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3-20 08:28:33 教案

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如何讓枯燥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是我們數(shù)學老師一直思考的問題。"按特征分類"這一知識點是小班年齡段學習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針對孩子們喜好游戲的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中,我和孩子們置身在分糖果--選標記--品糖果的情境探索中,通過多次觀察,引導

  動手參與,調(diào)動著孩子們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從而來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們玩中學、學中樂。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

  2.能根據(jù)物體的特征選擇相應標記,并大膽講述操作過程。

  3.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顏色、大小有一定的認識。

  物質(zhì)材料準備:PPT;大小不同的紅、綠糖果卡片;"小貨架"人手一個;標記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東東的新店開張了,我們一起進去看一看吧!

  2.哇,店里有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

  3.小結(jié):店里的糖果可真多呀,它們不僅顏色不同,大小也不同。

  二、糖果分類,選擇標記

  1.初步探索,糖果分類

  貨架上的糖果看上去有些凌亂,怎樣排放會整齊些呢?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將一樣的糖果放在一起吧!

  2.交流講述,分類方法

  誰來介紹一下,你的糖果是怎么放的?

  小結(jié):你們可真能干,原來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來放糖果?梢园杨伾粯拥'糖果放在一起,或者把大小一樣的糖果放在一起。

  3.探索嘗試,選擇標記

  為了讓顧客挑選時看得更清楚,我們還可以為糖果送上標記。

  請你看看你的糖果是怎么放的,然后選擇合適的標記。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5.集體交流,總結(jié)評價

  三、糖果品嘗,體驗樂趣

  今天小朋友們幫助東東將一樣的糖果放在了一起,為了感謝你們東東拿來一些糖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快去品嘗一下吧。

  活動反思:

  根據(jù)教材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在想形狀對于小班幼兒應該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不同的游戲來反復認識形狀,并分類。通過實際操作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觀察能力。感受兒歌的韻律感。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的韻律感。

  2、能用動作表現(xiàn)滾動的狀態(tài),體驗表演的樂趣。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學生對兒歌的記憶及讀音

  活動準備

  老鼠和貓的布絨玩具

  活動過程

  1、產(chǎn)生興趣。

  ——教師出示老鼠的布絨玩具。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爬上燈臺偷油吃,“啊,真香呀!”它正吃得津津有味時,來了一只貓,你猜小老鼠怎么了?

  ——小老鼠最怕誰?為什么?

  2、學習兒歌。

  ——教師邊操作布絨玩具,邊完整念兒歌一遍。

  ——貓來了,小老鼠一害怕,就怎么樣了?(嘰里咕嚕滾下來)

  ——教師再次完整念一遍兒歌,其中在“貓來了”這句話后,幼兒加念“喵——”,以增強幼兒參與性,滿足幼兒的興趣。

  ——教師用雙手做道具和角色進行無聲表演,如一只手做燈臺,一只手扮老鼠(見附文),請幼兒嘗試配念兒歌。

  ——請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體驗兒歌的韻律感。

  ——你們覺得這首兒歌好聽嗎?想表演嗎?

  3、創(chuàng)編動作。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表演小老鼠滾下來的動作?(如慢慢蹲下來,雙手在胸前做環(huán)繞滾動狀)

  ——請幼兒邊念兒歌,邊做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

  活動延伸

  1、通過直接的表演,幼兒能體會到“嘰里咕!边@一象聲詞的含義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滾翻動作。

  2、這一活動能使幼兒自然感知上、下等空間關系。

  教學反思

  《小老鼠上燈臺》是一首比較老的歌曲,但是歌曲詼諧幽默,深得孩子們的喜愛,有很多家長在家教孩子唱的也是這首歌。我在教學的時候,也有個別孩子已經(jīng)會唱了這首歌曲。

  活動時,我先出示手偶小老鼠,讓孩子在《小老鼠上燈臺》的音樂聲中,和小老鼠一起鍛煉,活動活動身體,激發(fā)幼兒的情趣,讓幼兒投入到活動中。接著我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用手偶講述故事,我邊操作,幼兒邊學習,孩子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在學唱時,我除了讓幼兒完整欣賞以外,還和孩子們分段欣賞了歌曲。幼兒說出哪句,大家就一起學唱哪句,在這個過程中,我針對歌曲的難易、孩子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的練習歌曲。<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wǎng)>游戲是小班孩子的最愛,這個活動中自然也少不了。在游戲《貓和老鼠》中,配班的俞老師做貓,小朋友做小老鼠,孩子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有個別孩子還被大貓的出現(xiàn)給嚇哭了呢!在游戲中大家都比較關注的是貓什么時候出現(xiàn),而不是歌曲本身。我想,小班孩子要求他們邊唱邊游戲還是有些困難的,因為孩子的注意點不是在歌曲的演唱上,而是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貓給抓住,真的是很天真。

  歌曲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來表現(xiàn)、恰當?shù)馗鶕?jù)歌曲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幼兒通過想象、聯(lián)想來理解歌曲,使教學活動情趣盎然,生動活潑。音樂活動中讓幼兒身臨其境,增強了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自然地將自己角色化,與角色融在一起。

  活動雖然結(jié)束,但留給我的思考依然很多,需要在今后的活動中不斷的磨練,不斷的思考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小班教案 篇3

  為大家提供大量不同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和設計方案供您瀏覽和參考,今天呈現(xiàn)給大家的是幼兒園小班英語教案

  I’maboy/girl

  活動目標:

  1、讓孩子能夠正確區(qū)分自己和其他人的性別。

  2、培養(yǎng)孩子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3、讓寶寶們從小感受英語的'魅力。

  活動準備:

  1、不同性別的男孩、女孩胸飾

  2、槍、洋娃娃,裙子,褲子等男生和女生分別需要用的物品

  活動過程:

  1、首先老師告訴孩子們性別是什么?教會孩子boy/girl

  2、然后開始分組,男生站一邊,女生站一邊。

  3、請出一位男孩(老師給他穿裙子)并問其他孩子:Isheagirl?孩子回答:No(并且說出原因)

  4、老師再請出一位女生,將一把槍交給她。再問其他孩子:Issheaboy?孩子們回答:NO(并說出原因)

  小編希望這篇文章對需要寫幼兒園教案的親們有所幫助,祝愿各位工作愉快!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領域:

  社會、藝術

  活動目標:

  1、能說出交通標志的外形特征和含義

  2、嘗試制作活動室的安全標志

  活動準備:交通標志圖片、畫筆、記錄表《要小心的物品》

  活動過程:1、我認識的交通標志。

  出示交通標志,請幼兒說一說交通標志的外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其含義。

  歸納這些交通標志的規(guī)律:外形簡單,顏色有紅、黃、藍、白四種顏色。

  顏色和外形:紅色的圓形表示禁止;黃色的三角形表示警告;藍色的長方形表示指示。

  2、觀察活動室環(huán)境,尋找安全隱患。

  想一想:活動室里有哪些東西可能會造成危險?(幼兒邊說教師邊記錄幼兒說出的'危險物品)

  分組到活動室的各區(qū)域、各角落找一找你,看看有哪些東西會造成危險,并記錄在《要小心的物品》統(tǒng)計表中。

  3、展示幼兒的記錄表,并分享應該注意哪些事情才不會造成傷害,如:

  正確使用剪刀、訂書機。

  豆子、衛(wèi)生紙等不能塞進鼻子和耳朵里,也不能吞到肚子里。

  玩具和錢幣等不能放進嘴巴里。

  不拿剪刀、筷子等尖利和細長的東西奔跑,以免戳到自己和別人。

  線和繩子不能纏到脖子上玩。

  不能亂丟東西,以免不小心踩到而滑倒。

  洗手時要注意盡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以免滑倒。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喜歡聽、念兒歌、并在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嘗試改編兒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2、使幼兒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在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念兒歌,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活動難點:嘗試改編兒歌。

  活動準備:

  食物卡片若干、籃子、盤子、大蘋果胸飾1個、實物(蘋果)若干個、圖片(小朋友、小蘋果)各一個、小口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教師出示小口袋(內(nèi)裝有大蘋果一個),請幼兒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內(nèi)是什么?

  二、初步理解,學習兒歌內(nèi)容

  1、教師模仿大蘋果的口氣:啊,我是一個大蘋果,誰喜歡歡我呀?為什么?

  2、(出示圖片小朋友)“小朋友們都愛我,瞧,軍軍也喜歡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別碰我。”大蘋果為什么會這樣?大蘋果會對軍軍怎么說?

  3、老師帶軍軍洗洗手。

  三、欣賞和學念兒歌

  1、欣賞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

 。1)老師帶上大蘋果胸飾:“看,我是誰?”

 。2)大蘋果唱歌。

  2、幼兒學念兒歌

 。1)幼兒一起來唱一唱大蘋果的歌。

 。2)請幼兒做做大蘋果的樣子,表演兒歌。

  四、嘗試仿編兒歌

  1、(出示傷心小蘋果)看,小蘋果怎么啦?發(fā)生了什事?你們喜歡小蘋果嗎?(為小蘋果編歌)小蘋果笑了。

  2、蘋果的歌和小蘋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教師引導幼兒如何仿編兒歌)

  3、請個別幼兒摸口袋內(nèi)的食物,學習仿編兒歌。

  4、你除了喜歡大蘋果、小蘋果,還喜歡哪些好吃的東西?

  5、通過請幼兒為“大蘋果”的`朋友編兒歌嘗試改編這首兒歌。

 。1)今天,“大蘋果”還請來了許多好朋友呢,你們看:(出示背景圖片)

  “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快上來選一個吧!

 。2)請幼兒自己為手里拿的好吃的東西編兒歌。

  6、個別幼兒仿編兒歌。

  7、請幼兒把編好的兒歌說給客人們聽。

  五、知識遷移

  1、請幼兒吃蘋果:“誰想吃?”

  2、引導幼兒吃東西前要洗手。

  3、幼兒品嘗蘋果。

小班教案 篇6

  一、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的總目標:

  新《綱要》明確闡述了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

  具體表現(xiàn)為:

  1.在生活和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shù)學感和數(shù)學意識;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性和意義;

  2.在不斷遇到各種新挑戰(zhàn)和不斷成功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感受到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3.數(shù)學教育的內(nèi)容和要求是: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shù)、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shù)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二、階段目標:

  三月份:

  1.學習按物體的一個特征進行分類,并嘗試說出同類物體的共同特征。

  2.學習按物體量的關系進行4以內(nèi)物體的排序,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

  3.能目測比較兩者高矮,區(qū)別最高和最矮。

  4.體驗物體從高到矮、從矮到高的順序關系(5個以內(nèi)),嘗試按高矮排序。

  第一周:學習按物體的一個特征進行分類,并嘗試說出同類物體的共同特征。

  第二周:學習按物體量的關系進行4以內(nèi)物體的排序,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

  第三周:能目測比較兩者高矮,區(qū)別最高和最矮。

  第四周:體驗物體從高到矮、從矮到高的順序關系(5個以內(nèi)),嘗試按高矮排序。

  四月份:

  1.指導幼兒將兩個集合中的物品上下對應排列(5個以內(nèi))。

  2.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數(shù)量,感知多、少和一樣多。

  3.了解2、3的形成,知道1添上1就是2,認讀數(shù)字2;知道2添上1就是3,認讀數(shù)字3。

  4.了解4、5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認讀數(shù)字4;知道4添上1就是5,認讀數(shù)字5。

  第一周:指導幼兒將兩個集合中的物品上下對應排列(5個以內(nèi))。

  第二周: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數(shù)量,感知多、少和一樣多。

  第三周:了解2、3的形成,知道1添上1就是2,認讀數(shù)字2;知道2添上1就是3,認讀數(shù)字3。

  第四周:了解4、5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認讀數(shù)字4;知道4添上1就是5,認讀數(shù)字5。

  五月份:

  1.學習手口一致的從左到右點數(shù)5以內(nèi)的實物,能說出總數(shù)。

  2.能根據(jù)數(shù)字1、2、3、4、5取相應的實物,感知數(shù)與量的結(jié)合,體驗數(shù)的實際意義。

  3.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并從生活中找出相應的物品。

  4.能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進行組合拼搭。

  第一周:學習手口一致的從左到右點數(shù)5以內(nèi)的實物,能說出總數(shù)。第二周:能根據(jù)數(shù)字1、2、3、4、5取相應的實物,感知數(shù)與量的結(jié)合,體驗數(shù)的實際意義

  第三周: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并從生活中找出相應的物品。第四周:能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進行組合拼搭。

  六月份:

  1.聽懂老師的話,學習按游戲規(guī)則進行活動,大膽回答問題,學習用語言講出操作活動的過程和結(jié)果。

  2.愿意參加數(shù)學活動,喜歡擺弄、操作數(shù)學活動材料,能在老師幫助下學習取拿和擺放操作材料。

  3.辨別前、后、里、外的關系,嘗試使用表示方位概念的詞。

  4.能理解“早晨”、“中午”的含義,了解時間概念。

  第一周:能理解“早晨”、“中午”的含義,了解時間概念。

  第二周:辨別前、后、里、外的關系,嘗試使用表示方位概念的詞。第三周:聽懂老師的話,學習按游戲規(guī)則進行活動,大膽回答問題,學習用語言講出操作活動的過程和結(jié)果。

  第四周:愿意參加數(shù)學活動,喜歡擺弄、操作數(shù)學活動材料,能在老師幫助下學習取拿和擺放操作材料。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前言:

  小的時候就對畫畫比較感興趣,可能是遺傳媽媽的基因比較多,平時畫畫我最喜歡的就是植物,小學時候最喜歡的一課文就是“王冕畫畫”,長大了,我要做個像王冕一樣的大畫家!通過此活動可加深幼兒的色彩感,提高孩子們的藝術修養(yǎng)!

  活動目標:

  1、感知紫藤花的特征:一串一串的,紫中帶白的'顏色。

  2、學習雙色相間點畫紫藤花。

  3、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及成功感。

  活動準備:繪畫紙、白紫兩色顏料(稍干些)、抹布。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欣賞紫藤花。

  把幼兒帶至紫藤架下,幼兒自由欣賞紫藤花,教師引導幼兒重點觀察紫藤花的外形及顏色等特征,并鼓勵孩子們大膽說說自己的見解。

  2、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用動作表現(xiàn)紫藤花。

  二、圖形刺激

  教師示范雙色相間點畫紫藤。

  伸出食指先蘸一點紫顏色,接著再蘸一點白顏色,然后在圖畫紙上花柄的兩邊點畫紫藤花,一點表示一朵花。

  三、想象創(chuàng)造

  1、幼兒作畫,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大膽嘗試雙色點畫。

  2、點畫是注意花形:上大下小,一串一串

  3、提醒幼兒注意衛(wèi)生,不把帶有顏料的手到處亂摸,點畫結(jié)束,及時用抹布把手擦干凈

  四、作品賞評

  把幼兒的作品沿輪廓剪下,布置成紫藤架,引導幼兒共同欣賞,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8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復習鞏固圓、正方形、三角形的知識。

  準備:

  塑料圓、三角形、正方形片各占1/3、作業(yè)卡。

  活動與指導:

  1、每3個幼兒一組,每組發(fā)圓、三角形、正方形塑料片各一片。3個幼兒玩錘子、剪刀、布的游戲,勝利者隨意挑一片塑料片拿在手里。

  2、拿同一種塑料片的幼兒圍成一圈,大家同時舉起手中的塑料片,齊聲說:“我們都有X(XX)形,我們都是好朋友。”

  3、指導幼兒做練習:

  (1)將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分類計數(shù),并在空格里畫上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

  (2)讓幼兒找出圖形的排列規(guī)律,在缺口處畫一個圓。

  教學反思:

  為了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同時根據(jù)小班的年齡特點,我特別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把三種圖形比作圖形寶寶與小朋友交朋友,還特別設計了一個故事情境作為導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說出梧桐樹的名稱,感知其外形特征,了解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2、初步學習由上及下由遠及近的觀察。

  3、在“躲貓貓”的游戲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經(jīng)常能看到梧桐樹。

  物質(zhì)準備:1、預先在戶外選擇一棵梧桐樹。

  2、用梧桐樹葉制作的小動物。

  活動過程

  1、出示樹葉拼貼畫,引發(fā)幼兒尋找樹葉的`愿望。

  教師: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這是什么樹的樹葉?

  2、觀察梧桐樹,感知梧桐樹的特征,說出梧桐樹的名稱。

  ——教師:這是什么樹?我們站在遠處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抱一抱。分別觀察梧桐樹的樹干、樹皮、樹葉是什么樣的。

  ——拾一片樹葉,幼兒仔細觀察,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樹葉像什么?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梧桐樹的好處。

  ——教師帶領幼兒站在太陽下和樹陰下,感受溫度的變化。

  ——教師:你喜歡梧桐樹嗎?為什么?

  4、教師帶領幼兒玩“躲貓貓”游戲。

  請幼兒找一棵梧桐樹站好,教師尋找躲藏起來的幼兒,找到幼兒后,請小朋友說出梧桐樹的一個特征,教師可以這樣提問:你怎么知道這是梧桐樹的?

  活動反思

  活動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收獲也很多。只是幼兒在做實驗中急于想動手操作,沒聽清老師的注意事項,活動紀律比較混亂?梢娪變旱奶剿骱桶l(fā)現(xiàn)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huán)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01-20

小班教案01-20

小班教案01-20

小班教案01-20

小班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