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西歐民間音樂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歐民間音樂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課是第三單元音樂與民族的第四課歐洲民間音樂掠影。由于歐洲人在社會生活中常將音樂與舞蹈作為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歐洲成為近現(xiàn)代交響音樂、歌劇、芭蕾舞劇的發(fā)祥地,巴赫、貝多芬、舒伯特、海頓等音樂大師的出生地。歐洲的民間音樂具有多元和多樣性,僅西歐愛爾蘭、英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六個國家,音樂就異彩紛呈,因為我校只有一課時,所以我將西歐音樂特別是愛爾蘭音樂作為重點,在欣賞作品的同時盡量結(jié)合特色樂器、文化歷史、舞蹈,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手段,和多種參與形式,貫徹思考,體驗,探究,實踐的原則,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以點代面激發(fā)學生對歐洲民間音樂文化的興趣,并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
1、一些歐洲相關(guān)的人文、歷史、地理、藝術(shù)常識回顧;
2、鑒賞曲目:《蘇格蘭勇士》(風笛獨奏)、《即使你的青春消逝》(愛爾蘭民歌)、《可愛的故鄉(xiāng)》(法國東部民歌)、《多快樂》(西班牙班杜利亞琴演奏)、《媽媽》(意大利民歌)。
3、與鑒賞曲目相關(guān)的國家或地區(qū)的民間音樂文化的討論交流。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五項:
1、能認真聆聽西歐、西南歐各國的民間音樂,并積極參加相關(guān)的音樂探究及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對歐洲民間音樂文化的興趣和理解。
2、能在課堂上綜合運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歐洲相關(guān)的人文、歷史、地理、藝術(shù)常識對這些民間音樂的整體風格或局部風格進行簡單的探索和評述。
3、能聽辯出風笛、班杜利亞琴等民間樂器的音色。能辨別本課所鑒賞的有關(guān)國家的民歌。
4、能隨樂模唱《即使你的青春消逝》、《可愛的故鄉(xiāng)》等民歌。能夠即興跳一或二種歐洲民間舞蹈的基本舞步。
5、在拓寬音樂視野的基礎(chǔ)上,能夠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一些歐洲相關(guān)的人文、歷史、地理、藝術(shù)常識與鑒賞曲目的結(jié)合點。
2、風笛、班杜利亞琴等民間樂器的音色辨別。
3、《即使你的青春消逝》的愛爾蘭風格討論及模唱。
四、說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主要包括五首歐洲民間樂曲,我在整節(jié)課中會應(yīng)用講授法,體驗法,談話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
1)導入:我用課件來導入,在《桑塔露琪亞》的音樂中,歐洲極具勝譽的交響樂團、歌劇、芭蕾舞劇、踢踏舞、華爾茲等精美圖片,及同學們熟悉的歐洲古典音樂大師出現(xiàn)在背投上,讓學生來說說對歐洲音樂的印象,進入課題。這樣的設(shè)計意圖是創(chuàng)建輕松愉悅的音樂氛圍,引起學生對本課的親近與興趣.在這里我主要應(yīng)用欣賞法與談話法.
2)接著我用鐵達尼號的音樂來進入本課的重點探討英國、愛爾蘭的音樂特色。讓學生來注意前奏的音樂是用那種樂器主奏,在學生的回答中引出風笛.再播放樂曲《蘇格蘭勇士》并提出問題:這首樂曲的風格?兩首樂曲中風笛的音色相同嗎?兩種風笛的音色分別象民樂中的什么樂器?讓學生發(fā)現(xiàn)蘇格蘭風笛的音色是發(fā)散的細碎的,愛爾蘭風笛則是集中的圓潤的;蘇格蘭風笛是質(zhì)樸的,愛爾蘭風笛則是精致的;蘇格蘭風笛很像電子音樂,有點像中國的嗩吶。愛爾蘭風笛則接近中國的笛子。然后看一段《大河之舞》中愛爾蘭風笛的演奏片斷,讓學生了解蘇格蘭風笛是用嘴吹氣的,而愛爾蘭風笛靠氣囊演奏。在這里我主要應(yīng)用欣賞法、對比法與談話法.
(3)告訴學生這是《大河之舞》中風笛演奏的片斷,引出踢踏舞王邁克對愛爾蘭音樂的杰出貢獻,并讓學生學習踢踏舞一八拍,通過速度的加快讓學生感受到愛爾蘭舞蹈給人的激情與快樂,激發(fā)學生宏揚民族文化的思考。在這里我主要應(yīng)用欣賞法、講述法與體驗法.
。4)接著播放《大河之舞》片中原汁原味的的愛爾蘭民歌,讓學生感受其音色特點,再來鑒賞中文版愛爾蘭民歌《即使你的青春消逝》。首先聆聽歌曲,在聆聽之前讓學生們作幾點思考:大家熟悉的內(nèi)地及港臺的校園歌曲中是否有和這首歌曲在風格、節(jié)奏上相似的?歌曲的情緒、節(jié)奏有什么特點?學生討論、交流、展示,然后,老師再從調(diào)式、風格方面作小結(jié):英國、愛爾蘭音樂多用大調(diào)式,音樂多采用重復(fù)的發(fā)展手法,易上口,通俗簡練、樸實,音域不寬,采用自然清澈的聲音演唱,有一絲哀愁的情調(diào),常給人深切的感受。再賞,要求學生隨音樂輕聲演唱。在這里我主要應(yīng)用欣賞法、比較討論法、講授法與體驗法.
。5)瀏覽欣賞西班牙樂曲《多快樂》,意大利民歌《媽媽》和法國民歌《可愛的故鄉(xiāng)》。
欣賞樂曲《多快樂》,要求學生們在欣賞過程中細心辨別班杜利亞琴的音色特點,體會音樂的風格,思考為何疑似我國的新疆音樂及印度音樂。了解西班牙音樂文化中吉普賽音樂有重要地位,它具有多元性的特點。
讓學生們談?wù)剬σ獯罄挠∠螅缓,老師再作補充:意大利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是歌劇、美聲、芭蕾舞劇的發(fā)詳?shù)亍R魳窡崆楸挤,明朗華麗。然后欣賞歌曲《媽媽》并讓請學生學習芭蕾手位。特別強調(diào)這是一首創(chuàng)作歌曲,是否把創(chuàng)作歌曲作為民歌,這也是中外民歌的一個唯一不同點。
介紹法國的音樂舞蹈的甜美華麗風格。欣賞《可愛的故鄉(xiāng)》全曲,請學生用身體輕松自然、風度飄逸灑脫的華爾茲舞步來表現(xiàn)音樂。
。6)在進行簡單的課堂小結(jié)后,讓學生課后對今天所鑒賞的西歐、西南歐的民間音樂作一個歸納整理,并自己搜集一些中歐和東歐的民間音樂資料,自主探究東歐的音樂特色。這是本課的一個拓展。
【西歐民間音樂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歐洲民間音樂》說課稿07-06
音樂說課稿03-11
音樂說課稿11-22
音樂的說課稿12-17
中國民間美術(shù)說課稿11-02
小學音樂說課稿03-16
小學音樂說課稿11-04
大班音樂說課稿11-15
年級音樂說課稿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