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10-19 15:16:06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中班科學教案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中班科學教案集錦九篇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一、生成背景:

  最近天氣較冷,由于室內外溫差較大,玻璃上有了哈氣。今天晚餐后,魯曉涵、李婉娜幾個小朋友來到窗前看外面的景象,看到旁邊的王晶正在專心的在玻璃上印小手印,他倆看后也印了起來,其他小朋友看到后也都爭先恐后的在玻璃上畫著、寫著、涂著興奮極了,在圖畫過程中,孩子開始討論:這些氣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可以在上面畫畫?抓住孩子的興趣及探索需求有趣的哈氣這一探索活動開始了。

  二、生成過程:

  1、了解幼兒對哈氣的已有經驗:

  老師:為什么玻璃上能畫畫。幼兒興奮地討論著。

  嘉文:玻璃上有哈氣。子蕭:玻璃上有一層霧可以在霧上畫畫。王月恒:還有水珠留下來呢。

 。ù蠖鄶岛⒆拥囊延薪涷灳褪枪䴕,但是哈氣是什么,是怎樣產生的?孩子不了解。我給孩子提出任務:尋找有關哈氣產生原因,引導幼兒進行大膽的探索,并能主動相互交流。)

  2、試驗、探索:

  幼兒通過協(xié)商后共同分為三組進行試驗,他們各自到自己感興趣的組搜集有關材料。

  第一組的幼兒找來鏡子、玻璃、和一杯水,把玻璃蓋在杯子上,過了一會兒玻璃沒有一點變化,孩子們紛紛議論沒有產生哈氣的原因。王子蕭說:哈氣是熱氣遇到冷空氣才產生的,我們用熱水試一試。孩子們從保溫桶里接了溫水,又從暖瓶里接了開水,分別把鏡子、玻璃、放在兩別水上。不一會兒工夫鏡子、玻璃上發(fā)上了變化,嘉文急忙說:“你們快看,溫水的'鏡子上有哈氣,熱水的玻璃上開始有哈氣,一會兒就有水珠流下來了!捌渌∨笥岩卜謩e交流自己的發(fā)現,并把實驗結果用圖畫的形式表征下來。

  第二組的幼兒來到三樓平臺現場實驗哈氣產生的原因,幼兒大力的呼著氣,發(fā)現呼出的氣體是白的,然后到玻璃櫥窗前呼著氣,玻璃上頓時就形成了一層哈氣,子蕭說:“老師我們知道哈氣,但在太陽下呼出的氣為什么是白的呢?”我也裝出驚奇的樣子說:“是呀,這個問題太難了,怎樣才能知道它的答案呢?”孩子們紛紛說出自己的答案的方法:問爸爸、查書、上網,孩子們興高采烈的投入到答案的搜集中。

  第三組的幼兒在上午活動區(qū)活動時,他們用力往玻璃上哈著氣,玻璃上有一層薄霧,不一會兒就被太陽曬干,到了晚飯后玻璃上已經有水珠流下來,這一組幼兒通過早、晚玻璃上哈氣的比較找到了答案。他們發(fā)現每當冷空氣遇到熱空氣就會形成小水珠,就是小朋友看到的玻璃上的哈氣。

  第四組的幼兒有的看光盤、有的從自己帶的書籍中查找有關哈氣的資料并互相交流著。

  3、交流、分享:

  幼兒把實驗的過程、結果進行表征、互相交流。在表征后幼兒利用繪畫的形式把實驗經過結果記錄下來,這樣做不僅提高幼兒的表征能力,而且提高了對知識的鞏固及口語表達能力。第一組幼兒的答案是溫差越大,哈氣就越明顯;第二幼兒通過看錄像,他們了解到呼出的氣是無色的,就是我們看到的白色氣體;第三組幼兒詳細展示了他們的實驗前后的表征圖,把上午、下午哈氣的不同時間的不同變化,進行了比較,使其他幼兒看了一目了然,使哈氣這一抽象的自然現象,經過幼兒的實驗、探索,明白了它產生原因,使這一的形成問題在探索中得到解決。

  、體會與反思

  這次生成活動,使教師觀察到位,活動內容來源于幼兒,幼兒在活動中有自由探索、交流的氣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活動中能抓住教育契機,進行適時的引導。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矛盾點,鼓勵幼兒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尋找答案。通過生成活動,孩子們學到了知識,而且還學會了學習的方法,運用多種途徑,通過實驗、觀看錄像等形式來尋找答案,體現了《綱要》的指導思想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建構的精神。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開放”和“封閉”是一組相對的概念,在日常生活、游戲中,經常發(fā)現幼兒反復地開關活動的門。畫圓時又總是不能封口……《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教育的內容是幼兒身邊的、啟蒙性的內容。我選擇“開放”和“封閉”這一活動,內容和情節(jié)是幼兒所熟悉的,身邊能夠接觸到的,又是很容易被忽視的;選擇這一課題同樣也是幼兒感興趣的,易于接受和力所能及的;選擇中班幼兒,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傊,本活動課題貼近幼兒生活,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幼兒的集體合作意識。

  1.在游戲和操作活動中感知“開放”和“封閉”,初步理解其含義及兩者的相只于性。

  “2.嘗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探求知識的興趣及思維的靈-活性、可逆性。

  活動準備

  課件一個,幼兒操作圖紙、操作卡片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提出問題。了解“開放”和“封閉”

  “1.(出示課件)甜甜小朋友養(yǎng)了一群小雞,小雞們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玩,可是沒有柵欄,不聽話的小雞會走到小河邊去,這樣就有危險了,怎么辦呢?(教師操作電腦:豎一圈欄桿)柵欄圍好了,小雞走不出去了,(教師點擊電腦:突出圖形)像這樣全部圍起來,一.最開謬的地方也沒有,小雞們會覺得很安全,瞧,它們玩得多心啊。

  “2.一1-雞們餓了,甜甜要給小雞喂食了,怎么進去呢?(教師操作電腦:柵欄上開小門)哦,開了小門.柵欄開放了,甜甜就可以進去了。小雞吃飽了。

  “3.那小門什么時候開,什么時候關呢?(需要開的時候開,需要關的時候關,這樣小雞在里面就很安全了)

  “4.甜甜問:“褥我要帶小雞出去玩,再開一個門,讓小雞可以走得快點,可不可以?”那么開三個門、多個門呢?

  “5.小結:全圍起來,沒有開口的是封閉,開一個口或幾個口的都是開放。我們在需要開放的時“候開放,需要封閉的時候封閉。

  “二、理解‘‘開放”和“封閉”,拓展幼兒思路

  “1.甜甜剛才設計的是什么形狀的柵欄?她還想設計其他形狀的柵欄,你能幫助她嗎?(隨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現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梯形、平行四邊形。)”

  2.哎呀,這些圖形有的是開放的有的是封閉的,甜甜都搞不清楚了,我們來幫她分一分吧。

  3.分類游戲看圖形分類

  我這里有兩個標記,你們選那個做分類圖形的標志?哪個做開放圖形的`標志?

  “好,現在請你們拿起自己的”小籃子,對好自己的號碼,把小籃子里的設計圖根據開放和封閉的不同排在標記的兩邊,記得要自己看,動腦筋想好后再擺放若我會“用音樂等你們,音樂結束了,就告訴大家做好了。

  4.幼兒操作,教師小結正確的操作結果。

  三、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今天我?guī)砹艘黄康V泉水,看我嘴唇都干了,我把原來封“能夠喝到里面的水。喝好了,我還“要把它關好,封閉瓶子,這樣里面“有許多這樣的事例,有的時候需要封閉,有的時候需要開放,請大家想一想還有那些事例。

  2,剛才大家想了許多生活中的開放、封閉的事例。(出示操作圖)現在就請你們試著操作一下:小劇場的門要造幾個,造在哪里合適呢,為什么?

  幼兒操作、介紹后活動。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生活中了解更多的開放與封閉的相對狀態(tài),及其相互轉換;了解人的心情也有開朗與郁悶的時候,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讓自己常往好處想,變得心情愉快、活潑開朗。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鏡子游戲的快樂。

  2、激發(fā)幼兒對光反射的興趣,產生探究的欲望,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對鏡子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小鏡子、不銹鋼勺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拿一個小鏡子照來照去,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

  小鏡子真好玩,你們想不想玩?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鏡子吧!

  二、幼兒玩鏡子

  1、你是怎樣玩的鏡子?發(fā)現了什么?

  小結:鏡子可以找照出影子來,利用鏡子,你不轉頭就可以看見身體后面的小朋友。

  2、有的小朋友在陽光下玩鏡子

  (1)陽光下,你發(fā)現了什么?

 。2)墻上為什么會有光斑?

 。ㄧR子將陽光反射到墻上就產生了光影。)

 。3)墻上的光影會動嗎?你是怎樣讓它動的?

 。ü庥半S鏡子的晃動而晃動。)小結:在陽光下,鏡子可以在墻上產生光影,還能讓光影移動到想讓它到的地方。

  3、玩互相"追逐"的游戲

 。1)你們是怎樣玩"追逐"游戲的?

 。2)怎樣才能跑的快點兒?

  (3)請幼兒嘗試。

  小結:"追逐"太好玩了,你的心理有什么感覺?

  三、勺子"哈哈鏡"

  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像鏡子一樣,能照出影像來?(幼兒討論)

  2、根據幼兒的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說說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東西有什么不同

 。1)你在勺子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樣子?(原來勺子里也有個哈哈鏡)。

 。2)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從勺子里的哈哈鏡看到的自己與鏡子里的`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勺子的凹面與凸面對光反射的不同,等幼兒進一步探究其中的奧妙。

  四、鏡子真好玩

  1、帶領幼兒到室外,借助陽光玩鏡子,探究光的折射。

  2、請幼兒互相說說在鏡子里看見了什么?

  3、幼兒在玩鏡子中結束活動。

  小百科:鏡子是一種表面光滑,最初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銅為鏡并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有平面鏡、曲面鏡兩類,平面鏡常被人們利用來整理儀容,曲面鏡又有凹面鏡、凸面鏡之分,主要用作衣妝鏡、家具配件、建筑裝飾件、光學儀器部件以及太陽灶、車燈與探照燈的反射鏡、反射望遠鏡、汽車后視鏡等等。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油和水倒在一起,

  油在上水在下互相不相溶的現象。

  2、用較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fā)現。

  3、初步嘗試用繪畫記錄的'方式。

  活動準備:

  1、每人水、油各一小杯、備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記錄單、記錄筆、黃色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問題引入

  1、

  杯子里有什么?

  2、如果把水和油倒在一起,可能會怎樣?

  二、猜想記錄

  1、簡單介紹記錄表

  2、幼兒記錄并講述自己的猜想

  三、進行實驗

  1、提出實驗要求:認真觀察,把你看到

  的記錄下來。

  2、幼兒實驗,老師觀察實驗情況,提醒

  幼兒進行記錄。

  四、交流、討論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辦法讓油和水混在一起?

  幼兒講述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師根據幼兒

  的講述讓幼兒或教師進行演示。

  五、提出新問題

  有什么東西可以讓油和水混在一起呢?我

  們下次再來研究。

  活動三:讓油和水混在一起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嘗試把油和水混在一起的方法。

  2、體驗實驗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油水混合物數瓶

  2、洗潔精、肥皂粉、鹽、筷子若干

  3、記錄表、記錄筆等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師生共同回憶“油和水”的實驗情況。

  上次我們做了一個油和水的實驗,知道油是

  浮在水上面,那有什么辦法讓油和水混在一起呢?

  3、提出問題

  老師這里有三樣東西,請你們猜猜看,哪樣

  加到油和水里會讓它們混在一起?

  二、猜想、記錄

  1、幼兒猜想、記錄

  2、幼兒講述自己的猜想

  三、幼兒進行實驗

  1、提出實驗要求:

  (1)每種材料都要試到。

 。2)試一樣記一樣。

 。3)可以用筷子等材料進行攪拌。

  2、幼兒實驗,老師觀察指導

  四、交流、討論

  1、你剛才試了幾種材料?

  2、那幾種材料加到油和水里會混在一起?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的方法,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前期幼兒經驗:知道有些物品會浮于水面,有些物品會沉在水底

  2、人手一個雞蛋、半杯溫水、一根筷子、糖、鹽、味精、水、抹布、臉盆

  3、大記錄紙一張

  4、死海的錄像

  教學重點:有序進行實驗

  難點:了解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教學過程:

  一、猜測沉浮的物品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會浮起來?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會沉下去?

  對于幼兒答案中提到的有現成的,教師進行實驗。

  二、實驗猜測

  1、提問:如果把雞蛋放在水里是沉還是浮起來呢?

  2、教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解讀

  3、當場把雞蛋放進水里驗證:雞蛋沉入水底

  三、幼兒進行實驗

  1、有什么辦法能讓雞蛋浮起來?

  2、出示記錄表,讓幼兒猜測,并記錄猜測結果。

  3、把幼兒分成三組,一組給予鹽、一組給予糖、一組給予味精,并告知幼兒。

  四、揭示實驗結果

  1、教師出示記錄表,分別讓不同實驗的幼兒回答實驗結果,并幫助幼兒進行記錄。

  2、教師進行實驗:臉盆里裝水加鹽攪拌,雞蛋浮起來

  3、實驗后得出結論,放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雞蛋浮起來。

  五、拓展活動:死海的秘密

  提問:放了鹽的水能讓雞蛋浮起來,那人可不可以浮起來呢?”

  2、教師播放PPT,介紹“死海的秘密”。

  教學反思:

  科學小實驗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只是我們現在礙于幼兒園班級人數多,材料不夠、操作不便等因素,使得這樣的小實驗不能很好的開展。今天的活動,實驗的`材料也比較繁瑣,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進行了分組實驗的形式,給予不同小組不同的材料,匯總實驗結果,這樣不僅讓每種可能都得到了驗證,滿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時也能清楚的得到實驗的結果。這樣的形式適合于班級人數多的實驗。同時,記錄表運用的也很有效,不僅幫助大家記錄下實驗結果,同時也能讓幼兒一目了然的觀察到不同材料的不同實驗結果。我們的小實驗要向著有效、易操作的方向努力。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冬天到了,天氣一天天變冷了,寶寶們都穿上了冬衣?稍偻嫱尥藜視r,我發(fā)現有的寶寶會將布娃娃的衣服或鞋子脫掉。寶寶們只熱衷于他自身的動作發(fā)展,全然不顧娃娃的冷暖。設計活動,通過讓寶寶自己幫小動物想辦法:怎樣過冬?怎樣取暖?從而不僅知道一些取暖的方法,更激發(fā)他們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感官感知冷和暖,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

  2、初步萌發(fā)關心小圍巾、大衣、熱水袋等)、小動物玩具若干

  活動準備:

  各種取暖的物品(手套、圍巾、大衣、熱水袋等)、小動物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以小動物哭聲引起寶寶的注意,引發(fā)寶寶為小動物準備過冬的物品。

  2、師根據寶寶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取暖物品,讓寶寶感知暖(個別、集體)。

  3、師用冰涼的手與寶寶握手,引出主題:

  比較誰的手冷?誰的.手暖?

  4、討論:怎樣讓老師的手、身體變得暖暖的?

  5、游戲:小動物過冬

  引導寶寶做媽媽,為小動物帶上不同的取暖物品。學說:寶寶,現在還冷嗎?

  6、表揚“媽媽”們的積極表現。動物的情感。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能認真、仔細、有序地觀察物體。

  2、 能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兩幅圖的不同之處。

  活動準備:

  1、 色彩、造型差異的紙飛機。

  2、 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 觀察、比較兩種紙飛機的不同。

 。1) 教師出示紅色紙飛機。

  提問: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做的?

  (2) 教師出示藍色紙飛機。

  提問: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做成的?

  (3) 找出不同之處。

  提問:這兩個紙飛機一樣嗎?除了顏色不同,還有哪些地方不同?

  小結:大家觀察的很仔細,把這兩個紙飛機從機頭到機尾都做了比較。紙飛機除了顏色不同,他們的.機身、機翼、尾翼也不一樣。

  2、 出示一張用過的紙。

  提問:這張紙除了可以折紙飛機外,還有什么用?

  小結:這張紙可以……還可以……,我們應該節(jié)約用紙。

  3、 完成幼兒操作材料。

  (1) 觀察畫面,理解用途。

  (2) 交代操作要求。

  (3) 幼兒完成操作任務,教師提醒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比較。

  (4) 交流、驗證操作結果。

  (5) 幼兒相互交流。

  4、 結束,整理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用多種材料使蛋寶寶站立起來的方法。

  2、能用語言講述探索的結果。

  3、體驗探索蛋站立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熟蛋每人1個(多準備一些備用),在雞蛋上畫上眼睛、鼻子和嘴巴,裝飾成蛋寶寶。大小不同的瓶蓋、瓶子、紙盒、積木、沙包、橡皮泥、玩具(塑料插塑、酒杯、凳子)、擦手毛巾、報紙、皺紋紙等輔助材料。

  2、《長大要當解放軍》、《小小蛋兒把門開》的音樂。

  3、情境創(chuàng)設:雞媽媽的家布置在桌面上。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師:“最近雞媽媽生了許多的蛋寶寶,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雞媽媽的家到了,來,和雞媽媽、蛋寶寶打個招呼吧!”(傾聽)雞媽媽、蛋寶寶在說什么呢?噢,它們告訴我,說很想看看小朋友表演個學做解放軍的節(jié)目呢!你們愿意給蛋寶寶表演一個好嗎?好,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

  2、幼兒嘗試讓蛋蛋站立。

  師:“小朋友們表演的真好,蛋寶寶看到小朋友學做解放軍那么神氣,也想學學解放軍站立的動作,你們猜一猜蛋寶寶能站立起來嗎?”

  幼兒猜測,師:“那蛋寶寶到底能不能站起來呢?”

  師:“現在就請每個小朋友都找一個蛋寶寶做朋友,自己試一試,看看蛋寶寶在桌面上到底能不能站起來?”

  師:“小朋友們剛才發(fā)現蛋寶寶站起來了嗎?

  (提供給每人一個熟蛋,引導幼兒通過操作,發(fā)現蛋寶寶自己是不能站立起來的。)

  “那你們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幫助蛋寶寶站起來呢?”(可以用什么東西幫助蛋寶寶站起來呢?

  3、引導幼兒借助輔助材料探索使蛋站立的方法。

 。1)師:“材料王國的有些朋友聽說了這件事,也想過來幫忙,我們看看它們是誰?”逐一出示各種輔助材料并介紹他們的名稱。鼓勵幼兒大膽借助各種輔助材料,自由探索使蛋站立的方法,

  “小朋友們可以拿每一種材料試試,看看蛋寶寶有了這些材料的幫忙能不能站起來呢?”請小朋友將能站立的`蛋寶寶送到雞媽媽身邊。

  幼兒發(fā)現講述蛋寶寶站立的原因:原來這些材料上都一個小窩窩,將蛋寶寶放在里面就能站起來了。

 。2)加大材料的難度,幼兒再次探索使蛋站立的方法。

  師:“雞媽媽這兒還有許多的蛋寶寶也想站起來,材料王國又來了一些新的朋友,我們來看看這些新朋友室誰?出示毛巾,皺紋紙等,小朋友用這些材料的時候要動腦筋,想以想這些材料怎么樣才能幫助蛋寶寶站起來!

  4、展示探索的結果,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ㄕ故居變赫玖⒑玫牡皩殞殻⿴煟骸艾F在蛋寶寶都站起來了,誰來說一說你剛才用了什么材料幫助蛋寶寶站起來呢?(引導幼兒說出:我是用某某材料幫助蛋寶寶站起來的。)(同時展示蛋寶寶站起來的方法—用這些材料造一個小窩窩就能幫助蛋寶寶站起來了。)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真聰明,想出了許多辦法用了各種材料幫助蛋寶寶站立起來了,我們和蛋寶寶一起來跳個舞慶祝一下吧。幼兒圍著站立起來的蛋寶寶表演《小小蛋兒把門開》,體驗成功的樂趣,幼兒邊表演邊下場。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流動的力量。

  2、探索小火箭發(fā)射的高度與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關系。

  3、能積極動手,體驗探索小火箭飛上天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自制飲料瓶“小火箭”人手一個。

 。2)大火箭1個。

 。3)課件。

  2、經驗準備:

 。1)幼兒對空氣已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

  (2)課前幼兒已對火箭發(fā)射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1、(出示慢羊羊)以動畫人物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來一位客人,咦!慢羊羊今天怎么啦?

  2、幼兒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提供可樂瓶及紙制圓錐體(其中有瓶蓋的瓶子5只),讓幼兒自由嘗試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教師提醒幼兒發(fā)射器放在地上不動,讓火箭飛上天

 。2)個別幼兒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種方法。

  我們一起來用這個方法試一試。

  幼兒驗證性實驗。(同時用雙手重重地拍打可樂瓶兩側,小火箭就會飛上天。)

  3、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他的小火箭怎么用這個方法不能飛上天?引導幼兒觀看瓶子后發(fā)現蓋了瓶蓋。

 。2)小結:(演示課件,講解原因)同時用雙手重重地拍打可樂瓶兩側,瓶子里的空氣就會從瓶口沖出來,小火箭就飛上了天。

  4、探索小火箭發(fā)射的高度與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關系。

 。1)競賽游戲:火箭發(fā)射

  要求幼兒兩兩結對,比比誰的小火箭飛得高。

  個別提問:為什么你的小火箭飛得高,他的小火箭飛得低呢?

  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小結:拍打瓶子用力越大,使瓶子里流出的空氣速度越快,力量也大,小火箭就會飛得越高。

  5、小結:

  今天,我們幫慢羊羊找到了火箭上天的好辦法,還找到了讓小火箭飛得更高的方法,我們真了不起。你們看。ǔ鍪敬笃炕鸺┞蜓蛴职l(fā)明了大火箭,那么是小火箭飛得高,還是大火箭飛得更高呢?來,我們帶著它們回到教室里再去試一試,比一比吧!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12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7-21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9-14

中班科學教案09-09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9-03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8-04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8-04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9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