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1-20 19:03:3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語文說課稿六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小學語文說課稿六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nèi)容

  《游子吟》是六年級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導讀課文。本節(jié)課主要內(nèi)容是介紹了母親對游子的愛。

  2、本節(jié)課重難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體會母親對游子的愛和母親的無私的愛。由于學生對母親有一定的'認識,所以理解、體會母親的愛應為本文的重點。

  3、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

  〈1〉根據(jù)學生實際,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如下:

  〈2〉知識目標:重點掌握理解詩意及詩的寫法,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能力目標:通過知識目標的確認與理解,讓學生清楚如何報答母愛,培養(yǎng)學生如何進行寫現(xiàn)代詩。

  4、情感目標:通過能力目標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發(fā)揮想象的能力。

  二、說程序

  1)導入

  同學們都體會過母愛。也許聽過這樣一句話:一提到母親我的筆總是跪著行走。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呢?我想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有所感悟。

  2)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字東野,以“苦吟”著稱。

  3)詩的分析:

  首先貫串詩意,重點理解最后一句詩意。

  問題設計:

 。1)作者是如何寫母愛的?

 。2)母親是如何愛子女的?

 。3)你是如何看待母愛的?

  4)小結,布置作業(yè)

  三、說教法

  古語云:教學相長。學生的學需要老師的教,這就需要老師選用恰當?shù)姆椒āN以谑诒疚臅r主要用以下方法:

 。1)提問法:由于本詩是導讀課文,所以提問法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內(nèi)容。問題設計:作者是如何寫母愛的?

 。2)母親是如何愛子女的?

 。3)你是如何看待母愛的?

  朗讀法:讀書百遍其意自現(xiàn)。本文是詩讀課文,讀課文有助于學生理解。所以用此法。問題設計:

  四、說學法

  1、教與學是雙邊活動,一堂課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師的教,重點看學生如何學,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2、重視課前預習,通過布置預習,設置預習題進行預習。(提前收集材料)

  3、課堂指導學生學習新知識。通過對個別句子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

  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總之,本課通過巧妙設疑,多種教法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教材]

  《兩只小獅子》是本單元的一篇看圖學文,課文圖文并茂,語言淺顯易懂,蘊涵了做人應該自食其力的道理。

  [學生]

  1、本課時的教育對象是12名聾生。他們能夠借助圖片和手語的輔助,了解課文大意。他們普遍存在學習語文的困難,具體表現(xiàn)在語言貧乏,語序混亂,語言表達困難,需要加強口語交際的模擬練習和書面語的訓練。

  2、就群體而言,視覺是他們的優(yōu)勢感官,具體形象思維是他們主要的思維形式。他們自尊心非常強,但是在面對學習困難時,很容易產(chǎn)生挫敗心理和畏難情緒。我準備采用動畫或色彩鮮艷的圖片來幫助他們學習,并多種方式進行激勵,提高學習語文的信心和興趣。

  3、就個體而言,他們在年齡、聽力、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我準備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及要求,提供多樣化的方法建議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內(nèi)容,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

  [學習目標]

  在本課的教學中,著眼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聯(lián)系學生和教材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圖文對照,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分角色對話和不同的表達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知道人應該自食其力,勤奮刻苦,克服依賴心理。

  [教學重難點]

  1、獅子媽媽的話闡明了做人的道理,聯(lián)系課文和自身實際,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既是本文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

  2、由于聽力損失和口語應用范圍狹窄,口語交際是聾生學習語文的難點,因此,正確理解小樹、懶獅子和獅子媽媽的對話,并進行分角色對話也是聾生學習本文難點。

  [教學法]

  國家教委《在聾校開展分類教學》的通知中強調(diào),要“根據(jù)聾生的聽力、語言狀況和其他方面的差異,采取相應的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補償缺陷,充分地利用和發(fā)揮其潛能,使其受到適合自身發(fā)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我準備采用差異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學生置身于學習情景之中,采用讀、劃、演、、寫等方法學習,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教學準備]

  本課時準備以FLASH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活動的安排和設計意圖]

  心理學家布魯諾認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的材料感興趣!币虼耍依谜n件,把本課時的七個教學活動,用“積金幣看動畫”的游戲連綴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從兩只小獅子想到積金幣到森林小屋看動畫片,設置游戲情境;接著,引導學生按照松鼠、刺猬、小鳥等動物的要求進行學習,實現(xiàn)目標而努力。最后獲得了成功,和小獅子一起欣賞到有趣的動畫片《獅子王》。學生在接受挑戰(zhàn)、完成任務、受到嘉獎的活動過程中,充分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能動地學習知識,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時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神秘地:“同學們,老師看見兩只小獅子在悄悄話呢,我們看看他們在什么呢?”課件出示兩只小獅子關于想要積累15枚金幣,去森林小屋看動畫片的對話。激發(fā)學生:“我們也跟著兩只小獅子去取金幣吧!”由此導入新課。這個活動只需3分鐘。

 。ㄔO計意圖:營造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情境,與學生的情感、心理發(fā)生共鳴。它所關注的是兒童內(nèi)心的自由、愉悅、釋放、本真,追求的是兒童在課堂中的快樂生活。它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輕輕一點,或是像一陣微風悄悄地掠過水面,讓兒童情感的小河漾起漣漪,泛起微波,學生的學習情緒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了。)

  活動二、松鼠送金幣

  課件模擬跟隨兩只小獅子出發(fā),尋求金幣的情境。松鼠從樹林中走出來,:“同學們,先認真地看老師讀,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兩只小獅子》,就獎勵你們一枚金幣。”教師先引導學生結合文字看教師的示范手語,聽力好的同學更要注意聽語音。然后,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讀課文,可以默讀、手語讀、小組讀,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讀等等。學生參與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后,松鼠會夸獎“讀得真認真”,并獎勵一枚金幣。

 。ㄔO計意圖:使聾生既能嫻熟準確地運用中國手語,又能借助手語順利地輔助學習第二語言:書面語或口語,提高聾人整體的文化素質,使他們和健聽人具有等同的知識底蘊,并能和健聽人群體進行無障礙交流。讓學生多種方式讀課文,豐富了學習方法,提高他們學習和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活動三:小鹿送金幣

  師生一起回到“積金幣看動畫的場景中”,小鹿從樹林中走出來,:“學好第一自然段,獎兩枚金幣哦!”課件出示需要探究的問題:1、兩只小獅子有什么不同?誰做得對?2、小獅子為什么要練習滾、撲、撕、咬?教師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圖片和文字,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中的以個問題進行思考,通過讀、想、劃、問、演等方式進行探究。這時,教師主要指導思考第二個問題的學生。學完后集體交流補充。課件出示小鹿送金幣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帶著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個學習活動中。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一個更開闊的、更活躍的探究平臺,充分體現(xiàn)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問題,通過讀、勾、畫、填等活動開展探究,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活動四:小刺猬送金幣

  小刺猬要求同學們認真學好第二自然段。教師出示第二自然斷的問題和圖片,先集體朗讀。再引導學生思考:1、懶獅子為什么不練功?讓學生用波浪線在書上劃出懶獅子的話。接下來,用詞語替換法,集體研究“我

  才不去吃那苦頭呢。”“那苦頭”是什么意思?學生出“練功、滾撲撕咬”等答案,教師都予以充分肯定。最后,同桌組合,分別扮演小樹和小懶獅子,進行對話練習!學完這個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可以獲得三枚金幣的獎勵。教師再用語言、延伸或親切的擁抱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學生保持亢奮的學習狀態(tài)。

 。ㄔO計意圖:讓每一個孩子都體會到成功,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達,獲得自我滿足。表演和對話活動使學生的潛能得以生發(fā)。學生有活動的時空、有選擇的權利、有展示的舞臺、就有了更多感知、觀察、思考和探索的機遇,就有了更多表達情感的平臺。)

  活動五:小兔子送金幣

  這次是小兔子帶領大家學習第三自然段。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讀、劃、討論。教師提出問題:1、獅子媽媽聽到懶獅子的話,她是怎么的?2、獅子的生活本領指什么?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時教師主要輔導學習困難的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然后,教師提問:“同學們生活的.本領”又是什么?你準備怎樣獲得“生活本領”呢?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一。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點撥和激勵。在學生又獲得四枚金幣之后,教師和學生一起數(shù)一數(shù)金幣,體驗接近目標的喜悅,并更加積極地投入下以階段的學習活動中。

 。ㄔO計意圖: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所以我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力求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

  活動六:小鳥送金幣

  課件出示小鳥的圖片,教師故意做出為難的樣子:“小鳥要求我們做什么呀?老師看不懂?”引導學生讀懂小鳥的要求并告訴老師,在同學的交流和補充中,學生明白了這個活動是要求我們思考:假如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后,改掉了“懶”的毛病,它會怎樣?假如它繼續(xù)懶下去,離開爸爸媽媽以后,會怎么樣呢?然后提醒學生小鳥的表達方法的建議:可以演一演、可以一、可以畫一畫、可以寫一寫,也可以選擇其它方式。讓學生先選擇喜歡的表達方式,再按照表達方式自由組合,開展討論后進行匯報。

 。ㄔO計意圖:關注聾生的生命發(fā)展,提供多種選擇,幫助他們發(fā)揮優(yōu)勢素質進行表達和溝通,有效地補償身體缺陷。學生在親身參與想象、表演等活動中,語言得到內(nèi)化,人文精神得到培養(yǎng),同時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

  活動七:獲得成功,體驗樂趣。

  課件出示“你已經(jīng)有足夠的金幣了,快來看動畫片吧!”同學們先一起歡呼積幣活動的勝利。跟隨兩只小獅子一起來到森林小屋中,欣賞動畫片《獅子王》。新課結束。

 。ㄔO計意圖:用不通的方式進行激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

  [作業(yè)設計]

  我為學生準備了三份套餐,讓學生自由選擇:五星級套餐:1、讀課文,背誦課文。2、先自己明白了什么,再寫下來。3、和好朋友自己準備學習哪些生活的本領?怎么學?四星級套餐:1、讀課文,背誦課文二、三自然段。2、完成課后練習第一、二題。3、你認為懶獅子會聽媽媽的話嗎?為什么?三星級套餐:1、用手語流利地、有表情地讀課文;2、工整地抄寫課文。3、和同學一起表演課文內(nèi)容,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ㄔO計意圖:兼顧聾生的個體差異,設計不通的課外實踐活動給學生自由選擇,同時不通的星級獎勵又激發(fā)學生為更高的目標而奮斗。)

  [板書設計]

  本課時,我設計的板書如下:(課件出示)

  1. 兩只小獅子

  刻苦練功--幸福

  依賴懶惰――不幸

 。ㄔO計意圖:隨機抓住學生匯報過程中出現(xiàn)的“閃亮點”進行板書,使整節(jié)課亂中有序,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點,起到引領作用。同時,隨機板書也作為一種肯定學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進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熱情。)

  [總體特色]

  1、快樂學習,重視激勵性。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性強的游戲情境,多種方式的激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2、過程開放,體現(xiàn)探究性。設計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親身參與讀、對話、表演等活動,對文本產(chǎn)生獨特的理解。

  3、挖掘內(nèi)涵,注重人文性。通過挖掘課文中的人文精神,在課堂交流、作業(yè)設計中陶冶塑造學生的心靈。

  4、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讓學生在個性化的體味語言,多樣化地表達,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的過程中,使課堂成為學生張揚個性的舞臺。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將心比心”。意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皩⑿谋刃摹笔侵腥A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劑,更是構建和諧社會、樹文明新風的主要內(nèi)容。這組教材是“以誠待人”為專題編寫的,課文的內(nèi)容生動、感人,有誠實、講信用的父親,有用自己勞動去維護個人尊嚴的石油大王哈默,都從不同的角度贊美了誠實、守信等道德規(guī)范。《將心比心》是一篇略讀課文,是本組教材的最后一篇課文,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能自讀自悟課文,通過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明白了“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的人生哲理。

  我任教的是來自各個農(nóng)村的學生,他們學習勤奮,在課堂上表現(xiàn)活躍,性格淳樸,待人真誠,是懂事、有禮貌的孩子。但受地方語言的影響,課外的閱讀量少,學生的表達能力差,如何從文本聯(lián)系到生活,表達自己的正確見解,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困難。

  二、說教學目標

  1、四年級處于第二學段,第二學段的閱讀方法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課文!薄秾⑿谋刃摹芬晃,最為感人的是兩處人物的語言描寫。所以我第一條教學目標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使用電子文稿演示文中人物語言和作者體會反復朗讀,體悟文中人物的感情。

  2、本課語言通俗,而且沒有生字僻詞,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內(nèi)容。我覺得難的是感動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將心比心,從文本中受到德育的熏陶,是教育學生的主要目標。所以我定下的第二條教學目標是“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睘榱藢崿F(xiàn)這個教學目標,我從網(wǎng)上搜集學生在電視上經(jīng)常看到的宣傳片——“心在一起”做為導入,貫穿課堂,營造課堂氣氛,感染學生。媒體資源播發(fā),生動地體現(xiàn)生活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文明行為,學生似身臨其境,受到片中人物的感染,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3、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針對本班情況,以學段目標為依據(jù),我定下的第三條教學目標是“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fā)言,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边@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與文本人物的對話交流,受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這是教學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體會文中人物語言而使表達產(chǎn)生感人的效果。

  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媒體課件情景導入、抓住重點語段品讀、音樂感染等教學方法。

  四、說教法、學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在教學中,我借助“心在一起”廣告做為課堂的切入點,抓住重點語段反復朗讀、體會,引導學生質疑,組織學生討論、探究、交流,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本課是獨立閱讀課文,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我適當引導他們從讀中悟,從文本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從而達到熏陶的作用。

  五、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情景導入——初感課文——深入體會——課外延伸。

 。ㄒ唬┣榫皩

  我以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看到的一段公益廣告——心在一起做為切入點,觀看后向學生提出“從片中,你看到了什么?”通過學生的發(fā)言,從而揭題。這樣的導入設計,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營造課堂氣氛,對揭題鋪下了墊筆。

 。ǘ┏醺姓n文

  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是“初步學會默讀”。所以我對學生提出“讀正確、通順,在不懂的地方做記號”的閱讀要求后,讓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提出的問題“課文寫了哪幾件事?”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ㄈ┥钊塍w會

  在初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課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找出來用‘——’劃出,并寫出自己的感受。”“文中誰令你感動?”“阿姨,母親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文本,理解課文內(nèi)容。找出重點語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質時,我設計了“移情體會”的環(huán)節(jié),提出“如果這位阿姨沒有這樣做,結果會怎樣?”“如果媽媽責備,甚至辱罵那位護士,結果會怎樣?”這兩個“如果”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換位思考,切身體會文中受幫助的奶奶和受鼓勵的實習護士的感激之情,更體會到阿姨“處處為他人著想”和母親對護士的“寬容、理解、鼓勵”高貴品質。

  在為兩個小故事感動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溫暖”,理解“溫暖”是一詞多義,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明白“溫暖”指的是心中感到幸福,試著用“溫暖”說兩句表達意思不同句子。接著一起讀讀作者對這兩件事情的體會——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揭示課文的主題,同時實現(xiàn)課文的教學目標和突破課文的'重點、難點。

  (四)課外延伸

  學生受課文中人物的品質影響,走出文本,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出“生活中,有這樣將心比心的事嗎?”讓學生交流,說一說,不僅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陶治了他們自己的心靈,同時實現(xiàn)了本課教學的目的,認識到“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能學生都談到別人需要幫助時,自己該怎樣去幫助。這時,我適當引導學生平時傷害別人時,是否能換位思考,體會別人受傷害后的想法。

  接著讓學生試著說說“將心比心”這個成語的理解,體會“將心比心”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比別人的心,為他人著想。

  最后與學生一起共勉作家羅蘭的名言:如果每一個人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悲劇和恨事。

  讀后,隨著音樂“心在一起”響起,“世界那么大,只要我們心在一起”相信這段話、這首曲對學生的思想帶來很大的觸動,會將聯(lián)系到自己的行為中去,遇事將心比心,做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課本靜態(tài)的呈現(xiàn),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一目了然,更突出課文的主旨。

  我抓住課文中的主要人物“阿姨”、“奶奶”、“母親”、“護士”和文中的關鍵詞句做為板書,這樣的設計簡單明了的突出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將心比心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21課。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節(jié)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首先說說教材分析。

  《水鄉(xiāng)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7單元中的一首詩歌,本單元以自然風光為主題,抒發(fā)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水鄉(xiāng)歌》作為本單元的開篇,歌頌了水鄉(xiāng)秀麗風光和水鄉(xiāng)人發(fā)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fā)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詩共有三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寫水多;第二小節(jié)寫船多;第三小節(jié)寫歌多。每一節(jié)的開頭都采用問答的形式,回環(huán)復沓,瑯瑯上口!端l(xiāng)歌》以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以排比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水鄉(xiāng)的秀麗風光,展現(xiàn)了水鄉(xiāng)的興旺景象,歌頌了水鄉(xiāng)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詩人以活潑清晰的語言,抓住綠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點,勾勒出一幅幅流動的水鄉(xiāng)風光圖。篇末點睛之筆使人如聞勞動者的愉快歌聲,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詩歌每小節(jié)字數(shù)相等,句句押韻,富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與和諧的韻律美,詩的內(nèi)容、形式比較獨特引領學生去感悟生活的意義。是一篇訓練朗讀的好材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課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和進行朗讀、背誦訓練,教學中應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指導學生感悟課文意境,重點抓好識字教學。根據(jù)《課標》要求和對教材的初步分析與理解,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知識和能力目標:學會本課十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隨文認識“渠、駁”。認識兩個新部首。重點寫好“蕩”、“船”、“飄”、“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感悟水鄉(xiāng)的“水多、船多和歌多”,感受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水鄉(xiāng)生活的快樂和幸福。試著仿寫詩歌。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朗讀和想象體會詩句所描繪的水鄉(xiāng)美景,感受到水鄉(xiāng)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其中,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起學生共鳴,感受到水鄉(xiāng)人民的美好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下面說說教法和學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新課標》對低學段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罢归_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因此,教學活動要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使其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意境,去領悟,去享受閱讀的樂趣,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二、自主學習

  《課標》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因此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自主探究識字寫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

  再說說教學設計

  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欣賞水鄉(xiāng)的美景入手,根據(jù)年段特點,采用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的教學策略,在朗讀中識字,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升華。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平實課堂,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由此我設計了“創(chuàng)設情境,領略水鄉(xiāng)情韻”、“進入課文意境,品味水鄉(xiāng)魅力”、“創(chuàng)編贊歌,抒發(fā)對水鄉(xiāng)的熱愛”、“整體感知,啟動思維”、“遷移運用,綜合提高”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領略水鄉(xiāng)情韻

  本環(huán)節(jié)我設計分兩步進行導學:首先充分利用班班通創(chuàng)設水鄉(xiāng)的情境,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水鄉(xiāng)。上課后,教師用多媒體大屏幕展示水鄉(xiāng)風光圖,并相機指導學生觀察,然后讓學生討論,說說看到了什么。由此得出水鄉(xiāng)的概念,即像這樣有水,有船,有橋,還有人打魚的地方就是水鄉(xiāng)。隨后,再進一步指導學生欣賞水鄉(xiāng)風光,激發(fā)學生對水鄉(xiāng)的喜愛之情。由此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其次,引領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水鄉(xiāng)。這里我設計分四個步驟進行閱讀指導。

  第一,大屏幕出示問題:水鄉(xiāng)歌里唱了些什么呀?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探究。在學生讀書的時候,教師相機指導學生選取喜歡的方式來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第二,播放朗讀錄音讓學生欣賞,并啟發(fā)學生對照自己的朗讀,感受一下詩該怎樣讀。聽完之后讓學生再讀,找出差距,同時布置學生邊讀邊自學生字詞。教師同時課件出示詞語。

  第三,在學生通過對照錄音讀通課文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讓學生邊讀邊思考:水鄉(xiāng)什么多?(課件出示)

  第四,有了上面的基礎,此時教師順勢過渡,帶學生一起走進水鄉(xiāng),欣賞美景。

  二、進入課文意境,品味水鄉(xiāng)魅力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趁熱打鐵,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細讀課文,感情朗讀。

  學習第一小節(jié),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創(chuàng)設水多、船多、歌多的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自主感悟,進行交流。理解水鄉(xiāng)水多的特點。

  具體的指導方法我想分三步,第一步,出示課件,圖文結合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讓學生自由讀,然后合作探究,讀了這一小節(jié)知道了什么?并引導學生想象:仿佛看到什么?

  第二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感受水多,讓學生畫出相關詞語,教師相機課件出示:(千、萬、一個連一個、處處)

  第三步,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本段,可以設計問題:除了水多,你還讀懂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板書(水美)

  水鄉(xiāng)究竟有多美,此時教師適時出示圖畫,并深情地課件出示的句子:是呀,湖水清澈蕩漾,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真是美極了。

  第四步,指導學生練習生活實際想象,如果現(xiàn)在自己就站在水鄉(xiāng)的渠邊、河邊、池塘邊,最想去做什么呢?學生可能會說去游泳、坐船去游覽、欣賞美景等等,教師相機給與鼓勵。

  上面的四步完成后,指導學生再讀課文,并要求讀出渠多、河多、池塘多的特點。理解水鄉(xiāng)水美的特點?梢砸龑W生進行想象畫面,用手勢幫助學生理解“蕩”字;讀好“處處綠水蕩清波”,感受水鄉(xiāng)的水美。最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讀第一小節(jié),讀出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學習第二小節(jié)、第三小節(jié)時,可以采取同第一小節(jié)相同或相近的方法。第二小節(jié)主要指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合作探究,理解水鄉(xiāng)船多的特點。教學時,教師首先設疑,這么美的水,可老師覺得還缺點什么,你們說缺什么?引導學生閱讀并解疑:答案是船,教師提示:有水的地方就會有船,并出示課件,指導學生看圖思考,這幅圖讓你想起課文中的哪句話。學生回答后指導學生讀“千只船,萬只駁,白帆片片像云朵,飄滿湖面飄滿河。”讀后討論,讀了這一段 你除了讀懂船多,你又能感受到什么?(湖面美)并指導學生把船多的這一小節(jié)美美地讀出來,想象船上的漁民都在干什么,體會漁民的勤勞。

  第三小節(jié)主要引領學生理解水鄉(xiāng)歌多的特點。教學中教師首先讓學生閉上眼睛暢想下面的情境:水鄉(xiāng)水多,船多,水美、船美。風光如此美麗,那里人們也很幸福,看水鄉(xiāng)的孩子劃著小船在荷花叢中穿行,聽他們還唱著歌呢?然后播放預設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讓學生欣賞,讓學生透過歌曲所描述的美景來享受水鄉(xiāng)之美。欣賞完歌曲后,趁著學生沉浸在優(yōu)美的情境之中,指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最后一節(jié)讀給同桌聽。并指導學生隨文解字“籮”,合作探究:水鄉(xiāng)人用籮筐來裝什么?聯(lián)系上文,想象水鄉(xiāng)人民過上了怎樣的新生活?最后讓學生選擇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小節(jié),理解“歌”在文中意思,再讀課題。

  三、創(chuàng)編贊歌,抒發(fā)對水鄉(xiāng)的熱愛

  這篇課文學到這里,已近尾聲,因此,教師要通過合理過渡進入本環(huán)節(jié)教學:由問題“水鄉(xiāng)不僅水多,船多,歌多,而且其他的也多”導入。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春的消息》是我國著名詩人金波為孩子們寫的一首春天的詩歌,介紹了春天的幾個特點:蝴蝶飛舞、雛菊開放、枝頭吐出綠苞、田野鉆出嫩綠小草等,意境很美,讀起來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學生品讀。這樣的詩歌,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好材料。

  【教學目標】

  課標里對詩歌教學的建議是應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nèi)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根據(jù)詩歌特點和兒童情感、年齡的特點,學習這課我定了四個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詩文。

  (2)在讀中理解“牽引”、“雀躍”、“明麗”、“面頰”等新詞的意思。

  (3)有感情朗讀詩文。

  (4)仿照第三、四小節(jié)格式寫詩。

  第一課時完成前兩個目標,這樣確定是因為課標對一到九年級的閱讀都提出了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在讀中理解詞語。只有在第一課時完成了這些初級目標,才能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課時完成后兩個目標,這樣確定是因為這篇詩文適合學生品讀,只有讓他們反復品讀才能品味、積累語言,而仿寫是讓學生學習運用的過程。下面我要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想法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充分感悟文本,體會語言的魅力,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能聲情并茂地誦讀詩歌并仿寫。

  【教法學法】

  教法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所以我準備采用以下四種教法指導學生感情朗讀:(1)范讀。低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強,范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指導方法。 (2)兩種不同讀法對比讀。(3)抓重點詞語品讀。(4)想意境讀,比如這句“風,搖綠了樹的枝條”讓學生想春天的風是輕輕地,枝條就像坐在搖籃里蕩秋千。這樣學生很快就能想到這種意境,讀出味道來了。(5)由扶到放,重點指導難讀的一、二小節(jié),第三小節(jié)的“愛憐”一詞,剩下小節(jié)放手讓學生采用前面學過的方法練習讀。

  學法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對于二年級學生,依據(jù)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為主要形式的。所以本節(jié)課我重點采用以下兩點學法:(1)讀中感悟法。課標講“語文教學要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薄白x”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2)提供遷移機會,鞏固運用學法!缎W課程與教學論》里講閱讀教學一方面是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品味、消化、積累、運用課文的語言,這里我引導學生仿寫就是一個學習運用的過程。

  【教學設計】

  1、板書課題,整體感知

  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要注重教學的細節(jié)。板書課題時,為了吸引每一位孩子,我讓他們伸出小手和我一起板書課題,并引導他們注意“春”字捺的起筆位置,“息”的心字底三點起筆落筆位置。這樣孩子們不僅記了字還懂得怎樣寫字更漂亮。讀了課題后,我這樣引導:這首詩歌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春的畫卷,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讀,看看你腦海里出現(xiàn)了哪些畫面?我聲情并茂讀完請同學們說腦海里浮現(xiàn)的畫面。然后引導學生在黑板上寫下枝條、小鳥、蝴蝶、雛菊、溪流、陽光、小草等這些春天的景物。因為這首描繪春天的詩歌孩子們都有生活體驗,詩歌的語言簡練意境優(yōu)美,讓他們?nèi)ジ攀鰞?nèi)容不容易講出來,但通過想象畫面就非常容易講出來了。

  2、品讀詩句,領悟語感

  這首詩歌最難讀的是第一、二小節(jié),第三小節(jié)的“愛憐”一詞。品讀第一小節(jié),我重點指導讀第一、三、四句話。第一句“風,搖綠了樹的枝條”,我引導他們想春天的風是輕輕地吹,枝條就像坐在搖籃里,輕輕地、柔柔地讀,就讀出意境了。第三句“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引導他們理解整整寫出了冬天的漫長,要讀出漫長就必須拉長重讀。第四句“你看,春天已經(jīng)來到!”引導學生體會盼望了那么長時間,春天終于來了,心情的興奮該如何讀?并請他們注意標點嘆號,讓他們知道讀出感情不僅僅要抓住重點詞語,想象情景,還要看標點來品讀,來體會情感。品讀第二小節(jié),我重點引導兩處,一處是“讓我們換上春裝,就像小鳥換上新的羽毛,飛過樹林,飛上山岡”。這處我采用兩種不同讀法對比讀,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孩子們著急地到野外去玩,要讀出著急的心情就必須語速加快。一處是“到處是春天的歡笑”,到處寫出了孩子們高興地玩了很多地方,處處都留下孩子們的歡笑,這里我這樣處理:會讀書的'孩子能讀出文字背后的意思,那“到處”除了樹林、山崗還有哪里?孩子們會想象還有田野、校園、花園等一些地方,我引導他們思考,這么多地方,怎樣讀才合適?第三小節(jié),“愛憐”一詞,我準備采用換一換的方式來理解。這樣問他們“愛憐不如高興好,高興地捉住再高興地放掉多好,換掉吧?”這時學生就會從兩個高興重復了不能換,放掉蝴蝶時是不舍,不是高興來反對我的建議。我趁機板書出愛憐,告訴他們憐在字典里有兩種意思一種是“可憐”、一種是“愛”,在這首詩歌里應該是哪種意思,得出是愛后,再試著讀出這種意思來。

  在引導學生品讀完這些難讀的地方后,我讓他們依據(jù)剛才的方法練習朗讀其他小節(jié)。

  大家都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詩歌教學更應強調(diào)多讀少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本詩語言簡潔,節(jié)奏明快,有強烈的情感,所以在品讀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一些適用的教法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既理解了詩文,達到了感情朗讀這一目標,又積累了語言,培養(yǎng)了語感。

  3、仿照第三、四小節(jié)寫詩

  有一位詩評家說:“只讀不寫,眼高手低;只寫不讀,眼低手也低!边@些話形象地說出了讀詩與寫詩的關系,我讓孩子們仿寫不是為了成為作家,指導孩子寫詩,并不是要讓孩子個個成為詩人,而是為了引導孩子走向生活,引導孩子有一顆“詩心”,將自己融入社會、融入生活,學會去觀察、思考、想象,并從中學會表達。

  4、推薦閱讀詩人金波的另兩首詩歌。談談感受。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緣由有二:一是引導學生讀詩、品詩,創(chuàng)造出詩的氛圍,讓詩進入學生生活。這就會給他們心靈上播撒下詩歌的種子,一旦遇到合適的環(huán)境,詩歌就會在他們心中發(fā)芽、長葉。二是讓學生知道詩歌有意思,只要多觀察、多動筆,也可以寫出詩歌來。

  四、說板書

  1 春的消息

  枝條 小鳥 蝴蝶 雛菊 溪流 陽光 小草 杜鵑 風箏 桃花

  愛憐 雛菊

  本課的板書設計力求突出重點,反映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讓孩子們上臺板書,不僅對這些詞語加深了印象,而且在老師對字的品評中更加清晰地明白怎樣寫字更漂亮。凡是孩子們理解有困難的的詞語如“愛戀”、“雛菊”我都端端正正板書到黑板上,使學生獲得鮮明的印象,更好地學習運用。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等我也長了胡子》是西版小學語文第四冊識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這是一首構思巧妙的兒童詩,全詩共分為五節(jié)。詩中塑造了一個活潑可愛、思維活躍、孤獨的小男孩。作者并不從正面點出發(fā),而是發(fā)揮想象,用詩歌的形式,展現(xiàn)出一幅幅小男孩長大后與自己的孩子相處的生動畫面,與現(xiàn)實生活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內(nèi)心需求。整首詩語言詼諧,自然活潑,表達準確,道出了兒童純真的希望,讀起來饒有風趣。

  2、學情分析:我班大多數(shù)孩子的家長都是在外打工,孩子長期不在他們的身邊,而他們對孩子們的需求也不甚了解,反而卻不住的要求孩子要達到這樣那樣的要求,所以的孩子們不但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甚至還可能出現(xiàn)逆反心理,所以課文里的爸爸所做的一切,也正式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想要的。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用自己的方法記住8個字。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喜歡怎樣的爸爸。

  情感目標::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愿并寫出來。

  4、教學重難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結合實際,在讀中體會詩歌中的感情,喚起兒童生活的體驗。

  5、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首歌的動畫;課前布置學生先把自己想對爸爸說的話寫下來。

  學生:寫好自己想要對爸爸說的話。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主動體驗,在不斷的參與過程中,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才能進入最優(yōu)化的境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體驗與情感的變化,始終把情感置于閱讀的首位,把喜愛,興趣當作閱讀的入門向導。課一開始,以學生熟悉的畫面來引入課文,很自然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師在學生的讀讀說說中,不斷調(diào)動主題積極的個性化的閱讀動力,使課堂書聲朗朗。

  語文課,重在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利用多媒體課件、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搭建了一座由理解到運用的橋梁,引導他們將課文內(nèi)容與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大膽地展開聯(lián)想,把學會的課內(nèi)外知識活學活用,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語言積累內(nèi)化為語言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一>動畫激趣,引入課題

  播放《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首歌曲的動畫,然后讓學生說說小頭爸爸怎么樣,并問:誰能談談自己的爸爸,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讀文識字

  讓學生自由讀文,說說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再指名讓學生讀文,其他同學勾出生字和詞語,自己讀一讀,然后在小組內(nèi)識字,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三>、讀文感悟,詩情剖析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nèi)容,并逐步培養(yǎng)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在學生將課文完整自由讀兩遍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或好朋友聽,注意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讀后老師檢查讀的情況,對讀得好、有進步的同學提出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閱讀的自信心。

  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在同學們已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讓同學們通過談一談讀文后的體會、讓同學、老師來評一評、你還有哪些讀書的形式等等,漸漸在讀中感悟、體會,讀出感情。在讀一讀、說一說的過程中,感悟先再的句式,體會跟給帶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最后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引導有感情讀文。

  四、仿說練習。

  課文教學到這里,同學都知道了作者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那么你以后想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請小組的同學討論交流,然后仿照課文,把你自己想對爸爸說的話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升華感情

  五、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主要采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13

  等我也長了胡子

  (圖)

 。ㄎ模

  去探險

  有個小孩子講故事

  做個好爸爸

  (貼上胡子)

  去動物園

  整堂課教學,我始終把時間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美,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內(nèi)化,在讀中訓練語言,輔以思,議,評,說等手段,來培養(yǎng)他們能力,激發(fā)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更喜歡學習語文。

【小學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04-27

小學語文說課稿06-09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07-09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07-04

小學語文《太陽》說課稿07-01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11-03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2-05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1-15

小學語文《畫》說課稿11-19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