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11 11:13:27 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科學教案【推薦】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利用自然材料,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制作彈簧,體會游戲活動的樂趣。

  2、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會觀察,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大膽嘗試,探索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彈簧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不同大小、厚度、質量的紙張,彈簧玩具。

  指導要點:

  1、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讓幼兒對彈簧有一定的認識。

  2、啟發(fā)幼兒分組討論,放手讓幼兒自己用不同大小、厚度、質量的紙去嘗試制作紙彈簧。

  3、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探索讓彈簧動起來的方法。

  4、要求幼兒自由分組,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觀察同伴是怎樣完成的,或向同伴尋求幫助。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充分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條件,引發(fā)他們仔細觀察,認真體驗,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們平時見過的,玩過的',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歸納出了彈性的概念。在分類活動中,幼兒再次操作,玩中觀察,玩中發(fā)現(xiàn),自然而然的將有彈性的物體和沒有彈性的物體進行了分類;顒訒r,幼兒玩中學,學中玩,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增強。

  小百科:彈簧是一種利用彈性來工作的機械零件。用彈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形變,除去外力后又恢復原狀。亦作“ 彈簧 ”。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班級美工區(qū)擺放了一些收集回來的紙盤、吸管等廢舊物品,我發(fā)現(xiàn)自由活動時間段幾個男孩子總是擠在一塊嘗試表演“雜技”,有的用筆頂紙盤,有的用吸管、有的用手指,忙的不亦樂乎……,我在思考:借用某些材料把紙盤頂起來,這中間涉及支撐面的位置是否在紙盤中心的問題,孩子們自發(fā)的游戲不就是一個有趣的科學探究活動嗎?而新《綱要》也提出“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边@就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著眼于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熟悉的自然資源和感興趣的事,讓幼兒獲得積極的經(jīng)驗。于是,頂紙盤的活動就生成了。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探究的樂趣。

  2、嘗試用表格的形式記錄實踐操作的結果。

  3、通過撐紙盤的活動,初步感知紙盤的中心點。

  活動準備

  圓形紙盤、紙巾筒、大頭筆、吸管、鉛筆、記錄表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

  1、出示物品,提出問題:

  今天我想考驗一下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看,這是什么東西?

  2、請小朋友們預測:如果把紙盤放在紙巾筒的上面,紙巾筒能不能像撐雨傘一樣把紙盤撐起來呢?大頭筆、鉛筆、吸管能不能把圓形紙盤撐起來?

  二、預測

  1、教師出示實驗記錄表,示范記錄方法:這里有張記錄表,請你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填上答案,如果你認為這些材料能把紙盤撐起來的請在相應的表格上打勾,不可以的請打叉。好現(xiàn)在開始行動吧。

  2、幼兒獨自記錄預測情況。

  3、集體統(tǒng)計幼兒預測情況:

  三、感知探索一:多種材料操作撐紙盤

  1、幼兒第1次操作,探索用紙巾筒、大頭筆、鉛筆、吸管究竟能不能把紙盤頂起來,并做記錄。(老師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鼓勵:不著急,動作輕一點、慢慢的試一試,多試幾次)

  2、請幼兒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探實驗結果。(已經(jīng)完成的小朋友可以相互交流一下,等一等還沒完成的小朋友)

  3、集體交流:集體統(tǒng)計實際操作情況:請你看著你的記錄表告訴我你的實驗結果,用紙巾筒可以把能紙盤撐起來的請舉手,不可以的請舉手,……(教師強調預測和實驗的結果有些不一樣)

  4、請幼兒示范用四種材料撐紙盤:現(xiàn)在請大家一起來示范用這四種材料撐紙盤。

  四、感知探索二:重點操作用吸管撐紙盤

  1、提出問題:情況有所不同了,為什么同樣是用鉛筆(吸管),有的小朋友可以把紙盤撐起來,有的不行呢?下面將要請小朋友進行第二次實驗,請聽清楚要求:剛才已經(jīng)成功撐起紙盤的小朋友要想想你是怎么做到的?還不能把紙盤撐起來的小朋友想想辦法,看看這一次能不能成功?請你們把第2次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上,明白了嗎?

  2、再次統(tǒng)計實驗結果。幼兒再次操作后分享自己的操作過程,重點關注怎樣操作,吸管才能把紙盤頂起來。師:看看你們的記錄表,剛才第2次實驗結果是……請舉手;紙盤都撐起來了,你是怎么做到的?開始怎么樣,接著怎么樣,最后又怎么樣?(提問幾個小朋友)

  五、感知探索三:感知物體的中心點

  1、幼兒分兩組分別示范用吸管撐紙盤,兩組幼兒相互觀察,提出問題:看看紙盤現(xiàn)在都站在吸管的上面了,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嗎?紙盤站在吸管上都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哎,為什么有的紙盤搖搖晃晃?究竟紙盤撐在什么位置才會最平穩(wěn)?

  2、幼兒操作,找出撐紙盤的最佳位置,并做上記號。(教師提示:如果找到了撐紙盤最平穩(wěn)的位置請用手按住紙盤和吸管,然后到過來,在上面畫個圓點。)

  3、幼兒分享交流尋找撐紙盤最佳位置的操作方法:師:找好了嗎?大家一起來試試,看看現(xiàn)在紙盤是不是都站的又平又穩(wěn)?你是怎么找到這個小圓點的?這個位置是紙盤的什么地方?

  4、:紙盤最中心的地方,也就是中心點,找到中心點就可以把紙盤穩(wěn)穩(wěn)的撐住。

  5、證實自己是否找對了中心點。

  (究竟幼兒剛才的中心點找對了沒有?老師有一個辦法,將紙板對折兩次,打開后會有一個十字“⊙”的交叉點,看!這就是中心點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撐著紙盤回教室吧!)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了解風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了解風的形成,了解制造風的方法;

  通過感覺感受風的存在。

  活動準備

  扇子、羽毛、吸管、肥皂泡、電風扇、風箏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小朋友摸一摸,抓一抓周圍,看看能不能得到風。

  2、請幼兒描述風。(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可以用眼睛看見風吹樹葉、小旗;可以聽見風的聲音;可以感覺風吹在臉上涼涼的`)

  3、青青和果果來到廣場放風箏,果果問青青,風是從哪來的?

  4、果果對青青講解風的產生:風是因為空氣流動形成的。空氣流動得慢,就是微風;空氣流動得快,就是強風。

  5、小朋友制造風。用扇子扇一下,產生了風;用口吹一吹,產生了風。風扇轉動,感覺風扇周圍有風。

  6、了解風和我們的關系:風能發(fā)電,風能傳播種子;風可以把濕衣服吹干。有時海上風力過大,就是臺風,產生強降雨;有一種龍卷風,能把大樹連根拔起,甚至吹毀建筑物,對人類產生危害。

  活動延伸

  到戶外,吹泡泡,放風箏,進行體驗風的活動。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依據(jù):

  參觀水族館歸來,孩子們對海洋動物非常的感興趣,他們不停地交流著自己的所見所聞。為了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我們組織了以“海洋動物”為主題的生成活動!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教育活動的組織應根據(jù)需要合理安排”、“教育活動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以此為依據(jù)我設計了這個“海洋知識大比拼”的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 了解動物的不動種類,能說出幾種動物的名稱及主要特征。

  2。 了解海洋動物與人之間的關系,形成愛護海洋動物的意識。

  3。 培養(yǎng)傾聽的習慣,激發(fā)與同伴合作、競爭的意識。

  活動準備:

  1。 參觀水族館。

  2。 開展以“海洋動物”為主題的生成活動。

  3。 收集相關資料(圖書、標本、vcd等)。

  4。 藍貓、淘氣圖片各一副;沙魚、海馬、鯨的圖片及vcd。

  5。 邀請一位老師當裁判。

  活動過程:

  1。 激發(fā)興趣,引起比賽

  (1)出示藍貓、淘氣圖片

  教師:藍貓和淘氣現(xiàn)在也在研究海洋動物,今天他們爭吵了起來,都說自己知道的海洋動物多,F(xiàn)在我們來幫幫他們好嗎?

 。2)將幼兒按自愿分成藍貓隊和淘氣隊。

  2。 進行比賽

  第一環(huán)節(jié):你說我也說

  要求:

 。1)說出你知道的海洋動物名稱。

  (2)兩隊幼兒輪流回答,;本文每人有一次向別人求助的機會。

 。3)說的.多的一組可以的五個標志,少的得四個標志。

  ( 教師認真傾聽幼兒的回答及時肯定幼兒的表現(xiàn))

  小結:(1)按魚類和非魚類引導幼兒進行簡單分類。

 。2)裁判評發(fā)小標志,激發(fā)幼兒下一步比賽的欲望。

  第二環(huán)節(jié):你爭我搶

  要求:(1)根據(jù)電視畫面回答。

 。2)采取搶答的方式,答對一個得一個標志。

 。3)每人有一次求助的機會

  問題:沙魚是怎樣捕食的?

  安康魚是怎樣釣魚的?

  鯨是魚嗎?

  (引導游兒認真聽仔細看,根據(jù)畫面及解說來回答)

  小結:請裁判評說。

  第三環(huán)節(jié):大家一起說

  討論:大海被污染了,海洋動物會有什么變化?我們能做什么?

  要求:幼兒自由討論,兩隊可以有相同的看法。

 。ń處煿膭钣變捍竽懓l(fā)表自己的意見)

  小結:請裁判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做出評比。

  3。總結:

 。1) 幼兒交流感受

  (3)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延伸活動:

 。1)繼續(xù)收集資料,比一比哪隊多。

  (2)創(chuàng)建海洋博物館。

  活動反思:

  在設計這一活動時我有一個顧慮,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是太難了;顒又泻⒆觽兊姆e極反應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老師富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中,孩子們將前一段時間探索出來的知識全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出來。在觀看電視時又表現(xiàn)出強烈的求知欲,當孩子們的小手如森林般舉起時,我才感到這才是孩子們自主的學習。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工作中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有小朋友在盥洗室洗手的時候偷偷玩水,有時會把衣服和袖子弄得很濕。愛玩水是幼兒的天性,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這一現(xiàn)象遵循幼兒教育在玩中學的旨意我設計了本節(jié)課《好玩的水》。

  一.活動目標:

  1.感知水的特點,鞏固對水的認識。

  2.對水沉浮感興趣,知道人們利用沉與浮的原理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船,造福人類。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發(fā)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二、活動準備

  1.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浮的各種物體

  2.透明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鐵球和皮鞋。

  三、活動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播放《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幼兒閉眼傾聽。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請你們閉上眼睛,隨我一起出發(fā)。

  提問:聽到了什么?

 。ǘ└杏X游戲:出示水盆,分組。

  來到森林里小朋友想不想玩水呢?

  1、試試用雙手捧水。感知(手心里的水一會就流完,因為水是流動的。水的顏色是無色透明的)

  2、體會手掌平放在水中與手指插入水中的感覺。(力量不一樣)(三)聽覺游戲:

  1、請幼兒將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

  2、再試試材料從高處投入水中和從低處投入水中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3、輕重不一的物體投入水中的聲音。

  4、音樂感知:《蟲叫鳥叫下雨流水》感知大雨、小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聲音。

 。ㄋ模┏粮∮螒

  1幼兒嘗試:誰沉誰浮

  請小朋友把各種材料放到水里,仔細觀察,誰沉誰浮?

  幼兒嘗試,得出結論:有的物體漂在水面是浮,有的物體落入水底是沉。

 。ㄎ澹┏僚c浮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師嘗試提出問題:沉與浮在我們生活的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幼兒嘗試回答。

  教師總結:剛才我們在玩水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的東西在水里沉有的東西在水里浮,人們很聰明,利用沉浮的原理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很多東西,希望小朋友從小學好本領,長大當科學家,發(fā)明新的東西,為人類做許多有益的事情。

  隨音樂一起擺動,模仿水。

  四、活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還有那些物體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動物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孩子們面對形態(tài)各異的動物,常常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也會伸出活潑好動的小手去撫摸。雖然動物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但是在平時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它們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明顯的、主要的特征。為了激發(fā)孩子有探索動物尾巴秘密的興趣,我創(chuàng)設情境和孩子一起說說動物尾巴的特征,并通過小壁虎借尾巴的情境引發(fā)孩子對動物尾巴作用的初步思考。

  活動目標:

  1、觀察常見動物尾巴,初步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2、喜歡動物,愿意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物尾巴的認識。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張

  2、小動物若干

  3、PPT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借尾巴

  價值分析: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情景中初步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1、播放哭聲:這是什么聲音呀?是誰在哭呀?(ppt)

  (出示小壁虎傷心的圖片)

  2、小壁虎為什么很傷心呢?

  3、播放視頻,欣賞動畫《小壁虎借尾巴》

  引導語:小壁虎剛剛遇到了一條蛇,在逃走的時候尾巴被蛇吃掉了,他現(xiàn)在很傷心,覺得沒有尾巴很難看,想去借尾巴,我們來看看小壁虎問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4、小壁虎問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1)小壁虎向小魚姐姐借尾巴,但是沒有借到,小魚姐姐說:“我不能把尾巴借給你,我的尾巴是用來撥水的!

  (2)小壁虎向黃牛伯伯借尾巴,但是沒有借到,黃牛伯伯說:“我不能把尾巴借給你,我的尾巴是用來趕蒼蠅和蚊子的!

  (3)小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但是沒有借到,燕子阿姨說:“我不能把尾巴借給你,我的尾巴是用來掌握方向和平衡的!

  小結:是啊,原來小動物都有適合自己的尾巴,每個小動物的尾巴都有不同的用處。

  二、各種有趣的尾巴(ppt)

  價值分析:在猜猜看看說說中,進一步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和用處,大膽表述自己對動物尾巴的認識。

  引導語:今天,樹林里的小動物們在玩捉迷藏,他們都躲了起來,只露出了自己的尾巴,我們一起把他們找出來,仔細看看它們的尾巴長什么樣?再想想會是哪個小動物?

  1、找尾巴

  提問:告訴大家你找到了誰?(強調把話說完整)為什么你覺得它是小猴子/老虎/金魚呢?

  (1)猴子的尾巴長長的,細細的,可以幫助猴子掛在樹上。

  (2)金魚的尾巴大又大,可以用來撥水。

  (3)黃牛的尾巴細又長,可以用來趕蒼蠅和蚊子的。

  (4)袋鼠的尾巴長又硬,可以用來當?shù)首幼?/p>

  (5)狐貍的尾巴大又松,可以用來當枕頭。

  2、請出小動物

  引導語:那我們用一句好聽的話請他出來吧?

  如:“猴子的尾巴長又細”小猴子小猴子快點出來吧!哎呀,小猴子說我一個人說的聽不清楚,他要我們小朋友一起來說這句好聽的話,把他請出來,(猴子的尾巴長又細……)哇,真的是小猴子呀,他的尾巴真的是細細長長的呢,我們小朋友的眼睛真亮!

  小結:金魚尾巴像裙擺,游來游去多自在;牛的尾巴細又長,蒼蠅蚊子都趕跑;小猴尾巴細又長,卷著樹枝往下掛;袋鼠尾巴粗又壯,撐在地上當板凳;狐貍尾巴松又大,枕在身下當枕頭。

  原來每只小動物的尾巴長的各不相同,我們只要看到他們的尾巴就能猜出他們是誰,本領真大呀!

  三、活動延伸(ppt)

  動物世界里還有很多有趣的尾巴,看看這些動物你們認識嗎?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用呢?下一次我們再來一起看看、說說更多的尾巴,好嗎?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7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9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01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1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6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5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