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思想品德說課稿

思想品德說課稿

時間:2022-02-05 00:00:2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思想品德說課稿模板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yè)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優(yōu)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思想品德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思想品德說課稿模板五篇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愛護有益動物》是湖南省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本第六冊第十課課文。本課屬遵守公德德目,是根據(jù)《課程標準》中“舉例說明有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他們”和“自覺愛護有益動物,不傷害它們”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而設置的。

  本課圖文并茂,由導入、課文、“學一學”和“讀一讀”四部分組成,是一篇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為一體的課文。

  故事《樓板下的燕子窩》選材于農村,是一個生活小故事。講的是環(huán)境變化了,燕子不能安家了,作為燕子的好朋友,就應該幫助它們,解決安家的困難。

  根據(jù)課文內容和德目要求,我將課文的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行為目標。

  認知目標:

  知道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有益動物消滅害蟲,是保護莊稼的功臣,要愛護有益動物。

  情感目標:

  激發(fā)愛動物、愛大自然的情感。

  行為目標:

  自覺愛護動物,不捕捉不傷害有益動物。

  二、說教法、學法

  心理學表明,小學生的內心世界是一片洶涌的大海,從來沒有平靜過,他們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強烈的情感共鳴,適當?shù)那楦行埂1菊n情景交融、情理兼?zhèn),需要我們去充分利用,去挖掘其各種因素,采取各種手段去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明理,指導學生行為。為此,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采用情感體驗模式,以入境育情——明理激情——融情入理——育情于行為主線,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并借助形象逼真、畫面優(yōu)美的CAI課件,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我設計的教法有猜謎、看錄像、聽故事、討論、表演、辨析、游戲等,另外,我還特地設計了兩個人物穿插于教學過程中,他們分別是動物學博士和青蛙媽媽,這樣就使教學過程更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動態(tài)性、審美性。

  本課的學法可以歸納為六個字:猜—看—思—議—辨—行,這樣,可以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真理,實現(xiàn)自我教育。

  三、說教學程序

  本課的教學程序分為四步:

  1.猜謎激趣,入境育情;

  2.學習課文,明理激情;

  3.辨析討論,融情入理;

  4.指導行為,育情于行。

  具體操作如下:

 。ㄒ唬┎轮i激趣,入境育情

  “猜謎”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能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豐富想象。我在課文導入部分設計了一則文字簡練、通俗易動、瑯瑯上口的謎語:“身披綠衣裳,嘴寬舌又長。常在池邊坐,捉蟲本領強。”待學生猜出謎底后,我請學生觀看一段青蛙捕食的錄像,真實、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青蛙捕蟲的敏捷動作,仿佛把學生帶入了大自然的懷抱,情境的美感激起了學生的情緒,這時,我告訴學生,像青蛙這樣捕捉害蟲,保護莊稼的動物,我們把它稱為有益動物,然后自然引入課題。

  (二)學習課文,明理激情

  這一部分是本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的是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明確其中包含的道理,從而形成道德認識,初步培養(yǎng)道德情感。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將本部分分為兩小步:

  1.學文明理。

  本課將“愛護有益動物”的道理寓于“甜甜愛護燕子”這一典型事例中,教師要借助故事,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必須就事論事,圍繞事例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點破其中的道理,恰倒好處地把道理說得清楚明白。

  講述這一部分時,我設計了一下幾個問題:

  小燕子的老家不見了,它們飛來飛去不知怎么辦,甜甜對小燕子說了啥?

  為了讓小燕子在光滑的水泥墻上造好窩,甜甜和爺爺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小燕娃娃從燕窩里掉下來了,甜甜是怎么做的?

  甜甜和爺爺為什么對小燕子這么好呢?

  當學生回答出四道小題后,我出示燕子捕蟲數(shù)量資料卡,資料卡上的數(shù)字閃爍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情感,此時我再引導學生看燕子捕蟲圖,同時提問:

  看著燕子飛來飛去捕捉害蟲,甜甜笑得更甜了,猜一猜,甜甜心里在想什么?

  通過對這個典型事例的`分析,學生對為什么要“愛護有益動物”的道理有了初步認識,但是,如何進一步激發(fā)情感,使其加深理解呢?我設計了這一部分的第二步:

  2.拓展激情。

  激情是品德形成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情感多于理智,只要誘發(fā)正確,飽滿的熱情很快會煥發(fā)出來,我布置學生學習討論課后“讀一讀”中介紹的有益動物的有關資料,結合自己課前收集的內容,以動物學博士召開“有益動物評功會”的形式,鼓勵孩子們扮演的形式,鼓勵學生扮演有益動物,夸夸自己為人類作的貢獻,大家集體評議,給有益動物頒發(fā)獎狀,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有益動物對人類的貢獻,然后組織討論:“如果沒有有益動物,世界將會怎樣?”激發(fā)愛護動物的情感,使學生對本課的道德要求有更明確的認識。

 。ㄈ┍嫖雒骼恚谇槿肜

  辨析是在明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觀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辨別事例,分清是非。我根據(jù)課后“學一學”中四幅圖設計提問,引導學生明白紅光小學少先隊員哪里做得好,另一個孩子為什么不對,形成道德的“定向”。

  在最后一幅圖片“不傷害青蛙”講完后,我設計了一道來自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辨析題,以青蛙媽媽來信引入,敘述自己的孩子小蝌蚪不知被哪位小朋友捉走了,提問:“如果你看到捉蝌蚪的孩子,你會怎么做?”

  學生回答后,我設計了兩個小游戲:①看圖識別有益動物 ②判斷對錯,使學生對這節(jié)課所講的道德要求有了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為下一步提出行為訓練的規(guī)范要求作好準備。

  (四)指導行為,育情于行

  思品課的教學過程,是由“知”轉化為“行”的過程,“知”是基礎,“行”是目的。這一部分我設計了幾個問題:①你們當中有哪些同學特別喜愛動物,愛護有益動物做得特別好?②學了這篇課文,你準備以后怎樣愛護有益動物呢?通過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學生進一步明確了今后的行動方向。

  此時,我再將青蛙媽媽的第二封信展示給大家看,告訴孩子們,捉蝌蚪的孩子已將蝌蚪送回了池塘,暗示學生不傷害有益動物,同時以青蛙媽媽的名義出示結語,讓學生讀。這種首尾呼應式的處理,給學生一個前后照應、結構完整的感覺。

  明朝人謝榛曾說:“凡起句當如爆竹,驟然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精彩的結尾不僅會使學生精神振奮,還能升華情感。本課結尾處,我設計了大家在倡議書上簽名的環(huán)節(jié),使教學的結束成為了學生今后愛護有益動物這一行為的起點,起到了開拓延伸的作用。

  四、說板書

  板書,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課堂教學一樣,都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了突出板書設計形式上的勻稱美、色彩美、簡潔美,本節(jié)課我設計的板書以有益動物的圖片為主,將“不捕捉,不傷害”板書出來,這樣,不僅強調了生動活潑的動物形象,又將本課的德目要求體現(xiàn)出來,突出了學習課文的主要目的。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的說課課題是“隱私和隱私權”,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隱私和隱私權”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五課“隱私受保護”中第一框題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知道了人格尊嚴權中的幾項具體權利,如名譽權、肖像權和姓名權等方面的知識,懂得了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權利。通過本框的學習能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人格尊嚴的神圣不可侵犯,也為下一課“尊重和維護隱私權”做好鋪墊。

  二、說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獨立意識發(fā)展,開始有了權利義務觀念。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對一些問題可以進行辯證地分析。但在實際情況中,容易受到錯誤觀念影響,存在認知偏差。需要教師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期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能夠樹立人格獨立觀念,具有隱私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增強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

  在能力方面,學生能夠自主地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關案例,正確判斷侵犯隱私權的行為。

  在知識方面,學生掌握隱私的含義,隱私權的內容。能夠澄清隱私即丑事的錯誤觀念。知道法律對公民個人隱私包括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予以明確的保護。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隱私的含義,能夠說出隱私權的內容。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意識到保護隱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據(jù):學生在隱私權的認識方面,存在認知偏差。而且在學生生活中,經常存在隱私權被侵犯的事實。

  五、說教法

  教學方法方面,主要采用討論式教學和情境式教學。設置一些侵害個人隱私的情境,然后讓學生來推測、想象事件的結果,最后教師進行歸納說明,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心境中學習。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

  1、導入

  首先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選用多媒體呈現(xiàn)案例。讓學生看完案例后,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麗、思思和老師的做法?你認為在生活中哪些應該屬于我們的個人隱私?

  學生討論、發(fā)言后,老師歸納導入:人人有隱私,人人享有隱私權。

  2、新授

  在新課講授中,我主要采取討論、情境、體驗等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的方式。

  我分三個層次對隱私進行分析。首先引導學生對P46頁的材料進行閱讀,對小紅的做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說明小紅是否應該這樣做,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隱私意識。

  其次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隱私”兩個字做一個解釋,對此,我還舉了兩個例子:第一,甲在偷東西,被乙發(fā)現(xiàn),乙報警,甲被抓獲。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隱私權。第二,甲父母離婚,乙知道后大肆宣揚,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隱私權。通過討論,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隱私的含義。并用多媒體顯示:構成隱私的兩個要件,并說明“私”是隱私中的前提條件,決定了隱私的范圍。

  最后在講解“隱私”與“丑事”的關系時,我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辯論,正方:隱私就是丑事;反方:隱私不是丑事。通過學生的討論、辨析,得出隱私的正確含義與內容,使學生在情感上真正理解隱私的內涵。

  對于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這一難點,我主要采取了情境式和體驗式教學的方法。如設置一些侵害個人隱私的情境,然后讓學生來推測、想象事件的結果。也可以引導學生列舉一些自己看到、聽到、了解到和體驗過的事例,談談如果這些行為不受保護會怎樣,保護這些行為有何好處,引出保護隱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每個人都有隱私,每個人都有隱私權,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可以維護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安定。我們要逐步樹立人格獨立觀念,具有隱私意識,養(yǎng)成尊重他人隱私的習慣,增強依法維護隱私權的`意識。

  七、說板書設計

  以下是本課的板書:

  隱私和隱私權

  一、人人有隱私

  1.隱私的含義

  “隱”,不為人所知或不愿為人所知的。

  “私”,與公無關,私人之事。

  2.隱私的內容

  3.保護隱私的必要性

  二、讓自己心靈有個家的權利

  1.隱私權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2.保護隱私權的意義

  3.隱私權的具體內容

  (1)私人生活安寧權

  (2)私人信息的保密權

  (3)私人通信的秘密權

  (4)個人對其隱私的利用權

  4.不得濫用隱私權

  總之,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以學法為中心,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知識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突破“一言堂”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盡量使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真正體現(xiàn)“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要讓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快樂。

  我說課的內容完畢。謝謝大家!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 、老師們,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框題是:--------讓友誼之樹常青

  首先,我對本框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讓友誼之樹常青》是魯教版教材初一思品必修第三單元第第五課第二個框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播種友情》,這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框題在第三單元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本框題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友情的重要性 。這部分內容,繼續(xù)談了如何保持和發(fā)展友誼,讓友誼之樹常青。所以學好這個框題為學好以后的師愛助我成長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框題包含的交友原則,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有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考試的?純热。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初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懂得尊重、寬容、誠信、與人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 。初步樹立正確的友誼觀,學會和同學、朋友建立發(fā)展真正的友誼;友愛同學,增進與同學之間的友情。

  2.能力:學會與同學、朋友正確地交往與溝通,提高與同學和朋友交往的能力。

  3.知識:掌握交友過程中應該堅持的幾個原則,學會發(fā)展和保持已建立起的友情。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初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項目的三個目題都是重點。1平等 尊重 真誠 2 理解 寬容 3 關愛 幫助

  重點的依據(jù):只有掌握了交友的原則 ,才能理解和掌握如何讓友誼之樹常青

  教學難點:寬容并不是不堅持原則。

  難點的依據(jù):學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把握不好寬容的前提和尺度。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xiàn)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初一年級學生的現(xiàn)狀,我主要采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fā)生在身邊的現(xiàn)象,發(fā)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xiàn)了課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并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現(xiàn)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互動式、啟發(fā)式、討論式、情境教學、案例教學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2—3分鐘)

  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了同學、朋友、友情的重要性!友情是我們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yǎng)。生活離不開朋友,人生離不開友情。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交朋友、和同學、朋友建立友情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討論怎樣交朋友,怎樣建立友情!由上節(jié)課學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的依據(jù):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望。這是思想品德課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2、講授新課:(35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lián)、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 通過交流“自己具有哪些品質”、大家談“自己愿意與哪些同學交朋友”、親身體驗,明確:與同學、朋友交往,首先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誠”。

 、诮Y合教材提供的四種情景進行情景教學,引導學生探究思考:自己遇到這些情況“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明確:要學會換位思考,懂得與人相處應該做到“理解、寬容”。

  結合“哥們兒義氣”案例,幫助學生感悟、體會交友“要堅持原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礎上,運用典型的案例,通過思考、認識、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

 、弁ㄟ^實話實說“自己遇到這些情況時會怎樣做”、討論“有的人只在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才會想到別人”、讀一讀,明確:主動“關愛、幫助”他人,也是交友應該具備的品德。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2—3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tǒng)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xiàn)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板書:

  讓友誼之樹常青

  一平等 尊重 真誠

  二 理解 寬容

  三 關愛 幫助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4

  教學目標:

  1、在完成集體任務承擔責任中,建立真正的責任意識,表現(xiàn)對集體的熱愛。

  2、通過清掃教室,使教室變得整潔,使學生在為班集體服務的同時,提高實踐能力。

  3、懂得做值日是為集體服務,是每個同學應盡的職責。

  教學重點和難點:

  認真做好值日,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

  課前準備:

  1、: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教師準備一張紅旗榜,一個班級保潔公約。

  2、每個小組設計一個小組標志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教學。(聯(lián)系實際學習榜樣)

  1、同學們,請大家認真觀察一下我們班的教室,看看今天我們的教室哪里干凈?哪里不太干凈,還需要再整潔?是誰把教室打掃得這么整潔?

  2、平日里,你是怎樣做值日的?我們哪個組的同學做值日最認真,做得?小組交流,選出我們班的優(yōu)秀值日生

  3、選出的優(yōu)秀值日生,介紹自己是怎樣認真做值日的?梢砸贿吔榻B一邊進行情境模擬。

  二、教學新課。(討論交流,開展評比)

  1、在平時做值日時,有沒有出現(xiàn)過這些情況,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ㄤ浵瘢悍艑W了,同學們準備做值日)

 。1)組長說:“張某,你來掃地!睆埬秤檬置^想:我喜歡擦桌子,可是組長讓我掃地?做值日的過程中

 。2)一個小朋友灑完水,想:我的任務完成了,我?做完值日,其他小朋友都走了,只剩下最后兩個小朋友了

 。3)一個小朋友在招呼另一個小朋友出去玩,可這時發(fā)現(xiàn)教室的窗戶沒有關,這個小朋友說:“窗戶還沒有關,我?”

 。4)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2、班里衛(wèi)生靠大家,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同學值日做得好。我們給他們插面紅旗。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紅旗榜”請各組組長把自己組事先設計好的小組標志牌貼上去。看看哪個小組紅旗多。

  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做好值日,更重要的是做好值日后,保持教室內的整潔,你怎樣保持室內整潔?小組討論,交流。

  4、總結匯報,注意以下幾點:

 。1)手工課后,地面有紙怎么辦?

 。2)用轉筆刀削鉛筆,鉛筆屑怎么辦?

  (3)午餐后,餐盤怎么辦?

 。4)桌椅亂了怎么辦?

 。5)用完教室里的掃除工具怎么辦?

  5、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干干凈凈真高興。為了能使我們每天都在一個舒適干凈的環(huán)境中學習,讓我們一起來制定一個“班級保潔公約”。小組討論,分組制定

  6、把各小組制定的公約集中、整理,形成班內的“保潔公約”,共同保持教室清潔。

  三、總結

  教師講述:在值日勞動中,雖然我們自己受了一點累,卻換來了教室的整潔,使同學們有一個干凈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我們每天的勞動,不僅為大家,也為自己,為集體帶來了好處。我們應該感到高興。為了使我們的教室更美,我們想一想,怎樣把教室裝扮得更美?同學們自由組合結成小組,討論一下,把自己組的建議寫下來,并且準備一些裝扮教室的材料、物品。教后感:

  在“裝扮我們美麗的'家──教室”這活動中,我隨時注意觀察孩子們的勞動表現(xiàn),并及時加以表揚和鼓勵,特別是那些平時不喜歡參與勞動的學生,只要他有一點點進步,我就及時地肯定和鼓勵。在這個活動中,我還注意了學生團結精神的培養(yǎng),合作精神的發(fā)揮;并鼓勵孩子們盡自己的努力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出主意,想辦法,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收拾得清潔整齊,讓他們真正感覺到集體的事大家做,而且都愿做、敢做、能做!促使他們在集體活動中進步成長。我隨時注意在活動中教育孩子,現(xiàn)身說法,用事實說話,讓孩子真正地在活動中學到東西,在活動中改正缺點,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在活動中互相學習,真正地做到在活動中成長。

  “我是小小保潔員”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我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做出的調整。本來,“小小保潔員”是安排在“裝扮我們的教室”的前面,但我想,如果將這一環(huán)節(jié)放到裝扮我們的教室后面說服力會更大一些。因為,在裝扮我們的教室以后,教室肯定會比較亂,肯定會有需要大家整理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再來現(xiàn)場講解,體會小小保潔員的作用,意義會更有說服力。我將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到這里,是希望同學們能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自己去體會,自己去感悟,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學習,自主成長。果然,這樣的效果比干癟的說教要有效得多!同時,我在這個活動中非常注意引導孩子們去感受自己動手的樂趣、收獲以及給班級帶來的變化等等方面的引導。還注意對平時的衛(wèi)生習慣加以教育和引導!

  學生在上完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后,真的變了很多。從后來他們的講究衛(wèi)生,注意班級的環(huán)境保潔等方面都可以看出這樣的轉變。這說明,我的調整和教學是有一定實效的。

  活動,是孩子的成長舞臺!這是我上了這次課以后的的、最深的感受。通過這次課,我真的覺得,只要我們真正的了解了學生,真正的愿意將課堂還給學生,真正的能將學習的主動性交給學生,只要我們敢于這樣做,并能想出有效的調動他們的方法,孩子們是不會讓我們失望的!甚至他們會讓我們感動!在這次的課中,學生們本來就喜歡活動,再加上又是自己動手打扮自己的教室,他們更是熱情高漲,所以,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們都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都能很好地完成老師交給的各項任務,并能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他們真的從這節(jié)活動課上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我也通過《品德與生活》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孩子們需要什么樣的課堂!

  通過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為廣闊的自主學習和時間空間,讓學生在體驗、探究與合作的活動過程中,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覺的成長!

  總而言之,讓我們多為孩子們準備一點活動吧!讓我們多為他們提供一點舞臺吧!因為──活動,是孩子的成長舞臺!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為正義高歌》,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習目標、學教方法、教學預設、板書設計六方面說一說我對本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魯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十二課的第二部分內容。

  本單元是以道德教育為主題的:主要對學生進行公平、正義和責任方面的道德教育。本課的第一部分主要談公平,第二部分主要談正義,二者之間具有內在的聯(lián)系:即公平是正義的基礎,正義為公平的實現(xiàn)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同時,兩個項目的內容也揭示了公平、正義都要求人們承擔責任,從而為下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崇尚公平正義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對學生進行正義感教育有著重要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對正義、非正義的行為有了一定的辨別能力,但在實際生活中還缺少自覺維護正義的意識和責任感,對非正義事情的發(fā)生缺乏應對的能力。另外,他們雖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尤其對“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這些至關重要的問題沒有明確的目標。所以這節(jié)課要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讓學生學會分清生活中的正義和非正義行為,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三、學習目標:

  根據(jù)對教材、課標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規(guī)則意識,尊重規(guī)則,尊重權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

  2、能力目標: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3、知識目標:知道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guī)則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學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學習重點:辨別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培養(yǎng)正義感。(學習正義的目的就是使學生走向社會能自覺遵守社會制度、規(guī)則和程序,能有強烈的正義感,為建設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本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點、就落腳點在此。

  學習難點:怎樣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了解正義行為的目的就是學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對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在行動中體現(xiàn)正義,既需要意志,也需要勇氣。)

  四、學教方法:

  根據(jù)學習目標、本課特點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學案導學式教學方法。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指導自主閱讀、師生互動、體驗感悟等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認識、體驗、踐行正義;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疑惑;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獲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等。

  五、教學預設

  出示——水滸英雄人物像,播放歌曲《好漢歌》。

  說一說看后和聽后的感受?引出“正義”.。板書課題:為正義高歌

 。ㄔO計意圖:水滸人物,學生心中的英雄,一身正氣。從而為下一步正義知識的學習做好感情鋪墊。)

  出示學習目標:(多媒體投出,找生快速閱讀)

  出示——電影:任長霞的葬禮的圖片

  思考:任長霞為什么被譽為“人民的好衛(wèi)士”“當代女包公”?

  過度:請大家?guī)е鴮@個問題的思考開始今天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引入新課。

 。ㄔO計意圖:一身正義的任長霞的案例,足以概括本課的知識點,使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更有針對性。)

 。1):自主學習:(看課本73 ---78頁,完成學案上的五個填空題,時間7—8分)

  學生對答案,教師糾錯。完成基礎知識學習。

 。ㄔO計意圖:符合新課程精神:學生會的不講,通過自學能學會的不講,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究:(四人一組探究學案上的五個問題:時間:12---15分鐘)

  教師巡回指導,對于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及時解疑釋疑,點撥學生不會的、有疑問的、探究不全面的。落實好教材上的教學活動。探究1不難。探究2規(guī)則和程序的列舉,老師可啟示學生分類;探究3分析完后,通過75頁的案例,可讓學生感受正義行為、非正義行為的后果,激發(fā)學生樹立正義感;體現(xiàn)思想道德教育。

  探究4“哥們義氣”:重點全面分析:“報仇”的行為不是正直地表現(xiàn),而是愚昧魯莽的行為;“報仇”輕者是一種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行為,嚴重了是違法行為,缺乏規(guī)則意識的表現(xiàn);正義不能憑個人情感,而應按客觀標準,這個問題中學生常憑個人情感,易產生誤區(qū);“報仇”行為侵犯別人的人身權益,傷害別人的身體,是最嚴重的非正義行為;“報仇”是用非正義行為制止非正義行為,方法大錯特錯,可采用告訴老師,或講清道理。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疑惑。

  探究5要提示學生從76---77頁的案例,文字中總結答案。

  (設計意圖:符合新課程精神:老師點撥,啟示,解疑釋疑,學生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學生資源,發(fā)揮合作學習優(yōu)勢,提高學習效率。)

  師:請回答:任長霞為什么被譽為“人民的好衛(wèi)士”“當代女包公”?

  學生回答: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生: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有利于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當權益的行為。

  生:為人正直,遵守了規(guī)則和程序。

  生:堅持正義的`標準,不侵害他人的權益,鄙視非正義行為。

  老師總結:并列舉典型人物包拯,海瑞,文天祥,岳父,鄧小平等等。

  (設計意圖:列舉事例和教材知識結合起來,起到活化教材的作用。)

  (3):知識整合:(用5分鐘時間整理、讀記本課的知識點。)

 。ㄔO計意圖:將知識形成科學的體系,利于掌握。)

  過渡:記住這些知識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落實在實際行動中。下面進入走進生活這個環(huán)節(jié)。

 。4):走進生活:(10分鐘)

  (一):(借我一雙慧眼:)看學案:

  思考:哪些屬于正義行為?哪些屬于非正義行為?劃分正義行為與非正義行為的標準是什么?。

  (設計意圖:本題回扣重點掌握的知識:進一步辨別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

 。ǘ赫埬銕椭嚎磳W案:

  學生認真觀察四副畫面,合作交流,提出本小組的具體辦法。教師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共同幫助呂毅同學成為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教師給予一定的點撥。

  畫面一強調了“要為人正直”,做光明磊落的人;

  畫面二說明了“要有強烈的規(guī)則意識”,尊重和遵守制度、規(guī)則和程序,是現(xiàn)代人應有的品格,

  畫面三是“講哥門義氣”的表現(xiàn),進一步分析,假設為朋友“報了仇”會如何?

  畫面四,可從“要鄙視和制止非正義行為”來分析,但是要強調:青少年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既要勇敢,又要機智。

  師生共同總結:要成為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要為人正直;2、要有強烈的規(guī)則意識;3、要堅持正義的標準;4、不侵犯他人的利益;5、要鄙視和制止非正義的行為。

 。ㄔO計意圖:教材回歸生活;同時分解難點,通過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正義感。)

 。ㄈ毫韺ち疾撸

  讓學生說一說:為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有正義感的人,你還有哪些好辦法?

  學生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都要給予一定的肯定和認可。

  比如: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法、懂法、自覺守法、勇于護法;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從點滴做起,持之以恒;要求身邊的人進行監(jiān)督等等。

  教師多引導、鼓勵學生發(fā)言。

 。ㄔO計意圖:通過交流,進一步認識、踐行正義感。落實重難點。)

 。ㄋ模赫x宣言:

  怎樣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讓我們看一看名人是怎樣理解和堅持正義的。

  感悟名言:

  富貴不能淫,貧賦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献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魯迅

  哪里有正義,哪里就是圣地。——(英國)培根

  我愛我?guī)煟腋鼝壅胬!ü畔ED)亞里士多德

  學生讀一讀名言,然后用比較精煉的語言談一談:自己對正義的理解。

  教師要求:可用自己的話表述,可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也可說說自己今后怎樣按照正義要求去做,也可引用名人名言。把它寫在卡片上,為大家宣讀,與大家共勉。

  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獲,表決心,教師給予適當?shù)脑u價和總結。

 。ㄔO計意圖:通過讀名言談收獲,感悟正義的力量,激發(fā)自己的正義感。)

 。5):自我檢測、學以致用:(5分鐘)

  (設計意圖:檢測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學以致用。)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有關正義的知識,追求公平,維護正義是時代對我們的期望和要求。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堅持正義標準,增強規(guī)則意識,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為構建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ㄍ瑫r播放《正氣歌》作為背景音樂)

  六:板書設計 (略)

 。ㄔO計意圖:直觀、系統(tǒng),重點、難點突出,一目了然,便于學生能夠理解記憶。)

【思想品德說課稿】相關文章:

思想品德說課稿07-09

《思想品德》說課稿11-12

思想品德說課稿范文04-21

小學思想品德說課稿08-12

思想品德說課稿九篇01-17

初一思想品德說課稿11-25

思想品德說課稿15篇01-14

實用的思想品德說課稿3篇01-15

思想品德說課稿集錦八篇01-18

實用的思想品德說課稿4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