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3-27 20:12:0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推薦】二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yōu)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二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6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畫家和牧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 篇生動的兒童故畫, 講述了唐代時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 戴嵩虛心接受的 故事。贊揚了牧童率直不盲從,實畫求是,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的品德以信戴嵩敢于面對錯誤,虛 心謹慎,勇于接受批評的優(yōu)秀品質(zhì)。故事情節(jié)曲折,人物角色鮮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 生抓住圍觀人的表現(xiàn)與小牧童進行對比,在讀、議、演、評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質(zhì)在。

  二、學情分析

  故事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內(nèi)容,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教師可 布置學生收集戴嵩的相關(guān)資料, 引導學生認識到大畫家與小牧童之間差距懸殊, 從而為學文 做好鋪墊。 另外還應抓住情節(jié)上的曲折變化, 組織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 引導學生入境悟情, 加深對內(nèi)容和人物品質(zhì)的深刻體驗,從而受到文中人物優(yōu)秀品質(zhì)的影響和啟迪。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在學習過程中積累有關(guān)夸贊戴嵩畫技高超的詞語和句子。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zhì)。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中畫家面對錯誤,謙虛謹慎,牧童實事求是,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的 優(yōu)秀品質(zhì).同時積累課文中夸贊戴嵩畫技高超的詞語和句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結(jié)合插圖展開想像,讓學生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也要謙虛謹慎。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積累有關(guān)夸贊戴嵩畫技高超的詞語和句子。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zhì)。

  難點:結(jié)合插圖展開想像,引導學生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也要謙虛謹慎。

  五、教學方法:

  1、說教法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結(jié)全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了本 課的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教師和學生談話,激發(fā)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教學法:課堂中逐步引導學生,逐漸深入課文。 3、點拔教學法: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拓展思路。

  2、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 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教 學中我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 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 強調(diào)一些學習習 慣的養(yǎng)成,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具體學法如下: 1、勾畫學習法:勤動筆,積極讀書。 2、觀察學習法:讓學生通過觀察,展開想像。 3、探討合作學習法:學生之間互相探討,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 4、表演學習法:學生通過角色的表演,理解課文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六、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和課文插圖。 課外收集大畫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紹、繪畫作品等相關(guān)資料。

  七、教學過程:

 。ㄒ唬┱勗捈と 1、朋友們,你們喜歡畫畫嗎?你們喜歡畫什么呢? 2、大家喜歡的東西各不相同,有一位畫家特別愛畫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欣賞他的 兩幅畫吧。出示《三牛圖》和《歸牧圖》。 3、看了這兩幅畫你想說些什么呢? 4、這位技藝高超的畫家就是我國唐代著名的畫家戴嵩。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個關(guān)于他畫 牛的故事。板書課題:《畫家和牧童》畫家寫的大,牧童寫的小,學生齊讀。

 。ǘ┍容^發(fā)現(xiàn)、導入新課 1、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能猜猜我為什么這樣寫嗎? 2、本領如此高超的大畫家和一個小小的牧童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三) 激發(fā)興趣,朗讀感悟 1、請小朋友輕輕打開課本,自己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答案。 學生自由讀課文。 2、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誰來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戴嵩是唐朝一位著名的畫家。 生:我知道了牧童是放牛的孩子,所以他知道戴嵩畫的斗牛圖畫錯了。 生:我知道戴嵩不僅是一個著名的`畫家,還是個虛心的畫家。 3、大家知道戴嵩不僅是一個著名的畫家,還是個虛心的畫家。你從課文哪里知道呢? 請你再默讀課文,用筆劃出來。 4、學生默讀課文。 5、戴嵩是個著名的畫家,我從第一自然段知道的。(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串嫷娜藳]有不點頭稱贊的,有錢人還爭著花大 價錢購買! A、找到了這句話的小朋友請舉手,請大家自己讀一讀,找一找,你從哪個字詞中感受 到他的高超本領。 B、如果你是一位欣賞的觀眾,看見戴嵩的畫掛出來了,你會怎么招呼別人也來欣賞? 如果你是唐朝的有錢人,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C、可見,戴嵩的畫技是非常高超的,他的畫也很受歡迎。你們能用朗讀來表現(xiàn)人們對 戴嵩畫的喜愛嗎?(個別讀,評價,分組賽讀) D、是呀,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你能不能也用上“一、、、、、就”說 一個句子。 E、小朋友的句子說得這么好,真了不起,我們再讀這句話相信會讀的更好了。 F、你還從哪些地方知道,戴嵩是個著名的畫家? 我從第二自然段中的“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敝来 嵩畫畫得很快。 1、讀一讀,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沉思片刻) 2、請我們班的小畫家也來濃墨涂抹,輕筆細描。 3、看畫:哪個地方是用濃墨涂抹來畫的,哪個地方是用輕筆細描來畫的。 4、指導朗讀:畫的方法不一樣,我們讀的也要不一樣,誰來讀讀。個別讀,齊讀)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享受森林》是第四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寫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精心護理小樟樹苗,并和小樹苗一起長大的事。

  文中的主人公櫻櫻是個富于幻想的小姑娘,她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到森林里去玩。爸爸告訴她一片小樟樹苗長大以后就會成為一片森林,櫻櫻聽了爸爸的話后精心護理樟樹苗。小樹苗伴隨櫻櫻一起成長,櫻櫻終于在她的小樹下享受到她的森林了。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但教學中不可忽視容易混淆的字形、字音的教學,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重點反饋。學生的朗讀能力相對比較稚嫩,教學中應采取多種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感悟中有感情朗讀。教師還可以通過范讀幫助學生情感體驗。本階段學生自主積累和應用語言的能力不強,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培養(yǎng),可以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如想象、游戲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語言、應用語言。

  三、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享受森林》:根據(jù)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能用科學的方法識記“櫻、樟、雜、鋪、繁、丫、陰、嘻”8個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

  字詞教學仍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本篇課文中有8個生字,其中“樟”是翹舌音,“雜”是平舌音,“櫻”是后鼻音,“陰”既是前鼻音又是一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教學時要特別注意,讓學生拼一拼、讀一讀!胺薄选弊蛛m不要求書寫,但它筆畫很多,所以可以板書示范一下。

  目標二:通過朗讀,感受樟樹的勃勃生機,并積累描寫樹木的詞句。

  本課語言兒童話,通俗易懂。有一句描寫樟樹的句子,值得學生積累。文中還有較多描寫樹木的詞語,比如“茂盛、繁密、朝氣蓬勃”。這幾個詞語說明了在櫻櫻的精心護理下,小樟樹苗長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理解了這些詞語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課文。當然,詞語的理解不能只停留于詞語解釋,只有在語境中理解,才能更好地運用。

  目標三: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櫻櫻如何照顧樟樹,享受她的森林,感受櫻櫻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這是課文學習的的情誼目標,是學生在學完課文之后所能感受到的。初始時的情景創(chuàng)設,幾次想象說話訓練,都能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最后他們也完全能通過自己的讀和說把這樣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投入地朗讀,能夠讀有所獲,積累語言。

  四、教學設計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學目標后,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注意語言的積累,在語言實踐中積累,在積累的'基礎上再實踐

  1、詞句的積累。

  “茂盛、繁密、朝氣蓬勃”這些描寫樹木的詞語是要重點積累的。積累首先就要理解,理解并不等于解釋,理解應是明白作者用詞的意圖,用詞的方法。教學中,先讓學生給“茂盛、繁密”找找近義詞,通過補充詞語“枝繁葉茂、枝葉繁茂”結(jié)合理解。接著再通過媒體的演示,從視覺感官上形象地感受到,這“茂盛、繁密”的樟樹就是朝氣蓬勃的,就是充滿生機的。他們自然而然地就能讀好句子,讀出氣勢了。

  文章是由句子組成,要求學生積累的句子必定是在文章中比較關(guān)鍵的。教師不是把要求學生積累的語句直接從文中呈現(xiàn)出來,而是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圈劃出關(guān)鍵的句子。經(jīng)過反復的練習,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說話的訓練。

  當學生能把生活中的畫面轉(zhuǎn)換成語言時,就學會了“使用”語言。在課堂中應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給予他們語言訓練的空間和時間。因此在教學開始,我讓學生借助媒體,先說說自己描述一下森林,初步感受森林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話不求多,一句兩句即可,但務必要求語句完整、通順。了解了櫻櫻對森林精心護理,借助板書自己來說說看?梢杂米约旱脑,也可以用文中的詞句。最后拓展想象,讓學生根據(jù)說說人們會在櫻櫻“森林”里做些什么。這樣通過說話練習,或應用文章語言,或自己發(fā)散思維,從而完成語言積累中高

  層次的目標。

  二、在讀中感受情感,學習語文知識。

  朗讀是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之一,本篇課文的教學也體現(xiàn)了以讀為本的精神。文中,語言兒童化,通俗易懂,且耐人尋味。特別是描寫樟樹朝氣蓬勃的句子,既要學生通過朗讀積累,又要學生在不斷朗讀的過程中,感受情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中教師適當?shù)睦首x指導,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學習語文知識。在描寫櫻櫻精心護理小樹苗時,作者從四個方面進行描寫,分別是“泥土干了”、“長出了雜草”、“刮大風了”、“寒流來了”這四種情況,中間使用了“分號”。我們可以通過引讀點撥,讓學生認識分號,初步了解分號的作用。

  三、培養(yǎng)質(zhì)疑意識,解決課文難點。

  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讓他們自己經(jīng)歷一個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有疑問,就會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會很快地關(guān)注到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反復閱讀,所以質(zhì)疑意識的開啟、質(zhì)疑能力的培養(yǎng)對閱讀能力的提升至關(guān)重要。這篇課文比較通俗易懂,老師讓學生對文中最后一句話——櫻櫻笑嘻嘻地說:“這是我的森林。我在享受我的森林呢……”進行質(zhì)疑,學生提出的問題也比較簡單,這是符合二年級的特點的,孩子們關(guān)注到的是為什么櫻櫻說她在享受她的森林?從而引出了本課的一個難點。

  通過質(zhì)疑,引導學生仔細讀文思考,從而讀懂櫻櫻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森林,也享受了自己的森林。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要說的是蘇教版第四冊語文教材中第3篇課文《月亮灣》。課文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課文語言優(yōu)美,充滿美感,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語言感悟能力、陶冶學生審美情趣的好材料。根據(jù)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運用已有的識字經(jīng)驗和方法,學會“繞、映”等十個生字,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nèi)容。

  2、過程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和課文插圖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其中,根據(jù)第一學段的要求,1、2兩個目標是教學重點,由于學生對“月亮灣”缺乏感性認識,要在語言文字中把握所蘊涵的情感,有一定困難,因此體會月亮灣的美麗,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是教學難點。

  我準備安排二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通過圖文對照,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nèi)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語境中認識生字,指導學生端正、勻稱地書寫“灣、緩”等六個生字。

  下面,我著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 (第二課時)

  第一環(huán)節(jié):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我先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倒映、燦爛、朝霞”等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并相機地進行正音,接著啟發(fā)學生交流初讀課文后對月亮灣所了解的知識,然后通過教師形象生動的導入語和歡樂的音樂渲染,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走近月亮灣。

  第二環(huán)節(jié):精讀感悟,悟中生情

  1、 在學生自讀第一段,交流體會:我家就在月亮灣,那兒是個美麗的村子。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2、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重在自悟。課文的第二段是寫月亮灣最具體的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我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難點。先立足于學生自己體會,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月亮灣到底美在哪里?”引導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先讀有關(guān)句子,再說說美在哪里。在全班交流時,以學定教,隨著學生的交流相機出示詞句,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適時點撥。

  本自然段中詞語的難點是”倒映”一詞, 我估計學生對此較難理解,因此在交流“清清的河水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一句時,我先用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聯(lián)系《小池塘》一文請學生指一指“倒影”,根據(jù)回答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水中的倒影。此時,教師邊敘述邊配以動作“河上有石橋,小河邊有綠樹、青山,這樣倒過來,”引導學生理解“倒映”一詞,通過直觀感受,學生就很容易地區(qū)分了“倒影”與“倒映”,同時還感受到月亮灣水清如鏡的美。

  本自然段中修辭的難點是“開滿了桃花”一句,我先出示句子,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請學生發(fā)揮想象“在你們心目中,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該是怎樣的情景?”估計學生會說“粉紅的云”之類的回答,再請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驗來說說朝霞是怎樣的?扣住“燦爛”一詞,然后請學生說說把桃花比作朝霞有什么共同點?估計學生能從顏色粉紅、形狀一團團,感覺都很美來比較,最后出示圖片進一步感知,此時,朗讀訓練也就水到渠成,能真正讀出美的味道。

  其他詞句類似處理?紤]到全文要背誦,學生的回答是零星的`、瑣碎的,因此請學生再讀讀第二段,找找表方位的詞,這一過程其實是在整理作者的敘述順序“小河—河上—河里—河岸—過橋”,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便于記憶。

  3、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寫了村后的景色。教學時,先讓學生讀讀文本,通過看圖,抓住“一片”感知茶樹的多。借助歌曲<采茶舞曲>,感受茶園豐收人們的喜悅和采茶姑娘的快樂,通過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4、最后,讓學生齊讀二、三段,請學生說說村子的美麗與月亮灣有什么聯(lián)系?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正因為河水繞村緩流,才有清清的河水,游來游去的魚兒,才可以浸潤岸邊的綠樹、桃花,才可以灌溉村前的農(nóng)田、村后的茶園,才有了茶園的笑聲。因此,這不僅是月亮灣的得名,更是美麗的主要原因。

  在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時,我讓學生帶著“自己就是月亮灣的一員,正在向別人介紹自己村子的美景”的這樣一種情感進行練讀,配以月亮灣的美景和悠揚的音樂,學生朗讀時自豪、喜悅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對情感的體會也得到提升。

  第三環(huán)節(jié):個性作業(yè),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此,我還布置了自選課外作業(yè):1、畫一畫月亮灣的美景。2、當小導游領父母或同學到畫中的月亮灣去走一走。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讓學生個性作業(yè),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出示“繞、朝”兩字,請學生自學筆順表,在交流字形時,我從旁點撥和指導,邊示范板書,繞:注意右半部分上面的筆順是橫、斜鉤、撇,不要多點。朝:要左右各半,,左邊下面的十,橫要變成提,要寫得美觀勻稱。在學生書寫時,我巡視指導,糾正寫字姿勢,教育學生“提筆既是練字時”,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板書設計:

  月亮灣

  美麗

  以上說課僅僅是我對本課的一種教學預設,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將隨時注意課堂的生成,

  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造性,達到“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本課所在單元的課文屬于“親情篇”,主要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關(guān)心他人。本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述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

  經(jīng)過研讀文本,我設定了三條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書寫“孝”、“充”兩個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3、想象沉香撲進媽媽懷抱時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重點是通過朗讀理解,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難點是想象沉香撲進媽媽懷抱時的情景。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碑斘覀兠鎸Φ氖莾赡昙壍男W生,怎樣作才能讓他們有自己的閱讀體驗呢?怎樣才能實現(xiàn)我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體會沉香的不畏千難萬險?為此我在教學中設計了很多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片展示、語言描繪、多媒體動畫、播放錄音等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幻畫出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表演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同時在教學中也注重能力的訓練: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補充句子、換詞理解詞語等。

  基于這一理念,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課文第一自然段比較簡單,主要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剛開始設計時分了三個層次來感受:一、讓學生說說對“救母心切”這個詞語的理解。二、通過師生對話演沉香拜別師傅的情景來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三、抓住“轉(zhuǎn)眼間”和“奔去”兩個詞來感受。經(jīng)過試上發(fā)現(xiàn)寫字時間來不及,而且第一自然段并非重點段落,這樣會有喧兵奪主的感覺,所以取消了演沉香拜別師傅的對話。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講了沉香歷經(jīng)磨難而毫不在乎,主要從三方面來寫:行路難;吃得苦;身受傷。本段句式整齊,出現(xiàn)了反復使用的量詞,對文本核心價值的理解很有幫助。這重點段我是這樣處理的:

  一、總體感受沉香在路途中遇到的困難。

  二、分句指導感受。

  (一)第一句首先通過學生看圖和教師描述相結(jié)合感受高山的險峻和深澗的危險,以此感悟到沉香的勇敢。接著通過兩個“多少”來感受沉香翻過了無數(shù)座這樣的高山和越過無數(shù)道這樣的深澗。之后,讓學生積累詞語“跋山涉水”。最后進行感情朗讀和句式訓練。

 。ǘ┑诙渫ㄟ^“幾只”、“幾口”來感受沉香在路途中吃的很苦,之后給學生積累詞語“餐風飲露”,最后進行感情朗讀。

  (三)第三句抓住“一個個”、“一道道”來感受沉香受了很多傷,然后通過看圖再次感受,最后進行朗讀提升理解。

 。ㄋ模├斫狻耙稽c兒也不在乎”。句式訓練:他一點兒也不在乎什么?接著通過問題“那么他在乎什么?”來感受沉香一心想早日就出自己的母親,對于自己身受的苦一點兒也不在乎。

  三、齊讀第二自然段感受沉香一路上的艱辛。

  課文第三自然段講了沉香得到仙人的幫助打敗了二郎神。主要抓住“孝心”一詞,通過對“孝”字的觀察,明白子女對父母的愛就是孝,然后引讀。

  課文第四自然段也是文章的重點,講了沉香力劈華山。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真教育是一種心心相印的活動”。語文課堂就更要抓住文本材料中豐富的情感資源,注重情感的投入、心靈的共鳴。因為如果沒有“情”,教育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了營造這份情,在教學中分了四個部分來走:一是抓沉香的心情“無比激動”并理解;二是理解“日思夜想”;三是通過觀看沉香劈山救母的視屏來引導學生讀好劈山的句子;四是通過圖片、教師描述以及師生對話表演來重現(xiàn)當時母子團聚的情景。這樣一步一步的積蓄情感,到后來的高潮母子相抱,顯得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最后說說我的板書:我認為,板書是一節(jié)課的眼睛,這眼睛未必要多,但要亮,要板出這節(jié)課的重點所在。因此,這堂課的板書我選擇了一個“孝”字。

  設想尚不成熟,望各位老師多多指導。謝謝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第一部分 說教材

  《最愛的水果》是低段的習作訓練課。本課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運用普通話,按一定的順序,說說這些水果的形狀、顏色和味道,并能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和想象力完成寫話。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

  本次習作的重點是抓住事物的特點具體描寫。我們團隊認為把這一訓練完成好,可以使學生通過有目的地觀察,加深對生活中水果的認識;也能為今后進行狀物描寫提供觀察、說話的依據(jù)。

 。ǘ┙虒W目標的確定

  根據(jù)我任教班的學生表達能力差,不善于與人交際這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細致地理解水果的顏色、形狀和味道,增加對水果的認識,培養(yǎng)細致觀察的習慣和能力;

  2、培養(yǎng)說寫,準確生動地描述水果的顏色,形狀和味道,培養(yǎng)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第二部分 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解決教與學問題的橋梁和媒介則完成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本節(jié)課合理運用快樂教學法,以多媒體演示,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的情境,誘發(fā)學生語言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啟迪學生的思維,挖掘?qū)W生口語交際的潛能并鍛煉學生的寫話能力。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種教法:

  1、指導觀察法。觀察是說話的前提,是寫作的基礎。本節(jié)課,教師遵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引導他們從形狀、顏色等方面抓住特點細致地觀察水果。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這節(jié)課優(yōu)美,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3、鼓勵欣賞法。在小組中、在班集體中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習作的信心。

  (二)說學法

  1、自主學習法。

  2、合作學習法。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以上兩種學法的指導。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說、問、評、議等口語交際去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根據(jù)交際課的特殊性,我堅持“聽”“說”“評”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說”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部分 說教學過程

  這是一節(jié)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行口語交際的習作課。這節(jié)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里說話,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為此,杜老師根據(jù)學生對事物的認識程度為本課設計了四個教學活動場面。

  “看水果”:出示水果圖片,這是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先讓學生看一看有哪些水果?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

  “說水果”可分為說詞語和說句子兩部分。

  說詞語以蘋果為例從顏色、樣子、形狀等角度找出適當?shù)男稳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幫助總結(jié),悄然無聲地將觀察的要求傳遞給學生。然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形容水果,調(diào)動學生的說話積極性。學生還可以說說課堂外的水果,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描述呈現(xiàn)水果的形象。

  說句子通過猜一猜、學一學兩種形式使學生在描述水果外貌的基礎上還加上了些許生活認知和想象力。引導學生盡量把水果的顏色、形狀和味道描述完整、準確、生動,注意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句子說的更美更有趣。

  “寫水果”:教師特意安排了水果展銷會這樣一個情景,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喜好自由選擇一種水果進行寫話創(chuàng)作。寫作氛圍輕松有趣體現(xiàn)了課堂的自主和以人為本的關(guān)懷。

  “品習作”: 教師通過精評細改、互評互改、分享佳作三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逐步嘗試“品文”,以鼓勵激進的評價語,表揚范詞、范句、范文,培養(yǎng)孩子們對寫作的信心,激發(fā)孩子們的寫作興趣,鼓勵孩子們多寫作多創(chuàng)作。

  第四部分 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簡單明了,直接將本次習作要抓住的三個方面形狀、顏色和味道展示給學生足以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能發(fā)現(xiàn)詞語的結(jié)構(gòu)特點。

 。2)學習相同偏旁部首的新字。

 。3)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

  2.過程與方法

 。1)在比較、辨別中學習新字,復習舊的字。

  (2)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結(jié)合字詞進行語言訓練,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疊詞,新字,復習舊字。鼓勵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積累、運用。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探究、積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走進秀洲實驗小學老師感到很舒服。看,我們的地面干干凈凈的,課桌椅擺得整整齊齊的,我們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真高興啊,我想我們的合作一定會是快快樂樂的。

  問:老師剛才的這句話是不是很有水平,里面用了好幾個好詞,你聽出來了嗎?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一)出示疊詞:

  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快快樂樂……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

  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都是疊詞。

  大家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生說疊詞

  (二)出示反義疊詞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淺淺

  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粗粗細細

  師:你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詞語是反義疊詞。

  再讀詞語,相機理解詞語并進行說話練習。

  師:能試著說出這樣的詞語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說反義疊詞的方法如說出反義詞,再說出相應的疊詞;再如說出一個字再找反義詞,再說出相應的疊詞)

  寬寬窄窄、日日夜夜……(輕輕地說,然后輕輕地寫,再輕輕地把書上和自己寫上去的詞語讀一讀。

  二、讀讀認認

  某某小朋友,你真聰明,如果你是我的孩子多好啊,你愿意做我的孩子嗎?老師也是一位媽媽,做媽媽可辛苦了,每天下班要上菜場買菜,你們跟大人去過菜場嗎?老師帶大家一起去菜場好嗎?

  (一)學習蘿、茄、菇、燉、燒、烤

  1.出示蔬菜大全圖,哈,這么多蔬菜,認識他們嗎?叫叫他們的名字。學生自由說──指名說(相機點擊出示蘿卜、茄子、香菇)

  2.說話:我看到了的。

  3.這么多的菜,我們帶回家做成各種美味一起來品嘗品嘗,怎樣?想想辦法,我們用什么方法把這些菜做成各種美味呢?(加入一些雞、鴨、豬肉)

  4.學生說,教師相機出示燉燒烤

  5.老師做了很多菜,我們一起來品嘗一下。

  出示燉肉、烤鴨、炸雞腿、燉雞湯、紅燒肉

  6.再出示蘿、茄、菇、燉、燒、烤我們不僅享受了勞動的樂趣品嘗了那么多美味,我們還學會了這么多生字,真高興啊,再看看這幾個字,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7.我發(fā)現(xiàn)蘿、茄,這些字都是草字頭,都是蔬菜。

  8.你也能說一個草字頭的字嗎?

 。▽W生會說出一些草字頭的字不是蔬菜類的,但他們都是植物)

  9.有些植物類的字不是草字頭的而是“木”字旁的如樹

  學生說“木”字旁的字。

  10.我發(fā)現(xiàn)燉、燒、烤都是火字旁的。說火字旁的字。

  (二)學習扒、扛、揀、跺、踢、跳

  1.我們的手能做出那么多的美味,真能干。〕俗霾,我們的手還能做什么嗎?學生說,我們會做的事太多了,現(xiàn)在老師有個要求,要說你在教室里會干什么,說的字里還要有提手旁(板書)

  2.我們還會用手做些什么?(出示扒、扛、揀)

  3.學習扒、扛、揀,(做動作)組詞并進行說話訓練(扒開、扛槍……)

  理解揀,老師買菜的時候也喜歡挑揀,比如買蘿卜,我就喜歡從很多的蘿卜中挑揀幾個漂亮的蘿卜帶回家。

  4.我們的手這么能干,我們的腳也很能干。

  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我們重重地跺跺腳,我們輕輕地踢毽子,我們快樂地跳一跳。

  5.出示跺、踢、跳剛才我們就是用腳做了這樣三個動作。

  學習“跺”。給踢和跳組詞說話。

  6.出示扒、扛、揀、跺、踢、跳仔細看看你想說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說說提手旁、足字旁的字。

  7.手和腳都是身體的一部分,有一類字也是身體的一部分比如臉板書臉,說月字旁的字

  8.用一用:出示帶有新詞的一段話讀一讀。

  今天媽媽帶我到菜場去買菜。我從茄子堆里挑揀了幾只又大又紫的`茄子,媽媽挑選了一些香菇。我們又買了一只雞和半只烤鴨,回到家,媽媽燉了一鍋香香的雞湯。

  三、我會填

  1.出示第二題中的生字,這些字都是同偏旁的長得很像,還有一類字長得也很像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2.出示題目

  觀察并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看看它們長得像嗎?再仔細看看它們長得完全一樣嗎?)(觀和現(xiàn)的右邊都是見,觀看的觀是又字旁的,現(xiàn)在的現(xiàn)是王字旁的。)

  3.組詞,寫在書上。寫好后大聲地讀一讀。

  4.找一找這一冊書中同類的字。(同桌一起找并組詞)

  四、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1.2.3.4題

  找一找形近字并組詞。對于形近字,學生經(jīng)常會混淆。我想通過這樣的延伸拓展使學生在平時對形近字更注意,并會用今天學習的方法進行辨析。

  學習是為了運用,在學完了讀讀認認的四組字和含生字的八個詞語后,我設計了一段含有這些生字、新詞的接近學生生活的一段話,讓學生朗讀,對這一題進行整合。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識字是為了運用。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7

小學語文二年級說課稿04-27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說課稿04-26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03-12

二年級語文《泉水》說課稿03-14

二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12-13

二年級語文《稱贊》說課稿12-24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02-17

《語文》說課稿11-09

二年級語文《識字二》說課稿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