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鉛球說課稿

鉛球說課稿

時間:2022-05-28 21:43:1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鉛球說課稿(精選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鉛球說課稿(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鉛球說課稿(精選7篇)

  鉛球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特點和作用

  《原地推鉛球》是七年級學生發(fā)展力量和投擲能力的運動項目。根據(jù)新課程的目標要求,它與《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測驗項目相配合,具有方便教學,簡單易學的特點。通過學習,對學生的身體健康起到較好效果。

  2、教學目標

  根據(jù)該項目的特點及教材內容要求,確定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原地推鉛球》的動作技術和動作要領。

 。2)能力目標: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水平,推出較好的成績。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強身健體意識,敢于拼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蹬腿轉髖,推手換腿。依據(jù)是教學任務,學生能力要求,把它確定為重點。

 。2)教學難點:最后的出手。依據(jù)是教學內容目標要求,這是學生很難理解,不易掌握的動作技術,所以把它定為難點。

  二、說學情

  我國是世界體育強國之一。近年來,國家重視全民健身活動,使得我國體育運動事業(yè)迅速發(fā)展,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創(chuàng)造了歷史性的突破,但是鉛球項目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要訓練出高水平的運動員是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它是比較枯燥、單調的'運動項目,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了解國情,積極鍛煉身體,將來為國爭光。

  三、說教法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分組練習和討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四、說學法

  根據(jù)課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采用以下方法:

  (1)講解法:讓學生領會動作要領。

  (2)分組練習法:讓學生去感受和掌握基本動作技術。

 。3)討論、糾正法:通過互相討論,互相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五、說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體育委員整隊,教師宣布課的內容和要求。

 。ǘ蕚洳糠

  學生聽教師口令做徒手操。

  (三)基本部分

 。1)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3次。

 。2)分組練習:把學生分成四組,持球練習4次。由各組組長負責,教師觀察指導。

  (3)討論、糾正錯誤動作:推鉛球時用到哪幾個力?個別學生示范,師生評價,糾正 錯誤動作。

 。4)身體素質練習

  采取游戲的方法進行,主要發(fā)展學生的手力、腿力和腰力。

  (四)結束部分

 。1)學生全身自然放松活動

  (2)教師小結本次課的情況

 。3)安排學生收回器材

  鉛球說課稿2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原地推鉛球》。我將從教學指導思想、教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預設、教學方法運用、教學流程設計等方面來簡述我對本節(jié)課教與學的思考。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根據(jù)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依據(j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材、方法為中介的教學思想,我選用了以“學、教、練”序列創(chuàng)新組合的“洋思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過程的能動性,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通過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和游戲化學習等教學設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二、教材學情分析

  原地推鉛球是高中二年級《體育與健康》課本中投擲運動類教學內容,屬于力量性的投擲項目,除了要具備一般身體素質以外,還必須有適應推鉛球所需要的專項素質,同時運動成績越好,對專項素質的要求也越高。鉛球專項素質主要包括力量素質、柔韌素質、速度素質、靈敏素質以及協(xié)調素質等。由于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學生,他們大部分在以前的學習中或多或少的接觸過鉛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在復習鞏固他們原有知識的同時,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對動作的完善化和系統(tǒng)化。

  三、教學目標預設

  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特點,本課預設了通過學生的努力可以達到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鉛球的起源和發(fā)展,識記鉛球運動的健身與實用價值。

  2、技能目標:80%的學生初步掌握原地推鉛球的動作要領,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提高肌肉力量,特別是鍛煉肌肉的爆發(fā)力,提高身體各部位協(xié)同用力的能力,使身體得到勻稱發(fā)展。

  3、情感目標:學生通過參與合作性學習,體驗推鉛球的樂趣,培養(yǎng)自覺遵守紀律、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質。

  教學重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對原地推鉛球的動作路線及用力順序的掌握。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為在掌握動作的基礎上,身體的協(xié)調用力。

  四、教學方法運用

  為了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先學后教,強化訓練”的“洋思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學作為教師教的基礎和前提,以教作為學的發(fā)展和深化,以練作為學的鞏固和提高。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啟發(fā)式教學措施,貫穿學、教、練三個環(huán)節(jié)。并提取成功體育、快樂體育、念動訓練法的有益成分充實“洋思模式”。 運用提問、激勵、評價、念動訓練法,逐步攻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五、教學流程設計

  1、課堂常規(guī):鳴哨集合,安排體育委員整隊,提出課堂要求及注意事項。

  2、體驗性導入:介紹鉛球運動的起源和發(fā)展,創(chuàng)設原始人類用石塊捕殺獵物的情景,激起學生參與運動的欲望,把學生帶入鉛球學習氛圍中。

  3、激趣熱身:繞圈跑、行進間徒手操結合負重接力游戲,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了鉛球運動的素質練習。

  4、基本部分

  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先學—后教———再練。第一環(huán)節(jié):學。請兩到三位同學根據(jù)自己在以前觀看田徑運動會中鉛球項目對推鉛球的動作理解,根據(jù)頭腦中的動作進行試投。然后老師做出完整的原地推鉛球動作示范,讓學生從中找出老師與這幾位同學所做動作的不同點,在頭腦中建立初步的動作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第二環(huán)節(jié):教。首先教師完整示范原地推鉛球動作2—3次,讓教師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給學生留下較深的動作印象,從而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動作表象。其次,教授學生鉛球的握法和放置位置,并根據(jù)推鉛球技術動作路線蹬、轉、撐、送、挺、推、撥依次進行示范和講解,學生之間進行互相指導與糾錯,教師根據(jù)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糾錯。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發(fā)展和深化,激勵學生積極的展示所學,反饋學習心得和遇到的疑惑。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自身進行多項反饋,積極互動評價。教師講解、分析、示范動作和教會學生念動訓練方法,。利用念動訓練法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運動技能時心理活動的積極性,練,動作的要領; 動,進行練習; 想,大腦的重復放映和運動技術相結合,使學生學習原地推鉛球時,運動中樞之間的協(xié)調和中樞與運動器官的聯(lián)系得到加強,在集中注意力的練習中可以排除外界的刺激干擾,有助于集中精神理解動作,促進學生心理活動處于縝密狀態(tài)。第三環(huán)節(jié):練。作為學的.鞏固和提高,

  以練來促進學、鞏固學和糾正學,學生通過邊想邊練,讓形成的動作表象逐步清晰化,有效的促進動作概念的形成。再次,學、教、練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運用提問、激勵、評價、念動訓練法等方法,逐步攻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并過渡到挑戰(zhàn)性學習階段,給學生一個敢于展示的平臺。

  5、結束部分

  為了使學生逐漸恢復到安靜狀態(tài),在結束部分老師帶領學生做放松操練習,并對本次課進行小結,布置課外的練習,對本次課好的地方進行表揚,收回器材,師生再見。

  六、教學設備

  4個標志桿 4對1千克重的啞鈴 鉛球30個 鉛球場地一塊

  七、運動負荷預設

  綜合密度:35%左右 平均心率:115次/分左右

  八、本課特色和亮點

  1、通過游戲的設計,可以讓本身枯燥的鉛球教學課堂具有活氣。

  2、本課改變傳統(tǒng)教法,選用以“學、教、練”序列創(chuàng)新組合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過程的能動性。

  3、運用了心理學中的“念動訓練法”到原地推鉛球的教學中,不僅提高了技能教學的效果,而且豐富了教學方法。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鉛球說課稿3

  1、說教材

  本堂課我所說的內容是原地正面推鉛球,原地正面推鉛球是小學6年級第三部分投擲部分的內容,它在整個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必修課之一,動作要領是面對投擲方向,左腳在前,腳尖稍向內轉,右腳在后,膝關節(jié)微屈,用前腳掌著地,右肩向右扭轉,然后右腿用力蹬地,同時送右肩,挺胸抬頭將球推出 ,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通過推鉛球等投擲項目的練習不僅可以發(fā)展人體的上肢、背部、下肢的肌肉力量,同時還可以發(fā)展人體的速度、爆發(fā)、靈敏、協(xié)調能力。在本堂課中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主導改變過去的單純的技術性教學,而向趣味性轉變,讓學生在活動中不但鍛煉了身體,學會了運動技能,而且讓學生體會到體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為學生樹立終生體育的意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2、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師的示范以及講解以及通過圖畫的運用,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正確的正面推鉛球的'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通過學生反復的練習,從而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術的動作,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力量、速度、靈敏、協(xié)調性等多種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勇敢自信,相互配合、密切協(xié)作的優(yōu)良品質。

  3、說教學程序設計

  我把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 開始準備部分 (10分鐘)

  導入課堂常規(guī) 體育委員整隊,匯報人數(shù),師生問好

  教師安排本堂課的基本內容 安排見習生

  接著是熱身活動 在熱身活動中我安排了兩個內容 首先由教師領著學生慢跑3分鐘 第二個內容是健美操的練習,教師帶領學生在動感的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練習,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趣味性以方便下面的練習。

  第二部分 基本部分 (30分鐘)

 。1)正面推鉛球技術的教學

  教師在正面推鉛球教學中應注重的技術教學,這是正面推鉛球的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掌握技術要領,面對投擲方向,左腳在前,腳尖稍向內轉,右腳在后,膝關節(jié)微屈,用前腳掌著地,右肩向右扭轉,然后右腿用力蹬地,同時送右肩,挺胸抬頭將球推出 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應及時給予學生錯誤動作的糾正,配合以正面推鉛球的體育掛圖,更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另外在教學中應注意安全,因為推鉛球是一個危險的運動。

  (2)游戲競賽

  你隨便整個游戲就行

  第三部分 結束部分 (5分鐘)

  在這個部分主要是讓學生放松

  在這個部分我通過播放柔美緩慢的音樂帶領學生進行拉伸放松練習

  從生理和心理兩個角度兩個方面讓學生充分放松。

  放松完后教師針對這堂課進行總結 師生再見 體育委員歸還器材

  鉛球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原地側向推鉛球教材是高中一年級田徑教材中投擲類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發(fā)展學生的力量和投擲能力的運動項目。由于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們大部分同學在初中時或多或少的接觸過鉛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自己體會推鉛球,不限制投擲動作與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鉛球的興趣。因為是第一堂課,我使用實心球來教學,通過學習,發(fā)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及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以上教材分析,把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個方面:

  1、認知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鉛球的基本知識,基本常識。

  2、技能目標:初步掌握握、持球的要領,根據(jù)男女學生的差異而區(qū)別制定,并使80%的學生初步掌握側向原地推鉛球的動作要領。

  3、情感目標:本節(jié)課可結合鉛球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克服困難、團結協(xié)作、聽從指揮等優(yōu)良品質的培養(yǎng)。通過合作性學習,體驗推鉛球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質。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動作路線及蹬地、轉體動作的連貫性。

  2、教學難點:最后出手撥球的動作技術。

  四、場地器材

  在課前提前安排和布置好場地,畫好標志線(要和學案上統(tǒng)一)既節(jié)省上課的時間又可以避免以外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本次課所需器材:實心球。

  五、教學方法

  1、教法: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分組練習和討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學法:根據(jù)課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采用以下方法:

 。1)講解法:讓學生領會動作要領。

 。2)分組練習法:讓學生去感受和掌握基本動作技術。

 。3)討論、糾正法:通過互相討論,互相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六、教學流程

  本節(jié)課教學程序分為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個部分來進行。

  (一)準備部分:(10分鐘)

  1、在集合整隊、師生問好等正常的課堂常規(guī)后,教師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宣布本節(jié)課目標任務,特別強調注意安全的要求,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和任務,接下來進行隊列、隊形練習,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身體姿態(tài),同時使學生注意力得以集中。

  2、準備活動:為了使學生身體機能從安靜狀態(tài)逐漸過度到工作狀態(tài),在準備活動的開始,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蛇形跑,然后有針對性的做幾節(jié)徒手操,特別是手指、肩、腰、膝、踝必須活動開,使得學生各主要肌群、韌帶等充分伸展。最后安排俯臥撐(注意男女區(qū)別),男生10個正規(guī)俯臥撐,女生5個俯臥撐,為基本部分新授課的教學做鋪墊。

  (二)基本部分:(30分鐘)

  將人數(shù)分成四個小組,選出自己的小組長。一開始教師對學習練習過程做一下要求:

  1安全問題:必須統(tǒng)一投統(tǒng)一撿,不可隨便亂跑,不可亂穿組,出現(xiàn)危險事故。

  2分組練習:組長組織大家站成一排,按教師的要求進行練習。

  我將本部分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步驟:

  1、教師講解投遠的原理及簡單的方法,要求體現(xiàn)遠度,不限制投擲的動作,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并可以相互討論和模仿。讓學生在實際練習中體會投擲的原理和最佳的投遠動作。

  2、教師先讓學生徒手練習原地正面推球與瞪地、轉髖動作,然后將瞪地、轉髖與推球協(xié)調結合的徒手練習。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示范、提示,讓學生掌握正確動作的表象和基本的動作概念,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動作要領和用力順序。

  3、學生練習原地正面推實心球,體會正確的推動作,解決蹬與推協(xié)調配合的問題。

  4、根據(jù)學生練習情況,請部分學生展示自己擲遠的方法,并讓學生相互進行比較和評價,目的是引出簡單而有效的擲遠動作(原地側向推鉛球),為以下教學作好準備。

  5、根據(jù)以上幾個練習情況,最后讓學生練習原地側向推實心球,讓學生相互間提示、糾正最后推的動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主要進行引導和個別指導,對相對比較集中的錯誤動作進行集中指導,并讓動作比較正確的學生示范,然后讓學生相互間評價。目的是通過掌握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動作,把實心球擲的更遠,發(fā)展學生的投擲能力。

  教法:

 。1)教師簡單介紹投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握球的手型及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完整動作。

 。3)學生進行原地正面推球與瞪地、轉髖動作的徒手模仿練習。

 。4)學生二人一組做蹬地、轉髖的徒手練習。

 。5)學生練習正面原地推實心球。

 。6)教師巡回指導,并隨時糾正錯誤動作。

  (三)結束部分:(5分鐘)

 。1)組織學生做放松活動。 組織形式:閉上雙眼,想像--陽光明媚,微風拂面,你坐在草地上,聞著花草的芳香,舒適極了,身心放松,放松,再放松……。

  設計意圖:目的是讓學生的心理得到充分放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2)總結本次課的學習情況: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谋頁P,較弱的給予鼓勵。

 。3)安排學生收還器材。

  七、預計課的效果:

  本節(jié)課的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40次/分;運動密度為35——40%;運動強度為中等強度。

  鉛球說課稿5

  一、指導思想

  本節(jié)課根據(jù)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樹立“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結合八年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體驗嘗試、合作探究”為主線,著力體現(xiàn)興趣性、互動性,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原地推鉛球的動作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樹立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90%學生了解鉛球的基本知識,能夠敘述原地推鉛球動作結構的內容。

  2、技能目標:通過教學使80%學生掌握原地推鉛球的正確技術動作。

  3、情感目標:學生通過參與合作性學習,體驗推鉛球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究、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三、教材分析

  原地推鉛球教材是田徑教材中投擲類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根據(jù)新課程的目標要求,它與《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測驗項目相配合,具有方便教學,簡單易學的特點。通過學習,對學生的身體健康起到較好的效果。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蹬腿轉髖,推手換腿。依據(jù)是教學任務,學生能力要求,把它確定為重點。

  2、教學難點:最后的出手技術動作。依據(jù)是教學內容目標要求,這是學生很難理解,不易掌握的動作技術,所以把它定為難點。

  五、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1班學生20人,該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加速期,朝氣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表現(xiàn)欲,因此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臺,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六、教法

  1、講解、示范法:通過采用此方法使學生了解動作技術要點,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

  2、分解法:該動作較復雜,采用分解法學使生更加清晰各部分動作的要點。

  3、完整法:為了使學生形成完整動作技術,在分解練習的基礎上初步體會完整動作。

  七、學法

  學生通過一看二想三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了解動作技術的結構原理及弄清動作技術的實質。

  八、教學過程

  1、課堂常規(guī):(10分鐘)

  鳴哨集合,安排體育委員整隊,提出課堂要求及注意事項。然后做準備活動,先慢跑兩圈再針對性的做徒手操,使得學生各主要肌群、韌帶充分伸展。最后安排一些輔助練習,為基本部分授課的教學做鋪墊。

  2、基本部分:(30分鐘)

  首先由教師完整示范原地推鉛球動作2—3次,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動作的表象。其次教授學生鉛球的握法和放置位置,并根據(jù)推鉛球技術動作路線蹬、轉、撐、送、挺、推、撥以此進行示范和講解。練習中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指導與糾錯,學生練習幾遍后去做推鉛球的徒手練習,使學生體會推鉛球時的用力順序。

  等每個學生都練習幾次完整的動作后,把他們集中起來糾正出現(xiàn)比較多的錯誤,找做的好的同學做示范,并指出好在哪里,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然后學生再次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指導、并強調注意安全。

  3、結束部分:(5分鐘)

  為了使學生逐漸恢復到安靜狀態(tài),教師帶領學生做放松練習,并對本次課進行小結,布置課外的練習,對本次課好的地方進行表揚,收回器材,師生再見。

  九、教學評價

  1、本課堂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本課堂采用由簡入難、逐漸深入的教學方法,并注重因材施教。

  十、運動負荷

  綜合密度:35%左右 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

  十一、場地器材

  鉛球10個 鉛球場地一塊

  鉛球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鉛球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最常見與經(jīng)常用到的一種人體活動,又是現(xiàn)代奧林匹克體育運動中一項重要的比賽項目之一。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的體能、運動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初中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有三點:一、全面鍛煉學生身體;二、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術,發(fā)展基本技能;三、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它們要由專業(yè)老師通過一定的教學原則、教學方式進行系統(tǒng)、科學的授教及學生積極主動的配合練習來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一般是雙教材,它既能授予學生新知識,又能教會學生溫故而知新的道理、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樂趣,有時通過分組輪換的教學方式還能較好地鍛煉體育骨干、小組長的組織,管理能力,使之成為老師的好幫手,也是溝通老師與同學的橋梁之一,同時,還可培養(yǎng)學生自覺練習的守紀品質。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體會握、持球的方法和“推”球的動作要領。

  (2)能力目標

  1、發(fā)展協(xié)調性、靈敏性、增強四肢力量;提高運動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面對任何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勇于向前、頑強、果斷的優(yōu)良品質;且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出最佳的方法與快捷方式,建立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力順序和協(xié)調用力

  四、說對象

  八年級學生年齡都在14歲左右,存在體質普遍較弱、運動技術較差的現(xiàn)象;在體育課中比較易興奮,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對于說教過多、技術要求的教學因其理性思維還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相反,對于直觀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維的體育課比較喜歡,學習興趣較高。

  五、說教法

  將教學內容溶合在游戲中,使學生樂于參與、易于參與的游戲中無形間達到教學的初步目的。由于學生的感性思維較強,而理性較差,宜多做示范,以讓學生模仿練習,當學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時,再做技術性指導,以提高學生的技術質量與興趣。

  堅持循序漸進和教與學同步互動的教學方法,設疑引課題,解疑指迷津既體現(xiàn)教學的整體性和知識的聯(lián)系性,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創(chuàng)造力,

  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力求教學氛圍輕松、和諧、自然流暢。在學中教,教中學,在教學的全過程中,盡力減少因動作難度而可能帶給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明確地意識到學習需要自己產生的,不是別人強加的;學習過程是自己實踐的,不是他人包辦代替的,學習任務的完成是自己嘗試的結果,不是機械地重復和模仿的結果。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活動是充滿興趣的探索性創(chuàng)造活動,真正體現(xiàn)“快樂體育”的宗旨。

  六、說學法

  八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體育實踐能力已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本次課通過將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能的有機結合,運用導學、導思、導練、導評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體育學習,讓學生通過一看二想三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了解動作技術的結構原理,弄清動作技術的實質和規(guī)律的目的和使學生知識學習、身體鍛煉寓于教學、練習之中,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和自主性,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效率。

  七、說教學過程:

  1、在課的開始部分,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選用了創(chuàng)新“集體性”游戲,但是改變了傳統(tǒng)的你講我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腦思考,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練習的方法,并在合理運用情景導入的基礎上,更易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精神。培養(yǎng)高尚的'思想品德。

  2、采用了雙人徒手操和針對原地側向推鉛球動作的專門練習,即調動了學生的雜只鈐玖絲翁悶眨院蟮慕萄г誶崴傻幕肪誠陸?

  3、課的基本部分以教學原地側向推鉛球為主,加入接力往返跑來豐富課的內容,讓學生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并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師先提出鉛球的起源,鉛球是世界田徑賽場上的傳統(tǒng)項目。在大約在公元1340年,希臘開始出現(xiàn)了火炮。而炮彈是用圓形鉛制成的。為了使得炮手作戰(zhàn)時裝填炮彈熟練、迅速、敏捷,以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能力,希臘人就在日常訓練中讓士兵用同炮彈重量大小相當?shù)氖^練習,并進行比賽。后來又用廢棄的鉛制炮彈代替石頭進行模擬訓練,這是現(xiàn)代鉛球的直接起源。再之后,這一訓練從部隊流人民間,慢慢地變成了投擲鉛球的游戲,并很快得以傳播,成為廣受群眾歡迎的體育競賽項目。1896年,鉛球成為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上投擲比賽正式項目。從它誕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大力士的寵兒,它使得各國大力士能一展自己的雄風

  原地側向投推鉛球的內容看似比較簡單,而要教學的知識是較多的,例如握,持球的方法、蹬腿轉髖的動作和撥指的方法。為了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投擲姿勢和轉體的動作,首先教會學生握球的正確方法。教師講解并示范握球的動作要領,學生直觀的感受動作形象,又加強巡視指導正確的方法,為以后學習完整技術打下基礎。然后,教師講解演示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動作,學生跟著教師做徒手模仿練習投擲動作,體會投擲的姿勢和轉體動作,加強對正確的投擲姿勢的理解。整個動作由五個部分組成:蹬(腿)>>轉(髖)>>挺>>推(肘)>>撥(指)。分以下步驟完成:

  1)、示范講解原地側向推鉛球的用力順序

  2)、示范講解腳的蹬轉練習

  3)、示范講解蹬地轉髖練習

  4)、示范講解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完整動作

  5)、兩人一組徒手進行完整動作練習,按教師講解的要領進行自評自練

  6)、原地側向推鉛球練習

  在身體素質的的練習上,我安排了持球跑的接力游戲。在場地的布置上,繼續(xù)沿用鉛球的場地,這樣可以減少隊伍的調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下面的素質練習。一方面以激發(fā)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另一方面給負隊一次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獲取勝利和成功的機會,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出啟迪心智、發(fā)展思維、強身健體、體驗成功的現(xiàn)代體育教學觀念。

  4、優(yōu)美的旋律,寬松的氛圍,優(yōu)美、放松的旋律響起,同學們隨著音樂跟老師做身心放松練習……,教師及時地進行肯定總結。在輕松、自由的氣氛中,一堂課結束。

  教學設計:

  整隊→游戲(音樂伴奏)、雙人操

  →教:提問、要求、巡視

  主教材 (原地側向推鉛球)→學:聽、練、論、創(chuàng)、演。

  輔教材 →教:傳授知識、線路指令、講評練習。

 。ㄉ眢w素質10×4往返跑)

  →學:圖形跑練、競賽跑練、反饋評價。

  整理 ———→ 放松(音樂)、小結、作業(yè)。

  下課 ———→ 回收器材。

  場地器材

  田徑場、鉛球20個、錄音機一臺。

  1)預計練習密度:54——56%

  2)平均心率:120次/分——130次/分高峰期在第35分鐘左右,約為155次/分

  鉛球說課稿7

  一、說教材分析

  本課的題目為《鉛球的最后用力和身體練習》,其中“鉛球的最后用力”為主教學內容,“身體練習”為輔教學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田徑運動模塊田徑必修單元投的基礎知識、技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最后用力技術的合理與否,直接決定鉛球成績的遠近;間接影響學生對成功感的體驗和對田徑這門相對枯燥一些的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且也影響投擲學時間的相互銜接和教學質量。同時,本課的教學可以融合運動技能、運動體能、身體健康和合作、參與為一體,符合新課標“培養(yǎng)學生運動愛好與專長的要求”;符合新課程設置的理念。

  二、教學目標

  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為:讓全班同學了解鉛球最后用力的基本技術和關鍵點,形成正確的最后用力意識。本課的技能性目標為:讓85%以上的同學基本掌握鉛球的最后用力的技術,減少錯誤和多余的最后用力動作。并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和今后的體育活動中自覺的運用所掌握的運動技能和練習方法有針對性的鍛煉身體。

  本課的情感目標為:發(fā)展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興趣和主動性、探究性;培養(yǎng)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協(xié)作的優(yōu)良品質;形成良好的團隊和競爭意識。

  三、本課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學習爆發(fā)式的最后用力技術;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成功體驗。

  四、教法、學法設計

  在學習過程中,突出老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堂課以小組為教學單位,充分發(fā)揮小組中團結、協(xié)作以及團隊間的競爭、對抗,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在鉛球最后用力的學習中,采用分組不輪換的教學方法。老師提出教學目標和技術重點,學生以組為單位自主學習、練習。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互動的提問、思考、分析、對比、總結、示范等,讓學生基本掌握最后用力技術,減少多余和錯誤動作,完成教學任務。

  在身體練習教學中,采用集體分組游戲的方式,把體能練習融入團隊間的競爭和對抗中,讓學生既能提高體能,又能體會到合作、參與的樂趣。寓教寓樂的完成教學任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15分鐘)

  1、各組長帶領組員自由活動10分鐘。

  2、10到15分鐘完成教學常規(guī)和準備活動,重點是上下肢關節(jié)和腰的活動。

  3、提出教學任務、目標

  設計思想:

  六個人為一組的分組符合學,F(xiàn)有的教學資源條件和發(fā)揮組合的最佳效果并便于管理和組織教學。同時,也能夠充分突出體育骨干帶頭的作用。

  把準備活動時間放給學生自己熱身,不但提高學生練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練習的有效時間。學生的自由活動監(jiān)督由各組組長完成。對于不能自主完成準備活動的學生,特別是女生,由老師統(tǒng)一安排熱身。此間,老師要提供學生足夠的熱身器械(如足球、籃球、跳繩等)。

  二)主要內容(25分鐘)

  1、老師邊做示范,說出鉛球最后用力技術要點,最后提出激勵、引導練習的問題和競爭動員,以及安全要求。

  2、以組為單位進行實心球的練習,練習方式和練習密度由小組自定。(15分鐘)

  3、老師巡回指導、示范、答疑、幫助各組解決問題并強調重點、關鍵點,同時要用鼓勵和肯定激發(fā)學生信心。

  4、每組選出技術和成績最好的一名同學進行示范練習,組與組間相互評價和競爭。(5分鐘)

  5、身體練習游戲,抱球接力。成績落后者做俯臥撐。(5分鐘)

  設計思想: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開發(fā)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教學任務的明確是學生主動、探究、創(chuàng)新學習的目標和界限。

  以上的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課堂中主體和主導的相互作用;用各組推選優(yōu)秀同學的方法突出榜樣帶頭作用。并把榜樣的成功感擴大到組。而對于落后的同學同樣把落后感分散到組,能夠有效的激勵組之間的斗志,有利與學習和形成良性的競爭。同時,組之間的自評和互評能夠強化技術要點,形成同學間良好的自我監(jiān)督、自我評價的學習風氣。有利于整體達到教學目標。

  身體游戲練習以接力形式出現(xiàn),能夠變枯燥為熱鬧,提高練習的有效性,達到鍛煉體能的目的。

  三)放松總結(5分鐘)

  1、以組為單位進行放松。

  2、教學小結

  3、收器械。

  設計思想:

  在學生放松中,進行教學小結。

  六、心率預計和練習密度

  心率最高140-150/分估計第35-38分鐘出現(xiàn)

  練習密度45-55%

  七、場地設計和器材

  用1/3個田徑場

  器材:實心球10-12。標志物4個。

  最后用力順口溜:

  雙腳肩寬球放好,

  側身重心壓右腳。

  左肩扣,看腳面,

  右腳蹬轉急送髖,

  挺胸而推球力集中,

  還要快把腿來換。

  要想成績遠,

  腰要立住不能軟(轉),

  爆發(fā)用力是關鍵

【鉛球說課稿】相關文章:

鉛球教案04-07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尊嚴說課稿01-17

《臺階》說課稿01-23

《繁星》說課稿01-23

散步說課稿01-26

《爬山》說課稿01-26

《金子》說課稿01-20

《琥珀》說課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