能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讀準翹舌音!笔腔镜囊,每位學生都應該努力達到。而目標四已涉及到課本之外的拓展閱讀,這符合《新課程》所倡導的:語文學習要積極引導學生開闊視野,努力拓展學習的`途徑。在落實這一目標時,教師應側重于學生們閱讀興趣的激發(fā)。
4、說教法。
。1)關于識字:主要通過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生字、新詞,在讀的過程中有機地組織、引導學生識字。由于課文中的生字比較多,教學時采用了“分散出現(xiàn),集中識字”的方法。十個生字分三次出現(xiàn):第一次,“匠”隨課題出現(xiàn),讀準字音即可。第二次,出現(xiàn)了“士、兵、擊、礁、擋”五個生字,主要采用分組學習,交流字形,并通過認識“礁、擋”繼續(xù)學習部首查字法。第三次集中出現(xiàn)四個部首明確的生字,仍然要求運用部首查字法識字,不過形式應有所改變,通過分組開展比賽進行,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此方法,能提高的速度。
。2)關于閱讀:整堂課力求體現(xiàn)“以讀為主”,圍繞“讀”展開教學。通過反復讀長句子,指導讀正確;通過多次引讀,了解故事內(nèi)容;通過讀讀想想、讀讀議議,啟發(fā)想像,體會感悟;通過補充閱讀,開闊提高。
5、說學法。
故事中出現(xiàn)的情景,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見到,會造成學生感悟上的困難。如“水深流急”是怎樣一種危險的情況?學生很難感受。又如“木筏”是什么樣的?學生不知道。因此在教學時,應盡量再現(xiàn)這些情景、這些物品,可以運用生動的畫面,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制作成媒體,真實展現(xiàn)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幫助理解感悟。
6、說實施。
要將預設的教學設計方案在課堂中很好地實施,將教學目標很好地落實,還得通過一個一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本堂課共有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介紹名人導入新課。在介紹名人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已知的知識進行介紹,可以適當?shù)亟o予說話的提示,幫助他們把話說正確、說清楚。在同學介紹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認真聽。這一方面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習慣,另一方面也讓他們在相互學習中增長知識。第二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靜心地朗讀課文,對課文有個初步的了解。更主要的是能在教師地指導下,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教師除了要及時地糾正字音,尤其是翹舌音,還要非常細致地指導學生讀順長句子,可以先通過范讀,聽清停頓,再模仿讀,學會停頓。第三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多種形式地讀,來幫助學生了解、理解、感悟。這里三次運用了引讀。第一節(jié)的引讀可以這樣進行:三國時,諸葛亮怎么樣?(學生接)。烏江怎么樣?(學生接)。第二節(jié)的引讀可以這樣進行:諸葛亮讓士兵……(學生接),可是……(學生接)。諸葛亮又讓士兵……(學生接),可是……(學生接)。第四節(jié)引讀的方法為:三個小皮匠讓諸葛亮……(學生接)。他們用牛皮……(學生接)。牛皮筏子……(學生接)。結果這支軍隊……(學生接)。第四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將課內(nèi)的閱讀與課外的讀書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知道課文之外還有無限豐富的閱讀資源,提高他們讀書的積極性。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還是落實在識字教學上,主要通過指導描寫鞏固生字。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我說的課文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二冊中的《手指》。這篇課文通過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告訴我們?nèi)魏问挛锒几饔兴L,各有所短,以及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這篇文章的結構非常清楚,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總寫手指的特點,2-5自然段是分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最后一個自然段又總寫,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語言樸實又富有風趣,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將手指的不同特點寫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一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根據(jù)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新課標所特別關注的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能力”這三個維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讀帶有拼音的生詞,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窈窕,堂皇,渺小,附庸,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3、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這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語言通俗易懂。是本組課文“人生領悟”中的最后一篇,我將引導學生自覺地學習,通過完成圖表,讀讀,議議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道理。
因此,我將隨機地引導學生進行學法歸納總結。通過其他幾篇課文的內(nèi)容總結,明白這篇課文的寫作意圖。其次,我還將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這組課文表達感悟的方法。(《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中或文末直接表達作者的情感,及直接表白的方法,給人以啟示!俄斖肷倌辍肥菍⒄f明的道理蘊含在文章之中,使人從中受到啟迪。再次,我將充分利用文前的導讀和文后的閱讀鏈接,讓生長閱讀前明確閱讀任務,閱讀后,在課文鏈接的指導下,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三、 說教學過程
(一)、從導語入手,明確閱讀要求
1、板書課題《手指》,今天,我們來學習豐子愷先生的散文《手指》。正如單元導言所說,平凡的事物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啟發(fā)。
2、引導全班讀“導語”,明確學習任務。
。á傥鍌手指各有什么特點,②手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3、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ǘW生自讀,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完成表格。
1、檢查讀書情況,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指名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可以用“首先 接著最后”來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tài),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找出文中的總起句。
4、本文章表達方法上與其他幾篇課文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5、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學,完成表格。
。òl(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長文短教,通過一張表格把文章的重點問題明朗化、簡單化,讓學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時,加強對手指各自特點的認識,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集體反饋,深入探究,體會寫法
1、指名反饋表格中的內(nèi)容,師適當引導。
2、師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表現(xiàn)手法
觀察表格,結合課文內(nèi)容想想: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引導學生從表格中的“吃苦”,“窈窕”,“秀麗,樣子可愛“等詞語體會文中擬人化的手法。)
通過觀察表格,體會出文中的對比手法
。ㄩL處——短處,五指之間的不同特點對比著來寫)
3、作者說:“卻無愛憎在其中”,真的沒有愛憎傾向嗎?談談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是五指中的一員,你愿意做哪一個手指,為什么?以此來發(fā)散生動思維、活躍他們的思想。
(在此過程中,注重個性的理解,隨機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窈窕,堂皇,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意思。)
4、教師導讀:是呀,正如作者所說——(屏幕出示) “手指上的五指,我只覺得姿態(tài)與性格,有如上的差異——美丑之分了。
。ㄋ模⑼卣寡由,遷移運用
師創(chuàng)設情境:一天,五指發(fā)生了矛盾,他們?yōu)槭裁磿l(fā)生矛盾?結果又怎樣呢?請你也仿照本文擬人的手法來編寫一個童話故事,讓人從中感悟生活,獲得人生啟示。
。ㄟ@既是對全文寫法的練習,也是讓生從寫作中加強人生感悟,明白本文的寫作意圖,這也將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ㄎ澹⒖偨Y課文:引讀閱讀鏈接,是的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團結起來力量就會更強,就是豐子愷先生從手指上得到啟示。有位詩人又是這么贊美手的!齊讀閱讀鏈接。豐富對手的理解
①齊讀最后一自然段,②師小結課文
語文說課稿 篇6
我已連續(xù)三年擔任六年級的語文教學,《螳螂捕蟬》我上了三次,每次上的感覺都不一樣,這一次的感覺最特別。本次說課,我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教學目標,第三部分是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課文《螳螂捕蟬》是一種嵌套結構,即大故事里還套著一個小故事。它講述了一個少年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寓言說服吳王打消攻打楚國的念頭的故事,說明了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后隱患的道理,塑造了一個機智勇敢的少年形象。
特殊的文本結構給教者帶來挑戰(zhàn):兩個故事是怎樣的關系?如何處理這種關系。為此,我深入鉆研文本,從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考慮起,將本篇課文進行了三個層面的解讀:
第一,“螳螂捕蟬”的寓意;第二,吳王從寓言中明白的現(xiàn)實意義;第三,通過吳王前后的態(tài)度對比,分析少年的人物形象。
具體分析學情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少年機智勇敢、忠誠愛國形象能理解的可能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哪些詞句能體現(xiàn)少年的機智勇敢,能理解的學生相對會更少些。
如何把握教材,上好這篇課文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研讀文本。語文猶如人文宇宙中承載生命訊息的一艘小船,教師能在文本背后這個意義世界走得遠些,學生就能跟得遠些。語文課程作為母語教學,其設置目的不只是為了掌握一種工具,它是要培養(yǎng)具有我們民族的行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
因此,我仔細閱讀了這篇課文,發(fā)現(xiàn)嵌套的兩個故事之中蘊藏著人類社會交往的交際法則(在當時是君臣之間的交往法則)。吳王乃一國之君,且獨斷固執(zhí),少年是用什么樣的思維方式進行了具有謀略意義上的勸說呢?這是一個難點。當我把文章再延伸至現(xiàn)實生活時,不難發(fā)現(xiàn),它有利于指導學生如何掌握語言這一工具與別人溝通交流,這是重點,也是難點。
二、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育是一個具有整體性和教育性的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是它的基本特點。因此,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來確定綜合的目標體系。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為本。縱觀六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水平不太高,技能技巧也有待進一步訓練。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以檢查的方式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槭裁匆詸z查的方式?原因有兩個:①學生有了預習習慣。②生字的數(shù)量不多,其中有兩個在課題已出現(xiàn)。)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課題,抓住人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指導學生進行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掌握“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含義。
。槭裁匆_、流利地朗讀?因為讀是語文的基礎,是理解的根本。)
。ㄕn題最直接地透露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利用課題幫助學生梳理并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是盡快走進文本的一個有效途徑。)
3、通過對文本語言材料的閱讀,感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怎么明白?抓住這個故事的內(nèi)容和它的語句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進行朗讀、分析、理解。)
4、掌握“思前想后”的讀書法,學會一種婉轉的語言表達方式。
(通過語言文字來認識這是一位機智勇敢愛國的少年。)
其中目標2是教學的重點,目標3、4是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三、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安排不是隨意的,而是需要對活動進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和設計并進行科學組合,在教學過程中形成連貫性;谝陨系慕庾x分析和目標確立,我對教材作了重組:首先直奔“螳螂捕蟬”寓意,作前置式處理;隨即通過“恍然大悟”,從吳王的轉變中彰顯寓言之意;接著濃墨重彩研讀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吳王第二天上朝所說的話為契機,合理重組課文,將課后的復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訓練著。
(一)直奔故事內(nèi)容,領悟寓意。
教學伊始,我便通過聽寫詞語進行字詞的檢查,然后出示聽寫的詞語,請學生自批核對并用上聽寫的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語。這樣,學生很快對課文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本文中,“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是一個表象,與題目文意間的距離最小,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因此,我便請學生看著課題問“課文中哪幾自然段直接講述了這個故事?”引導學生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學生朗讀這兩個自然段,并把這兩個自然段綜合起來說。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在這個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幾個具體對象。
借板書畫一個關系鏈:蟬——螳螂——黃雀——少年。在這個關系鏈中,蟬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我以蟬為主要研讀對象,帶領學生悟寓言之意。從兩方面入手,扣著“一心只顧著”和“沒顧到”讓學生關注并體會。從“一心只顧著”感受蟬的.“自由自在”“悠閑”,逐步了解蟬整天叫著“知了,知了”,卻對自己將遇到的滅頂之災渾然不覺。通過追問“這樣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語來形容呢?”這一發(fā)散性思維訓練,積累“得意忘形”“自鳴得意”等詞語,強烈的諷刺意味就不難理解了。而其它幾個具體對象由于比較類似而可以一筆帶過,不再進行細讀處理。關鍵抓住內(nèi)容與寓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閱讀,比如進行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注意語氣的轉換。既而,再抓住“沒顧到”這個詞,讓學生說說蟬、螳螂、黃雀身后隱伏的禍患分別是什么,進一步感悟寓意。課文的中心來自于內(nèi)容,于文字,中心、內(nèi)容和文字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ǘ┳プ 盎腥淮笪颉,認識吳王態(tài)度的轉變。
簡單對話后,出示“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睂ⅰ盎腥淮笪颉弊鳛榈诙鍓K教學的著眼點。理解詞義后,“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含有這個意思?” “茅塞頓開”“豁然開朗”“頓悟”“撥云見日”等詞語伴隨發(fā)散性思維訓練得到積累運用。這時候老師可以發(fā)揮主導作用,再次凸顯寓意:吳王明白了,少年說這么一大段話,無非就是為了說一句話。哪一句?(出示)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請學生齊讀,加深鞏固。
“三分文章七分念”。到這里,我請學生再次讀課文!皡峭踹明白了什么呢?”這個問題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間,也可以因學生理解特點的不同而產(chǎn)生不同的答案。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種讀法。出聲朗讀比較適合一開始接觸課文和對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讀有助于學生產(chǎn)生獨特的體驗,迸發(fā)思維的火花,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教給學生一種讀書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讀讀前面的,聯(lián)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獲?學生通過讀書、思考,得出:
1、吳王明白了少年說的意思,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處境實際與寓言故事中的蟬、螳螂和黃雀相差無幾,自己也是這個關系鏈中的一員。怎么得到的?課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學生很快找到了這一自然段中大臣們勸說吳王的話,再引導學生讀一讀,說一說,扣住“處死”一詞體會吳王當時的固執(zhí)。
2、吳王明白了自己該如何決斷,最終“取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再次出示“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正是這句含義深刻的總結語驚醒了吳王,促使吳王恍然大悟,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貫通!
。ㄈ┰俅窝凶x課本,認識少年的機智勇敢。
誠如前面所說,語文課堂是人的課堂,是文化的課堂,是民族的課堂。怎么通過語言文字來理解少年的機智勇敢呢?我設計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
吳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從好的來講是用心良苦,從壞的來說則叫居心叵測。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全在吳王一念之間。那么吳王會怎么處置少年呢?從結果可以推想應該不會處罰。同樣是勸,為什么少年成功了而大臣們卻沒有成功呢?
促成矛盾沖突,是學生思維推進的有效方式。這個問題故事里沒有揭示,但生活中卻十分需要。學生通過討論和交流,將兩種勸說的不同結果移位、濃縮到一處、通過比照得出結論:大臣們的勸說太直接,少年的勸說方式很巧妙,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少年的方式巧妙在哪兒?讓學生合作探究:“螳螂捕蟬”的確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嗎?再回到課文的第3自然段,通過朗讀,結合少年的行為,從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機智的少年。而少年的勇敢能理解的學生可能不太多。就勢再次提問:少年是在什么情況下去勸說吳王的?隨即出示“可是,吳王已經(jīng)下了死命令,怎么辦呢?”
至此,兩個“死”字的不同理解,訓練了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再次深刻認識到吳王的“固執(zhí)己見”,又體會到“少年用故事說話巧勸成功”是勇敢的表現(xiàn),是智慧的表現(xiàn)。再通過朗讀加深理解。
對于少年的苦心與慧心,學生容易忽視少年特殊的“轉”,展開想象進行補白:
第一天,少年整整轉了一個早晨,也未見吳王的蹤影,他想——
于是,到了第二天清晨——(引讀課文部分文字)——可過了好一陣子,仍不見吳王的到來,他想——
到了第三天,少年又——(引讀課文部分文字)——這一次,少年終于瞧見吳王踱著方步走過來了,他心中不禁一陣——他很快調(diào)整好激動的情緒,又裝出一副專心致志打鳥的樣子——(引讀課文部分文字)
引讀課文部分文字:他拿著一只彈弓,在王宮花園里轉來轉去。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在意。
這一段話,三次引讀三次體會,把學生干癟的文字解讀還原成課文的誦讀,多讀一遍體會更深一點。
教學難點,在我的步步預設中漸漸突破。
。ㄋ模┳プ峭醯诙焐铣龑W生展開想象,滲透復述故事。
由少年勸說吳王的巧妙,請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若要說服別人,也當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學的結尾處,我給學生留了一道填空題:再次上朝,吳王會怎么說?
(出示) 幾天前,本王決定攻打楚國?墒亲蛉,本王到后花園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講述了 。故事是這樣的。聽了這個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啟發(fā): 故本王決定 。
兩課時的教學,怎樣讓復述的訓練落到實處,怎樣讓學生饒有興趣地掌握內(nèi)容梗概有效復述呢?我通過這樣的填空將教學延伸,給想象和復述提供了堅實的生長點和有力的支撐。我的教學過程是在教學目標的統(tǒng)率下立定的,我的教學過程是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教學目標,也就是說通過教學目標,把教學更好地落在實處。
語文說課稿 篇7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科普童話,通過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訴小學生花生是在地下結果的。全文共五個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為線索:花生開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過冬——小松鼠始終沒見一個花生果——小松鼠懷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訴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
教材配有兩幅插圖,再現(xiàn)了課文內(nèi)容,可引起學生豐富的想象。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感知生活的情感,以及學生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學生在情景的語言文字中受到熏陶,訓練學生的閱讀。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了解花生結果的特點。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小松鼠喜歡花生果!可他到花生地里卻沒有找到花生果,這是
為什么呢?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26課。 小松鼠找花生果
齊讀課題
二、新授
1、自讀第一自然段。理解“綠油油、黃燦燦”寫的.是什么意思?
同學們觀察圖畫,體會“真好看”的美麗景象。 指導朗讀
2、這么好看的花是什么呢?(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小松鼠“很高興”的心情?“一個美好的打算——等花生結了果,留下來冬天吃”。
3、松鼠的打算破裂了,果子沒找到(自讀第三、四自然段)先寫“找”的做法,“每天”、“都”是關鍵詞。再寫“找”的結果,關鍵詞是“直到……也……”。最后寫小松鼠的疑惑,主要通過表情和話語表現(xiàn)的,關鍵詞是“睜大眼睛”和“奇怪”。指導朗讀要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并抓住關鍵詞語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把課文語言變成小松鼠的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在此基礎上,還要讓學生一邊讀一邊跟著小松鼠去找花生果,去產(chǎn)生疑惑,使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對小松鼠找花生果的動作和疑惑的心理有真切的體驗。
4、花生去哪里了(學生齊讀第五自然段)出示課件(花生在泥土里)
5、保存趣味,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這些東西長在哪兒呢? (土豆、芋艿、紅薯、藕、絲瓜、青菜、桃子……)
【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經(jīng)典語文說課稿12-01
語文《趙州橋》說課稿07-14
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11-05
語文說課稿11-06
語文《荷花》說課稿03-12
語文春酒說課稿03-16
語文說課稿03-25
語文優(yōu)質(zhì)說課稿11-03
語文蠟燭說課稿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