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雨》優(yōu)秀的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風雨》優(yōu)秀的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風雨》優(yōu)秀的說課稿1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賈平凹的《風雨》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第三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揣摩、欣賞精彩的語段,增加語言積累。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并體會其作用。體會寫景散文情景交融的特點,探究透過景物描寫所傳達出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學這篇《風雨》,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啟發(fā)指導下,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運用所學方法,繼續(xù)鞏固單元要求。
2、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技巧目標:
了解作者及作品,在閱讀中積累重點詞語和優(yōu)美語句。
2、過程和方法目標:
把握內容,理解文章主旨,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寫作技巧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
培養(yǎng)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教學的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至于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jīng)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存在困難的地方。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
a、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技巧及生動形象的語言。
2、培養(yǎng)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b、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寫作技巧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語言。
教師還可借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有利于擴大教學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有利于調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2、學法
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在學習時,我認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說教學過程
(一)、如何導入
由大家司空見慣的風雨中的景物,引入新課的學習。
導語:大風暴雨中的景物你也許不知見過多少回,但能像賈平凹如此觀察細微、描寫精美、讓人身臨其境的純屬稀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寫的《風雨》。(新知識的學習往往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以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己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給新的學習構筑起合適的背景,奠定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以及教師與學生情感上有效溝通的基礎,有利于新知的學習。)
(二)、出示目標
(據(jù)有關人士分析,有明確目標的學習與目標不明確的學習,效果相差9倍,設計這一步的原因是對教與學起統(tǒng)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檢查預習
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檢查預習也是督促學生的一個必要手段。
(三)、導學達標
1、作家作品:
2、賈平凹的散文的特點:
3、初讀課文:
本文通過對哪些事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這狂風驟雨的?
4、精讀課文:
課文寫“風”,看不見一個“風”字,卻寫出了狂風的肆虐;寫“雨”,不著一個“雨”字,卻為我們展現(xiàn)出了風雨夾擊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種什么寫法?文章描寫風雨,全文卻無風雨二字。仔細體味,又覺得無處不在描寫風雨,無處不在體現(xiàn)風姿雨態(tài)。這種高明手法,令人拍案叫絕。作者主要運用側面襯托的手法來表現(xiàn)風雨,并大量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方法。一幅幅生動畫面像電影中的慢鏡頭,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展現(xiàn)風狂雨猛,形成了整體上和諧的藝術畫面。你能從找出文中這些語言嗎?
5、合作探究:有人說結尾寫到大雨了,你贊同這種看法嗎?為什么?
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文章結尾的場景和情調與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認為作者寫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6、說一說:我們新疆屬于北方地區(qū),一到冬天,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冷”。當冬天來臨時,你看到的是怎樣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新疆冬天的圖片
出示冬天的圖片,讓學生觀察說說都看到了什么。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先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自主學習,再讓學生在精讀的過程中領悟文本中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文中寫作技巧的語言體現(xiàn)。接著在合作交流的氛圍中領略本文的主旨。最后在學習文章后,能結合生活實際及學到的寫作技巧,自我完成一個寫作片段,以達到學習本文的目的。)
7、課后作業(yè):
學了本文,你一定收獲不少。請依據(jù)剛才你所觀察到冬天的景物寫一篇片段作文,不少于200字,盡量用上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和側面烘托的表現(xiàn)手法(該節(jié)課的作業(yè)設計,既要不增加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又要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平時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特征的寫作能力。)
《風雨》優(yōu)秀的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巧目標:了解作者及作品,在閱讀中積累重點詞語和優(yōu)美語句。
(2、過程和方法目標:把握內容,理解文章主旨,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寫作技巧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培養(yǎng)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是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技巧及生動形象的語言。
(2是培養(yǎng)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寫作技巧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法學法:
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由(唐)李嶠的《風》導入新課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詩與《風雨》這篇課文類似,全篇寫風,但20個字沒有出現(xiàn)一個風字。
(二)、出示教學目標
(三)、檢查預習
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檢查預習也是督促學生的一個必要手段。
(四)、導學達標
1、了解作家作品:
2、初讀課文:明確本文通過對哪些事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這狂風驟雨的?
3、精讀課文:明確課文寫“風”,看不見一個“風”字,卻寫出了狂風的肆虐;寫“雨”,不著一個“雨”字,卻為我們展現(xiàn)出了風雨夾擊的情景。明確作者主要運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來表現(xiàn)風雨,并大量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結合課文內容,具體分析。
4、合作探究:設置三個問題,有人說結尾寫到大雨了,你贊同這種看法嗎?為什么?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文章結尾的場景和情調與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作者寫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指導學生探究解決明確文章主旨。
【《風雨》優(yōu)秀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優(yōu)秀的說課稿02-17
優(yōu)秀說課稿02-17
《春》優(yōu)秀說課稿02-17
《家》優(yōu)秀說課稿06-09
優(yōu)秀綜合說課稿11-03
《鯨》優(yōu)秀說課稿03-08
小學優(yōu)秀說課稿11-08
《彈力》優(yōu)秀說課稿11-06
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