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美術說課稿模板匯總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說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說課稿 篇1
一、說設計
材料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創(chuàng)造的中介和橋梁,生活中的材料更容易引發(fā)幼兒濃厚的興趣,激起創(chuàng)作的靈感。所以我選擇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信封做原材料,根據孩子喜歡小動物的特點,設計了活動《紙袋玩偶》,即滿足了幼兒的學習需要,又能夠使幼兒在寬松、自由、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大膽的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出形態(tài)可愛的動物形象。
二、目標定位
《綱要》在藝術教育的目標上強調,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根據《綱要》要點和幼兒的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活動目標:
1、利用紙袋通過剪、貼、畫等技能表現(xiàn)各種動物的形象。
2、在活動中,使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得到提高。
3、萌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意識,增強探索能力。
一個活動中最能體現(xiàn)課程目標的便是活動的重點,只有抓住重點,才能使整個活動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和順序。根據活動目標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于:利用紙袋通過剪、貼、畫等技能表現(xiàn)各種動物的形象。活動難點:使用剪刀,剪出對稱、布置合理的動物形象。
三、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實現(xiàn)活動目標的載體,活動材料應有利于引發(fā)、支持幼兒活動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達到活動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工作:
1、信封若干、彩紙、剪刀、水彩筆、膠水
2、教師制作的紙袋玩偶范例四五個
3、背景音樂
四、說教學法
(一)、說教法
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從興趣出發(fā),引導幼兒自主參與,自主地選擇,這是《綱要》中再三強調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始終堅持這一理念,給孩子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與自我表現(xiàn)的空間,允許幼兒自由,常加以激勵和引導性啟發(fā),從而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熱情,并根據幼兒的需要適宜地給予指導和幫助。
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直觀法:通過欣賞、觀察教師提供的范例,刺激幼兒的視覺,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欲望。
2、談話法:談話是語言溝通的最基本方式,談話能帶給幼兒輕松愉快的心情。
。ǘ┱f學法: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真正發(fā)揮了幼兒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幼兒通過探索、嘗試和動手操作,創(chuàng)作出形態(tài)可愛的動物玩偶。
五、活動過程
1、教師以帶幼兒參加動物狂歡會的情境出示眾多紙袋玩偶范例,激發(fā)幼兒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小動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兩個紙袋玩偶,讓幼兒觀察、討論這些紙袋玩偶是怎樣制作的.,分析會用到的材料、工具。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待幼兒觀察討論完畢后,每組選一名代表介紹自己觀察、討論后的結果。
3、每組選一名幼兒到老師這兒領取所需材料和工具,進行紙袋玩偶的制作。
本環(huán)節(jié)中,老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制作出漂亮可愛的動物形象;顒又薪處煵粩嗟毓膭钣變捍竽憳嬎汲霆毺匦路f、與眾不同的作品,這就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而且自始至終都是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工具,探究制作方法,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4、幼兒帶著自己制作的動物玩偶和老師一起參加動物狂歡會。教師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自由表演。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作品欄中,在區(qū)域中投放更豐富的材料,為幼兒提供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機會。
美術說課稿 篇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第十課《風的魅力》,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具學具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八個方面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構想。
一、說教材:
《風的魅力》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第10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和設計·應用領域。該領域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在五年級下學期安排《風的魅力》這樣的內容,是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而進行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制作能力。教材的要求是引導學生認識風能,運用各種材料加工出風力玩具。在制作風能玩具的樂趣中,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本課是一節(jié)集欣賞性、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樂趣性于一體的美術課。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屬于小學高年級階段,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相對較強,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本節(jié)課的設置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改的精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我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認識風能。
2、操作目標: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將各種材料加工成風能玩具。
3、情感目標:在制作風能玩具的樂趣中,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本課的教學
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及動手制作的能力,
難點是:制作簡易風箏的骨架扎法以及風箏的繪制。
五、說教法和學法:
說教法:
“教無定法、以學定教”,依據新課程標準 “以學生為主體”和“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 的理念,教師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節(jié)課重在尋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范例教學法等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通過范例的欣賞,感受美的過程,樂于去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進而激發(fā)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
說學法: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運用聯(lián)想的學習方法;(2)動手嘗試練習的學習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法和學法,采用直觀欣賞范作、學生相互討論交流,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等多種形式。
六、說教具學具準備:
為了使學生能成功的制作風能玩具,我準備了以下
教具:多媒體資料、老師和學生作品等。
學具:紙、細竹條、彩紙、細線、剪刀等。
七、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本課教學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標準,我將以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實施本課教學。
。ㄒ唬、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伊始我讓學生展示課前準備好的會飛玩具如——風車、紙飛機、飛碟等。請同學們現(xiàn)場演示一番,學生會爭相演示,會飛的玩具成為課堂的景觀。這樣為孩子們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激發(fā)求知的欲望,經過體驗,讓同學們說說它們?yōu)槭裁茨茱w起來呢?小組討論得出是風能的作用。
。ㄕn件出示)介紹了什么是風能及合理利用風能,既可減少環(huán)境污染,又可減輕越來越大的能源短缺的壓力。自然界中的風能資源是極其巨大的`是地球上可資利用的水能總量的10倍。引導學生說說風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如風能發(fā)電,風帆助航,風車提水,風力致熱等等,風能在給人類帶來好處的同時,還會帶來一些災難,如龍卷風、颶風等,我們應該合理利用強大的風能,為人類造福。這樣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更加深刻的了解風能。
這時引出本課課題《風的魅力》并板書課題。
。ū经h(huán)節(jié)設計意圖就是讓學生通過玩會飛的玩具,體驗風的作用,引出本課。)
。ǘ⒃O置情境、探究學習:
剛才老師已經用體驗活動和課件介紹的方式讓學生對風能以及風能玩具產生了極大興趣,在這個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基礎上,老師再次給學生介紹一個重量級的風能玩具——風箏,從而更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時老師播放山東濰坊風箏節(jié)視頻,讓學生置身風箏節(jié),感受風箏節(jié)盛況和放飛風箏的樂趣。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濰坊是風箏的發(fā)源地,(點視頻)濰坊風箏制作歷史悠久,屬中國三大風箏派系之一。濰坊風箏題材多樣,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風味和民間生活氣息。
每年4月20日至25日舉行濰坊國際風箏節(jié),每年都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團參賽。濰坊風箏博物館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專業(yè)博物館,它題材廣泛,花樣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異,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留連忘返。
學生了解了濰坊風箏節(jié)之后,教師再以著名詩人高鼎寫的一首《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引導學生談談自己休息日在廣場上放風箏的體驗。
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對風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時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風箏制作步驟,同時教師進行示范制作
1 將竹條綁扎成十字形
2 用兩根竹條做斜桿,用薄紙蒙在骨架上
3 用一根線拴在橫桿和豎桿的交叉點上,另一根拴在下端
4 美化風箏
在制作過程中教師提示:
制作風箏時的最重要因素要對稱,否則兩邊會受風力不均衡,影響風箏上天?沙孙L箏外形,圖案色彩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理解風箏的結構特征、制作步驟和方法,能設計出有個性的風箏
教師再次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多種圖案樣式的風箏給學生欣賞,從而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
。ㄈ、學生制作,老師輔導:
此時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一年一度的風箏節(jié)馬上就要開始了,濰坊正在募集優(yōu)秀風箏作品進行展評,你們有興趣參加嗎?心動不如行動,還等什么呀,趕緊開始吧!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時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集體討論創(chuàng)作構思,并在小組內展開競賽,學生在積極的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完善構思,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
讓學生根據各自帶來的材料,進行制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我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動手操作,并及時的給予幫助和指導。)
大約十幾分鐘后,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針對作品情況進行點評,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體驗放飛、總結經驗:
制作完成后,讓同學們帶著風箏到學校操場,進行試飛比賽活動,感受風的魅力,有的小組的風箏不僅制作漂亮,而且飛的很好;有的小組風箏飛不起來,讓大家?guī)退麄儾檎以虿⒓皶r調整,請學生選出選進風箏節(jié)的作品,并說明理由。
。ㄎ澹、課堂小結并拓展:
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課堂小結。拓展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課后了解世界上最大的風箏、最小的風箏、最重的風箏、最長的風箏,還可以制作更多的風能玩具。讓學習從課堂走向課外,進一步發(fā)現(xiàn)美,探究美,提高審美情趣。
這樣的課堂設計,使學生以學、練結合,發(fā)現(xiàn)學習和美育相融,符合美術新課標要求。
八、說板書設計: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于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配合,做到和諧一致。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教學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多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教師批評指導,引領我在今后提升教學素養(yǎng),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探究能力、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美術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我執(zhí)教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美術第八冊第十課《剪紙?zhí)ā贰=滩囊笪覀円龑W生領會剪紙藝術是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感,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要求我們選擇不同顏色的紙,剪出不同的形象,再將它們拼帖成一幅作品,其實這就是多色剪紙。在教學目標和任務不變的前提下,舍棄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我選擇了《剪春天》這個內容。
二、說教學目的
根據教材要求,所以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指導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紙,剪出不同形象來布置春天的景色;
2、學習用裝飾紋樣去裝飾景物;
3、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熱愛春天并珍惜春天的美好時光。
四年級的'學生對春天的景物,如:花朵、小草、柳枝、燕子等有較強的感性認識,他們都能像放電影似的在腦海中呈現(xiàn)。所以,學生要剪出不同的春天景物并不難,關鍵是要體現(xiàn)多色剪紙的特點:色彩豐富、艷麗。而用裝飾紋樣去裝飾景物不但內容豐富,而且更顯色彩艷麗。因此,我的教學重點是:1、讓學生了解彩色紙裝飾的基本紋樣,如月芽形、圓形、鋸齒形等。2、指導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紙,剪出不同形象來布置春天的景色。選擇什么顏色的彩紙來搭配,使色彩豐富、絢麗多彩,就成了教學難點。
三、說教學過程
為使學生的作品百花齊放,我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回憶生活,分別從小河、田野、森林、雨中春景,在春天里想干什么等方面去引導學生再現(xiàn)生活場面,為學生剪景物作鋪墊,同時也在拓寬學生的思維,學生說景物時,教師把春天里常見的景物貼在黑板上,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的剪帖畫,教師在不知不覺地進行示范。這樣,消除了學生的畏難情緒,學生創(chuàng)作激情會大大增加。
學生根據自己對春天的感性認識能很快畫出景物!爱、剪景物”這個環(huán)節(jié)就能順理成章地完成。為了突出重點,我主要采用通過比較兩件作品的不同,引導學生了解各種裝飾紋樣,讓他們知道具有裝飾紋樣的圖案更美。接著讓學生自己設計裝飾紋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及發(fā)散思維。用什么顏色的裝飾紋樣來裝飾景物呢?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本課的難點。我采用了這樣的教學策略:讓學生看作品——用綠色的裝飾紋樣裝飾綠色的青蛙,然后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學生能很自然地明白:裝飾紋樣和被裝飾的景物顏色不能相同相同。學生有了這種認識后,我在“合作粘貼”環(huán)節(jié)中提出要求:圖案位置要合理,顏色要豐富、鮮艷,學生在顏色搭配上就有章可循的。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引導學生把顏色搭配得豐富、鮮艷。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和評價能力,在“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了他評、自評和教師評,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去評價作品,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老師設定的場景中,教師引導學生從圖案位置、色彩搭配、創(chuàng)意選擇等方面評價,相信學生經過長期這樣的培養(yǎng),動手、審美、創(chuàng)造等能力都會提高。
最后教師以諺語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教育學生要珍惜時光好好讀書。
美術說課稿 篇4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采用下列教學方法。
(一)說 教 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準備采取以下教法:
。1)“啟發(fā)引導法”,根據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guī)律,我以實例為線索,充分動用教具,不斷采用欣賞、啟發(fā)、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例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2)“演示法”,根據心理學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據詞語的描述或圖樣、圖解、符號記錄等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因此,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具,展示教學相關資料,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讓全班學生都能用多種感官感知到演示對象。演示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與實物、多媒體教具的交替使用,用語言渲染演示,用演示形象地說明講授的內容,把演示與講授有機結合,更好地引導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邊議論,以獲得最佳效果。
。3)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在探索中嘗試、在探索中創(chuàng)新,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總之本節(jié)課的全過程主要是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說 學 法
線條是繪畫藝術的重要語言與工具,在藝術領域中既有視覺的“線”又有聽覺的“線”,理解它們的節(jié)奏與情感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識技能和創(chuàng)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運用不同節(jié)奏的線條來表達各種不同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節(jié)課,學生可以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借助教師準備的大量實例、音樂等演示和參與體驗性學習活動,產生“記憶”與“聯(lián)想”,在多元的文化環(huán)境中形象地認識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條以及繪畫中的線條,感受聽覺的“線”,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陶冶藝術情操,學會人際交往。
美術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六年制小學第九冊第20課《吹塑紙版畫》(上海版)。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應用、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作用、內容
吹塑紙版畫已成為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繪畫與手工相融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由于它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能創(chuàng)作出較好的畫面效果,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因此對于提高兒童動手動腦以及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本課以吹塑紙版畫的制作為主線,輔以欣賞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從吹塑紙版畫審美與創(chuàng)作中,感受到吹塑紙版畫藝術的美,從而進一步提高進行審美創(chuàng)造的愿望。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確定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掌握吹塑紙版畫的制版和印制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動手、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于吹塑紙版畫是手工和繪畫的綜合體,確定本課的重點是吹塑紙版畫的制版和印制方法;因吹塑紙質地比較軟,用圓珠筆用力在吹塑紙上劃過,其表面即可留下大小寬窄不同的點、線、面,可制作出豐富的版畫效果,而學生繪畫水平和用力均勻程度不同,所以把教學難點定為版畫創(chuàng)作中點、線、面的安排。通過以上教材分析,為使全體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學方法。
二、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特點,我主要采取“演示法——講述法——練習法”,以各種精美的版畫范畫為線索,充分動用教具,采用欣賞、演示、講述、練習、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現(xiàn)場演示吹塑紙版畫制作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手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并讓學生互相評述、交流,互找優(yōu)缺點,這樣多法并用,既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啟發(fā)了他們的思維。
三、學法指導
吹塑紙版畫是一種表現(xiàn)力力較強的藝術形式,需要較好的繪畫技能、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制作出吹塑紙版畫是一件不易的事,因此,本課利用大量版畫范畫的欣賞,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教師在現(xiàn)場制作過程的演示,激發(fā)學生興趣,利用講述法、練習法,使學生自畫、自刻、自印,完成吹塑紙版畫制作,啟發(fā)了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
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全方位地滲透到教學程序中去。
四、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教學由導入、新授、巡回指導、小結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1、 導入
上課以后,我先引導學生用鉛筆在白紙上拓印出硬幣的圖案,再結合這一日常生活中簡單的示例講述版畫的基本原理、種類,并用多媒體演示多幅版畫范畫,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版畫藝術的美,引情激趣。從而導出新課《吹塑紙版畫》。
2、 講授新課
⑴ 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上好課,我取一張已刻制好的吹塑紙版,直接涂墨拓印,整個過程當場演示給學生看。當作品完成后,學生頓時興趣大增,創(chuàng)作的欲望油然而生。
⑵ 我抓住這個關鍵時刻,立即講述吹塑紙版畫印制方法的分類(包括用水粉顏料印制和用油墨印制),吹塑指版畫刻版的方法(如單版單線陰刻和單版雙線陽刻等)等等,本節(jié)課我教授的是單版單線陰刻法。
、 畫稿:用泡沫水彩筆直接畫在吹塑紙上,我結合印制出的范畫,講解構成畫面線條的疏密關系:畫面中,哪些地方線條最密集,哪些地方線條最稀,哪些地方不稀不密,即構成畫面的黑白灰關系。
、 刻版:用圓珠筆用力刻畫,用美工刀切挖。
、 印制:將膠磙表面均勻受墨,滾在刻好的板子上,使吹塑紙版畫上均勻受墨,然后用宣紙覆蓋在吹塑紙上,稍用力壓印,未壓刻部分呈現(xiàn)墨色,刻凹下去的點和線不著墨,成為白色的點和線,產生陰刻的畫面效果,完成作業(yè)。
3、 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分組制作版畫,畫稿由學生自主選擇、創(chuàng)作,如風景、建筑、動物等,這種形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操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4、 課堂小結
、 擇優(yōu)展示優(yōu)秀作品,學生互相評述、交流,互找優(yōu)缺點。
、 我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簡單評述,總結本課所學內容,激勵學生運用學到的吹塑紙版畫知識和技法,在實際生活中去創(chuàng)造美。
本課的時間安排:
導入3分鐘,講授15分鐘,學生創(chuàng)作18分鐘,小結4分鐘。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美術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愛書、藏書》是標準教材浙美版第八冊第五課的教學內容,本課的教學內容包含藏書票與書簽的設計制作。我以藏書票的設計、制作作為重點教學展開說課,因為這個內容可以單獨作為一個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我認為我們的教育思想不僅要對學生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的關注,還要引導學生對美術文化的關注。對此,我們學校以藏書票教學作為學校的美術特色進行開發(fā),我也上了這一節(jié)課,所以選擇這個內容來進行說課。
2、教材分析:
藏書票起源于德國,是貼在書籍扉頁上的小小裝飾畫。有“紙上寶石”、“版畫珍珠”等美稱。翻開書,首先看到一幅與精美的裝幀設計相襯的美麗的藏書票,這是藏書票獨有的形式美感,對于所愛的藏書能起到裝飾的效果,體現(xiàn)了藏書票的裝飾價值。然而,除了它的裝飾功能,它還有很多其它的功能,比如:它的欣賞功能、收藏功能、交流功能等,內容上突出表達藏書者的思想、感情、修養(yǎng)和興趣為主的創(chuàng)作題材,教材中的教學設計也是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設計,突出形式美的裝飾功能。
但是,它還有一個價值,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就是它的“讀書價值”,或者可以說它有“促進讀書的價值”,這一點也就成為我設計這節(jié)課的教材背景。于是我把藏書書票教學的設計重點重組,我對這節(jié)課的設計表現(xiàn)為:借助版畫藏書票的表現(xiàn)形式,提升學生的美術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在創(chuàng)作藏書票的過程中,理解讀書的意義;激發(fā)讀書的興趣;學習通過文本閱讀獲取創(chuàng)作藏書票的靈感的方法。帶動版畫技藝提高的.同時,加強對美術創(chuàng)作方式的體驗。
3、學情分析:
雖然四年級的學生已接觸過版畫基礎知識,并在課堂學習中嘗試過制作簡單的版畫,但如果要學生在沒有任何經驗與方法的情況下設計制作一枚藏書票,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四年級的學生會手足無措,不知從何開始,設計出來的作品肯定是不具有內在含義的,近似于想像畫一樣。所以,要體現(xiàn)藏書票特有的內含,體現(xiàn)藏書票的“讀書價值”必然要將藏書票與讀書的關系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使學生認識到藏書票的價值并能夠掌握通過文本閱讀獲取藏書票創(chuàng)作的方法。
4、設計意圖:
(1)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將美術技法上升到美術文化的一種嘗試,符合新課標所倡導的理念。
通過欣賞、制作藏書票活動,了解藏書票的價值,并發(fā)掘藏書票的“讀書功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愛讀書、愛惜書的思想感情。
(2)加強對美術創(chuàng)作方式的另一種體驗。
通過對文本的閱讀,獲取創(chuàng)作藏書票元素的方法不僅適用于藏書票創(chuàng)作,這種對文本的情感提煉,適用于多方面,比如現(xiàn)在流行的美術測試,就是給出一斷文字,然后進行創(chuàng)作;再比如王老師提出的兒童原生態(tài)教學的策略其中一點也是從文出來。所以掌握這種方法,獲取從文中得出創(chuàng)作元素的經驗是設計中最重要的意圖。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通過欣賞、交流,了解有關藏書票的來歷、作用、價值及相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短文,引導學生從短文中發(fā)掘創(chuàng)作藏書票的創(chuàng)作元素(可以是對作者的印象、對故事的情景、從中受到的啟發(fā)與感受等)并制作書票。并最終掌握這種方法,在別處適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掌握從文本中獲取創(chuàng)作藏書票元素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學生愛讀書的良好品性。
三、說重點:
引導學生從文本中獲取創(chuàng)作藏書票的創(chuàng)作元素。
四、說難點:
設計出新穎、獨特富有特殊含義的藏書票。
五、說教法:
1、巧設疑問,自主探究:
在教學中,對知識點的解剖多以猜謎的形式呈現(xiàn),意圖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學生在猜測過程中與滿足好奇心后,神不知鬼不覺的掌握本是陌生的藏書票知識。
2、綜合欣賞,對比創(chuàng)作:
(一)運用多媒體欣賞引導:
1、圖片欣賞:
在教學中,圖片欣賞包括兩個方面:
。1)欣賞藏書票作品,嘗試理解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意圖及內隱的含義。
。2)欣賞名家為特定文本創(chuàng)作的藏書票。以學生原有對文本的認識去現(xiàn)解藏書票的含義。
2、文本欣賞:
重讀《童年》片斷,增強情感體驗,從現(xiàn)有的對文本的認識中去尋找創(chuàng)作元素。
(二)與名家作品比較創(chuàng)作:
1、欣賞同一文本的不同作品,學習創(chuàng)作者的不同視角。
2、在同一文本中生成自我的內心感受,嘗試進行創(chuàng)作。
3、意圖:
使學生通過這種程序性的練習掌握從文本中獲取創(chuàng)作元素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平時用什么方法標記屬明自己的書?
2、介紹藏書票知識:
有一個聰明的德國人,他用一種特殊的方法標記屬于自己的書。(出示貼有《刺猬》藏書票的書)并介紹世界上第一枚藏書票《刺猬》是怎樣產生并代表什么含義等。
(二) 新授:
1、欣賞藏書票:
一邊欣賞藏書票一邊以問題形式介紹藏書票的知識。
(1)知識點1:
藏書票和平常的兒童畫有什么區(qū)別?引導學生講出藏書票的表現(xiàn)形式是帶有設計意圖的,構圖上講求簡潔明了,內容上講求主題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含義等。
。2)知識點2:
人們?yōu)槭裁从貌貢眮碜鳛樽约翰貢臉擞?有什么意義?引導學生講出藏書票的欣賞價值、裝飾價值、與促進讀書的價值等。
。3)知識點3:
每一枚藏書票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引導學生說出拉丁文的含義。
2、舉例兩枚藏書票,引導學生講講藏書票的內在含義:
你覺得這枚藏書票代表什么含義?僅僅是一幅裝飾性的小圖嗎?
(三) 創(chuàng)作:
1、創(chuàng)作前:
欣賞名家作品,解讀作品含義:欣賞名家為《童年》所創(chuàng)作的藏書票,請學生講講自己對藏書票內容的理解。
2、創(chuàng)作中:
重獲名作認識,挖掘創(chuàng)作元素:出示文字片斷,引導學生在文字中挖掘創(chuàng)作元素。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引導學生講講自己的感受,想從哪一個點進行創(chuàng)作。及時給出小結:
。1)方法1:表現(xiàn)對文本的理解。
。2)方法2:表現(xiàn)對讀后的感受。
(3)方法3:表現(xiàn)跟讀書意義有關的感受等。
3、創(chuàng)作后:
交流創(chuàng)作作品,掌握創(chuàng)作方法:交流創(chuàng)作的藏書票作品、及在創(chuàng)作中是從哪一方面進行創(chuàng)作元素的發(fā)掘
(四) 評價:
1、對藏書票作品的評價。
2、對“讀書”、“愛書”的重新認識。
3、對書中獲取創(chuàng)作藏書票方法的總結。
【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美術說課稿06-24
美術說課稿01-24
美術說課稿04-07
小學美術說課稿04-07
中班美術說課稿04-03
小學美術說課稿06-11
中學美術說課稿07-27
《電腦美術》說課稿07-14
《美術鑒賞》說課稿12-16
美術說課稿范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