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9-24 13:00:20 教案

中班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通用6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幼兒能感受故事帶來的情趣與樂趣。

  2、對橋的作用和意義有更深一步的體會。

  【教學重、難點】讓幼兒對橋的意義的理解。

  【課前準備】

  長臂猴子布偶若干;模型橋;幼兒用書5-6頁;掛圖《猴子造橋》;故事磁帶或CD。

  【教學過程】

  一、推測橋的起源。

  在幼兒現有的經驗基礎上,對幼兒提出問題。

  今天我們來看看我把誰請到我們的教室來了?——橋

  1、你們知道橋是怎么來的?(幼兒:工人叔叔造的。)

  2、那你們還知道世界上第一座橋是誰造的呢?(等幼兒回答后)教師引導幼兒與猴子造橋聯(lián)系上。他為什么想要造橋呢?

  二、聽故事,討論故事情節(jié)。

  1、下面我們來聽聽老師給你們帶來的故事《猴子造橋》。

  聽了這個故事,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故事里面最好玩的地方在哪里?

  猴子造的橋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讓幼兒來想象。

  2、看掛圖,再聽一遍故事。

  我們第二遍故事已經聽完了,那我們來討論一下:

  ——猴子為什么要搭橋?(要摘果子)

  ——他們用什么方法搭橋呢?(用身體)

  ——他們掛在樹上蕩來蕩去像什么?(蕩秋千)

  ——圖片上最下面的那只小猴子是怎么樣做的?

  ——其他的那些猴子做了什么呢?

  ——他們摘到果子的后的心情怎么樣?

  ——你喜歡這座猴子橋嗎?

  ——你愿意做搭橋的猴子還是去摘果子的猴子?為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思考。

  (1)我們聽了猴子造橋的故事,那你們覺得跟老師的模型橋一樣嗎?

  猴子橋有什么用?出來摘果子,猴子還可以去對面山上做什么?

  (2)這些猴子聰明嗎?(幼兒回答:聰明)

  我們的小朋友也棒的那我們來幫小猴子們想想,它們除了用身體搭橋,還可以用什么辦法去對面的山上呢?

  三、游戲《猴子橋》

  1、老師今天還請了很多客人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將準備好的小猴布偶請出來,與幼兒打招呼。那我們也邀請小猴子跟我們一起做游戲吧!你們愿意嗎?

  2、教師發(fā)下布偶小猴子,與幼兒一起回顧猴子造橋時的情景。故事里的小猴子一樣造橋,請幼兒把它們一個一個的連起來。

  3、教師來當大樹,現在我來請一名做的很棒的幼兒當對面的'大樹。教師甩動這串猴子,請對面的幼兒接住,搭成猴子橋。其他的幼兒扮演猴子,從“橋上“走過去摘“果子(幼兒用手食指和中指,當腳,從布偶上面走過去,對面的小朋友的口袋里裝了仿真水果,幼兒找出一個后,又有序的從“橋上走回來)。

  4、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分兩組,進行比賽。那組采回來的果子多,就算勝利。(要求:有次序,不能從“橋上掉下來)

  附故事:猴子造橋

  據說世界上的第一座橋是猴子造的。

  有一天,猴子最喜歡的紅果子被采完了,可對面山上還有許多呢。但是,中間有一條小溪,溪水又深有急,猴子們都不敢眺過去。

  老猴子想了一個好辦法,他帶著大家來到山頂,讓個頭和力氣最大的猴子爬到高高的大樹上,抱住樹干,讓另一只猴子抱住他的腰,其他猴子也一只接著一只的抱者懸下去。

  一只,二只,三只,四只,五只,不夠不夠!

  六只,七只,八只,還不夠!

  九只,十只,夠了!夠了!老猴子喊到,然后他用力推起這串猴子"一,二,三"!猴子門在空中飛起來,最后的那只猴子甩出尾巴,牢牢的勾住了對岸的大樹。哈哈,猴子橋造好了!剩下的猴子歡天喜地的從橋上走過去,采回了許多的許許多多的紅果子。

  以后,猴子們只要想吃紅果子,就造起了猴子橋。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垃圾,知道垃圾應該扔進垃圾桶,初步產生環(huán)保意識。

  2、認識“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種標志,知道分類回收垃圾,使其變廢為寶,保護環(huán)境。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和幼兒共同收集塑料瓶、紙盒、包裝袋等廢品,收集幼兒當天做手工后的廢紙、吃點心的包裝紙、水果皮等。

  活動過程:

  1、出示收集的各種生活垃圾,引導幼兒認識、講述。

  提問:這是什么?

  它從哪里來的?

  我們應該把它放到哪里去?

  小結: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會產生很多垃圾,這些垃圾會給我們的環(huán)境帶來污染,我們不能亂扔,應該把它扔進垃圾桶里。

  2、認識“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種標志,知道分類回收垃圾,使其變廢為寶,保護環(huán)境。

 。1)出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種標志,引導幼兒認識。

  提問:你們認識這兩個標志嗎?

  它告訴我們它能回收什么樣的垃圾呢?

 。2)討論: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小結:有一些垃圾,他還可以回收循環(huán)使用,如:紙制品、塑料制品、廢金屬物品、廢舊電池、廢舊衣物紡織品等,都叫做“可回收垃圾”。還有一些垃圾,如果皮、菜葉、剩菜剩飯、花草樹枝樹葉等。這些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不能循環(huán)使用,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3、游戲:動手樂

  幼兒和教師一起將收集起來的垃圾分分類,送進垃圾桶。

  活動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幼兒都知道垃圾要扔進垃圾桶,但是對“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種標志并不熟悉。這一點跟生活的環(huán)境是分不開的,在孩子們身邊的小區(qū)垃圾桶都是不用分類的,上面也沒有分類標志。家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薄弱,孩子也沒有更多的了解。

  基于對這些情況的了解,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將分類垃圾桶、分類標志呈現在幼兒面前,讓幼兒直觀形象地看到,這樣比沒有圖片一味空談更能讓幼兒接受。幼兒在活動中不僅認識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種標志,同時還了解了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小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處理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常見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區(qū)進行填埋處理,或是用焚化爐焚化。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引導幼兒理解數字0,以及數字0的用法。

  活動目標

  1、 知道沒有了可以用"0"來表示,引起幼兒對生活中出現的"0"的興趣和思考。

  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 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 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5、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知道沒有了可以用"0"來表示,引起幼兒對生活中出現的"0"的興趣和思考。

  活動準備

  6只籃子,依次放入數量為5、4、3、2、1的實物玩具,第6只籃子內不放玩具。電視機、錄像帶(有關"0"的錄像,尺、溫度計、門牌號、車牌、比分牌、球衣編號)。數字娃娃表演。每人一張泡沫板數字。磁帶《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 引出數字“0”

  1、 依次出示籃子里的玩具。提問:籃子里有什么?用數字幾表示?(復習數字1-5)

  2、 第6只籃子內放有玩具,知道沒有用數字"0"來表示。

  3、感知"0"的形狀。

  4、 讓幼兒說說還有什么沒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 討論

  1、 教師: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0"。

  2、 幼兒自由講。老師放錄像,幫助幼兒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 東西沒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沒有。

 。2) 濕度計上的"0"表示濕度0度,越往上溫度越高,越往下的溫度越低。

 。3) 車牌、門牌、電話號碼、年歷、球衣上的"0"表示一個數字。

  (4) 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5) 球賽時比分牌上的`"0"表示沒有進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進了一個球。

  3、 總結。"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義。

  三、觀看表演

  1、 復習0-10的排序。

  2、 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

  3、 啟發(fā)幼兒說出"0"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比其它數字大。

  四、游戲"找朋友"要求兩個數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誰大誰小,大數字娃娃站著,小的數字娃娃蹲下。

  教學反思

  從教案上來看,你的教學目標還是比較恰當的,但是教學過程的設計就顯得比較復雜一些,甚至于超出了你預設的教學目標。如:

  “(1) 濕度計上的"0"表示濕度0度,越往上溫度越高,越往下的溫度越低。

  (2) 車牌、門牌、電話號碼、年歷、球衣上的"0"表示一個數字。

 。3) 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4) 球賽時比分牌上的"0"表示沒有進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進了一個球!边@些地方太復雜,太難,反而會分散孩子對你要在教學活動中達到的主要的教學目標——“1、 知道沒有了可以用"0"來表示,引起幼兒對生活中出現的"0"的興趣和思考。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钡睦斫。建議將說道的環(huán)節(jié)簡單化,目的性更明顯、突出一些!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球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器材,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時滾、拍、拋、投等,為了讓幼兒在玩球的過程中提高鉆、爬、平衡等動作技能,體現“一物多玩”,充分發(fā)揮球在游戲中的多種玩法,特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體育活動“送蛋寶寶回家”。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探索球的不同玩法,提高鉆、爬、平衡等動作技能。

  2、積極參加游戲活動,體驗玩球的興趣。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讓幼兒知道鍛煉有益于身體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準備:

  1、球人手一只。

  2、平衡木(獨木橋)2張、桌子(山洞)4張、椅子(隧道)12張、柜子(消防通道)2張

  3、音樂《兔子舞》。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師:你們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么?(球)你們喜歡玩嗎?我們現在就和球寶寶做游戲好嗎?

  2、每個人手里一只球,和老師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

  二、分組練習,練習平衡、鉆、爬的`動作技能。

  1、持球走獨木橋

  2、持球鉆山洞

  3、持球過隧道

  4、持球過消防通道

  三、游戲“送蛋寶寶回家”

  師:今天呀雞媽媽要請你們幫個忙,幫個什么忙呢?它的蛋寶寶已經出去一整天了到現在還沒有回家,它可著急了,害怕蛋寶寶在路上會遇到危險,所以它想請你們把蛋寶寶送回家,好不好呀?

  路線:獨木橋→山洞→隧道→消防通道→雞媽媽家

  四、放松活動:

  師:今天你們勝利的完成了任務,真棒,累了吧,找個地方坐下來息息吧。(聽音樂做放松動作)

  五、結束。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春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活動目標】

  1、知道歌曲名稱,初步理解歌曲的內容,使幼兒喜歡唱歌。

  2、學會正確的演唱姿勢,會用自然聲音唱歌,集體能夠一起開始,一起結束。

  3、引導幼兒去感受和表現音樂力度的強弱。

  4、唱準歌曲的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

  【活動前分析】

  重點是學唱歌曲并能唱準音調。

  難點是學習強和弱的唱法。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帶領幼兒在下完第一場春雨后觀察春天的景色。

  2、準備描繪春天和春雨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春天在哪里》的歌聲中隨音樂自由做動作進入教室。

  2、教師邊拍手邊說兒歌提醒幼兒做好:“一二三,拍拍肩,四五六,點點頭,七八九,轉轉手,最后我說十,大家做整齊!

  3、用小動物的叫聲帶領幼兒練聲。

  4、教師出示春天和春雨的`圖片,讓幼兒觀察,看到圖上有什么?教師結合事先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色鼓勵幼兒說出:圖上有春雨、種子。教師提問:“春雨會發(fā)出聲音嗎?農民伯伯把種子種到地里過幾天種子會怎么樣呢?種子喝到雨水后感覺怎么樣呢?種子喝飽了雨水以后,想干什么呢?”

  5、讓幼兒繼續(xù)觀察圖片,教師說:“我們把好看的圖片編成好聽的兒歌唱一唱好不好?”師幼共同編兒歌: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發(fā)芽;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呀呀我要長大。

  6、教師與幼兒共同跟著節(jié)奏譜拍節(jié)奏

  7、師幼共同按節(jié)奏說歌詞一遍。

  8、教師范唱歌曲一遍,引起幼兒學唱歌的興趣。

  9、教師逐句教唱幼兒兩遍,讓幼兒掌握歌曲的旋律。

  10、師幼一起邊表演《小手拍拍》,讓幼兒放松一下。

  11、教師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唱的真好,要是再給歌曲加上動作那就更美了!眴l(fā)幼兒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并提醒幼兒種子說話的聲音是弱的,要用手勢和動作表現出來。

  12、請個別能力強、膽大的幼兒上前面來做自己的動作,做得好的大家跟著做。

  13、為歌曲起名字。師: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名字,那我們也一起來為歌曲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好嗎?”引導幼兒紛紛發(fā)表意見,最后師幼共同確定歌曲的題目《春雨沙沙》。

  14、為調動幼兒唱歌的積極性,讓能力強的一名或二至三名幼兒領唱。

  15、活動結束: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春雨沙沙》這首歌,我們從這首歌里可以看出什么季節(jié)來了?孩子回答:春天來了

  教師:那我們一起到院子里去找一下春天的花草、樹木,還有我們種植園地里的種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活動延伸】

  在教室內設立音樂角,在日常生活或課間要求幼兒唱歌盡量用自然聲音演唱,提高幼兒的唱歌能力。

中班教案 篇6

  [中班數學教案]

  活動內容:數學《哪里一樣》活動目標:1、啟發(fā)幼兒找出圖形間兩個相同點,并作記錄,中班數學教案。

  2、培養(yǎng)幼兒抽象概括圖形特征的能力;顒訙蕚洌航叹撸簰靾D2幅、標記若干。學具:幼兒操作材料、籃子、膠水、小標記;顒又攸c、難點分析:重點:通過教師講解提問啟發(fā)幼兒找出圖形間的兩個相同點,并作記錄。難點:讓幼兒通過說、作操作材料,從而培養(yǎng)幼兒抽象概括圖形特征的能力。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引導部分,引起幼兒興趣!靶∨笥涯銈兛唇裉煳艺堈l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小兔)小兔子告訴我它有好多好朋友是圖形寶寶,我們來看看都是誰?可是圖形寶寶今天給小兔子出了幾個難題,小兔子不會做了,要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幫幫它,幼兒教案《中班數學教案》”

  (2)出示掛圖一,概括兩個圖形間相同點!澳銈兛磮D上有什么?(三角形)它們什么地方是一樣的?(顏色、形狀一樣)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你們看我這里還準備了好多小標記,我要把這些小標記送給圖形寶寶。請你們再說一說都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教師按照先記顏色,再記形狀的順序來記!拔覀円黄饋碜x一讀?(紅色的三角形)!

 。3)教師出示圖二,讓幼兒在現有基礎上加以鞏固!翱催@里還有一幅圖,看一看是什么圖形?它們哪里一樣?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幫幫忙。記錄方法同上!

  2、小組活動!靶∨笥褌儎偛盼覀儼研⊥米植粫龅碾y題全都解決了,小兔子真高興,他讓我謝謝你們!可是圖形寶寶又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了,看看我們班哪一個小朋友最聰明!钡谝唤M:給圖形做一樣的'標記。分別是紅色長方形、藍色梯形。第二組:給圖形做一樣的標記。分別是藍色長方形、黃色正方形!罢埿∨笥褌儼褕D形一樣的地方用標記記錄下來,然后再說說這是什么樣的圖形?”

  3、活動評價。請個別幼兒讀一讀操作材料紙,評價是否記錄了兩個相同點。

  4、活動結束“圖形寶寶說你們真棒,我們先去喝點水,一會在跟它們做游戲!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選]中班教案08-03

中班教案(經典)08-05

[經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精選)08-02

【精選】中班教案08-01

(經典)中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