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時間:2022-02-09 21:15:2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模板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模板7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1

  一、設計意圖

  隨著主題活動《奇妙的世界》的進行,小朋友們對各種動物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動物們各自與眾不同的外形特征,對孩子們特別有吸引力。故事《小烏龜開店》情節(jié)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貼近幼兒生活,易于幼兒理解。中班幼兒通過家庭、社會活動、角色游戲等途徑對成人社會的不同工種及其特征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并表現(xiàn)出了較為濃厚的興趣,他們樂于模仿、表演,樂于借此進行游戲、交往。而“小烏龜”這一動物形象是幼兒所熟悉喜愛的,而且有著鮮明的外形特征,較易引發(fā)幼兒的多種聯(lián)想。綱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中班語言活動《小烏龜開店》恰恰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在講述中懂得每個人各有優(yōu)點,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二、目標及重難點定位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 :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jù)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樂意參與講述活動,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2、引導幼兒根據(jù)烏龜?shù)奶卣鞔竽懰伎己拖胂,幫助小烏龜開店。

  3、引導幼兒根據(jù)動物的`不同特征大膽想象,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我確立了目標的整和觀、科學觀、系統(tǒng)觀,使活動呈現(xiàn)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毒V要》的基本點是以兒童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因此,在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方法、過程的設計上努力體現(xiàn)以兒童發(fā)展為本的現(xiàn)代幼兒教育理念,把“樂意參與講述活動,并能根據(jù)烏龜?shù)奶卣鞔竽懰伎己拖胂,幫助小烏龜開店!弊鳛楸敬谓虒W活動的重點。

  幼兒雖然對動物的不同特征感興趣,但由于受到能力、經(jīng)驗的限制,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不敢大膽堅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因此把“能根據(jù)動物的不同特征大膽想象,并能用語言大膽地表達出來。”作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解決策略: 從幼兒的心理角度出發(fā)采用:A成就激勵法 B榜樣示范法

  從幼兒的認知特點出發(fā)采用:A觀察法 B言語提示法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nèi)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1、制作電腦多媒體課件;2、操作圖片、動物卡片若干。

  四、活動流程及目標達成策略

  根據(jù)中班上冊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

  1、提出疑問、激發(fā)興趣。

  “小烏龜也想開一家店,可是開什么店好呢?”“小烏龜拿不定主意了,還是讓我們和小烏龜一起去看看別人都開了些什么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來觀看動畫,為下面的講述作鋪墊。

  2、觀看動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幫小烏龜開店。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邊觀看動畫邊思考問題“大象開了什么店?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猜猜大象怎么會想到開花店的?聽聽大象是怎么說的?”等等,再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樂意參與講述,并大膽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達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3、活動遷移、找“老板”。

  主體升華,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為商店找“老板”,參與活動,在前面活動的經(jīng)驗上幼兒會更有主見地作出選擇。

  五、設計亮點

  1、講述在前,故事在后。

  我在設計這一活動時,打破以往上語言課的常規(guī)模式,如先講故事,再請幼兒回答的方式。我設計成講述在前,故事在后的形式,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角,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思考、想象,大膽講述,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與此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隨著一幅幅畫面的出現(xiàn),激發(fā)小朋友的興趣,運用畫面提供的線索,讓幼兒盡情想象,并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

  2、開放式教學情境:本次活動采用了開放式提問、開放式情境。

  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提問的恰當與否非常關鍵,而傳統(tǒng)的語言活動的提問,比較單一、封閉。開放性提問則是一種全新的提問方式,它是以幼兒為主體,強調(diào)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技能水平,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和認識世界,從而建立起全新的師幼互動關系的提問方式,它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幼

  兒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變通性、精密性,不有利于鍛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綱要解讀》明確指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就是要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交談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在請幼兒為商店選擇老板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給幼兒充分自由選擇的空間 ,用開放式的提問讓孩子們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

  而整個教學活動貫穿了開放式提問,盡量讓幼兒在答題時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小螃蟹每碰到一個朋友,我就提出問題:“大象開了什么店?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猜猜大象怎么會想到開花店的?聽聽大象是怎么說的?”等,從而喚起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和記憶,增加了他們講述的機會。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中班語言游戲活動《打小麥》,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活動過程以及活動小結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一、說教材

  (一)說教材分析

  《打小麥》選自幼兒智慧活動課程中班下冊,是《萬千植物》主題活動中的語言游戲活動。小麥是幼兒既熟悉又陌生的植物,熟悉是因為幼兒喜歡吃的面包、餅干等,都是用小麥做的。陌生是幼兒不知道小麥的特征及用途。因此,通過《打小麥》這一語言游戲,為幼兒提供了愉悅、自主的學習空間,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觀察、傾聽、了解幼兒的機會,對于教師在活動中的合理定位,敏感地察覺幼兒的需要,及時以適宜的方式做出應答,促使幼兒在“互動”的關系中獲得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地將語言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兒歌,在兒歌中玩游戲,感受合作及成功帶來的快樂。

 。ǘ┱f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根據(jù)4—5歲幼兒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結合新《綱要》中語言活動的目標,從而確立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熟悉兒歌內(nèi)容,練習發(fā)準“辟”“啪”“轱”“轆”的字音。

  2、能根據(jù)兒歌做游戲,嘗試運用動詞或量詞仿編兒歌。

  3、感受合作及成功帶來的快樂。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1.根據(jù)活動目標,我把幼兒熟悉兒歌內(nèi)容,能根據(jù)兒歌做游戲設為重點。

  2.根據(jù)4—5歲幼兒的年齡特點,把能根據(jù)兒歌做游戲設為活動難點。

 。ㄋ模┱f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落實活動目標,使本次活動具有綜合性、趣味性、形象性,我做了如下準備:

  1.知識準備:初步了解小麥的特征及用途。

  2.物質準備:課件、準備兩名幼兒進行表演。

  二、說教法

  新《綱要》強調(diào)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jīng)驗來進行。根據(jù)4—5歲幼兒的實際情況,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表演法、討論交流法、游戲法。

  (一)表演法:通過直接觀看幼兒表演“打小麥”,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直接進入主題。

 。ǘ┯懻摻涣鞣ǎ和ㄟ^討論交流“打小麥”語言游戲的內(nèi)容和玩法,明確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并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講話空間,利于孩子思維的發(fā)展。

 。ㄈ┯螒蚍ǎ河螒蚴怯變鹤钕矏鄣幕顒,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打小麥”活動,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xiàn)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自己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本次活動幼兒主要運用了觀察法、討論談話法、游戲練習法、合作法。

 。ㄒ唬┯^察法: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觀看“打小麥”語言游戲,直接獲得印象。

 。ǘ┯懻撜勗挿ǎ河變涸谟懻、談話中說出“打小麥”的內(nèi)容及玩法,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ㄈ┯螒蚓毩暦ǎ河變涸谕妗按蛐←湣钡挠螒蛑校呌螒蜻吘毩曊f話,充分體現(xiàn)《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四)合作法:幼兒通過兩兩合作玩游戲,既熟悉了兒歌,也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四、說活動過程

 。ㄒ唬┯^看表演,激發(fā)幼兒興趣,直接進入主題。

  此環(huán)節(jié)我事先準備了兩名幼兒進行表演,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讓觀看的幼兒討論交流兒歌內(nèi)容和玩法,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想說、敢說的語言環(huán)境,打破了以往以各種形式進行的導入,直接奔向主題,為活動的開展明確了方向。

 。ǘ┙柚n件學習兒歌。

  首先,幼兒認真傾聽教師念兒歌,為幼兒學好兒歌做準備,聽后知道兒歌的名字,對于語言教學來說,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緊接著幼兒跟隨教師逐句學念兒歌,在學念過程中我注意幼兒的發(fā)音,使其發(fā)準“辟”“啪”“轱”“轆”的字音,突破活動難點。(此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重點,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開展做了充分的準備。)

 。ㄈ┩嬗螒,加深對兒歌的記憶。

  1、明白游戲規(guī)則。我利用談話法的方式與幼兒建立起規(guī)則意識,讓幼兒在自我的規(guī)則中游戲,為幼兒搭建了一個展現(xiàn)自我價值的平臺。

  2、觀看教師和一名幼兒玩游戲,了解游戲的整個過程。此環(huán)節(jié)幼兒通過看、聽、做去感受語言游戲獨特的魅力,我創(chuàng)設游戲的情景,用游戲的語言,讓幼兒在趣味性和游戲性濃郁的環(huán)境中,既享受了語言活動的樂趣,又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幼兒自由組合玩游戲,并可根據(jù)情況交換伙伴再進行游戲。

  在完整表演的過程中,每一遍表演教師都給幼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還注意孩子活動過程和參與表演活動的情感,注意提醒幼兒結交玩伴的空間變化,為幼兒提供自由的活動機會,培養(yǎng)了幼兒共享空間的能力,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四)嘗試仿編兒歌,做相應動作進行游戲。

  此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結束部分,幼兒通過大膽嘗試運用動詞或量詞仿編兒歌,又一次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為整個活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說活動反思

  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和成功,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將個別示范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根據(jù)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3

  這篇中班說課稿教案來分享"中班,幼兒園,語言"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幼兒園老師,家長有所幫助,謝謝。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散文《小松鼠的大尾巴》,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和準備、說教法學法、說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我說的第一點是教材分析:《小松鼠的大尾巴》是一個充滿濃濃愛意的散文故事(體裁風格)通過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講述了小松鼠在四季中幫助別人的故事(內(nèi)容)。四句式的語言結構,讀起來朗朗上口。(結構)尤其是"**,我來幫助你吧"句式的反復出現(xiàn),不僅給幼兒帶來了學習的樂趣,還有助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語言)作品字里行間始終洋溢著歡快熱烈的氣氛與充滿關愛的情感基調(diào),充分表現(xiàn)了小松鼠美好的心靈。揭示了與人方便,自己也能快樂的道理。(內(nèi)容反映的思想)

  我說的第二點是學情分析中班幼兒掌握詞匯的數(shù)量和種類較小班幼兒來說明顯增加,對詞義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能較有序,連貫的進行表達。(學習,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語言發(fā)展特點(本班幼兒特點)及綱要精神"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

  基于以上兩點分析,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結合綱要)

  二.說活動目標和準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總說活動目標)基于對散文的理解和分析,結合綱要精神和本班幼兒發(fā)展水平。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我來幫助你吧!"的'句式。

  能力目標: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情感目標:感受動物間樂于助人的美好情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重難點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 經(jīng)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發(fā)面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因此本次活動,我將重點放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我來幫助你吧!"的句式。我將難點放在能用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肢體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是活動成功的前提。為了更好的開展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1.物質準備:教學課件(共4頁) 教學圖譜一套和字卡"我來幫助你" 表演道具若干

  2.經(jīng)驗準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三.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以幽默、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挖掘此活動價值組織教學,采用的教學法有:自主學習法,多通道參與法,游戲法,圖譜法。下面我重點說一下游戲法: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chuàng)造性、娛樂性、教育性的特點。通過游戲方式進行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幼兒學的輕松,學的愉快。

  四、說活動過程

  引導語:綜上所述,根據(jù)中班幼兒語言學習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D片導入,引發(fā)興趣

  (二)自主探索,了解內(nèi)容

 。ㄈ┩暾蕾p,學習散文

 。ㄋ模┒嘣收b,鞏固練習

  (五)情感提升,結束活動引導語:首先我說說我的第一環(huán)節(jié)

 。ㄒ唬┱n件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一條活靈活現(xiàn)搖擺著的小松鼠的大尾巴,請幼兒猜猜這條大尾巴是誰的。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快來看一看,這條大尾巴是誰的呀?(小松鼠)這條大尾巴到底是不是小松鼠的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吧:"大尾巴,大尾巴。你是誰的大尾巴呀?"

  2.教師:(課件出示一只小松鼠)。小朋友們真聰明一猜就猜對了。誰來說說這條大尾巴有什么用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猜測幼兒回答:小松鼠的大尾巴可以打掃衛(wèi)生,可以當降落傘等。結合幼兒的講述,教師可以予以適當?shù)谋頁P。

  說明: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顒右婚_始我就用一條動態(tài)的大尾巴來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著我讓幼兒猜測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調(diào)動了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打開了幼兒的思維,通過幼兒一個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增強了小松鼠大尾巴的神奇性。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的鋪墊。

 。ǘ┒喾N方法 學習故事

  1.自主學習,了解內(nèi)容。

  師:小松鼠的大尾巴有這么多神奇的作用!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看小松鼠會用這條大尾巴做什么事呢?(想)

  師:老師用圖片方式記錄了小松鼠大尾巴的故事,請小朋友們?nèi)タ匆豢矗f一說,然后把你們看到的來和同伴分享好嗎?

  做法1.將幼兒分成三組觀看圖片,自主學習故事內(nèi)容。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思考。

  教師巡回指導時的提問

  圖片一:春天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變魔術》是未來出版社中班語言課本中的一節(jié)游戲活動課,版面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出現(xiàn)的,主要是一些孩子們經(jīng)常見到的物體,并輔助了文字。本來是一節(jié)語言活動,但教材卻設計成了游戲的形式,充分地抓住了中班孩子的特點,把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借助變魔術來完成,既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又容易讓孩子接受,是一節(jié)很典型的語言教育活動課。

  二、說教法

  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幼兒學會用數(shù)量詞描述一些物體,為了讓孩子能更多更好地接受這些內(nèi)容,而且又學的輕松愉快,我抓住了教材的編排特點,利用變魔術這個游戲,課前精心準備,把整個教育活動設計成小猴變魔術。

  1、我利用小猴的圖片制成課件,因為孩子們知道孫小猴是很有本事的,正好會七十二變化,和變魔術能巧妙地結合起來,當孩子們看到孫小猴的時候就會興趣大增,這樣引題既抓住了孩子的興趣,又為后面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埋下了伏筆。

  2、當孩子們興趣正濃的時候,我趕快用孫小猴的`金箍棒引出將要出示的內(nèi)容,巧妙過度,使教育活動順理成章地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借助白板中變大變小的功能出示一些物體,孩子們就會覺得很興奮,學習數(shù)量詞就會輕而易舉,這樣就會大大降低教學難度。

  3、當孩子們興趣未盡的時候,我又利用魔法袋給孩子們提供更多說話的機會,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摸東西,然后說出摸到的是什么時,孩子們就會覺得這只是一個游戲,而且會使孩子們的興趣更進一步,這個時候,我的教育活動也就進入了高潮期,留給孩子們充分的表達機會,讓他們在玩耍中輕松掌握知識。

  4、為了檢驗孩子們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程度,我又利用孫小猴考考他們的環(huán)節(jié),把鞏固知識和游戲巧妙結合,也為活動的結束做好了準備。

  5、在結束活動的時候,我故意留給孩子們懸念,要想讓小猴再變魔術,那就要好好表現(xiàn),明天再見,整節(jié)活動順理成章,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教學內(nèi)容輕松傳授,教育活動目標愉快實現(xiàn)。

  三、說學法

  中班的孩子只有4、5歲,在他們眼里只有直觀的形象,在他們的世界中也只有玩,所以,我在設計活動時,充分地考慮到了這些特點,所以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只有游戲的感覺,沒有覺得有什么負擔,留給他們最深的就是孫小猴變魔術,變了好多的東西,他們除了動嘴,還自己動手參與了游戲,所以整節(jié)活動他們覺得好玩,興致也高。其實,在他們游戲的過程中,他們已經(jīng)把知識掌握了,教學已經(jīng)達到了目的。這樣的活動既傳授了知識,又玩得開心,真是何樂而不為。

  四、說活動程序

  一)看圖談話引題

  1、播放課件小猴子的圖片,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師一邊讓幼兒

  看圖一邊給他們口述兒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師:小猴子今天要給大家變魔術,它的魔法袋里裝了好多好多東西,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出示課題;變魔術

  二)引導學習

  1、師讓幼兒閉上眼睛,看看小猴子變得第一樣東西是什么?(一根魔法棒)

  2、師:這根魔法棒什么都不怕,有了它就可以變出更多的好東西,你們想不想看看?

  3、利用電子白板中的資源,給幼兒變一些物體,讓他們用準確的數(shù)量詞表示物體。

  4、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魔法棒的厲害呢?請小朋友到白板前畫出自己想畫的物體,并說出他們的名稱。

  5、師:變了這么多東西,我們還是覺得不過癮,干脆把小猴子的魔法袋也讓我們摸摸吧。

  6、師出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袋子,袋子里裝滿了好多好多物體,讓幼兒自己摸東西,然后用 “一( )XX”的形式來描述。(師要幫助他們準確表達)

  7、師:小猴子說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聰明,都了不起,它想檢驗一下你們是不是都記住了?播放課件圖片,讓幼兒一起說一說(主要讓幼兒鞏固所學內(nèi)容)

  三)小結

  師:小猴子厲害不厲害?要想看更好的東西,你們好好表現(xiàn),我

  還會來的,再見。ǔ鍪咀詈笠粡堈n件圖片)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5

  一、主題活動名稱:

  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中班下學期主題四《春天,你好》中的一個活動:醒來了。

  二、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春天里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萌發(fā)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幫助幼兒記住故事主要情節(jié),簡單了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jié)變化的關系。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冬天動物冬眠及春季天氣特征的知識經(jīng)驗。

  2、故事課件,小魚、青蛙和小蜜蜂的頭飾,幼兒操作卡片。

  3、《郊游》磁帶、輕音樂、磁帶、錄音機。

  四、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學說動物間的對話,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難點是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主動探索小動物的好奇心,產(chǎn)生愛惜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并對文學作品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

  五、活動內(nèi)容分析:

  《醒來了》這一活動是主題《春天,你好》中的第五個活動,前面的四個活動,如《春游去》、《春回大地》、《郊游》等都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春天的勃勃生機,使幼兒進一步萌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尤其是小動物 ,幼兒天生喜歡,但是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怎么樣了?出來了沒有,它們又在干什么?這一切的問題都在吸引著幼兒,去求知、去探索!毒V要》中明確規(guī)定: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還應敏銳地捕捉到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新的關注點、興奮點和新的發(fā)展需要,適時適宜的組織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好奇、好問、樂于探索的精神等;诖,《醒來了 》這一活動是前幾個活動的深化、升華。通過這一活動的組織,不僅能進一步增進幼兒對動物與季節(jié)變化的認識,還能使幼兒通過不同形式的學說 故事 角色的對話。強化語言的學習,增加對動物的情感認識及對文學作品的喜愛,從而在趣味性活動中自然地突破本活動的重點與難點。

  六、活動過程實際思路:

  (一) 讓幼兒走進大自然,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秘密,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

  這個目標主要是通過本主題的前四個活動來實現(xiàn)的。第一個活動帶幼兒去春游,主要是讓幼兒走進大自然,去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的氣息,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蘊藏的春的秘密; 其它三個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進一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春天天氣特征,自然變化的認識 ,在春的懷抱里,在不同的活動中,幼兒身心得到陶冶,會不斷發(fā)現(xiàn)一些新奇的事物,如小草發(fā)芽了,小花開放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總之,幼兒的好奇心會不斷增加,興趣也越加廣泛,感性經(jīng)驗也愈加豐富 。尤其是活動開始,聽著熟悉的《郊游》樂曲,做著舒展。優(yōu)美的動作入場,更能自然引發(fā)幼兒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ǘ╅_展概述活動:

  1. 首先 以游戲引題: 溫暖而又美麗的春天來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教師分別扮演小魚游,青蛙叫跳,小蜜蜂飛、叫等動作來引導幼兒猜。這種師演生猜的師生互動方式,旨在營造和諧、愉悅的活動氛圍,充分調(diào)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增加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同時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 接著 播放課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個畫面(點擊出四個畫面),每個畫面設計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請幼兒思考,例如:畫面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誰能看出這是哪個季節(jié)的畫面?為什么?”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講出春季的主要特征。畫面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魚醒來了,看見青蛙蹲在泥洞中,它心里怎么樣?”“它會怎么說?”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明了,每個幼兒通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說。在充分調(diào)動回答每個幼兒之后,點出課件對話,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對每一個幼兒的回答,都根據(jù)幼兒的個體特點,給予不同程度不同 形式的肯定.在這種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中,幼兒想說 、敢說,喜歡說,不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3. 幼兒自我發(fā)現(xiàn)后。結合課件,師配樂講述故事,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思考:“故事里有哪些動物?小動物在什么季節(jié)醒來了?為什么?”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借助多媒體的形、色、景等多種優(yōu)勢,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萌發(fā)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通過幾個問題的思考,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魚,小青蛙等,春天來了,它們就醒來了,從而簡單了解動物與季節(jié)變化的關系,擴展幼兒的知識面。

  4. 再次通過課件,結合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說小魚 、小青蛙、 小蜜蜂的對話。如運用師引導全體幼兒說,師生分角色說.男孩女孩分角色說等。這種靈活有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說方式,不但極大的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并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yǎng)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5. 故事表演,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jié)的理解,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幼兒更加喜歡文學作品。

  (三)幼兒合作布置“醒來的春天”的畫面:

  幼兒操作卡片,討論并思考:“春天來了,還有哪些小動物也醒過來了?這些小動物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以拓展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從對故事中小魚、小青蛙、小蜜蜂的了解與喜愛轉到對春天其他小動物的關心與喜愛上。討論之后,請幼兒分組、合作把自己圖片上的小動物送到事先設計好“美麗的春天里”,共同布置“醒來的春天”的生動畫面,然后師生一同來欣賞幼兒合作完成的作品。通過操作幼兒愛動物的情感得到升華,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得到進一步培養(yǎng)。

  (四)活動延伸:

  通過操作活動的評價:小動物都回到美麗的春天里,自然中院子里去.都很感激小朋友,喜歡小朋友.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愛動物,喜歡動物交朋友的情感。最后,聽著《郊游》樂曲,師生一同到尋找春天里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使活動目標再次通過延伸活動得到強化與落實。

  這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通過這種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注重了活動設計的整合性、趣味性。

  《綱要》中規(guī)定:幼兒園的教育內(nèi)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nèi)容應相互滲透。本活動就較好地融入了語言、藝術、科學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對話等有趣形式,較好地完成了本活動的目標,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2.讓情感教育融入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尤其是最后,把醒來的小動物送回大自然,使幼兒愛動物的情感由意識變?yōu)樾袆?對動物的喜愛,保護之情得到很好的強化、延伸活動中,教師情感式的過度語“小動物都回到了春天的懷抱里,它們會感激小朋友,喜愛小朋友,咱們一起到院子里,大自然里去找醒來的小動物交小朋友吧,”使情感教育得到進一步延伸。

  3.幼兒主動探索貫穿始終。如活動前,讓幼兒到大自然中主動探索春的秘密;活動中,幼兒自主思考,主動發(fā)現(xiàn)故事中存在的秘密;活動延伸中,再一次到大自然中去尋找醒來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幼兒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探索中。

  以上即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其中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6

  幼兒現(xiàn)狀:

  中班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中班幼兒語音器官已發(fā)育成熟,正確發(fā)出全部音節(jié)的生理條件已經(jīng)具備,所以應重點培養(yǎng)幼兒正確發(fā)音、清楚地吐詞;詞匯量要大幅度地增加,質量上也要有明顯的提高。因為幼兒在小班已經(jīng)開始接觸詞語,所以到了中班,幼兒可以學習用多種多樣的詞語來描述物體。由于本園地處西關,為了幫助幼兒了解西關,我們都會開展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前一段時間我班開展了以"我愛西關"為主題的攝影活動,請家長和小朋友把西關的美景和歷史名勝拍下來,在班上開攝影展,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攝影展的活動。前不久,我跟幼兒進行了一次談話活動——"我的家在哪里",幼兒要說出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周圍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有哪些突出的風景,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反應很熱烈,說到自己家的時候都滔滔不絕,而且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幼兒都知道自己家住西關,都能說出自己家周圍有哪些著名建筑物,例如:有個別孩子能說出我家在陳家祠的旁邊。當孩子聽到"陳家祠"的時候都很感興趣,很好奇,都想了解它。所以,我認為如果能在這個時候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能進一步幫助幼兒了解西關,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能力。

  教材選擇與分析:

  通過幼兒現(xiàn)狀的分析,了解到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特點和重要性,幼兒又對西關的名勝和美景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我選擇了詩歌為體裁,因為它既簡單又容易被理解,并創(chuàng)編了一首詩歌——《西關好》為本次活動的教材,里面包含了西關的美景——白鵝潭、沙面島;西關的歷史建筑——陳家祠、華林寺,還有西關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上下九步行街。詩歌的內(nèi)容簡明、易懂,貼近幼兒的生活,以贊美西關為主題,幫助幼兒認識和了解西關并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法和學法:

  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這次活動中我以熱情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要學習詩歌,首先要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幫助幼兒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再運用游戲幫助幼兒學習、理解和記憶詩歌,我設計了"圖片填空"游戲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詩歌的內(nèi)容,幼兒記憶圖片比記憶文字要簡單,幼兒把己認識過的景點圖片填空到詩歌里,通過圖片幼兒能理解到詩歌的內(nèi)容,又能幫助記憶;接著,用"詩歌接龍"游戲幫助幼兒完整地記憶詩歌。通過玩"文字填空"游戲幫助幼兒從文字上理解詞語。在整個語言活動中幼兒主要是在游戲中進行學習,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吸引幼兒的興趣,在師幼互動中學習、理解和記憶詩歌。

  我擬定的活動目標是:1、能較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激發(fā)幼兒了解西關、愛西關、愛荔灣的情感。2、能大膽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3、學習詞語"一河兩岸"、"人來人往"、"自豪"。

  這次的語言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能力,所以我把輔導的重點放在能大膽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把輔導的難點放在學習詞語"一河兩岸"、"人來人往"、"自豪"。

  活動準備:

  在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為了讓幼兒先熟悉景點,我請家長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帶孩子到"白鵝潭、沙面、陳家祠、華林寺、上下九步行街"這幾個地方參觀,并拍下照片,讓幼兒認識和感受這些景點;然后,我制作了PowerPoint課件,運用大屏幕投影,把一幕幕的西關美景展現(xiàn)出來。其中"白鵝潭、沙面"突現(xiàn)了"珠江河",幫助幼兒理解詞語"一河兩岸"。我還準備了"白鵝潭、沙面、陳家祠、華林寺、上下九步行街"的圖片,在制作多媒體課件和準備圖片時,我都選用能體現(xiàn)上下九步行街"人來人往"的圖片。我還運用了談話的形式、看VcD等方法,激發(fā)幼兒愛西關的情感。

  活動過程:

  在活動的第一部分,為了吸引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選用了輕快的音樂《郊游》,帶領著幼兒愉快地進入活動室。

  第二部分是體現(xiàn)目標的實施和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因此我分了三個環(huán)節(jié):

  1、為了保持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幫助幼兒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我把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投影在大屏幕上,西關的各大美景立刻展現(xiàn)在幼兒眼前,幼兒的視覺感官和注意力已全被西關的美景吸引住了,在幼兒觀看課件的同時,我配合課件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西關好》,讓幼兒觀看西關美景的同時感受詩歌。因為幼兒已認識了西關的景點,在觀看課件地時候反應很熱烈,所以我讓幼兒自由講出從屏幕上看到西關的哪些景點,再讓幼兒說說自己對西關的感覺,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后,我再次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讓幼兒從詩歌中感受西關的美,朗誦時通過音調(diào)的變換、表情和動作表達愛西關的情感。在朗誦詩歌時我有意識地引出詞語,再次運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學習詞語"一河兩岸"和"人來人往"。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表現(xiàn)詞語"自豪",幼兒表現(xiàn)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這整個環(huán)節(jié)是為了下一步的教學做鋪墊。

  2、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詩歌內(nèi)容。幼兒已初步感受到西關的美景,我希望能用多種游戲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詩歌內(nèi)容,所以我設計了兩個填空游戲,第一個是"圖片填空"游戲,把詩歌中的景點名稱空掉,請幼兒用景點的圖片把詩歌的內(nèi)容把詩歌補充完整。第一次游戲幼兒先說,由老師操作,然后一起朗誦詩歌;第二,第三次請幼兒進行操作,通過玩"圖片填空"游戲幼兒對詩歌已有了一定的認識。為了幫助幼兒從文字上理解詞語,我設計的第二個是"文字填空"游戲,把目標中要學習的詞語從詩歌中空掉,請幼兒用詞語把詩歌補充完整。通過這兩個游戲幼兒已基本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

  3、為了幫助幼兒加深對詩歌的完整記憶,我與幼兒進行"詩歌接龍"游戲,首先是我和幼兒"接龍",接著男孩子和女孩子進行"詩歌接龍"游戲。通過"詩歌接龍"游戲,幼兒基本能把詩歌朗誦出來,但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抒發(fā)對西關的贊美之情和熱愛之情,我通過音調(diào)、表情和動作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最后,我?guī)ьI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活動結束。

  當然,在一次活動中,幼兒未必能很熟練和很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誦詩歌,需要在語言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朗誦習慣,因此,下階段我會以培養(yǎng)幼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為目標,開展一系列的語言活動,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朗誦機會,提高朗誦水平。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中班語言《爸爸媽媽和我》,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活動延伸等環(huán)節(jié)對本教學活動進行解說。

  一、說教材。

 。ㄒ唬┱f設計意圖:

  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

  在活動中,教師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為切口,試圖通過欣賞照片、制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使?jié)撛诘挠H情自然流露,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被顒拥哪繕耸墙虒W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jù)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系,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jù)日常生活經(jīng)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了解大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lián)。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使幼兒懂得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系。教學難點是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嘗試進行仿編活動。

  二、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nèi)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PPT課件、親子照片、記錄卡、筆等。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备鶕(jù)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朗誦法、直觀法、提問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guī)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xiàn)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朗誦法、討論談話法等。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圖片和課件直接獲得印象。朗誦法、討論法是幼兒在討論以及朗誦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談話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家里都有誰呀?

  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為什么?

  二、展開

  1、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保護你,你感覺爸爸像什么?媽媽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2、教師朗誦詩歌

  3、學習詩歌ppt課件:一(1)畫面上有什么?

  爸爸是(一座山),媽媽是(一座山),我是山間的(小溪)課件:二(2)采用上述方法,鼓勵幼兒看圖學習詩歌的第二段。

  爸爸是(一棵樹)媽媽是(一棵樹)我是樹上的(小鳥)在爸爸媽媽身邊飛過。

  4、師生共同學習詩歌,并有表情地完整朗誦。

  5、引導幼兒按詩歌中的格式仿編部分內(nèi)容。

 。1)爸爸、媽媽除了是一座山,一棵樹,爸爸、媽媽還可以是什么?(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說一說)

 。2)帶領幼兒念一念自己仿編的詩歌。

  三、結束欣賞歌曲《爸爸媽媽和我》

  六、延伸活動:

  1、角色表演:爸爸媽媽和我。

  提供給幼兒頭飾和布置簡單的'場景,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敘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欲望,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xiàn)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xiàn)活動目標的目的。

  2、繪畫:爸爸媽媽和我。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獲得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說課稿01-16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07-06

2021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04-04

中班語言說課稿03-09

中班語言活動說課稿06-25

中班語言 搖籃說課稿07-04

中班語言優(yōu)秀說課稿02-13

中班語言說課稿11-04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8篇01-18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6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