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平行四邊形教案集合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平行四邊形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平行四邊形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97,98頁中的主題圖和例題1,例2,以及第97~99頁中課堂活動第1~2題和練習二十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平行四邊形以及圖形的特征;通過操作活動(折紙)認識并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高。
2、經(jīng)歷探索平行四邊形形狀的過程,了解它的基本特征,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感受數(shù)學思考的條理性。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教學活動中認識平行四邊形。
教具準備:
一個長方形方框,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每人一塊直尺、一副三角板、一張印有平行四邊形的白紙和一個剪好的平行四邊形、一個硬紙條做的長方形方框。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教師: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實際上,在我們生活中也經(jīng)常見到平行四邊形。請看大屏幕。
。ㄕn件出示主題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物體,你能在這些物體上找出平行四邊形嗎?(請同學到臺上用鼠標邊指邊說,然后課件再呈現(xiàn)學生所指出的平行四邊形。)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找到了這么多的平行四邊形,它們有些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
二、 探究新知
1、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1)教師:同學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喜歡)現(xiàn)在,老師就給同學們表演一個小魔術。
。ń處煶鍪疽粋長方形方框)這個圖形大家認識嗎?(它是長方形)
教師:對!這是一個長方形。老師握著這個長方形方框的兩個對角,輕輕地拉一拉。變!變!變!這還是長方形嗎?(平行四邊形)對!這是平行四邊形。
教師:你們想玩玩這個魔術嗎?
(2) 學生自己用硬紙條做的長方形方框來體驗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
。3)師:同學們觀察老師手里的平行四邊形,同桌討論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對邊平行
生2:對邊相等
同學們真聰明,真能干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
同學們,這些發(fā)現(xiàn)對嗎?現(xiàn)在我們來驗證我們的發(fā)現(xiàn),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fā)的平行四邊形,首先我們用畫平行線的'方法來驗證對邊是否平行。
匯報結果:對邊平行
現(xiàn)在我們再來驗證一下對邊真的相等嗎?應該怎樣辦呢?
生:測量平行四邊形四條邊的長度。
師:請拿出你們的直尺測量手中平行四邊形四條邊的長度。
匯報結果:對邊相等
師: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了平行四邊形有兩個特點,它們是什么呢?
(4)師:我們現(xiàn)在認識了平行四邊形,也知道它的對邊相等且平行。那么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呢?
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導出: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
同學們真能干!這么快就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平行四邊形另外一個特征。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fā)的平行四邊形跟老師做(折高)。
師:打開平行四邊形,觀察折痕有什么特點(垂直于邊)
師:想一想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教師:同學們,通過剛才折平行四邊形的高,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我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的高有無數(shù)條。
教師:對!平行四邊形有無數(shù)條高。
第99頁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之后全班交流,教師強調(diào)底與高的對應性。
師:引導認識底
3、引導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1)完成表格
。2)歸納總結第98頁課堂活動第1題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教師:它們都有哪些地方一樣呢?(它們都是對邊相等,對邊互相平行……)
教師:平行四邊形的這些特征,長方形、正方形都具備。
我們通常說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具有不穩(wěn)定性。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能給大家講講嗎?
平行四邊形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 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
2、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會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
3、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學習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學習難點:
會畫平行四邊形的高。
學習準備:
課件、長方形框架、平行四邊形紙、釘板
導學過程:
一、魔術表演:
教師拿出一個用四根木條釘成的長方形,兩手捏住長方形的兩個對角,向相反方向拉,觀察兩組對邊有什么變化?拉成了什么圖形?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二、揭示課題和目標。
三、體驗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1、揭示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
2、你能舉出日常生活中應用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這一性質(zhì)的.例子嗎?
3、圖片展示。
四、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ㄒ唬┯^察圖形,合理猜想
請學生拿出手里的平行四邊形紙,讓學生大膽猜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學生發(fā)言。
。ǘ﹦邮植僮,驗證猜想
1、操作實踐。教師提示用三角板或者直尺驗證。學生小組驗證。
2、匯報交流驗證的過程。
預設:1、測量后發(fā)現(xiàn)對邊相等
2、延長對邊不相交,所以對邊平行
3、用畫垂線的方法,從一邊向另一邊畫垂線,垂線段都相等,所以對邊平行。
3、歸納特征。
師:現(xiàn)在請你用一句話概括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教師幫助歸納并板書: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
4、應用做教材67頁1題。
五、動手操作,認識“底和高”:
1、觀察畫出的垂直線段,告訴學生:
像這樣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向?qū)呉粭l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平行四邊形的底。
2、請學生猜猜,平行四邊形有多少條高?
3、揭示平行四邊形高的畫法
4、練習:畫出四個平行四邊形的高。
五、智慧屋(練習題)
六、全課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哪些東西呢?
平行四邊形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87~88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滲透轉(zhuǎn)化思想。
2.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體會轉(zhuǎn)化思想。
教學準備:
課件,一個框架式可以活動的平行四邊形教具,為學生準備一張底為6 cm、高為4 cm的平行四邊形紙張。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戲。面積比大。耗隳芎芸毂容^出下面每組圖中陰影部分面積的大小嗎?
你怎么知道它們的面積一樣大的?(反饋重點:①數(shù)方格;②轉(zhuǎn)化成長方形。)
2.(出示平行四邊形)這個圖形是?(平行四邊形)。關于平行四邊形,大家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知識?
3.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誰能說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指的是哪部分呢?
【設計意圖】轉(zhuǎn)化的思想是推導平面圖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指導思想,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通過面積比大小的游戲,讓學生意識到不僅可以通過數(shù)方格來比較圖形的大小,還可以通過剪拼轉(zhuǎn)化成熟悉的圖形進行大小比較,既富有趣味性,又能為新知的探究做好鋪墊。
二、新知探究
。ㄒ唬┖侠聿孪
1.確實,由四條邊圍成的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那么同學們猜想一下,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會怎么計算?并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1:鄰邊相乘;
預設2:底邊乘高。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同意哪一種猜想?理由是什么?
3.反饋想法。
預設1: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鄰邊。把平行四邊形拉一拉就可以變成長方形。
預設2:用底邊乘高來計算?梢酝ㄟ^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為長方形,再計算面積。
。ǘ炞C猜想
同學們都想到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zhuǎn)化成長方形的面積來計算,那么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種方法更合理呢?
1.鄰邊相乘的想法
教師:就讓我們先來研究一下拉的方法。(出示教具)請看,我們再次慢慢地把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拉成長方形,仔細觀察拉動前后什么沒有變,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邊的長短沒變,高和面積變了。
教師追問:周長變了嗎?面積變大了還是變小了?能在圖上更直觀地表示出來嗎?
教師:現(xiàn)在誰能說說這種拉的方法合理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是的,在拉動前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不相等。用底乘鄰邊算出的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而是拉動后的長方形的面積。所以用拉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不正確的。
【設計意圖】利用教具進行操作對比,讓學生通過觀察自覺修正自己的想法。
2.底邊乘高的想法
(1)數(shù)格子驗證
教師:這里的一些不是整格的怎么數(shù)?
學生:可以通過拼一拼,變成整格的再數(shù)。
教師:拼一拼后,就變成了什么形狀?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所以面積是多少?
(2)剪拼驗證
教師:誰來展示你是如何進行剪接的.?
學生:沿高剪下,補到另一邊,拼成長方形。
教師:拼成的是一個怎樣的長方形?(長6 cm,寬4 cm)
那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怎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 cm2)。
【設計意圖】讓學生大膽提出假設,并讓學生自主思考通過數(shù)格子、剪拼等實踐操作進行驗證。在操作反饋中,讓他們在和同學、老師的交流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想法,完善自己的思考,對于知識的獲取是很有益處的。
。ㄈ┕酵茖
教師:仔細觀察, 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相當于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中的哪兩部分?
學生: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教師:那么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么計算呢?
教師:如果我們用
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
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
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用
來表示。
。ㄋ模┗仡櫩偨Y
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誰能說說我們是怎樣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的?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轉(zhuǎn)化前后圖形之間的相同點之后,溝通兩個圖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順利地把新知轉(zhuǎn)化為舊知,從而順利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三、練習鞏固
(一)基礎練習
1.完成練習十九第1題。
(1)請學生計算,并進行訂正。
。2)反饋小結:在計算時,可以先寫出面積公式,再進行計算。
2.完成練習十九第2題。
。1)請學生計算,并進行反饋。
。2)反饋側重:最后一小題引導學生注意找準相對應的底和高。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補充練習。
【設計意圖】教材本身就提供了多層次的練習,教師在這里進行合理選擇,通過基礎題、變化題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所需要的條件,鞏固所學的知識。
。ǘ┩卣固嵘
一塊平行四邊形木板,底是4 cm ,高是3 cm 。它的面積是多少?
1.引導學生算出它的面積;
2.請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這樣的平行四邊形;
3.教師:像這樣的平行四邊形你能畫出多少個?(無數(shù)個)它們的面積相等嗎?說說你的理由。
4.教師小結:是的,像這樣的平行四邊形剪拼之后都可以轉(zhuǎn)化成一個長4 cm,寬3 cm 的長方形,它們的面積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相等。
5.思考: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一定等底等高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從已知條件求面積到根據(jù)條件畫圖形,讓學生在畫圖反饋的過程中感受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既提升了所學知識,又關注了學生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四、總結提示
教師:回憶一下,今天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總結:我們用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的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種轉(zhuǎn)化的思想對于我們的數(shù)學學習很重要。
【設計意圖】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教師通過回憶幫學生把本節(jié)課得到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中也利用轉(zhuǎn)化的思想對圖形的面積進行自主探索。
平行四邊形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第1課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在編排上非常重視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探索過程,使學生不僅掌握面積計算的方法,更要參與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操作中,積累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動經(jīng)驗,完成對新知的建構。本節(jié)課首先通過具體的情境提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面對一個新的問題,思考如何去解決,使學生感到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其次,對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讓學生歸納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本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多種剪法,組織學生討論這些剪法的共同特點,并比較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能運用數(shù)方格、割補等方法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初步感受轉(zhuǎn)化思想;讓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運用轉(zhuǎn)化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設自主、和諧的探究情境,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fā)求知欲,陶冶情操。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奇妙。
【學情分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且,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本節(jié)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發(fā)展,滲透轉(zhuǎn)化、等積變形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好這部分內(nèi)容,對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這節(jié)課,讓他們動手實踐,在做中學,經(jīng)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得出過程,讓孩子們體會數(shù)學就在身邊,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思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
兩個完全一樣的平行四邊形、不規(guī)則圖形、小黑板、剪刀、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游戲:小小魔術師。教師出示不規(guī)則圖形。
(1)師:你能直接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
(2)師:你能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說一說用什么方法?
(3)師: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什么圖形?你能求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2、小結:剛才同學們先將不平整的部分剪下,再平移補到缺口處,就將不規(guī)則的圖形轉(zhuǎn)化成學過的長方形,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數(shù)學思考方法轉(zhuǎn)化。把不認識的圖形變成了認識的圖形。轉(zhuǎn)化后的圖形什么變了,什么是相同的?(形狀變了,面積相同)
(設計思路:溫故是課堂教學起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出示復習題,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顧,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為后面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激趣引思,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昨天早上我聽校長說,學校要建一個宣傳欄,其中要用一塊底是5米,高是4米的平行四邊形膠合板。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平行四邊形是一種漂亮的圖形,你們聽了校長的話,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要花多少錢才可以做成。
生2:我想這個宣傳欄建起來一定很漂亮,會把我們的校園點綴得更加美麗!
生3:我想知道這塊膠合板的面積有多大。
師:我聽出來了,大部分同學都想知道這塊平行四邊形膠合板的面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平行四邊行的面積)
(設計思路:教師選取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來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學生感到親切,從中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更能激發(fā)求知欲望。)
三、動手操作,探究發(fā)現(xiàn)。
1、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啟發(fā)學生猜想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是怎么學習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指名復述過程)下面我們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來數(shù)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師用課件演示:先出示一個畫有方格(每個方格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再將一個平行四邊形放在方格圖上面,讓學生用數(shù)方格(不滿一格的按半格計算)的方法回答問題。
(1)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它的底是多少厘米?
(3)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4)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跟它的高與底有什么關系?
(5)請同學們猜一猜: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引導學生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為長方形,驗證猜想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我們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用這個方法計算面積方便嗎?
生:不方便。
師:既然不方便,我們能不能用更方便的方法來解決呢?
小組交流,學生討論,發(fā)表意見。
生:用剪和拼的方法。
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也可以轉(zhuǎn)化長方形嗎?怎樣剪呢?剪歪了怎么辦?(可以先用尺子畫一條虛線。)
師:這條虛線也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哪部分?(高)還記得怎樣畫高嗎?
師:第一步:畫;第二步:剪;第三步:移。那我們就動手來剪一剪吧。▽W生動手操作)
師:拼成長方形了嗎?拼好了擺在桌面給老師看看,請兩個同學來前面展示他們的作品,(指名上黑板前)說說你是怎樣操作的?
。ㄉ何蚁犬嫍l高,沿著高剪開,把這部分移過去,就拼成了一個長方形。)
師:怎樣移過去呀?平著移到右邊,這種方法我們把它叫做平移。
師:再請一個同學展示一下,他的剪法有什么不一樣嗎?
。ㄉ何以谥虚g剪的)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嗎?平移過去也拼成了一個長方形。 (展示學生的成果)
師:老師有幾個問題,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了長方形,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嗎?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呢?
小組討論:
、 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嗎?
、 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拼成的長方形的長有什么關系?
、 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拼成的長方形的寬有什么關系?
師:誰來說說你的想法。它的面積沒有多,也沒有少,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剪拼后的長方形的面積。(板書)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我們看課件演示。(板書:底=長, 寬=高)
師: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求?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板書)
師:同意嗎?誰能講一講,為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結合剛才一剪一拼的過程說說。(生敘述方法)
教師小結方法指名讓生敘述。
師: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板書:S=ah)。
師:現(xiàn)在我們可以確定當初的猜想誰是正確的?
。ㄔO計思路: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提出猜想,再進行驗證。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為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打下基礎。在本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體會到獨立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在教學中給學生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間,最終達到學習的目的,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師: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可以算出建宣傳欄要的那塊膠合板的面積了嗎?(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板書:54=20(平方米)
出示例1 (同桌討論,獨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S=ah=64=24(平方米)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思路:將學生帶回到了生活中,練習由易到難,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大多數(shù)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時候感覺沒什么難處。學生就在運用所學知識給別人幫忙的過程中著實體驗了把成功的快樂。)
五、分層練習, 強化應用。
1、填空。
。1)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形四邊形的底( ),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 ),用字母表示是( )。
。2)0.85公頃=( )平方0.56平方千米=( )公頃
2、計算下面各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底=2.5cm,高=3.2cm。 (2)底=6.4dm,高=7.5dm。
3、解決問題。
。1)小明家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面積是120平方米,量得底是20米,它的高是多少?
。2)一塊平行四邊形鋼板,底8.5m,高6m,它的面積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的鋼板重38千克,這塊鋼板重多少千克?
(設計思路:幾道練習題從易到難有一定坡度,通過練習,既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fā)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六、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教學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說一說你知道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設計思路:通過說一說,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有個系統(tǒng)的認識,可以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概括、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2、課后練習
。1)、練習十五第1題,第2題。(任選一題)
(2)、解決問題:選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實物,量出它的底和高,并計算出面積。
(設計思路:分層次布置作業(yè),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適當選擇作業(yè)。這樣做,一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二來體現(xiàn)了讓學生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教學反思】:
一、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這節(jié)課我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圖文并茂,把靜止的問題活動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節(jié)省了課堂教學的時間。學生將兩個不規(guī)則的圖形轉(zhuǎn)化成了長方形求出了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接著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如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這樣引入新課,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創(chuàng)造出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探究。
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問題的時間與空間,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在這樣的課堂學習中學生樂想、善思、敢說,他們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實踐、驗證。
這節(jié)課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思維實際出發(fā),給學生以獨立思考時間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獨立自主的,因此面對同樣的問題學生會出現(xiàn)不同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能滿足學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時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相互討論,各種不同觀點相互碰撞的過程中才能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不斷得到增強,能夠?qū)ψ约汉退说挠^點進行反思與批判,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共同發(fā)展。
平行四邊形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教科書70-71頁例1,練習十二相關練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2、學會四邊形分類;概括出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的關系;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發(fā)展空間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互助精神,在拼圖的過程中感受圖形的美。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四邊形關系圖,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模具各一個。
學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師:我們以前已學過很多圖形了,請認真觀察下面圖形它們是由幾條邊圍成的?(課件出示)
生:四條。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由四條邊圍成的這些圖形叫四邊形。
師:在這些四邊形中,你最熟悉的是什么圖形?
生:長方形,正方形。
師: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各有什么特點?
生: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對邊平行,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
生: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對邊平行,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
師:看來同學們對以前的知識掌握得真牢固!正方形是長方形嗎?
生:是。
師: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我們也可以說長方形包含正方形。
師:你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稱嗎?(指課件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生: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師:你們認識得真多,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
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又有什么特點呢?現(xiàn)在我們用學具分別量一量它們的邊、角各有什么特點,把你的發(fā)現(xiàn)像這樣寫下來。并相互說說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四人小組活動開始。
生: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ǘ┙虒W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1、匯報發(fā)現(xiàn)。
師:誰來大膽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你是怎樣知道的?
。ㄖ该f說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師:誰還有其它的發(fā)現(xiàn)嗎?
2、?驗證結論
師:剛才有的同學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是互想平行的,我們一起來驗證吧,請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方法:用直尺、三角尺平移驗證)
3、總結概念。
師:(邊操作邊說)這組對邊平行,這組對邊也平行,兩組對邊都平行。
師: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嗎?(指名回答)
師:請打開課本71頁,找找課本是怎么說的,畫起來齊讀一遍。
揭示概念:[課件展示]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并板書)
4、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
師:在這定義中,你認為哪些詞語比較重點?
生:兩組,平行,四邊形。
師:你真會找。我們把重點詞讀重音,齊讀一遍。
生:學生讀。
師:下面我們男女同學比賽,看誰讀得好。(男女分別讀)
師反問:要想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5、穿插練習。
請判斷下面圖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打“”,不是打“”。
(三)認識梯形
1、匯報發(fā)現(xiàn)
師:梯形的邊又有哪些特點呢?
生: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師:你們都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嗎?(板書)
生:有。
2、?驗證結論
師: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師:(邊操作邊說)這組對邊不平行,這組對邊平行,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3、總結概念。
師: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的四邊形叫“梯形”嗎?
師:請打開課本71頁,找找課本是怎么說的,畫起來齊讀一遍。
揭示概念:[課件展示]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ú鍟
4、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
師:在這定義中,你又認為哪些詞語比較重點?
生:只有一組,平行四邊形。
師:你找得真準確,我們把重點詞讀重音,再讀一遍。
師:下面我們來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師反問:要想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梯形,必須要符合什么條件?
5、穿插練習。
請判斷下面圖形是梯形的打“”,不是打“”。
6、比較平行四邊形與梯形有什么不同。
師:(指練習中的`平行四邊形)問:它為什么不是梯形?它其實是個平行四邊形,那平行四邊形與梯形有什么不同?
三、教學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么多的圖形了,這些圖形都是四邊形。(課件出示四邊形的集合圖)
師:我們先看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生:兩組對邊都平行。
師: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嗎?(四人小組討論)
師:指名匯報。
師總結: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們特殊在哪里?
生: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梯形有沒有兩組對邊平行?
生:沒有。
師:所以梯形自己為一類。
教師總結:所以在四邊形這個大家族中[展示:四邊形集合圈],有平行四邊形、梯形、一般四邊形這幾個家庭組成[展示:平行四邊形、梯形集合圈],在平行四邊形這個家庭中,包含有長方形這個特殊的小家庭[展示:長方形集合圈],長方形這個小家庭中又包含正方形這個特殊的成員[展示:正方形集合圈]。
師:現(xiàn)在我們對照課本71頁的這個集合圖,同桌互相說說這些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生:學生活動。
師:誰來說說它們的關系。(指名說)
四、質(zhì)疑。
師:請打開課本70--71頁,看書有沒有要問老師的呢?
五、鞏固練習。
1、判斷:
(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2)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
。3)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并且相等。()
。4)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師:你們判斷得真準確。其實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就在我們的身邊,你們在哪里看到過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呢?(指名說說)
師:好,老師現(xiàn)在帶你們?nèi)バ@找找,看這美麗的校園哪里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呢?(主題圖)
師:誰愿意上來找找?
師:同學們真會找,我們在生活中也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老師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和梯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欣賞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師:我們生活中很多建筑物都要用到我們學過的圖形的。你們想不想利用我們學過的圖形親手拼一幅美麗的圖畫呢?
生:想。
3、拼圖。
師:拼圖要求:用學過的圖形,拼出你們喜歡的圖畫。
。1)找圖形(2)小組拼圖畫。(3)展示作品。
生:學生動手拼。
師:同學們真能干,能利用我們學過的圖形拼出這么漂亮的圖畫,你們的手真巧。在這些美麗的圖畫中,你最喜歡哪一幅?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六、總結:談收獲。
師:同學們,你覺得這節(jié)課里你表現(xiàn)怎樣?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平行四邊形教案】相關文章:
平行四邊形教案08-10
平行四邊形教案優(yōu)秀08-29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07-17
平行四邊形面積教案02-29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06-23
《認識平行四邊形》教案05-28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教案07-08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教案09-30
平行四邊形面積教案02-09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