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搖籃曲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搖籃曲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搖籃曲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搖籃曲》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媽媽的歌中的一首歌曲。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歌唱表演課,為F大調,6/8拍,曲調優(yōu)美,感情真摯。歌曲主要描述了媽媽輕搖寶寶睡覺的畫面,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無線的愛,教導學生要孝敬我們的媽媽。
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課改的指導下,特制訂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能夠受到美的熏陶,同時培養(yǎng)學生愛母親、孝敬母親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在聆聽和模仿的過程中,能夠學會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通過小組合作演唱和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三拍子的指揮圖示和反復記號的意義。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著《新課標》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能夠熟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而教學的難點在于掌握三拍子的指揮圖示,并達到邊打拍子邊歌唱。
二、說學情
以上是對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將對學情進行簡單的闡述。
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較豐富,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所增強,學習興趣更為廣泛。這個階段學生歌曲的演唱能力有一定的基礎,但是情感的表達有待提高,節(jié)奏的訓練需要加強。以上這些將是我教學中重點注意的地方。
三、說教法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歌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在導入的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回憶自己印象深刻的夢的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欣賞教學法: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讓學生聆聽歌曲伴奏和范唱,在聆聽的過程中思考問題,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豐富的想象能力。
3、律動教學法:在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根據(jù)歌曲的節(jié)奏創(chuàng)編律動,更進一步的體驗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
四、說學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本節(jié)課的學法確定為小組合作法和自主探究法。學生分小組演唱,并且以比賽的形式進行,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歌唱的積極性,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下行旋律,并展示演唱,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下面我講詳細闡述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的學習新知,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將從激趣導入、教授新課、音樂活動和課堂小結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展開:
。ㄒ唬┘と
我采用的問題導入,通過問學生,小時候媽媽是怎么哄你們睡覺的呢?學生自由發(fā)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從而引出新課《搖籃曲》。
。ǘ┙淌谛抡n
這是本節(jié)課的核心內容,因此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首先,初聽歌曲
播放歌曲《搖籃曲》,學生有目的的聆聽歌曲,思考歌曲的速度和情緒是怎樣的?討論歌曲的內容。學生帶著問題有針對性的聆聽歌曲,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歌曲。讓學生互相討論之后,我會對問題進行提問,學生自由發(fā)言。共同探究出歌曲的速度是緩慢的,情緒是親切地。同時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其次,學唱歌曲
在學唱歌曲之前,我會為學生示范演唱,讓學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同時畫出旋律線。這樣對歌曲旋律的'走向,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之后,讓學生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大聲朗讀歌詞,再次體會歌曲的內涵和所表達的意義,體會母親對孩子的關愛之情。
針對四年級學生識譜能力差和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我先教學生唱譜,采用我唱一句,學生跟唱的形式教唱歌曲,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歌曲旋律和節(jié)奏。在唱的時候,體會歌曲的拍子。之后提問,得出歌曲為六拍子。并且講解,六拍子和三拍子的指揮圖示是一樣的,找學生畫出三拍子的指揮圖示。然后,我唱旋律,學生試著填詞,在演唱的過程中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音準問題進行糾正。同時對反復記號進行講解。在學生能夠熟練演唱歌曲旋律后,用鋼琴彈奏歌曲伴奏,學生跟鋼琴伴奏演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最后,鞏固練習
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演唱歌曲,我將采用分小組演唱、男女對唱、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并且以比賽的形式展示表演,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和團隊精神。
。ㄈ┮魳坊顒
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女生當媽媽,男生當孩子,來表演唱,之后角色互換。這種形式,可以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母親對孩子無限的關愛之情,同時,教導學生要孝敬父母。分角色演唱不僅可以激發(fā)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表現(xiàn)音樂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自主創(chuàng)編的方式學習音樂、表現(xiàn)音樂,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另外,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表揚,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四)課堂小結
當進行課堂小結時,我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總結,談一下本節(jié)課的感受和收獲的知識。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簡介的突出了歌曲的情感,展示了歌曲的重難點。
搖籃曲
四年級搖籃曲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童年的搖籃曲》是四年級第一學期第四單元可愛的童年里的內容。是一首原創(chuàng)歌曲,小調式,四樂句,一段體,歌曲通過對童年校園生活的回憶,表現(xiàn)出無比依戀之情,抒發(fā)了兒童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與向往。歌曲中運用了大量的襯詞,第一樂句其實為歌曲的引子,整首歌曲的旋律時而舒緩,時而活潑跳躍,表現(xiàn)出童年生活的多姿與多彩。
2、教學目標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jù)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理解,結合學生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演唱歌曲《童年的搖籃曲》,感受歌曲平穩(wěn)抒情的情緒,表達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無比留戀之情。
(2)綜合運用音樂經驗對歌曲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3)聽辨三首不同國家的音樂作品片段,進一步體驗“可愛的童年”這一主題。
這樣的目標設計體現(xiàn)了注重以學生實踐為中心、活動為手段、能力為重點素質為宗旨,讓學生在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習,突出音樂性、情感性,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活動中盡情地感受音樂、體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和創(chuàng)作音樂。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深情地演唱歌曲《童年的搖籃曲》,表達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無比留戀之情。
教學難點: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歌曲,加深對歌曲情境的理解。
二、說教法及學法
四年級的學生比低年級的孩子多了知識的累計,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也凸顯出來。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jù)這一理念,結合四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在活動中,感受音樂。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xiàn)本課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2、聆聽音樂初步感受
3、歌曲學習深化體驗
4、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使學生的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在教學的開始能使學生有興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能點亮學生的眼睛,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在本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我讓學生跟著歌曲《童年》的音樂邊跳邊進入教室,然后和學生一起來聊聊童年這個話題,引發(fā)學生對童年的美好回憶。接著我向學生展示的是電子相冊。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把班級同學從一年級入學至今的部分照片制作成兩分多鐘的電子相冊。相冊的背景音樂用的就是《童年的搖籃曲》,這些照片記載了我和學生一起走過的日子,相信他們看了一定會和我一樣感動。第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同時也為新歌教學做好了鋪墊。
于是就可以自然的過渡到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聆聽音樂初步感受。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讓學生能夠擁有一雙善于聆聽的耳朵,是作為音樂教師的`責任。多次有效的聆聽感受音樂也是我在音樂教學中最用心的部分。對于音樂的聽我是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其實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已經聽了第一次,只不過那時的聽是不經意的,是不作任何要求的。而第二環(huán)節(jié)是真正的聆聽了。聆聽時我播放媒體,請學生聽聽音樂的情緒,從而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舒緩。通過前后兩次共四遍的聽,學生對于歌曲的旋律應該不陌生了,再來學唱歌曲就會輕松得多。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歌曲學習,深化體驗。本課的重難點都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得以解決。為了讓學生準確的唱好歌曲《童年的搖籃曲》,我采用的是先讓學生識譜的方法。識譜的優(yōu)點是能幫助學生唱準音,更有效地學習歌曲。既然這節(jié)課是歌曲新授課,那最基本的要求就應該把音唱準,把歌唱好。但從頭到尾的識譜也有缺點,那就是學生會感到很枯燥,失去了原先的新鮮感、學習興趣。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教學中我先出示歌譜,這些歌譜都用不同顏色分了樂句,一共分成了六句,第一句由老師負責,其它五句分派給五個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自己進行識譜學習。然后進行匯報,匯報的方式采用接龍法,師生依次視唱自己的樂句,連起來正好是一首完整的歌譜。用這樣的方法,每組分到的只是幾個小節(jié)的樂句,大大降低了識譜的難度。采用接龍的方式學生也很有新鮮感,不會覺得枯燥。同時也激發(fā)了小組間競爭的意識,在此基礎上再來學習歌詞,本課的教學重點就迎刃而解了。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歌曲,加深對歌曲情境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學會歌曲后,我啟發(fā)學生對歌曲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如:以小組探究的方式,利用已經學習過的常用力度記號來為歌曲添加力度記號并以小組匯報的方式進行表演,從而讓學生深刻感受歌曲所要表達的細膩情感;又如引導學生可以改變演唱形式,加入肢體動作,在載歌載舞中感受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無比留戀之情;也可為歌曲加入適當?shù)拇驌魳菲靼樽嗟鹊。通過二度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歌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提升創(chuàng)造興趣,從而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一堂課只唱一首歌曲,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課的最后結合馬上要舉行的上海世博會,我設計了“各國童謠我來猜”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分組根據(jù)自己以往的音樂學習經驗,把三首不同國家的音樂作品進行聽辨、排序。目的是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這樣圍繞教學主題“可愛的童年”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滿足了學生的情感需求。
教學過程
一、聽音入室(童年)
二、導入
1、今天老師想和大家聊聊童年這個話題。電視里總是說童年是金色的,那童年一定是很美好的。它究竟美好在哪里呢?(生自由交流)
2、是呀,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愉快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難忘的童年!在童年的歌聲中,我們慢慢長大了。(媒體)(班級學生照片背景音樂為童年的搖籃曲)
三、新授
剛剛我們回憶了童年,又分享了童年,接下來我們就來學一首跟童年有關的歌曲也就是剛才的背景音樂——《童年的搖籃曲》(出示課題)
1、初聽歌曲,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① 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優(yōu)美、抒情、)
、 歌曲把你帶到了哪里?(校園)
2、簡介歌曲體裁
這首歌曲的情緒其實和它的名字是有關系的。《童年的搖籃曲》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yōu)美。
3、學習歌譜(出示歌譜)
我看有些同學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學習這首歌曲了,那就讓我們先一起來拍節(jié)奏
① 集體拍擊節(jié)奏
、 分組分樂句唱譜
③ 小組接龍唱譜
、芗w用lu哼唱
5、學習歌詞(出示歌詞)
、 朗讀歌詞(從第二行開始)
、 老師唱第一句,學生唱后面的樂句
、 老師唱的你們會嗎?(完整唱)
、 指導有難點的地方
6、歌曲處理:
、偻瑢W們說說如何演唱歌曲,效果將會更好!(強、弱的處理)
、诔鍪久襟w,復習力度記號
、坌〗M交流為歌曲添加合適的力度記號
、 小組匯報演唱(先說說理由,再唱一下)
④集體統(tǒng)一力度記號并演唱(老師先說添加的理由,再請學生演唱)
7、歌舞表演
同學們唱得太好了,我們能不能加入更多的元素來豐富這首歌曲呢?
(舞蹈或造型、小樂器、領唱)
、 改變演唱形式,選兩個領唱。
、 加入小樂器(老師事先準備小樂器和節(jié)奏卡片,學生根據(jù)歌曲的情緒來選擇合適的樂器和節(jié)奏。同時選好伴奏人員)
、 加入造型
、 全班合作表演
四、拓展
童年趣事令人難忘,童年歌謠伴我成長。五月一日在上海將要舉行一場舉世矚目的盛會,那就是“上海世博會”,會有世界各地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來參加。那外國小朋友都會聽哪些童謠呢?老師今天帶來了三首好聽的外國童謠的片段,就請大家來猜猜它們分別是哪個國家的,把歌曲序號寫下來,我們來比一比誰猜對的多。
1、機器貓(日本)
2、三只小熊(韓國)
3、蝴蝶(法國)
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回憶了童年趣事,學會了一首很美的歌曲《童年的搖籃曲》,還欣賞了各國童謠。希望這節(jié)課能成為你將來童年回憶的一部分,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美好的童年時光,讓我們的童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五彩繽紛。
四年級搖籃曲說課稿3
第五單元:音樂家舒伯特
演唱:搖籃曲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搖籃曲》,這是一節(jié)歌曲教學課。本節(jié)課我主要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希望我將能給大家?guī)硪惶秘S富多彩的音樂課。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選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小學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音樂家舒伯特》當中的演唱歌曲《搖籃曲》。《搖籃曲》是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這是他19歲時以克勞蒂烏斯的詩譜寫的。搖籃曲(催眠曲)這類歌曲的特點是優(yōu)美抒情、曲調溫柔,表現(xiàn)了母親對孩子的親切祝愿。
2、教學目標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四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ㄒ唬扒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感受《搖籃曲》所表達的深沉、純真的母愛。能夠用悠長的氣息,柔美、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抒發(fā)媽媽對孩子無限的愛。
2、感受音樂文化差異,體會音樂來源于生活,一樣體裁不同風格的作品表達的情感是相同的。
。ǘ斑^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對比聆聽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聽辨旋律和分析旋律的能力。
2、采用聆聽、視唱、比較、判斷的方法學唱歌曲旋律,初步感受倚音在旋律表現(xiàn)中的作用。
3、運用模唱、聆聽、對比、小組合作的方法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ㄈ爸R與技能”目標:
1、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了解歌曲體裁;體會裝飾音在刻畫形象抒發(fā)情感中的作用。
2、從譜面上感知旋律,體會歌曲旋律特點,在理性的基礎上演唱歌曲;谝魳沸抡n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ㄒ唬┙虒W重點:
1、通過對比聆聽,體會同一體裁不同風格的作品,并能進行分析。
2、在演唱歌曲時,用悠長的氣息,清晰的吐字,圓潤、柔美、深情的歌聲演唱搖籃曲,感受媽媽對孩子真摯的情感。
(二)教學難點:
1、掌握歌曲中倚音的唱法,感受裝飾音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2、在唱好歌曲的同時能比較分析作品,掌握分析作品的能力。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說教法和第三方面說學法上面談談。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現(xiàn)狀,我主要采取設置情境教學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系列優(yōu)美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诒菊n的特點,我還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等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只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fā)揮。
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體驗法,交流法、聽唱法、對比法,同時我還讓學生多聽多練,自省自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最后我具體來闡述一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
音樂欣賞導入音樂課堂——學唱歌曲——歌曲處理——創(chuàng)編活動
——拓展延伸。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魳仿曋羞M入課堂,導入音樂課堂(2—3分鐘)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的氣氛,我讓學生在《只要媽媽露笑臉》的音樂中進入教室,通過音樂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領學生步入音樂的`殿堂。
。ǘ⿲W唱歌曲(占時25分鐘)
這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范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
一、激情導入:故事引入,走進音樂大師的人生
1、談母愛
師:“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于母愛” “下面我們來看看詩人和畫家是如何表現(xiàn)母愛的!
2、欣賞有關搖籃曲的圖片,回憶自己的童年
3、想象為圖畫選擇音樂應該是怎樣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搖籃曲》這種體裁――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搖籃曲
4、故事一盤土豆激發(fā)情感,走進舒伯特
師:“下面要聽到的歌曲就是一位偉大音樂家在菜單上寫下的一首搖籃曲,你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就是―――奧地利譽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寓教于樂
1、欣賞大師作品《搖籃曲》感受情緒、速度、力度
2、采用聽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觀察旋律特點,發(fā)現(xiàn)重復句,了解曲式結構
4、難點突破:(采用的方法:體驗式)
A、感受搖籃“搖的感覺”對比不帶附點和帶附點的不同,引導唱好附點節(jié)奏
B、裝飾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啟發(fā)學生想象媽媽哄寶寶睡覺的心情怎么樣?裝飾音演唱自然、輕聲一帶而過的感覺。)啟發(fā)學生邊演邊唱,邊體驗!
三、歌曲處理:有感情的歌聲,永遠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1、再次聆聽,想象歌曲意境(談談想到了什么?)生生交流,情感碰撞體會母親的情感
2、探討在聲音、力度、速度以及包涵的情感的處理(自主發(fā)言)創(chuàng)造情境體驗情感,對比感受,在試驗中找尋美感。要讓小寶寶入睡聲音應該怎么樣?力度是強還是柔?速度?演唱時媽媽的心情和內心的情感?(結合大家要抒發(fā)的情感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師:“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親懷抱里的嬰兒,或想想自己的母親,感受、體會一下,帶著柔和甜美聲音,恬靜、舒緩地再次演唱這首《搖籃曲》!
四、創(chuàng)編活動(5分鐘)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分組討論如何回報媽媽對自己的愛。
師:通過你們的欣賞表演和演唱,讓我感到你們與媽媽的之間的愛是那么濃厚,是啊,母親的恩情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的照耀著我們,為了我們,媽媽付出了許多許多,看著媽媽眼角的皺紋,忙碌的身影,你們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一想你和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濃濃的母愛,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在愛心小卡片上寫下對媽媽的祝福。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完成任務,在合作中培養(yǎng)同學們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3—5分鐘)深化拓展,欣賞不同藝術形式的《搖籃曲》
1、聆聽不同演奏形式的搖籃曲(合唱、小提琴,男女聲重唱等)
2、談談自己的感受,跟自己演唱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帶來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總結搖籃曲的風格
師:搖籃曲這種音樂體裁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僅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特別是它那舒緩的旋律,讓我們愿意去聽,還可以讓我們在音樂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愛,以及美的存在。
常言道:“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在這節(jié)課的最后,我采用了歸納式的結尾,請學生說說《搖籃曲》的歌曲反映了怎樣的生活情趣?請大家用自己的話說說對歌曲的理解?最后師生在《搖籃曲》的愉快的結束本課。
我衷心的希望,通過這樣的設計,能讓“音樂”這魅力無窮而令人神往的藝術,成為孩子們心中的花朵,讓他鋪滿孩子們的人生道路,散發(fā)出不絕的芬芳!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給予指導。謝謝大家!
四年級搖籃曲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音版四年級第七冊第五課的《搖籃曲》。這首歌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整首歌曲旋律優(yōu)美動聽、溫暖親切、貼近孩子生活,充分體現(xiàn)了媽媽愛孩子的那種親切情感。
二、教學目標
1.感受情感,崇尚自然,感悟真情,熱愛生活
2.能用輕柔、平穩(wěn)、親切的情緒去演唱歌曲并了解搖籃曲的風格。
3.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
三、教學方法
音樂課標中指出,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chuàng)造,目的在于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設定生動有趣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景,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同時在過程與方法中指出要為學生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音樂學習的情景,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應該引導學生以即興式自由發(fā)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chuàng)造活動。
因此本課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方法,以模擬情景與想象情景相結合。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自覺性
四、教學思路
第一部分我采用情景導入的方法開頭,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俗話說:觸景生情。我創(chuàng)設了夏夜的情景將學生帶入到歌曲所需的意境中去,運用這一真切的感受,縮短了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距離,增強了形象感。
第二部分是聽賞歌曲,考慮到這是一首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旋律,在教學中我以“聽”為主線,讓學生邊聽邊感受。
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必須依賴于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征,F(xiàn)實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音樂。學生每天都要“被迫地”接受許多音樂信息,這種無意識的聽,往往都是“聽而不聞”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一種不良的聽覺習慣。在本課中我引導學生從“聽”入課,打開了學生的思路,增加了學習興趣,渲染了情景的氣氛。
首先是我自己的范唱,讓他們聽后完整地了解歌曲,調動了他們的情感,激發(fā)了學生唱歌的欲望。
然后在聽歌曲,哼唱律動進一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帶來的那種安靜氣氛。
最后,跟唱歌曲,完整的感受整首旋律。
第三部分音樂表演,引導學生大膽的去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和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美國的教育學家蘇娜丹戴克說過:“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蛔屛覅⒓,我就會完全理解!
第四部分
感恩的心,我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睘槔寣W生自由說出最能代表你對媽媽情感的一句話。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在欣賞和演唱歌曲的同時,更好的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母愛”。
本課結束的時候,學生在我創(chuàng)設的“孩子睡著了,請安靜”的情景中有秩序的離開教室。
【四年級搖籃曲說課稿】相關文章:
搖籃曲說課稿09-20
搖籃曲說課稿(通用12篇)07-10
《搖籃曲》教案09-24
搖籃曲教案07-18
搖籃曲教案05-27
搖籃曲音樂教案08-11
《搖籃曲》優(yōu)秀教案07-25
搖籃曲的教學反思08-06
搖籃曲中班教案07-14
《搖籃曲》的教學反思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