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喜歡朗誦和仿編詩歌。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蠟筆若干;白紙若干;與詩歌內容相符的圖片; 手偶若干副。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手偶,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看,它們來了。出示手偶:小朋友,你們好!我們是魔術師。我是紅蠟筆魔術師;我是黃蠟筆魔術師;我是藍蠟筆魔術師;我是紫蠟筆魔術師;我是綠蠟筆魔術師,認識大家很高興。
2、手偶:今天我們帶來了精彩的魔術表演,請小朋友們欣賞。
二、學習詩歌
1、結合圖片教師示范朗誦詩歌。
2、提問:
魔術師:剛才我們表演的魔術,你們喜歡嗎?
我們都變出了什么呢?
3、為詩歌起名字
師:咦!這好象是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來為它起個名字吧!
4、表演詩歌
師:詩歌有了好聽的名字,下面我們小朋友就和蠟筆魔術師們一起來朗誦詩歌,好嗎?
三、幼兒創(chuàng)編詩歌
1、啟發(fā)幼兒蠟筆魔術師還會變什么?
手偶: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們魔術師的本領可大了,會變許許多多的`東西呢!
紅蠟筆手偶:我除了會變紅紅的太陽,還會邊好多好多的東西呢!
其他手偶:我們也一樣,我們也一樣!
2、結合生活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
師:那老師要考考你們,想想魔術師的顏色和他們的本領,還回變什么呢?并象老師這樣編出好聽的詩歌來。
。ㄓ變簬闲∠灩P手偶進行詩歌創(chuàng)編。)
四、幼兒合作創(chuàng)編
1、 分組討論
師:請每組的小朋友在一起想一想,你們想與魔術師們變什么魔術呢?
2、 集體繪畫
師: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魔術師,與同組的小朋友合作變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并把它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
3、 展示作品,分組表演詩歌。
五、 結束部分
結合生活環(huán)境,幼兒進行詩歌創(chuàng)編,并表演給聽課老師或其他班級的幼兒看。
科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科學在人類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組合作用繪畫或工藝制作等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科學對我們人類生活的貢獻。
3、并用繪畫、工藝制作等多種形式表現科學創(chuàng)造這一學習過程,培養(yǎng)其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探索科學對生活發(fā)展的作用,并以繪畫、工藝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三、教學難點:
思考與體會科學對人類發(fā)展的影響。
四、教學準備:
繪畫材料或制作材料、資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乘坐時空穿梭機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時候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如建筑、交通、通訊等。
。2)想一想現在人們的生活有了哪些變化?
。3)是什么力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學生討論并回答。
3、講授新課:
。1)學生分組,從建筑、交通、通訊、醫(yī)學、日常用品等方面,將自己收集到的材料進行交流,探究科學的發(fā)展帶給我們的變化。
。2)學生可對現在的科學發(fā)明或生活進行幻想。
4、啟發(fā)創(chuàng)作:
(1)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學生作品,了解體現學科功能的表現方法。
。2)欣賞一些運用科學技術設計的生活用品。
5、作業(yè)要求:
用繪畫或制作的方法,表現一副體現科學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題作品。
6、展示作品:科技產品發(fā)布會,設計師展示自己小組的設計作品,并進行講解。
7、小結。
科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放大鏡下的晶體》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下冊“微小世界”單元的第4課內容。本單元是按照人類觀察工具的發(fā)展順序編排的,從放大鏡到顯微鏡,引領學生進入昆蟲世界、晶體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一系列探究活動,由淺入深逐步展開。本課將帶領學生進人另一個新的觀察領域一晶體世界。晶體指組成物質內部的微粒按一定空間次序排列形成的具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比如食鹽是氯化鈉的晶體,味精是谷氨酸鈉的晶體,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和天上飄下的雪花,是水的晶體。
【學情分析】
1、本課教學對象是六年級學生,經過3年半的科學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他們活潑好動,喜歡質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動手能力,師生關系融洽。
2、但在語言表達上有點欠強,需要在教學中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一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間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
過程與方法:
1、用放大鏡觀察常見固體物質的晶體。
2、用圖記錄觀察結果。
3、自制食鹽等晶體。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激發(fā)了解和探索晶體世界秘密的興趣。
2、在欣賞各種晶體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觀察放大鏡下的晶體。
【教學難點】制作晶體。
【教學準備】
分組觀察器材:放大鏡、食鹽、味精、燒杯、滴管、玻璃片、礦物晶體等。
教師演示器材:各種晶體及晶體用途的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制作好的大晶體及器材
【教學過程】
一、觀察美麗的晶體
1、畫一畫我們記憶中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
上節(jié)課我們用放大鏡觀察了小小的昆蟲,今天我們要運用放大鏡來看一些物質。糖、鹽、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質,首先請你在科學記錄本上畫一畫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
生分別觀察糖、味精、鹽、在肉眼下和在放大鏡下發(fā)生了那些變化?
2、放大鏡下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
借助放大鏡觀察糖、鹽、味精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將放大鏡下的顆粒形狀畫在科學記錄本上。(也可畫在書上第7頁方框中)
3、關于晶體
交流借助放大鏡觀察到的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形狀。(食鹽和白糖都是立方體狀的顆粒,味精是柱狀的顆粒。)像食鹽、白糖、味精那樣,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閱讀第8頁關于晶體的內容,欣賞第8頁各種晶體的圖片。老師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體圖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
二、制作晶體
1、晶體的形成
師:同學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晶體是怎么形成的?像糖、鹽、味精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廠用機器將它們切碎成了這樣的形狀?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體從溶液中誕生,如海水蒸發(fā)得到鹽的結晶。有的晶體是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噴發(fā)巖漿冷卻后形成礦物的晶體。我們可以嘗試著用蒸發(fā)水分的方法來制作鹽的晶體。
2、制作我們的晶體
師:(出示其他班級已經制作的晶體)瞧,這便是用蒸發(fā)的方法得到的鹽的晶體,讓我們也來試一試好嗎?
師提供一些濃食鹽溶液,讓學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燈慢慢烘干。待水分蒸發(fā)后用放大鏡觀察它們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跡。(注意,玻璃片需遠離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熱量烘,老師自己要先試驗一下,用這樣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體。)
3、拓展活動
師:我們得到的晶體很小,你們看老師這里卻有一個很大的鹽晶體,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嗎?參考第7頁的方法,課外嘗試制作一個更大的晶體。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晶體
晶體:像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那樣
規(guī)則幾何外形固體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科學課程目標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發(fā)展,所以評價時,我更多的關注學生參與的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這一評價理念,本課我采用了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等,在“初識晶體,引入課題”和 “自制晶體”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記錄表展示和談體會中我采取了口頭表揚、自評、組評、展示等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fā)現自我、欣賞別人。
科學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學會自制“液體溫度計”。
經歷對液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滴瓶或小藥瓶、橡皮泥、紅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燒杯(無條件的可用礦泉水瓶剪成杯子)、熱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體)等。
教學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許多的溫度計,提問:你們想自己有一支溫度計嗎?
2.教師介紹伽利略和雷伊發(fā)明的溫度計。
3.這兩種溫度計利用了空氣與液體的什么性質?讓我們來研究吧!
一.活動 自制“液體溫度計”
1.指導學生自制“溫度計”。
(1.)出示器材:小藥瓶、橡皮泥、紅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聰明的同學們,能否利用這些器材和以學的知識討論這怎樣來制作“液體溫度計”?
。3.)小組討論制作方法。
。4.)制作“液體溫度計”,對于學生作品,教師組織進行評價。
2.觀察自制“溫度計”在熱水和冷水中液柱的變化。
。1.)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2.)對學生的實驗、記錄、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導。
(3.)學生觀察。
。4.)匯報觀察到的情況。
3.研究不同液體制作的“溫度計” 在熱水和冷水中液柱的變化。
。1.)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2.)預測:我們會看到什么現象?
(3.)方法指導。
(4.)學生觀察。
4.整理分析實驗記錄,形成概念得出結論。
。1.)實驗中,幾種“溫度計”發(fā)生了哪些共同的變化?
(2.)引起變化的實驗條件是什么?
。3.)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4.)結論:液體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二.學生解釋自制“溫度計”的原理。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歷對氣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學知識
1.知道氣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準備
一.教學導入
1.復習: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2.提問:空氣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二.活動 空氣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實驗的設計:
。1.)教師組織學生針對兩個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和討論:
①把空氣裝在什么容器里?
、谟檬裁捶椒芸吹娇諝獾呐蛎浐褪湛s現象?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教師補充或完善:
·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體來發(fā)現。啟示:可以在燒瓶口上套小氣球。
·借助因受熱膨脹而冒出的空氣在水中冒泡,因受冷空氣收縮,外界氣壓將水壓入管中或瓶中來發(fā)現。
·通過容器的鼓凹來發(fā)現?諝饪偸浅錆M容器的空間,當容器凹時,說明空氣體積變小。當容器鼓時,說明空氣體積變大。
。3.)評價:在此環(huán)節(jié)思維活躍的同學給予肯定。
。4.)形成各自完整的實驗方案。
2.實驗現象猜想。
3.按設計的方法完成實驗。
4.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5.分析比較,我們的猜想和觀察到的現象一致嗎?
三.小結:
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四.學生解釋伽利略溫度計的原理。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歷對固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2.觀察認識多種物體在受熱受冷時的體積變化,合理分析實驗現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3.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學知識
1.知道固體、液體、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知道一些液體、氣體、固體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相關應用。
教學準備
小氣球、酒精燈、火柴、固體熱脹冷縮演示儀、踩癟的乒乓球等。
一.教學導入
1.閱讀指南車信箱。
2.液體、空氣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思考:固體會不會也熱脹冷縮呢?
3.讓我們一同來研究研究吧!
二.活動 研究鐵軌間為什么留縫隙
1.實驗研究:固體的熱脹冷縮
(1)教師演示:介紹酒精燈的使用步驟:
、僮笫址鰺趔w,右手摘下燈帽,口朝下倒扣在桌上。
、趧澲鸩,讓火焰朝上接近燈芯點燃酒精燈。
、鬯缁鸩,將熄滅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苤v解火焰的分層,指出外焰溫度最高,加熱時要使用外焰。
、菹缇凭珶魰r,左手扶燈體,右手取燈帽,快而輕地蓋上,待火焰熄滅后,提起燈帽,再蓋一次。
。2)學生練習使用酒精燈(交待注意事項。)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銅球的熱脹冷縮實驗。
。4)描述實驗過程和看到的現象,分析:實驗現象告訴了我們什么?
2.補充實驗:玻璃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老師演示:注射器的玻璃活塞(熟玻璃制成的,受冷受熱不易炸裂)可以順利地進入管內到達底部,用酒精
燈加熱注射器的活塞,再放入管內,你們想,會有什么現象?接著使活塞受冷后,把它再放入注射器內,你們又推想一下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2)組織學生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看到的現象。
。3)分析:實驗現象告訴了我們什么?
。4)固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三.小結
固體、液體、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四.拓展:生活中的熱脹冷縮現象
(1)解釋教材出示的三種現象。
。2)找一找,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熱脹冷縮現象?
[ 內 容 結 束 ]
科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自己區(qū)分石頭和泥土,了解他們的特質用途。
2,通過嘗試,激發(fā)幼兒觀察和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3,幼兒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包好的石頭和泥土,盆子,水,樹枝,抹布,報紙,幻燈片(石頭和泥土做成的各種東西)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師:小朋友們剛才去洗手的時候啊,老師悄悄地放了兩個神秘的東西在你們桌上的報紙下面。小朋友先不要碰,兩個小東西在睡覺呢。我們悄悄地把手放進去摸一摸好不好。
幼兒伸進去摸師:什么感覺啊?是什么東西呢?
......
師:小朋友們都摸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那我們現在把它拿出來聞一聞,看一看。哇,是什么呀?
......
師:哦,原來是小泥巴和小石頭啊。那手里的小泥巴和小石頭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呢?
......
師:那你們有沒有看見過其他樣子的泥巴和石頭啊?都是在哪兒看到的呢?
......
2,基本部分:
師:我們剛才玩的時候呢,小石頭也跑到泥巴頭家里去玩了。你們看現在它都舍不得走了,(出示泥巴和石頭混在一起)怎么辦啊。小石頭的媽媽還在家里焦急地等他呢。
師:老師怎么都弄不開,你們試一試好不好。
發(fā)給幼兒嘗試,也包括各種分開的工具。
師:好了,誰告訴老師你們用的什么辦法。
......
3,高潮部分:
師:我們小朋友們想了各種辦法終于把他們兩個分開了。他們呀,都玩累了,我們來給他們洗洗澡好不好。
分兩個小組,每組發(fā)一個盆子,裝好水,請他們把剛剛拆開的泥和水裝進水里搓。
師:好了,洗干凈了就撈出來。
師:(觀看幼兒):咦?怎么大家都沒有撈出小泥巴呢?他到哪兒去了呢?我們再找一找好嗎。
......
如果有幼兒說可以在太陽下曬把泥巴弄出來,就放在陽臺邊嘗試。
三、結束部分:
師:原來泥巴在水里就看不見了。它還可以變形呢。那你們想象,除了變在水里藏起來,還可以變成什么樣子啊?
......
師:哦,小朋友想了這么多種方式,老師也迫不及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師看到的石頭和泥巴變成了什么樣子。
出示PPT,依依講解圖片。
師:哇,我們看了這么多泥巴和石頭變成的東西。你們想不想自己嘗試一下怎么變呢?
幼兒自己玩泥巴,做東西。
四、延伸活動:
陶藝課,請幼兒創(chuàng)造東西。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感知吸管的位置與噴壺噴水的現象的關系。
2、樂意隨著發(fā)現不斷地參與探索,體驗發(fā)現的樂趣,激發(fā)探究的欲望。
3、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個裝有水的瓶子、吸管、橡皮泥。
2、三張圖表。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發(fā)幼兒對制作小噴壺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給小花,小草澆過水嗎?平時是怎么澆水的?用什么工具?
2、老師也做了一個澆水的工具,這噴壺使用什么材料做的?怎么讓噴壺噴出水來?
3、教師交代規(guī)則:用正確的方法握住瓶子,放正、不傾斜。提醒幼兒記住自己的瓶子上的號碼。
二、幼兒嘗試制作小噴壺。
1、幼兒制作,用吹的方法讓噴壺吹出來。
2、集中交流分享:(將瓶子分兩邊放好—成功的,還沒有成功的)
。1)先請制作成功的幼兒介紹:你是怎么做的?你的小噴壺為什么能噴出水來?
。2)你覺得為什么噴不出水來呢?
。3)請幼兒上來示范,教師小結:請幼兒觀察瓶蓋小孔的大小,并用吸管演示,讓幼兒感知小孔的大小。
。4)請剛才沒吹出來的小朋友利用教師所提供的.材料想辦法讓小水壺噴出水來,已經噴出的小朋友幫助他們。
三、猜測,吸管的位置與噴水現象的關系。
1、現在我們小水壺都噴能噴出水來了!
2、出示三張圖表,先看看,你覺得這樣水會噴出來嗎?這三種情況你都去試一試,你又會有新的發(fā)現。
3、幼兒再次操作、探究。
4、集中討論分享,提升經驗:
。1)你試過嗎?說說你的發(fā)現?
。2)驗證幼兒的猜測,引發(fā)觀察和思考。
。3)小結:為什么小水壺會噴出水來?我們再往吸管里面吹氣的時候空氣會跑進去,形成壓力水就會從另一個小孔跑出來,所以當我們把吸管插進大空中時空氣會從大孔中跑出來,水也就出不來了。
四、活動延伸
用自己制作的小噴壺去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澆水吧!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在不同路面上,幼兒通過實踐測量感知汽車的速度。
2讓幼兒初步學會圖表統計法。
3通過此次活動,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玩具小汽車5輛,沙子路、地毯路、玻璃路各5條,底板5塊.
2記錄表10張,兩種不同顏色的長條紙條各15條,小籃子10個,剪刀5把,大型積木若干.
3錄音機1臺,磁帶1盒,藍貓頭飾1個。
4黑板2塊,大夾子4個,卡通貼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 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與幼兒相互問好.
2藍貓突然出現與幼兒見面,提問引出課題.
藍貓:“哈,哈,大家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藍貓)對,我就是大名鼎鼎的藍貓,你們喜歡我嗎?(喜歡)我聽說塘廈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個個都很聰明, 今天我就要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都很聰明.請小朋友們聽清楚我的問題:汽車在沙子路、地毯路和玻璃路上開,哪條路上開得最快呢?”
二 引導幼兒探索在不同路面上感知汽車速度的方法
1引導幼兒觀察鋪路的材料。
教:“剛才藍貓說了有哪三條路呀?”
幼:“一條是沙子路;一條是地毯路;還有一條是玻璃路.”
教:“那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藍貓為我們準備了一些什么材料.”
2教師一一介紹藍貓為幼兒準備的材料,并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材料開展討論測量的方法.(幼兒自由發(fā)言)
3根據幼兒的討論,教師請幼兒自由組合三人一組第一次動手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在操作中所存在的問題.
4教師小結
教:“小朋友,現在你們都做完了測試,我想請幾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哪條路汽車能開得最快?”(請個別幼兒根據自己小組圖表的答案發(fā)言)。教師提出第一次幼兒操作中所存在的問題,請測量得比較好的一組幼兒來示范.
5幼兒根據教師的小結進行第二次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教師小結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小朋友,到底走哪條路才是最快的呢? 幼:玻璃路。
教:對,玻璃路是最快的。因為玻璃做的路面很光滑,所以汽車在玻璃路上開得最快。但是,小朋友也要注意了,玻璃路很滑,小朋友若是在上面行走是很容易摔倒的。而且,玻璃是很容易碎的,因此玻璃路并不時很安全。所以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道路,多是用水泥鋪的,這樣人走在上面就不那么容易摔倒。那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把答案告訴藍貓吧!
三 結束部分
幼兒大聲喊藍貓,藍貓出現并問幼兒:“小朋友,哪條路汽車走得最快呀?”
幼兒:“你走玻璃路回去只最快的,但是玻璃路很滑,開車時要注意安全。
藍貓:“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真的很聰明啊,那我也有獎品送給大家.(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張美麗的貼紙)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出去做游戲呢?(想)”
藍貓帶領幼兒已開車的形式離開活動場地.
科學教案 篇8
教育目標:
1、 認識雨具,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2、 知道雨天出門要帶上或穿上雨具。
3、 感受雨中游戲的樂趣,萌發(fā)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讓幼兒了解雨天出門要怎么樣才不會讓自己淋濕。
2.物質準備:雨衣、雨傘及雨鞋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下雨的時候,有什么東西能幫助我們不被雨淋濕呢?
2.教師分別出示雨衣、雨傘和雨鞋,引導幼兒觀察和辨別不同的雨具。
3.以提問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下雨天人們使用哪些雨具和如何使用雨具。
提問:(1)下雨了,你是用什么雨具來幫助自己不被雨淋濕的?
。2)你會使用嗎?怎么用的`?
4.教師示范穿雨鞋、雨衣和打開雨傘,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5.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學習穿雨鞋、雨衣。讓幼兒知道打開自動傘時要看一下身邊有沒有人,注意不傷及別人;看見旁邊的人要打開雨傘,自己要避開,注意保護自己。。
6.讓穿好雨鞋、雨衣或已打開雨傘的幼兒,隨教師到雨中指定的地方去漫步,
引導幼兒聽聽雨滴打在雨傘、雨衣表面的聲音,在雨中輕輕地踩水玩。
活動延伸:
選擇不同的雨具晾在教室的一個角落,引導幼兒觀察哪種雨具最容易干,哪種雨具最不容易干,并把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同伴、教師或父母。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科學教案08-18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8-12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經典)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