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21 10:55:29 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集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更新。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越來越顯示出不足與滯后,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與變革。這種變革迫切要求數(shù)學課堂教學從低年級起就要訓練學生會參與、會發(fā)現(xiàn)、會運用、會創(chuàng)造。

  一、學會參與

  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前提、基礎是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把學生看成具有主觀能動意識的社會人;要切實建立平等、民主、友愛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學習興趣、愉悅的情感體驗。這樣才會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充滿生機與活力,學生才會樂于參與、主動參與、積極參與。

  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僮寣W生參與動手操作、實踐。從人的大腦功能看,右腦負責表象,是進行具體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的中樞,而常規(guī)教學中“重左輕右”的傾向較為嚴重,操作實踐則是有效開發(fā)和利用右腦的好方式。讓學生參與動手操作實踐,能促進左右腦的和諧發(fā)展,利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操作活動是手與眼協(xié)同活動對客觀事物的動態(tài)感知過程,又是手與腦密切溝通把外部活動轉化為內部語言形態(tài)的智力內化方式。手能夠教會頭腦準確地、清晰地思考(蘇霍姆林斯基語)。

  ②讓學生參與觀察、分析。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了解事物的表象,是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重要前提,而分析則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在教學中要訓練學生的思維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如教師要求學生利用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它的1/2。學生思考后,說出幾種折法后,應及時引導學生對正確的折法進行觀察、分析,從而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只要折線通過長方形的中心就可把長方形分成相等的二份?捎行У赜柧殞W生的判斷、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③讓學生參與抽象、概括數(shù)學規(guī)律、數(shù)學事實。通過抽象概括,使人們對事物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如梯形面積計算教學,可先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操作,再引導學生討論,明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是梯形上下底之和,它們的高相等,每個梯形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當學生有了具體的感性認識,再引導學生抽象概括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④給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并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這是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數(shù)學課上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率還比較低,不利于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表現(xiàn)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讓所有學生在討論、交流中,都有表明自己觀點、交流自己思想的機會,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二、學會發(fā)現(xiàn)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知識,好的教師是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教學中,要做到在知識傳授的同時,重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并盡量展示學生思維的全過程,從而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如圓柱的表面積計算教學,應先讓學生將圓柱側面通過剪然后展開,觀察側面的形狀,思考側面面積的計算方法,再通過討論,發(fā)現(xiàn)并概括圓柱體的側面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操作、分析、思考,經(jīng)歷了“圓柱側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領會了圓柱側面積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更重要的是在操作發(fā)現(xiàn)獲取探求新知的技能。

  三、學會運用

  “學生把讀過的東西或者教師講述的東西背得爛熟,回答得很流暢,——這也是一種積極性,然而這種積極性未必能促進智力才能的發(fā)展。教師應努力達到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知識在運用中得到發(fā)展”!皟和趯W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里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就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周轉’,知識沒有加以運用(首先用來獲取新知)”。從蘇霍姆林斯基的這二段話可看出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知識是多么的重要。

  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知識順利的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是評價數(shù)學教學成敗的重要指標。如:長方體表面積、體積教學后的一道綜合習題設計:請測量一本書的長、寬和高,①計算這本書的表面積和體積;②現(xiàn)有4本同樣的書,用兩種方式包裝(如下圖),問哪種方式更省包裝紙?這一練習活動綜合了測量、估算、計算并比較規(guī)則物體的表面積以及選擇最優(yōu)方案等有關知識與方法,充分訓練了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學會創(chuàng)造

  創(chuàng)造是指最終產(chǎn)生新的有社會價值的成品的活動或過程,是發(fā)現(xiàn)的最高形式。發(fā)明家通過研究最終產(chǎn)生了對人類來說是新的和有社會價值的成品的活動是創(chuàng)造,而對學生個體而言,如能在學會求長方形和三角形面積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實踐,發(fā)現(xiàn)把梯形分割成長方形和兩個三角形,并運用舊知求出了梯形面積,總結出求梯形面積的方法,這就是數(shù)學基礎教育所要培養(yǎng)的創(chuàng)造。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實可行的,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俳處煈粩嘟o學生創(chuàng)設富有變化且能激發(fā)新異感的學習環(huán)境,善于提出學生感到熟悉又需動腦筋才能解決的問題,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得出結論;還要鼓勵并尊重學生的質疑,把學生看作學習的真正主人,使學生胸中時刻燃燒起求知和創(chuàng)造的烈焰。

 、诮虒W中要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相信每位學生都具有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多給學生思考的機會和時空,多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產(chǎn)生、形成過程中,品嘗成功的喜悅,促使思維的再活動、再創(chuàng)造。

 、劢處熞⒅嘏囵B(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著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要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尋找與眾不同的解題途徑;誘發(fā)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多方位思考問題,大膽嘗試、創(chuàng)新,獲取合理、新穎、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軇(chuàng)造思維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的統(tǒng)一。分析思維是以一次前進一步為特征的,而直覺思維則是對于突然出現(xiàn)的新事物、新現(xiàn)象、新問題及其關系的一種敏銳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質的理解和綜合的整體判斷。教師要大膽鼓勵、引導學生跳出常規(guī)思維的圈子,培養(yǎng)他們的直覺思維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發(fā)展從情境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二、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做了一個家庭理財調查,你們都調查好了嗎?

 。ㄇ耙惶彀l(fā)給學生如下的調查表。)

 。ㄔu析 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做這個調查要干什么”引起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極大關注,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生:調查好了。

  師:誰把自己調查的情況說給大家聽聽。

  生1:**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費是10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4000元的電腦。

  生2:**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費是12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費是9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調。

  師:這幾個同學們做的調查非常好!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交流一下你的調查,好嗎?

  (小組交流。)

  師:有一個叫小剛的同學也回家做了一個調查,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二)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ㄆ聊伙@示:小剛的媽媽說:“我的收入是632元!毙偟陌职终f:“我的收入是786元!毙偟膵寢屨f:“我們家每月的生活費是980元!保

  師:看到這里,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1:小剛的爸爸比媽媽多收入多少錢?

  生2:他們共收入多少錢?

  生3:小剛家每月還剩多少錢?

  師:你能估算出小剛家每月大約節(jié)余多少錢嗎?小組討論后,自己解答。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

  生1:600+700-1000=300(元)。

  生2:不對,786元接近800元,應該是600+800-1000=400(元)。

  師:哪位同學的結果更接近精確結果?

  生:第2位同學。

  師:同學們這么快就估算出來了,那么你們能實際算出小剛家每月可以節(jié)余多少元嗎?請同學們做在練習本上。

  (找一生說答案,全班訂正。師板書:632+786-980=1418-980=438(元)。)

  師:小剛家也有一個計劃。你們想知道嗎?

  (看屏幕:小剛的媽媽說:“我想用節(jié)余的錢買一臺價格是960元的洗衣機,幫媽媽算一算,需要攢幾個月?”小剛做思考狀。)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小剛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能。

 。ㄔu析課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好勝心很強,對幫助小剛解決問題個個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中。)

  師: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洗衣機的價錢減去一個月的節(jié)余,還缺522元,再減去一個月的節(jié)余,還缺84元,因此需要攢3個月。

  (列式: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2: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要買一臺洗衣機是960元,還少84元,因此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3:我們組的想法和第二個同學說得差不多,先求出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生4:我們組的想法是先求出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買洗衣機還不夠,再加一個月的節(jié)余是1314元,這就足夠了,因此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876+438=1314(元),需要攢3個月。)

  師:通過討論,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決了問題,看看小剛說什么?

 。ㄆ聊伙@示:小剛高興地說:“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問題,你們的好方法我已經(jīng)學會了。再見。”)

 。ㄔu析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初衷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參與,課堂氣氛熱烈。由于每個人的思維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

  (三)理解應用

  師:老師也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感到高興,現(xiàn)在你就是你們家的小管家,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購買計劃中的商品,用每月節(jié)余的錢,需要攢幾個月。數(shù)據(jù)多的同學可用計算器幫忙,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組成員或老師幫忙。

 。ㄔu析此環(huán)節(jié)旨在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如果單純地出一道題,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但讓他們計算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了。另外,可以讓學生使用計算器,他們感到很高興,繼續(xù)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

  (四)回顧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同學們用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答了問題,同時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并掌握了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同學們的課上得非常好。

  四、教學反思

  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做一個調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起對本節(jié)課的極大關注。課堂上,學生精神高度集中,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幫小剛解決問題時,學生情緒高漲,因為這就是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只是平日從不參與,這次讓他們自己當“管家”,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就激發(fā)出來了。課堂上,小組討論氣氛熱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讓我為之一振。由于取材于生活,學生感到很熟悉,因此表達起來非常流暢,把一個理財計劃說得井井有條。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 的知識,相信將會令他們終身難忘。這節(jié)課,我感到學生在學習加減混合運算的過程中,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因為問題情境很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生體會到了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并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我自己認為這節(jié)課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目的,但由于學生的差異,個別學生的思考速度跟不上小組的討論,因此就干脆放棄。另外,雖然在課前,我強調是近幾個月內的計劃,有些學生在計算時才知道要攢8~9個月,這樣在計算時就耽誤了時間。

  通過反思,提醒我在今后備課中要關注每個細節(jié),努力提高自身教學以及處理事件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更上一層樓。

  五、案例點評

  本課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注重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適當?shù)慕鉀Q問題的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創(chuàng)設“買洗衣機”的情境,緊密聯(lián)系了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學生感到非常熟悉、親切。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家庭的“理財”計劃中,使學生在理財?shù)倪^程中,探索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使他們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探索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百以內加減法已經(jīng)為學生萬以內加減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本節(jié)課,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學生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本節(jié)課還注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了熱情的幫助,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中在充分讓學生合作探討的同時,要注意合理搭配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把握住重點內容進行教學。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一、旋轉與平移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經(jīng)歷認識旋轉、平移現(xiàn)象的過程。

  2、結合實例,初步感知旋轉、平移現(xiàn)象。在對物體旋轉、平移運動探索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旋轉、平移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 認識旋轉現(xiàn)象。

  (一)做風車:

 。、指導學生動手用正方形彩紙做風車。

  2、讓學生將自己親手制作的風車玩一玩。觀察風車轉動的情形,說說風車轉動有什么特點。學生在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使學生了解風車是繞一個點或一個軸轉動的,說明風車的轉動就是旋轉。

 。ǘ┱f一說:

  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可直接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旋轉現(xiàn)象。

  二、認識平移現(xiàn)象。

 。ㄒ唬┳鲆蛔觯

 。、在教師的帶領下,師生共同操作。

 。、讓學生交流自己取書、推書的動作。

 。场⒂懻摚

  取書、推書的動作以及書的移動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了解書是沿一個方向做平移運動。

 。ǘ┱f一說:

  1、先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事例,說出平移現(xiàn)象。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平移現(xiàn)象。

  三、練一練:

  第1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做平移、旋轉動作。

  第2題:給學生充分的觀察、交流空間。

  第3題:先讓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先讓學生指出事物的運動情況,再說出哪些是平移現(xiàn)象,哪些是旋轉現(xiàn)象。重點了解學生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的情況。

  四、作業(yè):課本第4頁的第4題。

  教學隨筆: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結合操作活動,經(jīng)歷認識圖形平移和在方格紙上畫平移圖形的過程。

 。、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场⒃谔剿骱唵螆D形平移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在方格紙上移動圖形(課本第5頁的做一做):

  1、指導學生邊操作、邊交流。

  先讓學生把紙片放在方格紙的中間位置,再把紙片向右平移5個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過程、方法、結果。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把一個圖形平移幾個方格,只要看圖形一條邊平移的格數(shù)即可。

  2、將紙片從A處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點了解學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確。

  3、想一想:把紙片從A處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紙片平移了幾個方格?

  讓學生自己平移,再說一說平移的距離。

  二、試一試:

  做課本第5頁的試一試。

 。、出示問題,讓學生自己試著畫,再交流。

 。病⒐膭顚W生畫出其他平移后的圖形。

  三、練一練:

  課本第6頁的練一練。

  第1題:師生一起邊討論,邊填空。

  第2題:鼓勵學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線。

  第3題:先共同判斷,再涂色。讓學生說一說另一個虛線圖是向右平移幾個方格后得到的。

  第4題:鼓勵學生自己確定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分別畫出平移后的圖形。交流時,讓學生說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動了幾個格。

  教學隨筆:

  二、除法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購書問題,經(jīng)歷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兩位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兩位數(shù)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學重、難點: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兩位數(shù)的除法,并進行驗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二、新授:

 。薄⒊鍪菊n本第8頁的題。

  (1) 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ǎ玻 師提問:能買多少本《趣味數(shù)學》?

 。ǎ常 學生列出算式后嘗試解答。

 。ǎ矗 交流學生的解決方法。重點使學生學習口算方法。如,把15個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個十,即150÷5=30;也可以這樣想,因為5×30=150,所以150÷5=30。

  (5)師提出:150元能買多少本《科普讀物》?

  (6) 師生先討論:150÷6能直接用口訣計算嗎?然后共同完成豎式計算。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商“2”要寫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議一議:怎樣檢驗算得對不對呢?

  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學過的“單價×數(shù)量=總價”的數(shù)量關系式,想到檢驗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用商乘除數(shù)的方法可以檢驗除法算得對不對。

四、練一練:

  第1題:弄清題意后,讓學生計算。教師注意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方法。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重點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情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自己驗算的情況。

  第3題:在進行練習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保護益鳥的教育。

  教學隨筆: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結合月餅裝盒問題,經(jīng)歷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病⒄_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運算的準確性和計算結果在生活中應用的現(xiàn)實性。

  教學重點: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課題:量的計量

  1.單名數(shù)、復名數(shù)的復習,并舉例.

  請你說說圖里學過的四邊形的名稱、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義.

  2.小組共同回憶探討.

  二、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

  談話:回到學校,馬明對手頭的材料認真研究起來。

  提問:你能幫馬明出個主意,更好地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研究嗎?

  小結:用統(tǒng)計圖可以把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得更加形象具體。

  提問:我們根據(jù)統(tǒng)計表選擇什么樣的統(tǒng)計圖?為什么?

  總結:我們是根據(jù)統(tǒng)計圖的特點來選擇統(tǒng)計圖的,F(xiàn)在打開書p140,再看一看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三、根據(jù)統(tǒng)計表畫統(tǒng)計圖。

  要求:小組長拿出課前老師發(fā)放的制圖紙,在征求組員意見的基礎上合作制圖。每個小組3人,每人完成一種統(tǒng)計圖。

  引導評價板演學生的制圖。

  四、分析統(tǒng)計圖。

  出示討論題:

  1.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產(chǎn)值增長得快?

  2、從條形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工作人數(shù)多?哪個廠的技術人員多?

  3、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外銷產(chǎn)品占產(chǎn)品銷售總數(shù)的百分比大?

  4、綜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議馬明到哪個單位應聘,為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復習人民幣的面值、單位,掌握化聚,在“付錢”與“找錢”的過程中能初步應用。

  2.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認標價簽,如:“1.50”、“5.00”、“0.50”等。

  3.在活動過程中,自然滲透估算意識,并使學生學會填寫簡單的統(tǒng)計表。

  指導思想:

  本活動通過學生自辦商場,并親身扮演營業(yè)員和顧客,在實踐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自然、社會的緊密聯(lián)系,增進對數(shù)學的了解和應用數(shù)學的信心,并學會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適用年級:一年級

  活動前的準備:

  讓扮演營業(yè)員的.學生從校辦商店里借來一些商品,了解價格,并做好記錄,便于活動后如數(shù)歸還。

  為每件商品做好標價簽。

  在活動室布置好商場。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有關人民幣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運用這些知識,到商場里去買東西,好嗎?

  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人“商場”(活動室)。

  讓營業(yè)員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二、知識積累,認識標價簽

  1.在買東西之前,我們可以先逛一逛商場。在逛商場之前,你想了解些什么?

  學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教師根據(jù)情況作適當介紹。

  2.營業(yè)員向同學們介紹各種標價簽的認識方法,如整元的是:5.00;幾元幾角的是:1.50;整角的是:0.50,等。

  3.練習:

  老師也有幾張標價簽,看看你們認識嗎?

  橡 皮0.80

  文具盒

  4.80

  圓珠筆2.00

  三、了解行情,滲透數(shù)學思想

  l.準備逛商場。(滲透估算思想)

  逛商場的時候,可以通過看標價簽,先了解價錢,再估計一下你的錢夠不夠買?夠買幾樣?

  2.填表。(滲透統(tǒng)計的思想)

  我們還可以把商品的價格記錄在表格中,通過算一算,看看自己要花多少錢?再看看,剛才你的估計對不對?

  教師示范填表。

  (附表,課前印好發(fā)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能正確地列式解答不同類型的應用題。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題能力。

  3、通過思考題的解答,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正確地解答連除應用題;能正確地解答不同類型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解答不同類型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

  1、引入:我們學習了很多類型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你們來說說都學了哪些呢?(生講師板:連乘、連除、除加、除減、乘加、乘減。)

  請小朋友來做做下面這幾道題是屬于哪種類型的。

  2、獨立做:

 。1)電視廠3個裝配小組裝配電視機3456臺,每個裝配小組有18人。平均每人裝配多少臺?

  (2)玩具廠每個人每小時制作6個于玩具,9個工人工作8個時可以制作多少玩具?

 。3)校辦工廠計劃每小時生產(chǎn)粉筆90盒,實際24小時生產(chǎn)粉筆2520盒。平均每小時比計劃多生產(chǎn)多少盒?

  獨立做、個別說想法

  小結:都是不同的類型

  應用題有這么多不同的類型,那么怎么做才使我做正確呢?(要讀題目、分析題目,想好了再寫不能亂列式。)

  二、對比練

  1、(1)6匹馬8天共吃草576千克,平均1匹馬1天吃草多少千克?

  (2)1匹馬1天吃草12千克,6匹馬8天共吃草多少千克?

  獨立做、個別匯報、比較兩題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一題是連除、一題是連乘。

  2、(1)玩具廠一月份12天生產(chǎn)積木9360盒,二月份比一月份每天多生產(chǎn)260盒。二月份每天生產(chǎn)積木多少盒?

 。2)玩具廠一月份12天生產(chǎn)積木9360盒,三月份比一月份每天少生產(chǎn)260盒。三月份每天生產(chǎn)積木多少盒?

  獨立做、個別匯報、比較兩題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一題是除加、一題是除減。

  3、小結:做題時特別要注意讀題目、分析題目。

  4、根據(jù)線段列式計算。

  5、先從括號里選擇條件和問題,把應用題補充完整,再解答。

  百貨商場運來4箱熱水瓶,每箱有8只,

 ?

  (每只熱水瓶84元。共值2688元。)

  (每只熱水瓶多少元?一共值多少元?)

  三、思考題

  1、2個小朋友2分削2支鉛筆。照這樣計算,4個小朋友削鉛筆要幾分?

  2、3只貓3天吃3只老鼠。照這樣計算,6只貓6天吃幾只老鼠?

  獨立思考、說說想法。

  四、作業(yè):課堂作業(yè)第47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學生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2.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在具體的觀察、操作中了解凈含量的意思,初步感受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同。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與樂趣。

  活動準備: 杯琴6套,常見容器若干,飲料若干瓶,臺秤一部,量杯6只,植物油、水、牛奶各1升。

  活動過程:

  課前活動玩杯琴

 。1)練習:各小組自由玩杯琴。

 。2)表演:同學們,玩杯琴玩得開心嗎?能不能給大家齊奏一曲?

 。3)介紹:真好聽!這么美妙的杯琴是如何制作成功的呀?

  生:我們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杯子里裝的水不同,敲出來的聲音就不同。于是,我們經(jīng)過添水、減水的反復調試,得到了1~7七個不同的音。有了這七個音就能演奏了。

  小結: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裝上不同量的水,敲擊以后會發(fā)出不同的音。美妙的杯琴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作而成的。

  一、估一估

  1.導入:生活中,由于人們的需要不同,各種液體本身的用量也不同,因此,我們的生活中便有了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容器。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個估計容量的能力大比武,把你在前面認識升和毫升中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jīng)驗都用上,比比誰的估計本領強!(有信心嗎?)

  2.集體估計,掌握估計方法。

  教師出示若干個容器,指名估計容量,說說估計方法。

 。1)980毫升光明房型牛奶

  生1:這盒牛奶和我們前面數(shù)學課上認識的1升的伊利牛奶差不多大,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升。

 。2)250毫升統(tǒng)一冰紅茶

  生2:我們知道1瓶AD鈣奶的容量是100毫升,這盒冰紅茶大概有兩瓶AD鈣奶那么多,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0毫升。

  (3)20毫升的小酒杯

  生3:數(shù)學課上我測出了我一口大約喝10毫升水,這個小酒杯如果裝滿水,我感覺我兩口能喝完,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毫升。

 。4)教室里的紅色水桶

  生4:教室里的純凈水1桶19升,這個水桶比純凈水的桶稍微小些,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5升。

  小結:在前面認識升和毫升的過程中,我們通過觀察、測量、估計等活動,已經(jīng)知道了一些容器的容量。將這些已知容量作為標準記在腦子里,在估計時,與它們進行比較,可以幫助我們估計得比較準確。

  3.小組內估計,鍛煉估計本領。

 。1)為了能在今天的估計能力大比武中有好的表現(xiàn),許多同學都回家練習了一翻,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練習的嗎?

  生1:我回家找了很多容器估計,還邀請爸爸、媽媽和我一起比賽,然后看上面的凈含量,看看誰估計得比較準確。

  師: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庭大賽誰獲勝了嗎?

  生1:大多數(shù)是我,有的時候是媽媽,因為許多東西是媽媽買的,她已經(jīng)記住了它們的容量。

  師:看來學習和實踐都很重要!

  生2:我回家把上面寫著多少毫升和多少升的東西都看了一下,知道了很多常見物品的容量。

  師:觀察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經(jīng)驗,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生3:我還用自己在數(shù)學課上做的1升和100毫升的瓶子量出了一些容器的容量。

  師:自己動手測量得到的結果在你腦子里留下的印象一定是最深刻的。

 。2)通過回家的實踐,每位同學都選擇了幾個容器帶到了學校,接下來,我們就在小組里開展一個估計比賽。組長拿出一個容器,每人報0自己的答案,然后看看貼在底下的正確答案,比比誰估計得最接近。

  4.小組估計比賽,比試估計本領。

  估計得怎么樣?誰最厲害呀?誰準備的秘密武器最厲害呀?下面就請每組拿出一個你們覺得最厲害秘密武器,讓其他小組的同學來估一估(小組內可以進行討論,在規(guī)定時間內拿出統(tǒng)一答案)。比一比,哪個小組估計得最接近。

  5.交流活動感受,分享成功喜悅。

  通過剛才的估計容量能力大比武,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1:我覺得估計容量一點都不難,只要記住了1升、100毫升有多少,其它的和它們比一比就行了。

  師:是呀,大和小都是與標準相比較的。

  生2:我在估計時首先是確定它用毫升還是用升做單位,比100毫升小的就與AD鈣奶比,比1升大一點或小一點的就與1升的伊利牛奶比,再大一點的就與水桶比。

  師:就是先確定一個大致范圍,再進行具體比較。很好的方法。

  生3:我覺得看得多了,到后來很快就能估計出它的容量了。

  師:熟能生巧呀!

  二、量一量

  1.導入:為了更好地認識升和毫升,上周數(shù)學活動課,我們去逛了一趟時代超市。你們在超市里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生1:本來我們以為液體應該都是用升和毫升作單位的,但是洗潔精卻全是用克和千克做單位的,而鍋、碗、盆子、杯子也不是用升和毫升做單位,是用厘米做單位的。

  生2:我們在賣一次性杯子的商標上發(fā)現(xiàn),除了毫升,還有CC和盎司這樣的容量單位。

  生3:我們發(fā)現(xiàn)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裝滿,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的。

  生4:我們發(fā)現(xiàn)牛奶也是,有的用毫升和升做單位,有的用克作單位。

  2.對于你們的發(fā)現(xiàn),我也很感興趣。就像你們說的,容量單位除了升和毫升,還有CC、盎司等,我特意買了用CC、和盎司作單位的兩種一次性杯子。每組發(fā)兩個,請你們利用桌上的'量杯和水,來研究一下它們與毫升有什么關系?

 。1)每組一個9盎司和300CC的一次性杯子,實驗研究。

  (2)你們是怎樣做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說明:CC其實是你們五年級將要認識的另一種計量單位立方厘米的英文縮寫,1毫升就相當于1CC。而盎司則是一種英美國家使用的計量單位,英制的1盎司大約是28點幾毫升,美制的1盎司大約是29點幾毫升,所以,盎司并不是一種國際通用單位。在我國,酒吧里喝洋酒會以盎司計量,而其他地方不常使用。

  3.剛才你們還提到,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裝滿,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的。那我就想了,這一瓶可樂明明應該是600毫升,上面空了一截不是短斤缺兩嗎?

  生1:我覺得沒有,因為瓶上標的是凈含量,就是指里面的600毫升。

  生2:我認為600毫升就是指瓶子里一共能裝600毫升可樂。

 。1)什么叫凈含量?

  師:凈含量是瓶子里飲料的多少還是瓶子能裝多少飲料呢?可樂公司有沒有短斤缺兩呢?于老師從超市購買了一些飲料,供你們研究。

 。2)學生實驗研究。

 。3)交流實驗結果:通過實驗,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我們組的1瓶可樂沒有裝滿,瓶上標的凈含量是6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xiàn)里面的可樂剛好是600毫升。

  生2:我們組測的是220毫升的袋裝紅梅牛奶,凈含量確實是220毫升。

  生3:我們組測的是1瓶裝得滿滿的飲料,瓶上標的凈含量是5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xiàn)確實是500毫升。

  生4:我們測的一瓶美年達飲料也沒有裝滿,但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xiàn)里面的飲料不但不少,還超出了它瓶上標的凈含量。

  師:確實,凈含量就是指瓶中液體的多少,而不是指瓶子能裝多少液體。比如這瓶可樂,凈含量600毫升,就是指里面的可樂是600毫升。那瓶子的容量是否剛好600毫升呢?大于還是小于600毫升?

  說明:根據(jù)國家對定量產(chǎn)品包裝的規(guī)定,包裝上必須標明凈含量。假如實際量低于所標凈含量,則視為短斤缺兩論處。只要是合格的商品,它的實際量不但不會少于所標凈含量,有是還會超出凈含量。

  三、稱一稱

  1.剛才還有同學說到,牛奶有的用升和毫升作單位,有的用克作單位。那牛奶是否也和水一樣,1升就是1千克呢?

  (1)提出猜想:這三個燒杯里分別裝有1升水、1升牛奶和1升油。你認為它們的重量相等嗎?

 。2)學生猜想,說說想法。

  生1:我覺得牛奶和油應該和水一樣,1升就是1千克。

  生2:我認為牛奶和油都比水重,因為牛奶和油都比水粘稠。

  生3:我認為油應該比水輕,因為油總是浮在水的上面的。

  2.實驗驗證:將三種液體分別稱一稱。

  3.交流實驗結果:1升水的重量正好1千克;1升牛奶的重量大于1千克;1升油的重量小于1千克。

  小結: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等。

  四、活動總結

  今天,我們圍繞升和毫升的有關內容,進行了估一估、量一量、稱一稱等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導學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知道分米、毫米這二個長度單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學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時利用直尺,觀看分米、毫米標準的長度,觀察1毫米、1分米的長度,在腦中建立表象,并讓學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長度幫助學生感悟用心體會。

  2.練習法。學生鞏固知識和形成各種學習技能需要反復的練習,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在教學認識分米、毫米時,讓學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為參照物。

  教學學法:

  1.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和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觀念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際的應用能力。

  2.學會與人合作養(yǎng)成良好習慣。在估計測量中,由于毫米相對較小,容易出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分工完成,在課堂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回憶學過的.二個長度單位是什么?比劃一下1米長度和1厘米的長度嗎?

  二、教學新知

  1、認識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請你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劃一下。

  師提問:生活哪些物體的長或厚約為1毫米?

  3、學習厘米與毫米的關系追問:通過剛才比劃和觀察,你發(fā)現(xiàn)什么?

  毫米是相對較小的長度單位,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

  (1)厘米與毫米有什么關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師:拿出數(shù)學書,讓學生觀察其厚度,你覺得數(shù)學是多厚?

  (2)分米的認識

  ①分米

  出示一條10厘米長的小棒,讓學生估,引出這條是10厘米。

  師:這也是一個長度單位,你知道它是什么呢。預計學生能知這是1

  分米。(板書1分米=10厘米)

  師:畫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

  畫后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讓學生去找一找生活中長約1分米的物體,來幫助學生建立觀念。

 、诜置着c米的關系

  師:2分米長約是多少,用手比劃一下?4分米?10分米?

  師:你發(fā)現(xiàn)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1米=10分米。

  3.長度單位的系統(tǒng)化和展望

  談話: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長度單位的二位新朋友毫米和分米,請你把它們與原來學習過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隊,從大到小排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相鄰單位的進率都是10。

  三、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是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這節(jié)課我安排的練習題

  都與幾何測量、幾何直覺直接相關,符合當前課改精神。

  四、課堂總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及時反饋。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收獲的信息進行和篩選和整理,完善知識結構,并及時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P9-P10;練習一5、6、7、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短。

  2、通過學生操作學會比較物體長短的一般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操作、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教具、學具準備:

  毛線11組,紙條11組;長度不同的鉛筆2支;長度不同的尺子2把,學生文具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

  請同學們把準備好的鉛筆和尺子擺在桌面上,同桌兩個一起看一看這些物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板書:長短)

  2、比較長短:

 。1)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你通過什么方法?4人小組討論。(指

  名發(fā)言)

 。2)總結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幾個物體的一端對齊。

 。3)誰能用剛才說的方法來比較這兩張紙條的長短?(貼在黑板上,板書:長、短)

 。4)誰能比較兩條毛線的長短?(指名學生上臺演示)

 。5)自由練習: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比較長短的活動,同桌2個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們的學具、胳膊、手等等。

 。6)抽樣演示

 。7)練習5、6

  3、比較高矮:

 。1)我們比較鉛筆的長度,可以說這支鉛筆長些、那只鉛筆短些;如果我們比較兩名同學的'身高,應該怎么說?(引導學生說出“高矮”)(板書:高矮)

  (2)(請兩位身高相差較大的同學站起來)誰比較高?誰比較矮?

 。3)(請兩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學站起來)能不能一眼看出來,誰比較高,誰比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出他們兩個誰比較高?(小組討論)

  (4)小組匯報

 。5)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排隊的游戲,四人小組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隊。

  (6)練習一7、8、

  4、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比較長短、比較高矮的方法。其實除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方法之外,還有很多種方法,我希望同學們多動動腦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3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7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1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17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18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4-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