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次北固山下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次北固山下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次北固山下說課稿1
各位老師好,我是俞珂沁,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次北固山下》,作者王灣。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方法、說教學設計、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課。
這篇課文寫的內(nèi)容是:作者在次北固山下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江南景象后發(fā)出“鄉(xiāng)書何處達”的感嘆。
這篇課文的特點是:通過海上優(yōu)美的景色,運用大雁等意象,表達了作者旅居外地時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
二、說學生
學生需要從中學到的是:通過本詩的情感美、內(nèi)容美、語言美的學習,感受詩歌的“三美”,讓詩歌的美流入心靈,積淀成美好的語文素養(yǎng)。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基本具備了相應的學習基礎:在認知上,對詩歌的情感美、內(nèi)容美、語言美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情感上,對思鄉(xiāng)之情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感受和體會。
學生需要采用的學習方法是:誦讀法、體驗法、欣賞法等多種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jù)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方面:第一,能說出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第二,能闡述本詩內(nèi)容上的特點和美感;第二,能解釋本詩語言上的特點和效果。
過程與方法方面:第一,能在理解本詩內(nèi)容的過程中運用誦讀和探究的方法;第二,能在體會本詩情感的過程中運用誦讀和體驗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第一,能感受詩人旅居外地時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第二,能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情感。
其中的教學重點是:能說出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
教學難點是:能闡述本詩內(nèi)容上的特點和美感
四、說教學方法
我將采用提問法、講授法、點撥法、多媒體展示法等服從于學生學習需要的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六步;
第一步、激趣導入
我將設計如下導入語:賀知章在《回鄉(xiāng)偶書》中寫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痹诠糯莻交通不發(fā)達的時代,游走在外的人男的才能回一次家,于是,思鄉(xiāng)便成了旅人們的一大特色,也成為了古代詩歌的一大主題。今天我們將要學習《次北固山下》,讓我們一同去感受王灣的思鄉(xiāng)之情吧。
第二步、一讀,體驗情感之美
讓學生自由誦讀,說說本詩那部分寫景,那部分抒情?并用一句話概括作者表達的情感。這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誦讀中體驗詩歌的情感美。
第三步、二讀,體驗內(nèi)容之美
先讓學生自由誦讀,利用課文中的注釋解釋全文。再請2-3位學生說說這首詩到底講了什么內(nèi)容。在這只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需引導學生通過畫面想象的方法來回答這個問題。設計意圖是培養(yǎng)學生整體的感知力。
第四步、三讀,體驗語言之美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將讓學生從寫景的三句詩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說說感受和理由。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和相應的意象進行深入分析。設計意圖是培養(yǎng)學生詩歌鑒賞和表達的能力。
第五步、精讀,背誦體悟
再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先讓學生自由背誦,然后小組抽背,再全班齊背。教師進行適當點評。目的是考察學生這節(jié)課的情況和對詩歌的掌握度。
第六步、總結學習拓展延伸
我將和學生一起總結課文的情感美、內(nèi)容美、語言美,由此歸納出欣賞詩歌的一般方法。課外推薦學生閱讀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和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目的是理清學生的學習思路,提高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
次北固山下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及學情分析
古典詩文,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隨著新教材的使用,古典詩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值增大了。古典詩文以其超常而不俗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構思,啟迪著,開拓著人們的思維,它對青少年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正確地引導學生多讀一些詩文佳作,可以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訓練。所以,古典詩文的教學,在初中階段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王灣的一首《次北固山下》。這一部分用一個課時完成。主要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主題思想,即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引導學生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與能力:學習律詩的格律常識。
過程與方法:理解詩歌內(nèi)容,領會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義。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重難點分析:
1、頸聯(lián)中所包含的哲理意義。
2、本詩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三、教法積學法
1情境法(直觀畫面,音樂)2誦讀法(反復誦讀)3、討論法(交流體驗)4、競賽法(提高興趣)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詩以言志”,確實,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不會吟詩,意味著在任何社交場合你都無法表達自己的愿望,因為所有的人都必須吟唱《詩經(jīng)》中的詩句來和對方交流。因此,在詩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詩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tǒng)。在唐朝,這種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形式一般以抒發(fā)詩人的情感、志向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講究理趣的詩歌,所以這種古已有之的傳統(tǒng)就主要體現(xiàn)于詩句所包含的哲理意義上了。
我們小學早已學過的《登鸛雀樓》就有很深的寓意。(幻燈片1:河、樓、太陽等。文字:《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誰來說說這首詩所包含的哲理含義?
學生發(fā)言。師點撥:這里蘊含著這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人想要看得更遠,那么他必須要站得更高。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一首千古傳頌的蘊含深刻哲理的詩。讓我們合著悠揚的音樂一來朗讀這首詩吧。
二、學習律詩的格律常識
在學習詩歌之前,應先了解有關詩歌的常識。通常所說的詩歌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詞、曲等。唐代以前出現(xiàn)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古體詩。如《觀滄!贰6烟瞥鲁霈F(xiàn)的律詩、絕句叫近體詩。如《錢塘湖春行》就是律詩,《登鸛雀樓》就是絕句。
律詩,因格律要求嚴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兩種,;律詩的格律規(guī)定有三(《錢塘湖春行》中幻燈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對仗,八句可分為四聯(lián),中間兩聯(lián)必須兩兩對仗,是兩對對偶句!)以《次北固山下》為例說明:(幻燈片2重現(xiàn),增加一些文字。如下:)
首聯(lián):(1)客路青山外,(2)行舟綠水前。
頷聯(lián):(3)潮平兩岸闊,(4)風正一帆懸。——對偶聯(lián)
頸聯(lián):(5)海日生殘夜,(6)江春入舊年!獙ε悸(lián)
尾聯(lián):(7)鄉(xiāng)書何處達? (8)歸雁洛陽邊。
三、鑒賞詩句
1、同學們先自己將這首詩朗讀幾遍,體會一下詩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說一說你的感覺。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撥: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七言律詩。詩人王灣因長江的風景引起旅途的鄉(xiāng)愁,它既寫了作者客游他鄉(xiāng)的羈旅之愁,又寫出來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和博大的胸襟。
2、如果說這首詩寫了羈旅之愁,在首聯(lián)中有沒有體現(xiàn)?
分析:首聯(lián)以對偶句發(fā)端,寫詩人乘舟正朝著眼前的“綠水”前進,駛進“青山”駛向“青山”之外的遙遠的客路。此聯(lián)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
3、此聯(lián)寫的是什么?古來很多人稱贊這兩句詩氣勢逼人,意境豪闊,你的.感覺怎樣?
分析:此聯(lián)寫春潮涌漲,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齊了,船上之人的視野也隨之開闊!俺逼絻砂堕煛,這一句寫的恢弘闊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懸”是端端正正地高掛著的樣子,可見這是風順且和,這樣一艘小舟在能在大江中平穩(wěn)航行,也是因為此地的長江正是平野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的時候。
4、從字面上看,頷聯(lián)所寫之景全是大景致,似乎表現(xiàn)的是寬闊博大的情感,那么怎么理解此聯(lián)與首聯(lián)的聯(lián)系?
分析:此聯(lián)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構圖,我們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來表現(xiàn)這一聯(lián)詩所寫的景致,也許你就能理解了。如果我們將這兩句詩所表現(xiàn)的景色看成一幅畫,那么這副畫的構圖如下:因為“潮”水漲滿,幾乎平了兩岸,所以其實可以將“潮”與“岸”看成一條水平面,而這就是這副畫中的主體——“面”,它幾乎占據(jù)了畫面的絕大部分;而“帆”其實是一葉扁舟,由于風的順和正,所以帆取直線造型,不過這一條直線在茫茫大江中只能算一個點。同學們可以嘗試想象,詩人正在這艘船上,他倚靠著船欄,極目遠眺,四周全是一片江水,浩浩蕩蕩,茫無際涯,岸在很遠的地方,而家鄉(xiāng)更是杳無音訊,越發(fā)覺得自己在這個世間的渺小了,怎能不產(chǎn)生思家戀鄉(xiāng)的漂泊之感呢?
5、最耐人尋味的是頸聯(lián),這一聯(lián)詩到底蘊含著怎樣的哲理呢?
分析:此時詩人想起正值歲暮臘殘之時,而連夜行舟,天邊太陽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無限感慨。明代胡應麟說“海日”一聯(lián)“形容景物,絕妙千古”:當殘夜將盡未盡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叭丈鷼堃埂薄ⅰ按喝肱f年”,都表示時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這兩句還妙在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6、尾聯(lián)是否與思鄉(xiāng)有關?
分析:此聯(lián)既是最后一聯(lián),則必須既總結全詩,呼應開頭,又必須要留有余地,讓人讀完后浮想聯(lián)翩,余味無窮。此聯(lián)正是如此。這里寫的是一群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是要經(jīng)過洛陽的啊!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傳說,還是托雁兒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里的人吧。這兩句緊承第三聯(lián)而來,遙應首聯(lián),使全篇都籠罩在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的愁緒中。
四、總結
這是一首情景交融,哲理深刻的好詩,在這堂課的最后,讓我們在隕的美妙音樂聲中,背誦這首詩吧!(該課文封面出現(xiàn),背景音樂是隕的樂曲)
次北固山下說課稿3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的內(nèi)容并背誦全詩。
2.品位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
3.感受中國詩歌的思鄉(xiāng)主題。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王灣,洛陽人,一個生卒年不詳?shù)奶瞥娙耍裉煳覀內(nèi)杂浀盟拿,就是因為他寫下了《次北固山下》這首千古傳頌的詩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以詩傳”啊。
(二)朗讀明義
1.學生自由朗讀。
2.聽老師范讀。
3.作朗讀指導并齊讀。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參照注釋,同桌互譯詩句。
。ɡ蠋熝惨,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投影:
、糯危鹤∷,此指停泊,途中暫時停宿。
、票惫躺剑涸诮窠K鎮(zhèn)江市北,下臨長江。
⑶客路,當指驛道,是旅客來往所走的道路。鎮(zhèn)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舟行”相對應。
、惹嗌剑褐副惫躺健
、尚兄郏撼舜靶。
、示G水:長江。
⑺前:向前航行。
、坛逼剑褐赋迸c岸齊,因而兩岸顯得寬闊,這是春潮初升時的景象。
、惋L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掛之形。
、螝堃梗阂股褮,指天將破曉。夜將盡而未盡的時候。夜將盡時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又因鎮(zhèn)江跟東海相距不遠,故稱海日。
、吓f年:未盡的一年。相對于新年而言,舊年未盡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謂“江春入舊年”。
、袣w雁: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
、燕l(xiāng)書:家書(家信),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詩人有托書于歸雁之意。
5.請一位學生講述詩歌內(nèi)容。
。ㄔ獗3植蛔儯试S想象加工)
。ㄈ└形蚴闱
1.氛圍創(chuàng)設:
古時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chǎn)生故園之思,因此,鄉(xiāng)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同學們能例舉一些學過的寫鄉(xiāng)愁的詩歌嗎?
。ㄈ缋畎椎摹鹅o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2.《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屬于寫景?能說出來這是什么寫作手法嗎?
明確:第四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屬于寫景。先寫景,再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這是詩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寫作手法。
3.前面三句寫景,各有特色,請問你最喜歡哪一句?說說你的感受和理由?
設想:分小組交流各自的感受與觀點,然后請幾位同學登臺講述。以鼓勵為主,尊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世界、多元理解和獨特感受。
參考理解: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綠水指長江。此處加了“外”“前”兩字,將北固山的位置,確定得不能用于別處,可見得旅程介于水陸之間,因此和下聯(lián)“兩岸”“一帆”描寫水陸發(fā)生密切關系。詩人以平實之筆開篇,猶如畫家作畫以前在紙上鋪設的底色,為抒情言志創(chuàng)設出收縮自如的揮灑空間。詩人一落筆寫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顯然這里是詩人的想象,這就隱含了詩人并沒有到達終點,可見旅途是艱辛的,而走得越遠,離家鄉(xiāng)也就越遠,鄉(xiāng)愁也就越濃,這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緣由。此外,這里首句對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詩的要求,也是詩人的匠心獨運,把“青山”和“綠水”分別鑲嵌在詩句中,更顯得色彩明亮,意境優(yōu)美。
、诔逼絻砂堕,風正一帆懸:完全是寫景,其中“平”“闊”“正”“懸”都是詩眼。潮平兩岸即闊,風正一帆正掛著,表明積雪已慢慢融化,因匯集了千山萬壑雪化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之愈發(fā)寬廣,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掛起,第二參照物的切入,使得長江兩岸的距離愈顯闊大。漸漸上漲的江水與恰到好處的正風吹拂二者相合,才有這“風正一帆懸”,句內(nèi)的因果呼應,一是勾勒出壯美的大江行船圖,二是承接首聯(lián)、引發(fā)下聯(lián)的巧妙過渡。江春悄悄闖入舊年,山才會青,水才會綠,才會有“潮平兩岸闊!边@兩句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了江面的景象,構圖精美,意境開闊,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陸地風光有異曲同工之妙
、酆H丈鷼堃梗喝肱f年:“海日”兩句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lián)的作用,這就是說,它跟詩人的鄉(xiāng)愁有關。“生”和“入”的選用的第一妙處,在于詩人把個晝夜更替的壯觀景象與新舊相接的時光荏苒描繪的傳神入化,給人開辟出自由想象的無限空間。“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處,又在于詩人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與“一江春水向東流”相關聯(lián),道出流年似水、歲月暗換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處,又在于詩人把思歸盼歸的鄉(xiāng)情暗暗融入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晝夜更替、新舊相接之時萌發(fā)思歸盼歸的鄉(xiāng)情是自然而然!吧焙汀叭搿倍值牡谒拿钐,還在于詩人借物言志:“海日”能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噴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塹奮力北上,人也應順應天時在一元復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為,只有如此,思歸盼歸鄉(xiāng)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價值。這兩句找到了更高層次的交匯點、碰撞點:天人兩合,物我一理。整首詩才渾然一體,讓人感到此二聯(lián)去掉那一個,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負載詩人此時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這一聯(lián)在此詩中起轉折作用,詩題為“次北固山下”,“次”當“停駐、停泊”講,此聯(lián)剛好寫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趕路,“海日”承上聯(lián)“潮平兩岸闊”而來,“生殘夜”從將盡未盡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舊年”一句寫作者情緒陡轉,眼前景色使作者鄉(xiāng)情陡生,尾聯(lián)“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無奈情緒便很自然的產(chǎn)生。
4.最后一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點名了詩的主題,你是怎么理解這種鄉(xiāng)愁的?
。▽W生各抒己見,自由作答,參考理解要點:古代交通的限制,運用了雁的意象,鄉(xiāng)愁人人有,人的情感歸宿)
(四)拓展達理
1.思鄉(xiāng)是中國文學的主題之一,無數(shù)的鄉(xiāng)愁陪伴著無數(shù)的詩人,同時無數(shù)的詩人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鄉(xiāng)愁詩。鄉(xiāng)愁豐富了我們的情感世界,鄉(xiāng)愁詩豐富了我們的文學世界。思鄉(xiāng)實際上已經(jīng)成了一個“結”,一個套在炎黃子孫身上的“結”。本冊書還選錄了這樣一首詩,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詩人筆下的鄉(xiāng)愁吧。
次北固山下說課稿4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的內(nèi)容并背誦全詩。
2.品位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
3.感受中國詩歌的思鄉(xiāng)主題。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王灣,洛陽人,一個生卒年不詳?shù)奶瞥娙,但今天我們(nèi)杂浀盟拿郑褪且驗樗麑懴铝恕洞伪惫躺较隆愤@首千古傳頌的詩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以詩傳”啊。
。ǘ├首x明義
1.學生自由朗讀。
2.聽老師范讀。
3.作朗讀指導并齊讀。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參照注釋,同桌互譯詩句。
。ɡ蠋熝惨暎瑤椭鷮W生解決疑難)
投影:
、糯危鹤∷蓿酥竿2,途中暫時停宿。
、票惫躺剑涸诮窠K鎮(zhèn)江市北,下臨長江。
⑶客路,當指驛道,是旅客來往所走的道路。鎮(zhèn)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舟行”相對應。
、惹嗌剑褐副惫躺。
、尚兄郏撼舜靶小
、示G水:長江。
、饲埃合蚯昂叫。
⑻潮平:指潮與岸齊,因而兩岸顯得寬闊,這是春潮初升時的景象。
、惋L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掛之形。
⑽殘夜:夜色已殘,指天將破曉。夜將盡而未盡的時候。夜將盡時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又因鎮(zhèn)江跟東海相距不遠,故稱海日。
、吓f年:未盡的一年。相對于新年而言,舊年未盡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謂“江春入舊年”。
、袣w雁: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
、燕l(xiāng)書:家書(家信),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詩人有托書于歸雁之意。
5.請一位學生講述詩歌內(nèi)容。
。ㄔ獗3植蛔,但允許想象加工)
。ㄈ└形蚴闱
1.氛圍創(chuàng)設:
古時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chǎn)生故園之思,因此,鄉(xiāng)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同學們能例舉一些學過的寫鄉(xiāng)愁的詩歌嗎?
(如李白的《靜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2.《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屬于寫景?能說出來這是什么寫作手法嗎?
明確:第四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屬于寫景。先寫景,再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這是詩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寫作手法。
3.前面三句寫景,各有特色,請問你最喜歡哪一句?說說你的感受和理由?
設想:分小組交流各自的感受與觀點,然后請幾位同學登臺講述。以鼓勵為主,尊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世界、多元理解和獨特感受。
參考理解: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綠水指長江。此處加了“外”“前”兩字,將北固山的位置,確定得不能用于別處,可見得旅程介于水陸之間,因此和下聯(lián)“兩岸”“一帆”描寫水陸發(fā)生密切關系。詩人以平實之筆開篇,猶如畫家作畫以前在紙上鋪設的底色,為抒情言志創(chuàng)設出收縮自如的揮灑空間。詩人一落筆寫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顯然這里是詩人的想象,這就隱含了詩人并沒有到達終點,可見旅途是艱辛的,而走得越遠,離家鄉(xiāng)也就越遠,鄉(xiāng)愁也就越濃,這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緣由。此外,這里首句對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詩的要求,也是詩人的匠心獨運,把“青山”和“綠水”分別鑲嵌在詩句中,更顯得色彩明亮,意境優(yōu)美。
、诔逼絻砂堕,風正一帆懸:完全是寫景,其中“平”“闊”“正”“懸”都是詩眼。潮平兩岸即闊,風正一帆正掛著,表明積雪已慢慢融化,因匯集了千山萬壑雪化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之愈發(fā)寬廣,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掛起,第二參照物的切入,使得長江兩岸的距離愈顯闊大。漸漸上漲的江水與恰到好處的正風吹拂二者相合,才有這“風正一帆懸”,句內(nèi)的因果呼應,一是勾勒出壯美的大江行船圖,二是承接首聯(lián)、引發(fā)下聯(lián)的巧妙過渡。江春悄悄闖入舊年,山才會青,水才會綠,才會有“潮平兩岸闊!边@兩句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了江面的景象,構圖精美,意境開闊,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陸地風光有異曲同工之妙
、酆H丈鷼堃,江春入舊年:“海日”兩句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lián)的作用,這就是說,它跟詩人的鄉(xiāng)愁有關!吧焙汀叭搿钡倪x用的第一妙處,在于詩人把個晝夜更替的壯觀景象與新舊相接的時光荏苒描繪的傳神入化,給人開辟出自由想象的無限空間。“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處,又在于詩人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與“一江春水向東流”相關聯(lián),道出流年似水、歲月暗換的人生感悟!吧焙汀叭搿倍值牡谌钐,又在于詩人把思歸盼歸的鄉(xiāng)情暗暗融入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晝夜更替、新舊相接之時萌發(fā)思歸盼歸的鄉(xiāng)情是自然而然!吧焙汀叭搿倍值牡谒拿钐帲在于詩人借物言志:“海日”能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噴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塹奮力北上,人也應順應天時在一元復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為,只有如此,思歸盼歸鄉(xiāng)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價值。這兩句找到了更高層次的交匯點、碰撞點:天人兩合,物我一理。整首詩才渾然一體,讓人感到此二聯(lián)去掉那一個,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負載詩人此時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這一聯(lián)在此詩中起轉折作用,詩題為“次北固山下”,“次”當“停駐、停泊”講,此聯(lián)剛好寫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趕路,“海日”承上聯(lián)“潮平兩岸闊”而來,“生殘夜”從將盡未盡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舊年”一句寫作者情緒陡轉,眼前景色使作者鄉(xiāng)情陡生,尾聯(lián)“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無奈情緒便很自然的產(chǎn)生。
4.最后一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點名了詩的主題,你是怎么理解這種鄉(xiāng)愁的?
。▽W生各抒己見,自由作答,參考理解要點:古代交通的限制,運用了雁的意象,鄉(xiāng)愁人人有,人的情感歸宿)
(四)拓展達理
1.思鄉(xiāng)是中國文學的主題之一,無數(shù)的鄉(xiāng)愁陪伴著無數(shù)的詩人,同時無數(shù)的詩人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鄉(xiāng)愁詩。鄉(xiāng)愁豐富了我們的情感世界,鄉(xiāng)愁詩豐富了我們的文學世界。思鄉(xiāng)實際上已經(jīng)成了一個“結”,一個套在炎黃子孫身上的“結”。本冊書還選錄了這樣一首詩,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詩人筆下的鄉(xiāng)愁吧。
投影: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詩的內(nèi)容表述: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樹蔭里,鴉鵲的聒噪聲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于適應了皎月的刺眼驚擾,先后進入了睡鄉(xiāng)。由于夜深,秋露打濕庭中桂花。明月當空,難道只有詩人獨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嗎?普天之下,有誰不在低回賞月,神馳意遠呢?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
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之感,使人不由會聯(lián)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皹錀f”,主要應該十五夜望月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看到的。因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們也不大可能看到鴉鵲的棲宿;而鴉鵲在月光樹蔭中從開始的驚惶喧鬧(周邦彥《蝶戀花》詞有句“月皎驚烏棲不定”,也就是寫這種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卻完全可能憑聽覺感受出來!皹錀f”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煉,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
“冷露無聲濕桂花”。這是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lián)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你看他選取“無聲”二字,那么細致地表現(xiàn)出冷露的輕盈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之久。而且豈只是桂花,那樹下的白兔呢,那揮斧的吳剛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詩句帶給我們的是多么豐富的美的聯(lián)想。
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第三句才明點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擴大了望月者的范圍。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于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然而,在表現(xiàn)的時候,詩人卻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誰家”,就是“誰”,“家”是語尾助詞,無實義)。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xiàn)得蘊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詩人獨有,別人盡管也在望月,卻并無秋思可言。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情癡,手法確實高妙。在煉字上,一個“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動的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xiàn)得非常委婉動人。
自由問答:你是如何認識中國詩歌的思鄉(xiāng)情感的?
理解參考: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訊的不方便,出外做官或他鄉(xiāng)游玩,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使得那時人們的思鄉(xiāng)意識很濃。鄉(xiāng)情像親情、友情和愛情一樣,是人類自身正常而又獨特的一種情感,但可以這么說,鄉(xiāng)情是放大了的親情,是加深了的'友情,是變化了的愛情。
這種由鄉(xiāng)情而轉變成的鄉(xiāng)愁,時時陪伴著遠離故鄉(xiāng)的中國詩人,于是他們很自然地用筆寫下了一首首感情真摯、纏綿悱惻的思鄉(xiāng)詩歌。這些詩歌超越時空傳達了一種永恒的情感體驗,同時也憑著它們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構成了中國詩歌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2.當歷史的車輪轉到了今天之后,我們有了火車、飛機,有了電話、網(wǎng)絡,我們的神舟五號也順利“上天”了,地球已經(jīng)變成地球村了,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思鄉(xiāng)情感又怎樣呢?有還是沒有?多還是少?淡還是濃?
現(xiàn)在我想讓大家先欣賞一首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寫的現(xiàn)代詩,題目叫做《鄉(xiāng)愁》
投影:
鄉(xiāng)愁
于光中
小時候
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呵
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里頭
而現(xiàn)在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ú宀ビ喙庵械摹多l(xiāng)愁》朗誦)
作者巧妙地借用“距離”讓讀者由遠而近,再由近及遠,遠近間鄉(xiāng)愁畢現(xiàn),遠近間體味出鄉(xiāng)愁的無奈,遠近間主題實現(xiàn),遠近間才真正品味出鄉(xiāng)愁的內(nèi)在。因為本詩真正要表現(xiàn)的不是纏綿悱惻,也不是兒女情長,而是作者一腔的悲壯愛國情懷。
如果沒有四個精練的物象,我們難以感受到鄉(xiāng)愁的存在;如果沒有“距離”我們便無法體味到“鄉(xiāng)愁”的真諦。
《鄉(xiāng)愁》詩美,《鄉(xiāng)愁》中的“距離”使得“鄉(xiāng)愁”更美。
討論:信息社會中的我們還擁有鄉(xiāng)愁嗎?
教師的理解:熱愛故鄉(xiāng)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放大一點,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再放大一點,它同人類的家園也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xiāng),作為祖國的一部分,作為地球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
鄉(xiāng)愁依然存在我們現(xiàn)代人的心中,只不過不像古代那樣,由于條件的限制,而變得單純、狹窄和濃厚,作為現(xiàn)代信息社會中的一員,我覺得應該要樹立“大家鄉(xiāng)”意識,樹立全球意識,樹立人類意識,甚至樹立宇宙意識,讓鄉(xiāng)愁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博大,更加宏偉。
。ㄎ澹┍痴b體味
自由朗讀背誦。
。┩卣棺鳂I(yè)
課外找一首表現(xiàn)思鄉(xiāng)主題的詩,并把它背下來。
【次北固山下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毯下塵土》說課稿06-29
春雨蒙蒙的下說課稿07-07
九年級下《孔乙己》說課稿06-29
《第八次》說課稿06-14
《一次成功實驗》說課稿01-01
二次函數(shù)概念說課稿12-29
《第八次》說課稿06-28
第八次說課稿07-07
《一次成功的實驗》說課稿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