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音樂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樂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身體動作來自由表現各種水草、大石頭的動作。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體驗在音樂活動中探索的快樂。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二、活動準備:已熟悉小魚游音樂;小魚、鯊魚的頭飾。布置一個海底場景。
三、活動過程:
1、師生聽小魚游音樂進場。幼兒各自創(chuàng)編魚游的動作,老師幫助幼兒整理腳下的碎步動作。
2、新教音樂游戲《小魚和大鯊魚》
放小魚和大鯊魚的音樂,讓幼兒分辨小魚和大鯊魚的音樂有什么不同?
讓幼兒思考:大鯊魚來時,小魚該怎樣做才能不被大鯊魚發(fā)現?
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水草和大石頭不動或蹲下的`姿態(tài)。
老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即小魚在水中游水、吐泡泡,當聽到大鯊魚來到時,立即模仿水草或大石頭的姿態(tài)隱藏起來。
3、幼兒玩音樂游戲根據游戲的情況作一下小結。
幼兒熟悉音樂和游戲規(guī)則后,可請個別幼兒和老師扮演大鯊魚。
活動反思:
學習歌曲的環(huán)節(jié),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礎上,我組織小朋友們將旋律演唱和間奏演奏相結合表演,從集體到小組,變換的表演方式,體驗了各種形式的樂趣,也感受到了音樂到來的快樂。這一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都沉浸在這種愉快的音樂氛圍以及情景表演中。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跟著音樂節(jié)奏唱歌,并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各種動作。
2、嘗試學習看圖譜記憶、創(chuàng)編歌詞。
3、大膽想象,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歌詞圖譜、各種圖片(飛機、小貓、小兔等)
2、幼兒玩過“變形金剛”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出課題:
1、出示“變形金剛”。
“這是什么?”“它會變什么的?”
2、“今天,我們小朋友也來學學變形金剛,比比誰能變出不一樣的東西來?”
二、模仿變形金剛的各種動作,并熟悉旋律。
1、變形金剛是怎么走路的?(幼兒創(chuàng)編變形金剛走路的各種動作)
2、聽音樂伴奏,跟著節(jié)奏練習變形金剛走路。
3、繼續(xù)跟著節(jié)奏做變形金剛的動作,并要求幼兒在音樂停止的'時候做一樣動作。
4、請幼兒說說自己或猜猜別人變成了什么?
三、借助圖譜熟悉歌詞。
1、“瞧!來了個會唱歌的變形金剛,你們聽聽看,它在唱什么?”
2、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3、你聽到了什么?教師根據幼兒所說出示相應的圖譜。
4、集體看圖譜學念歌詞。
四、學唱歌曲。
1、“我們也來做個會唱歌的變形金剛!
2、幼兒跟唱歌曲數遍。
五、根據出示的圖片,學習創(chuàng)編歌詞和動作。
1、徐老師要來考考你們這些“變形金剛”們了,徐老師要你們變成什么,你們就要一邊唱出變的東西,還要一邊做出它的樣子來,看看哪個“變形金剛”最最棒!
2、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引導幼兒根據圖片改唱歌曲,做出相應動作。
3、誰也愿意來考考大家的?你希望他們變成什么?
4、根據幼兒說的,再創(chuàng)編其它歌詞。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主要涉及領域:
藝術、語言
活動目標:
1.學習童謠,根據自己已有經驗進行創(chuàng)編。
2.感受剪紙的樂趣,愿意嘗試剪紙。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剪紙作品。
2.剪紙材料(剪刀、彩色紙等)。
3.邀請大班幼兒進行剪紙表演。
活動過程:
1.欣賞大班哥哥、姐姐的剪紙表演。
指導語:哥哥、姐姐在干什么?怎么剪的?剪的是什么?
2.學習童謠,感受剪紙活動的樂趣。
(1)欣賞童謠,理解童謠內容。
(2)學習朗誦童謠,感受剪紙活動的樂趣。
3.根據自己已有經驗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
指導語:小剪刀還能剪出什么好玩的'東西呢?
4.嘗試剪紙,產生對剪紙活動的興趣。
資料鏈接:
剪紙歌
哥哥姐姐手兒巧,拿把剪刀絞呀絞。
絞只狗,絞只貓,絞只麻雀喳喳叫。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學習歌曲,體驗歌曲的旋律之美。
2.嘗試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在音樂與表演中感受春天的美。
3.理解歌詞內容,在教師引導下初步學會表演歌曲。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春來了》兒歌音頻;春天景色插圖;《春天》歌曲、伴奏音頻。
活動過程
一,播放兒歌音頻《春來了》導入活動
——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哪里看起來特別有春天的.感覺?
二,引導幼兒欣賞插圖根據插圖請幼兒說一說
——你看到的春天有哪些景色?
三,播放歌曲了解歌曲內容并學唱
1.播放《春天》歌曲音頻,根據歌曲音頻依次出示圖譜,熟悉歌詞內容。
2.播放《春天》歌曲伴奏音頻,學唱歌曲3~4遍。
四,播放伴奏根據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
1.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來做動作。
2.請幼兒分組進行表演。
3.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帶著動作進行表演歌唱。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下蛋噦》,唱清歌詞。
(2)借助圖片,記憶歌詞。
(3)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歡快,并創(chuàng)編小雞的動作。
活動準備:
母雞圖片(尾部開一出蛋小口)、母雞頭飾、雞蛋圖片(若干串,每串7只)、竹簍一只。
下蛋羅--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下蛋噦》一遍。
教師提問:“歌曲中有誰?”
幼兒1:有母雞。
幼兒2:有一個大草窩。
幼兒3:還有母雞在下蛋。
(2)教師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的情景(抽出的雞蛋與母雞的“咯噠咯噠咯咯噠”的節(jié)奏一致)。
2、學唱歌曲。
(1)讓幼兒邊看圖片,邊考慮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
、佟袄夏鸽u坐在哪兒呀?” 幼兒1:老母雞坐在草窩里。幼兒2:老母雞坐在草地上。幼兒3:老母雞坐在雞窩里。
②“老母雞坐在草窩里干什么呢?” 幼兒1:老母雞在下蛋。幼兒2:老母雞在高興地笑。幼兒3:老母雞在孵小雞。
、邸袄夏鸽u下蛋的.時候高興嗎?”幼兒1:高興。幼兒2:不高興。
、堋袄夏鸽u是怎樣叫的?”幼兒1:咯噠,咯噠,咯咯噠。 幼兒2:咯咯噠。 幼兒3:咯咯咯咯噠。 教師完整地小結歌詞。
(2)幼兒學念歌詞,教師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情景。
(3)幼兒學唱歌曲,教師繼續(xù)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情景,并將母雞下出的蛋(圖片)放入竹簍中。(學唱數次后,請小朋友看一看竹簍,母雞下了這么多蛋。)
3、演唱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教師配帶母雞頭飾,激發(fā)幼兒興趣:“老師當雞媽媽,請小朋友當小雞,我們一邊唱歌,一邊學做小雞的動作,看看哪一只小雞的動作跟別的小雞的動作不一樣!
幼兒1:雙手放在背后做小雞的翅膀,彎著腰。
幼兒2:雙手握拳,手心向下并攏,兩食指向前伸直,做小雞
幼兒3:上臂夾緊身體,下臂與手自然向身體兩側伸跬上下拍動。
4、尾聲。
我的雞寶寶們玩得都很高興,肚子餓不餓?雞媽媽問,請你們唱著歌,一起跟媽媽到外面捉蟲去。 在幼兒學唱歌曲時,教師用制成串狀的雞蛋演示母雞情景,并將抽出的雞蛋串放在簍中。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目標:
1、 隨著音樂旋律,用肢體動作表現氣球的各種動態(tài)。
2、了解游戲規(guī)則,在有趣的游戲情境體驗角色扮演的快樂。
準備:
老鷹頭飾一個,一個氣球,氣球胸飾幼兒每人一個(放在椅子背面)。
音樂磁帶《氣球飛》《老鷹來了》《打氣》三個音樂片段
過程:
1. 快樂的氣球
、偾疲∵@是誰?氣球寶寶想來和你們做游戲呢!你們也來做個氣球寶寶吧!
、谀敲丛趺醋儦馇驅殞毮?我來給你們打氣,一打氣,氣球寶寶就變出來了。來來來,我們找個空地方,我來給你們打氣,哧哧哧,氣打進去了嗎?哦!我再來幫你們打!氣球寶寶都出來了嗎?哦!我們可以飛起來了!(放氣球飛的音樂)[老師帶幼兒跳舞:氣球飛氣球飛,氣球來跳舞。飛上去嘍!落下來啦。ㄌ崾居變核奶庯w,立起,蹲下)]
、蹥馇驅殞毝硷w起來了,開心嗎?來!獎給自己一個笑臉。(老師示范從椅子背面拿并佩帶胸前)
、苣銈冞想變個什么樣的氣球寶寶呢?來!我們一起找個空地方來變變變!呀!有這么多漂亮的動物氣球,我們也飛上天吧。ǚ艢馇蝻w的`音樂,老鷹飛進來一起跳舞)
2. 老鷹來了
、贇馇驅殞,誰來和我們做游戲了?
、诶销椨袕埣饧獾淖,你們飛起來可要小心喲。ǚ爬销楋w的音樂,老鷹不小心啄到老師扮的氣球,老師蹲下表示破了)
③哎呀!我不小心碰到老鷹的尖尖嘴,被啄破了。這可怎么辦呢?你們來幫我再打個氣球吧!(放輕打氣音樂,老師再變個氣球)
、芪矣挚梢院湍銈円黄鹜媪,我們再來和老鷹玩一玩吧。(放老鷹飛的音樂、打氣音樂)
、葸@么多氣球不小心呀,來我們幫他們來打氣。(引導幼兒被啄破了后,其他沒被啄到的氣球幫助打氣。)
3. 愉快游戲
①這個游戲真好玩,我們再來玩一玩,這個游戲怎么玩呢?完整玩一遍。(三段音樂連起來放)
、谡l也想來做老鷹?(請幼兒來演老鷹)(三段音樂連起來放)
③還有誰也想來做老鷹?(三段音樂連起來放)
④氣球寶寶們,我們再到外面去玩一玩吧!(放氣球飛的音樂)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根據已有經驗交流介紹下雨的各種響聲,自主地探索用聲音、樂器表現不同的雨聲。
2、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卡片大雨、小雨圖片樂器(沙球、鋁板琴、鈴鼓)
活動過程:
1、律動《小雨點》
“小雨點真調皮飛到東飛東西,你們要飛到什么地方玩呀?”
2、兩聲部歌曲《雨點滴答》
“雨點從高高的天空飄落下來有時快、有時慢,聽聽這會兒下的快還是慢?”
聽前奏分辨快慢
“讓我們一起唱唱快快(慢慢)飄落下來的雨?”
分兩聲部進行演唱,兩位幼兒指揮。(交換聲部)
3、談雨
“雨的滴答真好聽?你還聽過怎樣的雨聲?”
幼兒描述不同的雨水聲
幼兒說出并出示相應的節(jié)奏卡卡片
幼兒自由選擇一種聲音進行表現
1)交代操作要求:想想你要學做哪一種雨,想好了就到相應的'地方看看做做。
2)嘗試用聲音和動作表現
看指揮分組展示,初步感受復合節(jié)奏
4、探索用樂器表現
1)要求:根據三種樂器的不同音色,探索選擇為三種雨聲配最合適的樂器。
“樂器寶寶也想學雨兒唱歌,看看他們是誰?(鈴鼓、鋁板琴、沙球)他們誰的聲音最象沙沙,……讓我們去找一個最合適的小樂器和你一起做雨!
2)“你選擇了什么樂器做大雨(小雨、陣雨)?為什么選這樣樂器?”
5、節(jié)奏樂《雷神》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激發(fā)幼兒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表現力。
3、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教幼兒學會較準確地唱歌。
教學準備:
提前聽錄音、錄音機、磁帶、有關情境表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給你介紹一位懂禮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你猜猜他平時的表現是怎樣的?(啟發(fā)幼兒結合平時對待老人的態(tài)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現。)
二、在音樂聲中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并初步感受歌曲。提問:
1、好娃娃帶來了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2、爺爺是怎樣的?好娃娃是怎樣對待爺爺的?爺爺高興嗎?用同樣的方法啟發(fā)孩子說奶奶。
3、爸爸媽媽看了是怎樣的態(tài)度?是怎樣說的?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用歌詞進行總結。
三、幼兒學唱歌曲。歌曲的題目叫做《好娃娃》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解決重難點。
1、教師示范唱一遍。
2、請幼兒跟唱。
3、請幼兒集體唱。
四、延伸活動:辦家家
附歌詞:
爺爺年紀大呀,嘴里缺了牙,
我給爺爺端杯茶呀,爺爺笑哈哈。
奶奶年紀大呀,頭發(fā)白花花,
我給奶奶搬凳坐呀,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媽媽呀,齊聲把我夸,
尊敬老人有禮貌呀,是個好娃娃。
活動反思:
今天的音樂活動,內容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講述的是好娃娃如和尊敬關心爺爺奶奶的事情。幼兒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體會情感,表現歌曲的氣氛,愿意學學歌中的好娃娃,在家中做個關心老人的.好孩子是活動的重點。歌曲的意境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來表現、恰當地根據歌曲的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幼兒通過想象、聯想來理解歌曲,可使教學活動情趣盎然,生動活潑。如教歌曲《好娃娃》時,我創(chuàng)設了情境化教育環(huán)境,頭發(fā)花白的“爺爺”走了上來(拄著拐仗),“小娃娃”急忙為“爺爺”搬凳子,爺爺笑哈哈;“奶奶”走了上來,步履蹣跚,嘴巴一張一合(沒牙),“小娃娃”急忙給“奶奶”端了一杯茶,然后再學唱相應的句子,這時大部分幼兒很有興趣,迅速理解了這首歌的內容。當“爸爸”“媽媽”親切地夸獎“你尊敬老人有禮貌是個好娃娃”時,歌曲《好娃娃》就充滿了感情色彩,“尊老愛幼”得到了自然的表現,幼兒真正領會了“尊敬老人有禮貌”的“光榮”、身臨其境才能“心”臨其境,產生同感音樂活動中讓幼兒身臨其境,可以增強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自然地將自己角色化,與角色融在一起。
小班音樂教案 篇9
目標:
1.能合樂地演奏樂器,為歌盛曲伴奏。
2.探索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3.知道活動時樂器要輕拿輕放,有愛護樂器的意識。
準備:
1.鈴鼓、串鈴等樂器各4~6個(數量與音樂區(qū)可容納的幼兒人數相等)。
2.在鋼琴伴奏下,教師邊演唱幼兒在集體活動中學習過的歌曲《大雨小雨》邊演奏樂器,錄制成音頻,并配上提示語,保存于u盤中。
音樂開始前的提示語:下大雨了!下小雨了!請寶寶們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小樂器,為歌曲《大雨小雨》伴奏吧!(停頓,給幼兒留出選樂器的時間)準備好了嗎?我們的'游戲要開始了!
音樂結束時的提示語:請寶寶們看好標記,把小樂器送回家!
玩法說明:
幼兒在提示語的引導下自選一件樂器,如鈴鼓,跟隨音頻演唱歌曲。在歌曲唱到“嘩啦嘩啦”處,隨樂搖奏鈴鼓,表現下大雨的音色和節(jié)奏;在歌曲唱到“嘀嘀嗒嗒”處,隨樂輕輕敲擊鈴鼓,表現下小雨的音色和節(jié)奏;在歌曲的其他樂句,樂器不發(fā)聲。
指導要點:
1.幼兒可能出現不選或一次選多件樂器的情況,教師要適時提醒。活動初期,教師要觀察幼兒抓握樂器的姿勢,適時糾正,或示范指導,或引導同伴間互相學習。
2.若個別幼兒合樂有困難,教師可提醒其注意傾聽音樂,并用肢體動作提示、帶動。
3.若幼兒用不同的演奏方式表現不同的雨聲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可引導其傾聽歌詞和旋律,觀察同伴的演奏,或可用肢體動作提示、帶動幼兒演奏。
4.幼兒在嘗試過一種樂器后提出想要換一種樂器體驗時,教師要予以鼓勵和支持。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的教案07-18
小班音樂教案06-24
音樂小班教案12-19
哈巴狗教案小班音樂09-14
小班春天音樂教案08-15
哈巴狗小班音樂教案07-16
小班音樂教案范文07-17
小班秋葉音樂教案07-19
小班音樂教案【推薦】06-13
【推薦】小班音樂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