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3-24 09:41:4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集合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集合八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能發(fā)現(xiàn)詞語的結構特點。

  (2)學習相同偏旁部首的新字。

  (3)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

  2.過程與方法

  (1)在比較、辨別中學習新字,復習舊的字。

 。2)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結合字詞進行語言訓練,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疊詞,新字,復習舊字。鼓勵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積累、運用。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探究、積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走進秀洲實驗小學老師感到很舒服。看,我們的地面干干凈凈的,課桌椅擺得整整齊齊的,我們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真高興啊,我想我們的合作一定會是快快樂樂的。

  問:老師剛才的這句話是不是很有水平,里面用了好幾個好詞,你聽出來了嗎?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一)出示疊詞:

  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快快樂樂……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

  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都是疊詞。

  大家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生說疊詞

 。ǘ┏鍪痉戳x疊詞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淺淺

  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粗粗細細

  師:你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是反義疊詞。

  再讀詞語,相機理解詞語并進行說話練習。

  師:能試著說出這樣的詞語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說反義疊詞的方法如說出反義詞,再說出相應的疊詞;再如說出一個字再找反義詞,再說出相應的疊詞)

  寬寬窄窄、日日夜夜……(輕輕地說,然后輕輕地寫,再輕輕地把書上和自己寫上去的詞語讀一讀。

  二、讀讀認認

  某某小朋友,你真聰明,如果你是我的孩子多好啊,你愿意做我的孩子嗎?老師也是一位媽媽,做媽媽可辛苦了,每天下班要上菜場買菜,你們跟大人去過菜場嗎?老師帶大家一起去菜場好嗎?

  (一)學習蘿、茄、菇、燉、燒、烤

  1.出示蔬菜大全圖,哈,這么多蔬菜,認識他們嗎?叫叫他們的名字。學生自由說──指名說(相機點擊出示蘿卜、茄子、香菇)

  2.說話:我看到了的。

  3.這么多的菜,我們帶回家做成各種美味一起來品嘗品嘗,怎樣?想想辦法,我們用什么方法把這些菜做成各種美味呢?(加入一些雞、鴨、豬肉)

  4.學生說,教師相機出示燉燒烤

  5.老師做了很多菜,我們一起來品嘗一下。

  出示燉肉、烤鴨、炸雞腿、燉雞湯、紅燒肉

  6.再出示蘿、茄、菇、燉、燒、烤我們不僅享受了勞動的樂趣品嘗了那么多美味,我們還學會了這么多生字,真高興啊,再看看這幾個字,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7.我發(fā)現(xiàn)蘿、茄,這些字都是草字頭,都是蔬菜。

  8.你也能說一個草字頭的字嗎?

  (學生會說出一些草字頭的字不是蔬菜類的,但他們都是植物)

  9.有些植物類的字不是草字頭的而是“木”字旁的如樹

  學生說“木”字旁的字。

  10.我發(fā)現(xiàn)燉、燒、烤都是火字旁的。說火字旁的字。

  (二)學習扒、扛、揀、跺、踢、跳

  1.我們的手能做出那么多的美味,真能干。〕俗霾,我們的手還能做什么嗎?學生說,我們會做的事太多了,現(xiàn)在老師有個要求,要說你在教室里會干什么,說的字里還要有提手旁(板書)

  2.我們還會用手做些什么?(出示扒、扛、揀)

  3.學習扒、扛、揀,(做動作)組詞并進行說話訓練(扒開、扛槍……)

  理解揀,老師買菜的時候也喜歡挑揀,比如買蘿卜,我就喜歡從很多的蘿卜中挑揀幾個漂亮的蘿卜帶回家。

  4.我們的手這么能干,我們的腳也很能干。

  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我們重重地跺跺腳,我們輕輕地踢毽子,我們快樂地跳一跳。

  5.出示跺、踢、跳剛才我們就是用腳做了這樣三個動作。

  學習“跺”。給踢和跳組詞說話。

  6.出示扒、扛、揀、跺、踢、跳仔細看看你想說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說說提手旁、足字旁的字。

  7.手和腳都是身體的一部分,有一類字也是身體的一部分比如臉板書臉,說月字旁的字

  8.用一用:出示帶有新詞的一段話讀一讀。

  今天媽媽帶我到菜場去買菜。我從茄子堆里挑揀了幾只又大又紫的茄子,媽媽挑選了一些香菇。我們又買了一只雞和半只烤鴨,回到家,媽媽燉了一鍋香香的雞湯。

  三、我會填

  1.出示第二題中的`生字,這些字都是同偏旁的長得很像,還有一類字長得也很像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2.出示題目

  觀察并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看看它們長得像嗎?再仔細看看它們長得完全一樣嗎?)(觀和現(xiàn)的右邊都是見,觀看的觀是又字旁的,現(xiàn)在的現(xiàn)是王字旁的。)

  3.組詞,寫在書上。寫好后大聲地讀一讀。

  4.找一找這一冊書中同類的字。(同桌一起找并組詞)

  四、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1.2.3.4題

  找一找形近字并組詞。對于形近字,學生經常會混淆。我想通過這樣的延伸拓展使學生在平時對形近字更注意,并會用今天學習的方法進行辨析。

  學習是為了運用,在學完了讀讀認認的四組字和含生字的八個詞語后,我設計了一段含有這些生字、新詞的接近學生生活的一段話,讓學生朗讀,對這一題進行整合。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識字是為了運用。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美麗的丹頂鶴》是小學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它在第八單元是第20課。

  2、教材分析:我初讀這篇課文,第一感覺就是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丹頂鶴的顏色美、形體美、姿態(tài)美,滲透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課文篇幅不長,層次清楚,內容生動,語言通俗易懂。

  但是,作為老師我也從來沒有親眼見到過丹頂鶴,很難有真實的感受,要讓學生只靠讀書就能體會丹頂鶴的美麗、高雅確實存在很大的困難。后來,我不斷地鉆研教材,并通過各種渠道查找有關丹頂鶴的知識、圖片、音像資料。在此過程中,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麗和高雅。當我拿起書來再讀課文的時候,便情不自禁地將這種對丹頂鶴的喜愛、欣賞融入課文的`字里行間,相信二年級的小學生讀完課文也會被丹頂鶴特殊的美所深深的吸引。

  3、教學目標分析: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對二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對本課教學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虎字頭”。

  B、技能目標

  認識并掌握表示顏色的疊詞;能用“不論……還是……都……”的句式練習說話,培養(yǎng)語感。

  C、情感目標

  知道丹頂鶴是一種美麗的珍禽,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理解詞句,并感悟丹頂鶴的美。

  二、說教法:

  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通過朗讀訓練,整體把握知識內容和情感態(tài)度。根據(jù)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為輔的認知特點,運用多媒體、語言描述、動作體驗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三、說學法:

  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課文重點詞語理解能力有限和本班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學法指導上主要以激趣為主,學生在愉悅情景中自讀、領讀、比讀、演讀。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悟情,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使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

  四、說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丹頂鶴的美,懂得丹頂鶴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第二課時:主要是精講第二、三、四自然段,完成教學的三維目標。

  五、說教學流程:

  導入環(huán)節(jié),直接引入課題后,復習鞏固一些詞語,然后引讀第一自然段。

  精講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自由讀文,說說丹頂鶴美在哪里。在重點抓住幾個表示顏色的詞。當講解“鮮紅鮮紅”一詞時,先比較“鮮紅”、“鮮紅鮮紅”,說明疊詞所表達的程度更深。再運用幾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學會運用,同時也積累一些詞匯。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給丹頂鶴的圖片涂上顏色,然后讓自己的丹頂鶴飛起來,貼到黑板上。并運用書上的文字,贊美一下(黑板上)聚集在一起的那群丹頂鶴。

  精講第三自然段時,從丹頂鶴的另外一個名字引入,然后讓學生說說它為什么被稱為“仙鶴”,從傳說和外形進行精講。在讀到丹頂鶴的外形時,對“不論……還是……都……”的句式進行了練習。先分別出示丹頂鶴不同姿態(tài)的圖片,讓學生運用“丹頂鶴在哪里做什么”的句式先進行說話,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運用關聯(lián)詞把幾個短句合成一個長句。這一練習的設計,既緩解了練習難度,又讓學生感受到不同姿態(tài)丹頂鶴的美。

  第四自然段,以引讀的方式引入,并出示地圖,讓學生直觀了解丹頂鶴的生活環(huán)境及人們與它們和平相處的情景。在此基礎上,講述了徐秀娟的故事,感情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生字教學,選用了兩個半包圍結構的字,通過認讀、組詞、筆順、范寫、描紅等形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并掌握這兩個字,并能正確、端正地書寫。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教材。這是一首兒童詩,展現(xiàn)了孩子在夏天的美麗遐想,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全詩共5小節(jié)。第一節(jié)寫夏天這位小姐姐問我在夏天像變點什么;第二、三、四節(jié)分別寫“我”為什么“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詩歌蘊涵豐富,語言淺近明快,富有兒童情趣!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互相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趯滩牡姆治雠c理解,我為本課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我主要采用了這樣幾種方法教學:

  1、入情入境法,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師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原有經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朗讀感悟法。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他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運用了朗讀感悟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讀中感悟,以讀促學,以讀促思。

  3、小組合作法。把個人思考與小組討論交流有機的結合起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助于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下面老師想考考你們,這些生字、生詞你會讀嗎?

  出示一組生字、生詞指名認讀。

  2、揭示課題。出示:《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老師請大家聽一段聲音,請你們閉上眼睛,仔細聽,(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樂:同學們,睜開眼睛,來說說看,你聽到了什么?

  二、指導朗讀,感悟體驗。

  1.師述:夏天來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是怎么問我的呀?小姐姐熱情地說什么?(板書:想變點兒什么?)誰來熱情地讀一讀小姐姐的話呢?(真是一位熱情的小姐姐)誰能讀讀這一小節(jié),讀出小姐姐的熱情。

  2.看到小姐姐這么熱情,我是怎樣回答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輕聲地讀一讀2-4節(jié)。 3.看到小姐姐這么熱情,我先想變成什么?

  (1)我想變雨滴。想變成怎樣的雨滴?出示(透明)指名讀

  小雨滴多可愛呀,出示圖片,你能說說像什么呀?

 。2)師:小雨滴多可愛呀,將綠葉當成了搖籃,接著我又想變成什么?

  (3)過渡:小魚在清凌凌的河水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真是令人向往!一轉眼,我又想變了,想變成什么呢?

 。4)美麗的蝴蝶我很喜歡,我還喜歡會唱歌的——蟈蟈, 聽,蟈蟈在歌唱我們幸福的生活呢,誰來讀,(出示)蟈蟈歌聲真動聽呀!

  (5)這些小精靈生活得多么自由自在呀!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月亮出來了,彎彎的,亮亮的;星星也出來了,眨著機靈的小眼睛,看著我們呢!這時候,我想變——眨眼的星星,想變彎彎的新月。

 。6)我想變透明的雨點、想變一條小魚、想變在花叢中穿梭的蝴蝶、想變會唱歌的蟈蟈、想變眨眼的星星、想變彎彎的新月,這些愿望多么美好啊,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你們了,按課文內容填空。先請你們自己填一填,不會的可以看書。等會老師要請你來說一說

 。7)想象說話:夏天來了,你還想變點什么呢?請你們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出示:我想變 , 。)

  (8)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最后,我看見這小小的荷塘,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微風輕輕一吹,荷葉搖動著他綠色的裙擺,在翩翩起舞呢!這時候,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三、想象說話,激發(fā)情感

  1.師:當我看到小小的荷塘的時候,為什么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呢?請大家自由地讀讀最后一段,想想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預設學生提問。

  (1)為什么說荷葉鄉(xiāng)一柄大雨傘?(2)“嬉戲”是什么意思?3)雨點怎么會唱歌呢?(4)它們在唱什么歌?做什么游戲?

  3.同學們可真會提問,我們還有三個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書上,老師相信只要你認真讀書,肯定會找到答案的。現(xiàn)在就請你們認真的讀課文的最后一小節(jié)。

  4.現(xiàn)在就請你們交流一下你們讀懂的吧!

  5.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通過讀書就能讀懂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還有許許多多的小伙伴也來到了這里, 也給他們帶來了快樂,所以句子后面有一個省略號,那么還給哪些小伙伴帶來了快樂呢?請同學們自己說一說。指名說:

  出示:( )來了,在( )。

  6.小結。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課內容:

  《愛迪生救媽媽》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講課文。

  二、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是以走進科技世界為專題編排的,生動的文字,精美的插圖,可謂圖文并茂。本組的生字多而偏難,但是,仔細讀讀本組課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篇課文都是那么的生動有趣?梢园焉值膶W習融入理解課文之中,我們自己也融入到學生們中間,和他們一起識字、寫字、朗讀、感悟,培養(yǎng)學科學、愛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的情趣。這篇課文介紹了偉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小時候,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智慧,幫助醫(yī)生救助了病危的母親生命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充滿智慧和深情。讀著故事一個聰明可愛、愛動腦、愛動手的小愛迪生形象躍然紙上,由此可以說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體的優(yōu)秀教材。課文內容的生動性,自然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愿望。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文章故事性強的特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邊體會課文情境,進而深刻感悟愛迪生的機智表現(xiàn)和優(yōu)秀品質,同時從讀中受到感染和影響。

  三、課時、教學目標、重、難點:

  根據(jù)本課要認的生字較難,識字量較大,文章語句讀起來較拗口的特點,以及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我確立了本篇課文的教學為兩課時,及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并注意積累詞句。

  3、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有多動腦、多動手、善發(fā)現(xiàn)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朗讀中感悟,并積累詞句,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

  難點:通過自由泛讀大致了解愛迪生借鏡子的目的

  基于以上理解,我本著“從整體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宗旨,以新理念為指導,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來組織學習《愛迪生救媽媽》。

  四、說教法、學法:

  《愛迪生救媽媽》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體的優(yōu)秀課文,課文內容生動有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愿望,學習是學生認知結構的建立、改造和重組的過程,學生是積極意義建構的主體。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應創(chuàng)設一個教與學開放的、民主的課堂,堅持創(chuàng)新學習的技術性原則和需要原則,在教法、學法上我準備采用:

  1、自主合作學習法。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2、多媒體教學法。借助多媒體形、聲、光、色、景、情等多種優(yōu)勢,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打動心靈,陶冶情操。

  3、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導讀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質疑、討論,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活動為主體,以讀為本的特點。

  五、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為了提高學生興趣,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學內容,解決重、難點,我設計了本課教學的三大環(huán)節(jié):

  (一)、情境激趣,揭示課題。(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三)、鞏固生字,練習書寫

  (一)、情境激趣,揭示課題

  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讀字、詞,會寫"油、檢查、團、斥責"幾個字。對愛迪生這個偉大的發(fā)明家和本課內容有初步了解。我采用游戲--"幸運52"的方式,配以詼諧的提問方式激趣導入。

  1、游戲"幸運

  52" --"在我的描述中說出他誰"--教師描述:"他是美國人,文化程度不高,卻對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chuàng)造發(fā)明,除了在留聲機、電話、電影、電燈等方面的發(fā)明和貢獻外,他在礦業(yè)、建筑業(yè)、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chuàng)造和真知灼見。"(隨著教師的描述學生搶答)學生說出答案后,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聰明的愛迪生小時侯的`故事--"愛迪生救媽媽"。

 。ㄋ自捳f"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能否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習興趣,將關系到他們能否及時投入到學習情境中來。因此我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幸運52"--"在我的描述中說出他是誰"這個游戲。

  學生大都喜歡看央視李詠主持的"幸運52",對這一游戲并不陌生,現(xiàn)在拿到課堂上來玩,肯定特別興奮。同時,由于課前學生都經過預習或查閱資料,他們對愛迪生也不陌生,估計不用我說完,他們就能猜出答案。那樣,也可以順勢讓學生說說對愛迪生還了解些什么。

  這個游戲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自然地引出了課題,還不露痕跡地介紹了愛迪生的生平。)

  (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自學課文,認識生字:趕快讀一讀課文,找找課文的哪個部分是講這件事的?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遇到生字寶寶,請你選擇最方便的辦法把它學會,感覺有困難的待會兒提出來。

  2、交流反饋:

 。1)提出疑難生字,師生共同正音、記形。

 。2)指名說說課文哪部分講了"愛迪生救媽媽"這件事(2-5段)。

 。3)讀了課文,你最想對愛迪生說什么?

 。ǜ鶕(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讀了題目后總想盡早地知道故事的內容,所以,我的第一個自學要求就是找出哪部分課文是講這件事的,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凸顯文章重點。另外,本課11個生字除了"闌"字字形較難外,其余的字相對簡單好記,同時,針對二年級學生已掌握了多種識字方法的實際,在生字教學中,不必逐字作面面俱到的分析,而是重點解決疑難字,提高識字效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學能力、小組合作能力,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完成生字的初步自學任務。)

 。ㄈ、鞏固生字,練習書寫

  1、(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斥責、夸獎")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嗎(都是詞語、除了"斥"都是上下結構的字。)

  2、在書寫時,你有什么地方要特別提醒大家的嗎?教師隨機范寫。(提醒:"斥"當心忘了加點;上下結構的字注意上下兩部分的大小比例)

  3、學生練習寫生字。

  4、同桌交流,展示。

 。ǔ浞挚紤]二年級學生實際,注重學生的自主發(fā)現(xiàn),教師點撥,多范寫,重視展示臺的作用,增強學生的興趣。)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采蘑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20課的內容。這是一篇生動有趣而又引人思考的童話故事。故事講述了灰兔和白兔一起去采蘑菇。太陽快下山時,白兔的籃子漸漸滿了,而灰兔的籃子還是空空的。原來灰兔放棄了那不起眼的小蘑菇,最終便失去了那滿滿的一籃子蘑菇。

  課文語言簡潔流暢,并配有精美的插圖,巧妙地將深奧的哲理寓于生動、形象地故事中,從而使小學生明白做事應該從小事做起,才會有收獲。

  說目標:

  新課標指出要全面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根據(jù)本單元教材的訓練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節(jié)課的目標定為。

  1、我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我能通過各種形式地讀理解課文內容。

  說教學過程:

  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規(guī)律,我采用了激趣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表演等形式。運用多媒體和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趣味中獲知,在求知中得趣,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教與學的溝通交往、多向互動,是師生共同參與、溝通合作意義的活動過程。怎樣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關鍵在于如何設計好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本節(jié)課中我手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根據(jù)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上課剛開始,我先用生動的故事喚起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和氛圍,水到渠成地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出來學生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理解的詞語。同時引入競爭機制:男女生賽讀詞語,輪流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三、合作探究,感悟內涵

  出示自學指導,學生依據(jù)自學指導分小組合作探究:灰兔是怎么采到蘑菇的,白兔又是怎樣采到蘑菇的?灰兔為什么笑了?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不屑”、“看不上眼”、“都不放過”等詞語的意思。通過與小組成員的合作探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動腦,深入理解課文內涵。解決問題,突破重難點。在小組內交流以后,集體匯報討論結果。教師與學生交流學習體會,肯定學生的學習成績,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究的欲望。

  四、拓展遷移,明白事理

  分角色學生帶頭飾表演課本劇。以演助讀,在表演中理解詞語,通過灰兔和白兔的對話,體會它們不同的心理,在表演中理解白兔所說的話,明白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說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 , 力圖 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為了直觀、系統(tǒng)地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我設計了如下的板書。

  20 采蘑菇

  灰兔 空 不屑 看不上眼

  白兔 滿 都不放過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假如》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三冊第23課。這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全詩用并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西西發(fā)自內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朗讀這首詩,學生會產生心靈的共鳴,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依據(jù)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分兩課時教學本課。第一課時:初步了解課文,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第二課時:深入感悟課文,把握詩歌內容,升華情感。

  2、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3)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愿望。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有些課文應要求學生誦讀。所以,本節(jié)課我確立了“以讀為主”的思想,采用朗讀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口念成誦,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感悟詩中蘊涵的思想情感。

  這首詩前三節(jié)的結構相同,這就為學法指導法提供了依據(jù)。因此,我將重點導讀第一節(jié)詩,指導學生感悟學法,然后引導學生遷移學法,以學習小組的形式自主、合作學習,匯報學習成果,以此來訓練并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主要采用朗讀法、學法指導法的同時,我將輔以情景教學法、談話法等,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三、說教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神筆”。

  四、說教學過程

  為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復習舊知、引入新課――感悟課文、感情朗讀――升華情感、發(fā)展語言――課外延展、布置作業(yè)”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認讀。

  2、提問:小作者用神筆畫了什么?在學生逐段概括時,我以簡筆畫的形式把學生概括的內容板示于黑板。

  [這樣安排,旨在讓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為下面理解詩意打下良好的基礎。]

 。ǘ└形蛘n文,感情朗讀

  1、導讀第一節(jié)詩

 。1)動動腦,理解詩意

 、僮x一讀,想一想:作者畫為什么畫紅紅的太陽?

 、趧(chuàng)設情境,深入感悟。

  a、課件出示小樹圖,教師感情敘述:“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刮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凍得瑟瑟發(fā)抖!

  b、學生扮演小樹,進行師生對話,師:“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小樹小樹,現(xiàn)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學生在教師動情的敘述中,在師生對話中不知不覺地進行換位思考,理解小作者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是為了讓小樹成長,從而和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

  (2)動動口,讀出感情

 、賹W生自由朗讀。(課件出示第一節(jié)詩)

 、趯W生個人賽讀,互相評價。

  我會問學生:“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哪個字、詞不正確?他哪里讀得好,哪里有點欠缺,你想怎么讀?”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同時用鼓勵性語言激發(fā)學生參與賽讀。

  [這樣引導學生賽讀、相互進行評價,旨在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劢處燑c撥:讀課文時,要想著詩中描繪的畫面讀,還可以加上表情、動作讀。

 、芙處煼蹲x第一小節(jié)。

  [教師的范讀是對低年級學生最直觀的朗讀指導,也是最有效的指導手段。]

 、菪〗Y本節(jié)詩的學習方法。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三節(jié)詩

 。1)學法遷移,自讀自悟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①動動腦:小作者為什么畫谷粒和雙腿?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②動動口:讀出感情。

  [學生在第一段學習中,已基本感悟學習方法,因此,第二、三段的教學可以扶一手放一手,讓學生將方法遷移,去自讀自悟,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這不僅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情操。]

  (2)小組交流,展示自學成果

 、賹W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板書)

  如果學生說到“小作者是個怎樣的人”時,我不會要求他們一定要把小作者的.美好心愿歸結到“善良”兩個字,學生可能會說:“天真、聰明、可愛……”我都會加以贊揚。

  [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真切而獨特的情感體驗,教師都應加以珍視。]

  ②小組展示朗讀第二、三小節(jié),并互相評價。

  3、指導朗讀,背誦喜歡的段落

 。1)教師范讀詩歌的最后一節(jié):“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指導學生放慢語速以讀出延伸感和想象空間。

 。2)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熟讀、背誦。

 。3)學生比賽展示背誦效果。

  [從導讀第一節(jié)詩到自學第二、三節(jié)詩,再到整體朗讀,達到熟讀成誦,環(huán)環(huán)緊扣,把功夫扎扎實實地落實在讀上。]

 。ㄈ┥A情感,發(fā)展語言

  1、課件出示全詩,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第四小節(jié)結尾處的標點與前三小節(jié)有什么不同?第四小節(jié)為什么要用省略號?

  學生可能會告訴我:因為小作者還有許許多多美好的愿望還沒畫完。那么,我會引導學生說:“你知道作者還有什么愿望沒說出來嗎?你能幫助小作者把他沒畫完的愿望畫出來嗎?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想為誰畫什么呢?”

  2、課件展示有關環(huán)境污染、貧困兒童、失學兒童的困惑等等圖片,幫助學生拓寬想象思路。

  [朗讀這首詩,學生會產生共鳴,有一種表達的愿望在涌動。于是我抓住時機,以第四小節(jié)結尾處的省略號為切入口,讓學生暢所欲言,以自己的“假如”充分發(fā)揮想象,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愿望,同時也發(fā)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ㄋ模┱n外延展,布置作業(yè)

  實踐性作業(yè):

  1、按“我要給……”的句式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想畫的東西畫出來。

  [這種作業(yè)設計,使學生帶著美好的愿望,帶著自己獨特的讀書體驗走出課堂,走向寬闊的心靈牧場。]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教材解讀

  狐假虎威寫的是一只狐貍狡猾的騙過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脫了危險,而且讓其他動物紛紛逃竄的故事。比喻依仗別人勢力來欺壓人。課文中的狐貍的神態(tài)、語言,都可以看出狐貍的狡猾,如:“眼珠子一轉”這與老虎的“猶豫不決”“半信半疑”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故事的結果,動物們被嚇跑,老虎被騙上當,狐貍的狡猾與老虎的愚昧表露無遺,這篇充滿情趣的寓言故事,生動形象的語言適于“讀”極具爭議的人物適于“評”,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適于“演”。

  學情分析

  學生年齡小,容易被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所吸引,因此,學習起來并不難,語言生動有趣,易于學生理解,而且學生朗讀的欲望很強,這樣就可以根據(jù)學生這一特點,讓學生以各種方式讀,讀后分析人物特點。通過表演來理解部分詞語,增強感受?傊,學生應在一個活潑,輕松的環(huán)境中理解課文,學習詞匯,明白寓言故事。

  教學目的

  1 通過寓言知道成語的意思,對課文中的狐貍和老虎有自己的認識。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 對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又要注意健康的價值取向。

  2 對狐貍的'做法有現(xiàn)代的獨特見解。

  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 通過學生在平時的印象中的狐貍和老虎說說.

 。 )的狐貍 ( )的老虎

  師借機引導:有一天老虎卻沒有斗過一只又瘦又小的狐貍,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第六課。

  2閱讀理解 整節(jié)課就圍繞

  ( )的狐貍 ( )的老虎

  通過學生的各種方式的讀來理解,來填空。

  3 指導朗讀 重點讀出狐貍“狡猾”,老虎“半信半疑”。

  4課外延伸 以一只聰明的小猴子發(fā)現(xiàn)了事情的端倪,它給狐貍和老虎各寫了一封信,他會說些什么呢?

  以 “ 我想對你說”為題,發(fā)散學生思維,更現(xiàn)代的理解故事中的狐貍和老虎。

  總之,我這節(jié)課就本著讓學生說,讓學生演,讓學生讀這一標準,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中理解寓言,完成教學目的。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教材分析:

  《詠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千古佳作,詩人用獨特的筆觸描寫了春天的柳樹,歌頌和贊美了春天的創(chuàng)造力。依據(jù)學生實際及教材特點,從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確定本課。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本課的5個會寫字。

  2.通過理解詩歌內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并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詩歌。

  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體會詩歌思想感情。

  教學方式的構建

  語文教學首先是人文教育。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之瑰寶,如何順應新課程理念,使學生愉快輕松的學習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領悟作者的審美情趣呢,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我將以讀為主旋律,以讀促讀思,讀中悟情,讓學生在讀讀,吟吟,唱唱,演演,畫畫中輕松領悟詩歌魅力。

  1.初讀,文通字順。即一看見詩后,要求學生先大聲朗讀,讀準字音,掃清生字詞的障,礙,把詩讀的`通暢,既是學生的興趣所致,也是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礎。

  2.再讀,領悟詩意。即在讀順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己借助插圖讀動詩句。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不一定能全讀懂詩中每詞每句的含義,可通過小組或全班交流詩句的含義。當然,在最疑惑時還需老師精當?shù)狞c撥。

  3.讀,體會感情。古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批之而入情”,在了解了詩的大意后再反復朗讀就能體會到詩中情感,這里我們可以借用多媒體手段把學生帶到春的意境,加強感知,形成表象,此外,我會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提高。

  4.讀,熟讀成誦。在悟情的基礎上熟讀,指導有感情的讀,以達到成頌的目的。

  5.讀,唱唱,畫畫,演演。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詩再現(xiàn),讓詩豐富的內涵再現(xiàn),讓學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1.課前我以一首《春天在哪里》為引子,并播放幾幅春景圖,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引入正題: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學生談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學習的《詠柳》,就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通過描寫柳樹來贊美春天的詩。

  2.解題:“詠”,歌頌、贊美。詠柳,贊美柳樹。那么,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略美

  通過初讀課文后,我會問學生: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有的可能會說柳樹真美,我會趁熱打鐵問:你認為最美德地方是什么,

  有的會說樹很高,有的會說葉很綠,我會順勢引導這柳樹的確很美惹人喜愛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呢?學生一定會說贊美的語氣,這時,我讓學生齊讀古詩進一步體會它的美。

  (三)質疑問難,想象意境熟讀成頌——欣賞美

  此時,學生的情感已經被調動起來了,我適時進行引導:現(xiàn)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作一回詩人也來吟頌一下這首詩呢,接著,我會放上音樂,讓學生大膽的去表現(xiàn)把詩中豐富的內涵大聲的朗讀出來。

  (四)自主作業(yè),遷移能力——延伸美

  乘著學生的情緒高漲時,我會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詩再現(xiàn)可以畫可以演把詩中豐富的內涵變?yōu)楹唵蔚男蜗螽嬅,再現(xiàn)詩中意境,得到真正的理解。

  總之,這一節(jié)課我以讀為本,以讀促思重在感悟為教學方式,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學習方法,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陶冶了情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真正從朗讀課文中感受到閱讀的興趣。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7

小學語文二年級說課稿04-27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說課稿04-26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03-12

二年級語文《泉水》說課稿03-14

二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12-13

二年級語文《稱贊》說課稿12-24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02-17

《語文》說課稿11-09

二年級語文《識字二》說課稿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