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教案集合九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孩子們在一起玩游戲時,總是喜歡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戲,而且大家都想當警察,誰也不愿意當那可憎的小偷,于是我設計了本節(jié)活動,讓孩子們邊閱讀,邊當“警察”幫教師找回丟失的糖果。閱讀活動中,孩子們真正的體驗一下玩中學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感受首尾相連、連環(huán)套式故事結(jié)構(gòu)的有趣。
2、通過猜測,討論,理解故事內(nèi)容。
3、學習用簡短話語回答老師的問題
活動準備:
大書《老鼠偷吃了我的糖》!
活動過程:
一、 通過談話,引入主題。
老師帶來了許多糖呢!看!你們想吃嗎?咦!我的'巧克力糖呢?誰偷吃了我的糖?我們趕快找誰幫忙?要不我們先問問大書先生,說不定它真的呢,因為大書先生很聰明的。
二、 觀看大書,參與式閱讀,了解故事內(nèi)容。
教師提問:“書的封面上有誰呀?它在干什么呀?你們知道是誰?偷吃了我的糖了嗎?
圖1:教師講述:下了很長時間的雨,終于停了,小蛇要出去散步了。
圖2:教師提問:那老鼠呢?讓我們看一看。
圖3:教師小結(jié):雨來被貓吃掉了,那貓呢?
圖4:教師提問:誰來了?人們手上拿的是什么?那斧頭要干嘛呢?人們把樹砍倒了,那人呢?
圖5:教師提問:這是誰?人呢?原來人被老虎吃掉了。
圖6:教師講述:那老虎呢?原來被水淹死了。
圖7:教師提問:看看這幅圖上有什么?太陽出來了,天很熱,水去哪呢?
圖8:教師提問:那太陽呢?原來被云遮住了。
圖9:教師講述:圖上畫的是什么?云被風吹走了。
圖10:教師講述:那風呢?風停了。到底要告誰的狀呀?
三、師生同講,利用小圖片梳理故事情節(jié)。
四.師生玩“問答游戲”
小朋友,我們來玩?zhèn)問答游戲,游戲中誰回答的問題最多,誰就是最聰明能干的小警察。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蒜的形狀、構(gòu)造。
2.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大蒜若干,廢舊杯子、小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大蒜
出示大蒜,認識大蒜的外形。
你認識它嗎?
大蒜是扁扁的球形的,中間有一個尖尖的小柱子,摸起來還有一個一個的小槽,這樣的大蒜我們叫它大蒜頭。
大蒜頭把“衣服”脫掉,它會變成什么樣?
二、認識蒜瓣
1.分解大蒜頭成為蒜瓣。
大蒜頭有好幾個小寶寶,我們把小寶寶請出來。
用形象的語言引導幼兒了解分解的方法。(弟兄五六個,圍著圓柱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
2.認識把蒜瓣剝皮。
蒜寶寶也有“衣服”,我們給蒜寶寶脫“衣服”。
邊剝邊用兒歌告訴幼兒剝的方法。
3.觀察蒜瓣。
近距離觀察、觸摸。
三、操作
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小朋友們知道嗎?大蒜寶寶也是有小寶寶的,但是它必須到一個新家里才能生出來,我們來送它到新家好嗎?
1.示范把蒜瓣按到土里種大蒜。
大蒜寶寶的小腳朝下,尖尖的頭朝上,小手按一下,按到土里去。
2.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幼兒試一試把大蒜寶寶送到新家里去吧。
給幼兒提供事先準備好的蒜瓣、裝好土的紙杯,并且指導幼兒親手種植大蒜,最后給大蒜澆一點水。
四、交流
讓幼兒再次觀察大蒜頭、蒜瓣,可以摸一摸、聞一聞,互相觀察自己種的大蒜,提高幼兒的感官經(jīng)驗。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和大蒜寶寶交朋友。
五、擴展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種大蒜。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從認識大蒜頭、認識蒜瓣到用幼兒能力范圍內(nèi)的“按”的方法種大蒜,始終讓幼兒以高漲的熱情參與活動,進行探究與操作,并且能用簡單但清晰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看法。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喜歡和老師互動,因此,引導幼兒模仿老師用“按”的方法種植自己的大蒜,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認知經(jīng)驗,同時也增長了幼兒的種植能力,提高了手指的靈活性。給幼兒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幼兒調(diào)動多感官參與活動,在自己種大蒜的真實體驗中,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也真正地做到了讓幼兒在做中學、在玩中學。
不足之處:
對個別幼兒的指導不夠,對于有困難的幼兒沒有給予及時的幫助等
小百科: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質(zhì)鱗皮,剝?nèi)[葉,內(nèi)有6~10個蒜瓣,輪生于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shù)須根。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能感受兒歌的.節(jié)奏美。
2、 能大聲朗誦兒歌,正確發(fā)音chi。
活動準備:
1、 PPT課件一份。
2、 蘋果、鴨梨、橘子、香蕉、葡萄頭飾人手一個,“大嘴巴”頭飾一個。
3、 蘋果、鴨梨、橘子、香蕉、葡萄水果若干。
4、 房子、蘋果、鴨梨、橘子、香蕉、葡萄的圖片個一個。
活動過程:
一、 欣賞水果圖片
1、 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
2、 看看圖片中有哪些水果。
二、說兒歌
1、 創(chuàng)設敲門的情景,引出各種水果。
2、 教師示范“吃水果”
3、 師幼一同“吃水果“(念兩遍)
三、水果游戲
1、 分頭飾,變成水果媽媽和水果寶寶。
2、 “大嘴巴吃水果”的游戲(播放節(jié)奏樂《水果歌》)
3、 “大嘴巴”回家
活動延伸:
水果寶寶們真是能干呀!媽媽愛你們!媽媽要請你們來吃水果。ǔ运f出水果名)
小班教案 篇4
內(nèi)容與要求:
區(qū)分常見水果的特征,感知它們明顯的差別。
活動背景:
“水果”是孩子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接觸的食物,也是比較熟悉的、喜愛的食物,當我們專注于它時,會看到水果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裝扮能力、分類、數(shù)數(shù)能力等。
當主題活動“好吃的水果”在我們班剛開展不久,但孩子們已經(jīng)對“水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一般來說,讓小班孩子感受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比較空洞,幼兒難以理解,同時,單純的數(shù)活動比較枯燥,幼兒不易引起幼兒的興趣,綜合以上實際情況,我及時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從激發(fā)小班孩子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出發(fā)預設了《蘋果豐收了》這一活動,旨在通過生動形象的摘蘋果、裝蘋果、運蘋果等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自然而然地體驗豐收的快樂,并積累有關(guān)數(shù)的經(jīng)驗,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設計:
活動內(nèi)容:蘋果豐收了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看標記進行分類,積累分類經(jīng)驗。
2、在游戲活動中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
活動準備:
蘋果樹(樹上分別掛有紅、黃和綠及大、小不同的蘋果)
籃子三只(分別系有紅、黃、綠顏色的蝴蝶結(jié))、小籃子若干、紅綠車票、自制汽車兩輛(大、。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以請幼兒為“豆豆水果店”進貨為由導入?墒牵麍@很遠我們怎么去呢?
2、出示“車票”(紅、綠):這些車票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分發(fā)車票)
二、乘汽車:
1、“嘟嘟---”汽車開來了(出示紅、綠汽車標記)
問:看來了幾輛汽車?兩輛汽車一樣?哪里不一樣?
2、乘車:引導幼兒按自己手中的車票顏色乘相應的車
(大部分幼兒都能按手中車票的顏色乘車?墒,苗苗并沒有按手中的綠車票乘車,而是乘上了我開的紅汽車。我沒有馬上否定她,我問:苗苗你為什么要乘紅汽車呀?因為我想乘侯老師開的汽車呀。是嗎,侯老師真開心,可是,車能隨便乘嗎?“不能”其他孩子馬上說道。那怎樣才能乘上紅汽車呢?豪豪說:“買一張紅車票。”對呀,這真是個好辦法,苗苗,下次來乘我開的車好嗎?她開心地走上了綠汽車。)
開始檢票了-------。(乘客朋友們,再有一分鐘,汽車就要出站了,請大家坐穩(wěn)、扶好,)嘟嘟----汽車開了----。
三、摘蘋果:
1、蘋果園到了,看:樹上有多少蘋果呀?(許多)。它們都有些什么顏色的呢?(紅顏色、綠顏色、黃顏色)。我們一起來摘蘋果吧。
2、幼兒摘蘋果:
鼓勵幼兒想辦法摘下高處的`蘋果
。ê⒆觽兎浅Ed奮,都爭著想辦法摘高處的蘋果。有的搬來小凳子、有的拿來墊子……雯雯還是摘不到,急得向老師求助。)
3、交流:
你摘的蘋果是什么顏色的?你摘了幾個蘋果?
。ê⒆觽兗娂姲烟O果送到了我的前面,我說:“孩子們我摘的蘋果一樣嗎,我摘了幾個?”接著我數(shù)了起來,于是,孩子們也學著我的樣子1、2……數(shù)了起來。)
四、裝蘋果:
1、幼兒按籃子上蝴蝶結(jié)的顏色,分別把自己摘的蘋果裝入籃子。
(孩子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籃子上的標記,只是隨意把蘋果放進了籃子里。
孩子們,水果店的老板說:“請你們幫他的水果籃裝得漂亮一點,看,水果籃上有什么呀?”“蝴蝶結(jié)”孩子們馬上答道。于是,豪豪、琦琦馬上做過來重新按顏色裝起了水果,其他孩子也做了過來……)
2、檢查是否有裝錯的蘋果
五、運蘋果
1、引導幼兒想辦法把裝有蘋果的籃子分別裝在兩輛大小不同的汽車上
2、開汽車把蘋果運到水果店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山羊踩痛小公雞》描述了山羊踩痛了小公雞,就向公雞表示歉意。體現(xiàn)了山羊懂得禮貌的美德。歌曲是2/4拍節(jié)奏。我們知道,節(jié)奏是音樂要素之一。因此,知識點是2/4拍節(jié)奏的強弱特點。
活動目標:
1. 欣賞歌曲,熟悉歌曲內(nèi)容,能進行簡單的表演。
2. 學說禮貌用語“對不起”“沒關(guān)系”,能原諒別人的錯誤。
活動準備:
1. 在幼兒自由活動時播放歌曲,讓幼兒提前熟悉旋律和歌曲內(nèi)容。
2. 錄音機、磁帶,山羊和小公雞的胸飾。
3. 主班教師和配班教師表演情景劇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邊聽邊拍手,初步熟悉故事內(nèi)容
今天老師要來找一找我們班哪個小朋友的耳朵最能干,老師要請小朋友們聽一首好聽的歌曲,小朋友呀要仔細聽,聽完后我要請小朋友舉手告訴老師,歌曲里面有誰,好不好?
還有啊,錄音機告訴老師,它待會給我們放好聽的歌曲想請我們小朋友呢給它拍拍手伴奏好不好?
我們呀跟著歌曲拍出好聽的聲音,能不能亂拍?
亂拍的話錄音機會生氣的!好,小手準備!
師幼一邊拍手一邊欣賞歌曲。
歌曲聽完了,看誰最能干,已經(jīng)知道故事里有誰了,請舉手告訴我
哦,故事里有山羊和小公雞對不對?誰知道他們兩個人發(fā)生什么事了?
好,現(xiàn)在老師就請小朋友來看表演《山羊踩痛小公雞》,小朋友們仔細看,看看山羊和小公雞到底怎么了?他們是怎么說的,他們的動作怎么樣,好不好?
二、分段欣賞情景表演,通過提問,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模仿山小公雞的.動作進行簡單的表演。
1. 欣賞歌曲第一段的情景表演。
好,節(jié)目看完了,誰知道山羊和小公雞怎么了?
哦,山羊呀不小心踩痛了小公雞。那山羊的動作是怎么樣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小公雞的動作呢?我們來學一下。它的表情是怎么樣的?我們也一起來學一下。
那山羊踩到了小公雞它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來說一下。
小朋友們你們學會山羊的動作了嗎?現(xiàn)在,老師來唱歌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學山羊做動作,我們比一比看誰學的最像,好不好?
師幼共同表演第一段山羊的動作。
剛才我們看了山羊的表演,我們現(xiàn)在再來看看小公雞的表演好不好?看看小公雞被山羊踩痛后有沒有生氣,有沒哭好不好?
2. 欣賞歌曲第二段的情景表演。
節(jié)目又表演好了,小公雞有沒有生氣啊?它的動作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那小公雞有沒生氣啊?那它是怎么樣的?我們也一起學學看。
小公雞一點也沒生氣,那它是怎么說的?我們也來說說看。
小朋友們你們學會小公雞的動作了嗎?我們一起來學小公雞來表演一下好嗎?老師來唱歌,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動作,看看是你們做的好還是老師做的好,好不好?
三、請幼兒分組進行角色表演
1、教師與集體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哇!小朋友們表演的可真好!我們一起來夸夸自己。
錄音機呀剛才看了小朋友的表演,可喜歡了,想再放一次好聽的歌,請我們小朋友來作動作,你們愿意嗎?
好,我們先學山羊的動作再學小公雞的動作好不好?
師幼 隨音樂進行集體的歌表演。
2、請集體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分組的角色表演。
恩,我們表演的可真好啊。我們請鄭老師和我們一起來表演好不好?
老師來表演山羊,鄭老師表演小公雞,請想當山羊的小朋友來蔡老師這,想表演小公雞的小朋友到鄭老師那去。
當山羊的小朋友要做誰的動作?對了,要和老師一起做山羊的動作。當小公雞的小朋友能不能做山羊的動作啊?對了,你們要和老師做一樣的動作。明白了沒有?
好,那我們比一比,看看是山羊做的好,還是小公雞表演的好好不好?
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四、教師小結(jié)。
誰表演的好?
我覺得山羊和小公雞都表演的很好,我們送自己一個大鞭炮。
那你們喜歡不喜歡山羊和小公雞?為什么?
對了,因為山羊和小公雞都是有禮貌的孩子,山羊不小心踩到小公雞就馬上說什么?小公雞被踩到也沒生氣,馬上說什么?
小朋友們你們會說嗎?
那老師給了你東西要怎么說?早上看到老師和小朋友要怎么說?回家的時候要和老師說什么。
好,那從今天開始老師就來找一找我們班的小朋友,誰最有禮貌,誰最會說禮貌用語,我就把這個小獎章送給它好不好?
教學反思:
《山羊踩痛小公雞》是一首帶有故事情節(jié)的歌曲,容易幫助幼兒記憶。在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nèi)容,懂得影響了別人要說“請原諒”、“對不起”之外,還讓幼兒嘗試歌曲內(nèi)容進行表演。在開始之余,教師利用前面的“甜嘴巴娃娃”來進行故事的延續(xù),然后在進行分段欣賞,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來記憶歌詞。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對歌曲內(nèi)容進行表演。但是課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就是有些幼兒對歌曲的內(nèi)容的記憶還是不能很全,經(jīng)常唱一句,忘一句,以至于在后面的表演環(huán)節(jié)孩子不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進行表演。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圓形和線條組合繪畫氣球。
2、通過故事體驗幫助朋友以及與朋友分享的快樂;顒又仉y點重點:圓形和線條的組合
難點:封閉的圓并用線條拉到小動物手里頭活動準備前期經(jīng)驗:幼兒有畫過封閉的圓形和線條的經(jīng)驗
其他準備:PPT、操作材料活動過程一、胖熊的禮物——引起興趣,感受氣球的特征
。ū经h(huán)節(jié)設計意圖:通過說說、講講胖熊的禮物,引起幼兒的興趣,感受氣球的.特征。)
出示PPT
1、今天請了一位胖熊朋友來做客,看看他帶來了什么禮物呢?一共有幾個氣球?
2、以幼兒一起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氣球。
小結(jié):胖熊的氣球又圓又大、五顏六色,真漂亮!
二、胖熊吹氣球——嘗試用圓形和線條組合繪畫氣球
。ū经h(huán)節(jié)設計意圖:通過示范和操作,引導幼兒嘗試用圓形和線條組合的方式來繪畫氣球。)
過渡語:胖熊有很多好朋友,他們也喜歡漂亮的氣球,胖熊會分給了哪些朋友呢?
1、教師示范
2、提問:小熊是怎樣幫小狗吹氣球的?
小結(jié):小熊吹了一個大大的圓圓的,吹好了把線條送給了小狗,氣球就不會飛走了。
3、提問:看看,胖熊幫小貓吹氣球,氣球漏氣了嗎?飛走了嗎?
小結(jié):氣球不僅可以吹得又大又圓,吹時注意千萬別漏氣,而且牽氣球時抓牢繩子,這樣氣球就不會被吹走。
4、幼兒操作
1)引導幼兒嘗試用圓形和線條組合繪畫氣球
2)引導幼兒畫面整潔,線條魚線條之間要連接住
三、一起玩氣球——體驗幫助朋友以及與朋友分享的快樂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通過說說、玩玩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與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體驗幫助朋友以及與朋友分享的快樂。)
1、幫小熊吹好氣球了,將你的氣球和朋友交換一下,看看朋友的氣球吹得怎么樣?
2、聽了胖熊的故事,你們喜歡胖熊嗎?為什么?
小結(jié):有好東西要朋友一起分享,這樣才會交到越來越多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7
目標:
1、喜歡欣賞并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知道不講衛(wèi)生的人是不受歡迎的;
2、能用自己的話講述圖片;
3、喜歡欣賞故事,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準備:
《豬小弟》的歌曲錄音。
小豬、小兔、小羊、豬媽媽的圖片和背景圖(有小豬的家、水塘)
過程:
1、欣賞故事《豬小弟》,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你們看著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豬?
他身上那么臟,會碰到什么樣的事情呢?
完整連貫的講述故事的內(nèi)容;
2、分片段講述圖片,理解圖片的內(nèi)容;
(1)豬小弟是一只什么樣的.小豬?
。2)大家為什么不喜歡和豬小弟玩?小兔用什么表情會怎樣說?
。3)豬小弟改了嗎?怎樣改的?
。4)豬小弟變干凈了,大家愿意和他交朋友嗎?
教師運用歌詞進行小結(jié)。
3、欣賞歌曲《豬小弟》
教師邊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出示圖片,邊演唱歌曲;(2遍)“老師把它變成了一個好聽的歌曲,名字就叫《豬小弟》,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歌曲:《豬小弟》(2)
1、通過反復欣賞歌曲,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表情演唱歌曲,懂得做個講衛(wèi)生的孩子。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出與他人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同伴間的親熱。
3、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錄音磁帶;動物頭飾(小豬,小兔頭飾)
活動過程:
一、感知欣賞
1、放磁帶《豬小弟》,教師和一名幼兒扮演豬小弟和小兔的角色表演唱歌曲《豬小弟》。“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都有誰?”“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欣賞個別幼兒的表演,進一步感知歌曲中角色的對話和心理變化;
“小兔為什么不和豬小弟玩?小兔是怎樣說的?”
“豬小弟怎樣洗干凈的?”
“最后小兔愿意和豬小弟一起玩了嗎?他們見面怎樣高興的打招呼的?”
二、學唱新歌
1、帶領幼兒學唱新歌,提醒間奏、尾奏處的等待;
2、理解歌詞,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歌曲;
“第一段,小兔不和豬小弟一起玩,豬小弟是什么心情?表情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最后一段豬小弟洗得干干凈凈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它會是怎樣的表情?”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引導幼兒用跳躍和連貫的方法表現(xiàn)小豬高興、傷心的樣子;
三、交流表現(xiàn)
1、幼兒自由表現(xiàn)歌曲,自由創(chuàng)造出與同伴親切的動作
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自由找到一個朋友協(xié)商角色,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與別人不同的動作;
2、個別組合表現(xiàn),鼓勵幼兒相互學習好看的動作和表情。
四、聽磁帶集體展示歌曲表演《豬小弟》;
五、在活動區(qū)中播放歌曲《豬小弟》,并引發(fā)幼兒相互學習創(chuàng)編新的動作進行歌曲表演。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名稱:看圖講述《我的家》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家的溫馨,激發(fā)關(guān)愛父母的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大膽的表述能力。
3.能根據(jù)全家福照片,完整介紹父母的姓名、工作、愛好等基本情況,表達對父母的愛。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根據(jù)全家福照片,完整介紹父母的姓名、工作、愛好等基本情況。
難點:感受家的溫馨,激發(fā)關(guān)愛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人手一張全家福照片、紅心、輕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歌曲《我家有幾口》
提問:小朋友家有幾口人?你最喜歡誰?
二、展開
1.介紹全家福照片的特點(將幼兒的全家福照片粘貼在黑板上)
指導語:全家人臉上都露著幸福的微笑,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所以這一張張漂亮的.照片就是全家福。
2.請幼兒自由講述
。1)指導語:大家還不認識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小朋友能不能為大家介紹一下?
。2)請幼兒上前選擇自己的照片。(輕音樂)
(3)請幼兒上前講述。
3.教師規(guī)范性提要求
。1)指導語:小朋友講的很好,要是說清楚爸爸媽媽叫什么?干什么工作?喜歡什么?等內(nèi)容就更詳細了,最后要表達對家人的關(guān)愛。
。2)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性講述。
。3)幼兒之間相互講述
。4)游戲“擊鼓傳花”,鞏固練習講述內(nèi)容。
三、結(jié)束
小結(jié):小朋友講的都很好,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溫馨的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小朋友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辛苦,我們小朋友要爭做好娃娃,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放心。
歌曲表演《三只熊》自然結(jié)束。
小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交通工具是孩子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書中的交通工具形象卡通,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更具有生動性、趣味性。交通工具發(fā)出的象聲詞,也比較適合孩子模仿學習,適合本年齡段孩子的學習特點。通過繪本故事《我也要去》豐富孩子們的交通常識,因此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在閱讀活動中,認識幾種常見的車。
2.愿意模仿車發(fā)出的聲音,知道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
3.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繪本閱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本繪本《我也要去》。
2.汽車圖片若干、音樂、紅綠燈。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封面、封底,激發(fā)孩子閱讀的興趣。
1.幼兒從書袋中取出圖書。
教師:今天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閱讀一本圖書,現(xiàn)在我們把書從書袋里拿出來,放在膝蓋上。
2.認識書的封面、封底。
(二)觀察閱讀圖書,理解繪本內(nèi)容
1.閱讀封面。
教師:封面上有什么?你們猜猜這本書里講的是誰的故事呢?
教師:這本書的名字叫《我也要去》。請家長用手指著書的名字,和孩子一起說。
2.閱讀扉頁。
教師:打開書本,你看到了誰?這一頁叫扉頁。書本里有沒有小熊呢?
3.共同閱讀至救火車頁面。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車?小汽車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你們還看到了誰?小熊在干什么?
教師:誰也要去呀?(小熊)
教師:小熊也想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4.自主閱讀至小火車,了解車的特征
(三)師生共同閱讀,理解繪本的最后兩頁
1.幼兒和教師共同閱讀。
教師:小熊碰到了誰?發(fā)出什么聲音?我們學一學,說一說。
2.請幼兒模仿汽車的各種聲音。
3.觀察繪本的最后兩頁,知道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
(四)完整閱讀圖書。
(五)結(jié)束活動
今天我們和媽媽一起看了什么圖書?開心嗎?我們以后在家里也和媽媽一起看書,好嗎?
活動反思:
偶然間看到《東方娃娃》隨刊的繪本《我也要去》,簡潔明了的畫面和簡單的故事內(nèi)容,讓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小故事,想到大人出門時,孩子常常會要求:“我也要去”,而且書中一些交通工具發(fā)出的象聲詞,也比較適合孩子模仿學習,想到這些我決定組織這樣一個集體教學活動。
有了這個決定,就開始準備起來了:書上的圖片比較小,就制作了幻燈片;沒有現(xiàn)成的教案,就自己備課。再次細細品讀繪本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細節(jié)動作,那就是小熊在追車、乘車過程中的不同動態(tài)過程。我就在想在這一動作過程上做文章,讓幼兒觀察、模仿的同時,嘗試體驗其越來越急切的心情,并試著用逐漸提升的音量和語速學說小熊的話語,從而體驗閱讀的樂趣。就這樣心中有了底,備起課來就容易多了。
為了抓住好動的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避免把繪本活動就會變成枯燥而單調(diào)的`口水課,我通過網(wǎng)絡下載了小汽車、自行車、救火車、救護車、小火車的特效聲音,并把這些聲音加入到幻燈片內(nèi),以此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為了使活動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緊湊而不脫節(jié),并且讓孩子能順利地接應老師拋出的問題。備課中我重點考慮了指導語的連貫、自然。
做足了以上的工作,我認為活動可以順利實施了。可是在活動的進行中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讓我的滿腔熱情一下子被澆滅了:由于孩子們在觀察能力、口語表達以及社會知識的掌握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加上個別思維活躍的孩子喜歡插嘴,限制了其他孩子的積極思維。
當救火車的聲音、圖片出現(xiàn)孩子們沒有反應過來是什么車時,我未能及時引導幼兒從車子的顏色、裝備等細部特征去觀察和發(fā)現(xiàn)。而是急于出示答案,這樣直接地告訴他們,反而限制了幼兒對救火車的認識,也忽略了繪本自身的觀察、閱讀優(yōu)勢。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高估了小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課前以為象汽車、自行車聲音一樣,孩子聽到便能辨認。殊不知這類特種車,孩子接觸了解的比較少,導致他們經(jīng)驗的欠缺。這是教師事先沒有分析出的一個難點。還有當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時,因為教師的一念之差,一時心急就沒能很好地把握教育契機。
活動結(jié)束之后我想了很多,面對一個好的教育素材,我做出了種種的準備,自以為“有備無患”了,可是在活動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顒忧白鲎銣蕚涫菓摰,但是不能以為做足了準備就不會出現(xiàn)意外。教育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通過這次的經(jīng)歷,我也認識到,一次每一個活動都不容易,從備課到上課,每一個細節(jié)老師都要考慮清楚,哪怕是座位的安排、每一句引導語、過渡語的設計都很有講究。想起有人說的:文章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想一次就把這個活動上好,是我太急切了,想清楚了這些,我也從最初的心理落差中調(diào)整過來了,準備在這次活動的基礎上再調(diào)整再嘗試。相信我也會在一次次的嘗試調(diào)整中慢慢積累慢慢進步。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8-29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8-24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6-12
【精選】小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5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4
小班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