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10-23 07:38:49 教案

實用的小班教案【優(yōu)】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小班教案【優(yōu)】

小班教案 篇1

  目標:

  1、學習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初步體驗發(fā)現(xiàn)“數(shù)越大,組合的方法越多”。

  2、在活動中發(fā)展幼兒遷移整理已有經(jīng)驗的能力,逐步促進幼兒思維深刻性的發(fā)展。

  3、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重點:

  認識表示數(shù)的分合的符號,初步理解組成的意義。

  難點:

  概括5以內(nèi)各數(shù)組成情況,初步體驗發(fā)現(xiàn)數(shù)越大,組合的方法越多。

  準備:

  教具(大房子圖一間2層、數(shù)卡“1”3張,“2”2張、“3”一張,表示分合意思的符號四個)

  學具(操作分合學具出現(xiàn)不同結果的記錄紙、房子圖10張,人手2套1-5的數(shù)字卡、寶貼)

  過程:

  重點討論——>幼兒遷移運用——>集體交流——>結束活動

  1、重點討論

  A、目標:在上次操作經(jīng)驗的基礎上,認識表示數(shù)的分合的符號“”,理解組成的意義。

  B、指導:

  a、出示房子圖,引導幼兒將相應數(shù)字布置上去,如屋頂上是2,下面2個房間里分別是1和1;

  b、將房子拿掉,請幼兒講講2、1、1是什么關系,該怎么念,引出“”:分開、合起來的意思。

  c、同法學習“3”的組成。重點是體會3有2種分法。

  2、幼兒遷移運用

  目標:

  在前一次操作經(jīng)驗的基礎上,遷移整理5以內(nèi)各數(shù)的組成的經(jīng)驗,并用數(shù)字表示。

  指導:

  a、教師介紹玩法

  b、幼兒在上次操作經(jīng)驗的`基礎上,在房子圖里有數(shù)字表示

  3、集體交流:

  目標:

  整理有關5以內(nèi)各數(shù)的組成經(jīng)驗

  指導:

 。1)幼兒介紹,教師有序排放5以內(nèi)各數(shù)的組成卡片。

  重點指導幼兒體會把一個數(shù)分成2份,這2份合起來還是原來的數(shù)。

  (2)在結果出來后,引導幼兒觀察,列出每一個數(shù)字分的方法記錄情況,

  問:記錄每個數(shù)字分的方法從2-5有些什么變化?

 。w驗:記錄越來越多——>分的方法越來越多)

  4、結束活動

 。1)小結有關數(shù)的組成的一些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下次活動的興趣;

 。2)肯定活動中有進步的幼兒。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小百科:數(shù),shu,從婁從攴,計也。

 。1)形聲。從攴(pū),婁聲。本義:點數(shù);計算。

 。2)同本義[count]是一個用作計數(shù)、標記或用作量度的抽象概念,是比較同質(zhì)或同屬性事物的等級的簡單符號記錄形式(或稱度量)。

小班教案 篇2

  語言是一種藝術,培養(yǎng)要從小開始注重。

  小班語言教案:故事《腳步聲》

  【設計意圖】

  故事《腳步聲》是幼兒十分喜歡的文學作品,兔奶奶根據(jù)三只羊走路時腳步聲的不同,判斷是誰來了。利用這個文學作品,讓幼兒學習根據(jù)聲音的特征進行判斷,不但發(fā)展了幼兒細致的分辨能力,而且使幼兒對周圍的聲音產(chǎn)生興趣,能夠留意身邊不同的聲音。通過學學說說中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使幼兒萌發(fā)了初步的角色對話意識。

  根據(jù)孩子語言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孩子生長的環(huán)境,故事里的“姥姥”這一稱呼對于這里的孩子來說比較陌生,所以我把故事內(nèi)容進行了一些調(diào)整,在故事中稱呼“姥姥”改為奶奶,出現(xiàn)的象聲詞走路的腳步聲也進行了簡單化,便于孩子學說。

  【活動目標】

  嘗試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動物與人群走路時不同的腳步聲。

  【活動準備】

  操作圖片;故事動畫;腳步聲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聽故事《腳步聲》

  1、老師分段講故事,幼兒安靜傾聽。

  重點提問:

  A、是誰上山去看兔奶奶了?

  B、為什么兔奶奶一聽腳步聲就知道是誰來了呢?

  C、X羊看見奶奶是怎么說的呀?

  (幼兒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腳步聲,學說三只羊的話。)

  2、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重點提問:

  A、X羊的腳步聲是怎樣的?

  B、X羊見到奶奶又是怎么說的?

  (幼兒回憶故事內(nèi)容,并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腳步聲,學說三只羊的話。)

  小結:哦,原來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腳步聲都不一樣,所以兔奶奶一下就聽出是誰來了。

  二、經(jīng)驗遷移

  1、你還聽到過誰的腳步聲

  (幼兒說一說、學一學)

  三、聽錄音,猜猜誰來了

  1、這里還有腳步聲,我們一起來聽聽。

  (放錄音磁帶:其中有媽媽穿著高跟鞋、爺爺用拐杖、小馬跑、大象等各種不同的腳步聲。)

  重點提問:

  A、這是誰的腳步聲?

  B、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小結:每個人的'腳步聲都不相同,仔細聽,開動小腦筋,找找特殊的地方。(幼兒教育)

  小班語言教案《冬爺爺?shù)亩Y物》

  【設計意圖】

  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對一年四季的概念、特征認識比較模糊,F(xiàn)在,冬天來了,而冬天中最富代表性的就是雪景,引導孩子欣賞雪景的美,在故事和音樂聲中感受玩雪、賞雪的快樂,讓孩子走進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活動目標】

  1、知道冬天會下雪,雪景是美麗的。

  2、認真傾聽故事,初步意識到幫助別人和被人幫助都是很快樂的。

  3、初步體驗人和大自然相互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初步觀察過冬天的主要特征。

  2、故事《冬爺爺?shù)亩Y物》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故事,寶寶你們收到過禮物嗎?冬天就要到了,冬爺爺也帶來了禮物,禮物是送給誰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冬爺爺?shù)亩Y物》

  二、欣賞故事,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冬天爺爺?shù)亩Y物》幫助幼兒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

  (一)出示冬爺爺?shù)膱D片及冬天的背景圖,講述故事。

  提問:冬天來了,天氣變得怎么樣?麗麗她的心情怎么樣?麗麗生病了,冬爺爺給麗麗送來了什么禮物?后來,麗麗變得怎么樣了?

  (二)幼兒邊觀察圖片,邊一一討論上述問題,并學習角色對話,用肢體語言、表情等輔以表達自己的理解。

  提問:這是什么?什么季節(jié)才有它?雪花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麗麗收到爺爺?shù)乃蛠淼亩Y物后,病好了嗎?她怎么從床上爬起來的?

  三、提問討論,遷移作品經(jīng)驗。

  提問:你希望冬爺爺送什么禮物給你?

  幼兒自由表達,請部分幼兒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提問:你喜歡冬爺爺?shù)亩Y物嗎?

  四、幼兒到戶外感受冬天,啟發(fā)幼兒產(chǎn)生喜歡大自然的情感。

  律動:《雪花》。

  音樂聲中,“小雪花”(幼兒)隨著“冬爺爺”(教師)吹的風,自由地飛來飛去。教師帶領幼兒走到戶外,感受冬天的氣溫、冬天的風、人們的衣著,如果是下雪天還可以感受冬天的雪景。

  小班語言教案《鼠小弟爬大山》

  【活動目標】

  1、愿意跟著老師學說故事中的人物語言。

  2、能和老師一起表演故事。

  3、培養(yǎng)幼兒傾聽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PPT、頭飾、音樂、手偶。

  【活動重點】

  培養(yǎng)幼兒傾聽的能力。

  【活動難點】

  能跟著老師學說故事中的人物語言。

  【活動過程】

  1、游戲:爬呀爬。

  ──隨著音樂“爬呀爬”爬進課室去拍拍身體部位圖。

  2、看PPT傾聽故事《鼠小弟爬大山》。

  ──出示PPT第一幅圖,請幼兒說說圖片上有什么?鼠小弟準備去干什么?

  ──出示其他圖片,并按圖片順序講述故事。

  3、出示手偶理解故事。

  ──出示鼠小弟,請幼兒說說鼠小弟背了什么?請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說說鼠小弟的書包會裝些什么東西呢?

  ──請幼兒說說鼠小弟出去玩,先看見遠處有什么?走著走著,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最后有大山嗎?那是誰呢?

  ──請幼兒說說為什么鼠小弟會先看到的山是小的?后來小山為什么會變成了大山?

  ──鼠小弟對熊伯伯說了什么?熊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請幼兒一起拿手偶和老師一起學說故事中人物語言。

  4、師幼一起表演故事。

  ──請幼兒扮演鼠小弟和老師一同表演“爬大山”,引導幼兒在“爬山”時要對熊伯伯說出自己的想法,在“爬山”時(在老師身上爬過去)動作要小心,不能把熊伯伯弄痛。(幼兒教育)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愿意在集體中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努力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3、初步了解食物與健康的關系。

  活動準備:

  小狗和小狗媽媽的手偶。

  活動目標:

  1、導入活動:欣賞故事《好寶寶不挑食》,知道挑食的危害。

  (1)教師戴上手偶,講述故事《好寶寶不挑食》,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挑食會對自己的身體有危害。

  教師:小灰狗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是什么?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了解,因為挑食,小灰狗越來越瘦,身體也越來越差,所以差點兒被風吹跑了。

  教師小結:小灰狗因為挑食,越來越瘦,身體越來越差,所以差點兒被風吹跑了。

  2、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討論。

 。1)教師以故事中狗媽媽的口吻提問,小朋友有沒有像小灰狗那樣的挑食習慣?

 。2)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如何來幫助小灰狗改掉挑食的`習慣。

  教師:我們應該對小灰狗說什么?我們應該為小灰狗做些什么?

 。3)教師小結:小朋友現(xiàn)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身體需要各種營養(yǎng)。如果挑食,就會使小朋友的身體缺少營養(yǎng),最后像小灰狗一樣,長不高、長不大,渾身沒有力氣。

  3、說一說、想一想。

 。1)教師結合班上幼兒普遍挑食的情況,找出這些食物的圖片,幫助幼兒了解這些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

  教師:這些食物中哪些是你吃過的?哪些是你喜歡吃的?

  教師:它們對小朋友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

 。3)教師小結:牛奶——是補充鈣,讓小朋友長得高而壯;魚肉、羊肝——讓小朋友的眼睛更加明亮;肉——補充熱量,讓小朋友更有勁兒。

  活動延伸:

  師生一起了解當天的食譜,請幼兒說一說相關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鼓勵幼兒在進餐時吃一些自己不愛吃的食物。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練習踮腳、下蹲、跳躍等技能。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同伴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吹泡泡用具、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小動物模仿操。

  2.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二、展開

  1.幼兒自由用身體模仿泡泡:大泡泡、小泡泡、飛高、飛低、泡泡破……

  (引導啟發(fā)幼兒用踮腳、下蹲、跳躍等動作表現(xiàn))

  2.幼兒學說兒歌

  指導語:吹泡泡好玩嗎?今天咱們就和小伙伴手拉手,用身體做一個大泡泡,來玩一次不一樣的吹泡泡游戲!

  學說兒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3. 講解游戲規(guī)則

  當兒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向中靠攏;

  念到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念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

  念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后跳。

  4.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注意按指令做動作,并避免相互碰撞。

  三、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松活動:伸展手臂,放松腿部肌肉等,表揚遵守規(guī)則、活動積極的幼兒,鼓勵稍差幼兒,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感知兒歌的節(jié)奏感。

  2、 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編能力和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 教學道具。(小雨、種子、梨樹、麥苗、小朋友)

  2、 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 通過交流,引出春雨,引起幼兒的興趣。

  如:親愛的小朋友,請你們靜靜地閉上眼睛,用耳朵去聆聽外面是什么聲音?(幼兒回答:雨聲)那是什么季節(jié)的雨呢?哦,是春雨,春雨在唱歌,它唱的 歌好聽嗎?你們喜歡春雨嗎?(幼兒回答:喜歡),除了你們喜歡,還有誰喜歡呢?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呢?

  2、 出示道具,讓幼兒觀察。

  如:出示種子,引導幼兒模仿種子發(fā)芽的動作,出示梨樹,模仿幼兒開花的動作,出示麥苗,引導幼兒模仿長大的動作,出示小朋友,引導幼兒模仿種瓜的'動作。

  3、 教師小結:!原來種子、梨樹、麥苗、小朋友們都很喜歡春雨,而且它們還喜歡在雨中歌唱呢?唱得非常好聽,小朋友們,愿不愿意來跟老師一起分享它們的歌聲。

  4、 教師一邊出示教具,一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并引導幼兒表演相關的動作。

  5、 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做動作,朗誦兒歌。

  6、 教師給幼兒分組,引導幼兒朗誦兒歌,對于出色組的小朋友要鼓勵和表揚。

  7、 教師播放錄音,在輕快的音樂旋律下,讓幼兒感知兒歌的內(nèi)容。

  8、 教師小結:春雨真好,不僅小朋友們喜歡,種子、梨樹、麥苗也很喜歡,而且為它們放聲歌唱,那除了這些植物會歌唱,還有誰會歌唱呢?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然后試著去創(chuàng)編兒歌,可以把植物替換你們想象的什么東西呢?

  附兒歌: 春雨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fā)芽!”

  梨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朋友們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精選】07-26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