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語文說課稿

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1-18 05:01:1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9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用心靈去傾聽》。首先,我對教材及課題內(nèi)容進行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該教材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用教科書,該課為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組第十二課。教學課程為《用心靈去傾聽》。課文采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

  教學目標

  在閱讀中了解抒情文章中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環(huán)境。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描寫。語文的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會文章寫作手法,體會關(guān)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德育目標 :啟發(fā)學生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jù)

  重點:能夠讓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難點:讓學生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關(guān)愛他人。

  教學策略 基于內(nèi)容特點,以及課文要求采用討論法,利用幾個大問題引導學生思路,讓學生自己摸清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給文章定下一個好的感情基調(diào)。閱讀課文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因此采用討論法教學,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輔助學生學習。在課上主要采用提問式教學。

  指導學法 讓學生通過閱讀和互助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在具體的課堂中的老師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課間采用一些和諧的語言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概說教學程序 1、 課前預習準備情況。放星期之前就布置預習,長達五天之久。學生對課文有充分的了解,對課文內(nèi)容也還熟悉。教師準備充分,教案定成較好在本堂課的教學思路。

  2、完整的教學程序。在上該課時,主要與該組課文所表達的一個共同情感,人與人之間的微弱的情感為基礎。

  【教學過程】

  對于略讀課文的教學,我采用“自讀-——交流——拓展”三大環(huán)節(jié)。

  一、揭題解題,激發(fā)興趣

  1、教師: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啊!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guān)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教師對前三篇課文簡練的概括,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前三篇文章,對本課的學習和感悟人間真情做好情感鋪墊。)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誰“”傾聽,傾聽什么?)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引導學生解題質(zhì)疑,直奔主題)

  二、統(tǒng)攬全文,理解大意

  1、認真研讀課前自學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2、學生輕聲反復讀文,掃清字詞障礙并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主要培養(yǎng)學生用精練的語言總結(jié)概括課文大意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突破難點

  1.默讀課文,找到另自己感動的語句,并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現(xiàn)在組內(nèi)交流,再全班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guān)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學生交流另自己感動的語句,教師要尊重孩子的獨特體驗,并給予肯定和鼓勵。學生交流到的課文中前后對應的語句教師要給予點播,并嘗試著運用于平時的寫作之中。沒有交流到的重點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再次研讀課文,還可以出示課件。

  (1)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痹谝淮未涡呐c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jié)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4)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能安慰。)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我設計這樣的問題,目的是不讓老師牽著孩子的思維走,按部就班的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來學習課文,而是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和獨特感受。在學生交流另自己感動的語句時,蘇珊的人物形象也就躍然紙上。板書:蘇珊=我的第二個母親。教師隨著學生的思維走向來決定著課堂的走向,達到活而不亂。同時,小組合作交流也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引導學生抓重點語句體會蘇珊美好的心靈:即用學心去傾聽一個孩子的心聲,給“我”安慰進而感受人間美好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突破了重難點。)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采用范讀、品讀、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達到情感的升華)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細心、耐心、善良、樂觀”教師隨機板書)

  師導語: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那么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生活中你有過傾聽的經(jīng)歷嗎?

  (“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jié) 拓展

  1、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此時,蘇珊已經(jīng)感動了我們所有人。但故事的結(jié)局不免讓人有些傷感,“我”最終是沒有見到這第二個母親,讓我們圓作者一個團圓夢吧。

  (學生可以說一說、演一演他們相見時的場面,注重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認為是人性化的設計,我們都期待生活中減少遺憾,多一些圓滿。這時,孩子的情感與主人公的情感達到共鳴。)

  【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板書直觀、突出重點、揭示文章中心,使學生一目了然,很快的把握文章脈絡。

  12、用心靈去傾聽

  蘇珊=第二個母親 細心 耐心 善良 樂觀

語文說課稿 篇2

  1 說教材

  《愛吃的水果》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中的口語交際訓練課。本課是通過實物或掛圖和投影片,讓同學運用普通話,說說這些水果的形狀、顏色和味道,讓同學們來了解生活,熱愛生活。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1)你最愛吃什么水果?把它的樣子、顏色、味道講給同學們聽。(2)評出一兩種最受同學們歡迎的水果

  根據(jù)大綱和教材的要求,以和兒童的生活實際來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如何培養(yǎng)同學的說話興趣和與人交流的勇氣。根據(jù)同學的識事經(jīng)歷來確立本課口語交際的難點;怎樣來激發(fā)同學能圍繞“水果”積極地參與討論,踴躍地發(fā)表自身的意見

  通過本節(jié)課要達到以下數(shù)學目的:進行聽和說的訓練,培養(yǎng)同學聽話和說話的能力

  2 說教法

  合理運用快樂教學法,以投影儀、掛圖、實物圖演示,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的情境,誘發(fā)同學語言的興趣,調(diào)動同學說話的積極性,啟迪同學的思維,挖掘同學口語交際的潛能。

  教師是同學口語交際過程中的引導者、點撥者、鼓勵者和協(xié)調(diào)者。在教學中要突出同學的主體性,充沛發(fā)揮同學的動腦、動口、動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看一看”中學會區(qū)分事物特征;在“想一想”中學會善于考慮問題;在“聽一聽”中學習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在“嘗一嘗”中學會判斷水果的味道,并能準確的表達出來;在“比一比”中培養(yǎng)同學的勇氣和口語表達能力;在“演一演”中培養(yǎng)同學發(fā)明性和口語表達交際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課堂內(nèi)容與同學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注重同學主動參與和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yǎng)同學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和逐步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說教學過程

  能力的獲取過程比知識獲取的結(jié)果更重要,因此,我根據(jù)同學初識事物的特點,為本課設計了五個教學活動局面。

  “看一看”:出示投影:

  (1)內(nèi)容是一盤水果。

  這是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聯(lián)系同學的生活實際,引出問題,啟迪同學的思維,培養(yǎng)同學從小學會考慮問題的習慣。先讓同學看一看盤子里有哪些水果,平時看到過嗎?吃到過嗎?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讓同學去說,要能把意思表達清楚,同學們能聽得懂即可,不能要求過高。把同學說話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使同學想說要說這是至關(guān)重要的。

  (2)是一個水果店。

  讓同學看一看,然后,引出問題。這些水果你平時看到過嗎?吃到過碼?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引導同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把水果店里的水果一一識別出來,假如有困難,大家在一起討論,說出它們的名稱和特征。

  “想一想”:

  聯(lián)系實際讓同學想一想,我們平時吃過哪些水果?誰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假如有叫不知名稱,說出水果的.特征,就讓大家來協(xié)助你解決。在培養(yǎng)同學說話時,要注意那些平時不大愛說話的同學,要多激發(fā)他們的說話興趣。另外還要注重說話要有條理。讓同學能按一定的順序說一說。例如按“名稱——樣子——顏色——味道”來說,即按從外到內(nèi)的順序說。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學中盡量引導同學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大膽發(fā)言,說出生活感受,做生活的有心人,努力營造口語交際的環(huán)境。

  “嘗一嘗”:

  出示準備好的水果實物,讓同學親口嘗嘗其味道,鼓勵同學無拘無束地說出自身的真實感受,然后再“評一評”在這些水果中,最受同學們歡迎的水果是什么?因同學們的口味不同,說法不一,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同時教育同學平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教育同學平時要能做到注意衛(wèi)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同學嘗一嘗,培養(yǎng)同學的辨味能力。

  “比一比”:

  選同學位最愛吃的水果,依照一定順序,說說它的特征。比一比看誰說得最清楚、最具體。要求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推薦代表上講臺講演。同時從各組里抽出一名同學當評委,教師給予引導,提出競賽規(guī)則,評一評誰說得最好。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用競賽的形式,促使同學相互作學習,取長補短。鼓勵同學善于表示自身,鍛煉自我。從而學會怎樣把事說明白,說清楚,說具體。并能做到表達自如。懂得聽話時要認真傾聽他人講述,邊聽邊想,有不同意看法要用“我認為”、“我覺得”的語氣向?qū)Ψ奖磉_出來,以培養(yǎng)同學良好的語言交際習慣和能力。

  “演一演”:

  組織同學開展演示活動,并在演示的過程中和時反饋,相機糾錯,以充沛調(diào)動同學各種感官,手、口、腦、眼的作用,充沛發(fā)揮同學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充沛發(fā)掘同學口語交際的潛力。先出示課文插圖,指導看圖,引導同學想一想,這些小弟弟小妹妹到大姐姐來作客,大姐姐揣出一盤水果放在桌上,用手指著會說些什么呢?先同桌說,再請同學扮演。在扮演中注意禮貌用語,如“謝謝、請”等。

  我還用投影片設計了兩個圖景讓同學上講臺演示。投影(1):“有個人挑著一擔水果在街上叫賣!弊屢煌瑢W扮演賣水果的,再讓幾個同學扮演買水果的。想一想,賣水果的可能會說些什么?買水果的可能會說些什么?先讓同桌同學說說,再請上講臺扮演,看誰扮演得像,大家給予鼓掌,教師給予肯定。投影(2):“小姑娘拎著一些水果來看望一個病著的老人!蓖ㄟ^老人的表情和小姑娘的動作,想一想,他們各自會說些什么呢?先同桌扮演試試,讓同學看畫面上的情景去想象,再指幾個同學上講臺扮演一下,看誰扮演得好。我用這種方法來指導同學通過圖片來發(fā)揮想象,活躍同學的思維,將口語交際運用于生活實際中,培養(yǎng)同學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培養(yǎng)同學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并在學習中創(chuàng)新,發(fā)展同學的個性,發(fā)掘其口語交際的潛力。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對教材的理解與分析

  1、本課在教材、新課標中的地位

  《楊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節(jié)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本文敘述的是魏蜀漢中爭奪戰(zhàn)最后階段,曹操軍隊撤退前的情況,本文從不同側(cè)面展開了曹操和楊修的矛盾沖突,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

  第五單元是古代白話小說單元,所選課文均為古典小說名著,從設計意圖看,絕對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課文中所涉及的內(nèi)容。而是讓學生“窺一斑而知全豹”,培養(yǎng)學生品讀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調(diào)動他們閱讀的興趣。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通過人物的言行,結(jié)合人物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把握人物的個性特點!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而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2、本課知識點與前后知識點的聯(lián)系

  《楊修之死》是一篇古代白話小說,語言表達上有較強的文言色彩,而內(nèi)容上又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語言的文言味不是本課的重點,這里不再贅述。就小說閱讀課而言,要求學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礎上,通過梳理情節(jié),概括內(nèi)容,歸納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這是小說閱讀的一種基本模式。這節(jié)課也將采用這一方法。這既是對前面所學小說閱讀方法的鞏固,也是對今后小說閱讀教學的延伸。

  3、對教材的處理

  作為名著中的名篇,《楊修之死》選入中學語文教材為時已久,在學習這篇老課文時,怎樣做到略有新意,老文新教呢?我進行了一些不夠成熟的嘗試。

  因為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對于課文中存在的較多文言語句,要求學生在早讀課時充分預習,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不理解處教師及時點撥明確,課堂上就基本不涉及字詞句的'講解。幾乎將所有時間都用在對的理解分析與探究上,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對于小說的內(nèi)容把握,《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藝術(shù)性很強的小說,學生本身就具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本課中對楊修死因的爭論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學生往往會有一些富有個性化的獨特見解。(教師課前要求學生結(jié)合課后習題一對內(nèi)容進行了充分的預習。)這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感悟到語文課堂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積極發(fā)揮“導演”的作用,靈活挖掘教材內(nèi)容,設置課堂情節(jié),讓學生圍繞有價值的問題深入探討,從而使學生真正從被動接受的對象轉(zhuǎn)化為主動學習的主人。

  至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中,是先概括曹操、楊修的人物形象,再探討楊修的死因,還是先探討楊修的死因,再概括曹操、楊修的人物形象?我的考慮是,在學生充分探討楊修死因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提煉人物形象,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若先概括形象,則學生在探討死因時就不太容易形成不同的看法。

  最后的拓展遷移部分,實際上是希望學生從楊修之死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啟示,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

  二、目標的設定

  1、基于以上分析,設定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目標:①理清脈絡,能夠簡要概括事件要點

 、谀苡米约旱恼Z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楊修的性格

  過程與方法目標:①學習通過矛盾沖突刻畫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

 、谔骄織钚匏酪颍囵B(yǎng)學生收集、歸納、整理信息并能口頭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中國古典小說的豐富底蘊,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從而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

  2、重點、難點的確立及依據(jù)

  在“對教材的理解與分析”部分提到:“在了解背景的基礎上,通過梳理情節(jié),概括內(nèi)容,歸納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皩钚匏酪虻臓幷撘约叭宋镄蜗蟮陌盐,學生往往會有一些富有個性化的獨特見解!币虼,本節(jié)課的重點確立為:

 、倮砬迕}絡,能夠簡要概括事件要點

  ②能用自己的語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楊修的性格

  教學難點確立為:

  探究楊修死因,培養(yǎng)學生收集、歸納、整理信息并能口頭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三、學法設計

  1、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學生在初一初二已接觸過小說,并在本冊書第三單元專題學習過,對小說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通過教師的點撥、啟發(fā),應該能夠在了解小說背景的基礎上,通過梳理情節(jié),概括內(nèi)容,歸納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障礙

  對古典文學名著積累不足以及對小說所體現(xiàn)的三國時代的背景認識不足是學習本課的一大障礙,尤其在探討楊修死因以及概括人物形象時,學生往往會局限于課文之中或?qū)M行表面化的理解。

  3、學生學習本課知識應采用的方法

  學生課前結(jié)合課后習題一進行充分預習,把握小說主要內(nèi)容并對楊修死因能有自己的認識,為課堂中的探究討論打下基礎。課堂上通過學生的學生主動參與和合作探究,,對問題各抒己見,再輔之以教師適時地點撥歸納。從而讓學生更快更好的接受知識、培養(yǎng)能力。

  四、教法設計

  1、教學思路和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

  情境導入——初讀課文(把握情節(jié))——再讀課文(探討死因)

  ——研讀課文(概括形象)——拓展遷移——作業(yè)布置

  2、重難點突破方法

 、 設疑激趣法,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設置課堂情節(jié),讓學生圍繞有價值的問題深入探討。

  ② 引導點撥法,在探討楊修死因時,學生可能會談的不夠深入,就需要教師適時地點撥引導。

  3、導入和過渡的設計

  由《三國演義》開篇詞(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導入,進入情境。

  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國度,則根據(jù)上下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或設疑或總結(jié),自然過渡。

  4、教輔手段的運用

  本節(jié)課之所以選用多媒體教學,一是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圖片、聲音的選用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關(guān)注度,使學生更快、更好的進入到課堂情景中;二是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nèi)容清晰明了,更易把握。

  五、作業(yè)設計

  1、作業(yè)設計目標及意圖

  ①、以《從楊修之死所想到的》為題,寫一段話,談談你的認識。200字左右。

  ②、(選做)歷史上的曹操和《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結(jié)合你的所學,以《我眼中的曹操》為題,寫一段話。200字左右。

  作業(yè)一,學生上課時已進行了一定的探討,應進一步深入思考,形成文字材料,對學生的觸動更大。

  作業(yè)二,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而言,結(jié)合《觀滄!贰ⅰ抖谈栊小芬约罢分械牟懿傩蜗蠛托≌f中的曹操形象進行一番比較,應該會更好的認識到《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擁劉反曹”的傾向。

  2、難易梯度和針對性

  作業(yè)一相對較容易,學生有話可說。

  作業(yè)二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閱讀積累,并能對問題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語文園地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欄目:“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我愛閱讀”。欄目涉及了字、詞、句、段、篇,內(nèi)容涵蓋范圍廣,由易到難,由淺到深。

  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結(jié)合學生實際,設計如下目標:

  1.了解廠字頭、穴寶蓋所代表的意義;能借助形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認識“廚、廁”等9個生字。

  2.能理解并積累含“笑”的詞語,并選詞演一演。

  3. 能根據(jù)提示語,讀出句子恰當?shù)恼Z氣。

  4.能發(fā)現(xiàn)“教誨、尋找”這類詞語的特點,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5.能背誦《弟子規(guī)》(節(jié)選)。

  6.閱讀《好天氣和壞天氣》,能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老爺爺說的話。

  教學重點

  1.了解廠字頭、穴寶蓋所代表的意義;能借助形聲字的狗子規(guī)律認識“廚、廁”等9個生字。

  2能根據(jù)提示語,讀出句子恰當?shù)恼Z氣。

  3.能發(fā)現(xiàn)“教誨、尋找”這類詞語的特點,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閱讀《好天氣和壞天氣》,能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老爺爺說的話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chuàng)新等學習方式,重點是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生成。

  三、說學法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要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新課標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因此,我主要采取“質(zhì)疑問難法”“交流討論法”“圈點勾畫法”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 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激趣識字。

  學生自己拼讀字詞,結(jié)合圖片認字識字。教師適時的做出點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如:廚、廁、廂、廈,都含有“廠”;穴、窟、窿、窯、窄都含有“穴”。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分類,也會根據(jù)歷史牢記住生字。

  二、字詞句運用

  1.近義詞辨析及運用。

  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詞語雖然都帶有“笑”字,意思卻不盡相同。我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并進行指點補充。然后在學生理解詞意的基礎上認真閱讀句子,選擇恰當?shù)脑~語填空,填好以后,再讀一讀,看句子是否通順,句意是否合理。

  學習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我以課本為依托,適當?shù)匮由焱卣梗寣W生再多做類似這樣的練習,鞏固所學。

  2.理解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

  這一部分內(nèi)容共有三個例句,每句話都是描述人物(動物)的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其中重點需要學生理解的是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與神態(tài)。學習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我讓學生模仿句中的人物,做出相應的表情及動作,加以揣摩,用心體會。學生邊做邊說,邊演邊想,理解得更加透徹。

  三、我的發(fā)現(xiàn)

  這一部分內(nèi)容中的詞語“教誨”“尋找”“伙伴”等都是由近義詞組成。如:“收拾”中的“收”和“拾”意思相近,“收拾”和他們的意思也差不多。學習時,我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查字典,討論交流,找規(guī)律,然后再搜集類似的詞語。學生們興趣盎然,學得快,學得好。

  四、日積月累

  《弟子規(guī)》是學生們較為熟悉的內(nèi)容,有的孩子自幼就開始背誦。但部分學生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我們也不能逐字逐句地解釋。這時,我利用觀看動畫片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動畫片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很快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不僅理解了其含義,也能熟讀成誦,還能夠影響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的做法,一舉三得,效果很好。

  五、我愛閱讀

  《好天氣和壞天氣》這篇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老奶奶和她的兩個兒子的故事。老奶奶的大兒子是做蜜餞的,因為要曬果脯,所以喜歡晴天。老奶奶的小兒子是做雨傘的,因為下雨可以多賣雨傘,所以他喜歡雨天。這篇故事告訴我們,原本是件不開心的事情,換一個角度思考,這件不開心的事就會變成開心的事。我們要變換思路去看問題,才能開心地生活每一天。

  教學時,我采用多種閱讀方式,齊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讓學生在讀中去悟,并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教師只是適時地點撥引導而已。

  五、說教學效果

  整節(jié)課氣氛輕松活潑,各環(huán)節(jié)之間銜接自然,學生們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高,熟練地掌握了知識,較好地完成了教學要求。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日月水火》是一篇以圖形來認字的課文,文中通過幾幅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文字是怎樣來的,并根據(jù)圖形來學習這些生字。通過學習這一課,讓學生感覺到我們中國漢字的演變歷史,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1、基于課程標準的相關(guān)要求

  (1)學習獨立識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2)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針對這要求以及教材的特點,我把本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指名讀,小老師領讀等多種方式,準確認讀“日,月”等8個生字,能找出字與畫的關(guān)系會寫“日、田”2個生字。

  2、通過小組探究漢字的起源,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是低年級學段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讓學生充分地認識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日,田”兩個字。

  四、說教學方法

  教法:由于課文內(nèi)容淺顯易懂,因此這節(jié)課,我基本選用“看圖識字、快樂識字、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适聦耄沂菊n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發(fā)生在很早以前,那是還沒有漢字的時候。有兄妹倆,哥哥負責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飯。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來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妹妹還在睡覺,如果醒來找不到哥哥會著急的,可是怎樣告訴還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個好辦法,拿起樹枝照著遠處山的樣子在地上畫了一座山(貼圖),旁邊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一會妹妹醒來了,看到地上的圖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邊洗衣服,她也學哥哥在地上畫圖,她照著小河的'樣子畫了幾道彎曲的水流(貼圖),旁邊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來看到圖后到河邊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倆可高興了。從此以后,他們就用山、水圖來表示字,古時候的人就是這樣,慢慢地發(fā)明出變成現(xiàn)在的字的。漢字是不是意思呀!古人多聰明!我國古代人民在勞動中發(fā)明了漢字,多么不簡單!像這樣的漢字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這樣的字。板書課題。

  故事中的兄妹都那么聰明,那么有智慧,我們一一班的小朋友也一定很聰明,一起來看看這些圖片,猜猜他們都是什么字吧。(出示圖片)

 。ǘ⒈容^字與圖,找關(guān)系

  請同學們把字與畫對照起來看,說一說圖中哪一部分與漢字的哪一筆相似。我們先來看看日這個字是怎樣變化而來的。講解漢字的演變歷史(一邊說一邊出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字,剛才小朋友們都見過了,而且有個別字都已經(jīng)認識了,你們覺得學這樣的字有意思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三)教學生字。

 。1)讓學生看圖讀生字,先自由讀,在小老師領讀,在同桌互讀,指名讀。

  (2)去掉圖畫讀生字。小老師領讀,同桌跳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3)檢測生字。

  猴媽媽讓小猴去摘桃子,可是在路上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這可怎么辦呢?其實呀這條河里有一座隱形的橋,要是小朋友幫助小猴認完這些字,小猴就能順利過河了,小朋友們有信心幫小猴過河嗎?誰先來幫,好,你來。檢測生字。指名讀。

 。ㄋ模┩卣咕毩暋

  《新課標》也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边@就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借助教學難點、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在學生學會這些字之后,又讓學生練習讀了一些課外的字,這樣很好地進行了一個拓展。

  (五)輕松一下。

  小朋友學了一段時間,已經(jīng)累了,我們來放松一下。跟著《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的音樂來輕松一下。把歌詞改為<如果學習累了你就拍拍手》。

 。⿲懽。

  活動完了現(xiàn)在我們來寫字?唇裉煲獙懙牡谝粋字,先觀察它在田字格中的站位,舉手跟大家分享一下。(指名說)說得很好,現(xiàn)在我們來書寫,先看老師來寫,(師范寫,生書空)來看一下第二個字,第二個字比第一個字多了一筆,它們的占位一樣嗎?(指名說)師范寫,生書空。來給它找個朋友。指名說,出示課件上的詞語。好現(xiàn)在打開書開始在書上寫,先描紅,再書寫。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茨俏煌瑢W做的最標準,老師有獎勵。教師巡視指導坐姿和握筆姿勢。找出寫得好的作業(yè)在展示臺上展示,并讓學生評判。

語文說課稿 篇6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名是《人生寓言》,它是人教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七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一、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我認為周國平先生是一位哲人,他的文章雖形式淺顯通俗但意義深刻雋永,耐人尋味。此文在新教材中編入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文章,從編者意圖來看,顯然出于以下幾種考慮:

  一、說教材

  1.這個單元繼續(xù)教學有關(guān)人生的課程,它是第一單元的延續(xù)。第一單元的內(nèi)容側(cè)重寫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和挫折該怎么辦。本單元則側(cè)重寫對人生的理解和選擇,有的闡述理想,有的闡述信念,有的論述人生價值。很顯然,這些內(nèi)容都比較嚴肅而深刻,理性的成分比第一單元要重得多,而周國平的《人生寓言》正能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更深入切身的感受、體會、思索有關(guān)人生的問題,使學生正確地把握人生態(tài)度,對待人生際遇。

  2.初一的學生要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提高朗讀水平,此文優(yōu)美的語言,精美的表達正適合通過反復朗讀訓練,提高學生朗讀水平和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從而加強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3.這是初中首次出現(xiàn)的寓言文體,編者延續(xù)第一單元的人生主題,讓學生通過感悟人生,得到啟示從而概括出文章的寓意,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不知不覺了解到寓言的文體特點,易于開展寓言的寫作訓練。

  二、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jù)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和寫作方法。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悟課文蘊涵的寓意。

  3.繼續(xù)練習朗讀,提高朗讀水平。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4.正確地把握人生態(tài)度,對待人生際遇。

  教學重點是目標2、3;

  目標1、3是本文的難點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shù)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復雜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運用;其次,這個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們還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可以說,“言”“荃”更為重要!罢w閱讀,探究質(zhì)疑”是我上這節(jié)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xiàn)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默讀、分角色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并找出關(guān)鍵詞句,教師展示屏幕板書進行適當?shù)囊龑,以便于學生理解故事從而能概括寓意;然后讓學生分組就文章自己的`一些想法展開討論質(zhì)疑,再進行集體研討釋疑,這里我也設計了幾個問題供參考,以便學生借鑒;最后通過看圖編寫寓言的比賽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寓言的特點及寫法。 我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新課標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圈點批注、朗讀、討論、質(zhì)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多媒體課件。

  四、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這是新課標所突出強調(diào)的,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五點:

  1. 用普通話正確大聲地讀,要求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2. 學習使用圈點批注的方法。

  3. 加強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

  4. 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5. 根據(jù)間接經(jīng)驗學習感悟人生。

  五、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教學時數(shù)擬為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

  聯(lián)系第一單元有關(guān)人生的感悟及學生作文中展露的堅強不屈的人生觀,激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氛圍,導入本課的學習。

  2、揭示目標

  3.目標的實現(xiàn):

 、倏磳дZ,默讀課文《白兔與月亮》,粗略了解課文大意;通過屏幕板書復述故事,概括寓意

  ②分角色朗讀課文《落難的王子》,注意語調(diào)、停頓和重音。通過屏幕板書提示概括寓意。初步完成目標2、3 ,接觸難點;

 、蹖W生四人小組討論,就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再進行集體探究釋疑,這里我也設計了幾個問題供參考,以便學生借鑒。完成目標3 及重點;

  ④根據(jù)幻燈片出示的圖片發(fā)揮想象,比賽編寫寓言故事,并讓其他同學揣摩概括寓意。完成目標1及通過訓練解決難點;

  ⑤寓言文體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強化拓展訓練,鞏固本課學習內(nèi)容。

語文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首先說說教材,《走進大自然》是一首兒童詩歌。圖文并茂,插圖優(yōu)美,生動易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第7冊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編者把《走進大自然》安排在教材的開頭有其特殊的含義,《走進大自然》全詩描寫了我們走進大自然獲得的豐富體驗,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贊美之情。啟迪我們要深入大自然,這樣才能得到來自大自然的豐富體驗,懂得生活的多彩多姿。根據(jù)素質(zhì)教育新思想,語文課程的新理念,充分考慮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學生的實際,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要求,進行教學。

  [說目標]

  根據(jù)本課內(nèi)容,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2、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說教法、學法]

  依據(jù)本課的性質(zhì)及小學四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結(jié)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特設計如下教法、學法:本堂課以情感為紐帶,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美景。并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在初讀詩歌和激發(fā)動機中——入情。讓學生情感的河水蕩漾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為此,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有一位朋友,托我給大家?guī)砹艘恍┒Y物。聽!接著播放大自然中一些聲響的.錄音。并讓學生聽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新課標指出:結(jié)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對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并表達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語文,使學生開闊視野。所以課前,我布置學生廣泛搜集關(guān)于大自然的資料,接著我讓學生相互交流,以達到激發(fā)他們迫切想學習這一課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在感受詩歌描寫的情境中——動情。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兒童的情感總是與他們對教材的認識相連。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們所描繪的對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環(huán)是要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教材寄寓情感的形象。我運用課件將大自然的美,用圖畫、音樂,讓學生直觀的看到、聽到、整個心靈都感受到,在學生眼前再現(xiàn)詩歌中描寫大自然美好的景象。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形象的描繪了茂密的森林里,小鳥在枝頭婉轉(zhuǎn)歌唱;蝴蝶翩翩起舞,偶爾停留在五顏六色的花瓣上。展示了美麗的大自然。我依據(jù)這個材料制成鮮活的課件進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追著小鳥走進密林,追著小溪走進深山,追著蝴蝶,追著野花,我們走進大自然。”“那么走進了大自然,同學們想做什么呢?”從而引入詩歌第二節(jié)的學習。

  第三環(huán)節(jié)在品讀詩歌的神韻中——移情。兒童在感受詩歌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應牢牢把握,并順勢將教學過程推進,從細讀進入品讀。品讀詩歌精彩片段詞句,讀出其神韻。詩歌語言不僅承載著人、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形象寄托著作者的情感。因此品讀時要將學生的情感移入課文描寫的對象上,從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我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將學生的情感引向深層,產(chǎn)生移情。課件展示詩歌中大自然的美麗景象,接著我用生動的語言感染學生:“瞧,同學們都想融進大自然里,去體驗和感受它的美妙,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融進大自然的好辦法呢?”引導學生體會詩句“讓畫筆去訪問每一片花瓣”——作為小畫家,你想怎樣去訪問呢?引導學生想象會畫些什么?“網(wǎng)住每一個季節(jié)的斑斕”——你是怎么暢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的?通過圖片再次讓學生感受四季的燦爛多彩。讓學生小組討論,指名說,評議感受。這樣的設計,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大自然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強烈的熱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第四環(huán)節(jié)在表情朗讀和語言訓練中——抒情。表情朗讀是抒發(fā)學生內(nèi)心感受的一種常用形式。表情朗讀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他們往往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語速來表達,讓學生用心去體驗,感受,才能領略大自然的奧秘,感受到生活的燦爛。抒發(fā)他們對詩歌中大自然的情感。在反復

  品讀欣賞后,大自然之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此時,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在隨后的詩歌背誦環(huán)節(jié),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yōu)美語匯的積累內(nèi)化,從而更好地抒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學生有情,教材有情,“學生——教材”之間的情感橋梁就是教師。由教師來傳遞情感,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學生在充滿情感的課堂教學中學會熱愛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

  最后,讓學生在課件中了解到更多的有關(guān)大自然的資料,并教學生在課外體驗大自然,走進大自然,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語文就在身邊,從而更樂意地學習語文,學好語文。

  我的說課結(jié)束,歡迎提出寶貴意見。

語文說課稿 篇8

  【課前透視】

  這首兒童詩以優(yōu)美的語言、流暢的音韻描寫了雷鋒叔叔的感人事跡,教育學生懂得奉獻愛心,助人為樂。文章一、二自然段和三四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適合進行朗讀指導。

  助人為樂是小學生應該養(yǎng)成的行為規(guī)范,但在實際行動中孩子們卻缺乏主動意識和自覺行為。另外,學生對雷鋒的事跡了解不多,教師要布置他們搜集相關(guān)資料,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樹立英雄形象,在聯(lián)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在情感延伸中揣摩文章的意蘊,做到內(nèi)化心靈,外化行動,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會認12個字,會寫12個字。

 。、自主感悟“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在聯(lián)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獻愛心,助人為樂。

  【重點難點】

  識記生字,課文的感情朗讀、背誦,將奉獻旨意內(nèi)化心靈,外化行動。

  【信息資料】

  教師:《學習雷鋒好榜樣》磁帶、課外書《雷鋒的故事》。

  學生:生字卡片、課前搜集的雷鋒資料。

  〖切入舉偶

 。薄D片導入:

  出示雷鋒畫像:你們認識他嗎?學生結(jié)合課前搜集的相關(guān)資料談談對他的了解。

  2、歌曲導入:

  聽《學習雷鋒好榜樣》歌曲。

  師:雷鋒叔叔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但是他在哪里呢?(板書課題,指導書寫“鋒、叔”二字)

  〖對話平臺

  一、自學

 。、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小組內(nèi)自學字詞,互相檢查指正,教師巡視,重點強調(diào):

  “鋒、曾、濘、荊、瑩”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 céng;“濘”讀第四聲,不要讀成第二聲;“棘”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組內(nèi)檢查讀──你指我認讀──開火車讀──對口形猜字。

 。、指名按小節(jié)讀課文,師生共同聽讀評議。

  采用多種形式復現(xiàn)生字,促進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組內(nèi)合作識記,養(yǎng)成交流習慣,培養(yǎng)合作意識。

  二、朗讀

  1、自由讀文,思考:雷鋒叔叔在哪里?劃出有關(guān)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重點指導兩個“你在哪里”:第二個比第一個語氣加重,語調(diào)拖長,要讀出深情呼喚的語氣,要根據(jù)情感的起伏,讀出急與緩的變化。小溪和小路的話,語速稍慢,娓娓道來,“瞧”以后的詩句可適當提高音調(diào)。

 。、多種形式讀文:范讀──引讀──自由選擇伙伴合作讀。

  多角度、多層次、多方法的朗讀,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了語言的'優(yōu)美和雷鋒精神的偉大。

  三、感悟

  教師或?qū)W生講述雷鋒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把詩化的語言還原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與文字相關(guān)的表象,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使雷鋒的形象更加典型化、具體化和鮮明化。

  四、練習

  1、用下面的部首組成新字再組詞:

  雨( )( )( )( )

  又( )( )( )( )

  辶( )( )( )( )

  钅( )( )( )( )

  氵( )( )( )( )

  日( )( )( )( )

  2、填空:

  彎彎的( ) 長長的( ) 晶瑩的( )

  蒙蒙的( ) 溫暖的( ) 鮮艷的( )

  五、書寫

  學習“滴、灑、泥、濘”四個字:

 。、“滴、灑、泥、濘”四個字都有三點水旁,三點水的寫法上學期已經(jīng)做過重點指導,教師只要地示范書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并回憶過去學過的要點就可以了。但這幾個字的右半部分的書寫應該細心指導:“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寫成“商”;“灑”不要寫成“酒”;“泥”字右上的“匕”應先寫撇,再寫豎彎鉤;“濘”字右邊寶蓋宜小,橫要略長。

 。、學生練習書寫,交流展示,寫得好的學生獲得一個卡通標志。

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本文是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辭清麗簡潔,內(nèi)容意趣盎然,作者通過對西湖春天的自然風光、動人景象的傳神描繪,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滿心喜愛和深切感受。作者筆下的西湖如同青春靚麗、婀娜多姿的少女,富有鮮活的生命力和靈性。鑒賞本文如果沒有個體生活體驗的融入,沒有聯(lián)想和想象參與,將是蒼白無效的。因此,教學中首先要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驅(qū)遣豐富的想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或者口頭言語,調(diào)動起學生的情趣,使學生‘投身處地”地體驗描寫的對象,以增強鑒賞的效果。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景特點,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

  2、培養(yǎng)誦讀能力,審美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握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

  難點:理解作者超凡脫俗的審美情趣,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解決辦法:通過整體感知,師生共同研討解決重點、難點。

  四、說教法

  本文是文言文中游記散文的精品,而藝術(shù)的妙處及魅力是靠自身的感知和品味的,所以學習本文應以自讀為主,在注釋的幫助下,反復誦讀,如再有疑點,教師要及時點撥,在點撥的同時,還應以讀為主,在熟讀的基礎上,爭取背誦,整體感知本文的藝術(shù)技巧所在。在課堂上要以調(diào)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和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為宗旨。

  五、說學法

  1、反復誦讀,精美語句最好背誦。

  2、按照作者的思路去發(fā)現(xiàn)文章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3、體會作者感情與獨到的生活體驗。

  4、交流有關(guān)西湖的詩文。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杭州西湖,是我國優(yōu)美的名勝之一。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筆墨來贊美它。大家想一想宋朝著名詩詞作者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雨后》中談到西湖的兩句詩是什么?對,“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苯裉欤覀儗W習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寫的《西湖游記二則》,看看作者是怎樣獨具慧眼,描繪西湖勝景的。

  二、整體感知

  1、聽錄音范讀課文,掌握以下重點詞語。

  棹、嵐、勒、突兀、相次、歌吹、艷冶、染翠、設色、夕舂、受用、目酣神醉、山容水意、花態(tài)柳情。

  2、反復朗讀課文,疏通文字,把握文意。

  3、《西湖一》直抒靈性,寫出了西湖迷人的景色及自己的.心境!段骱纷髡咭郧妍惷骺熘P,描繪出西湖由白堤斷橋至蘇堤六橋一帶春日盛景,并顯示出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

  三、分析欣賞《西湖一》,品味其重點詞、句。

 。1)重點詞語理解:

  突兀:高聳的樣子。棹zhào:劃船。娥: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頰jiá:面頰。這里說桃花艷麗如少女的顏面。”

 。2)分析課文,品味語句。

 、僦心木湓拰懗隽俗髡呒庇娢骱目释那椋浚ㄓ懻摵蠡卮穑槭裁?

  答:“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币驗樽髡叱踔梁贾荩顬樾耐耨Y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這種感情蓄積已久,其發(fā)必速,故游記開篇不容許多筆墨交待,一落筆就直抒性靈:保叔塔為西湖北側(cè)門戶,塔身挺秀,卓立山巔,未近西湖而先入眼簾,本也是一處勝景,但作者僅以“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一筆帶過,是因為他心不在焉,“已心飛湖上也”。整個杭州山水風物此時惟“湖上”才是作者鐘情之所在。“心飛”的夸飾把他急欲見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無遺。

  ②為何插入一閑筆“午刻入昭慶”?(思考后回答)

  答:這是欲揚先抑,造成頓挫之致,然后才續(xù)“心飛湖上”之意。

  ③當作者終于親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時,運用了什么修辭寫出了它的嫵媚與迷人?

  答:作者連用了四個比喻、一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边h處孤山蔥綠,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紅,恰似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一樣醉人;湖中波紋,似白綾一樣起伏。

  ④以上描寫西湖風景是實寫還是虛寫?

  答:僅四句話,但由于選取了西湖典型風物,足以見西湖秀媚的風姿。此為實寫。

 、葑髡咭姷酱司昂,內(nèi)心感受如何?是實寫還是虛寫?起到怎樣的作用?(分組討論后回答)

  答:“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這是虛寫西湖,借以反襯西湖之美。

 、尥瑢W們感悟一下“目酣神醉”是何等心態(tài)?

  作者雖云“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實際上他卻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這種感覺與聯(lián)想雖然模糊,但境界空靈,意蘊豐富,頗堪品味。它既啟發(fā)人聯(lián)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象作者如曹植“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的癡情醉態(tài)。作者的感情由此進入極高的審美境界。由此可見,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靈的,是極其嫵媚迷人的。這樣比擬就顯示出山水風物的精神、情趣,亦體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愛戀之情,與“吏情物態(tài),日巧一日;方網(wǎng)機阱,日深一日”(《與何湘潭》)的官場相比,就更覺自然界的清純可愛。作者對其初游西湖之日,如同與心愛的女人第一次約會一樣珍視,因此鄭重其事地記下具體日期:“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而在另外十五篇西湖游記中則不再注明日期。

  ⑦本文寫在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答:西湖在作者筆下重在寫意,勾勒西湖天然娟秀的風情,一種引人酣醉的整體魅力,以及作者的內(nèi)心體驗,而不精雕細刻其山水面目細節(jié)。這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

  四、總結(jié)、擴展

  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分析了西湖美景及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品味了重要詞語和句子,從而提高了我們鑒賞古文的能力。

  擴展:據(jù)你的理解,互相交流你的欣賞點。

  五、布置作業(yè)

  課下搜集寫西湖美景的詩文,寫在你的札記本上。

  六、板書設計

  西湖游記

  山色— 目酣神游

  西湖---------- 花光— 飛心湖上 一語不得

  溫風—

  波紋—

  七、設計理念

  袁宏道的散文不僅語言質(zhì)樸,而且清雋美妙,頗具靈性,往往給人以耳目以新的感覺。學習本文,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及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審美情趣,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語文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趙州橋》說課稿07-14

語文《手指》說課稿01-09

語文《觀潮》說課稿01-11

經(jīng)典語文說課稿12-01

語文《水》說課稿01-04

語文《貓》說課稿01-05

語文《荷花》說課稿03-12

語文春酒說課稿03-16

語文優(yōu)質(zhì)說課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