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最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最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02-05 09:18:05 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

  第1課時: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學重點:借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口算卡片,每人準備一個時鐘。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úシ判履曷(lián)歡晚會的片段)

  談話: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談話: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ㄒ唬┱J識時間單位“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法進一步類推。

  4、體驗1秒鐘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1秒。

 、趯W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郾纫槐,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看誰數(shù)得最準確。

 、苄〗Y(jié):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shù)一個數(shù)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xiàn)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shù)字12走到數(shù)字6,這表示經(jīng)過幾秒?從數(shù)字

  6走到8,表示經(jīng)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二)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guān)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shù)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shù)字12,這時經(jīng)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jié):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三)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結(jié)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補充:

  ①們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

 、谛∶髋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jié)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凑l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作業(yè)收集有關(guān)時間的信息。

  課后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質(zhì)量單位那樣可以借助具體的物體表現(xiàn)出來。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由于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時、分”,因而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解決“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及“分與秒之間的關(guān)系”等問題。讓學生真

  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借助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首先通過讓學生拍手、數(shù)數(shù)、寫字、畫畫等活動讓學生體驗1秒鐘、1分鐘的長短,在體驗1分鐘時還讓學生體驗同樣是1分鐘做不同事情時的不同感受。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4、注意讓學生收集有關(guān)時間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5、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事情所需時間,在頭腦中建立表象,在估測其他事情時可借鑒作比較。

  當然,除了在學習秒的認識是可以這樣做,建立其他數(shù)學概念也可運用這樣一些做法。

  第2課時:時間的換算及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zhuǎn)換和求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游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佟鞍又傅氖鞘裁础?“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凇胺轴樧咭恍「竦臅r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邸1時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jīng)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2時=()分

 。1)教師:1時等于???(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a、60+60=120分

  b、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jié)。

  2、完成第4頁“做一做”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shù)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jié)出時間轉(zhuǎn)換的方法。

  方法(一):時、分、秒

  是從大到小的單位,像百位、十位、個位一樣; 方法(二):時、分、秒中從小單位向相鄰大單位換算,即秒向分換算,分向時換算是滿六十進一,進位原理與個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進位類似。

  60秒=1分(10個1=1個10)

  60分=1時(10個10=1個100)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jié)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5頁“做一做”。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jié)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jīng)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jié),回歸評價:

  教師: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幾分?一節(jié)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笔前。瑫r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lǐng),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能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計算,用家到學生經(jīng)過的時間來組織教學。一方面教師要相信學生,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經(jīng)驗得出計算的時間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細致引導,通過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總結(jié)和實際應用鞏固所學。通過不斷地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3課時:時、分、秒的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了解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zhuǎn)換和求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

  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shù)據(jù)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4、完成“練習一”第6題。

  先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分別測量在跑步或跳繩后,1分鐘內(nèi)心跳和呼吸次數(shù)的變化情況。

  5、完成“練習一”第8題。

  學生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讓他們借助鐘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師給予適當?shù)膸椭?/p>

  6、完成“練習一”第9題。

  指名說說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補充題目。

  1、1分=( )秒4時=( )分9分○9秒36分○2時

  5分=( )秒150秒○2分400分○4時 10分○1時

  2、電影《神奇的宇宙》從2:05開始,到2:50結(jié)束,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全課總結(jié):你現(xiàn)在回算經(jīng)過的時間嗎?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應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業(yè):“練習一”的第10、11題。

  教學反思:本節(jié)練習課,通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表達的能力。學生在傾聽與表達中,可以學到的時間計算方法,體驗到將數(shù)學知識應用與生活的快樂。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4時記時法的表示方法,及24時記時法簡單的時間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能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出一張屬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過相互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

  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教學對策:

  結(jié)合具體的生活情境。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

  1、4:00是下午( )時

  16:00是下午( )時

  18:30是下午 ( )時( )分

  2、晚上8時睡覺,第二天6時起床。她睡了()小時。

  二、實踐活動。

  1、出示小華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學生分組討論:從小華的作息時間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根據(jù)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4、師從中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問題,如:做家務用了多少時間?做作業(yè)用了多少時間?到新華書店購書呢?

  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解決。使學生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5、讓學生說說小華這樣子安排有些什么好處?或者你認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里?

  6、指導學生說說安排周末的時候:要合理,科學,充實而有意義。

  三、那么你會安排你自己的周末嗎?

  如果讓你安排你覺得該注意些什么地方?學生自由說說。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

  1、每個學生拿一張紙,自己動手制作自己的周末。

  2、制作完后再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周末時間安排表,說說好在哪里?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

  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各別情況進行評比,鼓勵一些安排得特別好的學生。

  板書設計:周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課前思考:

  這次時間活動主要讓學生設計并制作自己周末一天的時間安排表。分為兩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層次,引導學生觀察給出的一張周末時間安排表,要求學生利用表中的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鞏固對24時記時法的認識,進一步掌握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第二層次,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借鑒教材給出的周末時間安排表的形式,制作一張自己周末一天的時間安排表,并通過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課后反思:

  先復習已學的知識,這樣為學生學習周末一天的安排積累一定的計算方法。根據(jù)小華周末一天的生活,學生自己提出這一單元相關(guān)的數(shù)學,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的能力。并要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因為有了小華周末安排的啟示,所以學生在自己安排的時候能夠合理,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周末。還能根據(jù)表格給出了信息,提出很多數(shù)學問題,并進行了計算,但是在計算時間上學生還不是那么熟練,需要進一步練習與鞏固。學生之間在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這一知識點上存在很大差異,雖然在課上,我們之間進行了很多次方法的交流,讓每一位學生的知識有了互動交流的機會,也能在別人方法的啟發(fā)下,提高自己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能力,但由于受自己生活經(jīng)驗的限制,他們之間的差異還是很明顯。可能學生剛接觸這一比較抽象的知識,不知通過時間的推移,會覺得難度在下降,慢慢接受這方面的知識。

  課后反思:

  這部分內(nèi)容是對整個單元的綜合練習,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要點,鞏固知識點,熟練運用計算方法。對于前兩個問題,學生基本能運用自己的計算方法獨立解答,但從中還是可以看出個別差異性。而在最后對小華周末安排能夠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中,學生也基本能根據(jù)前兩題的方式提出不一樣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獨立解答,關(guān)于制作一張自己周末的時間安排表,由于之前已經(jīng)有小華的事例,所以對于學生來說已經(jīng)不難了。但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不夠,還無法真正靈活運用。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的安排緊密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先出示小華周末一天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既復習了24時計時法,又進一步讓學生掌握了求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方法。然后組織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制作時間安排表,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通過小華周末一天的時間安排,進一步熟練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之間的換算,并且鞏固學生計算簡單時間的方法和技能。在認識水平上,學生對于簡單的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之間的換算還可以,但是一旦與生活聯(lián)系,稍有復雜時,特別是涉及到跨越兩天的時間計算時,學生的情況就不那么理想了,畢竟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還是很少。基于這種情況,在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聯(lián)系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差別,學生的回答千差萬別,因而教師必須,或者說只能預測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而根本無法設計好學生的每次回答情況,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應答情況作出及時的調(diào)整,使學生在相互的啟發(fā)下對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斷修正,最后達成共識。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口算能力。

  2、利用學生已有的口算知識,探究出兩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維,算法多樣化。

  3、能用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口算知識解決問題。

  4、估算初步。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訓練算法思維、對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具準備:

  位值表、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題)

  師:我們先來口算幾道題目,看題在答題紙上寫答案,開始!

  (核對答案)

  師:這些都是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口算,今天我們就用學過的知識來學習一些新的本領(lǐng)。

  二、新授

  1、口算38+25

  (出示動感畫面)

  問: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師:今天小胖來玩具店準備買兩樣玩具,他買了什么呢?看!

 。ㄒ恢蛔闱蚝鸵患芡婢唢w機)

  你們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錢?

 。▽W生答,師暫不下結(jié)論)

  師: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口算。

  (出示課題)

  2、計算方法探究

  師:你們能用學過的。知識,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來解決。

  (師巡視,請2個學生回答)

  30+20=50 50+13=63 40+23=63

  師:原來買這兩樣玩具要63元。

 。ㄖ钢诎迳系奈恢当恚

  師:這兩種方法很不錯。還有其他方法呢?你們可以再圈圈,試試?

 。ㄔ僬垉蓚同學)

  38+20=58 35+25=60

  師:真了不起,你們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這些內(nèi)容在書上也有,我們看書上有3種方法,你們想出的'方法比它還要多。仔細看看,看得懂嗎?像這樣在位值表上圈圈,畫畫有什么好處?

 。ū局傲糇銐虻目臻g,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知識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的理念,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方法———把新知識轉(zhuǎn)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對協(xié)作能力,在匯報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練習

  師:我們現(xiàn)在從這個玩具商店挑兩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該付多少錢?你能很快口算嗎?拿出練習紙,想想,把答案寫下來,如果有的同學有困難,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寫。

  (請2個同學)

  學生任意選兩樣玩具,口算價格,在小組內(nèi)交流

  師:現(xiàn)在如果給你兩樣玩具,你會怎么選,要付多少錢?請你們說給小組同學聽聽!

  (學生自由說,教師巡視去聽,請兩個學生說。)

 。ㄍㄟ^這一層次的練習,學生在這一節(jié)課里將不再是獲得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而是學會了終生受用的學習方法。)

  四、總結(jié)

  師:剛才我們學了些什么新本領(lǐng)?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童話情境,自主探索出“一個數(shù)與0相乘得0”。

  2、經(jīng)歷探索乘數(shù)中間月的乘法的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

  3、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談話:你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今天有3只小貓去釣魚,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有什么收獲。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探索“0和一個數(shù)相乘得幾”

 、懦鍪拘∝堘烎~場景圖

  問:(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樣看出來的?)“3只小貓一共釣了多少條魚”可以怎樣列式?

 、茖W生獨立列式,并計算出結(jié)果。

  ⑶問:你能改寫乘乘法算式嗎?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個0相加等于0,改寫乘乘法算式還可以怎樣寫?

 、认胍幌耄0×7= 8×0=師小結(jié):0和乘號在一起就是一顆炸彈,誰和他們遇上了誰就會等于0,因此我們這樣說:0乘以任何數(shù)都等于0,任何數(shù)乘以0都等于0讓學生說一遍給你的同桌聽聽

  指名口答。

  問:你還能說出幾個類似的算式嗎?從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探索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懦鍪究磁_圖

  問:這個看臺一共有幾排?每排有幾個座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求出這個看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嗎?

  ⑵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⑶一個看臺102個座位,學校體育館有4個這樣的看臺,估計一下,學校體育館大約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小組交流,并說說估計的方法。

 、人阋凰,到底有幾個座位?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砂嗉壗涣髟u講。

  問:積的十位上的0十位怎樣得到的?與剛才估算的結(jié)果接近嗎?

 、试囈辉嚕104×4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1

  在書上計算,同桌檢查計算結(jié)果并改正。

  2、想想做做2

  獨立完成在書上,做完后小組里交流訂正。

  3、想想做做3

  獨立檢查,在書上訂正,然后全班交流。展臺展示書上習題中錯誤所在,分析錯誤成因然后問:你認為做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最容易發(fā)生哪些錯誤?怎樣避免這些錯誤?

  4、想想做做5

  看圖說一說,4個書架各有多少本書?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能估計4個書架大約一共有多少本書?說說你的估計理由。

  5、想想做做6

  談話: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將學生提出問題板書出來,要求學生選擇問題并解決。

  四、全課總結(jié),深化理解

  問: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計算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業(yè)

  想想做做40乘任何數(shù)都得0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不是難題,可簡化過程,強化結(jié)果讓學生牢記。關(guān)于0的乘法強調(diào)數(shù)位,那一位上乘的雞寫在哪一位上,有0一定要寫,如進位要和這一位的積相加。

  強化豎式的對齊,這樣會有利于計算的正確。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5

  第一單元

  第一課我愛我的家

  教學目標:

 。薄⒍萌巳硕加凶陨淼募,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fā)愛家的情感。

 。场⑼ㄟ^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溫暖,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教學難點:

  了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課程準備:

 。薄⒔虒W課件

 。、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1、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曲子,會唱的一起唱。

 。、聽教師朗誦一首詩歌:《我愛我家》

  3、同學們,你們都有自身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關(guān)心照顧下健康生長,你們愛自身的家嗎?現(xiàn)在請我們的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身的家。

  二、認識自身的家庭

 。、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自身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huán)境。

 。、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不同地區(qū),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時候最想家

  1、看圖說說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他們?yōu)槭裁聪爰摇?/p>

  2、說說你什么時候最想家,為什么?

  四、有家感覺真好

  1、看照片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個什么樣的家。

  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身也有一個溫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況,談談自身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關(guān)愛下生長的。

  五、我愛我家

  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身家居的外觀或內(nèi)景,或者把家居的特點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動。

  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并讓他說說怎樣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墻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干凈、整齊。

  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么行動去愛我們的家?

  六、講講我家歷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師先講講自身小時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長小時候的故事。

  2、讓學生將自身的調(diào)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匯報,也可以將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

  3、交流一下調(diào)查后的感想。談一談,自身從中知道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談我的煩惱。

  1、教師:家庭是溫暖的,是我們快樂生長的搖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在實際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xiàn)在,請我們的同學說說心里話。

  2、讓學生自身談談與家長發(fā)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決的。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jīng)驗。

  3、教師設置三種選擇,學生先選其一,并說明自身選擇的理由: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爸爸媽媽有時對我不好,我還是愛他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4、選讀一位學生的`習作,宣讀。

  八、小結(jié)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愿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溫馨、更加美滿!

  第二課、我們的學校

  一、教學目標

  1、結(jié)合自身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guān)系。

  2、通過觀看學校的櫥窗、展板、專欄、學校特色角等,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在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的同時,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

  3、通過了解學校的發(fā)展變化和全校師生取得的各種成果,形成為學校感到驕傲自豪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學生發(fā)生“我也要為校爭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學校,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進對學校的認識和對未來學校的神往。

  二、教學重點

  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guān)系。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

  教學難點

  從學校文化中,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為校爭光的愿望。

  三、活動準備

  1、收集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的照片,學校的展板、專欄、文化墻、學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過去和現(xiàn)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圖片。

  2、收集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學校的照片。

  四、教學過程

  (一)音樂引入:

  1)播放歌曲《學校中的喜悅》

  2)提問:聽了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嗎?你們喜歡學校的生活嗎?

 。ǘ┴S富多彩的學校生活。

  1)看圖片,了解學校開展了哪些活動。

  2)說說自身參與學;顒拥募o念品,回憶自身參與的學校活動,如入隊時的照片,參與活動時的照片,競賽中獲的獎,春游時買的小紀念品,活動后寫的日記,上課時畫的圖畫,制作的美術(shù)作品。

  3)講一講對自身印象最深的學校活動。

  (三)學校文化探秘

  1)將學生實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學校文化寫成一個小報告。內(nèi)容可以為“學校文化面面觀”、“我最感興趣的一角”、“我給學校文化的寄語”等幾方面展開。

  2)小組討論,學校設計這樣的學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最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9-20

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上冊03-16

三年級趣味數(shù)學教案12-27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2-04

三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01-14

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01-10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2-27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1-06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2-16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