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化學說課稿范文集錦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學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化學說課稿 篇1
化學科授課教師在擬寫說課稿時,應當先充分了解研究化學學科特點,這樣才能寫出具有化學學科特點、符合新課改要求的說課稿。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具體的要求:
對教材的解析教材是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因此,教師在展開具體教學工作前比較要吃透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材內容部分要求說明講稿內容的科目、冊數(shù)及所在單元或章節(jié);
2 教材的具體內容,涵蓋了哪些知識點;
3 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聯(lián)系;
4 明確教學大綱對本部分內容的要求;
5 教學目標的確定,從知識目標、智能目標、德育目標幾個方面來確定;教學的重難點和關鍵的確定、教學重點是教材的重中之重。它的確定要遵循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教學的難點是學生學習時的困難所在,它是依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認知水平而確定的。
闡述教法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教師需要考慮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好學習。教法選擇是否恰當往往是一節(jié)課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撰寫說課稿時應簡要地說明:
1 教法的總體構造及依據
2 具體采用了哪些教法以及為什么選用這些教法
3 說明所用的教具、學具。一般來說,一堂課需選用集中不同教法結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強教學效果。
指導學法學法包括“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等等。在擬定說課稿時應突出書名:學法指導的重點及依據、學法指導的具體安排及實施途徑;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哪些學習能力、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概說教學程序
這部分內容實際就是課堂教學設計,但要與流水賬式的條款羅列區(qū)別開,既要有具體步驟安排,又要把針對性的'理論依據闡述融會其中。擬定時應科學地闡述:
、僬n前預習準備情況;
②完整的教學程序(主要是:怎樣鋪墊、如何導入、新課怎樣進行、練習設計安排、如何小結、時間如何支配、如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大課堂的密度、強化認知效果);
、鄱笠f明作業(yè)布置和板書設計;
、芙虒W過程中雙邊活動的組織及調控反饋措施;
、萁虒W方法、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學法指導的落實;
、奕绾瓮怀鲋攸c、突破難點以及各項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
在撰寫時應重點講清楚每個環(huán)節(jié)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論依據,還要做到前后呼應,使前三個方面內容落實到實處。
(5)教學效果分析
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深廣度的估計,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狀況的估計。
化學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XXX,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三單元課題1《水的組成》。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水雖然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物質,但是如何從化學的角度認識水,學生還是陌生的。本課題要緊扣教材,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簡要史實引入并開展,既符合事物的認識規(guī)律,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有利于縮小學生對于化學的距離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水的組成的認識是從水的電解實驗與對實驗現(xiàn)象的討論分析開始的,在此過程中,直觀的體現(xiàn)了認識客觀世界的科學過程與方法,這種展現(xiàn)方法能夠有效的啟發(fā)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
本課題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認識水的組成的基礎上,結合前一單元所學的氧氣的知識,能夠區(qū)別并歸納出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由對水的分解反應的認識學習,深化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有新物質的生成,但元素種類不變。為今后學習元素的概念,正確書寫化學式打下了基礎。
(二)、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水的電解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2)了解氫氣的性質。
(3)了解單質與化合物的概念,并學會區(qū)分。
2.過程與方法
。1)結合教材,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過程中體會科學的探究和思維方法,認識實驗探究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討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和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引導學生對電解水的化學實驗的觀察與分析,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保持對生活的化學現(xiàn)象的好奇心與探究欲,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ㄋ模┙虒W難點
對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認識和區(qū)分。
(五)教具準備
試管、酒精燈、火柴、小木條、水、電解水裝置。
二、說學生
九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大腦機能顯著發(fā)展并趨于成熟,首先他們對化學的興趣逐步由直覺興趣、操作興趣、具有因果關系的興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認知興趣遷移。其次是知識基礎:在生活中學生已經初步的對水的物理性質有所了
解。最后是能力水平:學生已初步具備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具備了與人合作、交流、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學好本節(jié)課的知識和能力。
三、說教法
本節(jié)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辨證統(tǒng)一”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原則,采取演示教學法、課件展示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諸方法之長,努力做到教法最優(yōu)組織。
四、說學法
教學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活動,而且需要學生的活動。學生的學習方法有:探究學習法、多種感官協(xié)同法、小組討論法、自主學習法。
五、說教學設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獲得的。為此我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
講述:1977年11月9日,在印度東南部的馬德里斯某一海灣的水域內,發(fā)生了一次大火。當時,海上風浪已經接連數(shù)日沒有停息了,這天,一陣強大的颶風過后,海面上突
然燃燒起熊熊大火,頗為奇觀,火光照耀四周數(shù)十公里。劇烈的火焰竟使海天連成一片,形成半壁紅彤壯觀奇妙的景觀,目擊者無不目瞪口呆。海水為什么起火?事故發(fā)生后,據科學家研究,原來這場大火的原因是時速高達250公里的颶風與海水發(fā)生劇烈摩擦,產生的巨大能量使水分子分解,引起氫氣燃燒。原來這場大火和水的組成關系密切,那么我們先來研究一下水的組成。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設置懸念,引入本課題。
(二)演示實驗 推進新課
1.通過我演示電解水的實驗過程,提問學生觀察到的現(xiàn)象,此時,再引導他們猜想、思考產生的是什么氣體,接下來通過氣體檢驗來證明產生的氣體是氫氣和氧氣,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使用各種儀器做化學實驗的能力。最后在我的引導下,讓學生自主得出實驗結論。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
①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加深他們對“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的認識和理解。
②鼓勵學生對未知事物進行大膽猜測,調動學生對探究實驗的興趣。
③培養(yǎng)學生學習觀察、總結的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2.通過提出問題和引導學生閱讀第47頁有關氫氣性質
的內容,鼓勵學生歸納總結出氫氣的性質,并加深學生對于氫氣在使用前一定要先檢驗純度這一認識,之后再為學生演示氫氣驗純這一過程,接下來引導學生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并嘗試寫出化學式。最后讓學生自由交流討論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在水的電解實驗里,有新物質生成嗎?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二是在上述這個變化的前后,參與反應的元素種類有無變化?在交流討論后,詢問學生的交流結果,再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總結,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參加反應的元素沒有發(fā)生變化”兩個重要結論。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①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主動思考,而不是教師的直接灌輸,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②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介紹氫氣的多種用途:①高能清潔燃料。(可用火箭、宇宙飛船的燃料);②最常見的用途是充填氫氣球和氫氣飛艇;③氫氣跟氧氣反應時放出大量的熱,氫氧焰可達3000℃的高溫,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④利用氫氣的還原性,可以冶煉重要的金屬。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①拓展學生視野,活潑課堂氣氛;②引導學生放寬眼界,不要拘泥于課本,更多的知識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化學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課程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第三章《烴的衍生物》第一節(jié)《醇、酚》第二課時,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并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實際能力,體現(xiàn)新課程“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新理念,貫徹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等精神,我將從以下四方面設計這節(jié)課: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內容從知識結構上看,可分為四部分,即苯酚的結構特點、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它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用途。從教材整體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學化學里面,教材只重點介紹兩種物質—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簡單的芳香烴;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烴衍生物,又是酚類物質的代表。可見,《苯酚》在高中有機化學里面也處于較重要的地位。從教材結構上看,本節(jié)內容是安排在《乙醇》后,學生在學習乙醇的過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團對有機物主要性質的決定性作用,對乙醇中官能團羥基的性質也已有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這一基礎上緊接著安排苯酚知識的學習有其獨特的作用,既能聯(lián)系前面已學過的知識,又能為后面烴的衍生物的學習提供方法,作好鋪墊。而苯酚的結構與乙醇結構中都含羥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質有相似之處,但事實上苯酚與乙醇性質又存在不同。苯酚安排在此節(jié)既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又有對比作用。通過本節(jié)課的對比學習,使學生對酚羥基和醇羥基的性質將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理解官能團的性質與所處的化學環(huán)境有一定的相互影響,從而學會全面地看待問題,更深層次地掌握知識。
2.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和認知特征并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認識酚類物質,能夠識別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并了解其主要用途;
c、理解苯環(huán)和羥基的相互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比較、歸納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根據實驗現(xiàn)象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b、通過對結構決定性質的分析,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教育;
c、培養(yǎng)學生關注化學與環(huán)境、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生活的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苯酚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
難點:官能團-OH和苯環(huán)的相互影響
二、說教法與學法
1.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前,學生已學完了烴、鹵代烴和烴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內容,對有機化合物的學習特別是有機分子中的官能團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有一定的認識,能掌握常見的有機反應類型,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及操作能力。
苯酚結構與乙醇結構的`相同點(都有羥基)為學生對苯酚性質的探究提供了基礎;苯酚結構中與乙醇的不同點(羥基與苯環(huán)相連)又為學生進一步探究提供了空間。因此,我將本節(jié)的內容設計成探究式教學模式,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探究實驗—理論推導—反思應用等教學方法,并充分利用實物感知、演示實驗和現(xiàn)代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給學生提供更多 “動腦想”、 “動手做”、 “動口說”的機會,體現(xiàn)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
2.教法選擇
創(chuàng)設情景、實驗探究、理論探究
3.教學輔助手段
利用實物感知、教學模具和多媒體動畫演示
4.學法指導
和教法相呼應,引導學生采用觀察、對比、遷移、分析、和實驗探究等學習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
三、說教學過程
【情景一】新課引入
我利用生活中的化學來引入新課,先展示一段新聞:塑料奶瓶含有雙酚A奶瓶會誘發(fā)兒童性早熟,引出雙酚A的結構式(2,2-二(4-羥基苯基)丙烷,)進一步構建酚類物質的定義。由此引入本節(jié)所要學習的內容。接著借助對比醇的定義判斷是醇還是酚,讓學生學會區(qū)分醇和酚,加深理解。
【情景二】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質
展示苯酚軟膏以及苯酚軟膏的說明書,讓學生閱讀苯酚軟膏說明書。提問:從化學的角度分析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質?再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引導學生初識苯酚,組織學生觀察苯酚的顏色、狀態(tài),指導學生動手做探究實驗一,根據苯酚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情況,自主探究苯酚的溶解性。在此過程中,學生很容易主動地獲取苯酚物理性質的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一般是把物質的物理性質直接傳遞給學生,顯然,這些知識通過學生主動建構比教師將知識簡單地傳遞更易接受和掌握。
【探究實驗一】物理性質(思考:苯酚不慎滴在皮膚上如何處理?)
學生實驗:
。1)組織學生觀察苯酚的色、態(tài),并小心的聞它的氣味。
。2)溶解性實驗(溶劑分別為冷水、熱水和乙醇)
重點歸納出苯酚的色、態(tài)、味和溶解性。
【情景三】探究苯酚的化學性質
回顧情景二,提出問題1:在苯酚藥膏說明書中提到了“放置時間過長色澤變紅”, 色澤變紅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們通過分析色澤變紅可能是苯酚與空氣中某些成分反應了,首先,我引導學生們分析空氣的成分,得出最有可能與苯酚發(fā)生反應的物質是水和氧氣,設問:苯酚是與水反應而色澤變紅嗎?根據剛才的探究實驗一,學生很容易判斷出苯酚變紅不是與水反應造成的,既然不是與水反應造成,那就是與氧氣反應造成的,說明了苯酚很容易被氧氣氧化。
提出問題2:在苯酚藥膏說明書中提到了“不能與堿性藥物并用”,說明苯酚可能具有什么化學性質?
【探究實驗二】苯酚的酸性
(1)驗證苯酚是否具有酸性?
提供試劑:石蕊試液、pH試紙、苯酚飽和溶液(約為1mol/L)。
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到苯酚溶液的pH大約在5-6,且渾濁的苯酚溶液滴加NaOH溶液后變澄清,說明苯酚顯酸性。但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并不顯紅色,學生產生了疑問,苯酚既然是酸,為何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呢?引導學生分析該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是苯酚酸性太弱。因此,苯酚又名石炭酸,那苯酚的酸性究竟有多弱呢?教師演示實驗:向苯酚濁液滴加NaOH溶液至澄清,再向溶液滴加HCl至溶液出現(xiàn)渾濁,說明苯酚的酸性比鹽酸的弱。接著聯(lián)系已學過的知識:向CO2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會變紅,說明苯酚的酸性弱于H2CO3。哪些酸可將苯酚鈉轉化為苯酚?這樣自然地過渡到CO2與苯酚鈉的反應,此時苯酚鈉與CO2的反應產物是Na2CO3還是NaHCO3?引導學生設計實驗確定苯酚鈉與CO2的反應產物是苯酚和NaHCO3。
思考與交流:乙醇和苯酚都含有-OH,乙醇不顯酸性而苯酚顯酸性,這說明了什么?
分析:通過相同濃度的乙醇和苯酚的pH和結構簡式對比分析,對比苯酚和甲苯的性質,得出結論苯環(huán)對有-OH活化作用,使苯酚具有弱酸性。
【探究實驗三】苯酚的取代反應
聯(lián)系前面已學的知識:苯與液溴的反應,推測:將濃溴水加入苯酚中會發(fā)生什么反應呢?指導學生完成探究實驗三,根據已有知識學生很容易得出是取代反應,那么,是幾元取代呢?引導學生回憶甲苯與濃硝酸反應的產物,類比類推苯酚與溴水反應的產物是三元取代。接著,我請學生回憶苯和液溴發(fā)生取代反應的條件和產物現(xiàn)象,并與該反應對比,哪個取代反應更容易?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苯酚更易取代,為了加深理解苯酚更易取代這個事實,我從苯和苯酚的結構上對比說明,由于-OH對苯環(huán)的影響,使得苯酚中苯環(huán)上-OH鄰、對位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易被取代。因而苯酚中苯環(huán)的性質與苯的性質有了差異,加深對官能團對所處的化學環(huán)境有影響的理解。
【探究實驗四】探究苯酚的顯色反應
請學生演示FeCl3與苯酚的顯色反應,此反應操作簡便,現(xiàn)象明顯,也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檢驗,這也是區(qū)別于醇的另一種性質。
性質小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用途
【情景四】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于制造酚醛樹脂、染料、醫(yī)藥、農藥等,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但其對人類的環(huán)境也帶來一定的危害,如有毒“香味”的玩具、以及輪船的苯酚泄漏事件,引導學生更加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情景五】學以致用,整合提升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帶著剛才的思考、討論的結果再次梳理思路,從整體上把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最后通過酚類廢水處理的流程來運用本節(jié)課的知識。
布置作業(yè):
1.教材P55課后習題1、2 、 3 、 4
2.家庭小實驗:遇到FeCl3會變色,請查閱資料,制取藍黑墨水。
四、說板書
第三章 第一節(jié) 醇 酚 第二課時 苯酚
。ㄒ唬、物理性質
1、無色、特殊氣味的針狀晶體;2、常溫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ǘ、化學性質
1、易被氧化:
2、弱酸性:
3、取代反應:
4、顯色反應:遇FeCl3溶液顯紫色(檢驗苯酚)
(三)、結構決定性質
。ㄋ模、用途
化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本節(jié)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教材中介紹過制取O2時要加MnO2加快速率;高中教材中也介紹過制HCl時,濃H2SO4和固體NaCl要在強熱500—600°C時才能大大加快反應產生HCl的速率,而本課題內容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從而利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生產實際中的具體問題,學生通過本節(jié)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容聯(lián)系,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2.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與分析,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從而得出結論的能力,給學生留下“實驗是研究化學的基礎”的深刻印象。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中自我保護能力,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分析判斷能力和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3.教學重點:
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二、說學情
高二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通過改變一些化學反應的條件可以加快或減緩反映的速率。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并且采取實驗手段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說教法:
針對本節(jié)內容的特點,我準備采取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方法進行教學,具體如下:
1.利用實驗的手段,對比的方法,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從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出發(fā),解決生活、生產實際中的具體問題。
四、說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說服力。教學時,我注意及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同時利用這些富于啟發(fā)性的問題,活躍學生思維,學會或增強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時,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引導學生尋找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掌握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識記的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新課:
。1)、化學反應的表達方式和有關計算等;
(2)、化學反應對工業(yè)生產和生活實際的影響。
2.影響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反應物的性質
對于同一反應物,外界條件不同,反應速率亦不同
3.
。1)、演示實驗:
a1.5ml0.1mol/LNa2S2O3
1.5ml0.1mol/LH2SO4
b0.75ml0.1mol/LNa2S2O3
0.75mlH2O
1.5ml0.1mol/LH2SO4
設置問題情景:哪組反應速率快,從哪方面能看出?
進行討論分析后得出結論:a先出現(xiàn)沉淀,b后出現(xiàn)沉淀,可見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反應速率。
。2)、演示實驗:
a1.5ml0.1mol/LNa2S2O3b1.5ml0.1mol/LNa2S2O3
1.5ml0.1mol/LH2SO41.5ml0.1mol/LH2SO4
水浴加熱后混合反應不加熱混合反應
經討論分析后得出結論:a先出現(xiàn)沉淀,b后出現(xiàn)沉淀,可見在其他條件不變下,混合物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并且我還會講到當溫度升高10°C,反應速率通常增大到原來的2~4倍,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以便在以后的實驗課中通過實驗來加以驗證。
(3)、根據PV=nRT,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氣體的體積與所受到的壓強成反比,即與濃度成正比。
得出結論:對于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強壓強,反應速率加快;
。ɑ瘜W反應速率 )說課稿,標簽:初中化學說課稿模板,化學說課稿,
對于固體、液體或溶液反應,壓強改變,反應速率不變。
。4)、演示實驗:
a.5ml3%H2O2,加少量MnO2b.5ml3%H2O2,不加MnO2
得出結論:a產生大量氣泡,b產生少量氣泡?梢娺m當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
問題:除以上四點外,還有哪些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也有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后,老師總結:光、超聲波、激光、放射線、電磁波、反應物顆粒大小、擴散速率等對反應速率的理解。
4.聯(lián)系實際,加深理解:
通過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利用改變反應速率解決具體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從而加深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理解
5.課后作業(yè):
六、說板書
1.主板書: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副板書:演示實驗內容及反應現(xiàn)象。簡略其他因素。
化學說課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聯(lián)系質量守恒定律和進行化學計算的“中介”,學生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必須要依據質量守恒定律,而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又是進行化學計算的基礎;瘜W方程式是繼元素符號、化學式之后又學習的一種化學用語。從本節(jié)開始,以后所學的化學反應均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會寫化學方程式顯的尤為重要。
、步虒W目標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結合教材和課標,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⑴知識目標:
a、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知道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循的原則。
b、掌握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步驟,初步學會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颇芰δ繕耍和ㄟ^對具體的化學反應的討論、分析和解決,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
、乔楦袘B(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辰虒W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二、教法分析
本節(jié)課以學生的活動為主,讓學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試一試、練一練、議一議、做一做”的教流程中不知不覺獲取新知識。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主動探索為主,教師的引導、點撥為輔。并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提高課堂效率。
三、學法指導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教會學生如何學,是教師的職責,是培養(yǎng)能力的關鍵。本節(jié)課應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他們自己去觀察、討論、分析,培養(yǎng)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樣做增加了學生參與機會,增強了參與意識,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教學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溫故知新)
(多媒體顯示)煤餅燃燒后剩下的煤渣的質量與煤餅相比有什么變化?此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你能用化學方程式把這個反應表示出來嗎?
生:變小。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C+O2點燃CO2
師:這個化學方程式表明了什么?
生:⒈表明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脖硎靖魑镔|之間的質量關系
師: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遵循哪兩個原則?
生: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師:C+O2點燃CO2,是否遵守了書寫原則?理由是什么?
生:遵守了書寫的兩個原則。各物質化學式及反應條件符合事實,等號左右兩邊C和O原子總個數(shù)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想一想,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為新授知識做好鋪墊。通過想一想,把問題做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激情,從而引出——如何寫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猜一猜(觀察猜想)
(多媒體顯示):教材P96圖片
師:猜一猜,第一幅圖片揭示了一個化學反應是什么?左右平衡了嗎?
生:沒有。
師:這個式子左右兩邊H、O原子總個數(shù)相等嗎?遵守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了嗎?
生:氧原子個數(shù)不相等。違背了質量守恒定律。
師:猜一猜,第二幅圖片左右平衡了嗎?用一個什么化學方程式把它表示出來?
生:左右平衡了。
師:第二幅圖中的平衡,是怎樣從第一幅圖中的不平衡變化來的?什么叫配平?
生:將第一幅圖中的H2O的前面配2,H2的前面配2。加在一起就配平了。在化學方程式兩邊的化學式前邊配上適當?shù)幕瘜W計量數(shù)叫配平。
設計意圖:從圖片上形象直觀的告訴學生,H2和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學生很輕松的就接觸到本節(jié)課的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為我們下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埋下伏筆。
第三步:試一試(自主探索)
師:你們看到過“找錯誤”這樣的電視節(jié)目嗎?現(xiàn)在我們也來試試。有人說,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這樣的P+O2=PO2
請同學們找出這個化學方程式的錯誤有那些?
生1:生成物可能不對,應該是P2O5
生2:沒有反應條件。
生3:若生成物為P2O5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師:上述的化學方程式應該怎樣改正?寫化學方程式有那些步驟?
(學生們熱烈的討論,找錯誤)
生1:4P+5O2點燃2P2O5
生2:第一步,將磷、氧氣的化學式寫在左邊。P2O5的化學式寫在右邊。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第二步,配平:因為左邊有兩個氧原子,右邊有五個氧原子,兩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10,所以在O2前面配上5,在P2O5前面配上2。式子右邊的磷原子個數(shù)是4,左邊磷原子個數(shù)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第三步,標明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把短線改成等號。
師:化學反應的信息是否都反應在化學方程式中了呢?
演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的實驗,有氣體生成。
生:沒有。
師:能不能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出這一信息?
生:在氧氣的化學示后面用向上的箭頭表示。
師:演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的反應,有沉淀產生。怎樣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這一信息?
生齊答:在氫氧化銅的化學式后邊加一個向下的箭頭。
師:是不是見氣體和固體就加箭頭呢?請你們看書自找答案。
設計意圖:強化理解、鞏固練習。讓學生們自主的去探索化學方程式的配平。使學生在嘗試中知道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步驟。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四步:練一練(講練結合)
(多媒體顯示)
、毕铝谢瘜W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為什么?
(1)Fe+O2點燃FeO2 (2)Fe+O2點燃Fe3O4
⒉試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鋁在氧氣中燃燒(2)鐵在氧氣中燃燒(3)水通電分解(4)一氧化碳(CO)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學生動手獨立完成,教師來回查看。幫助學生指點、糾正。反饋學生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上還存在什么問題。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本節(jié)重點。
第五步:議一議(小結提高)
、睍鴮懟瘜W方程式的原則是什么?
⒉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硨懟瘜W方程式時應注意什么?
(多媒體顯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口訣):
左寫反應物,右寫生成物寫好化學式,記得要配平短線改等號,條件需注明氣體和沉淀,箭頭要分清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本節(jié)所學知識,師生共同小結。讓學生體會要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第六步:做一做(課節(jié)鞏固)
根據信息寫化學方程式
(1)汽車尾氣中含有CO、NO等有害氣體,可在用鉑、鈀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生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一種氣體和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一種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在宇宙飛船的火箭推進器中,常裝有液態(tài)肼(用N2H4表示)和液態(tài)雙氧水(H2O2),它們混合時發(fā)生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學生的做,反饋學生存在的問,下次上課時予以糾正。布置相應的針對性訓練題。
化學說課稿 篇6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氧化還原反應》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凡涉及元素價態(tài)變化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只有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們理解這些反應的實質。把氧化還原反應理論安排在《鹵素》這章里講述,是由于這章介紹的氧化還原反應較多,客觀上有從本質上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需要,并能加深對鹵素和其他元素化合物性質的'理解。
氧化還原反應像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等內容一樣,歷來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還原是一對典型的矛盾,它們既有斗爭性,又有統(tǒng)一性,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應發(fā)生必然有還原反應發(fā)生,它們絕對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統(tǒng)一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學中的對立統(tǒng)一現(xiàn)象到處可見。通過認真引導,就可以使學生逐步理解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在自然現(xiàn)象里的體現(xiàn)。反過來,這又會幫助學生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學習化學知識,對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意義。
2教學目的要求與編排特點
本節(jié)要求學生用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加深對氧化、還原、氧化劑、還原劑等概念的理解并學會用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并能用箭頭正確表示電子的轉移。本節(jié)教材從復習初中學過的狹義氧化還原反應入手,也即從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入手,繼而從化合價升降角度(或觀點)分析,最后上升到用電子轉移(電子得失或電子對轉移)的觀點來揭示氧化、還原的實質,從而形成廣義的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這種由狹義至廣義、由簡單到復雜、由特殊到一般、由宏觀到微觀的安排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符合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
3教材的重、難點分析
本節(jié)教材所要探索的主題是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與本質。重點及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用相關知識從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觀點認識氧化、還原、氧化劑、還原劑、氧化還原反應等概念,從而歸納出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與本質;至于難點還有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發(fā)生氧化反應的物質是還原劑、發(fā)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氧化劑,以及如何用雙線橋法和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情況及其該兩種方法的區(qū)別之處。
化學說課稿 篇7
本說課的題目是“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jié)金屬的化學性質”。本節(jié)課依據“探索性教學”
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育思想,本著“問題式教學”、“自主參與、自主學習”、“建立科學思維模式”的教育教學設想設計的教學方案,現(xiàn)從四個方面闡述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想。
一、教材結構和內容分析
在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和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基礎上,本章學生開始初步、系統(tǒng)地接觸具體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元素化合物知識是中學化學的基礎知識,也是學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要接觸、需要了解和應用的基本知識。這些知識既可以為前面的實驗和理論知識補充感性認識的材料,又可為后面的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等理論知識打下重要的基礎。也可以幫助學生逐步掌握學習化學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本章和本節(jié)中,學生初步嘗試從實驗操作和實驗現(xiàn)象去探索(金屬)物質化學性質;從基本原理(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去深化對這些性質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的過程和方法一經掌握后,可以駕輕就熟地學習后一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①了解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探索金屬的性質和金屬的原子結構的關系。
、诔醪綄W會從實驗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本領。③通過演示和學生探究實驗,復習鞏固基本實驗操作,學會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以及從分析現(xiàn)象中得出結論。
。2)過程與方法目標:體驗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化學問題,揭示物質性質的過程與方法。通過思考和交流、實驗和觀察、探究實驗,學會與人合作,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同時培養(yǎng)勇于質疑、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奇妙的化學實驗的操作(如鈉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學實驗現(xiàn)象(如鈉的燃燒反應)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變化,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2、教學重、難點
重點:鈉在不同條件下與氧氣的反應及其產物的比較分析
難點:鋁為何可以在空氣中穩(wěn)定存在
三、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分析
1、初三已經學習過鐵、鎂、鋁等金屬的有關性質;
2、曾經背過金屬活動順序表,知道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3、對于高中階段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他們還沒有開始接觸,一般都不懂得從結構上去分析演繹。
四、教法和學法
1、 邊講邊實驗 這是化學教學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識的建構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建構理念。具體如何去做呢?
。1)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動手實驗相結合 這樣既可以進一步規(guī)范、鞏固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又能讓學生去實驗、去體驗,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這樣做完全符合新課程的“學生主體”的理念,比如鈉的切割 、鈉與氧氣的反應實驗,教師在演示一些操作重點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讓學生和鈉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學生對鈉的性質就會有一個更深的認識。
。2)學生動手實驗與填寫實驗報告相結合 在學生做實驗之前,教師給出實驗報告,引發(fā)學生去思考、提出問題,激起學生動手實驗解決問題的動力,能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實驗的目的。在學生實驗過程中,學生能有針對性地去觀察實驗現(xiàn)象,而不是囫圇吞棗,真正發(fā)揮實驗的作用。在學生實驗之后,學生能在完整試驗報告的過程中進一步反思自己的實驗過程,回顧試驗現(xiàn)象,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2、 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并及時總結歸納 可以是老師提出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在充分認識實驗現(xiàn)象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可以是學生與學生的討論,也可以是師生討論。如可以在鈉、鋁和氧氣反應學習完了以后,及時總結這些物質和氧氣反應時表現(xiàn)出來的還原性,從反應的難易程度總結還原性的強弱,從整體上把握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
3、通過比較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如學生在學習鈉和氧氣反應的時候,通過反應條件、反應產物的比較,從而更深刻地認識鈉與氧氣反應的實質。又如做鋁和氧氣反應實驗的時候可以去比較,兩個實驗做法不同但是現(xiàn)象一樣,認識到鋁表面的氧化膜問題。
五、教學過程
1、引入課堂 通過幻燈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金屬制品、金屬礦石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到金屬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通過展示歷史上一些比較出名的金屬物品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金屬在我國已有比較悠久的使用歷史;我還將讓學生自己去列舉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屬的反應,比如鐵的生銹,銅綠的產生,鐵質菜刀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銀白色等。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和研究本節(jié)課的興趣。
2、 復習舊知 通過思考與交流,復習金屬的化學性質,并分類歸納:鐵可以和氧氣反應,活潑的金屬可以和酸、鹽發(fā)生置換反應等。最后總結性思考這些反應中金屬原子的失電子情況,引出性質和結構的相互關系,為后面即將學習的鈉、鋁的性質打下基礎。
3、 由此及彼,提出問題 鐵、鎂等金屬都可以和非金屬單質氧氣反應,那么其他的金屬呢?從金、鐵、鎂和氧氣的反應看,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梢宰寣W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屬呢?水到渠成的讓學生去思考金屬鈉、鋁分別和氧氣反應的可能情況以及為什么。
4、 師生互動,邊講邊實驗 探究鈉的相關性質。展示鈉的存放,取用和切割,從中讓學生領悟鈉的物理性質;從切割后截面的顏色變化讓學生體會過程中的化學變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思考,去感受鈉的活潑的化學性質,并根據化合價自己去嘗試書寫反應方程式。為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主體的理念,接下來讓學生去思考鈉燃燒的情況怎樣,讓學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鈉,提供必要的儀器讓學生去加熱鈉,使之燃燒,觀察現(xiàn)象,比較性的提出問題,引出鈉的燃燒反應。從產物的顏色認識到這是不同于氧化鈉的新的物質,此時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初步認識過氧化鈉。
5、通過實驗的比較,認識鋁和氧氣的反應 從鈉與氧氣的反應和鎂、鋁表面有氧化膜的角度,讓學生比較著做實驗,觀察鋁在打磨掉氧化膜與否兩種情況下加熱融化后的現(xiàn)象,后啟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現(xiàn)象會一樣?認識到反應的發(fā)生本質,體會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護作用。讓學生在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開放性的思考對鋁的氧化膜的認識,可以作為課外的作業(yè)讓學生進一步的拓展,提高學生能動的學習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6、 課堂小結 由點到面,讓學生思考金屬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很多金屬可以和非金屬氧氣發(fā)生反應,從化合價的變化認識到這些反應共同的反應本質,這樣和前面的氧化還原反應相呼應;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金屬化學性質的差異性,金屬活動性的強弱在具體反應中的體現(xiàn),進而從反應的難易程度認識到化學性質的遞變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并啟發(fā)學生思考除了這些共性之外金屬可能還有一些自己的特性,為下面的學習埋下伏筆,增強課堂的完整性。
7、作業(yè) 利用你的原有化學知識,結合本節(jié)課內容,圍繞金屬提出一些問題,選擇出你所感興趣的,去圖書館或查閱資料,進行研究、調查或實驗。
六、個人的認識和思考
新課程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廣大教師
課堂教學中所要積極探索的問題。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嘗試指導學生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
讓廣大學生不但要“學會”,還要“會學”、“樂學”,學生當仁不讓的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化學說課稿 篇8
教材分析和教材處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氣 氧是初中化學重點內容之一,也是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一個新課,它對以后學習化學知識和學習化學的興趣,有著重要的影響。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化學知識,講好這部分知識,對今后學習化學知識有著重要意義,對于學習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質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1、 教學目的
知識目的:掌握實驗室制氧氣的藥品、反應原理、儀器裝置、收集方法、驗滿、檢驗及操作注意事項。了解工業(yè)制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劑、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應的概念及應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氣 氧是初中化學重點內容之一,也是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一個新課,它對以后學習化學知識和學習化學的興趣,有著重要的影響。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化學知識,講好這部分知識,對今后學習化學知識有著重要意義,對于學習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質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1、 教學目的
知識目的:掌握實驗室制氧氣的藥品、反應原理、儀器裝置、收集方法、驗滿、檢驗及操作注意事項。了解工業(yè)制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劑、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應的概念及應用。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歸納總結問題能力。
德育目標:通過氧氣的制法的性質,對學生進行量變能引起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激性,使學生樂學、好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重點和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教學難點:對催化劑、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優(yōu)選一定的教學方法,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本節(jié)課采用了復習、歸納、閱讀、講解、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提高學生的素質。
教學手段:本節(jié)課設計投影機輔助教學,利用有利的條件使學生充滿樂趣,并且把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這樣既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又突破教學難點。
二、教學程序
1、新課導入:
空氣中按體積計算氧氣占21%,工業(yè)上就是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空氣制取氧氣的。那么醫(yī)院用的氧氣是不是利用空氣制取的呢?如果不是化學實驗室里是怎么樣把氧氣制取出來的呢?又是怎么樣收集的呢?設置這些問題是為同學們創(chuàng)造探索問題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性趣。這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汾當中被老師帶入了新課的教學內容。
2、新課講解:
為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安排學生閱讀課體第17頁,氧氣的工業(yè)制法。來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歸納、概括、總結問題的能力。
通過實驗氯酸鉀加熱制取氧氣的速度,說明制取氧氣的速度慢,時間太長。加熱二氧化錳又說明受熱不產生氧氣,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制取氧氣。而且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說明了二氧化錳的作用。導出了二氧化錳是催化劑這一重要的概念。讓同學們總結回答。這樣增加了對綜合知識的的應用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通過氧氣制法的演示實驗,使學生掌握了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便能靈活運用這一知識來制取一些氣體,并運用這些知識在科學生產中的重要意義。向學生簡單扼要的介紹氧氣的應用,使學生知道一些氧氣的化學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建設家園的教育。
3、歸納總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要給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已的機會。因此在本節(jié)課前及課程教學完成之后,讓學生自已來歸納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
4、反饋練習:
為了解教學目標是否達成,設計了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習題。而且變化比較靈活,來激發(fā)學生的性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5、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課我采用了知識網絡式板書,使學生形成自已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掌握知識更加系統(tǒng)。
【化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化學說課稿06-14
化學《鈉》說課稿12-07
《化學鍵》化學說課稿03-14
《化學平衡》化學說課稿11-22
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說課稿03-13
化學鍵說課稿03-12
化學《水組成》說課稿03-12
化學元素說課稿03-08
高中化學經典說課稿06-26
化學式說課稿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