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5-20 05:08:1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三顆紐扣”的房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大與小中三篇主體課文之一。

  《“三顆紐扣”的房子》選自意大利通話。故事記述了木匠三顆紐扣做了一間很小的可以推動的房子到外地去謀生。晚上,遇上了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前來求助避雨的人接二連三,他來者不拒。國王受到了啟發(fā),決定放棄王位,拉著小房子周游全國,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篇童話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的愛心雖小,卻能溫暖眾生。

  這篇童話寓言樸實無華、通俗易懂,故事情節(jié)雖然不是起伏跌宕,但發(fā)展層次清晰,重復的情節(jié),重復的語言,刻畫出窮木匠純樸、善良、美好的心靈。把好人的心雖小,可容得下全世界的人的哲理巧妙的解釋了出來。

  二、說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大多十歲左右,他們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欲。在學習活動中他們思維活躍,接受事物較快,其有意注意和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有所增強,能努力探索問題的結(jié)果。在言語發(fā)展水平由口頭言語向書面言語過渡。小學四年級以后,他們的書面言語水平逐步得到發(fā)展。閱讀能力也由朗讀向默讀發(fā)展。

  三、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會寫本課的12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默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4.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明白這樣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的愛心雖小,卻能溫暖眾生!

  四、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讀課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領悟概括課文中心意思的句子,培養(yǎng)學生見困助人的愛心。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ㄒ唬、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意大利童話《“三顆鈕扣”的房子》,注意看老師板書。

  師邊板書便說:“紐”字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一個生字,注意看老師寫:左邊一個“”,右邊一個“丑”,要寫的左窄右寬,讀作“紐”。

  生齊讀課題

 。ǘ⒊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輕輕翻書,認真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序號。注意,課文較長,可以先快速的看完一遍了解課文大意,再有重點的讀課文。

  生快速默讀

  2、認讀生字:

  師;生字會讀了嗎?先請同桌兩人互相指著認字表的生字來讀一讀,把字音讀準。生互相指讀。

  師:我們來讀讀大屏幕上的生字

  鈕扣 出租 擱置 錘子 刨子 鋸 門檻 膝蓋 拒絕 仆人 嘭 寡婦喇叭 娶親 笑瞇瞇

  在這節(jié)課要學的生字中,有一個字容易寫錯(出示“膝”字) ,誰來給大家提個醒,說說寫這個字是該注意什么?生說

  拿出你的手來和老師一起寫寫這個字。(師在田字格中范寫“膝”字)

 。ㄈ、深入學習,感悟寓意

  1、再讀課文

  師:同學們已經(jīng)為課文自然段標上了序號,一共多少個自然段?(60個)這篇課文很長,同學們在學習這樣一篇長課文時,可以先快速的看完一遍,然后再重點閱讀某一部分。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個方法來學習這篇童話故事。請你快速的看一遍課文,看看“三顆紐扣”的房子到底是一間怎樣的房子?(生略讀課文)

  師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一個人、十三個人、全世界的人

  師:這些都是同學們讀書的過程了解到的。咦,老師就不明白了,“三顆紐扣”到底給自己做了一個什么樣的房子呀?

  請自由朗讀1--4自然段,劃出相關的句子。

  2、學習第一部分

  師:誰來讀讀你劃的語句?

  相機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師:你感受到這是一個怎樣的房子?從哪里你感受到了它很小?(生抓住相關的詞句來理解體會)

  師:你能讀一讀,讓我們感受到房子真的很小嗎?(指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來讀出感情)

  3、學習第二部分

  師:通過讀書,我們知道了“三顆紐扣”的房子很小很小,僅僅擱得下他一個人,可是怎么又裝得下十三個人呢?這十三個人有是些什么人?請你默讀5--33自然段,邊讀邊劃出相關語句。

  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需要幫助的人)在這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三顆紐扣”的房子給他們遮擋了風雨,從這你看出“三顆紐扣”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顆紐扣的房子雖然很小很小,但還是容下了十三個人,看來問題不在于房子的大小,那在于什么呢?小聲讀讀國王與三顆紐扣對話的部分,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課件出示中心句: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可一個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師: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來說說?

  師生交流

  師:你認為一個“好人的心”是一顆怎樣的心?

  相機出示句子: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可一顆( )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引導學生帶到句子里說說)生填空交流

  4、小結(jié)

  師:是呀,人的心雖然只有拳頭那么大,可一顆善良的、無私奉獻的、充滿愛的心可以容得下全世界的人(教師一邊小結(jié)一邊完成板書),溫暖每個人的心,愿我們都擁有一顆這樣的心。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難忘的八個字》的第二課時,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我”由于生來就是唇裂,而且先天左耳失聰,所以擔心沒人喜歡,非常自卑,上三年級時,在一次耳語測驗中,倫納德老師在“我”耳邊說:“我希望你是我女兒”,這八個字仿佛是一束陽光溫暖了“我”受傷的心,使我永遠難忘,是倫納德老師用愛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

  二、說教學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我設計了3條教學目標。

  繼續(xù)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了解殘疾的“我”在一次耳語測驗中,受傷的心靈得到溫暖的故事,體會倫納德老師對“我”母親般的關懷,加深熱愛、尊敬老師的感情。

  三、說難點

  這一課時設計了2個重點:了解“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以及在耳語測驗中“我”是怎樣做的。

  1個難點: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倫納德老師對“我”說的八個字的特殊含義。

  四、說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學生質(zhì)疑:是哪八個字?為什么難忘?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走進一個小女孩的內(nèi)心世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用筆標畫出描寫女孩外貌的句子。你認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女孩?殘疾、難看、受傷······)

  3、品讀課文,走進小女孩的內(nèi)心世界。

 。ǖ谝淮无D(zhuǎn)換角色)這是一個難看的、殘疾的、心里受傷的女孩,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呢?假如你是就是這個有缺陷的小女孩,你的心情是怎樣?(不高興、悲傷、傷心指導朗讀)自己練習展示評讀(第二次轉(zhuǎn)換角色)假如你是這樣的一個小女孩,最渴望得到什么?在小女孩最渴望被人愛,被人關心的時候,倫納德老師在一次“耳語測驗”中,走進了小女孩的內(nèi)心。默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小女孩在這次的“耳語測驗”中是怎么做的?(以讀為本讀中體驗讀中感悟)我為什么這么做?老師怎么做?(第三次轉(zhuǎn)換角色)假如你就是這個殘疾的、不漂亮的、除了家里人以外,沒有人會喜歡的女孩,聽到這樣動情的`八個字,你會有怎樣的感受?(高興、快樂、溫暖、幸福、感動······)指導朗讀。

  比較句子:a這八個字令我難忘。 b這八個字令我永遠難忘。 c這八個字仿佛是一束燦爛的陽光溫暖了我受傷的心,令我永遠難忘。

  讓學生通過比較,感受這八個字無限的力量。從而體會因為這八個字“我”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受傷到溫暖)以及這種變化來源于什么·····?

  最后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在同學、小女孩眼中她又是什么樣的呢?朗讀第二自然段。匯報。外貌的描寫到心靈的描寫。通過朗讀,表達出“我”對老師這份深深地愛嗎?練習展示(指導)

  4、拓展小結(jié)。

  倫納德老師用她那博大的愛心改變了小女孩的一生。正是這難忘的八個字,使得昔日那個丑陋的、殘疾的小女孩成為了一位知名作家,就是這篇課文的作者———瑪麗·安·伯德。你們喜歡這位老師嗎?說出你的理由。如果你是當時的倫納德老師,在下一次的“耳語測驗”中,會對她說些什么呢?小組討論交流。把想說的寫下來,然后匯報。

  5、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是這樣想的三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朗讀能力及語言感悟能力,能根據(jù)生活實際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但他們對殘疾給人心靈帶來的傷害、痛苦感受還不深刻,教學中,我注意激活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3單元第9課帽子類似的文章),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和文本之間進行對話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以己推人”,感受小女孩內(nèi)心世界。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理解課文內(nèi)容。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樂于參與、勇于參與,并且敢于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總之:就是想通過“靜心默讀、動情誦讀”的讀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我手寫我心(意在讓學生表達自己對小女孩的關愛之情,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的寫味;來突出語文課堂“語文味”的。

  6、教學效果。

  學習本文之后,學生應該能從倫納德老師的言語中,感悟到什么是真正對人的關心,什么是真正對人的愛。它不是光有一份心就可以的,還需要正確的表達方式,而這種正確的表達方式正是“關心”的體現(xiàn),是“大愛”的體現(xiàn),是“潤物細無聲”的。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3

  《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話形式來說明科學常識的講讀課文。課文從“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xiàn)象,講了下雨前一些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這篇課文,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因果聯(lián)系,教給學生通過動物行為的變化來觀測天氣的方法。這既是一篇學習語文訓練語言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識字教學按初讀課文,讀準了字音;講讀課文,理解字義;總結(jié)課文,認清字形三個步驟進行。尤其是注意在講讀課文中幫助學生理解字義。例如:在理解“搬”時,首先我讓一名學生上臺表演搬的動作,其次讓學生觀察老師手中的粉筆能不能用搬,為什么,該用哪個詞。進而讓學生明白“搬”是在拿很重的東西時才會用到這個詞。

  二、注意聯(lián)系,訓練思維。

  教學時,抓住關鍵詞語,研究這三種自然現(xiàn)象與下雨的聯(lián)系。如:燕子為什么會飛得低?要抓住燕子正忙著捉那些飛不高的蟲子來理解。還可問學生燕子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導學生進一步發(fā)現(xiàn)燕子的思考過程:蟲子飛不高→翅膀上沾了小水珠→空氣很潮濕→所以要下雨。

  三、及時滲透品德教育。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通過語言文字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小動物們互相關心的好品德,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如小魚對小白兔說:“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币笇W生很好地體會感情。再如通過小白兔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能積極去問別人,教育學生要多觀察周圍的自然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四、加強朗讀訓練,注意形式多樣。

  對小學生來說,朗讀是體會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重要手段。教學時,對課文中的.重點句段,要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通過反復朗讀,讓畫面呈現(xiàn)在學生頭腦中,讓情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為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個別讀,有集體讀,有分段讀,也有全篇讀,有一問一答的對話式讀,還有引讀等等。教師以讀助講,學生以讀助學,不僅使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貓》這篇課文細致、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全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本文的語言優(yōu)美,淺顯易懂。

  課文先從三個方面具體表現(xiàn)貓的性格古怪:講它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講它高興時和不高興時絕然不同的表現(xiàn);講它什么都怕,但又很勇猛。這三個方面的表現(xiàn),看起來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實,所以說貓的性格實在古怪。再講它小時候十分淘氣。表現(xiàn)在:一是剛滿月,腿腳還站不穩(wěn)時就愛玩;二是稍大一點膽子越來越大,也就更加淘氣。

  課文在描述貓長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淘氣時,處處流露對貓的喜愛之情,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間接體現(xiàn)。本文語言淺顯易懂,優(yōu)美樸實。這是課文在表達上的兩個特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無憂無慮、任憑、屏息凝視、抓癢、稿紙、豐富多腔、摔跟頭、跌倒、膽子、開辟、遭殃、責打”等詞語。其中重點是“任憑、豐富多腔、開辟、屏息凝視”。最難的是“屏息凝視”的理解。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花貓的古怪性格,小時侯的可愛,體會作者對花貓的喜愛之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

  (一)能力目標

  1、在“猜”中繼續(xù)練習學會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在猜中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方法的訓練。

  3、學習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

  (二)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

  難點:體會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一)猜——猜中有比較

  猜中結(jié)合上下文讀書——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是我們的課題,也是新課標的核心所在,也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大主題。借助課題研究的良好氛圍,我在平時大膽地嘗試。

  我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方法就是一個字,就是一個“猜”字。“猜”既是本節(jié)課的教法,也是學生的學法。猜沒有問答那樣嚴肅,要求一板一眼,必須正確。問題無論是老師提出還是學生提出,似乎都要求答出正確的答案,心理壓力較大,學生思維受到一種目的的限制,放不開,個性得不到張揚,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創(chuàng)新性得不到良好訓練,與我們創(chuàng)新的主題不相符。

  猜常用于各種游戲之中,識字教學中也常用。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應用,有很多好處。猜的形式較多,師說生猜,生說師猜,生說生猜(小組進行,全班進行)。猜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猜字詞的理解,猜句段的理解歸納,猜思想感情的把握,猜體會到的寫作方法,猜未弄懂的問題……無論那種形式,無論那種內(nèi)容,學生都是在一種比較開放的,比較輕松的交流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思考。

  猜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融為一體,就是猜的學生,在猜的時候,也不象“答”那樣被動,而是主動去猜。游戲的經(jīng)驗,極大的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即使是成績平平的的學生也敢來猜。沒有壓力,“猜”不是“答”,猜自然可以不正確,不怕犯錯誤。猜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思路開闊,這正好給教師分析學生學情提供了實據(jù),便于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教師從學生的猜中,準確地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對語言的理解水平,找到恰當?shù)囊肟赡苤R世界的方法。猜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他們爭對同學的猜題,老師的猜題,可以大膽的發(fā)表意見,特別是自己獨特的見解。有時還能面對大作家的作品發(fā)表不同見解,理由還很充分,這才是創(chuàng)新的培育氛圍。

  當學生的意見與書上有較大出入時,這正是老師利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語感訓練的好機會。學生對相近的詞進行比較,對自己猜的詞與書上的詞進行比較。猜可以將許多學法用于其中。

  (二)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為教學服務的。因為本文語言淺顯易懂,為了不沖淡學生在語言中的豐富想象。所以,我用這樣的課件對課堂加以形象,補充。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

  1、猜前初讀引學法

  自學初讀生疑問——因為這是第八冊的課文,學生手中沒有書,借此機會,我將課后填空練習流在課文之中。學生自讀不完整的課文,發(fā)現(xiàn)空白,產(chǎn)生疑問。

  依據(jù)疑問引出猜——師問:讀了竟今天這篇課文,大家發(fā)現(xiàn)什么不對勁的地方嗎?學生自然會回答出課文的不完整。然后我就說:“今天,我們就來猜猜空白處原文是什么樣!边@樣的設計讓學生在讀書中自發(fā)產(chǎn)生疑問,為把握全文主要內(nèi)容,為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對課文充滿個性的理解,奠定了基礎。這是對學生進行語言創(chuàng)新訓練和思維創(chuàng)新訓練的開始。

  猜前引出讀書法——大家說說要猜著,你想到采用什么辦法?(結(jié)合上下文讀書思考)猜是一種讀書方法,也在這營造出一種氣氛。要學生自主猜出原文,得靠他們已有的讀書經(jīng)驗,讓學生說出讀書方法,互相提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讀書思考。

  2、猜中交流解文意

  猜中品讀練填空——學生采用各種方法讀書,猜測文中空白處是什么。猜的形式多種多樣,老師讓學生猜,學生讓學生猜,學生讓老師猜,小組內(nèi)互猜,全班一起猜。邊猜邊評,評中思考,一邊思考一邊讀書,答案就在這互動的過程中接近。本課語言淺顯易懂,猜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遇到困難時,應多讀書思考,在讀書思考中,在探究中,在比較中,始終讓學生飛翔在語言情景中,發(fā)展語感水平。學生不正確的答案是教師引導學生的大好機會。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猜測,分析學情,選擇引導方法,巧妙地將學生從已知知識世界引入未知知識世界。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學生學習的幫助者。

  3、猜中引思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我們的主題,包括語言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創(chuàng)新。猜在閱讀中的應用,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示范。學生在猜答案中,如在游戲中,比起回答問題來,興趣濃厚,沒有心理壓力,思路更加開闊。學生不能一猜就中,正是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的時侯,表達不受原文的限制,有的答案雖與原文不一致,用在那兒也很恰當,并充滿個性,學生語言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發(fā)展。不斷的讀書思考,敢于對原文猜想,在創(chuàng)新思維上是一種訓練,創(chuàng)新精神上也是一種激發(fā)。

  4、猜中引評學交流——合作是未來人成功的基本素質(zhì),也是新課標提倡的重要學習方式。本課互猜互評中,學生既進入到語言環(huán)境中交流,還進入到心靈中交流,因為互猜的是心里所想。

  5、猜題目歸納全文——在一邊猜一邊填空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幾對詞的矛盾,從而體會貓的性格古怪,從貓的性格古怪中,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再讓學生猜課題,在不同的課題中再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理解。

  6、猜中激趣愛語文——無論是猜文中空白,還是猜課題,課堂中,學生似乎在游戲的心理中。在猜測中,學生感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連大作家的作品也敢猜測,有的地方做了修改一樣正確,成功之感自然而強烈,學習興趣自然濃厚,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中漸漸培養(yǎng)對語文的熱愛。其中,教師要對學生成功之處多加肯定。

  以上是完成這節(jié)課的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訓練環(huán)節(jié)。課文的難點,“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通過這樣一步一步地讀書猜想,難點就變得很容易解決了。

  7、猜后

  后猜延伸用寫法——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幾種小動物,示范說一種的性格特征,舉一個真實具體例子,讓學生來猜是什么動物。然后叫學生來說自己喜歡的動物特征,其他同學來猜是什么動物。也可以背誦兒歌、古詩,讓同學猜寫的是什么動物。

  (四)板書設計

  將原文中用來猜的詞語用課件展示出,每個詞卡用一種相符的性格貓送出。板書的內(nèi)容就是學生猜測的詞。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5

  說教材

  《落花生》是人教版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敘事散文記錄了作者許地山小時候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jié)的經(jīng)過,通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以小見大,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雖然文章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說法,卻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因此,對于本課的教學我從新課標出發(fā),結(jié)合本單元的教學任務,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精神,我把《落花生》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技能目標: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懂得什么是借物喻人。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會花生的默默奉獻的可貴品質(zhì),理解心靈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教學重點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教學時應突出這一特點。

  說教法、學法

  良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教法和學法的和諧統(tǒng)一。語文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根據(jù)教學目標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選擇了多種教法和學法配合實施,體現(xiàn)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的特點,努力追求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1. 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和實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形象的理解課文,真正的把握文章內(nèi)涵。

  2. 談話法。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課本和學生應是對話和交流的關系,談話法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是我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

  3. 朗讀法。語文課程應以讀為本,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指導,感受課文的深刻含義。

  4. 練習法。好的練習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并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5. 自主、合作、探究法。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生生交流,師生互動,解決重點問題。 教法和學法是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的。本課采用以上五種主要的教法與學法,既突出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又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用活潑簡單的謎語導入新課:同學們,老師請你們猜個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誰能猜出謎底是什么?學生猜出謎底后,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花生,讓同學們觀察,隨后我利用多媒體出示花生成長的圖片,邊出示邊講解課題:花生因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植物學上稱之為“落花生”。我這樣設計導入,主要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二.整體感知,探究學習

  本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展開記敘,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分析課文結(jié)構,然后師生交流,把課文分成以下三大段理解: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收獲節(jié),并為過收獲節(jié)做準備; 第三段(第3自然段至最后):寫父親和我們品花生議花生,父親對花生的贊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

  三.重點導讀,讀中悟理

  注重閱讀體驗,加深理解,受到感情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是新課標的新要求,也是重要的閱讀教學策略。為了突破“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這一教學重點,我指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第三段品花生議花生:首先,學生齊讀,初步體會。并討論:姐弟們說到了花生的哪些好處?父親又說到了哪些?(兄妹們說“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歡吃”,這些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說的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卻是最重要的特點: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第二,多媒體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父親怎樣議花生?父親對花生的第一次議論,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果實是否露在外面來比較,以突出花生即使是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于表露的品格。其中“鮮紅嫩綠”“高高的掛在枝頭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長在地上”形成鮮明對比,我再一次利用多媒體播放它們的對比圖片,并在圖片上用文字概括出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比較,幫助學生理解花生雖沒有桃子、石榴、蘋果的外在美,卻具有內(nèi)在的可貴品質(zhì)。為了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我把課文設計成填空,在課堂上和學生們一起做,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附:填空練習: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浚坏谌,分角色朗讀,深入體會: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最可貴之處,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能像花生那樣,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最后,我再次拿出花生讓學生們觀察,直觀的體會花生的樸實無華,感受它的可貴品質(zhì)。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是未來社會對人的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請同學們互相交流討論:父親說的“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和作者說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兩句話的含義。學生討論完之后,我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觀點,并注意引導學生在外表美和心靈美面前,應該更看重心靈美,更看重能實實在在為人民做好事。一個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績,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許比外表賞心悅目的人更難,但如能默默無聞、毫無怨言地去努力,給別人帶來好處,應該說更了不起,也更讓人敬佩。這時,我抓住時機,趁熱打鐵地告訴學生課文由議花生講到做人,以小事物闡述大道理,這種寫法就是借物喻人。這時,我在多媒體上打出兒歌: 姐弟種花生,居然收獲豐。 父親巧教誨,影響“我”一生。 我這樣做,目的是想利用淺顯易懂的兒歌,概括全文,突出文章借物喻人的特點,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五.拓展延伸,把握文章

  布置作業(yè): 思考題:

  1. 文中寫“種花生—收花生—品花生—議花生”四個過程,想一想哪些內(nèi)容詳寫,哪些內(nèi)容略寫,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2. 聯(lián)系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想一想我們周圍的哪些人也像落花生一樣,樸實無華卻默默奉獻? 動手題:找出文中的好詞佳句,并會用好詞造句。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回歸生活世界。我的作業(yè)有助于學生對生活進行反思、體驗,進而提升、完善。并為本課的第二課時埋下伏筆,做好鋪墊準備,幫助學生深度把握課文。體現(xiàn)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6

  一、根據(jù)課標說教材

  本冊教材在編排上有兩個重點訓練項目:一是體會句子里含著的意思,二是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短羯焦ぁ芬徽n處在本冊教材的第二單元,這組課文通過不同的人和事揭示了怎樣做人的道理,本組課文訓練重點是“體會句子里含著的意思”,有些具有深層含義的句子必須細細體會,才能讀懂意思。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的主要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或時代背景來理解句子的含義!短羯焦ぁ芬徽n在本組課文中是第一篇課文,課文通過記敘泰山上的挑山工負擔重,走的路程比游人長,但都走在游人的前面,揭示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堅持不懈地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達到目的。課文先從泰山上的`挑山工談起,引出疑問,再通過“我”的經(jīng)歷解決了疑問,最后寫“我”從中受到的啟發(fā)!墩Z文課程標準》對第三學段的閱讀明確指出: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再加上五年級的學生剛進入第三學段,需要整體提高語文素養(yǎng),結(jié)合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14個生字,會正確讀寫光溜溜、貨物、誦讀、肌肉、拘束、耽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句子,了解挑山工負擔重、路程長,但走得比游人快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挑山工說的話中蘊含的哲理和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針對內(nèi)容說教法

  為了達到上述各項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本課時選用的基本教法是:1.以疑促讀,以讀促思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教學本課時,我既要設計好能促進學生認真讀書的問題,也要鼓勵學生質(zhì)疑問難,讓學生帶著疑問充分地讀書思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2.以讀為本,讀中悟情法。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學本課時要采用多種形式、各種層次的讀書方式,讓學生在瑯瑯的讀書聲中悟情明理。

  三、著眼學生發(fā)展說學法

  因為學生才是語文學習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作為教師,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所以我在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主要采用以下的學法:1.自讀自悟法。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2.批注圖解法。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在課本的空白處,用精練的詞句寫下自己對文本的點滴感受,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閱讀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文字的理解、感悟,而感悟文字的方法很多,能根據(jù)語言文字畫出相應的圖,也是一種方法。教學本課時理解挑山工的“折尺形”路線,讓學生邊讀書邊畫出圖形。

  四、整合資源說過程

  鑒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教法學法的確定,我是這樣設計教學流程的:本課教學分兩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掃清閱讀障礙,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條理,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第二課時復習檢查,理解課文二、三部分,體會句子里含著的意思。下面我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7

  說教材:

  《第一次抱母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哄母親入睡,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更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

  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圍繞“奉獻愛”這一主題,就本課而言,能通過閱讀感受到課文中母親一生無私奉獻的高大形象、體會兒子得知母親“竟然這么輕”后的愧疚心情,也不忘護士“又很小心地把邊邊角角拉平”這個細節(jié)動作里所傳遞的關愛與敬意,就是學生通過學習全文后應收獲的知識點。本單元另外三篇課文是《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番茄太陽”》《我不是最弱小的》,分別闡述了對社會的關愛、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弱小者的疼愛,本文則從回報母愛的角度記錄了“烏鴉反哺”的感人體驗。歌頌了人間真情,教育學生要關愛母親,懂得回報。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教材單元編排意圖及本課特點,我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并積累重點詞語;

  2、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并學會向母親表達愛。

  教學重點: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和重點句子,體會母親的艱辛、感悟母愛的偉大。

  教學難點: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聯(lián)系學生實際,激發(fā)學生報答母愛的渴望。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說教法:

  由于本班的孩子都是進城務工子女或是留守兒童,家長平時忙于生計,和孩子的交流溝通較少,已使大部分孩子對父愛、母愛的認識不知不覺變得淡化,因而把握文本的情感有一定的難度,而本篇課文恰恰是幫助孩子反思母愛、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的好素材!缎抡n標》明確指出:語文的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采用了以讀悟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即讀悟教學法: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在本文的朗讀方式上,采用個別讀,分角色讀和全班齊讀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情境,讀中悟情。

  此外,為了更好地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我還要采用了以下兩種教學法:一是情境教學法:使用圖畫來展示情境、用音樂來渲染情境、用語言來描述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語文。二是聯(lián)想感悟法:在文中幾處較難理解的地方,讓學生通過想象來理解母親的艱辛。如理解“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這句話,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自己的母親。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讓學生在腦海中呈現(xiàn)出豐富的視像,將文本語言扎根在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中。

  說學法:

  《課標》提出:學生當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天天面對母親,卻不一定感受到母愛,也不一定體會到母親的辛苦,這就是我班學生的現(xiàn)狀,更讓人失望的是,根據(jù)平日觀察及家訪了解,有一位同學甚至對母親懷有排斥反感的態(tài)度!罢Z文以情作譜,以愛作詞!弊鳛檎Z文教師不能只栽樹不育林;只教書,不育人。因此,我選用“朗讀—體驗—感悟—實踐”這種學法,即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加深對課文重難點的理解和體驗,并從中得到思考和感悟,最后能引申到用點滴行動回報自己的母親。也許一節(jié)課不能改變什么,不能使學生對母親的認識上升到一個理性的高度,但如果學生能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感悟到“我要關心我的母親,我要回報我的母親”有這樣一種朦朧的思想意識也就達到目的了。

  說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導入新課、初步感知課文、讀悟理解課文、升華總結(jié)課文、作業(yè)安排,鞏固所學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母親》。讓學生說說這首歌里歌唱的是誰?并提出: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贊美媽媽,你會說什么?如果讓你抱一抱媽媽,你會有什么感覺?老師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回答進行提問,師生交流抱母親的不同感受。進而引入新課并板書課題:第一次抱母親

  【設計意圖】新課教學之初,用音樂作為師生對話、交流的背景,創(chuàng)設溫馨的情境氛圍,學生能夠較快地進入教學所需要的情景之中。談談抱母親的感受,迅速地喚起學生心目中母親的美好形象,同時也為引出課題做好鋪墊,為學習本文鋪設感情基礎。

  二、初步感知課文

  首先是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出不會或者不懂的字詞,并提醒學生:眼到、心到、手到。學生讀、圈畫生字之后,同桌互相讀生字詞,初步交流釋疑解惑。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討論交流情況出示預設的生字詞進行檢測。學生輪讀生字詞,指導寫“摔”和“瘦”字,并認識“疚”字的'讀音。

  接著是指名學生讀課文,檢查學生是否能把句子讀通讀順,并讓學生相互評價。

  最后是再次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著課題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讀后交流并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予以點撥和提示。

  三、讀悟理解課文

  《課標》中關于第二學段閱讀教學有以下明確要求: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因此,讀悟理解課文環(huán)節(jié)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充分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本課重點句——“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為例。在反復閱讀教材時我發(fā)現(xiàn)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沒想到”,這三個“沒想到”正對應著重點句中的“竟然”。它們對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是有幫助的。于是用三個“沒想到”貫穿整節(jié)課的教學。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回答“作者第一次抱母親的感受是怎樣的?”,學生能夠很快找到“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出示這個句子,再問:“竟然”是什么意思?學生可以理解為“居然,沒想到”。教師再引導:“作者沒想到什么呢?從文中找出句子來說明!

  于是會找到這樣三個句子;

  A、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

  B、護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責怪說:“你使那么大勁干什么?”我說:“我沒想到我媽這么輕。”

  C、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讓學生反復讀這三個句子,通過朗讀把作者的當時心情表達出來,既訓練了朗讀,又促進了理解。接下來,借助情境圖,引導學生透過字面展開想象,理解“重擔”一詞包含的外延;

  夏天,烈日炎炎,母親汗流浹背,她手里(),背上( ),肩上( )。

  冬天,冰天雪地,母親頂著寒風,她手里(),背上( ),肩上( )。

  在我成長的日日月月,母親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她手里(),背上( )肩上( )。

  此時,設計這樣一個情景:我們四年級同學平均體重是40斤,如果請你背一個同學從校門口上三樓到教室,你感覺會是怎樣?課文中母親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相當于兩個半同學的重量啊,再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緊接著拋出這樣一個問題:“母親肩上挑的僅僅是那100多斤重的東西嗎?母親的肩頭還承受著什么?”

  我們家上有老,下有小,爺爺奶奶生病了,母親()。為了讓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吃得飽,上得起學,母親( )。我們長大了,要出遠門了,母親( )。

  這時老師引導朗讀:母親,一個只有80多斤的弱女子,挑起了生活這副最沉重的擔子,這份艱辛,等到母親病倒了,病得不輕了,兒子才真正體會得到,愧對母親呀!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回憶。學生感情齊讀句子:在我的記憶中,……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緊接著,在理解母親說的話“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這番話的意思時,出示幾幅情境圖,如:清晨、中午、生病、學習等時候,引導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母親,這樣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fā),自然縮短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最后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中加深理解,瘦弱的母親能承受那么重的擔子,這并不是母親的力大無窮,而是母親對我們的關心,對我們的愛護,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

  四、升華總結(jié)課文

  在《燭光里的媽媽》的音樂聲中,用朗讀帶領學生走進“作者抱母親入睡”這一情景,啟發(fā)學生理解這淚水背后的含義,學生體會到這是幸福的淚水,感動的淚水,高興的淚水……通過“無數(shù)次”和“第一次”的比較,讓學生認識到母親給予我們的太多,而我們給予母親的太少,學生自然想到孟郊的一首詩:《游子吟》,并板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最后通過朗讀,讓那種濃濃母子之情充溢在學生心中。

  五、作業(yè)安排,鞏固所學。

  1、讀一讀、寫一寫課后練習2、3。

  2、積累文中你認為優(yōu)美的詞句或語段,或者搜集有關贊美母愛的文章讀一讀。

  3、學唱一首給母親的歌;

  4、為媽媽做一件事,并將它記敘下來……

  在本課重難點的處理上——

  本課的重點是: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和重點句子,體會母親的艱辛、感悟母愛的偉大。

  因此教授重點時,我預備刪減瑣碎的分析理解,去除思維度不高的提問,緊緊抓住課后思考題:“母親竟然這么輕”,“我”的心里為什么很難過?這一核心問題展開閱讀理解,以求達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第一課時,請學生交流初讀課題時產(chǎn)生的想法,提煉出“作者為什么抱母親?”和“作者第一次抱母親是什么感受?”這兩個有價值的問題,接下來的自讀自悟活動中理清課文條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到“母愛的無私和博大”。

  本課的難點: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聯(lián)系學生實際,激發(fā)學生報答母愛的渴望。

  為了突破難點,第二課時著重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母親說的話“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以及思考“母親流下的是怎樣的淚水?”從而達到整體感悟,情感升華。

  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本節(jié)課的板書按照教學思路,通過“輕、重”這兩個字,即母親身體之輕和肩上擔負的責任之重形成鮮明的落差,勾勒出勤勞母親的形象,感悟母愛;通過孟郊的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學生懂得回報母親,感恩母親。因此我用關鍵詞和主旨句來設計了板書。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8

  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1974年春天,陜西臨潼縣的農(nóng)民在打井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兵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藝術家們的杰作終于重見天日。

  這篇狀物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仔細讀讀課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來介紹以上內(nèi)容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了秦兵馬俑的價值和出土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紹兵馬俑的規(guī)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寫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寫了秦兵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這篇文章的教學要求與重點就是:

  1、憑借課文的語文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2、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領會過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這篇文章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差甚遠,全班沒有一個親眼見過,如果光靠老師說,他們一定是聽得云里霧里,索然無味。所幸,網(wǎng)絡社會為學生更快速、直接地學習這課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學生可以根據(jù)網(wǎng)站中的圖片、文字等大量資料,盡情地遨游于秦兵馬俑中,如果此時再由老師來講解,又顯得多余了,于是,我在教學設計中緊扣重點,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自己去尋,去學,去實踐,而老師僅僅做了一個穿針引線的指導者、引路人。

  這個網(wǎng)站是為六年級學生學習《19秦兵馬俑》一課專門制作的學習主題網(wǎng)站,共分九個版塊!爸黜摗笔菍W習的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學習有問題,可以點擊“選題探究”,在打開的網(wǎng)頁打出自己的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呢?可以點擊“課文點導”,去研究自己的問題,也可以點擊“資料集錦”或直接上網(wǎng)(點擊“在線資源”)對解決問題會有很大幫助。需要討論,可點擊“討論交流”,體現(xiàn)協(xié)作精神!學得怎樣,肯定想自我測試,可點擊“在線測試”看看自己學得怎么樣。怎樣匯報自己研究的成果呢?只要點擊“呈現(xiàn)評價”就會提醒你!還有問題下課繼續(xù)研究!回家有問題,可點擊“給我來信”以電子信箱形式發(fā)給我。

  在教學這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時候,我抓住書后的第4題來進行。書后的'問題是:“這篇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兵馬俑的,是用哪句話連接起來的?”

  課文著重介紹了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和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這兩部分是通過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話,即“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連接起來的。這句話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具體描繪了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

  文章又是怎樣介紹“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呢?過渡一下,讓學生自學第三部分,自學要求就是:

 。1)讀一讀,在文中圈出表示外貌、神態(tài)、動作的詞。

 。2)議一議,你喜歡哪一類兵馬俑,為什么?小組交流。并且自己從網(wǎng)站中尋找你感興趣的內(nèi)容。

  (3)演一演,根據(jù)書上的描寫做一個動作,其他同學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接下來讓學生自己交流。

  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用心地讀讀第三至十自然段,說會真正體會到:“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從而,由衷地熱愛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贊美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最后安排的作業(yè)就是:

  1、依照文中的過渡段練寫片斷。

  2、繼續(xù)搜集秦兵馬俑相關的課外資料,把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制作成一個Powerpoint,下節(jié)課交流。

  在這樣的安排下,我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感興趣地學習,給他們提供環(huán)境,一個容量較大的網(wǎng)站;給他們提供一個舞臺,自編自演,展示才能;給他們一個擴展的空間,制作Powerpoint交流。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9

  一、教材說明:

  菡子的《八只小貓》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課文通過對景德鎮(zhèn)的瓷小貓生動的描敘和精要的介紹,贊美了我國傳統(tǒng)工藝品制作者們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表現(xiàn)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生活中美的追求、憧憬之情。

  這篇文章緊緊扣住瓷小貓是兒童玩具的特點,自始自終用擬人手法,觀察仔細,描寫生動,既有正面描寫,又有側(cè)面描寫,既有個體描寫,又有整體描寫,字里行間洋溢著純真和童趣;同時在記敘中穿插說明,說明性文字簡潔準確,把為什么“打敗了日本的瓷小貓”的原因交待得一清二楚,更說明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歡不是出自個人的偏愛,而是有客觀的依據(jù);另外,縱觀本文思路,條理清晰,全文按總分總展開,第2段層層遞進描敘了觀賞瓷小貓的四個發(fā)現(xiàn),第2段與第3段互有因果、補充和層遞關系,文章最后一段從愛玩具到更愛藝術品到愛一切美好事物,主旨得以提升,文章蘊涵豐富。

  二、教學對象分析:

  二期課改的內(nèi)涵是要讓課程適應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讓課堂真正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園地。在小班化教學實踐過程中,同學們能夠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在組長的帶領下能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大,其中的部分學生有點怕難為情,因此在組內(nèi)互動時不夠積極。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課文,知道作者喜愛八只小貓不僅是由于她們姿態(tài)和神情的可愛,還因為這是一群為國爭光的小貓。

  2.知道作者寫《八只小貓》的觀察順序。先是一只一只地看,再是八只小貓放在一起看,最后從為國爭光的高度看。這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的觀察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節(jié),讀出自己的感受,能背誦其中的部分句子。

  4.根據(jù)插圖和想象自編童話小故事。理解“一個擺法就是一幕童話”的含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理解,知道作者喜歡八只小貓的原因,不僅由于

  它們姿態(tài)神情的可愛,還因為這是一群為國爭光的小貓。

  2.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自己編童話,進行語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課文找過渡句的方法,知道作者喜歡八只小貓的原因。

  2.根據(jù)老師自制的八只小貓的圖片,學生對照著說出每只小貓的姿態(tài),熟讀

  能誦并且用生動的語言把它們說具體。

  3.五人小組,學生用自制的學具“擺一擺,編一編,說一說”,展開想象自編童話小故事。分頁標題#e#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第二節(jié),理解作者怎樣描寫八只小貓姿態(tài)和神情的可愛。如何理解“一個擺法就是一幕童話”。

  四、教學策略:

  1、尋找最佳的切入點

  傳統(tǒng)的教法往往逐段逐句串講,平鋪直敘,教學設計缺乏創(chuàng)意,教學內(nèi)容面面俱到,卻不易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因此,聰明的教師處理教材時就如庖丁解牛,高屋建瓴,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也就是說教學中要尋找最佳的突破口。尋找突破口的方法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善于抓住題眼,以一字詞帶動全篇。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善于在閱讀課文中把握那些關鍵的對全局起提綱挈領的字詞,通過它們,發(fā)現(xiàn)全文的內(nèi)容、寫法、情感、主旨和構思。例如,本文授課時抓住一個“活”字構建整節(jié)課的框架,提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問題!巴瑢W們,你們能用課文中的詞和短語來概括八只小貓的特點嗎?”“你能找出嗎?” 正因為八只小貓有如此多的特點,才引起了作者的喜愛。文中有句話概括地說明了作者喜歡小貓的原因。讓學生找到過渡句。就這樣,以“小貓”為主線,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突出本文的教學重點。

  2、獨特的詞語教學。

  詞語是語文大廈的基石,詞語教學相當重要,F(xiàn)在的課堂詞語教學正走向極端,或強調(diào)識記,或避而不教。針對五年級學生實際,我認為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本人的字詞教學通常是從多角度調(diào)動學生的興奮點,如故意寫錯音形、或根據(jù)意思寫詞語、或找同義詞等等。針對本文實際,我提出新的詞語教學法,要求學生判別句子中詞語的運用是否恰當!昂纹淦接埂迸c“擇要述之”讓學生從字面來結(jié)實它們的意思,然后再在具體的語境中加深印象,誘導學生辨析,既減輕學生記憶的負擔,又提高了運用能力,真正做到了務實高效。

  3、注重朗讀涵泳。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教學法,是進入課文的橋梁,讀著讀著,學生沿波討源,披文入情,神游其中。本文教學既有全篇朗讀,又有局部品讀;有教師引讀,也有男女聲對讀。通過全篇朗讀,加深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了解文章的總分總結(jié)構;通過涵泳品讀(如對有關“活”的句子的品讀),借助聯(lián)想,點燃頭腦中儲存的'生活表象,再現(xiàn)作者筆下的生活情境,感受文中的童真和情趣。

  4、層層蓄勢的思想:

  根據(jù)奧蘇伯爾的認知結(jié)構說,學習者面對新的學習任務時,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觀念與要學習的新觀念的差異應清晰可辨,這種分辨愈清晰,愈有助于新的學習與保持。本文的終極目標是學會在記敘中運用說明的方法,我先讓學生試著擺一擺八只小貓,深刻地領會描寫具體生動的特點,然后把八只小貓做為一個整體,同樣讓同學動動手,動動腦,動動口。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自己編童話,在理解句意的同時,進行語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當然這其中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小組討論時,展開說話練習,體現(xiàn)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分頁標題#e#

  5、創(chuàng)造情境,以說促寫,讀寫結(jié)合。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最后階段,我出示實物(企鴨玩具),創(chuàng)造情境,要求學生進行口頭作文,以說促寫。眾所周知,“作文作文,好以捉魂”,而作文教學情境恰能解決學生作文的無米之炊,解決學生“寫什么”的材料問題;同時情境作文,能增強學生的感受與體驗,從而提高了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因為境能育情、情能造境;另外情境作文能培養(yǎng)學生在應急狀態(tài)中的靈活的應變能力。在口頭作文后,布置小作文,要求課外仿效記敘中穿插說明的寫法,做到讀寫結(jié)合。誠然,閱讀教學是以理解吸收為主,但是我們不能拒絕寫作對閱讀天然的遷移,對于五年級的學生,尤其要重視讀寫結(jié)合。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學資源

 。ㄒ唬⒄f教材

  《鄉(xiāng)村四月》是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組中第二十三課《古詩詞三首》中第一首,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翁卷所作。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nóng)村初夏時節(jié)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云霧蒙蒙,杜鵑歡唱,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后兩句寫人,四月到了,農(nóng)活多了,鄉(xiāng)里的農(nóng)民們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剛結(jié)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突出“鄉(xiāng)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給人一種“一年之計在于春”的啟示,整首詩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鄉(xiāng)村風光的熱愛和欣賞,也表現(xiàn)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依據(jù)教材特點和課標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正確讀寫“蠶!。

  2、背誦、默寫古詩。

  3、在誦讀中想象畫面,并能夠用自己的話描繪詩的內(nèi)容,抓住詩的特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誦讀古詩并默寫。

  2、在誦讀中想象畫面,并能夠用自己的話描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在誦讀中想象畫面,并能夠用自己的話描繪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小黑板、掛圖。

  教學時間:一課時

 。ǘ、說學情

  四年級孩子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讀詩的方法,但因為是借班上課,對學生不熟悉,所以設計教學時我著重考慮如何激趣、激情。

  (三)、說理念

  《鄉(xiāng)村四月》是一首古詩,依據(jù)課標,第二學段古詩詞教學目標是“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nèi)容;讓學生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有感情,帶著表情的朗讀。在本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主題,“憑借課文的例子,選找教學突破口,引導學生學習用語文,”指導下,我的設計理念是以讀為本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朗讀感悟,想象畫面,體驗詩人的情感。這里的讀,是聲情并茂地讀出詩文的情和意,表達自己的情和感,促進感悟的內(nèi)化與升華。讀出個情味,給予學生嘗試的空間與時間,暢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體悟,在互動評價中掌握情感的基調(diào),最后進入意境,身心融入而忘情地讀。詩歌與記敘文不同,除了把握朗讀的情感基調(diào),更要把握朗讀的節(jié)奏及其輕重音。

  二、激發(fā)興趣,說教法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聯(lián)系生活法: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的生活經(jīng)驗是最感受性的學習材料!多l(xiāng)村四月》寫的是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時節(jié),而現(xiàn)在正好是春季,因此課堂中在課前3分鐘與學生輕松談話聊聊自己眼里的春天。引出古人眼中的春天。

  2、知識遷移法。四年級的孩子已學過一些詩,也懂得古詩學習的一般方法“讀通——讀懂——感悟——背誦默寫”,在導入課題后讓學生回憶學詩方法,起到復習鞏固作用,同時也可利用這一方法來學習本首詩。

  3、品讀感悟法。課標中提出二段詩詞教學目標是“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nèi)容!闭Z文教學,對語言文字的品味是學生的語文能力形成的關鍵因素。品出詩歌的韻味,必須扣住重點詞句,在比較、玩味、體悟中咬文嚼字,嚼出語言背后的情味、意味、韻味;嚼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逐漸走進詩文意境場景,走進角色,與人物共鳴,與作者交心,享受人文陶冶與情感震撼。

  4、引導想象法。利用插圖引導想象景美、人勤景象。

  三、培養(yǎng)能力,說學法

  1、收集資料法。課前讓孩子收集詩人翁卷的資料,培養(yǎng)孩子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朗讀教學法。朗讀有助于感知語言,感悟者作者抒發(fā)的情感。課堂中通過個別讀、齊讀來正音,看圖引導學生想象,熟讀成誦等方法讓學生把詩讀通、讀懂。

  3、想象悟情法。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因此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山原的.欣欣向榮,鄉(xiāng)村人的勤勞忙碌,感悟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和贊美。

  四、師生互動,說程序

 。ㄒ唬、談話導入析課題

  課的關鍵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chǎn)生與文本對話的愿望。因此,利用課前3分鐘與學生聊天,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眼中的春天后,再讓學生背些描寫春天的古詩。如《詠柳》《早春》《春曉》……導入新課教學。這樣既聯(lián)系生活,又復習了舊知,為學生理解詩的含義墊定感情基礎。

  (二)、回憶學法,指導自學

  四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一定的學詩方法,讓學生回憶學詩的方法——先讀通,后悟詩意和詩情,再背詩。通過這一方法來指導學生自學。

  (三)、讀通詩文

  在這里我緊扣“讀通”這個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自讀后檢查指導學習生字“蠶”“桑”。

  1、了解翁卷的資料和詩題意思。

  2、學生自由讀詩。

  3、通過個別讀、范讀、齊讀等方式讀通詩文,相機學習生字“蠶”“桑”,從生字的音、形、義三方面指導。

 。ㄋ模、讀懂詩文,感悟詩情。

  俗話說 “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币罁(jù)課標和詩詞教學的特點,這環(huán)節(jié)我采取自讀自悟,想象感悟,教師引導,品出詩味的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詩意。而教師的“導”,就是教學的預設,而“味”,就是咀嚼語言,品味出情感。由于孩子們的認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征有別于成人,他們處在啟蒙階段,于是,課堂教學必須高度關注童心、童趣,深入淺出為他們的喜聞樂見。一般而言,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知識能力點,設計整體感知要點,突破重難點的方法,領悟情感的方式,從而悟出詩歌味兒來。“導味”,教學過程必須簡單,只能是個粗線條,感悟的方式與方法應明了易于感悟,并且能運用操作,這樣,教師才能靈活駕馭課堂,放飛學生個性,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這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具體做法是:

  1、師生回憶小結(jié)了解詩文的方法,指導學生自讀自悟詩意。

  2、師生互動交流感受。古詩詞的教學境界是“顯像得意”,即先將文字轉(zhuǎn)換為畫面和場景,變抽象為具象,變平面為立體,變靜止為靈動,讓學生從形象中感受,領悟詩句的情感意蘊。具體到我這節(jié)課……

 。1)我是這樣處理的,“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這兩句寫景的詩句領悟詩意有一 定的難度,我采用看圖引導想象,體會山原的“綠”引讀感悟。結(jié)合學生的自悟讓學生看圖和注解感悟“白滿川”是天色倒映在稻田里的水中和水色交相輝映,給人一種什么感覺?(白茫茫的很耀眼)因此詩人說“白滿川”。春天的雨又輕又小像霧又像煙,這樣的雨又可以說是(煙雨蒙蒙)這時我抓住一個“綠”字,引導學生想象:四月的鄉(xiāng)村,原野是綠的,山陵是綠的,還有綠的———綠的———綠的———。學生通過看、說明白詩人眼里是個綠色主宰的世界,此時我引用《詠柳》中的兩句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和《泊船瓜舟》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讓學生感悟綠給人感覺是——生機勃勃,順勢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綠。

 。2)“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這兩句寫鄉(xiāng)村的人勤勞的詩句比前兩句更好理解,我讓學生先說然后點拔。采集桑葉養(yǎng)蠶,耕田插秧這是鄉(xiāng)村四月繁忙的勞動生活,從哪里可以看出勞動繁忙、緊張?引出:才了蠶桑又插田。引導學生想象:讀著這句我仿佛看到鄉(xiāng)親們————,聽到鄉(xiāng)親們在田間說————。接著我引用詩句“一年之計在于春”讓學生感受鄉(xiāng)下人家此時的心情,累并快樂著但對末來充滿希望。詩人就是這樣飽含贊美之情寫下了這充滿活力的鄉(xiāng)村美景,讀出你心中的情感吧!

 。3)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整首詩的詩意。

 。ㄎ澹⑹熳x成誦

 。、默寫古詩

 。ㄆ撸、課后延伸

  1、自讀第二首詩《四時田園雜興》,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第二首詩的整體印象。學生肯定能說出第二首詩主要寫人們很忙,教師再相機說“其實第二首詩的主要意思在第一首詩中就有體現(xiàn)了”,學生再背“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睆亩鴮φn進行小結(jié)。

  2、背誦默寫《鄉(xiāng)村四月》

  3、課后收集并積累其它田園風光的詩詞。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11

  【說教材】

  《尊嚴》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2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從內(nèi)容體會思想。本篇課文抓住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他是一個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的人,表現(xiàn)出年輕人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因此,我把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四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部分;學習運用“從內(nèi)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體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

  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在什么時候人都要有尊嚴。

  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抓住描寫年輕人哈默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深入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為透過年輕人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以及理解杰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那句話。

  【說教法】

  因?qū)W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確定為多媒體直觀法、閱讀討論法、以讀代講法、以讀促寫法。

  【說學法】

  本課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質(zhì)疑問難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讀法、收集材料法。

  【課前準備】

  為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課前需做好以下準備:

 。ㄒ唬┱n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尊嚴“的格言。

 。ǘ┱n文插圖。

  【說程序】

  這篇課文我計劃1課時完成。我把這課時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ㄒ唬┘と

  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饑腸轆轆、筋疲力盡的逃難人,有人將食物送到你面前,你會怎么做?(出示課文插圖)可是有一個年輕人他沒有這么做,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讀完《尊嚴》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這樣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ǘ┳詫W質(zhì)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

  1、根據(jù)閱讀提示自由讀書感悟,勾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讀懂的和不懂的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理清了文章的結(jié)構,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和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

  2、質(zhì)疑問難。學生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歸納:年輕人為什么拒絕擺在他面前的食物?當聽說“沒活”時,他為什么不高興?當聽杰克遜大叔說要他捶背時,他為什么又高興起來?為什么他會從一無所有到后來擁有一筆讓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

 。ㄈ┬〗M合作學習、探究交流。(探究剛才質(zhì)疑的問題)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墩Z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以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1、分小組合作學習。重點通過年輕人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想象他當時的心理活動,體會他自尊、自強的精神。學生在朗讀中提出不懂的問題,如食物擺在年輕人面前時,從他說的話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當聽說“沒活”時,他會怎么想?當聽杰克遜大叔說要他捶背時,他又會怎么想?學生在提出問題后又進行朗讀,實現(xiàn)在讀中問、問中讀。(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是讓學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從內(nèi)容體會思想,加深對年輕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學生在讀中問、問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學生在自讀自問中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著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升華,個性得到張揚。)

  2、說一說、演一演、議一議

 。1)說一說

  學生自由說出文中自己最喜歡的語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學生自由暢談后,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和欣賞即興表演“對話”部分。(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杰克遜大叔和年輕人,其余幾個學生扮演逃難人進行現(xiàn)場表演,本課的重難點就在寬松的氛圍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12

  教學流程

  一、情境法導課

  這篇文章的題材切近學生的實際,有極大一部分學生有過達麗瑪一樣的經(jīng)歷。因此課伊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春天的雨點》。哪些同學有過達麗瑪類似的情況?下面我們把自己當作達麗瑪來學習課文!边@樣導課,可以喚起學生的回憶,引起學生對文章人物的關注,使他們進入最佳的情緒狀態(tài)。 v

  二、目標導向

  向?qū)W生交待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可以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實施目標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影響目標達成度的關鍵,我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準備分三步進行教學。

  (一)示范質(zhì)疑(學習一、二自然段)

  教師打開幻燈,出示自學提綱:

  1.劃出最能表現(xiàn)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句子,并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

  2.達麗瑪?shù)纳駪B(tài)如何?她當時怎么想?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想想完成自學,再用議議的方式進行檢測交流。疑是思維的開始,要發(fā)展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的質(zhì)疑能力,而質(zhì)疑能力的培養(yǎng)要經(jīng)歷教師從扶一放、學生從仿——創(chuàng)的過程,教師出示問題,示范質(zhì)疑,讓學生有路可循,為第二步的學習質(zhì)疑作好鋪墊。

  (二)學習質(zhì)疑(理解課文三、四自然段)

  我先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了解烏漢娜老師是如何給達麗補課的,接著讓學生模仿第一段的自學問題,給自己、同學們提出問題,師生經(jīng)過篩選補充,教師用幻燈出示自學提示:

  1.“用——”劃出最能表現(xiàn)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句子。并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

  2.達麗瑪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學生帶著問題繼續(xù)用讀讀、劃劃、想想、議議的學法自學第二大段。最后師生交流。

  在交流問題2時,插進有感情朗讀訓練!斑_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fā)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边@個句子是值得深究的一個句子;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我分四步進行。一讀句子想:這句話圍繞哪個詞來寫;二讀,這句子圍繞“發(fā)誓”寫了什么內(nèi)容?三讀,這句子表達了達麗瑪怎樣的情感。通過讀讀、想想、議議讓學生懂得達麗瑪之所以決心要專心致志地聽課是烏漢娜的行為、精神感動了她,在這基礎‘上,再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理解融入聲音讀出來,即四讀。

  達麗瑪是怎么做呢?這個問題文章沒有正面敘述,而是通過烏漢娜老師和達麗瑪之間的對話表現(xiàn)出來的。教學時.她倆的對話我采用以讀代講法;指名分角色朗讀,教師隨機指導、學生及時矯正;優(yōu)生示范讀;自由讀;檢測性指名分角色讀,在有層次的反復朗讀中,讓學生懂得烏漢娜為了達麗瑪?shù)倪M步激動不已,她覺得自己偽努力有了收效,從而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那份真誠的愛,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其中的作用。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扶”的過程,讓學生模仿質(zhì)疑,質(zhì)疑后師生討論、篩選、補充問題,充分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有利學生在具體。實踐中悟出學法。

  (三)運用學法。(自學第五自然段) 。

  1.分小小組自學第三大段。自學后質(zhì)疑;釋疑。(簡單的問題小組解決,不能解決的自學后向老師質(zhì)疑。)學生自學時教師一定要巡視指導,及時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適時加以點撥,提醒學生抓住可疑標點,不理解句子,結(jié)合課題,文中內(nèi)容加以質(zhì)疑。

  2.學生質(zhì)疑,師生釋疑。

  重點解決第三段中“……”的作用和課文結(jié)尾兩句話的含義。

  文中的“……”表示達麗瑪對老師的感激之情語意未盡。為了讓學生理解其含義,我先創(chuàng)設情境,打開幻燈,指著“達麗瑪”敘述:假如這就是你,旁邊是你的老師。有那么一天,你落下了課,放學后老師為你補課。補充課,天色已晚,老師不放心就護送你回家。天下著毛毛細雨,老師解開衣襟把你摟在懷里,雖然是春寒料峭,可是你卻感到—陣陣溫暖。到了家,老師渾身濕透了。你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望著老師的`背影漸漸遠去,你此時此刻是怎么想的呢?學生練筆,寫后講評。學生學習了一、二段后,對老師的優(yōu)秀品質(zhì)有了較深的感受,在這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練筆,這是讀的延續(xù)、深化、升華,有利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同時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引起共鳴,為最終突破難點,作好情感的準備。

  教師因勢利導組織討論:春天的雨點指的是什么?草原上勃勃生機又象征著什么?最后教師小結(jié):教師對學生的愛猶如春天的雨點。達麗瑪在愛的澆灌下,像草原上的春草一般,萌發(fā)出勃勃生機,天天向上,茁壯成長。

  四、總結(jié)全文,質(zhì)疑問難

  引導學生回顧全文,從知識方面、學法、情感方面讀讀自己的收獲以及不解之處,其目的是強化目標達成度,提高課堂效率。

  五、作業(yè)檢測

  作業(yè)是根據(jù)第2課時的第1、2兩個目標而設計的,旨在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13

  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7課《蟋蟀的住宅》。

  拿到這篇文章,我讀了十遍。

  前兩遍我站在普通讀者的立場,讀這篇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觀察隨筆,感受到文章結(jié)構的緊湊鮮明、語言的生動形象、描寫的細致入微;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的確是“偉大的工程”;感受到蟋蟀這一小昆蟲對生活的無限熱愛;還感受到作者通過擬人手法傳達出的對蟋蟀的無限喜愛之情?梢哉f,這篇文章就是一首人類對小昆蟲、小生命的贊美詩。

  第三四遍,我站在學生的立場讀,讀后產(chǎn)生了一些疑問:學生對蟋蟀熟悉嗎?他們理解什么叫“隨遇而安”嗎?學生能從擬人寫法中感受到什么呢?這么一個“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的洞穴怎么談得上偉大呢?因為孩子們尤其是男孩子們總是喜歡拿著木棍在地上挖坑挖洞,挖這么小的一個洞穴對他們來說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第五六遍,我站在教師的立場讀,我找了我和學生在閱讀之后共通的一些感受和疑惑:作者為什么說蟋蟀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作者是怎樣用擬人的手法來表現(xiàn)這一偉大工程的?這之后的四遍,我在閱讀中積極地思考:怎樣構建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怎樣組織一個和諧的綠色的對話的課堂。思索再三,我將目光鎖定在建構主義理論,鎖定在其下的“拋錨式教學法”并作了教學設計。

  據(jù)上述對教材、學生及教學理論的思考,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作了如下安排:

  1、學會本課生字詞,會認“宅、蔽、棄、慎”等7個生字,會寫“棄、毫、遇、擇”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住宅、選擇”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重點語句的品讀,理解“蟋蟀住宅是偉大的工程”的深刻內(nèi)涵,感受蟋蟀“熱愛生活”、“不辭辛勞”的品質(zhì)。

  3、體會文章中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學習科學家探索大自然、熱愛小生命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愛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目標設計涵蓋“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學重點是第二點,教學難點是第三點。

  本課教學安排兩個課時,第一課時通過對話交流達成1、2兩個教學目標,第二課時則在第一課時學習基礎上繼續(xù)對話交流以達成教學目標三。下面,我就第一課時的流程安排作一說明。

  第一課時我根據(jù)“拋錨式教學法”,安排了“創(chuàng)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效果評價”五大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隨遇而安”,對比引出課文,用時5分鐘

  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學習活動不是由教師向?qū)W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根據(jù)外在信息,通過自己的背景知識自己建構的過程。所以產(chǎn)生學習活動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學生的背景知識和新知識之間有一定的相關度。而教師幫助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是提高相關度的重要方法。所以在這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從“說自己的家或小房間”入手,創(chuàng)設一種“用心創(chuàng)造生活”的情境,進而引入昆蟲世界,理解一般昆蟲的“隨遇而安”和蟋蟀的不“隨遇而安”,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幫助學生理解了對他們來說存在一定難度的“隨遇而安”一詞,為后面感受蟋蟀的熱愛生活、不辭辛勞的精神和其住宅的“偉大”打下了基礎。

  第二環(huán)節(jié):確定問題,學生二度讀文,交流閱讀感受,用時10分鐘

  在此環(huán)節(jié)主要完成兩件事情,一是學習生字詞,字詞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本環(huán)節(jié)注重將字詞學習與課文語句、課文內(nèi)涵結(jié)合起來進行,幫助學生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初步感受其住宅的“偉大”,這就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標下對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關注,真正實現(xiàn)兩者的統(tǒng)一,使學生取得扎實的學習成效。第二件事是確定一個大家共同學習的問題,我認為,語文教學一定要尊重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學生的閱讀體驗,所以用“作者最想告訴大家的是什么”和“你獲得的最深感受是什么”兩個問題來啟發(fā),并最終確定本節(jié)課的研究問題:“為什么說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雖然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但是正如建構主義所認為的:世界是客觀存在的,對每個認識世界的個體來說是共通的,這就為確定相同的研究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現(xiàn)實可能。

  第三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學生默讀課文,深入體會“偉大”,用時5分鐘

  默讀的好處是能夠促進人的自主思考,使閱讀實現(xiàn)個性化,同時實現(xiàn)新信息與學生背景知識的聯(lián)系和建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帶著確定的問題與文本進行獨立對話,采用在相應語句旁作標記和批注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第二大環(huán)節(jié)的“概括”性閱讀到本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化”研讀,符合閱讀規(guī)律,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我提醒學生在默讀中,關注課文中的“魚泡泡”、插圖、生字、思考題、資料袋等材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的概念。

  第四環(huán)節(jié):協(xié)作學習,反饋交流感受,提升“偉大”原因,用時15分鐘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之所以為課堂,區(qū)別于完全獨立閱讀的特點。建構主義認為,自主的閱讀促使了學生情感的變化,而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與其他學生和教師的不斷交流與溝通,就能更好地實現(xiàn)意義建構和情感變化。所以此環(huán)節(jié),我組織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或圖片)等各種材料佐證說明自己的觀點。在此過程中,教師是學習伙伴、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激勵者,因此構建了綠色和諧的課堂。教師的作用更多地體現(xiàn)為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幫助、學生未能提升的時候給予提升、學生朗讀不到位的時候給予指導。因此,本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和教師通過對“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yōu)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等具體語句的品析,感受蟋蟀住宅的科學、精致、舒服和浩大壯觀,感受蟋蟀在建筑住宅時表現(xiàn)出的智慧和不辭辛苦。對于學生疑惑的“這么一個lsquo;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rsquo;的洞穴怎么談得上偉大”這一問題,則采用對照方式,以相當于一個人在沒有任何工具的幫助下挖掘300米的隧道幫助學生感受,并抓住“工具的柔弱與簡單”和“工程的浩大與壯觀”的極大反差,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真切的感受。同時,在品析之后及時進行朗讀指導,較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

  第五環(huán)節(jié):效果評價,自由表述思想,再激閱讀熱情,用時10分鐘

  語文學習成效的最好評價內(nèi)涵是學生在三維目標上是否得到了提升,該環(huán)節(jié)通過“你看,它的住宅是多么科學、多么精致、多么舒服;你看,蟋蟀用它柔弱的、簡單的工具建造了如此浩大壯觀的工程。此時,你想對蟋蟀說點什么?請你把它寫下來”的“我手寫我心”形式,表達自己對蟋蟀熱愛生活的敬佩之情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就,對三維目標的達成情況是一個很好的檢驗。最后用“文章的作者法布爾是怎樣寫出這篇文章的?他為什么要用擬人的方法來寫?”的“激發(fā)新疑點”的方式,使學生產(chǎn)生了從另一個角度去探詢的熱情,為第二課時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因此,該課文的學習,我積極遵循《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的理念,遵循建構主義理論,運用“拋錨式教學法”,實現(xiàn)學生在三維目標上的共同提高,并激發(fā)了學生更強烈的學習愿望,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14

  【說教材】

  本課是第八冊第五組的內(nèi)容。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是理清課文的條理,深入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并在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過程中,增強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而《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也正是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的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材安排:第一課時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雙龍洞的來歷,理清作者的游覽順序,并按這個順序分段學習課文內(nèi)容一、二、三段。第二課時重點是了解怎么樣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及理解作者描述的景物特點及敘述的條理。至于流經(jīng)的路線(也就是作者敘述的第二主線及指導朗讀指導、背誦全文將安排在第三課時)。

  【說教法】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立足于雙基,抓住學習目標精心設計電腦課件,選擇好演示的切入點,突破教材的重難點,誘發(fā)學生去嘗試,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另外,讓學生嘗試閱讀之后合著音樂的節(jié)拍,欣賞雙龍洞這一神奇的溶洞,從而創(chuàng)造激昂、活潑的主動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教學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通過人、機交互獲得信息交流,又為學生學之得法創(chuàng)造條件,逐漸從學會到會學。

  【說程序】

 。、回顧上文,理清線索及思路: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9課《記金華的雙龍洞》,誰能概括地說一說,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哪些內(nèi)容?

  2、嘗試讀文,了解孔隙的特點:

  抓住關鍵,讓學生細讀課文,嘗試分析。首先讓學生帶著嘗試題有目標地自學課文,初步了解:

 、 這段話主要寫什么?

  ⑵ 分成哪幾層?每層意思是什么?

  在這個基礎上演示課件──小船怎么進入內(nèi)洞?讓學生直接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再播放錄相片斷“游人進入內(nèi)容”的情形,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 找一找,作者是怎么樣描述的?用橫線畫出來。

 、 用自己的話說說游人進入內(nèi)洞的情形。

 、 這樣窄小的孔隙,作者通過時有什么感受呢?請同學用波浪線畫出來。然后通過句子的比較:

 、 眼前昏暗了,可是我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 眼前昏暗了,可是我還能感覺孔隙很窄小。

  讓學生懂得怎么樣把句子寫具體。最后師生一起歸納出“孔隙”這段的學習方法:

 、 讀課文,理清課文內(nèi)容,了解段落層次,弄清各層意思。

  ② 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樣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嘗試讀文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场L試自學第五段,把握特點,深化主題:

  學生用歸納“孔隙”的學習方法自學課文。在學生弄清楚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后,教師循序漸進地拋磚引玉:作者一進內(nèi)洞時的感受是什么?在這么寬廣的內(nèi)洞里作者觀賞了哪些景物?請同學找出來說說。觀賞完這些奇異的景物有作者心里什么感受?請同學們用……畫出來。學生質(zhì)疑“變化多端、顏色各異”是什么意思?先同伴協(xié)作解決,師再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再通過錄象“內(nèi)洞自然景觀”的放映,讓學生在自由想像中深化理解句子“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此時概括內(nèi)洞“奇”的特點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指導朗讀:作者把內(nèi)洞寫得這么美,這么奇,讓我們用驚嘆的語氣來讀一讀吧!教師引讀:首先當然是──(生接讀)其次是──(生接讀)作者覺得──(生接讀)

 。、重視總結(jié),升華嘗試成果:

  學生通過分層。有序的嘗試,學生已經(jīng)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感受呢?

 。、課堂鞏固練習:

  填空:

 、 過孔隙時,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還感到_____________,又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話寫出孔隙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

  ⑵ 內(nèi)洞的石鐘乳和石筍形狀_________,再加上_______,可見內(nèi)洞的特點是_________。

 。、板書設計:

 。溃 (寬) (大) (窄) (奇)

  金華城 羅甸 洞口 外洞 孔隙 內(nèi)洞 出洞

 。、布置作業(yè):嘗試背誦第四段。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15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敘述的是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阿爾弗德雷~魏格納首創(chuàng)大陸漂移學說的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1910年。魏格納在病房的世界地圖上發(fā)現(xiàn),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東海岸形狀十分吻合,從而推測太古時代地球上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巨大板塊,后因大陸不斷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個大陸。為了證明自己的發(fā)現(xiàn),他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工作,找到了許多事實,提出大陸漂移的假說。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體會科學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zhí)著精神,并能把讀后的感受和同學交流。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了解魏格納發(fā)現(xiàn)大陸漂移的過程,難點是理解有關的地理知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經(jīng)過30年的觀察研究,揭開了昆蟲世界的許多秘密,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昆蟲記》。

  九十多年前,有一個科學家在觀察世界地圖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秘密,一個地球的秘密。讓我們一起來讀課文,看看是個什么秘密。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自讀自悟。

  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思考:誰在什么情況下從世界地圖中引出了什么發(fā)現(xiàn)?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新詞

  呈現(xiàn)凹進端詳叩開起源資料靜謐寧靜

  大陸漂移精神大振枉費心機浩如煙海

 、僮杂勺x、指讀、齊讀。

 、诶斫庠~語意思。

  (2)提問:誰在什么情況下從世界地圖中引出了什么發(fā)現(xiàn)?

  (3)介紹魏格納。

  三、集體交流,品讀感悟

  1.年僅32歲的魏格納,引起了地質(zhì)界的震動,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成為一顆耀眼的科學新星。魏格納提出的假說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現(xiàn)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1——4自然段,并完成以下要求。出示:魏格納在觀察地圖時有什么驚人的發(fā)現(xiàn)?把相關的句子用“——”劃出。

  (1)出示句子:

  “瞧!這兩個地方的形狀竟是這般不可思議地吻合!”

  “果然……都能……又能……找到相應的突出部分!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地球上所有的大陸塊……吻合在一起!

  重點研究第一句

 、佟斑@兩個地方”指的是哪兩個地方?“吻合”什么意思?

  ②我們看地圖找出巴西突出的部分和凹進的幾內(nèi)亞灣,是不是和文中所描述的那樣。

 、邸安豢伤甲h”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是啊,南美洲和非洲之間隔著遼闊的大西洋,距離相差6500千米,八桿子打不到邊的2個地方卻能如此緊密的吻合在一起,這是多少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啊!讀——(引讀第一句)魏格納被自己偶然的發(fā)現(xiàn)驚呆了,他不斷念叨著,讀——魏格納此時欣喜若狂,大聲喊著——

 、茉谶@個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魏格納有了更多驚人的發(fā)現(xiàn),齊讀2,3句。請同學對照地圖,看看是否如同書上所描寫的`那樣。

  (2)你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實踐,有了驚人的發(fā)現(xiàn),心情怎樣?想像一下,當年魏格納有了一次比一次驚人的發(fā)現(xiàn),心情怎樣?(驚喜)從那些地方我們感受到了魏格納的驚喜。

  出示:

  “魏格納被自己偶然的發(fā)現(xiàn)驚呆了!”

  “他精神大振,仔細端詳著美洲和非洲大陸形狀上的不同點!

  “魏格納興奮極了,將地圖上一塊塊陸地進行了比較。”

 、僬埻瑢W自由練習,把魏格納的驚喜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谥缸x,引讀當魏格納無意中發(fā)現(xiàn)巴西突出的部分和凹進的幾內(nèi)亞灣竟然是這樣不可思議的吻合,魏格納——(引讀第一句)于是他——(引讀第二句)當魏格納有了越來越多的發(fā)現(xiàn)時,魏格納——(引讀第三句)

  (3)偉大的發(fā)現(xiàn)總不會輕易現(xiàn)出他的真面目,年輕的魏格納為什么會發(fā)現(xiàn)別人所不能發(fā)現(xiàn)的東西呢?(仔細觀察)

  你從那些地方看到了魏格納的認真,一絲不茍?

  (4)僅僅會觀察還是不夠的,我們更要學會從觀察中敢于思考、探究?吹竭@些驚人的發(fā)現(xiàn),魏格納的腦海里形成了一個嶄新的奇想——

  出示:“在太古時代,地球上……它們的海岸線才會驚人地吻合!

  2.推理想像只有經(jīng)過反復實踐才能成為真理,為了證實這一奇想,魏格納都做了些什么工作?請同學自由朗讀課文第6、7自然段。

  (1)著名科學家柯彭的看法和建議是什么?“也曾有人提起過”,說明了什么?

  (2)在大科學家的勸阻下,魏格納是怎樣做的?那些詞語看出考證工作的艱難?(浩如煙海)解釋這個詞語,經(jīng)過魏格納將近2年時間不懈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魏格納終于找到了證據(jù)。

  (3)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理解魏格納是如何進行推理的——

  中龍既見于巴西東部,也見于非洲西南部,

  中龍是爬行動物,不可能飛渡重洋,

  中龍當時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陸以前是連在一起的。

  四、回歸整體,遷移升華

  1.仔細觀察,敢于思考,反復求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通過課文的學習,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2.是啊,只要我們學會做生活和學習的有心人,就一定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收獲。

  五、課外作業(yè)

  1.熟讀課文,將文中的好詞好句摘錄下來。

  2.感興趣的話再去收集資料,了解更多知識。

  板書設計: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

  仔細觀察

  敢于思考

  反復求證

【四年級小學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畫》說課稿11-19

小學語文說課稿06-09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1-15

小學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04-27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07-04

小學語文《太陽》說課稿07-01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2-05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1-29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07-09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