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九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春雨的色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是圍繞"多彩的春天"這一主題編寫的。俗話說,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畫,春天是一首無言的詩,春天是一曲悠揚的歌,春天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洞河甑纳省穼懙氖谴河甑耐捁适。故事中,小燕子說春雨是綠色的,麻雀說春雨是紅色的,小黃鶯說春雨是黃色綠色的。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在讀書中感受到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感受到課文中蘊含著的道理和情感,憑借課文展開想象,并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激發(fā)學生探究大自然的奧秘。
二、教學重、難點
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寫春雨的形象。第二部分是第2-5自然段,寫三只小鳥討論的內(nèi)容。第三部分是第6自然段,也是寫春雨的形象。
本文重點是對春雨進行感悟:
1、春雨本身的綠色感悟。
2、了解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春雨后的花、草、樹木,就可以形象、直觀地讓學生了解到春雨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難點是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并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三、教學目標
1.認識“線、論”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用朗讀表達感受。
3.培養(yǎng)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4.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激發(fā)熱愛春雨,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學準備
歌曲《小雨沙沙》、春雨后大地變化的圖片、課文的范讀、小燕子、麻雀、小黃鶯的頭飾
五、教學設計
基于以上分析,教學設計我努力體現(xiàn)以下幾點:
第一、綜合性設計
溝通語文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與生活的聯(lián)系,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第二、以題統(tǒng)文法設計
講讀不僅從課題入手,而且始終抓住課題
第三、誦讀法設計
運用多種形式的讀來達到理解課文,進行語言訓練的目的。
第四、直觀法設計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借助現(xiàn)代媒體課件,通過圖片、歌曲、表演、錄音來開展豐富的形象思維活動,加強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學習興趣。
第五、自主性設計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
六、 教學基本流程:
。ㄒ唬┯懻摻翌},引入新課
每一次學習新的課文,課題其實早已被學生熟知,但是為了讓學生對課題產(chǎn)生更多的質疑,我先讓學生欣賞歌曲《小雨沙沙》,然后談談自己想到了什么?再進行板書:春雨。告訴學生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這時,細心的學生會給老師糾錯,應該是:春雨的色彩。老師提出疑問:春雨也有色彩?看圖。
。ㄍㄟ^唱歌《小雨沙沙》,讀課題后給老師糾錯及老師的疑問,再加上對春雨課件的觀看,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遐想,產(chǎn)生強烈的讀書欲望)
1、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應用自由讀、同桌互讀、"我會讀",讓學生拼讀討論春雨的樣子,春雨的聲音。并指導朗讀"沙沙沙,沙沙沙"。
2、出示課文最后一段,進行多種形式朗讀,邊讀邊思考:"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么疑問嗎?"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比如:"大家"指的是誰?大家爭論的是什么問題呢?等等。
。ㄔ谶@里,我沒有讓學生按課文的順序學習,而是讓學生讀最后一自然段后質疑,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范讀,出示課文第二------五自然段,弄清以上的問題,并在句子中識字。
。ǘ┣榫案形,對話朗讀
1、看圖,說說圖中畫了哪些鳥。(出示三種鳥的頭飾)
2、分角色朗讀,討論:
。1)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的?他們的根據(jù)是什么呢?(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鳥對春雨顏色的認識)
。2)春雨從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課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動作的詞,能找出來嗎?
。3)識生字"淋、灑、滴、油"。
。4)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詞語。為了增強訓練過程的趣味性,我運用了多種朗讀方式:自由朗讀,分角色戴上頭飾表演讀。
。5)創(chuàng)設情景演一演。
在多次的讀以后,我問:"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學生就會把自己讀書所體會到的東西一一作出陳述。(在這里,我又讓學生欣賞了春雨后的圖片,培養(yǎng)他們的美感,感受到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并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美麗)
。ㄈ┛偨Y部分
春雨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聽聽春姑娘的話吧!(錄音播放“春姑娘”的話)。
春雨是無色的,但它卻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它像乳汁哺育著世間萬物,使大地呈現(xiàn)勃勃生機;春雨雖無色卻又美如畫,帶給我們五彩繽紛的世界。
以童話形象歸納,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印象深刻,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認識,激發(fā)學生愛的情感。
。ㄋ模┩卣咕毩
好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圖片展示的目的在于拋磚引玉,使學生引起對春雨的色彩的興趣,激發(fā)查找資料的愿望。所以布置作業(yè)時,我設計了一個關于看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的作業(yè)。這個作業(yè)我分成了幾種形式:1、畫一副關于春雨的畫;2、講一個關于春雨的故事;3、唱一首關于春雨的歌;4、寫幾句關于春雨的話。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做作業(yè),可多選。
以上是我對《春雨的色彩》這篇課文的一點粗淺的理解和想法,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正。謝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 篇2
沂水春風說課稿《論語》是經(jīng)典的儒家文化論著,據(jù)說半部論語,可安天下,這個學期,我又一次帶著崇仰的心情與學生一起感受大師風采,聆聽圣人教誨。今天我說課的課題就是來自于《論語選讀》的《沂水春風》。這里有一群鮮活的學生,有一場經(jīng)典的對話,有一個永恒的話題。下面就為大家展示一下我對這一課的教學設想。
一、教材分析
《論語選讀》是繼必修模塊之后,文化論著系列選修課的一種,安排在高二上學期。本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培養(yǎng)正確解讀和批判繼承文化的能力。全書共十五課,大體分為政治、修身、學習與教育、哲學四個方面,每個方面又有不同專題。但具體到每則材料的話,則并不排除可以從其他角度進行解讀!兑仕猴L》雖然是課本中第十三課(學習與教育),但主要描述的是孔子與其弟子討論志向的情景,是全書中集中闡述志向的文章,也是唯一一篇結構首尾完整,形象較為鮮明的文章,不同于其它語錄那般篇幅短小。在上過《為政以德》和《克己復禮》之后,學生對孔子的政治理想已經(jīng)有所了解,所以我將《沂水春風》提上來先上,使得學生能進一步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目標和終極理想。
二、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中對《論語選讀》的具體學習要求是正確理解課文,探究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個人精神品格,體會并把握閱讀文化論著的基本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文言語感,提高文言閱讀能力。據(jù)此,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常用的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積累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等文言特殊句式;通過朗讀,培養(yǎng)語感,背誦文中重點章句。
2、過程與方法:通過梳理課文內(nèi)容,了解四子的志向,理解孔子的評價;通過小組討論與比較閱讀,探究孔子與點的原因。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孔子的教學風格及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雖然《論語選讀》的每一篇都有注釋和全文翻譯,但針對我們學生的實際文言文閱讀水平和歷史文化積淀,我還是將以往文言文中的字詞教學作為了重點之一,要求學生掌握居、如、方、作、撰、傷、與等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理解并積累文中的特殊句式。而探究孔子與點的原因,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則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tài)度和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墩Z文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也提到《論語選讀》的教學目標之一是學習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閱讀過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樂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所以,我嘗試運用自主預習、課堂誦讀、小組探究、比較閱讀等教學方法,力求引導學生從三子之志入手,明確他們的共同點,然后描繪沂水春風圖,概括曾皙的志向,并從孔子的點評中,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希望學生能本著探究的精神,從文字中發(fā)現(xiàn)文本的深層涵義,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層層深入地將課堂的和諧、三子的神態(tài)、曾點的灑脫、孔子的感嘆發(fā)掘出來。
我授課的班級一個是文科班,一個是理科班,文言基礎相對薄弱,成績都很一般,但學習態(tài)度都尚可,根據(jù)這個現(xiàn)狀,我在《論語》教學過程中加強了學法的指導,力求教法與學法統(tǒng)一,尤其強調課前預習。明確規(guī)定上課前必須自學全文,整理生字新詞與重點文言現(xiàn)象到手冊上,以提高文本熟悉程度。課堂教學中,通過反復誦讀感悟,提高把握文本的能力,積極鼓勵學生自讀、自疑、自解,體會沂水春風的意境,在閱讀過程中,繼續(xù)鞏固文言基礎知識,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自主探究,教師及時點撥、啟發(fā)、評價,把問題引向深處,突破重難點。
四、教學過程
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我選擇的是一句耳熟能詳?shù)目鬃用匀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予以導入,由此激發(fā)學生興趣,并形成明確指向各言其志,順利進入文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位弟子關于志的討論。
2、整體感知(初讀文本,理清思路)。
用朗讀課文和填寫空格的形式完成對文本的熟悉,并且同時注意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來排除閱讀障礙,梳理文言字詞與文言特殊現(xiàn)象。預習到位的話,學生很容易理清問志,述志,評志這條思路,然后為下面的探究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3、深入研讀(再讀文本,了解志向)。
要求學生用課文原句完成表格,比較三子之志與曾點之志,進而關注曾點的志向。主要學習方法是從文本中尋找信息,對于學生來說,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閱讀自主完成,難度不大。但是文中有一些狀語后置、賓語前置等特殊句式必須要給學生講清楚,并且積累起來。
同時注意指導學生朗讀,子路的直率與勇武要用較高的語調較快的語速讀出來,而冉有和公西華的回答則要讀出謙遜的味道,進而關注曾皙,用輕松緩慢的語氣讀出歡快愉悅的心情,想象并概括沂水春風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評價他人的`看法,在互動中進步,在切磋中成長。
4、探究學習(三探)。
這是課堂的重點環(huán)節(jié),計劃用時15—20分鐘;趯W生的文史知識現(xiàn)狀,在探究過程中,適當引入他人的評論,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聯(lián)系前面所學過的三篇課文,幫助學生理解孔子與點的原因。課堂組織形式是小組探討,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調控,確定討論問題,確定討論時間,確定討論形式,防止學生渾水摸魚,尤其是理科班,一到討論階段就會失去控制,導致很多問題浮于形式而沒有深入追究其內(nèi)涵。
這探討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借助前面完成的表格以及學過的課文,學生應該能夠理解這三子的志向足食、足兵、民信之與儒家的入世思想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是一致的。
其中較難較難突破的是第二步,孔子與點說明了什么,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心。可以抓住學生存疑心理,適當引入課外相關材料啟發(fā)學生思考,也可提示學生回顧前面所學課文,在師生互動中,共同達成教學目標,明白曾皙所描繪的沂水春風圖正好體現(xiàn)了孔子禮樂治國的理想境界。(預設:春秋亂世背景,孔子治國之道,孔子政治理想,沂水春風圖)引入材料:楊樹達《論語疏證》,《朱子語類》而第三步則是培養(yǎng)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發(fā)展,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期望學生能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通過展示周國平《孔子的灑脫》,于丹《論語心得》等現(xiàn)代名家的解讀,幫助學生感受論語精神對現(xiàn)代人的積極作用。
5、鏈接:《知其不可而為之》。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將前后知識融會貫通,在深入理解本文的基礎上,結合個人原有知識儲備,對文本進行解讀,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完成知識的遷移和整合。這也是近年來高考考察《論語》的基本方向,在掌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能深入理解其文化內(nèi)涵。通過比較閱讀,使學生體會荷蓧丈人身處亂世,獨善其身的人生選擇和孔子積極入世,匡扶社稷的人生理想。
6、作業(yè):背誦曾點的志向。
回歸文言文教學的本真,積累文言文化常識,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積極意義,并為我所用。
五、教學反思
整堂課的設計緊緊圍繞新課標要求,注重運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疑點和難點,注重師生互動,鼓勵學生與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比較貼合本校學生的認知水平,關注學生個體成長與個性發(fā)展,教學過程清晰
流暢,表格設計簡潔明了,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注重學生自主學習,但基于學生的文史知識儲備,課外拓展還做得不夠主要還只是立足于文本,課外資料引入太少,很有可能使得學生在分析概括時拘泥于文本,而無法根據(jù)歷史背景和時代特點將自己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這是本次教學設計中忽略的地方,今后需改進。
語文說課稿 篇3
教材解讀:
《明天,我們畢業(y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最后一篇講讀課文。
本單元是以“師恩難忘”為話題選材和編寫的。本單元收錄的這幾篇課文都展現(xiàn)了成長過程中的精彩片段,體現(xiàn)了成長中對美好往事的眷戀。
《明天,我們畢業(yè)》這篇課文,作者通過對6年學習生活及成長經(jīng)歷的回顧,以抒發(fā)濃濃的眷戀之情,內(nèi)容真實,感情真摯。文章的語言樸質優(yōu)美,運用了豐富的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敘述細致有序,形象生動鮮明,有力地表現(xiàn)了主題。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①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②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部分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同學們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理解題目濃縮六年來的最美好的回憶和最美好的感情。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較多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等,體會同學們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
設計理念:依托教材,找準讀與說、讀與寫的契合點,以情動人,課堂做到既發(fā)展學生語言,又能營造一個情感共生的課堂。
教學目標:
。1)理解文路,把握“眷念”這一條中心線索:離別母校,作者心中有剪不斷的眷戀之情,說一說
作者心中牽掛的都有些什么?
校園里誘人的一切——五彩斑斕的校園生活——老師的深情教誨
。2)深切體會離別感恩情。臨別之際,除了眷戀,作者心中還有一份深深的感恩之情,虔誠的贊美之歌在這時響起,火熱的詩句如涌泉在心頭涌起。結合課文
(3)喚醒自我體驗,訴說屬于自己的.一段真情故事
。4)我手寫我心,表達心中難舍的依戀(贊頌老師之歌,回顧溫馨同學友情……
教學預設及相關的教學策略:
一、情感預熱,初讀感知
此環(huán)節(jié)我想用一段深情的導語,學生所熟悉的校園環(huán)境切換以及舒緩的音樂融合喚起對即將離別母校生活的回憶。
二、定格文本鏡頭,再現(xiàn)多姿的校園生活
出示課文中不同的場景畫面。提問:“你從哪個場景中找到了自己快樂的往事?”
1.組織交流
2.除了這些場景,你的腦海里還珍藏了那些難忘的美好事物?
3. 六年里,這么美好的畫面真是太多太多了,他們組合在一起多像…..出示:“六年的學習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4.提問:“你從五彩斑斕”中讀懂了什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 學生比賽朗讀課文第3-4小節(jié)。
[此處設計我努力要做到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對教材有所取舍,讓學生捕捉每一個場景,通過有創(chuàng)意取名、朗讀品味感悟等手段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chuàng)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三、移情體驗,補白情境,訴說屬于自己的真情故事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語境動動筆。此處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發(fā)展語言,注重創(chuàng)造。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彌補課文空白。
組織交流,指導朗讀和仿寫:
1)“是您, ”
2)“您是, ”
四、我手寫我心,表達心中難舍的依戀
丁雪飛 老師在畢業(yè)臨行前想為他的老師做些什么?
1.你想送你的老師哪首歌?齊唱《每當走過教師的窗前》
2.學生把各自火一樣的詩句寫在賀卡上,下課送給自己喜愛的老師。
[這部分主要是促進孩子對老師感情的再次深化,同時,讀寫結合,提高孩子真情表達的能力。
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教材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腳本。這句話道明了教材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對教材的認識和把握是搞好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十五課《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yōu)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
課文分三部分。第一自然段為第一段,交代了“音樂之都”的地理位置;第二、三、四自然段為第二段,從世界著名音樂家在這里的創(chuàng)作生涯、城市的建筑與裝飾以及維也納人對音樂的酷愛這三方面敘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第五、六、七自然段為第三段,介紹了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金色大廳”的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其中第二、三段為教學重點。
就這篇文章而言,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語言簡潔、明快,優(yōu)美,如第二段中,對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它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的介紹,語言簡潔明快。第四自然段,作者用準確、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維也納人酷愛音樂的特點,使人感受到夏日夜晚,音樂隨晚風飄逸、回蕩在街頭巷尾,仿佛整個城市都沉浸在音樂之中;2、層次清晰、明快,有詳有略,如音樂般急緩有致。全文以總分結構一以貫之,每一節(jié)也是如此。3、手法靈活、變化多樣。全文內(nèi)容不長,然而選材的代表性(內(nèi)容上、結構上),描寫的點面結合、動靜搭配等均是學生讀寫結合的范文。這也是編者要求學生背誦課文3、4節(jié)的意圖吧!4、文化底蘊豐厚,其地理風貌、尤其是名人名曲,也是陶冶學生性情的一個有效載體。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以上所述教材特點,課后練習以及五年級學生年齡特征、已有學習基礎,特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搖籃”、“摻和”、“裝飾”等主要詞語。
3、抓住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總分式的構段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在寫法上的特點,體會作者這樣組織安排材料的用意。
4、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喜愛的情趣。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立體構成,且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螺旋上升,學生的可接受性很強。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
教學重點: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教學難點:
知識難點:維也納成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能力難點: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實際操作來了解維也納的有關資料,網(wǎng)絡獲取知識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因為老師和學生誰都沒有去過維也納,所以也沒有對這個城市的直觀印象,因此教學前我可帶領學生上網(wǎng)查找有關維也納的資料,在頭腦中形成初步印象,留下最初的知識積累;另外,課前我還要做好多媒體課件。教學中根據(jù)課文的需要采用投影、圖片等直觀形象的展示,以及音樂的播放、以讀促思、以讀代講等手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圖文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因為教是為學服務的,所以教法和學法是密不可分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按照“讀——思——議——品——再讀”的步驟直接和文本對話,將自己的個體感受與群體、集體進行交流,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修正自己的思維,提高主動參與意識,從而以更大的熱情向高一級目標邁進。
四、說教學程序
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本課分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簡介城市,揭題入手;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再讀課文,理清層次;質疑課文,嘗試解決。
第二課時: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自主感悟,討論交流;擴展文本,綜合實踐。
第三課時:小結課文,理清結構;匯報交流,積累內(nèi)化;歸納方法,讀寫結合。
下面我重點對第二課時的教學進行說課:
(一) 序曲——復習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第一段及維也納風光圖,語言導入:在多瑙河畔,有一個城市叫維也納,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城市?
2、學生交流,教師板書課題。
3、為什么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你認為怎樣的城市才能被稱為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教師在課題旁板書:?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維也納走走看看,感受維也納這座城市的神奇。
。ㄔO計意圖: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通過課前的預習和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在頭腦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但是原因并不十分清楚,這也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解決的一個重點。以問題引導、自主探究,讓學生在信息重組、比較分析、合理想象、自由質疑的情境中自由學習、獨立思考,讓學生帶著思考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ǘ┲髑灾鞲形,討論交流
學生自學課文2—7自然段。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將你讀懂的內(nèi)容設計成
問題。
2、2—4這三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W生討論,教師點撥、啟發(fā):全文按先總后分的寫法來寫,每個分層次也是按先總后分的寫法來寫的。)
重點抓住以下的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把維也納歌劇院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3、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方面,仔細閱讀,然后在小組談談你對這部分結構的理解。
(設計意圖:本文的結構層次十分清楚,學生以前也已經(jīng)學過這樣的構段方式。為了降低難度,我增加了一個環(huán)節(jié):找出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把它們劃下來。這既是讓學生了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而且有利于他們從整體上進行感知作者組織安排材料的特點。
讓學生從中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自學,是因為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我們要充分承認、尊重學生個體,把他們的這種個體差異轉變?yōu)檎n堂中的教學資源,為我所用,讓學生在自學成果匯報時能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既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運用、復習、鞏固常用的總分結構方法,又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語文重點段的的內(nèi)容,為下一步教學作好鋪墊。)
4、討論疑難。
A、出示第二自然段,緊扣“搖籃”,理解問題1
。1)、出示課件:
奧地利的地形圖以及古典樂派的三位代表人——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圖片。
貝多芬等人的`樂譜手稿及相關圖片。
。2)、理解“搖籃”的本義和引申義。
(3)、仿寫句子。(出示課件,教師適當引導)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少年宮是( )的搖籃。
。 )是( )的搖籃。
。4)、伴隨著美妙的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補充,讓學生了解維也納給許多作曲家以豐富的靈感,創(chuàng)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海頓的《皇帝四重奏》是在維也納完成的,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是在維也納完成的,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等是在維也納完成的,舒伯特的《小夜曲》、《冬之旅》是在維也納完成的,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更是在維也納完成的,從而理解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B、出示第三自然段,緊扣“裝飾”, 理解問題2
。1)、“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裝飾”是什么意思?維也納怎么可以用音樂來裝飾呢?
。ㄒ皇恰暗教幙梢钥吹酱笠魳芳业你~像或大理石石像”;二是“很多的建筑用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三是“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作為裝飾”。)
出示大音樂家的銅像或大理石石像。
出示用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的建筑。
出示王宮公園的音樂符號
(2)、從“到處可以看到”我們可以感受到什么?(生答)你能讀出數(shù)量多、影響大的語氣嗎?(生讀)
。3)、在維也納為什么有很多的建筑物用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是他們不會命名嗎?
。ú皇撬麄儾粫。而是這些維出納是許多大音樂家的搖籃,他們做出了許多的貢獻,后人為了紀念他們,才用他們的名字來命名的。)
導讀:我們許多城市都有中山路,這就是為了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在維也納,“到處——”讀!
。4)、在維也納用巨大的音樂符號作為裝飾,你知道他們是怎樣畫的嗎?(想象這些音樂符號的大小、形狀、顏色)你看到這么美的音樂符號會說些什么?
(5)、導讀:我們的故宮看得最多的是龍,這是我們民族的象征。而在維也納,“就連王宮花園——”讀!
C、出示第四自然段,緊扣“離不開”。
。1)、從哪些地方看出維也納人離不開音樂?
。2)、理解“摻和”。
。3)、出示“露天廣場音樂會”和“家庭室內(nèi)演奏”的課件。
。4)、讀出維也納人對音樂的依戀。
。5)、讀出維也納人對音樂的熱愛。
5、練習背誦,適時評價。
。1)、課后練習要求我們背誦第三、四自然段,下面我們就來試著朗讀、背誦,并思考你是用什么辦法背誦的?
。2)、學生自由朗讀、背誦。
。3)、指名背誦: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
。ㄔ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按課后練習的要求而安排的,不僅要求學生讀通讀熟第三、四自然段,而且能做到當堂背誦,順利完成了教學目標一的后半部分。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掌握背誦的方法。)
6、小結寫法。
。1)、瀏覽2—4自然段,觀察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談談這種寫法的好處,并要求學生學習這種寫法。
7、自學5—7自然段
(1)、默讀5—7自然段,用簡潔的語句在書上記下自己讀某一句或幾句話之后的感受。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出示第五節(jié),讓學生從具體數(shù)字及圖片感受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宏偉壯觀。
出示第六節(jié),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及圖片感受“金色大廳”的金碧輝煌并欣賞“音樂女神”像。
4、簡介中國的宋祖英等音樂家曾在此舉辦過音樂會。
5、朗讀。
。ㄔO計意圖: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是在學生提煉、歸納學法后,對學法的一次鞏固運用!敖淌菫榱瞬唤獭,達到不用教的唯一方法就是“授之以漁”,即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也體現(xiàn)了語文閱讀教學“攙——扶——放”的原則。“介紹”的安排是將學生的感悟在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進行內(nèi)化,變?yōu)閷W生自己的語言和感受,鍛煉他們的說話能力。)
。ㄈ┪睬卣刮谋,綜合實踐
1、教師總結:剛才我們從四個方面學習了課文,正是因為以上四點原因,所以,維也納成了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教師在黑板上板書:!)
2、作業(yè):課后,請大家完成兩個作業(yè):(1)搜集有關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2)設計一個中心句,然后練 習圍繞中心句從各個方面展開敘述。
。ㄔO計意圖:生活即語文,語文學習的外延就是生活,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把學生的思維禁錮在方方正正的教室之內(nèi)。我們應該做到語盡意未窮,讓我們的學生保持課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運用課內(nèi)學到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獨立或者合作完成,培養(yǎng)他們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我想這是課堂教學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是課改背景下的大勢所趨。)
五、說板書
板書是“微型教案”,好的板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雖然只是兩個標點符號,可是它包含的意義卻是無窮無盡的:此間所留的空白,可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無窮無盡的想象;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個疑問解決,生成新的問題;學生對未知世界的了解,發(fā)出了一個個驚嘆;老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點撥、引導、激勵的作用,“!”就是指明他們學習方向的明燈,就是撥開學習迷霧的大手,就是激勵起豎起的大拇指。
語文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板塊的《感受自然》,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來談一下。
首先我想說一個問題,請老師們看一下目錄,細心的老師會發(fā)現(xiàn)為什么“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他們的位置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要有一種對話意識,就是與編者的對話,也就是名稱位置的不同,教學的側重點就不同。當然我們不能形而上學,也要結合教學實際進行設計,我對這個專題就想以綜合性學習為切入點進行展開,確定了以下教學思路:
一、課前:自主、搜集、思考
二、課上:合作、展示、交流
三、課后:寫作拓展、逐步形成態(tài)度價值觀。
我認為,綜合性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語文知識、語文課程本身,而應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將語文與其他學科相結合,與生活相結合,在聚焦知識積累的同時,還應關注能力結構的多元化。綜合性學習屬于過程性學習,一定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诖,我在日常教學中,針對《感受自然》這個板塊,我會帶著學生們走進大自然,走進四季的懷抱,藍天白云、紅花綠葉、在山水人家中去感受自然。然后提前一周進行布置,我會不讓學生看課本,將“感受自然”板書,問:要感受自然的什么?讓學生自由討論,通過交流,估計大多數(shù)同學會運用對本單元課文的學習和到大自然的深切感受,來抒發(fā)對大自然的贊美!也可能學生會想到對大自然的畏懼,針對近年來頻發(fā)的地震、海嘯、臺風、暴雨等等的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在這時我們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自己身邊的生活環(huán)境來談一下感受,可能就會有學生提到某些企業(yè)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等。也有可能學生還會說動物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從動物身上學到很多知識等。
通過以上的交流,我會安排學生分組去收集整理材料。
如在贊美大自然時,學生可以去收集一些精美的圖片和談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感受等。我會特意安排學生分組去收集積累優(yōu)美的古詩文、詞句、成語、諺語、歇后語等,先制定小組分工計劃表,讓每位同學都要參與。老師要對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適時的了解,并在資料收集與獲取的渠道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利用圖書、網(wǎng)絡和社會實踐等不同的途徑進行資料收集。還要積極詢問小組活動情況,并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特別是資料信息整理與分析、篩選的過程,指導學生對收集的資料要進行分類,并表明資料的出處。上課時可讓學生采用課件和表演的形式進行展示小組活動成果,其他未展示組的同學做好記錄,并從聲音、感情、內(nèi)容、語言等方面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去體味雄奇的大自然是如何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表現(xiàn)出來的。當然不能光展示說出來,還要看誰積累的多,當堂限時進行默寫,對優(yōu)勝學生進行獎勵。估計以上環(huán)節(jié)要一課時。
第二課時分組討論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及動物對人類的啟發(fā)。將學生課下收集的臺風、海嘯、地震、泥石流等一些照片或視頻進行展示,有的同學可能會拿起相機對身邊的污染進行拍攝,我認為這更具有說服力。在這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增強抵制風險和侵害的意識,增強在與自然社會和他人互動中的應對能力。在動物對人類的啟發(fā)方面,學生可能會提到動物的生存本領,節(jié)能術等,也可能提到從動物的一些特性引發(fā)我們?nèi)祟惖囊恍┌l(fā)明創(chuàng)造等。當然也有可能同學會想起“非典”,那就是動物對人類的一種懲罰等等。
通過以上展示,同學們可以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或辯論,最后得出不僅要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同時也應產(chǎn)生一種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課下讓學生根據(jù)課上的討論交流,用寫作的形式來表達對自然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借助這次專題學習,學生在搜集材料中涉獵了大自然的許多方面,與大自然進行溝通對話,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獨立探究,與他人合作的學習能力,提高了自身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也盡可能的完成了由注重學生練習向注重學習過程的轉變,而且還引導學生走向社會生活,學會觀察社會,關心身邊的人或事,學做生活的有心人,培養(yǎng)學生視野的廣闊性。
以上內(nèi)容僅以我的教學實踐為例,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新課標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課文,這篇寓言通過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空大小的故事,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蹲^天》是本組五篇課文中的第一篇,占據(jù)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學生學習本組課文的先導,學習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為本組課文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根據(jù)《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復習生字詞語,積累語言。
2 、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 、情感目標:結合實際,體會青蛙鼠目寸光,自以為是的錯誤。培育學生看問題、認識事物時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重點和難點:
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主次和學生實際情況,我確定的重點是課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難點是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
二、說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重運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朗讀體會、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同時,采用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并采用課件等現(xiàn)代教學媒體,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chǎn)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yōu)椤皶䦟W”,二是由“被動地學”變?yōu)椤爸鲃拥貙W”,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fā),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尊重學生閱讀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不同的學習需求,我指導學生選用“讀、說、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動手實踐等方法,來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yǎng)學生解疑閱讀,從讀中感悟道理,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過程
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課文的教學分為:復習鞏固、情境導入——初讀感知——細讀感悟——演讀入境——揭示寓意——拓展延伸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鞏固,情境導入
復習鞏固分為讀詞和聽寫:運用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自讀、抽生讀,學生范讀,然后聽寫。
情境導入時,(出示課件)“一望無際,蔚藍的'天空”的圖片,然后引入問題:小朋友們,你們認為天大嗎?說說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看看課文中青蛙認為天有多大?順勢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初讀感知。
(二)初讀感知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采用默讀的方式效果較好,教師要提出默讀要求,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并且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指名說說,教師隨機點評。
(三)細讀感悟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重點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著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為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匯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輔。
、 圖文結合,細讀全文,
a 以讀帶講,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 ),小鳥落在( )。
b 自讀課文,找出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
c 看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 品讀重點段落:
、 感悟第二次對話
a 學生自讀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讓學生接觸到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b 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通過比賽朗讀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并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c 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d 分角色朗讀。
e 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
f 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g 圍繞上面的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為了使學生能夠很明晰的理解課文的寓意,以及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建議學生用“因為l所以l”談談自己的理解。
H 動手體驗:學生用紙卷成筒看天,再說說看到的天有多大?
I 分小組朗讀(一人引讀,兩人對話,一人擔任評委。)
② 感悟第三次對話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a 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小鳥和青蛙都笑了,為什么?有什么不同嗎?
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b 學生朗讀對話,教師相機指導。(朗讀時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xiàn)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tài),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xiàn)出實事求是的誠懇的態(tài)度。)
c 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分組討論、交流、匯報。
(四)演讀入境
語文教學,不但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本篇課文重點部分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練習的好段落,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最后指兩名學生到講臺上朗讀表演。
(五)揭示寓意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難點所在,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層層深入的提問揭示寓意,突破難點。用4 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寓意:1、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起來?2、它倆誰說得對?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3、青蛙為什么會錯?4、你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什么教育?
(六)拓展延伸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程標準強調的又一重要內(nèi)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設計如下練習:
課后續(xù)寫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編寫第四次對話,并上臺讀一讀。
(這個設計來源于課文,又跳出課文,既鞏固深化課文,又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
語文說課稿 篇7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nèi)容。它是葉圣陶先生寫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兒童詩。這首詩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個小朋友仰望一彎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現(xiàn)了孩子飛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詩共兩句,第一句生動地描繪了月兒"彎彎""尖尖"那種惹人喜愛的形象;第二句由"小小的船"展開想象,寫小朋友坐上月亮這條小船所看到的無邊的藍天和天空中閃爍的星星。全詩形象優(yōu)美,韻律和諧,充滿了兒童情趣。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與新時期對語文教學的新形勢,,堅持低年級識字教學為重點,樹立大語文觀,在第一課時里,設立了如下教學目標:1、認識課文中的9個生字。2、初讀課文,了解作者。3、鞏固掌握舊的識字方法,學會新的認字方法。本課時的教學重點:識字,并運用漢字。教學難點為:由古字猜今字。教學準備為課件、生字卡片等。
“文似看山不喜平”,課亦如此。一節(jié)好課,必定是推陳出新,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新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因此,在開課伊始,就要如同一塊磁石,牢牢地吸引著學生。因此,我是這樣導入的:
1、溫故知新,一猜二讀:師: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我們今天學習新課之前,先來復習一下前面學過的古詩。請讀:
。1)師朗讀《看月亮》的童謠,讓學生猜童謠里寫了什么。(月亮)
(2)學生齊讀有關月亮的詩歌。《靜夜思》、《古朗月行》。接著教師巧妙過渡:是啊,月亮是我們的好朋友。在詩人的筆下,月亮是一首詩;在畫家的筆下,月亮是一幅畫。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幅畫,請大家欣賞: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通過詩意的語言,建構詩意的語文教學情境,讓語文課堂上處處皆語文,耐人尋味。
2、出示課文插圖,引導觀察和想象,請學生發(fā)言。低年級孩子喜歡形象直觀的畫面,同時又非常善于想象,此時讓學生說話,能夠激活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能巧妙吸引學生注意。接著教師相機總結:同學們既善于觀察,又善于想象,還很會說話,一定會越來越聰明的!
3、導入課題,師正音,讀好課題,師示范寫課題,學生手腕書寫跟寫。低年級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強,所以教師平時的一筆一畫非常重要,教師利用書寫板書時指導學生書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著,第二步是初讀課文,認識生字。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要部分。生字的學習是本課時,也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但語文課堂又并非是單線的,因此,在學習生字之前,先會引導孩子們認識葉圣陶先生。葉圣陶先生是知名的作家、教育家,他的作品影響了很多人,因此在本課的學習中,不能忽視對作者的介紹。新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教師應當有課程意識。不少專家和學者也反復呼吁,“語文課本無非是個例子”、“我們應當用教材來教,而不是單單只教教材”。因此在引導孩子認識葉圣陶先生時,還會重點推薦他的一些童話作品,終點推薦童話《稻草人》,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在完成作者介紹環(huán)節(jié)后,就進入生字詞的學習,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中之重點所在。為此,本人精心安排了如下環(huán)節(jié):
(1)第一環(huán)節(jié):生字拼讀比賽
第一輪:開火車讀,教師正音。
第二輪:檢查讀,重點檢查困難學生,給予幫助。
第三輪:去掉拼音讀詞語比賽。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層層推進,意在鞏固漢語拼音,同時為后面的學習鋪墊。
(2)第二環(huán)節(jié):生字大闖關
第一種方法:給生字組詞記生字。
第二種方法:用生字說句子記生字。
第三種方法:猜謎語記生字。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是根據(jù)低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采用多種識字法展開教學,用生字組詞、造句更好地讓學生運用生字,通過運用生字以更好地鞏固生字。通過猜謎語的方式激發(fā)學生思考與創(chuàng)造,又更增添了漢字學習的'趣味性。通過闖關學習的方式激活課堂,讓課堂充滿競賽的意識,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小組合作與團結。
。3)第三環(huán)節(jié):古字猜今字比賽。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拓寬了漢字學習深度與廣度。中華漢字,是中華民族的一大寶藏,內(nèi)容博大而精深,每一個漢字,都滲透著祖先的智慧與汗水,是每一個炎黃子孫應當用嚴謹?shù)膽B(tài)度來學習的知識。讓學生去追溯漢字的本源來進行,更富智慧,同時,識字教學也因此變得有深度、有廣度、更有厚度。
在一輪又一輪的生字學習后,進入本節(jié)課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引導學生讀通課文,一切就迎刃而解了。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識字方法,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為下一節(jié)課鋪墊。
一節(jié)好課,應當如一篇好文章,要講究“起承轉合,謀篇布局”,道法自然,松弛有度。一節(jié)好課,也應當如一座精美的園林,亭臺樓閣,別具匠心。既可遠觀,又可走近,細細品味。愿我們在追求好課的路上,多思考、多實踐,早日達到爐火純青之境界!
語文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不愿長大的小姑娘》是北師大版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成長的經(jīng)歷”中的第二篇主體課文。學習本單元可以使學生回味成長的快樂與艱辛,體驗成長的經(jīng)歷,更加熱愛生活,懂得珍惜童年時光、健康成長。課文敘述了一位小姑娘從“不愿意長大”到覺得“長大的感覺也不錯的”成長經(jīng)歷。閱讀這篇課文,要引導學生學習小姑娘,養(yǎng)成獨立自理的好習慣。課文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課文的1~8自然段,主要通過小姑娘和媽媽的對話,表現(xiàn)出當時的小姑娘很不理解媽媽,她埋怨媽媽“為什么不帶我去動物園”“為什么工作離不開身”,最后她不高興了,說“我不愿意長大”,緊扣課題。
在這部分中人物的對話直接反映出小姑娘的內(nèi)心世界,許多學生也一定與小姑娘有同感,透過兩個“為什么”,能讀出小姑娘其實是喜歡媽媽的,內(nèi)心渴望著總能跟媽媽在一起。因而,后來她又“心疼媽媽”,對媽媽說“不上動物園,不要照顧我,我的事情我自己做”。課文的第二部分是9~12自然段,這部分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段落。四個自然段主要分三層寫出了小姑娘逐漸長大的過程。首先,因為心疼媽媽,小姑娘就先學著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洗臉、疊被、吃早飯、梳小辮子”,不再讓媽媽為自己操心,當她梳小辮夠不著后邊時,第一次產(chǎn)生了想長大的愿望“要是我能長大一點就好了”;接著,媽媽病了,小姑娘很心疼媽媽,就說“放心吧,我會讓大家過得很好!彼百I菜、洗碗、做粥、洗衣服、曬衣服”,開始學著關心、照顧媽媽,當她因為個子小,夠不著水池時,又一次產(chǎn)生了長大的愿望“要是我能再長大一點就好了”;再后來,媽媽大病初愈,身體虛弱,小姑娘就更心疼媽媽了,她讓媽媽好好休養(yǎng)、還替媽媽做了許多家務事,甚至幫媽媽完成工作。
此時,看到自己高大起來,小姑娘坦然接受了,甚至產(chǎn)生了更為強烈的愿望“為了媽媽,還得再長大一些”。在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描寫了小姑娘的行動、語言,更突出了她心理活動的發(fā)展變化,表明她正長成一個懂事、善良的小姑娘。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最后1個自然段,小姑娘聽了人們的贊美,微笑著心里想“長大的感覺也不錯”。自然結尾,簡潔明快。課文篇幅較長,記敘的事件較多,但故事的內(nèi)容從學生生活中來,淺顯、樸實的兒童化語言很能貼近學生,適合在朗讀、探究中體驗、感悟,并產(chǎn)生共鳴。
二、學情分析:
學習到本單元,學生已完成了三年級上冊一多半的語文課程,在識字方面,具備了較強的認字和寫字能力。分析本課認字表,可在學生獨立識字之后,從中提出兩組字重點指導:“粥-----弱”觀察兩個字的異同點,借助部首表義的特點識記、區(qū)別;“臥-----柜”在書寫前著重比較易混的地方,加強對比、區(qū)分。借此引導學生在今后的識字過程中,學會抓住重點、辨析難點。
閱讀方面,能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開始學習通過對關鍵詞句的理解,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對于本課教材,著重訓練學生抓住小姑娘的語言及心理活動描寫深入閱讀,并繼續(xù)學習抓住其中的重點詞語,聯(lián)系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感悟,體驗小姑娘內(nèi)心發(fā)展的歷程,F(xiàn)在大部分孩子是獨生子女,他們無法體諒父母工作的辛苦,即父母工作忙,有時顧不上自己,甚至有的人會有抱怨情緒,通過讓學生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爸爸媽媽是為了全家的生活,自己也要體諒爸爸媽媽,不再讓他們操心,因此要養(yǎng)成獨立自理的好習慣。延伸文本,拓展遷移,創(chuàng)造美好情感。
三、教學目標:
1、獨立識字,認識本課8個生字,正確、端正地學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對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小姑娘心理的變化。
3、了解小姑娘長大的過程,懂得真正的長大是能夠獨立自理,并學會理解、關心、幫助別人。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小姑娘的成長過程,難點是理解她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及原因。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長大的感覺嗎?
生:我感覺到能長得很高,會做很多事情等等。
師:(富有誘導性地問)你們愿意長大嗎?為什么?(鼓勵學生做不同回答)
生:不愿意,因為長大了會有很多煩惱。
生:不,我愿意。因為長大了有事可以自己說了算,還能管著別人。
生:因為長大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還可能幫大人做事情。
。▽W生爭論熱烈,爭先恐后的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為上課做了良好的鋪墊。)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那么現(xiàn)在你們可以先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必再爭論,答案就在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里。那么今天咱們就來看一看課文中的這位不愿長大的小姑娘是怎樣長大的。
板書課題《不愿長大的小姑娘》 (學生齊讀課題)
。ń處熣n前談話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拉進了語文學習和生活的聯(lián)系,又為本課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你們想了解課文中的這位小姑娘嗎?(想)那你們愿意跟她交朋友嗎?(愿意)請大家自讀課文。
要求:1.自學課文,畫出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小姑娘的成長經(jīng)歷。
(學生立即行動起來,可以同位互讀,也可以小組內(nèi)讀。讓識字這一訓練點不脫離課文語境,給學生充分的學習和探究的時間,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很認真的畫出了生字詞,并且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了,現(xiàn)在老師就得考考大家了。(實物投影出示生字詞)
聰明 衣柜 照顧 休養(yǎng) 收拾 虛弱 自言自語
。ㄕ埻瑢W們先小聲朗讀一邊,然后齊讀一遍,再指名學生朗讀,教師及時糾正)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這么快就把課文中的生字詞都學會了。好,咱們都來為自己鼓勵一次。(同學們都高興的鼓起掌來)
剛才同學們都讀得很認真,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比以前更加會學習了,現(xiàn)在哪個小組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
。ǜ餍〗M的組長紛紛舉手,指一個小組來展示。)
。ㄈ嘟涣鳎
師:誰來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樣?
生:他們讀得很流利、也很有感情。
生:他們讀得聲音很美,也很洪亮。
(力求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獲得創(chuàng)新成功的樂趣,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師:沒想到,你們這么快就把課文讀熟了,你們真能干,如果你們在讀書時能發(fā)現(xiàn)不懂得問題,并且能自己解決,你就會受到老師、父母、同學的夸獎,你們說是嗎?
生:(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是。
(老師用鼓勵的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成功的體驗)
(三) 朗讀感悟
師:同學們,你們愿意繼續(xù)和小姑娘交朋友嗎?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生:(學生繪聲繪色的讀,讀后爭先恐后地舉手,師指一名學生回答)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小姑娘不愿長大,但她心疼媽媽,決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師:那么小姑娘為什么不愿意長大?
生:因為長大后就會有很多煩惱。
生:因為長大后就不能像現(xiàn)在一樣玩兒了。
師:那么,你們都想想自己有沒有不愿長大的想法,有沒有因為父母太忙顧不上自己而抱怨,決定怎么辦。
生:有,我看到父母外出打工,都很辛苦。我決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師:說得真好,這才是個好孩子,你真棒!請大家都會向你學習的。
(讓學生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談感受,具有真情實感,感染力強,再加上老師的鼓勵,學生更能夠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師: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9——12自然段。
要求:說說小姑娘在成長過程中,她都做了些什么?請劃出相應的重點詞句。請各小組讀后討論交流。
(各小組活動的很熱烈,師巡視。教師在巡視過程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去,以自身行為引導學生樂于幫助別人,學會合作,使合作真正落到實處)
師:剛才同學們都讀得很認真,討論得很熱烈。那么,誰能夠很勇敢地向同學們展示一下:
。ㄈ嘟涣鳎
生:她每天早晨自己洗臉、疊被、吃早飯 ?她買菜、洗碗、做粥?她擦玻璃、刷廚房、收拾衣柜?她還幫媽媽送奶呢!
生:她是個善良、能干、漂亮的小姑娘。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她是個怎樣的小姑娘,你們從她身上學到了什么?
生:她是個善良能干漂亮的小姑娘。我從她身上學到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還要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從中學到了生活中要自立,學會幫助他人,關心他人。
師:請同學們結合小姑娘的成長經(jīng)歷,談談自己如何看待長大的。
生:通過學習這課,我懂得了長大的意義,我覺得長大了也不錯,因為能幫大人做事,還能使自己健康的成長。
。▽W生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談感受,富有真情實感,感召力強,再加之老師的鼓勵,學生更能夠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樂趣。)
(四) 課外延伸,思維拓展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說得都很棒。老師很受感動,老師覺得你們仿佛也長大了,那你們在家里都會做些什么呢?
生:我會掃地、擦桌子、收拾房間?我會擇菜、洗菜 ? 我會幫媽媽買東西?媽媽病了,我會照顧媽媽……
師:你們都會做這么多事情,那你們都有些什么想法呢?
生:我覺得自己長大了,會關心、幫助別人了?我能夠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
。ㄗ寣W生以自己的生活實踐談感受,從而增強了學生愛生活、愛勞動的意識。)
師:好,原來同學們都是些愛勞動的好孩子。±蠋熞蚕M銈兡芟裥」媚镆粯由屏寄芨,同學們能做到嗎?
生:(異口同聲說)能,一定能!
師: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那就快快行動起來吧!
(五)課后作業(yè)
1.請同學們一起交流你們課前搜集的關于成長的故事。
2.閱讀羅大里的《洋蔥頭歷險記》、《假話國歷險記》。
(六)板書設計
第2課 不愿長大的小姑娘
“我不愿長大”
每天早上自己洗臉、疊被、吃早飯
買菜、洗碗、做粥
擦玻璃、刷廚房、收拾衣柜、幫助媽媽送奶
長成一個人人贊美的高個子漂亮姑娘
“長大的感覺也不錯”
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屈原列傳》是魯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四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以“譜寫生命贊歌”為主題。
《屈原列傳》是司馬遷寫的一篇文言人物傳記,通過記述屈原的生平事跡,表現(xiàn)了屈原對楚國興衰存亡說起的重大作用,贊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德,同時也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氣和嘆惋之情。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與鑒賞文言文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文章內(nèi)容,基于此,以及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德;
2.學習本課出現(xiàn)的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以及文言句式;
3.學習本文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理解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新課標要求學生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虛詞和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掌握本課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判斷、介賓后置等句式。
由于學生思維的深度有限,對于文本的寫作背景生疏,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在學習作者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基礎上,理解作者“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方法
由于本文是一篇文言人物傳記,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我準備采用朗讀法、點撥法和討論法等方法進行教學。
朗讀法使學生由讀促悟,由讀入境。
教師的點撥和學生積極的思考相結合,既拓展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又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討論法加強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關于學生的閱讀方法,以“圈點讀書法”為主,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此外,我準備采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照一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立的,關于屈原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今天,讓我們走進史學家司馬遷筆下的屈原,學習《屈原列傳》,用歷史的眼光去品評屈原。(多媒體展示屈原簡介和相關圖片)
此導語力圖讓學生從對屈原的興趣遷移到對文本的興趣,又抓住了即將過端午節(jié)這一時機,具有及時性,又使學生理解了關于屈原的文學常識。
第二環(huán)節(jié):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由于本課含有較多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如:“離騷者,猶離憂也”中的“離”通罹難的“罹”,以及注釋中并沒有出現(xiàn)的“齊與楚從親”的“從”通“縱”,合縱的意思。
“秦虎狼之地”中的“虎狼”是名詞做狀語。還有判斷句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钡取W衷~是學生讀懂文章的基礎,教師請數(shù)位學生通過逐段朗讀結合教師的講解,既訂正了字音,又梳理的文言實、虛詞和文言句式,體現(xiàn)了語文是基礎性和工具性學科。疏通字詞和句子后,教師請學生默讀課文,劃分層次,提取圈點出關鍵詞。學生邊讀邊思考,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本課提綱,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適時板書。(板書內(nèi)容見第四)此外,對于文本的第12自然段,出現(xiàn)了屈原和漁父的對話,教師請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情感,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和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求知欲。
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理清文本思路,概括要點,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為下一步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做鋪墊。
第三環(huán)節(jié):研讀賞析
文本的第三自然段是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典范,也是歷來評價屈原的重要文字,所以教師以兩個問題為線索,請學生重點研讀此段。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題目:
問題一:屈原寫《離騷》的原因;
問題二:請分別用不同的符號圈出文中記敘,議論和抒情的句子。
問題一學生可以在文本中用原文回答:“蓋自生怨也”和“憂思而作離騷”,使學生能夠體會屈原受冷遇和排斥的痛苦,以及他面臨困難時表現(xiàn)的高潔品質。
問題二學生首先通過文本具體句子區(qū)分這三種寫法方法,進而體會司馬遷在記敘的基礎上發(fā)表議論,在議論中又表達感情的寫作手法。
第四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
接著,教師請學生重點研讀文本4-11自然段,并出示討論題:《屈原列傳》是屈原的傳記,為何卻用7個自然段的大篇幅寫懷王和其他人?
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基本可以明確作者這樣寫是為了通過寫懷王的昏庸反襯屈原對楚國的重大作用和表現(xiàn)他的高潔品質。
此時,教師點撥,通過講述司馬遷的經(jīng)歷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進行拓展:司馬遷和屈原在人生經(jīng)歷上又很多相似之處,都曾遭受陷害和放逐,司馬遷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史學家認為此篇可以看作二人的合傳,作者在議論的過程中表達的不平之氣的思想感情也就可以得到理解了。
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之下,既了解的有關司馬遷的文史知識,又拓展了思考問題的深度,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去品評歷史人物,這也是本單元教學目標所要求的。
第五環(huán)節(jié):課后作業(yè)
文言問學習的重點是掌握實、虛詞和文言句式,并且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因此我的作業(yè)為:對本課中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形式整理歸類,并做相關練習。
四、說板書設計
屈原列傳
司馬遷
(1-3)任-疏-志
。4-11)免官-放逐
(12)屈原之死
。13)屈原影響
【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蠟燭說課稿02-18
語文《手指》說課稿01-09
語文《觀潮》說課稿01-11
語文《水》說課稿01-04
語文《貓》說課稿01-05
經(jīng)典語文說課稿12-01
語文《趙州橋》說課稿07-14
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11-05
語文說課稿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