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學琴》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孔子學琴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yōu)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子學琴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孔子學琴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一、說教材
我任教的是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孔子學琴》這篇課文,課文講述了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歲時向師襄學琴,勤學苦練,最后琴藝達到爐火純青的故事,表現(xiàn)了孔子虛心好學、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生字,理解新詞,掌握“厭倦、洋溢、沉浸、抑揚、爐火純青”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默讀課文,抓住描寫孔子學琴、師襄聽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課文,學習孔子虛心好學、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默讀課文,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體會孔子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
難點: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讀中悟情,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四、說教法和學法
本課的教學,我圍繞教學目標,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體現(xiàn)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自讀品悟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在教法上,我先采用孔子名言導入,進而揭示課題。然后運用孔子圖片及簡介,拉近學生與課文人物的距離。教學中我以孔子是怎樣使自己的琴藝爐火純青的這一問題統(tǒng)領全篇來設計教學主線,起到高屋建瓴、綱舉目張的作用。在分析這一問題時,我先引導學生學習前兩個步驟:學習曲譜和掌握技巧。然后有扶到放,讓學生按照老師交給的方法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交流后兩步,最后小組匯報,得出正確答案。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學習課文的好方法,又能更好、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地感悟課文內容。
在學法上,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引導學生采用“多讀、多悟、讀中悟情、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用自由朗讀、默讀、小組讀、指名帶讀等方法,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批注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相互交流中進行思維碰撞、在積極評價中不斷升華感悟,突出彰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五、說教學思路
我的教學過程是:名言導入—初讀感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悟品質—談談感受。可以歸納為四個字:學-交-導-練。去年四月,在教育局領導和學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學校派出一批教師到四川省東辰國際學校學習新課改,我很榮幸能參加學習。他們學校的課改進行的轟轟烈烈,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每年都有來自全國許許多多學校的領導老師參觀學習。今天我的課正體現(xiàn)了四川省東辰國際學校新課改的四個步驟:學-交-導-練。學,指學生圍繞問題自學、獨立思考;交,指學生把自己的所想及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導,指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匯報答案,教師則加以指導,起點撥指導的作用;練,指的是課堂布置學習任務或者布置課外作業(yè)。本課的教學,我首先名言導入,然后初讀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接著我提出了兩個問題:
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找出相關詞語,畫上波浪線。
2、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找出孔子練琴、師襄聽琴的句子,畫上橫線,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獨立思考這兩個問題,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接著以小組的形式匯報答案,教師加以點撥指導,然后得出正確答案。這樣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圍繞《抓住重點詞句,提高閱讀時效》的主題,在教學中重點通過以下教學策略達成教學目標。
1、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本課的教學,我力求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小聲讀、默讀、指名帶讀、小組讀等,圍繞“孔子是怎樣使自己的琴藝達到爐火純青”的統(tǒng)領全篇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先獨立思考,一邊讀書一邊在書上圈畫,接著在小組內交流,最后進行全班交流,匯報。這樣,將讀、思、悟、說很好的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與圣賢進行精神對話,了解他們的經歷,解讀他們的人生,體會我們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在閱讀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學習其精神、吸取其力量,為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抓住關鍵詞句品讀感悟、提高閱讀實效。先哲前賢的故事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與生命的色彩,是后人成長的營養(yǎng)和學習的楷模。文章正是通過具體描述孔子學琴時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生動地表現(xiàn)孔子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這是教材的中心、也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驗、結合上下文、借助工具書等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抓住孔子學琴、師襄聽琴的重點語句進行反復朗讀,品讀感悟,讀中悟情,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進一步體會孔子虛心好學、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品質。
總之,在教學中,我處處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引導學生在讀中想,在讀中悟,感悟語言的同時積累語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進取,更加完善自己。
孔子學琴說課稿2
各位老師:
上午好!
《孔子學琴》,研究專題是《抓住重點詞句,提高閱讀時效》。
一、教材分析
《孔子學琴》是語文冀教版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歲時向師襄學琴,勤學苦練,最后琴藝達到爐火純青的故事,表現(xiàn)了孔子虛心好學、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文章語言樸實簡練、人物形象鮮明,課文通過具體描述孔子學琴時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生動的表現(xiàn)了孔子頑強進取、追求卓越的藝術形象。文章還通過描寫師襄聽琴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從側面表現(xiàn)出孔子純熟的琴藝。默讀課文,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體會孔子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優(yōu)秀品質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根據教材特點我教研組確立了《抓住重點詞句,提高閱讀時效》的研究專題。
二、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正確認讀本課7個生字,掌握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琴、瑟、笙、磬、畢恭畢敬、誠懇、爐火純青、如醉如癡、席地而坐、運用自如等生詞的意思。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課前查找資料,課中交流資料更好地學習課文,走近孔子。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等方法,來理解重點詞句,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課文內容的理解,初步了解孔子,學習孔子謙遜好學、做事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品質。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畢恭畢敬、爐火純青、如醉如癡、席地而坐、運用自如”等生詞的意思。
2、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3、通過課文內容的'理解,初步了解孔子,學習孔子謙遜好學、做事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品質。
教法和學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專題研究重點,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體現(xiàn)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自讀品悟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在教法上,我運用多媒體直觀法,出示鮮活的人物形象,使學生完全置身于與偉人直面對話的情景,拉近學生與課文人物的距離。以孔子是怎樣使自己的琴藝爐火純青的這一問題統(tǒng)領全篇來設計教學主線,起到高屋建瓴、綱舉目張的作用。引導學生能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地感悟課文內容。
在學法上,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用稍快的速度默讀,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批注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相互交流中進行思維碰撞、在積極評價中不斷升華感悟,突出彰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三、教學思路
我的教學過程是:名言導入—初讀感知—自主探究—交流感悟—暢談收獲。
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圍繞《抓住重點詞句,提高閱讀時效》的專題研究,在教學中重點通過以下教學策略達成教學目標。
1、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想和情感活動之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北菊n教學力求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小聲讀、默讀、細讀、分角色朗讀等,圍繞“孔子是怎樣使自己的琴藝爐火純青”的統(tǒng)領全篇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思考一邊在書上圈畫,接著進行全班交流,將讀、思、悟、說很好的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與先賢進行精神對話,了解他們的經歷,解讀他們的人生,體會我們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在閱讀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學習其精神、吸取其力量,為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文化精神的根基。
2、抓住關鍵詞句品讀感悟、提高閱讀實效。先哲前賢的故事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與生命的色彩,是后人成長的營養(yǎng)和學習的楷模。文章正是通過具體描述孔子學琴時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生動地表現(xiàn)孔子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這是教材的中心、也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驗、結合上下文、借助工具書等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如抓住孔子練琴的動作,理解“畢恭畢敬”,感悟孔子學琴時嚴肅、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抓住孔子的語言、神態(tài),將孔子的四句話集中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通過反復對比朗讀,體會孔子虛心好學、嚴格要求、不斷追求新的目標的學習品質。又比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師襄聽琴的感受,通過理解“如醉如癡”等詞語的意思,激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感受孔子琴聲的美妙,領會側面描寫的作用等。
總之,在教學中,處處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引導學生在讀中想,在讀中悟,感悟語言的同時積累語言,全面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
【孔子學琴說課稿】相關文章:
《孔子學琴》說課稿12-26
《孔子學琴》教案01-24
《孔子學琴》教案09-09
孔子學琴教案03-01
學琴小學作文01-30
孔子游春說課稿11-10
《孔子游春》說課稿01-12
《孔子拜師》說課稿06-29
孔子與老子說課稿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