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認識比例尺說課稿

認識比例尺說課稿

時間:2022-04-02 18:16:4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認識比例尺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比例尺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比例尺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六年小學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第三小節(jié)第一課時。內容包括比例尺的認識和例1及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

  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板書設計、資源開發(fā)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1、單元教材分析

  比例尺是第三單元《比例》中的一部分,該單元屬于數(shù)與代數(shù)中的一部分,是比和比例中的重點內容。本單元體現(xiàn)比例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其中第三小節(jié)安排了“比例的應用”,其中就包括用比例尺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使學生體會比例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單元還滲透了函數(shù)思想。

  本單元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是滲透函數(shù)思想的重要內容。

  2、知識的立體式整合

  本部分知識是學生在六年級上冊又學習比和比的基本性質,六年級下冊學習比例、正反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基礎上更深入的學習,為第三學段函數(shù)的學習打下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習體現(xiàn)了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的學習理念。

  3、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學習比例尺,能讀懂地圖或示意圖上的比例尺,并能利用比例尺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兩地間的實際距離,按照比例放大或縮小圖片等。

  4、本課主要學習兩個內容

 。1)通過主題圖教學比例尺的認識。首先給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結合兩幅地圖介紹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教學時,可由繪制地圖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引出比例尺,并結合地圖使學生認識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然后,教材通過一張機器零件放大的圖紙,讓學生認識把實際距離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讓學生找出教材呈現(xiàn)的圖紙的比例尺,說一說它表示的意義,體會比例尺前項比后項大時,表示放大。

 。2)例1是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教學時,引導學生學習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的方法,使學生明確比例尺是一個比,不帶單位名稱。

  5、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含義,能正確說出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2)認識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能將線段比例尺改成數(shù)值比例尺,將數(shù)值比例尺改成線段比例尺

  教學重點: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

  教學關鍵:弄清線段比例尺的具體含義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在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比和比的基本性質,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學習了比例、正反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這些都為比例尺的學習提供了基礎。在小學品德與社會中學生也接觸了比例尺的知識,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學生對比例尺已不再陌生,并能較容易的掌握本課內容。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都接觸過地圖,對地圖上的比例尺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對比例尺的學習提供了資料,帶來了方便。

  三、教學模式根據(jù)新課標和高年級數(shù)學的教學特點,基于以下原則

  1、以學生自學為主的原則。

  2、注重學生合作參與,重視“三主”,即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學習的主人翁思想。

  3、精講多練,快樂學習的原則。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guī)律出發(fā),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提出了“合作體驗,自主感悟,快樂達標”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參與和自學意識。

  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

  1、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2、合作體驗,突破重點;

  3、自主感悟,化解難點;

  4、小組互助,鞏固知識;

  5、快樂練習,達標提升。

  四、教學設計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容及“合作體驗,自主感悟,快樂達標”教學模式的特點,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O疑激趣,導入新課

  腦筋急轉彎:一只螞蟻從天津到北京,只用了3秒鐘這是為什么?(學生答是在地圖上)天津到北京的實際距離是120千米,小螞蟻為什么能跑的這么快?(引導學生說出是把實際距離縮小了。這樣符合學生的認識心理,目的在于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ǘ┖献髯詫W,重點點撥

  因比例尺的意義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所以要充分利用課本的主題圖這一教學資源,設計科學合理的問題,讓學生有充分自學的空間,在學生自學遇到困難時教師再去點撥,教師只點撥本課的重點內容,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自學,要相信學生的能力。主要設計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教學內容;

  1、展示自學目標,自學比例尺的意義

  教師展示自學目標,讓學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學的主要任務和要求。使學生帶著目標,有目的、有準備地進行自學,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也使教學變得更加明確具體,可操作、可檢測。同時也能激發(fā)起全體學生的參與達標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地顯示出來了。設計的自學題目有;

 。1)什么是比例尺?

 。2)如何表示比例尺?

 。3)比例尺作用?

  2、合作自學,分組匯報

  各小組依據(jù)自學目標進行合作自學,自學后,進行匯報。根據(jù)小組匯報的情況,教師投影。

  比例尺的意義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同時利用課后做一做進行實戰(zhàn)練習。

  教師重點點撥比例尺的意義。

  3、結合主題圖,掌握比例尺的分類

  讓學生認真觀察48頁主題圖,通過小組合作自學以下問題:比例尺分哪幾類?圖中的比例尺表示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圖中的兩個比例尺是將實物放大還是縮小了呢?學生充分觀察思考后,進行匯報,教師重點點撥線段比例尺的具體含義。

  4、活用主題圖,體會比例尺的放大

  教師提出問題:我們剛才看到的比例尺都是將實物縮小的比例尺,那么有沒有將實物放大的比例尺呢?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教師適時出示49頁主題圖,并告訴同學們,在實際生產(chǎn)中,有些零件比較小,我們需要把它擴大后再畫在圖紙上。之后進一步設疑:圖中的2:1表示什么呢?讓學生觀察主題圖,理解這類比例尺的含義。教師重點點撥:為了計算的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體會比例尺前項比后項大時,表示放大。(預設5分鐘)

  (三)整體感知,化解難點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利用課本例題1,讓學生明確線段比例尺如何改成數(shù)值比例尺。這部分內容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難就難在比例前后項的單位不同。因此應加強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設計了嘗試性練習,針對學生在嘗試性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講解,更有針對性,更符合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設計了三各方面的學習內容:

  1、出示例題1,嘗試性練習。

  2、匯報板演,及時糾錯。

  3、鞏固練習,點撥提升。設計一道與例題類似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再次練習,同學間互相交換答案。通過教師適時點撥,將所學知識再次鞏固提升。

 。ㄋ模┛鞓肪毩暎_成目標

  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設計了:判斷題、找比例尺、比例尺互化、求比例尺四類題目。

  1.判斷題:主要設計學生容易混淆的問題,比如:比例尺只能放大物品,比例尺的前后項不能同時是1,等。這類題目主要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2.找比例尺:通過練習,加深對比例尺的認識,更深入的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3.比例尺互化:這道題的安排是對教學重難點的鞏固,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同時深化教學內容,防止思維定勢。

  4.求比例尺:主要考察學生對比例尺意義的掌握情況,同時強化比例尺的實際應用。

  這些題目的設計,一方面考慮本課所學知識,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數(shù)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白,我們所學的數(shù)學是身邊的數(shù)學,是有趣的、有用的數(shù)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總結全課,深化目標

  結合板書,引導學生說出本課所學的內容,設計了“我學會了什么?”這一題目,讓學生思考討論、歸納整理。這里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和討論時間。學生積極討論,積極發(fā)言,是該環(huán)節(jié)成功的關鍵。

  教師及時總結:以后希望同學們多動腦,勤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好多問題需要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望同學們能學會運用,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n堂作業(yè)

  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布置比例尺的意義、線段比例尺的具體含義,線段比例尺改成數(shù)值比例尺等方面的題目,讓學生練習,進一步鞏固知識。

  五、資源開發(fā)

  課標中指出,要大力的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這樣便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結合本節(jié)課內容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開發(fā)。

  1、文本資源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可以充分運用教科書、練習冊、教師用書等文本資源。本課的主題圖便是很好的課程資源,對我們的教學非常有用。便于孩子們發(fā)現(xiàn)信息,展開討論。

  2、生活資源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過地圖,利用這些生活資源,可以加深對比例尺的學習和認識。

  3、信息技術資源

  主要表現(xiàn)在多媒體課件和網(wǎng)絡資源的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而應該成為用于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感,便于學生學習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的一種工具,多媒體教學貫穿于整節(jié)課堂。

  4、課堂新生資源。

  這些資源主要來源于課堂,本課中主要的新生資源是學生進行常識性練習和板演練習題時出現(xiàn)的問題,讓同學們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問題,加深理解,鞏固知識。課堂是一個不斷生成的教學,它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中個性化的生命活動。教師要合理地利用這些資源,提高教學效率。


【認識比例尺說課稿】相關文章:

《比例尺的應用》說課稿01-04

比例尺的應用說課稿05-27

《認識比例尺》教學反思02-19

比的認識說課稿11-30

認識比說課稿05-23

六年級《比例尺》說課稿07-06

六年級說課稿:《比例尺》12-27

《認識word》說課稿07-20

倍的認識說課稿06-15

《倒數(shù)認識》說課稿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