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shù)教案

美術(shù)教案

時間:2023-08-26 09:44:38 教案

美術(shù)教案(集合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幘恼淼拿佬g(shù)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shù)教案(集合7篇)

美術(shù)教案 篇1

  人教版小學美術(shù)六年級下冊電子教案

  備課教師:李遠剛

  第一課明與暗

  教學目標:

  1.了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chǎn)生的明與暗。

  2.培養(yǎng)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xiàn)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guī)律。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shù)個、射燈、靜物桌、襯布、范畫兩幅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素描范畫,說說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

  小結(jié):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xiàn)的石膏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研究明暗怎樣產(chǎn)生的。

 、侔岩粡埌准埛旁跓艄庀掠^察,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

 、诎鸭埦硪幌,觀察在光的照射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總結(jié):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

 、郯鸭堈垡幌拢诺綗艄庀,有什么變化?

  總結(jié):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馨鸭埲喟櫫,在燈光下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總結(jié):紙上出現(xiàn)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2.通過觀察,你能總結(jié)出明暗是怎樣產(chǎn)生的嗎?

  總結(jié):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xiàn)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

  1.把石膏球體擺在桌上,觀察光線照射時,我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W生思考、討論后回答)

  總結(jié):光照后,球體表面出現(xiàn)了明、暗半球。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復雜,而且是逐漸轉(zhuǎn)變的,可概括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cè)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qū)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cè)面環(huán)境光影響),投影(物體擋住光源產(chǎn)生)。

  2.出示石膏幾何體觀察,找找看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繪畫中,畫出優(yōu)秀的作品。

  第2課

  教學目標:

  1.了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chǎn)生的明與暗。

  2.學習用鉛筆表現(xiàn)石膏立方體或圓柱體的明暗關(guān)系。

  教學重點:

  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guī)律,表現(xiàn)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射燈、靜物桌、襯布。

  教學過程:

  一、演示繪畫

  同學們,怎么作素描畫呢?

  師用鉛筆畫素描的形式表現(xiàn)圓柱明暗關(guān)系,并講解畫法。

  1.整體觀察分析。確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線所在的位置。

  2.起稿。直線畫出圓柱的結(jié)構(gòu)輪廓;標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3.鋪大色調(diào)。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diào)。(注意:用直線排成塊面,順著球的弧面畫;投影近實遠虛。)

  4.細致刻畫。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diào)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diào)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diào)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diào)子用較硬鉛筆畫。

  二、學生實踐

  1.選擇立方體或圓柱體畫明暗素描,師巡回指導

  2.注意把握以下問題:

  A、灰調(diào)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

  B、明暗交界線不準;

  C、投影不準;

  D、排線問題;

  E、反光太亮。

  三、欣賞講評

  1.展示作品,學生欣賞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同學們動手作畫,談?wù)勀愕母惺堋?/p>

  這節(jié)課我們運用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表現(xiàn)了石膏幾何體的立體感,希望同學們能觀察生活中各種不同物體的明暗,并用畫筆把他們描繪出來。

  第2課尋找美的蹤跡

  第1課時

  學習領(lǐng)域:

  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多角度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欣賞一朵花照片、幾朵花照片和許多花的照片。請你談?wù)剬θ龔堈掌捏w會。小結(jié):一朵花明朗清晰、幾朵花重疊綻放,許多花絢麗多彩。不同的數(shù)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板書課題。

  二:欣賞發(fā)現(xiàn)

  1、欣賞長城的遠觀和近看的圖片。請你談?wù)剬D片的體會

  小結(jié):近處的長城威嚴壯觀,遠處的長城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在山間。角度不同、遠近不同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2、欣賞樹林、沙漠的照片,請你談?wù)勥@些自然的景色中,隱藏著哪些美的蹤跡?

  小結(jié):成林的大樹很美,片片的樹葉也美麗。無限的沙漠很美,顆顆的'沙粒也很美麗。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局部都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3、請你用排比句的形式表達自己找到的美麗。開拓學生思維,從不同角度發(fā)現(xiàn)美的蹤跡。三: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第2課時

  學習領(lǐng)域:

  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學習用照相機來尋找生活中的美。

  教學重點:

  理解肌理的美

  教學過程:

  一:欣賞發(fā)現(xiàn)

  1、欣賞自然界的肌理圖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圖片。

 、判蕾p照片肌理,你覺得它們象什么?

 、菩蕾p制作的肌理圖片,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小結(jié):第一幅是用白菜的葉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

  第二幅是用揉皺的紙張沾墨,然后打開后的效果。

  2、學生討論

 、偶±韴D片的制作方法。

  小結(jié):線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紙渲染等方法

  點可以用牙刷、噴壺、水彩筆點等方法進行制作。

 、蒲菔酒渲幸环N到兩種方法。

  二:作業(yè)設(shè)計

  1.用數(shù)碼相機直接拍攝風景或者肌理的照片。

  2.用你喜歡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3.用多種工具相結(jié)合的方法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作業(yè),并給作品起名字。

  4.教師巡視指導。

  三:欣賞講評

  1.展示作品,學生欣賞討論。

  2.師生互評對作業(yè)進行評價。

  四: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3課泥浮雕

  教學目標:

  1、知識: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類

  2、技能:學習用陶泥制作一個浮雕作品。

  3、情感:培養(yǎng)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并用自己雙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教學重難點:

  設(shè)計一個自己喜愛的泥浮雕。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guān)浮雕的資料、圖片、陶泥、泥塑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guī)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

  1、欣賞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雕塑館去參觀,想去嗎?

  課件展示一起欣賞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如:中國唐朝的《昭陵六駿》,《人民英雄紀念碑》、非洲浮雕、青島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學生的浮雕作品

  師:欣賞到了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教師拿泥筆筒或完全立體的雕塑與我們欣賞的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種是完全立體的,一種是在平面的基礎(chǔ)上有一部分立體)

  2、揭示“浮雕”的概念

  師:我們知道,從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稱為浮雕。根據(jù)凸出的程度不同,還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淺浮雕。浮雕具有繪畫與雕塑相結(jié)合的特點。為什么我們說浮雕具有繪畫與雕塑相結(jié)合的特點呢?

  生:因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樣是凸出的,但卻又和繪畫一樣只能從一個方向進行觀察,所以我們這樣說。

 。ǘ┬率冢

  學習制作泥版浮雕(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通過看書和師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總結(jié)出制作的方法)

  1、看到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學們也都躍躍欲試了,你們想做一個什么樣的浮雕呢?(生答:動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陽的等)

  2、制作步驟:

 。1)揉泥

 。2)拍泥板

美術(shù)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地球自轉(zhuǎn)現(xiàn)象,觀察比較分析落日前、落日時、落日后三個時段的特點,認識日落過程中天空的色彩變化。

  2.把觀察到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提高學生的寫生能力。

  3.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落日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重點:懂得不同的觀察時間和地點,落日的色彩都會有不同。根據(jù)自己的感受能觀察出不同時間和地點的落日時天空以及周圍景物的色彩變化規(guī)律。 難點:經(jīng)過觀察、分析后,能在主觀感受的同時尊重落日的色彩變化,大膽地表現(xiàn)落日美景。

  教具準備:了解并收集、整理有關(guān)落日的知識和圖片,制作好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事先觀察落日,拍攝落日,收集有關(guān)落日的知識和圖片以及準備好水粉畫工具和顏料。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 怎樣把落日的美景,用顏料表現(xiàn)出來,特別是過渡的地方。

  教學建議 天空中大量的紅、黃色和紫色,染紅了樹,染紅了湖水,呈現(xiàn)了水天一色的美景。啟發(fā)學生能更加全面地去了解、認識落日的色彩,感受到不同的落日美景,從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欲望。

  對用顏料表現(xiàn)要加以示范。

  課后反思

  學生運用顏料不夠熟練,特別是過渡的地方不夠自然。

  教 學 過 程 本人教學思路

  教 學 活 動 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

  1.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課件出示(講故事):“夸父逐日”的傳說。

  教師:夸父能追到太陽嗎?為什么他追不到太陽?

  學生:因為落日是地球自轉(zhuǎn)形成的,(演示)太陽在這邊落下,就是相當于在另一邊升起。

  教師:雖然我們無法追逐到太陽,但我們可以把落日時最美的瞬間,用我們的畫筆永遠地保留在我們的畫紙上。(引出課題——落日)

  2.欣賞落日,豐富體驗。

 。1)啟發(fā)學生回憶原先積累的`落日印象。

  教師:請大家想一想(閉上眼),落日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情景?再請個別學生說說——得出落日給人的一般印象。

  (2)組織學生交流落日的圖片資料。

  教師: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欣賞交流攝影作品和圖片資料,再選個別學生上臺展示(在實物投影上),使學生進一步感受落日的豐富與美麗。(板書)

 。3)引導學生欣賞觀察教師的落日圖片。

  教師:課件出示——落日美景。

  重點觀察《西湖的黃昏》,并和學生一起觀察、分析得出:

  落日因大氣層強烈吸收折射的光線而發(fā)出紅光。天空的色彩變化由遠處的亮黃色依次過渡到紅色、紫色、藍紫色等。(課件展示相應(yīng)的色塊,用具體形象幫助學生深刻理解)

  通過更多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分析,引導學生注意到:不同地點的落日、不同天氣的落日,還有不同時段的落日都有很大的不同。a.怎樣的地點看落日會更好?高處向下的角度,沒有物體遮住太陽,有利于觀察,層次清楚。b.怎樣的天氣看落日會更好?晴朗多云。c.落日前、落日時、落日后天空的色彩分別有怎樣的變化?當太陽在空中漸漸下落時,色溫減低,形成暖色調(diào)。

  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我們每一次看到的落日都有各自的特點。

  我們對落日進行寫生,就是要根據(jù)每次看到的落日,以及它給你的感受來進行描繪,這樣才能畫出美麗的屬于你自己的落日。

  3.選定內(nèi)容,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學生:從自己準備的圖片資料、攝影照片或是書本上的圖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張進行寫生。

  教師:巡視指導,把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和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及時向其他學生展示說明。

  4.展示作品,評價交流。

  教師: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注意欣賞別人的作品,選出本堂課中你最欣賞的三件作品。

  學生:把各自的作品貼在展示臺上,互相欣賞,找出自己欣賞的作品。

  教師:請學生談?wù)勛钚蕾p的是哪三件作品,為什么?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作品,并能對作品進行恰當?shù)脑u價。

  5.課堂小結(jié)。

  學生:請學生小結(jié)本堂課收獲。

  教師: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善于去發(fā)現(xiàn)美,勇于去表現(xiàn)美。

美術(shù)教案 篇3

  一、設(shè)計意圖:

  小小班的孩子對于許多行為規(guī)則都不是很理解,他們更多的時候都是比較隨心所欲。比如,在戶外散步,外出考察等活動時,我們一般都要求幼兒一個跟著一個排好隊,排得整齊,然后出發(fā)。在行走的同時,出于幼兒安全方面考慮,也總是一直強調(diào)他們隊伍排整齊。但是孩子們卻總會有意無意走得歪歪扭扭,在他們看來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另一方面,我考慮到小小班的幼兒已經(jīng)開始接觸油畫棒等較常見的繪畫工具,因此就設(shè)計了彎彎曲曲的小路這個美術(shù)游戲,意在通過該活動,使幼兒充分感受到走彎曲小路的樂趣,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一些行為規(guī)則,為今后更好的開展其他活動做準備。

  二、活動目標:

  1、學習沿虛線畫曲線,讓幼兒初步掌握畫曲線的方法,鼓勵幼兒使用多種顏色作畫;

  2、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走走、爬爬、玩玩,感受活動的樂趣。

  3、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并得到其中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課件、森林場景圖、幼兒作畫墊板、油畫棒

  四、活動過程:

 。ㄒ唬、幼兒隨音樂入場

  1、幼兒排好對一個跟一個隨著音樂入場,就座

  2、觀看森林里的東西(課件),森林里有什么?

  (二)、結(jié)合課件,講述故事

  1、觀看課件,教師引導提問,并講述故事《捉迷藏》

  2、毛毛蟲覺得彩色的彎彎曲曲的小路特別好看,非常喜歡,就又請來兩位好朋友來幫它變小路。(引導幼兒再次觀看沿虛線畫曲線的方法)

 。ㄈ、幼兒作畫

  1、我們都來變小路,再把小路送給毛毛蟲做禮物。

  2、幼兒作畫,教師觀察指導,及時表揚能干幼兒,鼓勵他們使用多種顏色作畫。

 。ㄋ模、走小路

  這里有一條小路是通向毛毛蟲家的,讓我們帶上禮物去送給毛毛蟲吧。(幼兒隨音樂走彎彎曲曲的`小路)

  五、活動反思:

  該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學習畫曲線,感受曲線;顒又杏變号d趣較高。在作畫中我對他們的要求也是因人而異的,力求為每個幼兒都提供發(fā)展的機會,給予幼兒充分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當然在活動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一開始課件有一點小失誤;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真正作到面向全體,導致有部分幼兒沒有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今后在其他活動中還應(yīng)注意以上問題,做到讓活動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真正滲透。

  幼兒園托班美術(shù)教案:小魚回家了

  活動目標:

  1.讓孩子能夠明白魚是生活在水里的

  2.通過畫水的曲線,鍛煉孩子小手的肌肉組織

  3.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

  活動準備:

  1.白紙、水彩筆人手一份

  2.“小魚”若干;一條大魚:一面是哭臉一面是笑臉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出示一條大魚問:這是誰啊?(幼兒回答)它怎么了?(哭臉)這個漂亮的小魚沒有家了,怎么辦呢?你們知道小魚的家在哪里嗎(幼兒自由回答)

  二、幫大魚找家

  老師示范畫水(曲線):魚是生活在水里的,那我們現(xiàn)在沒有水怎么辦呢?老師想了個辦法,我們幫小魚在紙上找個家吧。

  三、幫小魚找家

  1.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漂亮的小魚沒有家呢,我們一起幫他們找家好不好

  2.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演示一遍,把小魚貼到畫好的“水”里

  3.老師這兒還有好多的小魚沒有家呢,請你幫幫忙把他們都找一個家好嗎?現(xiàn)在請小朋友在自己的紙上畫上漂亮的水,然后老師把小魚送到你的水里

  活動結(jié)束

  托班音樂教案:身體當小鼓

  20xx-07-1810:17:17作者:趙麗霞來源:[我要提問]我要評論

  [推薦][收藏]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固定節(jié)拍xxxx。

  2、讓幼兒樂于參與游戲,體驗愉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智慧樹音樂《小手拍拍》。

  2、小鼓棒11對,鼓一只。

  活動過程:

  1、引出活動:今天,我們來了那么多客人老師啊,我們先跟客人老師打招呼吧。

  2、暖身活動:師帶領(lǐng)幼兒隨音樂入場。

  3、師請幼兒聽一聽、猜一猜,是誰發(fā)出的聲音?

 。1)師神秘出示“小鼓”,并以小鼓的口吻像小朋友問好:“小朋友好!”師:這是什么呀?

 。2)讓幼兒親自感受敲擊小鼓發(fā)出聲音的樂趣。

  師:哦,是一個小鼓,這個小鼓還會唱歌呢。誰能讓小鼓唱起歌?(請3-4名幼兒嘗試讓小鼓“唱歌”)

  4、師引導激發(fā)幼兒用身體各部分當小鼓,并體驗和小鼓做游戲的樂趣;(1)師:身體哪里可以當小鼓?

  幼:肩膀肩膀可以當小鼓咚咚咚咚(xxxx);

  師:小鼓今天來和我們的身體做朋友的,想一想身體哪里還可以當小鼓呢?小頭小頭可以當小鼓咚咚咚咚(xxxx);

  肚子肚子可以當小鼓咚咚咚咚(xxxx);

  胳膊胳膊可以當小鼓咚咚咚咚(xxxx)。

美術(shù)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小朋友進一步了解圓的形狀。

  2、通過了解圓能用圓變出不同的物體。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

  4、讓幼兒在發(fā)揮想象的同時感受到了動手與動腦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準備:

  自制圖畫若干幅(如:毛毛蟲、蝴蝶、糖葫蘆等)不同顏色大小的圓片若干個、膠水或者漿糊若干瓶,棉簽若干,圖畫紙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圓。

  2、知道圓是沒有缺口的,

  3、通過變魔術(shù)的小游戲,知道圓可以變以很多的物體。

  二、基本內(nèi)容:

  1、教師示范圓可以變毛毛蟲、蝴蝶、糖葫蘆等。

  2、教師示范正確的粘貼方法,告訴幼兒使用膠水或漿糊時要用棉簽輕輕地將膠水或漿糊均勻地涂在圓片的背面,并告訴幼兒膠水或漿糊不能吞食,也不能將棉簽對著小朋友。

  3、每位小朋友人手一張圖畫紙,圓片若干,膠水棉簽若干。

  4、教師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拼擺,教師巡回指導,并給予動手能力稍差的孩子適當?shù)膸椭椭笇А?/p>

  5、將幼兒用于拼擺出來的各各圖形放在教桌上巡回展覽。

  三、活動嚴伸:

  1、請幼兒將自己制作的作品帶回家給家人欣賞。

  2、告知家長在適當?shù)臅r候陪幼兒到戶外,利用大自然各種各樣圓形的石頭陪同幼兒進行創(chuàng)意拼擺。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美術(shù)活動是為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shù)知識經(jīng)驗,在此基礎(chǔ)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

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欣賞各種漂亮帽子的圖片。

  適合時裝表演的背景音樂。

  每組2個盛好膠水的塑料小盤,擦手毛巾或海綿等。

  做好的帽子范例一個(參照幼兒用書第2冊第16-17頁《會變的小碗》)。

  寶寶人手一個紙桶帽(大碗方便面紙筒做帽筒,圓形紙殼做帽沿,將大碗面桶插入扣好的'圓形紙殼中)彩色紙片或小彩色皺紋紙團。

  活動目標

  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和成就感。

  能用彩色紙片或紙團裝飾帽子。

  愿意將自己的作品拿給其他小朋友看。

  活動過程

  1、帶領(lǐng)幼兒欣賞漂亮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圖片中帽子的各種樣式、顏色及圖案,選擇自己喜歡的帽子圖片。

  2、展示漂亮的帽子,激發(fā)寶寶的制作興趣。

  教師戴一頂提前制作好的漂亮帽子展示給寶寶!拔业拿弊雍每磫?也給寶寶戴戴看!薄懊弊犹倭耍粔蚍值,我們也來做一頂漂亮的帽子吧!”

  3、教師示范,指導寶寶制作漂亮的帽子。

  教師示范,選擇彩色紙片或小紙團蘸膠水粘在帽筒或帽檐上進行裝飾。寶寶選擇材料制作,教師進行指導。

  “小紙團粘粘牢,壓一會兒”“小紙團不要粘在一起,有點距離才好看!

  戴上帽子和寶寶一起展示,表演。

  寶寶戴自己制作的帽子,隨音樂自由表演。

美術(shù)教案 篇6

  可愛的卡通形象

  教學目標:

  1. 認識一些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

  2. 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張與擬人等藝術(shù)手法;可愛的卡通形象

  3. 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卡通形象“形與色”的感受?蓯鄣目ㄍㄐ蜗

  教學重點:

  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卡通形象“形與色”的感受可愛的卡通形象 教學難點: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張與擬人等藝術(shù)手法可愛的卡通形象

  教學過程:

  一、 卡通形象“趣”在那里?

  你收集了哪些卡通明星?

  卡通故事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借助卡通形象有趣的情節(jié)、造型、色彩等,培養(yǎng)正確的道德觀與美的視覺感受)

  二、卡通形象比傳統(tǒng)繪畫幽默、有趣嗎?

  找一找:卡通形象與傳統(tǒng)繪畫有什么不同?(色彩、單純、造型幽默、生動)看一看,想一想:卡通形象和它們的原形有什么不同?(擬人、夸張、變形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

  三、 中外卡通形象各有什么特點?

  找一找:哪些是中國卡通形象、那些是嶺南版美術(shù)教案可愛的`卡通形象?你從哪里看出來?比一比:人物卡通形象與擬人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人的結(jié)構(gòu)、動物的結(jié)構(gòu))

  四、卡通形象的藝術(shù)特色是什么?

  找一找:“用線勾勒,平涂設(shè)色”的卡通形象(體會民族風格),卡通形象夸張、擬人的部位;

  你還知道有哪些卡通形象的表現(xiàn)形式?(如國畫、剪紙、水彩、鉛筆畫、電腦畫)

  五、 何欣賞卡通形象?

  說一說:你喜歡的卡通形象給你什么感覺?(可愛、幽默、兇惡、呆笨、粗魯、剛強、聰明、善良等)哪些地方使你產(chǎn)生這種感覺?

  說一說你喜歡的卡通形象“趣”在哪?(有趣的情節(jié)、造型和色彩,提高審美能力)

  六、想象與創(chuàng)作。

  以小組為單位,編一個故事,并為卡通故事設(shè)計一些卡通形象。

美術(shù)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掌握線條的變化,了解線的特性。

  技能:在了解線的特性之后,正確的畫出線的變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及體積塑造能力。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顯得兩種最基本的控制方法。一種是通過手上用力的大小來控

  制線條的強弱另一種是通過線條的疏密來控制線條色調(diào)的強弱。

  難點:

  如何正確運用線條的強弱和疏密關(guān)系來控制線條的色調(diào)變化。

  一、教學過程

  通過白板課件上課題字“深淺變化”,讓學生仔細觀察,可有啥特點。得出字的顏色是由深變淺的。

  再觀察一組排線的色調(diào),大體來看也是由深變淺和有淺變深。

  通過這種由深到淺或由淺到深的這種規(guī)律去觀察范畫《畢加索》身體每一個部位都有啥特點?梢钥闯雒恳粋部位都是由深到淺有著顏色變化的。

  問學生,那么我們怎么才能畫出這種深淺變化呢?在畫這種線條之前,先請幾位同學上黑板依次畫出一種色塊,要求第一位同學要用最大的力氣畫,畫到自己認為最深為止,第二位同學要比第一位的錢,這樣以此類推。最后呈現(xiàn)出一個由深到淺的變化色塊。然后引出今天要學習的這種變化,深淺變化。板書課題。

  問剛才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同學,畫他那塊色塊的時候自己手上用力的大小。就發(fā)現(xiàn),第一位同學用的力氣大,畫的色調(diào)就深,第二位同學用的力氣大,畫的色調(diào)就淺。

  同學們用這種方法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畫出一組色塊變化來。教師巡視輔導。在畫的過程中有沒有同學發(fā)現(xiàn),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將色調(diào)畫重呢?提問.通過線條的疏密來畫出顏色的'深淺變化。第二種方法就是,線條疏的顏色淺,密的地方就顏色重。

  看課件,區(qū)別記憶,力度大,顏色深,力度小,顏色淺。線條密,顏色深,線條疏,顏色淺。

  學生練習,用這兩種法方畫一組色塊,注意兩種方法可以同時運用。教師輔導。

  看范畫,長方體上的深淺變化。叫同學說出它上面深淺變化的方向,其余同學用箭頭把它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表示出來。

  四、課堂練習:

  用這種方法,模仿老師范畫,自己畫出一個各個面有著深淺變化的長方體。

  小結(jié):

  本課我們學習了兩種顏色變化的方法,提問。再總結(jié)出,一種是力度控制,另一種是疏密控制。

  五、課后作業(yè)

  練習畫一個正方體和長方體組合的深淺變化。

【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美術(shù)教案02-20

《美術(shù)》教案02-17

美術(shù)的教案11-08

美術(shù)教案[精選]08-10

[經(jīng)典]美術(shù)教案07-26

[精選]美術(shù)教案07-28

(經(jīng)典)美術(shù)教案07-28

美術(shù)教案【精選】07-30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7-29

【經(jīng)典】美術(shù)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