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十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xiàn),內(nèi)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二、說學情
由于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是一篇十分優(yōu)秀的文章,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為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四、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教學難點: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
五、說設計理念:
1、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就是讀、寫。作為二年級的學生,自讀探究的能力還沒有形成,所以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進行有效引導,潛移默化地滲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lián)系的橋梁,引導和調(diào)動學生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知道要“分秒必爭”。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了解“一分鐘”,珍惜“一分鐘”、科學利用“一分鐘”。
六、說教法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適當?shù)慕谭,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jù)課標理念、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我采用“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jié)合法”為主,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演示法為輔,優(yōu)化結(jié)合。
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本節(jié)課我將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具體的教法學法我會在下面的教學流程中結(jié)合著展開來說。
七、課時安排
本課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初步感知課文,通過范讀、自由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熟悉課文內(nèi)容,在交流合作中認識9個生字,并會寫“嘆、哈”等8個生字;第二課時在競賽和教師引導下,學生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為第二課時。
八、說教學流程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風娃娃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xiàn),通過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生動形象地向?qū)W生介紹了“風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讓學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2、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3、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并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4、教具準備
1、識字小魔方 2、多媒體課件 3、圖片
5、課時安排
整課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自然段。第2課時講讀二至八自然段并指導朗讀,總結(jié)全文,激發(fā)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后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jié)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年紀小,愛猜謎語,因而我用猜謎為切入點,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二)初讀感知,檢測生字、新詞
1、提出自讀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不認識的字求助于帶拼音的小樹葉。明確了讀的要求,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使他們有事可做。這樣可認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認讀課文中12個生字,先通過指名認讀、全班齊讀等方式加以檢查、正音,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識記這些生字的,在此基礎上,我適時采用了玩“識字小魔方”的游戲,讓學生主動參與,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認讀,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老師的獎勵。然后老師也參與其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ㄈ┖献魈骄,深入理解
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
1、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建立“框架結(jié)構(gòu)”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fā)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我首先就提出了2個主要問題:①風娃娃為人們做了哪幾件事情?②這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壞事呢?這里我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圖片,這樣很快就把文章的脈絡梳理好了。
2、對于課文內(nèi)容我是從兩大板塊來教的:
第一板塊:研讀“做好事”板塊。這一板塊我是采用“導學”的方法,風娃娃為什么要幫人們做好事?它是怎樣做的?結(jié)果怎樣?(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在邊教的同時,邊放出有趣的課件動畫,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這樣通過媒體的'輔助,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有助于理解課文內(nèi)容,還能夠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身感受。)
第二板塊:研讀“做壞事”板塊。這一板塊我是采用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創(chuàng)設情境:讓某個學生說說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糟糕的現(xiàn)象,并問:當你碰到了風娃娃,你會怎樣責怪風娃娃呢?你會對它說些什么?由另一個同學扮演風娃娃,這樣學生很容易進入到情境中來,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由該句話引導學生去幫風娃娃找尋答案,學生很自然地就總結(jié)出了課文想要說明的道理:幫別人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得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對別人有用。因勢利導,從風娃娃的故事中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ㄋ模┛偨Y(jié)全文,擴散思維。
。1)指著高興、傷心的兩個風娃娃問:你喜歡哪個風娃娃,說說理由,有的說:喜歡高興的風娃娃是因為它很可愛,樂于助人。而有的說:喜歡傷心的風娃娃是因為它有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2)讓學生說說風對我們還有哪些好處和壞處?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促使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激活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ㄎ澹⿲懽种笇,加強訓練
1、重點指導“吸”和“極”。
2、練習書寫。
3、同桌欣賞、評價。
4、學生再練寫。
。┌鍟O計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優(yōu)秀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稱贊》。下面我 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進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優(yōu)秀說課。
一、教材分析首先說說教材
《稱贊》這課是一篇新教材,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新事,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窮有人情味兒!看來只要是發(fā)自內(nèi)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時的生活農(nóng)作中,我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稱贊,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經(jīng)常也有這樣的覺得,加班加點地拼命農(nóng)作,能得到領導的一句表揚或者同事的一句稱贊,也就滿足了。老師對學生,何嘗不是這樣呢?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當學生獲得成過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不要說稱贊,就是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也許都能讓學生的心中涌起一陣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①認識10個生字詞。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病⒛芰δ繕耍和ㄟ^朗讀,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场⑶楦心繕耍航逃龑W生要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三、教學重點
難點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難點:知道小刺猬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獾的優(yōu)點,從而學習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四、教法與學法在這堂課中,我們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瞅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學生質(zhì)疑問難,自主開作學習的局面。
五、教學流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開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ㄒ唬﹦(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獵奇是小學生的天性,抓住學生的獵奇心,從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我們依據(jù)兒童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刺猬”、“小獾”,有機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看看相互飽勵與稱贊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這樣導入符開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ǘ┯螒蚣と、穩(wěn)固識字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我們依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閉注學生的集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獵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課上通過了摘蘋果、開火車等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穩(wěn)固了生字詞。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
。ㄈ┳x文理解、感悟道理語文新大目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范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為什么還要稱贊他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幾個句子進行感悟!鞍宓首龅煤艽植,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保ㄟ@句話肯定別人的認真態(tài)度);“你真能做,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這句肯定別人的點滴進步);再如,稱贊別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下面的'句子進行感悟:“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边@句話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對話彬彬有禮,窮有真情,我們抓住角色對話為訓練重點,取用了分角色讀、表演讀,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用內(nèi)心的情感朗讀課文,提下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演能力,達到了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ㄋ模┩卣刮谋、延伸課堂通過質(zhì)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開始不是稱贊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這個質(zhì)疑,能又一次激發(fā)學生的思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
六、板書例文這堂課的板書做到圖文結(jié)開,形象直瞅,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題,回瞅中心的作用。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8課《慈母情深》。根據(jù)教學設計,我將按以下步驟進行說課: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情;四、說教學程序。
一、 說教材
《慈母情深》節(jié)選自著名作家梁曉聲的作品《母親》,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的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wèi)軍》的事,表現(xiàn)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以及五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時間為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三個:
1、知識目標:認識三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通過對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敬愛母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 說教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率,根據(jù)小學高年級略讀課教學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文本細讀、質(zhì)疑引導、合作交流、聽讀學習等教法,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
三、 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知識經(jīng)驗,而且前面學了一篇有關父愛的精讀課,對于這篇略讀課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生活條件優(yōu)裕了,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因此,我課前讓學生自己查找有關作者的資料,或問爺爺奶奶,了解當年的情況,幫助突破本課的難點。本課是略讀課,但篇幅比較長,所以我事先布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課堂上主要通過品詞品句,以讀悟情、討論交流等方法完成學習目標。
四、 說教學程序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首先,新課導入,揭示課題。通過復習古詩《游子吟》導入新課。這樣,一方面鞏固了已學知識,喚起了學生對母親的感情;一方面又順理成章的引開了課文;
其次,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由于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所以讓學生帶著“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想?”這樣的問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一下文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再次,細讀文本,品味感悟。由于本單元的主題是“父母之愛”,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質(zhì)疑引導學生對母親語言、動作、外貌的描寫來細細地品味感悟偉大的母愛;
最后,總結(jié)與拓展。通過向?qū)W生質(zhì)疑:“本文通過講述什么事,表達了什么”來總結(jié)出這篇課文的中心。由于本文的重難點是“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所以,我設計了“最想對母親說的一句話,最想為母親做的一件事”活動,通過播放歌曲《母親》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更進一步地領會感悟偉大的母愛。由于“母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所以我大膽地對“母愛”進行拓展延伸,通過讓學生背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升華主題,感悟偉大祖國的母愛。
總之,在這節(jié)課中還存在許許多多不足之處和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來,以期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謝謝!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假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23課,是一首兒童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閉愛。詩的內(nèi)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是培養(yǎng)學生閉愛他人,閉愛生活,閉愛環(huán)境的好教材。這一課需要用兩個課時完成。
二、說理念
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依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閉注學生的集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獵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開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依據(jù)這一基本理念,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
三、說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良”等九個字,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2.進程和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態(tài)度、價值瞅目標:有閉愛他人、閉愛環(huán)境、閉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學習重點分析:
1. 識字和寫字
2.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五、學習難點分析:
讀悟結(jié)開,理解文意。
六、說教學流程
一、新事導入
二年級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教師應選用孩子們喜愛的方式出現(xiàn)文本,讓他們樂于接受。
師描述:從前,有個孩子,叫馬良。有一天,他得到一枝神筆,他用神筆畫了一頭大黃牛,幫助農(nóng)民耕地,畫了一架大水車,幫助鄉(xiāng)親們灌溉農(nóng)田,還用神筆懲罰了那個貪民。
“神筆”可謂神來之筆,它既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又可貫串全文始終,因此,上課伊始,我便用《神筆馬良》的新事導入新課,這既為口語交際和朗讀做準備,又奠定了學生的情感基石。
1、過渡:“有了神筆多好啊,能為鄉(xiāng)親們做那么多的事情,有個小女孩也想像馬良一樣,有一枝神筆,并把她的美好意愿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叫《假如》!保ǔ鍪菊n題的課件)
師順勢而引,將文本自然呈現(xiàn)于學生的學習進程中。
2、齊讀課題(帶著深情的祝愿讀)。
二、聽讀課文,訓練說話
1、師配樂朗誦全詩
新課標注重培養(yǎng)孩子聽的能力,而詩歌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它融音樂、美術(shù)、文學于一體,以精粹的語言包含了極其豐窮的內(nèi)容,教學初始,讓學生聽配樂朗讀,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形成理性認識,將學生帶入文本,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反饋。 “你聽到了什么?”(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三、自讀課文,檢查生字詞
1. 過渡:“你也想學著老師的樣子和著音樂動情地朗誦這首詩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好這首詩歌。要想讀好這首詩,首先要把它讀通順,讀正確,現(xiàn)在就請你翻到108頁,開始讀吧!”
2. 檢查生字詞。
(1)出示詞組“白白的太陽、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體,這三個詞語為一組,語調(diào)都較下昂。
。2)熱冷的北風、遙遠的地方、不幸的朋友,這三個詞語為第二組。
。3)先發(fā)現(xiàn),指出這些都是帶“的”的詞組;指導朗讀(引:陳老師通知大家一個把這類詞讀好的小秘密,就是把前兩個字和先兩個字都讀重一點,的字讀輕一點,這樣就難聽了)。
4. 出示詞組“縮著身子、輕輕嘆息、苦苦等待、餓得哭泣”指導朗讀。
過渡:“讀得真不錯,相信你們也能把這些詞語讀好!敝该x,(縮用動作加以理解,讓學生想象畫面,體會感情,指導朗讀)
指導好詞語的朗讀,將奠定先來課文朗讀的`基調(diào)。
四、精讀課文,指導朗讀
教學第一段
1.過渡:“我用馬良的神筆讓窗前的小樹不再……縮……
我還用馬良的神筆讓樹上的小鳥不再……苦……
5. 師:“多美好的心愿啊,這就是小女孩的第一個愿望,(一邊說一邊出示第一節(jié)),自己試著讀一讀,請一個小朋友讀,(相機出現(xiàn)分隔線)
6. 生讀,師相機指導,請生學習老師吸氣的方法,并不是很夸張的吸氣,而是稍作停頓。
7. 過渡:“就這么一個白白的太陽,能給小樹帶來什么呢?”生交流。
5. 師生配開讀。
過渡:“是的,白白的太陽就像一件溫暖的衣服,讓小樹不會在……生:熱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點白重讀的詞,如果我們不只注意有節(jié)奏的朗讀,還注意這些詞,你一定讀得更動聽,齊讀
6.指導有表情地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特性化行為。因此,在本環(huán)節(jié)例文中,我力求體現(xiàn)這一理念,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讀、展示讀、評讀、激讀、賽讀的方式,飽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這樣的讀書進程也是張揚學生特性、激發(fā)學生靈性的進程。
閱讀亦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例文了三個層次,1、有節(jié)奏地讀2、有節(jié)奏又有重音地讀3、帶上表情美美地讀。層層遞進,讓學生感受詩歌的美感。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不認識媽媽的孩子》是語文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最后一篇 課文,該單元以“科學啟蒙”為主題展開!恫徽J識媽媽的孩子》講 述的是石油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的故事,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正 確認識自己,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愛科學的教育,激發(fā)學 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
這節(jié)課是本課的第一課時,結(jié)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jù) 新課標中“知識和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 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識 14 個生字。
2、朗讀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3、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 我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和“初步懂得一些做 人的道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 ”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達到教與學的和諧 完美統(tǒng)一;诖耍覝蕚洳捎玫慕谭ㄊ侵v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 師可以系統(tǒng)的傳授知識,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倡 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 和勾畫圈點法,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 備按以下七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環(huán)節(jié) 1 設疑引趣
學貴有疑,有疑才有欲,上課伊始引導學生質(zhì) 疑,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huán)節(jié) 2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以個人讀的形式展開,這是第一層次讀,目的是讀通全文,讀準 字音。教師請學生學生邊讀邊圈畫出文中的會認字,在語境中建立生 字的音形義聯(lián)系,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環(huán)節(jié) 3 檢查反饋
通過簡單的小組合作,有效的檢查并促進學生對會認字的'掌握。
環(huán)節(jié) 4 再讀課文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 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 我放手讓學生去讀去議。 首先討論:你是怎么知道那些色彩繽紛的展覽品是孩子,石油是它們 的母親的?找到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而后進一步引發(fā)學 生思考:孩子們?yōu)槭裁床徽J識自己的媽媽呢?導入課文 1、2 自然段 的學習。
環(huán)節(jié) 5 細讀課文
思考:孩子長的什么樣?媽媽長的什么樣?讓學生說一說,之后 是填空練習,讓學生通過第 1 自然段這些詞語感受展覽品的美。
1、2 自然段的對比讀,讓學生感受石油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外形 的截然不同。
展覽品的話的朗讀,是一次朗讀訓練的時機,同時通過朗讀可體 會到展覽品對石油的不喜歡。
環(huán)節(jié) 6 發(fā)散想象
抓住課文結(jié)尾展開討論, 延伸想像, 并演一演, 使學生受到教育, 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初步懂得以禮相待、人人平等的道理。突破教學 重點。
環(huán)節(jié) 7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品讀課文
這就是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 《不認識媽媽的孩子》反思這節(jié)課,從整體上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完成了“認識 14 個生 字!薄袄首x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薄俺醪蕉靡恍┳鋈说 道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边@ 3 個目標,突破了重點和難點。學生 學習興趣濃厚,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和討論。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小馬過河》選自未來出版社大班上冊藝術(shù)領域的內(nèi)容,活動中根據(jù)小馬過河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添畫,學習畫馬的外形。促進了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和繪畫能力的提高。這符合《綱要》中的要求,在支持和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shù)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xiàn)的技能和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幼兒知道小馬過河的故事。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畫馬的外形,提高繪畫能力。
情感目標:喜歡畫畫,體驗繪畫的我樂趣。
三、說活動方法
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親自動手的能力,因此活動中我將使用到觀察法、發(fā)現(xiàn)法、演示法,使幼兒能順利的理解活動中的內(nèi)容。幼兒的天性就喜歡玩耍,因此為了滿足幼兒的需求,我在活動的末尾設計了一個游戲,讓幼兒能在玩中學到知識。
四、說活動準備
相關活動的卡片若干、游戲道具、布置好活動場地
五、說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引出主題我會講述小馬過河的故事,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從而順利的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2、出示圖片,初步感知接下來,我將出示有馬的卡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大概了解馬的外形。
然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畫馬,在過程中我會對幼兒進行有必要的指導,及時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體驗游戲,深化理解通過走“獨木橋”的游戲,讓幼兒體驗到小馬過河的勇敢精神。
4、教師小結(jié),活動結(jié)束對幼兒講述一些鼓舞性的話語。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們組設計執(zhí)教的是湘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神農(nóng)嘗百草》這篇課文。以下謹就自己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及設計思路等作一簡要的說明。
一、對教材內(nèi)容的解讀。
《神農(nóng)嘗百草》是二年級語文第十七課,屬第七單元。本單元共三課,除該課外,另有兩首古詩及一個歷史故事?v觀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是以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為主串聯(lián)起來的。我想,編者選編本單元的三篇課文的目的,一定是旨在讓學生學習和積累更為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體悟詩人的情感,了解神話及歷史人物的事跡并從中得到教育和啟迪。
教材內(nèi)容,既包括作為總起的神農(nóng)發(fā)現(xiàn)“五谷”,制作農(nóng)具,教人耕種,和作為尾聲的神農(nóng)之死的部分,又涵蓋作為主體的,向人們敘說神農(nóng)歷盡艱辛,踏遍神州,嘗盡百草,身冒萬險,為人類發(fā)現(xiàn)草藥,配成藥方而造福人類的故事。就本課選編意圖而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認識神農(nóng)的豐功偉績,并從神農(nóng)的事跡中收到感染和熏陶,學習他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二、對設計理念的解讀。
在兒童接觸的影視世界中,各種神話劇和動畫片一樣不分伯仲,也許他們早就在影視片中看到過有關神農(nóng)的事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影視的作用并不能等同于對文本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有必要突出文本的特點,打破學生先入為主的形象記憶,以及可能已經(jīng)擁有的對神農(nóng)的固有看法。依照戴爾的“經(jīng)驗之塔”理論來看,過往的印象,來自于視覺,當屬觀察的經(jīng)驗,而此次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屬于詞語符號,是基于觀察的經(jīng)驗之上的一種抽象的經(jīng)驗。從觀看動畫、神話劇到研讀文本,符合從具體經(jīng)驗逐步上升到抽象的科學理論。
在教學設計上,我力爭突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力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為他們樹立自信。譬如在幻燈的制作上力爭體現(xiàn)出動感,讓學生有一種視覺的沖擊。在語言的選擇上,使用“我能……”“我會……”等詞匯,努力讓學生感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激發(fā)他們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對教學目標的解讀。
知識能力方面,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會寫其中的“嘗、炎、帝、治、病、健、康”等7個漢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神農(nóng)的事跡。
過程方法方面,要求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討論探究識字方法來識記生字,通過抓關鍵詞的方法助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要求學生體會神農(nóng)的科學態(tài)度和為人類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zhì),學習他的奉獻精神。
四、對教學過程的解讀。
對本課教學,我共設計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突出生字詞的教學和對課文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第二課時力求在前一課時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抓關鍵詞結(jié)合學生的探討等形式、渠道來達成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細致理解,對課文中心的把握和對神農(nóng)精神品質(zhì)的膜拜。第一課時是基礎知識,力求突出一個“實”,第二課時是對文章的領悟,力求突出一個“活”字。
以上就是我對《神農(nóng)嘗百草》一課的設計與領悟的一種個人觀念的陳述。由于個人學識和理念所限,對問題的認識和陳述,難免浮光掠影,掛一漏萬,乃至避重就輕,本末倒置,但借今天的機會,向彭老師及各位學友誠摯請教,請予斧正。謝謝大家!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的教學內(nèi)容。本課是一篇科學短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tài)及與人的利弊關系。
二、說目標
依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和學生情況,本課教學準備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1)學會11個生字,寫1個字,體會“落、打、飄”的用法。(2)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說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且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tài)變化和與人類關系描寫,讓讀者去猜,因此,我認為文章的重難點是:(1)認字寫字,體會“落、打、飄”等詞語的用法。(2)引導學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樣變化的;初步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3)適當?shù)剡M行知識拓展。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低年級閱讀教學應把詞句訓練放在首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自主、合作的精神。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種教法:
。1)創(chuàng)設意境法。
讓孩子們都來做小水珠,去親身體驗一下它的千變?nèi)f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這節(jié)課,我制作了優(yōu)秀的課件,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fā)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在課件的輔助下,突破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3)鼓勵欣賞法。
在小組中、班集體中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學習的信心。
2、學法:
、僮x中感悟法
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朗讀,在教學中,采取自讀、小組合作讀、開火車讀、范讀等多種形式,訓練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在此基礎上,讀懂課文。
、谫|(zhì)疑問難法
通過師生互問、學生質(zhì)疑,引導孩子更進一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③自由合作探究法
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去朗讀,討論問題,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又能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在討論中得到進步,得到發(fā)展。
五、說教學準備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需要,我搜集素材制作課件并要求學生回家充分預習。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轮i語引入
由教師利用課件直觀出示與課文有關的四則謎語,巧設懸念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強烈愿望。接著讓學生說說通過這些謎底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有可能講,都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或都跟水有關等。趁勢讓學生初讀課文。我之所以設計這樣的導入,是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猜謎是他們非常喜歡的活動,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ǘ┏踝x課文,學習生字
低年級識字是教學的重點。初讀課文前我要求學生自己給自己提要求,通過學生自己給自己提讀書要求,明確初讀目標,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再用課件直觀地出示所要認的11個生字,讓學生個體展示讀,生生挑戰(zhàn)讀、生生互評、師生互評。通過自讀、評價讀、挑戰(zhàn)讀,激發(fā)情趣,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輕松達到讀準字音,突出重難點字音的目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用好辦法記住生字,其中盡可能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如聯(lián)系法、形聲法、加減法等。因為,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jié)合。
(三)細讀、品讀課文
認字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后,選一小組學生開火車讀課文,其余學生想想“我是什么?”,讀后回答,課件點出一滴小水珠,問“誰愿意做小水珠”,可能會出現(xiàn)很多學生都想讀的情況,那正好設定情境:大家都是小水珠,自己小聲讀課文。說出小水珠可以變成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點出相應圖片,為了后面的排序做鋪墊。(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正是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習第一自然段,小組內(nèi)用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一自然段,再指名小組讀后,課件出示太陽曬,水變成汽的圖。直觀得讓學生認識到“遇熱水會蒸發(fā)”。水還會變成云,課件出示相關語句和圖片,指導朗讀,讓學生質(zhì)疑,學生可能問“我什么時候穿白衣,什么時候穿黑衣,什么時候穿紅袍?”小組展示讀第二自然段,課件出示填空,體會比較“落、打、飄”的不同用法,進行詞句訓練。(我這里所著重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學生通過體會比較不僅積累了語言,還體會到了用詞的準確。)學完一、二自然段后,課件出示“水珠、汽、云、雨、雹子、雪”圖片,學生排序,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教師范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讓學生閉眼想象后,課件出示①平靜的池水;②緩緩流淌的小溪;③奔騰的江河;④波濤洶涌的大海;廣闊無垠的大海。指導朗讀、指名讀、全班有感情地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使用課件充分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并通過多次不同層次地讀,讓學生自己接觸語言材料,用他們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分析。第四自然段主要讓學生自學,并通過課件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適當進行知識拓展。如課件出示灌溉農(nóng)田的情景,水電站,洪水暴發(fā)的情景和攔河壩。
(四)寫字
正如同識字教學一樣,寫字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同樣重要。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要寫的字,讓學生說說自己認為哪個字最難寫,學生可能會說“黑”或“器”,讓學生說說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再由教師范寫,學生點評,在書上寫好這個字,然后在剩的字中再選一個寫,先自己仔細觀察,再寫。整個寫字過程學生自主觀察生字的特點,找出寫好生字的關鍵所在,由學生自己來認識如何寫好字,取代老師一筆一畫地分析。
。ㄎ澹┬〗Y(jié),布置課后作業(yè)
將課后泡泡中的題目作為課后作業(yè)布置給學生,通過作業(yè)的形式,使語文學習聯(lián)系生活實際,鞏固所學知識,訓練學生動腦動手。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10
【說教材】
《大禹治水》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5課,文章主要寫了大禹治水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大禹的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崇高品質(zhì)。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段寫: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寫:大禹怎樣治水的。第三段寫: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寫: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傳的英雄。
【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要求,針對二年級學生特點,第一課時的學習目標如下: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力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會讀、會寫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兩個多音字,認識1個偏旁。
3、 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第一課時特點,我確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下: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初步感受大禹無私奉獻的精神。
【說學情】
古代傳說是學生感興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難在學生心中樹立,這是時代的局限。為此,我力求在第一課時就讓“大禹”的偉大形象在學生心中確立,怎么辦呢?利用多媒體,要學生從一開始就牢記“大禹”的名字,并用書上的插圖作為幻燈片的背景,讓大禹的形象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
【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本課時,試圖使用如下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競賽法等等?傊,想讓學生在輕松、競爭的氛圍中學習新知,陶冶情操。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禹的圖片)這是誰?告訴你們,他是我國古代一位英雄的名字,(板書“大禹”)通過預習,你知道他做過什么?(板書“治水”)
2、齊讀課題,你想了解什么?可以同桌交流。(相機板書:為什么?怎樣?結(jié)果?)
意圖:用圖像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自然結(jié)題。學會質(zhì)疑是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力爭做到:學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師要教授的。
二、初讀課文
(一)自讀課文
要求:認真拼讀生字,把課文多讀幾遍,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意圖:學生有疑問后會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這時,讓他們自己讀書,滿足了這種需要,同時,自瀆課文也是在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消滅“攔路虎”
1、看書上的字,一齊拼讀。
2、出示生字卡片,小老師領讀。
3、一口喊出這個字。(齊讀、開火車讀)
意圖:學習生字可以靈活機動,有學生齊讀,有指名讀,有開火車讀還有小老師領讀,形式豐富,學生感興趣,學起來不枯燥,自然效果佳。
三、讀書比拼
1、師生大擂臺(分別讀一句。)
2、下面,老師來做裁判,我們來一場男生女生大比拼,看看我們班的女生讀書棒,還是男生讀的強。
意圖:采用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試較量中做到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四、解決問題
現(xiàn)在,黑板上的問題你弄明白了嗎?課文中就有答案,找一找,并用“——”畫出相關的句子。
意圖:學生的質(zhì)疑不是形式,此環(huán)節(jié)要學生在文中找答案,既讀了書,又學會了整理答案的能力。
五、做操寫字
看著這些字你想提醒別人注意什么?(相機寫出這幾個字)
意圖:學生并不喜歡寫字,在動筆前讓學生動起來,做做寫字操,活動了手指也調(diào)動了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在描紅寫字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展示學生的作業(yè),鼓勵其他學生繼續(xù)寫好字。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7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1-12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1-16
二年級語文上冊北京說課稿06-25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02-17
二年級上冊《假如》語文說課稿03-09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1-02
二年級上冊語文《清澈的湖水》說課稿03-13
關于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1-26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識字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