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31 08:51:16 教案

科學教案6篇[集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6篇[集合]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教科書中提到的幾位我國古代科學家的主要成就,簡要了解他們的生平。

 。玻岣咚鸭、和利用各種資料的能力。

  教學準備

 。保畽z查學生搜集資料的情況,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相關資料,幫助他們完成作業(yè),以保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玻處煈獙炭茣刑岬降膸孜豢茖W家的生平事跡做足夠詳細的調(diào)查準備,并根據(jù)學生的接受水平加以。

  教學活動及過程

 。保畬。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4頁的`文字,并討論一下這個笑話說明了什么?(我國是最早采用十進位制記數(shù)法的國家。)

  2.小組準備。教師引導:“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像十進位制這樣的發(fā)明有很多,但許多都沒有留下發(fā)明者的姓名。不過在史書中也詳細地記載了一些科學家的偉大貢獻,以及他們的生平,所具有的超凡的智慧、卓越的奮斗和高尚的品格。在上次課上,老師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yè),請同學們分別搜集教科書中提到的五位古代科學家的資料,這五位科學家是張衡、祖沖之、一行、郭守敬、李時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們的動人事跡。”

  教師按照布置作業(yè)時的要求,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介紹其中的一位科學家。各個小組對每個成員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后,向全班做介紹。

  在小組準備過程中,教師巡視并給予必要的幫助。

 。常嘟涣。在小組介紹的過程中,教師應適當予以補充和糾正。

 。矗處煛?梢詫γ總小組的介紹給予有針對性的,并強調(diào)這些古代科學家為了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高尚人格,以及對于人類的偉大貢獻,應對他們表達由衷的敬意。

  布置家庭作業(yè)。

  家庭作業(yè)

  1.與家長共同欣賞教科書第28~29頁“我給我家寫家史”的內(nèi)容。

 。玻嬖V家長,在下次的品德與社會課上,每個同學要完成編寫家史的任務,需要聽取家長的意見,請他們幫助自己選取材料。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知道科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內(nèi)容和自己平時所經(jīng)歷的科學過程。

  2.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推理歸納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使學生知道科學就是研究事物的規(guī)律的。

  2.推理歸納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的是難點

  【教學準備】

  1. 實驗材料。按課文要求準備。

  2. 掛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1.讓學生懂得要進入科學領域必須從自己開始。

  2.讓學生對自己的外表、特征有所了解。

  3.學會使用測量工具和記錄數(shù)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

  1.通過插圖提出問題,產(chǎn)生好奇心。

  圖片與插圖相結(jié)合;口頭與教材相結(jié)合。

  2.通過演示提出問題,產(chǎn)生好奇心。

  簡單易做的小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提問題,不解釋為什么。

  3.參考實驗:掛物體吸盤、空氣占據(jù)空間。

  4.通過觀察提出問題,產(chǎn)生好奇心。

  5.關于電視提問題,可安排小組討論。

  注意:讓學生提問題,首先讓學生有問題,其次能夠提出問題,要給出時間、機會。本活動的重點是提出問題的訓練,而不是問題的訓練。

  二、體驗活動

  1.提現(xiàn)成問題“向兩片紙中間吹氣,猜一猜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2.讓學生自己填寫“我認為”。

  3.兩人一組體驗,交換角色體驗。

  4.填寫觀察到的現(xiàn)象。

  5.填寫我的解釋。

  6.交流我的'解釋。

  三、小結(jié):

  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就是我們科學上要解釋清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我們今后要研究的課題。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積極探索,科學這一門學科將會學得更好,同學們一定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性。

  注意:重點是喚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不要糾纏學生答案的對與錯。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我會變》選自山東省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小班下冊主題三中的《變大變小》。根據(jù)小班幼兒好奇心強的年齡特點,在本次活動中,教師通過出示孩子最喜歡的氣球讓孩子探索氣球變大變小的變化,孩子的興趣高、探索欲望極強。在孩子知道了物體有大有小的基礎上,知道了世界上事物的大小是一種相對的概念。繼而通過玩氣球——變魔術——變小人等一系列游戲活動,在和孩子一起玩“變大變小”的游戲中讓孩子了解了同一種物體可以變大,也可以變小,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可變性,體驗“變大”或“變小”帶來的快樂。

  2.體驗想象的樂趣,大膽表達自己“變小”或“變大”的愿望。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沒吹氣的氣球(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氣球、木耳、雨傘、胖大海、扇子,課件

  【活動過程】

  導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好玩的玩具了?(出示沒吹的氣球)

  第一部分:讓孩子體驗氣球變化帶來的快樂。

  1.你們想玩嗎?你能讓氣球變大嗎?(每人一個氣球試一試)

  2.小朋友使勁往氣球里吹氣,氣球會變大。有的小朋友力氣太小,沒能讓氣球變大,怎么辦呢?除了用嘴吹以外,誰還能想個別的辦法讓氣球變大?(往氣球里面充水、用打氣筒往里面打氣等)

  3.小朋友能讓氣球變大,你能讓大大的氣球變小嗎?用什么方法讓大大的氣球變小?幼:把手松開氣球就變小了

  第二部分:經(jīng)驗提升:什么東西會變大或變小?

  4.除了氣球能夠變大變小,你還知道哪些東西能夠變大變小?下面我們一起來變個魔術吧!

  出示:木耳、茶葉、胖大海(加入水)——變大;

  雨傘、被子、紙(折疊)——變小。

  教師小結(jié):原來在我們周圍有這么多的東西會變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都是會變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故事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大膽表達自己“變大”或“變小”的愿望。

  5.你們相變嗎?當你變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時候,你會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發(fā)表意見。

  6.有一個小朋友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個很小的小人,咱們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嗎?(播放課件)

  【延伸活動】

  剛才咱們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變成大巨人你會做些什么事情呢?咱們回到活動室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你的好朋友聽好嗎?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動靜交替,層層遞進。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致比較高,較好的實現(xiàn)了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fā)了幼兒的聯(lián)想,幼兒雖然年齡小,但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此活動引導幼兒聯(lián)系已有的經(jīng)驗探索求知,想象、表現(xiàn)各種有趣的身體動作,鼓勵幼兒將自己動作一繪畫形式表現(xiàn)出來。不僅鍛煉了幼兒的繪畫技能,更培養(yǎng)了幼兒愛觀察、有思想、敢創(chuàng)造、會表現(xiàn)的能力。

科學教案 篇4

  一、目標:

  1、引起幼兒對落體現(xiàn)象的興趣,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2、初步嘗試記錄。

  二、準備:

 。薄⒁淹孢^落體游戲。

 。病⒂鹈、塑料積木、紙條、樹葉、自制降落傘若干。

 。、五張記錄表。

  三、過程:

 。、出示準備好的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擺弄落體進行感性探索。

  (1)、請幼兒選擇一樣物體玩一玩,觀察這個物體落下來的情景。

  (2)、進行討論。請個別幼兒描述自己所玩的物體落下來的樣子,并用動作表示。

  3、落體的方法記錄。

 。1)、請一位幼兒選擇一樣物體,先觀察它落下來的樣子,再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2)、讓幼兒自己玩玩、試試其余物體,觀察不同物體下落時的有趣觀象,并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3)、逐一出示記錄表,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記錄的樣子是怎樣的。

  3、集體交流。

  四、延伸活動:

  玩一些落體游戲,如“托氣球游戲”“吹雞毛游戲”等,啟發(fā)幼兒觀察落體運動現(xiàn)象,并想辦法吹起下落的雞毛,托起下落的氣球。

  活動反思:

  適宜性行為

  1、本活動目標定位較好,能根據(jù)本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重在培養(yǎng)幼兒對常見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教師能夠較好地把握活動的'重難點、關鍵點,充分考慮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本班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引導幼兒運用語言、體態(tài)動作等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符合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需要。

  3、教師在活動中能注重讓孩子在玩中探究,豐富體驗,特別是能大膽地嘗試讓幼兒將自己的感受與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給幼兒較充分的發(fā)展機會。

  4、努力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探究氛圍,促使幼兒能自主地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gòu)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樂趣。

  不適宜性行為

  問題:在師生互動中,教師的觀察不夠細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結(jié)果的傾向。

  原因:教師在活動過程中,仍然受傳統(tǒng)的目標意識影響。

  對策: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觀察水平,對幼兒臨時出現(xiàn)的一些狀況作出及時和適宜的回應,要更加尊重過程,從幼兒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實。2、問題:幼兒積累的體驗還不夠多、不夠深入。

  原因:小班幼兒還不善于主動與同伴交換、合作地玩,因此表現(xiàn)出部分幼兒接觸的材料不夠多。

  對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換材料、合作探索。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進一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圓形與生活的人密切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輪子工程師的'作品

  1。(搜集各種帶輪子的圖片自行車、飛機、摩托車、輪椅、三輪車、小汽車、卡車、火車、旱冰鞋、寶寶車、輪船等)讓幼兒天觀察這些是什么?哪里有輪子,哪里沒有輪子。

  2。討論:這里有很多東西都是輪子工程師的作品,輪子工程師就是造輪子的人,找一找哪是他造的輪子。

  二、觀察并思考圓形輪子的作用

  1。工程師設計的輪子都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是圓形的?

  2。一個輪子的是什么車,兩個輪子的是什么,三個輪子的是什么?四個輪子的是什么?許多輪子的是什么?

  三、比較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輪子圖。有什么地方會用到它們呢?為什么它們不能做輪子?

  2。如果把圓形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或正方形會發(fā)生什么事?

  3。玩一玩試一試看哪些積木能滾動。

  4。有一次,輪子工程師做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的輪子。他想用來干什么呢?原來啊,工程師把壞蛋的自行車和汽車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正方形的,這樣壞蛋騎上自行車就摔跤,想開車,汽車一動也不會動。壞蛋都跑不掉了。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通過想象有趣的故事情景,進一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比較認識圓形圓滾滾、無邊無角的特征,感知圖形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斜坡的啟示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知道簡單機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規(guī)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會做說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實驗)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探究科學素養(yǎng),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知道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規(guī)律

  教學難點:實驗探究斜面省力規(guī)律,斜面是變形的螺旋。

  教學準備:1、分組實驗材料:測力計、平板兩塊、重物、實驗記錄、

  2、演示實驗材料:平板、測量器、小車、50本書、多媒體。,

  3、學生準備:螺絲釘、鉛筆、三角形紙。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出示:

  1、能夠幫助人們()或()的工具裝置都可以稱為機械。

  2、有些機械較復雜,它是有()或()的簡單機械構(gòu)成,這些復雜的機械通常叫做()。

  3、杠桿是()的`機械,自行車是()的機械。

  二、情景導入:

  1、觀看錄像。

  2、談話:工人師傅推著摩托車上這么高的臺階,遇到了困難,我們班哪位同學最聰明,能幫他出個主意?

  3、學生回答。

  4、觀看錄像。

  5、講述:通過錄像情景,我們發(fā)現(xiàn)用木板斜搭在臺階上,省力了許多。像這樣斜搭的木板裝置叫斜面。斜面也是一種簡單機械。

  6、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斜面。

  7、板書:斜坡的啟示。

  三、實驗探究斜面的秘密。

 。ㄒ唬⑻骄啃泵娴氖×ψ饔。

  1、談話:

  工人師傅用木板斜搭在臺階上就很容易把摩托車推上去,那么斜面到底省力不省力呢?你能否利用桌上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驗證一下呢?

  2、介紹實驗材料及注意事項。

  3、學生分組實驗并記錄。

  4、匯報實驗結(jié)果。

  5、小結(jié):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ǘ、探究斜面省力的規(guī)律

  1、談話:剛才有哪組測出重量相等,而拉力不一樣,為什么?你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嗎?

  2、學生猜想。

  3、談話: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

  4、出示:

  斜面的坡度大小對小車拉力影響的實驗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3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8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精選]08-08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