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8-07 09:08:27 教案

中班教案(必備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必備5篇)

中班教案 篇1

  中班社會課:

  當陌生人來敲門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故事,讓幼兒知道不能隨意的給陌生人開門。

  2、通過談話及情景表演,知道隨意給陌生人開門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yīng)答能力。

  5、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Flash動畫,相關(guān)圖片

  活動過程:

  1、聽故事: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紅眼睛、一個叫長耳朵、還有一個叫短尾巴。

  有一天,媽媽對孩子們說:"媽媽要到地里拔蘿卜,你們要好好看家,把門關(guān)關(guān)好"。

  大灰狼看見兔媽媽出門了,它就想吃掉小兔子,可是門關(guān)的緊緊的進不去。正巧,兔媽媽回來了,大灰狼連忙躲在大樹背后。只見,兔媽媽一邊敲門一邊唱著"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小兔子們聽到媽媽的歌聲,連忙開門。

  大灰狼躲在旁邊,偷偷的.把兔媽媽的歌學會了。

  第二天,兔媽媽到樹林里采蘑菇,大灰狼來到小兔家,一邊敲門一邊唱歌:"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

  紅眼睛,短尾巴連忙要去開門,長耳朵一聽:"呀,不對不對,這不是媽媽的聲音",小兔子們朝門縫一看,"呀,是大灰狼,不能開門!"大灰狼看小兔子們不開門,可著急了,它說:"我是你們的媽媽,不信,我把尾巴伸進來給你們看",說著,把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伸進門縫里。小兔子們用盡力氣把門關(guān)上,夾住了大灰狼的尾巴,大灰狼痛的,"哎呦,哎呦"的直叫。兔媽媽也回來了,拿起木棍狠狠的打大灰狼的腦袋,大灰狼使勁一怔,尾巴斷了,狼狽的逃跑了。

  小兔子們可高興了,他們搶著給媽媽開門,兔媽媽親親孩子們,夸它們是好孩子。

  2、討論

  3、出示圖片

  4、情景表演

  5、兒歌

  教學反思:

  活動結(jié)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jié)課,教育活動應(yīng)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jīng)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fā)現(xiàn)、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jié)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shè)計的這節(jié)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學習相鄰數(shù)的興趣。

  2、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shù)之間少1和多1的關(guān)系,能說出2和3的相鄰數(shù)。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魚的活動教具:紅鯉魚1條,白鯉魚2條,金鯉魚3條,黑鯉魚4條。

  2、1——4的數(shù)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邊演示教具,便設(shè)計小魚找朋友的情節(jié),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都有什么顏色的魚?各種顏色的魚都有幾條?教師用數(shù)字卡表示。

  2、設(shè)疑討論:

  (1)白鯉魚今天要找倆個好朋友,一個是比它少1的,一個是比它多1的,請小朋友快速說出是哪兩種魚,它們各有幾條?幼兒答出后,教師擺出卡片。

 。2)請幼兒仔細觀察老師擺好的卡片,分析比較紅鯉魚、白鯉魚和金鯉魚之間多1少1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知道3的好朋友是1和2。

  3、幫助金鯉魚。用金鯉魚也要找兩個好朋友的情節(jié),引導(dǎo)幼兒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4、請幼兒用數(shù)字卡片快速擺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5、游戲: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樂,幼兒胸戴1——4的數(shù)字卡,請掛數(shù)字2和3的小朋友說:“我的朋友在哪里?”與他們相鄰數(shù)的幼兒迅速站到他的兩邊。交換卡片,反復(fù)游戲。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在聽聽、看看、說說、玩玩的過程中感受韻律活動的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愿望。

  2、 在活動中鼓勵隨意跟說方言兒歌,激發(fā)幼兒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認識上海、北京、東北、四川。

  重點與難點:

  能跟著節(jié)奏把這個韻律表現(xiàn)出來。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

  今天,我們要去旅游啦,你們想到哪里去?那里有什么好玩的?

  二、語言節(jié)奏游戲(用普通話)

  幼兒根據(jù)圖片,用xx節(jié)奏說出每個站的特色。

  師:上海 上海 能玩 啥?(外灘 外灘 看夜 景。)

  三、發(fā)聲:你唱我也唱

  啟發(fā)幼兒根據(jù)圖片上的內(nèi)容和教師唱出的旋律,用相應(yīng)的歌詞模仿教師的旋律唱出。

  四、新授

  1.聽一遍音樂“聽聽歌里都唱了什么?

  2.“你們聽的時候想想每個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3.幼兒說出后,在四個名稱下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

  4.小結(jié):這首歌說得是火車走到那個好玩的地方,哎呀特好玩,沒有有趣的車站都有好玩地方,哎呀火車走到哪里特好玩?這首歌的`名稱就叫《坐火車》。

  5.一起完整學習歌曲。價值分析:

  第一環(huán)節(jié)以要旅游的談話導(dǎo)入,引起幼兒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語言節(jié)奏游戲,讓幼兒初步感受樂律的節(jié)奏,知道每個地方有些什么好玩的。

  第三環(huán)節(jié)與老師合作用相應(yīng)的歌詞模仿教師的旋律唱出來。

  第四環(huán)節(jié)新授歌曲。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nèi)容,加深對小青蛙叫聲的感知。

  2. 豐富詞匯:迷人、傷心、自豪。

  3. 幫助幼兒感受故事優(yōu)美的情節(jié),體會人與人之間和睦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圖片、故事磁帶、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 提問:小青蛙怎樣叫?你喜不喜歡小青蛙的叫聲?為什么?。

  2. 故事欣賞。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都有誰?

  3. 圖片講述法。

  幫助幼兒豐富詞匯。

  小動物喜不喜歡小青蛙的叫聲?為什么?小青蛙感覺怎樣?

  小魚說小青蛙的叫聲是怎樣的?

  最后怎樣了?

  4. 故事表演。

  請自愿的幼兒表演故事。

  故事《小青蛙的叫聲》

  小青蛙不會叫,只會呱呱的叫。

  “討厭死了,那聲音!毙⊥谜f。

  小青蛙聽見了小兔的話,不服氣的說:“哼,討厭我呱呱叫,你還不會呢!毙∏嗤懿缓团笥褌兒昧。但他心里還是很在意朋友們說的話,盡量不再呱呱叫。再說,他也不是很喜歡自己的叫聲。

  天越來越熱,小青蛙實在受不了了。他蹲在又大又圓的荷葉上,讓微風輕輕一吹,覺得特別舒服——呱呱呱,他叫的可歡了。遠遠的,他看見小兔匆匆走過,但也顧不得那么多,仍然開心的叫。一條小魚游過來說:“我真喜歡你的叫聲,我在水里都聽的入了迷了!

  “是嗎?”小青蛙感動的問,小魚點點頭。小青蛙跳進水里,親了親小魚。小魚不好意思的游開了。

  第二天,小青蛙回到岸上,很自豪的對朋友們說:“小魚說了,我的叫聲很迷人!

  “可我們一點也沒被迷住呀!毙±鲜箨幯蠊謿獾恼f道。朋友們都大笑起來。小青蛙傷心的`想:“看來,只有小魚理解我!彼谢氐搅撕扇~上。

  一個月亮很圓的晚上,小青蛙在荷葉上呱呱的叫著,魚兒們游在荷葉邊,靜靜的聽著,一切都那么美好。岸上的小動物們好奇的說:“咦,小青蛙的叫聲好象動聽了許多!

  “那是他在為愛他的朋友們亮嗓子!毙懿徽f,小動物們的臉都紅了。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故事的趣味,知道自然界動物的多樣性。

  2、學習詞匯:又快又輕、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3、嘗試扮演角色進行簡單的故事表演。

  活動準備:

  小兔、小雞、螳螂、螃蟹、蜈蚣圖片。漢字卡:又快又輕、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活動過程:

  1、游戲“猜猜它是誰?”,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出示圖片(小雞腳)

  提問:猜猜它是誰?有幾只腳?它是怎樣走路的?大家來學一學。

  出示詞卡:又快又輕。請幼兒齊讀。

 。2)出示小兔圖片

  用猜謎的形式引出:有種小動物,紅眼睛短尾巴,愛吃蘿卜和青菜。請你猜一猜,它是誰?它有幾只腳?

  提問:小兔是怎樣走路的?請你來學一學。誰能用一個好聽的詞語來說說小兔走路。

  出示詞卡:蹦蹦跳跳。請幼兒認讀。

 。3)出示螳螂

  提問:它是誰呀?有幾只腳?你們猜猜看它是怎樣走路的?

  出示詞卡:大搖大擺。請幼兒認讀并學做大搖大擺的'動作。

 。4)出示螃蟹

  提問:你們見過比螳螂腳更多的小動物嗎?它有幾只腳呢?那么它又是怎樣走路的呢?

  出示詞卡:橫行霸道。請幼兒做動作并認讀。

  2、欣賞故事《數(shù)腳》,感受故事的有趣。

 。1)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數(shù)蜈蚣腳的興趣。

 。2)提問: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幾只腳嗎?為什么小雞它們數(shù)不清蜈蚣的腳?

  3、再次欣賞故事。

  提問:最后小動物有沒有弄清楚小蜈蚣到底有幾只腳?

  師幼共同講述故事,邊講述邊做小動物的動作。

  4、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請幾名幼兒戴上動物胸卡進行表演。

  活動延伸:在表演區(qū)投放動物卡,讓孩子繼續(xù)進行表演活動。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中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