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蘇少版美術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老人與兒童

蘇少版美術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老人與兒童

時間:2024-01-15 08:12:2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少版美術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老人與兒童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蘇少版美術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老人與兒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少版美術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老人與兒童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老人與兒童》,選自蘇少版美術教材第三冊第十七課。

  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介紹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領域。

  小朋友們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間特別親近,經常發(fā)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學生對這些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非常熟悉,創(chuàng)作起來得心應手。同時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滲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教育。(我在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欣賞、比較來討論老人與兒童的特點,根據自己的經歷或想象描繪一幅關于老人與兒童的繪畫作品,從中體驗繪畫的快樂。)

  在本冊教材中,只有本課提醒學生用線描來表現(xiàn)作品。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過于專業(yè)的線描知識可以不作太深入地探討,只要求他們能結合所學的《畫觸覺》中運用不同線條、不同點的結合表達自己的感官感受,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感知能力,運用長短交替、流暢圓潤、粗細不一的線條,充分表現(xiàn)出老人面部的粗糙感和兒童的細膩圓潤感,更深入地學習線條質感的表現(xiàn)知識,也為以后學習專業(yè)線描畫打下基礎。

  1.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①認知目標

  了解老人與兒童不同的年齡特征和運用線條所體現(xiàn)的不同質感來表現(xiàn)出老人與兒童粗糙和細膩的不同外貌特征。

 、诩寄苣繕耍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主探索、運用線描的手法表現(xiàn)出老人和兒童的面部特征及動態(tài)熟悉的生活情景,創(chuàng)作出構圖完整的繪畫作品。

 、矍楦心繕耍

  通過各種感知,觀察,回憶,讓學生感受親情,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的品質。

  2.教學重點:老人和兒童不同特征的刻畫,通過創(chuàng)設老人與兒童在一起的情景,讓學生體驗美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3.教學難點:運用線條所體現(xiàn)的不同質感表現(xiàn)出老人與兒童粗糙和細膩的不同外貌特征。

  4.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范作等

  學生:美術用具,如水彩筆、彩鉛等

  二、說教法

  細致入微的教材分析是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第一步,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又是關鍵所在。

  所以,圍繞以上的重點、難點,并且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認知現(xiàn)狀,本課以營造良好融洽的師生互動氛圍為主線,創(chuàng)設的幾個不同的教學情景為線索,充分動用學生已有生活體驗,不斷采用觀察、比較、啟發(fā)、欣賞、歸納、示范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圖片的比較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自覺性。在觀察老人與兒童不同的外貌特征這一過程中,我采用比較觀察法,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的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探究創(chuàng)作能力。

  三、說學法:

  我認為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完成一張美術作品,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力、探究力、創(chuàng)造力。因此,一堂好課,教法的運用是必要的、學法的指導更是值得推敲。

  造型是視覺藝術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我充分利用學生已學過的用不同點、線表現(xiàn)觸覺的知識,引導學生抓住已學和將學領域中的共性,逐步深入的理解、掌握用不同的線來表現(xiàn)老人與兒童不同外貌的肌理感覺,并通過鼓勵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情景,主動交流,激發(fā)興趣,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自然展開回憶,并采用低齡段小朋友特有的線描表現(xiàn)形式進入美術創(chuàng)作的境界,感受到繪畫的樂趣。

  四、說教學過程:

  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要全方位的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去。

  1、“大家來找茬”游戲導入

  師:下面是我們的游戲“大家來找茬”,小朋友比一比誰的觀察最細致,仔細觀察照片中女孩的臉、頭發(fā)等。一會兒,老師要給大家來一個“超級變變變”。(生:頭發(fā)變白,眼神變暗,牙變黃等)

 。ǘ昙墝W生擁有著無盡的活力和激情,以游戲的方式引起學生興趣。通過模像直觀,讓學生觀察對比年輕人變成老人的圖片,初步了解老年人面部特征。)

  師:對比老奶奶的照片,我們小朋友的臉有哪些特征?小朋友們也可以摸一摸自己的臉,是怎樣的觸覺。

 。▽W生通過對比觀察,認識到兒童的皮膚白白嫩嫩,眼睛大而有神等)

  再由教師總結因為年齡的差異,老人和兒童的臉部特征有所不同。順勢引出本課的課題《老人與兒童》。

  2、探索與發(fā)現(xiàn)(課件展示)

 。1)找一找

  師:找一找,老奶奶的臉上哪些部位的皺紋分布最多! (生:眼睛、嘴巴、臉頰)

  師:分別提問①長在額頭上的皺紋抬頭紋

  ②長在臉頰附近的皺紋表情紋

 、坶L在眼角旁的皺紋魚尾紋

  通過臉部照片皺紋的特寫,讓學生了解到在畫老年人臉部皺紋時不是亂畫的,而是在不同的位置添加相應的皺紋。(教師貼出相應的范圖)

  師:你們看這位老爺爺最近很煩惱,他的頭頂光亮,好像一顆大燈泡!要是在漆黑的夜晚,他可用不著手電筒呢。▽τ诘湍昙墐和,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引起學生注意力,許多學生都開心的笑了,為課堂教學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

  老爺爺?shù)念^發(fā)除了少還有什么特點?(生:變白了)

 。槃菡垖W生聯(lián)系生活回憶爺爺奶奶的發(fā)型,教師貼出范畫。并針對其中一款卷發(fā)提問:為什么老年人會燙卷發(fā),師生共同總結出:因為老年人頭發(fā)少,燙卷發(fā)可以使頭發(fā)看上去變多且美觀、時尚。)

  師:出示小朋友頭發(fā)照片,請學生說出小朋友頭發(fā)的特點黑亮、多等。

  (由此對比出老人與兒童的頭發(fā)也有所不同)

  師:除了頭發(fā)會變白,還有哪些毛發(fā)會變白?(生:胡子,眉毛)

  (利用課件展示老爺爺不同樣式的胡子照片并貼出范畫)

 。2).畫一畫

  師:不知道老師六十歲會變成怎樣的一位老奶奶?(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在課堂中示范是很有必要的,學生在教師的示范中學會運用線條及掌握線條的變化。在示范時,講解與繪畫同步進行,更能使學生掌握兒童和老人用線特點及刻畫他們的重點。)

  邀請兩位小朋友上臺嘗試在老師準備的2張男、女孩面部添加皺紋,也可改變發(fā)型,使其變成老年人。由此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及學習熱情。

  師:出示老年人的站姿(PPT)

 。3).表演和鞏固:

  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請學生思考老年人在過馬路,起床等場景下的行動是怎樣的,小朋友在相同的情景下的行動又是如何。

  現(xiàn)場請兩組小朋友分別表演老年人和小朋友在走路時和起床時的動作。并選出最佳表演獎,獎勵一枚小獎章。

  (模仿秀一是為作業(yè)作鋪墊,讓學生不局限在老人與兒童的面部特征,動態(tài)此時就是更好的結合;

  二是更好地掌握老人與兒童的特征;

  三是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通過模仿表演的形式讓學生了解老年人因為年紀大行動不便走路時彎著腰,手持拐杖;小朋友活潑好動,腰桿挺直。)

 。ǚ懂嬚故荆

 。4).交流想法讓學生回憶并討論和老人在一起時最深刻的趣事,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的品質。

  3、欣賞美術作品,學習繪畫方法。

  水墨作品。如何體現(xiàn)線條的流暢和粗糙。大膽地運用筆墨。

  線描作品。如何用線表現(xiàn)老人和兒童的不同,初步理解線條的幾種質感。

  學生作品。同齡人在繪畫時是如何表現(xiàn)老人與兒童的不同,使得學生感受到自己也是能畫出來的。

  4、教師范畫(范圖)

  展示(先貼范圖再于黑板上畫出老人與兒童的線描圖)

  5、作業(yè)布置

 。1)運用線描的形式,畫出一組老人和兒童在一起的有趣情景

 。2)注意區(qū)別老人和兒童的面部特征及動態(tài)

 。3)根據老人和兒童的特征,利用點、線、色彩裝飾衣服。

 。4)添加有趣的場景如公園、家、馬路等,注意構圖要飽滿,色彩要豐富。

  6、評價反饋

  學生完成作業(yè)后,把作品呈現(xiàn)在作品展示區(qū)內,然后組織群體學生參與評價交流,教師在學生評價時應注意評價方法的引導,盡可能讓學生說,例如:最有創(chuàng)意的是,涂色最均勻的是(。這樣的設計既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美術表現(xiàn)能力和美術欣賞評價能力,又有利于學生生動的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從而獲得成功的愉悅)

  7、總結擴展

  讓學生欣賞多種表現(xiàn)手法,如水粉、雕塑、油畫等表現(xiàn)出的老人與兒童造型,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并在總結中教師強調要關心、愛護老人和兒童,讓世界處處充滿愛,使學生的感情再次得到升華。

  五、板書設計

  《老人和兒童》這一課既要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親情,又要讓學生嘗試用線條的形式表達生活中最熟悉的老人和兒童形象,所以要讓學生帶著情感學習,讓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活動下有效學習,得到最大可能的發(fā)展。

【蘇少版美術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老人與兒童】相關文章:

蘇少版音樂第六冊《開心里個來》說課稿07-12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05-20

二年級美術上冊說課稿11-07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美術說課稿04-26

二年級美術上冊說課稿13篇11-07

三年級蘇版語文上冊教案02-28

《蘇紅的畫》說課稿10-11

湘版美術上冊教學計劃02-14

老蘇坦兒童故事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