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9-25 08:52:18 教案

中班教案大全【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大全【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眼睛的構(gòu)造、用途。知道6月6日是世界"愛眼日"。

  2、教育幼兒愛護眼睛,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3、引導幼兒學習緩解眼睛疲勞的保健操。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眼睛的構(gòu)造圖,故事眼鏡和鼻梁,幼兒不良行為的情景圖(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師的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眼睛》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顆黑葡萄。

  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

  二、了解眼睛的構(gòu)造,用途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處?中間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間的小圓點是什么?眼睛是用來干什么的?

  2、請幼兒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見東西的感覺。

  小結(jié):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沒有眼睛我們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導幼兒了解保護眼睛的必要性和保護眼睛的.辦法。

  1、欣賞故事《眼鏡和鼻梁》

  提問:眼鏡和鼻梁為什么吵架?最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小結(jié):眼鏡帶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視眼,沒有眼鏡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睛。

  2、欣賞情景表演或看圖片

 。1)小朋友在用臟手揉眼睛。

  提問:這個小朋友做得對不對?為什么?應該怎樣做?

  小結(jié):小朋友的臟手上有很多的細菌,如果用臟手揉眼睛會讓眼睛生紅眼病,我們?nèi)绻械窖劬Σ皇娣梢杂酶蓛舻拿、手絹或者衛(wèi)生紙擦。

  (2)小朋友頭趴在桌子上畫畫。

  提問:這個小朋友哪個地方做的不對?為什么?應該怎么做?平時還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結(jié):看書,畫畫時眼睛不能距離紙?zhí)膊灰芍磿,否則容易得近視眼。我們要在看書畫畫時抬起頭,眼睛離開約1尺的距離。平時還要注意不要看電視的時間太長,看書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銳的東西,多吃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胡蘿卜、動物肝臟等食物。

  四、引導幼兒做簡單的鍛煉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師示范眼睛保健操--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后向上、左、下、右轉(zhuǎn)動,用手指輕輕按摩眼睛周圍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按摩下面的肌肉,按摩太陽穴等

  2、幼兒在輕音樂的伴隨下和老師一起做眼睛保健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逐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不同動物和蜘蛛說的話語。

  2、樂于大膽交流,懂得做事要堅持的道理。

  3、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nèi)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4、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故事中的幾個小動物圖片、有關小動物的漢字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蜘蛛)師:這是誰,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

  2、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好忙的蜘蛛"。

  二、欣賞故事

  1、完整欣賞故事一遍,初步理解。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哪些小動物邀請蜘蛛去玩的'?

  先是哪只小動物?按照順序表達。

  2、分段欣賞故事,逐步表達小動物與蜘蛛的問話。

  (1)逐一呈現(xiàn)動物圖片,依次模仿小動物是怎樣問小蜘蛛的。(集體和個別回答)"兜風"什么意思?注意量詞的使用。

  (2)蜘蛛一直忙著做什么?

  (3)蜘蛛忙著織網(wǎng),沒有回答,猜猜蜘蛛心里是怎么想的?

  (心里想著我要把網(wǎng)編織好了,不能跟你們?nèi)ネ。堅持到最后他終于編織出了一張漂亮的網(wǎng)。)

  (4)蜘蛛是怎樣捉到蒼蠅的?為什么說是好忙的一天?

  小結(jié):蜘蛛工作時非常專心和認真,沒有跟小動物去玩,最后織出了漂亮的網(wǎng)。

  3、幼兒根據(jù)相關漢字扮演角色,嘗試進行情景表演。

  三、情境表演

  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情節(jié)表演。

  四、總結(jié)交流

  你們喜歡這只蜘蛛嗎?為什么?

  小結(jié):蜘蛛做事情很認真,有始有終,從頭到底把事情完成,然后才能去做別的事情,我們也要向蜘蛛一樣,堅持到底才能做好事情。這樣才能學到更多本領。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fā)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及詞語,書寫要規(guī)范。

  2.了解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4.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準備:

  《小雨沙沙》MTV歌曲、種子發(fā)芽過程影像、字卡。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們好!這節(jié)課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皇缀寐牭母枨缎∮晟成场贰W屛覀円黄饋沓。(播放MTV,師生邊看邊唱:“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我要發(fā)芽!我要長大……”)

  2.啊,多好聽的歌曲呀!讓我們快快結(jié)識那?蓯鄣姆N子吧!(師板書:一粒種子。生齊讀。)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小組合作,讀文認字

  1.讓我們打開課本,由小組長負責,初讀課文。要求:

 。1)用鉛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組長組織小組伙伴讀課文,互幫互學,認識生字,讀通課文。

  2.小組合作讀文認字。師巡回指導。

  3.匯報及檢測鞏固。 用手指表示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9個)用“我當小老師”及“猜字”兩項活動檢測并鞏固認讀生字。

  三、讀讀演演,品評提高

  1.請小朋友輕聲讀課文,討論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生:小種子開始睡在泥土里。

  種子挺啊,挺啊,挺出來啦!

  2.畫一畫課文中種子挺了幾次才破土而出。說說你的感受。

  生:小種子一共挺了4次才看到外面的世界。

  它來到這個世界可真不容易。

  3.指導讀“挺一挺”的句子。播放種子生長過程的課件,感悟到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泥土、適宜的溫度(暖暖的春天)、水分、松土……

  4.這粒種子可喜歡咱們班的小朋友啦!因為大家愛學習,愛讀書,又明白了種子發(fā)芽的知識。所以這粒種子邀請小朋友排演課本劇,好嗎?(自由組合,仔細看圖、讀文,排演課本劇。)

  5.課本劇表演賽。(在表演品評中鞏固課文,明白種子發(fā)芽的經(jīng)過及條件。體會到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四、擴展想像

  1.小種子看見了外面的世界,它最想說什么呢?

  生:啊,外面的陽光可真溫暖,我會長得更大更快。

  小蚯蚓,謝謝你對我的幫助,你永遠是我的好朋友。

  原來我生活在這么美的環(huán)境里,有花,有草,有樹,有小鳥……

  2.集體讀課文,再次感受小種子興奮的心情。

  五、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老師出示生字卡片。誰能把字音讀準確?

  1.借助生字表自己讀一讀。強調(diào)多音字“和”的讀音及常用組詞。

  2.由學生領讀。

  3.“開火車”讀。

  二、寫字教學

  1.自己通過查認字框、查字表、查字典等方法預習本課中需要寫的字。了解其音、形、義。

  2.討論交流學習效果。

  (1)朗讀交流字的.讀音、組詞、結(jié)構(gòu)、部首、筆順、筆畫。

 。2)交流自己對某一個字的獨特認識。如:“喝”與“渴”。

  生:需要水時口就很渴,所以“渴”字是“氵”部。喝水時要用口,所以“喝”字是“口”部。這兩個字的右邊一樣,左邊的部首不同。

  “音”字的讀音是“yīn ”,注意不要讀成“yīng”。

  “說”和“話”都是言字旁的字,但右邊的部分不一樣。

  三、作業(yè)

  書寫本課生字。師及時進行反饋評價。

  教學反思:

  讀書活動其實也是學生體驗情感的活動。而有情感體驗的讀書活動,才更具有生命活力。因此,在教學中,我范讀有關文中的語句,實際效果很不錯。我能感受到自己動情的朗讀已打動了所有學生,為他們后面的學習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以讀代講,讓學生充分享受到了讀的樂趣。

  小百科:種子是種子植物的繁殖體系,對延續(xù)物種起著重要作用。種子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如杏仁)、調(diào)味(如胡椒)、飲料(如咖啡、可可)都來自種子。植物、大樹、花草也是種子繁殖而來。.許多種子能進行食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觀察畫面,理解月亮掉進煙囪后發(fā)生的相關情節(jié),并愿意大膽地用語言較完整地表述。

  2、通過幼兒對故事的理解,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的樂趣。

  【活動重點】根據(jù)圖書畫面閱讀理解月亮掉進煙囪里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難點】大膽用語言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感受故事的詼諧與幽默。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小圖書每人一本

  2、幼兒事先知道取暖的方法、理解煙囪、灶膛、風箱、烤火。

  【設計思路】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薄吨改稀分赋鲋邪嘤變旱膶κ挛锏睦斫饽芰χ饾u增強,能夠獨立的講故事或敘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童話故事對于孩子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本故事就是抓住幼兒這一特點,從月亮入手,設計出了富有兒童情趣的故事。通過分段理解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猜猜月亮在煙囪上取暖發(fā)生的事情,培養(yǎng)幼兒從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畫面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同時感受到故事感受故事的詼諧與幽默。

  第一環(huán)節(jié),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讓幼兒說出月亮取暖的方法,將原有的經(jīng)驗再次得到鞏固。

  第二環(huán)節(jié),理解故事前半段內(nèi)容,為后續(xù)發(fā)生的趣事做鋪墊。

  第三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幼兒自己觀察小圖書,自己找出故事中的答案,再次集體討論,進一步理解故事的發(fā)展。知道月亮和老奶奶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的樂趣。

  第四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完整講述故事,引出故事名字《月亮掉進煙囪里》

  【活動過程】

  一、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說說取暖的方法

  謎語:一只大雪球,夜晚掛天空。園又圓,亮又亮,晚上把路照。(謎底:月亮)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有關于月亮的故事,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播放ppt第一幅圖片

  在一個冬天的晚上,風呼呼地吹,天空一片漆黑,只有月亮呆在天空里,你們看它怎么啦?(引導幼兒觀察月亮冷的表情、動作)

  2、“我好冷啊,小朋友們你們快幫我想想辦法呀,讓我也暖和一點吧!”(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取暖的方法)

  3、師:你們都是有愛心的寶寶,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月亮她是怎么取暖的呢?

  (設計意圖: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讓幼兒說出月亮取暖的方法,將原有的經(jīng)驗再次得到鞏固。)

  二、觀看ppt第二幅—第四幅圖片,理解故事的起因

  1、播放ppt:寶寶們你們看到了什么?為什么?

  2、現(xiàn)在月亮暖和多了,心里會怎么想呢?

  3、師:“我終于找到了這么好的地方取暖,呵呵真舒服啊!闭斣铝恋靡庋笱蟮臅r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你們猜猜是什么事情發(fā)生呢?(幼兒自由猜想)

  4、播放ppt3:到底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月亮掉進煙囪里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5、播放ppt4:月亮掉進了灶膛里把正在取暖的`老奶奶嚇了一跳,老奶奶會說什么呢?月亮和老奶奶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ㄔO計意圖:理解故事前半段內(nèi)容,為后續(xù)發(fā)生的趣事做鋪墊。)

  三、幼兒閱讀小圖書

  1、師:月亮和老奶奶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兒自由說)

  2、播放ppt5—8幼兒集體討論并理解故事的發(fā)展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之間怎么會發(fā)生這么有趣的事情?

  3、播放ppt5:老奶奶把月亮當成雪球后做了什么事情?(幼兒集體學拉風箱)

  4、這時候在灶膛里的月亮會怎么樣呢?(情景表演老奶奶拉風箱、月亮從掉落到升到煙囪外的過程。)

  5、教師講述6—8的圖片

  (設計意圖:通過讓幼兒自己觀察小圖書,自己找出故事中的答案,再次集體討論,進一步理解故事的發(fā)展。知道月亮和老奶奶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的樂趣。)

  四、師生共同完整講述故事

  師:這是一個有趣又好笑的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月亮掉進煙囪里》

 。ㄔO計意圖:師生共同完整講述故事,引出故事名字《月亮掉進煙囪里》)

  五、延伸活動:

  下次月亮還會想什么取暖的方法呢?還會不會引出好笑的事情呢?

中班教案 篇5

  目的:

  1、幼兒利用稻草創(chuàng)編出多種玩法,發(fā)展幼兒想象能力。

  2、鍛煉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身體的運動能力。

  準備:稻草、紙棒。

  玩法:

  1、跳格子:將稻草編成長繩,有間隔的'放在地上,幼兒可以前后跳、左右跳、雙腳跳、單腳跳等多種跳法。

  2、花樣跳:將草繩擺成其它形狀,幼兒按順時或逆時針方向跳。

  3、玩草球:將稻草繩繞成一個一個草球,幼兒自由玩球,可以拋、滾、踢、兩人合作玩等方法玩。

  4、運草球:幼兒分成三隊,每隊排頭的幼兒用球板托著草球作好準備,聽到口令后迅速奔跑,盡快把草球運送到指定的地點,然后迅速跑回,將球板傳給下一個隊友,依次進行。先運送完的球隊獲勝。

  5、趕小豬:將草球放在地上,用紙棒推草球、運球等。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學會欣賞、會觀察秋天的樹葉飄落的自然現(xiàn)象,感受秋天的美,有一定的想象力。

  2、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詞匯:飄落、爬、躺、坐、游、藏等。

  3、感知落葉與環(huán)境的關系,增強幼兒環(huán)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到戶外觀察秋季景色,進行拾落葉、觀察秋天?

  2、小貓頭飾每人一個,小老鼠圖片若干張。

  3、利用教室場景。

  三、活動過程

  1、談話:"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有什么變化呢?"(幼兒自由交談后,教師交代故事名稱)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能認真傾聽,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3、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這是活動的重點,能力強的幼兒能通過自己的理解來回答老師的提問。中等的幼兒回答較簡單的問題。能力弱的幼兒能復述其他幼兒的答案。從故事中學習動詞也是一個重點。能力強的幼兒能學以制用,能力弱的幼兒能知道并初步理解詞義。

  1)秋風起了,樹葉是怎樣從樹枝上落下來的?

  2)樹葉分別落在了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

  3)學習動詞:找出故事里運用的動詞,并通過做動作、學說話加以體會和理解。

  4、啟發(fā)幼兒想象。

  這是活動的難點:教師鼓勵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想象。能力強的幼兒要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想象。能力弱的幼兒能用簡短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象。

  1) 樹葉還會落在什么地方?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2) 小朋友想用樹葉做什么?

  5、帶領幼兒在戶外觀察樹葉飄落的景象,組織幼兒拾落葉,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

  活動反思:

  《秋葉飄》是一篇散文,為了讓幼兒對散文又一個完整和美的欣賞。我自制了一副圖畫,通過對圖畫的操作來演示秋天落葉飄的感覺;顒又杏變簩ι⑽膬(nèi)容的理解還是比較的好,能從圖畫中理解散文內(nèi)容,能大膽的回答:“秋葉落在哪里了”“誰來了?”“是怎么來的”同時還帶領幼兒用動作來學一學落葉飄、小蟲爬、小螞蟻爬、小魚游,很好的理解了動詞“飄落、爬、游”。唯一不足的就是,自制圖畫的尺寸有點小了,整個畫面有點擠。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體會兒歌段落停頓與壓韻的感覺。

  2、知道一年中有12個月的含義,初步獲得年與月的概念。

  3、知道自己的`年齡,并能用相似的數(shù)來表征。

  活動準備:掛圖一張

  活動過程:

  1、幼兒看掛圖,提問:

  (1) 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

  (2) 有沒有看見這些小朋友有共同的動作?

  小結(jié):這些小朋友的五根指頭排排站。

  2、師用輕快的語調(diào)念“兒歌:《我?guī)讱q》” 聽一聽,你在兒歌中聽見了什么?

  3、問問幼兒幾歲。請幼兒學念時,根據(jù)各自的年齡做出手勢。

  4、大家一起念兒歌,把手舉高,看看大家是幾歲(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不同的內(nèi)容)。

  5、請幼兒上來朗誦。

中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學習認真觀察畫面,能根據(jù)較復雜的畫面信息理解故事內(nèi)容。

  2、知道度假應該攜帶的必需品。

  二、活動準備:

  大圖書(用白紙遮住部分畫面),小圖卡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平時爸爸媽媽有帶你們?nèi)ヂ糜味燃賳幔?、去度假要帶什么東西呢?(幼兒討論)

  (二)閱讀大書

  1、有一個小女孩也要去度假,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會帶什么東西去度假。

  2、快速閱讀大書1--5頁。

  提問:小女孩帶了哪些東西去度假?

  3、再次逐頁閱讀1---5頁畫面。

  第一頁:小女孩準備把什么放進箱子里?又拿出了什么東西?接著,小女孩又想帶什么東西呢?我們一起往下看:

  第二頁:皮球:小女孩帶了什么?她在對皮球說什么?她又從箱子里拿了什么東西出來?

  第三頁: 小女孩還帶了什么?(故事書)小女孩有很多的故事書,為什么她一定要帶上這一本呢?討論后又引導幼兒說出小女孩從箱子里拿了什么東西出來?

  第四頁:除了這些,小女孩還帶什么?牙刷:為什么?

  第五頁:最后,小女孩帶上了什么?游泳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游泳圈呢?(小鴨游泳圈)。

  3、討論:小女孩放了什么東西到箱子里?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又從箱子里拿出了什么東西?(老師利用統(tǒng)計圖幫助幼兒理解)

  4、小女孩這樣收拾行李,你們猜猜媽媽會表揚她嗎?會怎么表揚呢?請你們來說說----

  5、第六頁:媽媽的表情怎樣?是在表揚小女孩嗎?那是在----批評,為什么?

  6、討論:如果是你,你會帶哪些東西去度假?

  7、聽了你們的話,小女孩又和媽媽一起整理行李了,現(xiàn)在,她們出門了,還帶上誰?心情怎樣?

  (三)梳理故事

  有一天,小女孩的媽媽要帶她去度假,媽媽把收拾好的'箱子放在地上,小女孩覺得很好玩,也來湊熱鬧,她把自己心愛的小熊放進了行李箱,把媽媽收拾好的果汁拿了出來,哎呀,新買的皮球一定要帶上,又把媽媽準備好的衣服拿了出來,故事書還沒看完呢,一定要帶上,把媽媽放在箱子里德水壺那出來吧,媽媽說,每天要刷牙,牙刷一定要帶上,接著把媽媽準備的相機拿了出來,小鴨子游泳圈好可愛,一定要帶上,又把媽媽準備的藥品拿了出來,呵呵!小女孩把自己的東西放進了行李箱,卻把媽媽準備的東西全都拿了出來,這時,媽媽看見了,非常生氣。

  媽媽批評小女孩后,就和小女孩商量,該帶什么去度假,然后,媽媽就和小女孩一起重新整理行李,最后,帶上爸爸,一起高高興興地出門去度假了。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和結(jié)構(gòu),體驗樂曲親切柔和的意境。

  2、借助觀察的經(jīng)驗,嘗試用夸張的手法創(chuàng)編不同的下雨動作和青蛙的`各種有趣動態(tài)。

  3、結(jié)合幼兒生活,教育幼兒團結(jié)友愛,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光盤、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律動入場,談話導入。

  二、學習創(chuàng)編小雨點和小青蛙的動作。

 。1)學習小雨點動作,欣賞A段音樂

  1、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做小雨點動作。

  2、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同伴分享。

  3、集體完整表演小雨點的動作。

 。2)學習創(chuàng)編小青蛙動作。

  猜謎引入:闊嘴巴呱呱叫,會游泳會跳高,不吃米不吃草,我們莊稼它來保。

  1、觀看視頻,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青蛙的動作。

  2、欣賞B段音樂,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做青蛙的動作。

  3、集體完整表演小青蛙的動作。

 。3)創(chuàng)編表演。

  幼兒分角色扮演小雨點和青蛙,聽音樂進行表演。

  三、擴展活動.

  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教育幼兒團結(jié)友愛,分享快樂。

  四、結(jié)束活動。

  幼兒聽音樂做律動退場。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2-11

【精選】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精選)08-02

中班教案[精選]07-2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5

[精選]中班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