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黃河象》說課稿

《黃河象》說課稿

時間:2022-04-09 08:21:3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黃河象》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河象》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河象》說課稿

  北師版小學語文第九冊課文《黃河象》是一篇科學小品文。是第三單元第二課。文章分三大部分,敘述思路清晰,分別介紹了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黃河象的骨架的形態(tài),從科學家假想的角度說明了黃河象化石的來歷,及這具大象化石的發(fā)掘過程。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細致合理,不僅增長關于化石的科學知識,而且激發(fā)起熱愛科學探索的興趣。同時,描寫生動形象,用詞準確,可以進行理解詞語、聯系上下文的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實踐,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較好地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和程序,學生能通過預習基本掃除課文中的生字詞障礙,知道文章的大概內容,為課堂上深入理解課文做好鋪墊。但由于學生受家庭條件限制,借助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大部分學生還落實不到位。對課文內容質疑,從眾多問題中提煉有價值、有質量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指導。

  設計理念

  以“學線”為主線,以“問題線”為核心,整節(jié)課教師預設一個關鍵問題,教學過程中,以學定教, “五環(huán)節(jié)”即提出問題,收集數據,假設猜想,評價結果,檢驗結果。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心理動機去探索,給出明確問題引導定向探究,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引領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去親歷,去發(fā)現,去探究,去完善他們自己的知識建構,發(fā)展思維。在整個探索過程中,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合作者,而且服務于探究,起到指導、調控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者。多欣賞、鼓勵學生,進行積極性評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生在閱讀、聯系上下文的過程中,理解科學家逆推的方法。領會作者用詞準確的寫作技巧。

  2、過程與方法:

 。1)在觀察大象化石,了解挖掘經過的基礎上,大膽推測探索化石的來歷。

 。2)體驗探究過程,掌握方法。在把自編故事與課文故事對比賞評中,探究科學假想的方法,感受想象合理﹑嚴密,描寫生動形象。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大膽探索的精神,及創(chuàng)新、想像的能力。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流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探究動機。

  上課開始,出示黃河象化石的圖片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永遠有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一下子吸引住了學生,他們對此會議論紛紛,此時,向學生介紹有關黃河象的故事。然后,改變文章敘述順序,從出土時情況即文章最后一段入手,使學生頭腦中建立大象“腳踩石頭、斜斜插入土里”的形象;然后在圖文對照,學習第一部分,了解大象化石出土時保存完整,大到三米多長的象牙,小到只有三四厘米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因為這些都是科學家假想的依據,只有學生對“因”有了充分的認識,才能對“果”(即逆推方法)有準確的理解,理解由已知求未知,從結果推原因的追溯性的邏輯推理方法,才能使學生的認知得到提升,思維得到培養(yǎng)。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化石形象之后,話鋒一轉,“如此龐大、完整的黃河象化石形成于遠古時代,其來歷已無從考證,但它的來歷引起了人們的興趣,科學家也進行了假想,大家是否有興趣像科學家那樣進行一下猜測呢?”

  第二環(huán)節(jié):資料背景交流,為探究做好鋪墊。

  像科學家那樣猜測,可成為激勵學生探索動機的因素。但是,只有當學生對化石的概念及化石形成必需的客觀條件有所了解,才能比較科學的進行猜想。此時,教師可引導:“要想進行科學的假想,首先要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下面交流一下好嗎?”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也可為學生展示教師所準備材料,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第三環(huán)節(jié):初步探索,形成假設。

  在學生大膽展示自己探索結果時,教師一方面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想像給予欣賞、鼓勵,使學生品嘗探索后的愉悅。但由于學生的思維特點,他們的猜測中會存在諸多的或零碎、或片面、甚至錯誤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生生評價指出其問題所在,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二來可為下面探究科學家假想埋下伏筆,也就是說,起到“拋磚引玉”之效。此次探究,是服務于突破難點的,所以,時間不能過長,控制在八分鐘左右。學生此次探索活動熱情高漲,發(fā)言踴躍,那么教師要做好調控,可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探究的形式,這樣可給更多學生發(fā)言機會,以免出現“不吐不快”的情況。也可使學生取長補短。在學生自由探究的同時,大屏幕自始始至終展示有關黃河象的現實材料,為學生大膽猜測做好依據,以免出現偏差。

  此時,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讀書,自己感知化石特點,自己分析、思考、推斷,自編故事,通過自己親歷、實踐,體驗科學家假想的過程。頭腦中也有了對“科學假想”的淺認知。

  第四環(huán)節(jié):解疑導撥合作探究。

  當學生發(fā)現自己所編故事中存在不完善之處時,會更加引起探究的欲望,此時,教師再把握時機的來引導學生探究科學家的假想:“看來,同學們具備了科學家大膽探索的精神,但還缺乏這方面的能力,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學家的假想,來體會他假想的科學之處!”在給出學生任務后,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閱讀,因為這是探究新知識的起點,讓學生在書上勾勾畫畫,留下自己思考的足跡,讓文字在頭腦中逐漸清晰明朗起來,學生自己探索、思考、辯析,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分析、比較奠定基礎。

  有了自己猜測的經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會容易一些。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在和諧、寬松、民主的氛圍中,通過思維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化,完成既定的探究目標。但是,學生思維會存在局限性,那么,于學生思維阻塞處,巧妙點撥,發(fā)揮主導作用。

【《黃河象》說課稿】相關文章:

《黃河象》說課稿2篇01-23

《黃河象》教案08-26

《黃河象》教案06-26

黃河象教案02-28

《黃河象》教學反思04-14

《黃河象》教案13篇03-27

《黃河象》教案(13篇)03-30

《黃河象》教案12篇06-26

與象共舞說課稿07-02

《稱象》說課稿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