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數學說課稿匯總10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50頁的教學內容,這是在三年級上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估算的基礎上來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是通過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來計算的。教材把乘法估算編排在口算整十乘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后面,這樣的安排既能夠使學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夠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估算是《標準》中要加強的計算教學內容。估算在實際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是學生應當掌握的一種重要的計算技能,估算活動對于開拓學生的思維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材把估算方法的應用設置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還列舉了多種估算方法,切實體現了“提倡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改革理念。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我準備從知識、技能和情感三個方面說一說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在積極參與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夠說明估算的思路。
2、能運用乘法估算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
3、給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培養(yǎng)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4、學生體會到估算的必要,增強學生學好估算的信心。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乘法估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過渡語:如何把教材的內容以生動活潑、清楚明了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是重中之重。這涉及到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教法和學法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三、說教法和學法教法:
《課標》中指出,第一學段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應當選擇符合兒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選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選用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素材內容,相信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應該創(chuàng)設運用估算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體會估算的意義,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學中,還要鼓勵學生探索和嘗試不同的估算方法,發(fā)展學生靈活運用不同計算策略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開拓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法:學生在輕松、開放的課堂氣氛紅,積極參與到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索適合自己的估算方法,開展組員間的合作學習和交流,實現智慧的碰撞,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能夠在思考和探究中學習到估算的不同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互相交流中共同進步。教師的“教”將要做到: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鼓勵探索、引導發(fā)現;學生的“學”才能做到:勇于嘗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發(fā)展。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習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系時,學生對學習才會產生興趣。因此,本節(jié)課在探索新知識之前,創(chuàng)設了去超級市場購物的情境。同學們,下午我們將會舉行一個聯歡會,我們還要買很多很多水果,讓我們一起去超市購物吧!今天特價:柚子每個3元。假如要買21個,大約要花多少元錢?
這是學生以往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是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來進行估算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使學生對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點進行了復習,也為新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還讓學生熱情地投入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積極參與問題的解決,從而順理成章地過渡到新知識的探索。假如有350名同學參加聯歡會,這個小禮堂能坐得下嗎?在實際生活當中,像這樣的問題我們也不需要它的實際數據,可以運用估算的方法算出它的大概數據就行了。現在就讓我們估一估350名同學能不能坐得下?這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估算的必要性。
。ǘ┨剿餍轮。
葉圣陶先生說過:“當教師就像幫助小孩走路一樣,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币虼,我在教學中只在關鍵處啟發(fā)、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已有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經驗會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進行估算,我估計學生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不成問題,我運用知識遷移這個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在積極主動參與中領悟到乘法估算的方法。
1、獨立思考,想一想你會怎樣估算?
2、然后小組交流自己的估算策略。
鄭毓信教授曾經這么說過:“沒有經過個體深思而匆忙展開的討論如無源之水,表達的見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備深度,更談不上個性和創(chuàng)見。”我們的課堂需要靜思默想,表面的熱鬧只會掩蓋學生的思維,學生有自己想才會有交流的欲望。因此,合作交流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
3、讓學生匯報估算方法,并引導說出估算思路。(一邊展示算法,一邊小結估算方法。)
我估計學生會出現這樣的幾種估算方法:把兩個因數看作與他們接近的整十數,再用口算確定他們積的范圍。
、18×22≈400(個),20,20把其中一個因數看作與他們接近的整十數,再用口算確定他們積的范圍。
②18×22≈440(個),20。
、18×22≈360(個),20。
當學生說出估算思路時,老師可以及時適當進行賞識性的表揚。與此同時,教師對各種估算方法都不急于評價,而是積極引導學生采用多種算法。在劉兼教授的.訪談錄中,曾經有這么一句話:在提倡算法多樣性的同時,老師要不要提出一種最好的解法呢?所謂最好的方法,要和學生的個性結合起來,沒有適合全體學生的方法。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都是獨特的,我們要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不能以一個或一批學生的思維準則來規(guī)定全體學生必須采用的所謂最好的方法。因此,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這樣不僅尊重了學生個性的思維方法,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探究新知后,我安排有層次性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估算方法,培養(yǎng)估算意識,增強估算信心。
。ㄈ╈柟烫岣摺
1、基本練習“學以致用”,學習新知識后的練習是學生內化知識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鞏固估算方法的環(huán)節(jié)。出示“做一做”,教材第59頁。
A、看圖并獨立完成,選用自己喜歡的估算方法。
B、完成后請與同桌互相說說估算策略。讓學生將所學的新知識及時反饋,鞏固了估算方法。
2、提高練習如果脫離了豐富多彩的背景材料,學習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基本練習后我把提高練習設置在情境之中,讓學生在具體生活情景中靈活運用乘法估算,提高估算能力。(教材第61頁,7、8題)用生動活潑的動物園圖片把學生帶進動物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估算,再在小組內進行介紹。在這道練習中,學生可能會遇到這樣的難點:“1分鐘”與所給條件的單位名稱不一致,老師在這關鍵處應及時提醒學生。第8題的練習比第7題更深一個層次,文字中沒有把數學信息列舉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圖中找數學信息。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數學信息的能力,還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設置“玩”的環(huán)節(jié)是針對兒童這一特點及教學目的所考慮的。學生在游戲競賽中表現自己,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同時估算技能得到提高。估算搶答比賽,以組為單位,答對一題獎一個蘋果,答錯一題倒扣一個蘋果。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寓練習于游戲之中,學生將會帶著激情參與活動,估算能力得到再一次的提高。
3、開放練習。
開放性的問題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能力展現的空間,更能照顧到全班每一個學生。乘法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經常使用,而且呀!估算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F在就請同學們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編一道乘法估算的應用題。這樣的設計,使學生感到“課雖盡,而意無窮!庇兄趯W生繼續(xù)保持學生的興趣,增強估算意識,感受到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ㄋ模┳晕以u價。
這節(jié)課你學得高興嗎?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參與總結,既便于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享受成功的喜悅。
(五)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寫一篇與乘法估算有關的數學日記。小結本節(jié)課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充分認識估算的意義,掌握乘法估算的多種方法,并能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喜歡了估算。在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充分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習興趣高漲,積極投入到探索之中,在合作交流中獲得共同發(fā)展。課堂就像廣闊的天空,每個學生能在這片天空中領略乘法估算的無窮奧妙。
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80的內容: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學生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已經比較熟悉了,本冊教學分數加、減法和分數乘、除法時,已出現過一些兩步的混合運算式題。本課時是在此基礎上,教學計算三、四步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因此教材在講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沒有再詳細說明運算順序,而是直接說明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然后結合例1,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并讓學生自己計算出結果。掌握好這部分的內容將對今后學習分數與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及其應用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新課標的要求,針對這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步驟能正確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細心檢查等良好學習習慣。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計算聯系向學生滲透運算的邏輯性,相互影響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學習。
三、說重、難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正確計算,其中含帶分數的乘、除法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四、說教法、學法
圍繞以上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以探究研討法為主,形成一種多向交流的課堂氛圍。以講、扶放的形式進行教學,其中又將算理的講解與學生自主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采用這種教學方法,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傳授知識、又培養(yǎng)能力。
學生通過計算練習,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互評活動,完善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尋求解題的多種有效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我分四大程序進行教學
一、復習準備、導入新課
1、 出示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題,讓學生回憶說說運算順序。強調積、商可以同時脫式計算。
2、 計算 ,計算后引導學生觀察,寫成一個綜合算式 。與準備題比較有何不同,從而揭示課題并板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明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所學過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相同。以舊知喚新知,促進知識遷移。有助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深化理解,形成一定的技能。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對例1的教學,我大膽采用讓學生自主探究、嘗試解題。六年級的教學內容大多缺乏趣味性,想讓學生激情洋溢地投入到學習中,需要學生自身感興趣。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足以見興趣的重要性。六年級的學生喜歡挑戰(zhàn),喜歡自己嘗試解決問題后獲得成功的喜悅,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探究解決例題便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學生做完后反饋交流,指名一學生口答運算過程(教師板書)。引導學生通過看、想、算、查四個步驟進行練習。一看,看清題中的數和運算符號;二想,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樣計算更合理簡潔;三算,書寫格式正確,認真計算;四查,一步一回頭,算一步查一步。值得一提的是在試一試練習中除要求學生按以上四步驟解題外還鼓勵學生互相檢查。整個過程中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在計算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學生積極性很高。我們知道數學知識豐富多彩,有時又錯綜復雜。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計算中做到細心檢查是至關重要的。按這四個步驟解題就可以大大降低學生的出錯率。學生互相檢查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給學生之間的數學交流提高較大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都有機會體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同時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練習反饋、鞏固升華
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熟練地正確計算,所以我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以下不同層次的練習。肥城教育網社區(qū) y1P
1、 基本練習 通過做書本中一些同例題相仿的試題,讓學生整理自己的思考過程,從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學會正確解題。通過互評互說,發(fā)展其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 提高性練習 例如四步計算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題、應用題等,加大難度,從不同程度練習提高。
四、總結質疑、課外延伸
引導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總結質疑,體驗學習的成功感,增強自信心,激勵學生學好數學。(布置課后作業(yè))
在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力圖貫穿著教育的兩到思想,即主體性與活動性,教師提供充分的時間、空間和條件讓學生思考、解題、交流互評。學生即有外顯的交流活動,又有內隱的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我不僅重視知識與技能,更關注學生的情感,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學生的思維活了!情感豐富了!合作意識也增強了!
數學說課稿 篇3
今天我們在培訓中心大廳聽了來自××縣的××老師的一節(jié)錄像課《抽屜原理》。抽屜原理這節(jié)課不同于六年級其他課型,與前后知識點沒有聯系,比較孤立。抽屜原理也很抽像,對于師生而言,這節(jié)課比較難上!痢晾蠋熓峭ㄟ^幾個直觀例子,借助實際操作,向學生介紹“抽屜原理”的,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加以“模型化”,并會用“抽屜原理”加以解決。
××老師上的《抽屜原理》一課雖然樸實,但是結構完整,過程清晰,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自主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在觀察、猜測、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中初步了解“抽屜原理”,并學會了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優(yōu)點:
1.本節(jié)課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采用自己的方法證明:把4支筆放入3個杯子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杯子中至少放進2支筆。然后交流活動,為后面開展教學活動做了鋪墊。此處注意了從最簡單的數據開始擺放,有利于學生觀察理解,有利于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在有趣的類推活動中,引導學生得出一般性的結論,讓學生體驗理解最基本的“抽屜原理”:當物體個數大于抽屜個數是,一定有一個抽屜放進了2個物體。這樣的教學過程,從方法和知識層面對學生進行了提升,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類推能力,形成比較抽象的數學思維。
2.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在抽屜原理的推導過程中,至少是商+余數,還是商+1個物體放進同一個抽屜里。讓學生互相爭辯,在由學生驗證,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抽屜原理。
3.注意滲透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并在游戲中深化知識。課前教師設計了一組簡單真實的`生活情境:讓一名學生在去掉了大小王的撲克牌中,任意抽取5張。老師猜,總有一種花色的牌有2張。學完抽屜原理后,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釋這一現象,有效的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換源于生活”的理念。
建議:
1、3個杯子放4支筆時說的基本原理在后面不適用,教師應該強調。
2、在得出抽屜原理后應該讓學生多加練習并加以說明。
3. 應該不斷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魅力。
“抽屜原理”的建立是學生在觀察、操作思考、推理的基礎上理解和發(fā)現的,學生學的積極主動。老師上的比較扎實,是一節(jié)好課。
數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本節(jié)教材是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冊第三單元《圓柱、圓錐和球》中《圓錐體積》的第一課時。教學內容為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例1、例2,相應的“做一做”及練習十二的第3、4、5題。
2、本節(jié)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圓柱體積計算及其應用和認識了圓錐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課時內容。讓學生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有利于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打下基礎。教材按照實驗、觀察、推導、歸納、實際應用的程序進行安排。
3、教學重點:能正確運用圓錐體積計算公式求圓錐的體積。
教學難點: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4、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學會運用圓錐體積計算公式求圓錐的體積;
。2)能力方面:能解決一些有關圓錐的實際問題,通過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實驗,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觀察比較能力;
。3)德育方面:通過實驗,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內在聯系,滲透轉化思想,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的團隊精神。
5、教具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一對,與圓柱等底不等高的圓錐一個,與圓柱等高不等底的圓錐一個。
學具準備:讓學生分組制作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若干對,一定量的細沙。
二、說教法: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過:“教學不是把學生當成圖書館,而要培養(yǎng)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睂W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通過自身的實踐、比較、思索,才能更加深刻地領略到知識的真諦。因此,我在設計教法時,根據本節(jié)幾何課的特點,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采用以下幾種教法:
1、實驗操作法。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系!币虼,我在學生已經認識圓錐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實驗,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用空圓錐盛滿沙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圓柱中,發(fā)現“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利用實驗法,為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公式發(fā)揮橋梁和啟智的作用,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從而逐步從具體的操作過渡到內部語言。
2、比較法、討論法、發(fā)現法三法優(yōu)化組合。
幾何知識具有邏輯性、嚴密性、系統(tǒng)性的特點。因此在做實驗時,我要求學生運用比較法、討論法、發(fā)現法得出結論:“圓錐的體積等于與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然后再讓學生討論假如這句話中去掉“等底等高”這幾個字還能否成立,并讓學生用不等底等高的空圓錐、空圓柱盛沙做實驗,發(fā)現有時裝不下,有時不夠裝,有時剛好裝滿,得出結論:不是所有的圓錐體積都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加深了“等底等高”這個重要的.前提條件。
三、說學法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是新世紀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新課程標準還強調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因此我在講求教法的同時,更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1、實驗轉化法。
有些知識單憑解說是無法讓學生真正理解的,只有通過實驗,反復操作,才能深刻領悟其中的內在奧秘。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我著重從三個方面進行引導:首先,讓學生做好操作的準備,也就是各自準備好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一對,一定量的沙;其次,告訴他們操作的方法步驟和注意點;第三,引導學生在操作中比較、發(fā)現、總結。這樣通過實驗操作推導得出圓錐的體積公式,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比較、交流合作、概括歸納等能力。
2、嘗試練習法。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北竟(jié)課在教學兩道例題時,讓學生嘗試自己獨立解答,挖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程序:
1、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1)看圖說出圓錐的底面和高。
。2)一個圓柱體零件,底面積是6.28平方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這兩道題是復習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體積公式及其應用,為新知遷移做好鋪墊。
2、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數學說課稿 篇5
1.教材分析
1-1教學內容及包含的知識點
(1)本課內容是高中數學第二冊第七章第三節(jié)《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的最后一個內容
(2)包含知識點: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和兩平行線的距離公式
1-2教材所處地位、作用和前后聯系
本節(jié)課是兩條直線位置關系的最后一個內容,在此之前,有對兩線位置關系的定性刻畫:平行、垂直,以及對相交兩線的定量刻畫:夾角、交點。在此之后,有圓錐曲線方程,因而本節(jié)既是對前面兩線垂直、兩線交點的復習,又是為后面計算點線距離(在直線和圓錐曲線構成的組合圖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見,本課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1-3教學大綱要求
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1-4高考大綱要求及在高考中的顯示形式
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在近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線和圓錐曲線構成的組合圖形為背景,判斷直線和圓錐曲線的位置或構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絕對值,直線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教學目標
(1)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導過程,能用公式來求點線距離和線線距離。
(2)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思維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認識事物之間相互聯系、互相轉化的辯證法思想,培養(yǎng)學生轉化知識的能力。
(4)滲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學生的智慧獲得,又注重學生的情感發(fā)展。
確定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xxxx年4月第一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高考考試說明》(xxxx年)
1-6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確定依據:由本節(jié)在教材中的地位確定
(2)難點: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的推導
確定依據:根據定義進行推導,思路自然,但運算繁瑣;用等積法推導,運算較簡單,但思路不自然,學生易被動,主體性得不到體現。
分析“嘗試性題組”解題思路可突破難點
(3)關鍵:實現兩個轉化。一是將點線距離轉化為定點到垂足的距離;二是利用等積法將其轉化為直角三角形中三頂點的距離。
2.教法
2-1發(fā)現法:本節(jié)課為了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思維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使老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夠愉快地自覺學習,通過學生自己練習“嘗試性題組”,引導、啟發(fā)學生分析、發(fā)現、比較、論證等,從而形成完整的數學模型。
確定依據:
(1)美國教育學家波利亞的教與學三原則:主動學習原則,最佳動機原則,階段漸進性原則。
(2)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辯證法思想。
2-2教具:多媒體和黑板等傳統(tǒng)教具
3.學法
3-1發(fā)現法: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學生經過練習、觀察、分析、探索等步驟,自己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比較論證后得到一般性結論,形成完整的數學模型,再運用所得理論和方法去解決問題。
一句話:還課堂以生命力,還學生以活力。
3-2學情:
(1)知識能力狀況,本節(jié)為兩線位置關系的最后一個內容,在這之前學生已經系統(tǒng)的學習了直線方程的各種形式,有對兩線位置關系的定性認識和對兩線相交的定量認識,為本節(jié)推證公式涉及到直線方程、兩線垂直、兩線交點作好了知識儲備。同時學生對解析幾何的實質中,用坐標系溝通直線與方程的研究辦法,有了初步認識,數形結合的思想正逐漸趨于成熟。
(2)心理特點:又見“點到直線的距離”(初中已學習定義),學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詢動機由此而生。
(3)生活經驗: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的點線距隨處可見,怎樣將實際問題數學化,是每個追求成長、追求發(fā)展的學生所渴求的一種研究能力。豐富的課堂數學活動能夠讓他們真正參與,體驗過程,錘煉意志,培養(yǎng)能力。
3-3學具:直尺、三角板
3.教學程序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景(三分鐘)喚醒舊知師:“距離產生美”。昨天我與**同學相隔遙遠,彼此毫無感覺,今天的零距離蕩漾著親切,卻少了想象的空間,看來把握恰當的距離才能感知美好。
(1)你有什么辦法能得到我(A點)和**同學(B點)之間的距離?
生:思考,回答。
(2)“形缺數時難入微”。(1)中的各種辦法中哪個較好?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生:比較,回答。
教學機智:針對學生的回答,老師進行引導。老師進行鋪墊、遞進,或深入、拓展。
師:由此看來,兩點間距離公式成為解決該問題的首選。讓我們一鼓作氣,繼續(xù)努力。提問一:還原學生的數學現實,誘發(fā)動機,樂于參與。
提問二:既可點燃數形結合的思想,又可喚醒兩點間距離公式。
根據認識發(fā)展理論,學生認知結構的發(fā)展是在其認識的過程中伴隨同化和順應的.認知結構不斷再建構的過程,達到以舊悟新的目的。(1)(2)兩問的解決為后繼知識作好了鋪墊。
4.教學評價
學生完成反思性學習報告,書寫要求:
(1)整理知識結構
(2)總結所學到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
(3)總結在學習過程中的經驗,發(fā)明發(fā)現,學習障礙等,說明產生障礙的原因
(4)談談你對老師教法的建議和要求。
作用:
(1)通過反思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反思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思維內化,知識深化和認知牢固化的一個心理活動過程。
(2)報告的寫作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
(3)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缺陷,思維障礙,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自己的教法的滿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時調整,及時進行補償性教學。
5.板書設計
(略)
6.教學的反思總結
心理歷練,得意之處,困惑之處,知識的傳承發(fā)展,如何修正完善等。
數學說課稿 篇6
各位老師、評委:
大家好!
我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選自人教版八年級數學第十八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勾股定理我將從以下這幾個方面進行本節(jié)課的闡述:
一、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指導以及教學過程設計
下面請大家和我共同走進教材,看第一部分內容 – 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數學第十八章第一節(jié)第一課時內容,勾股定理是學生在已經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關性質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中學數學幾個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個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數量關系,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據之一,在實際生活中用途很大。勾股定理的發(fā)現、驗證和應用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它在理論上占有重要地位,學好本節(jié)至關重要。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結合八年級學生實際水平、認知特點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勾股定理的由來,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能夠靈活地運用勾股定理及其計算。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歸納-驗證"的數學過程,并從中體會數形結合及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介紹我國古代在研究勾股定理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與熱愛祖國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
三、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勾股定理的發(fā)現、驗證和應用。
難點:是用拼圖方法、面積法證明勾股定理
四、教法和學法
教法指導:
數學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思維,發(fā)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要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 針對八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心理特征,本節(jié)課采取自主探究發(fā)現式教學,這種教學理念反映了時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操作、歸納,理解定理,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獲得新知的成功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生鉆研新知。并利用教具與多媒體進行教學。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 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 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我采用了如下的學法指導:
學法指導:
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討式學習方式,讓學生思考問題,獲取知識,掌握方法,借此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通過以上的教材分析,教法和學法的指導,相信大家已建立起本節(jié)課的知識框架,下面就來看以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設計:
五、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心理,對于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流程圖:
一、讀一讀,引入勾股定理
二、議一議,探索勾股定理
三、拼一拼,驗證勾股定理
四、練一練,應用勾股定理
五、談一談,總結勾股定理
一、讀一讀,引入勾股定理
首先,出示兩幅圖片,第一幅圖片配上文字說明(引出勾股定理這一課題)。簡單介紹勾股定理的歷史,圖片不僅給學生帶來美感,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產生學習的渴望,振奮精神投入到課堂之中。第二幅圖片為20xx年在我國北京召開的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場景,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大會的會徽,為著名的趙爽弦圖。這樣的導入富有科學特色和濃郁的數學氣息,激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在學生傾聽歷史,欣賞趙爽弦圖的過程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讓他們充分體會到我國古代在數學研究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議一議,探索勾股定理
接著講述畢達哥拉斯到朋友家做客的故事,通過講述畢達哥拉斯的故事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探究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然后提出三個問題,讓學生沿著畢達哥拉斯的足跡去探尋勾股定理。問題一:在圖中你能發(fā)現那些基本圖形?同學可以發(fā)現等腰直角三角形。問題二:與等腰直角三角形相鄰的正方形面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同學通過直接數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個數可以得出A的面積加上B的面積等于C的面積。從而得到。緊接著拋出第三個問題:由此你可以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邊存在著一種怎樣特殊的數量關系嗎?同學可以很快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問題是思維的起點",通過層層設問,引導學生發(fā)現新知。等腰直角三角形三邊具有這樣的特殊關系,那么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呢?最后探索出勾股定理。
三、拼一拼,驗證勾股定理
教師引導學生按照要求進行拼圖,觀察并分析;這時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人人參與的效果,接著全班交流。先有某一組代表發(fā)言,說明本組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組作評價和補充。教師及時進行富有啟發(fā)性的點撥,最后,師生共同歸納,形成一致意見,最終解決疑難,此時,老師發(fā)放勾股定理拼圖模具,讓同學試試看,能不能仿照上面的.例子,利用手中的紙質模具拼一拼,拼出一個規(guī)則圖形,使得它的面積能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表示。當學生利用紙質模具拼出之后,進行拼圖,此時可以進行分組合作互相協助。相信同學在老師的指導和互相幫助之下,可以很快的拼出趙爽弦圖和畢達哥拉斯用來證明勾股定理的圖形。通過這些實際操作,學生能夠進一步加深對數形結合的理解,拼圖也會產生感性認識,也為論證勾股定理做好準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并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分組討論,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練一練,應用勾股定理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了分組打擂,闖關的游戲,采取小組內合作交流,小組間公平競爭的方式,小組的成果在全班展示,有一人代表小組到臺前展示、板演、說明。師生共同評價,以加深對例題的理解與運用。針對例題再次出現鞏固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對練習中出現的情況可采取互評、互議的形式,在互評互議中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全班討論的形式予以解決,以此突出教學重點。
五、談一談,總結勾股定理
讓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是什么,讓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小結,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引導學生對知識要點進行總結,梳理學習思路。
本課意在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樂學氣氛,優(yōu)化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間的合作,營造一種學生敢想、感說、感問的課堂氣氛,讓全體學生都能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教學活動,在學習中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六、靜一靜,欣賞勾股定理
讓學生從這組圖片當中進一步感受勾股定理神奇、美妙、美麗,課堂教學中動靜結合,以免引起學生的疲勞。
七、分層作業(yè),鞏固創(chuàng)新。
.針對學生認知的差異設計有層次的作業(yè),既能鞏固知識,有使學有余力的學生獲得最佳發(fā)展。
本課意在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樂學氣氛,我始終面向全體學生,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預設是生成的基礎,通過我課前充分的預設,這節(jié)課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數學說課稿 篇7
永勝小學栽種54棵樹苗的任務交給2個小隊,第一小隊和第二小隊栽種棵數的比是5:4,兩個小隊各栽多少?(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根據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意圖:例題是從分物的角度進行按比分配的,在實際生活中除了分物還有調制試劑,所以第一道練習題是從配試劑的角度呈現的,引導學生看懂稀釋瓶,其中有一個1:1,在交流中讓學生認識到1:1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特殊的按比分配;第二道題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是三個數的比,首先學生嘗試的寫出三個數的'化簡比,再進行組內交流,比較三個數的連比與兩個數的聯系,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其對按比分配有更深的認識
數學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分析
《圖書館》是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節(jié)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運用“湊十法”進行一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進位加法,并且在本學期第三單元學會了運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不進位的兩位數加法。在本節(jié)課中,要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列豎式的方法計算進位加法,了解 “滿十進一”的計算規(guī)律,這對于他們以后學習筆算加法非常重要。因此對豎式的寫法,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指導;谶@些理念,本課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在豎式計算中,知道“滿十進一”的運算規(guī)律。。
2、探索適合于自己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交流,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學會與他人積極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
4、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運用“滿十進一”的規(guī)律正確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教學難點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學生的認知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思維活躍、表現欲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已有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知識作基礎,對豎式有簡單的了解,在前面的學習中已有過練習。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對計算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些都是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
三、說教法與學法分析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規(guī)律特點,我采用了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方法手段,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也是我們在“激趣導學”課題研究中大力倡導的。因此本課我采用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運用大量的活動、討論、比賽等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注重運用引導法、觀察法、討論法等方法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主動探究算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根據小學一年級兒童的特點以及本課的特點,把本節(jié)課學生的學法定格為:自主探究法、討論學習法等。
四、說教學過程分析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開課之初,我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設計了讓學生過二關才能到圖書館去看看的情境,使得學生都想當勇敢的闖關者,激發(fā)了學生挑戰(zhàn)知識的欲望,并為學習新知作好了鋪墊,使課堂有了良好的開端。
(2)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在這一部分內容中,首先我利用“圖書館”這一情境圖進行新舊知識鏈接,可以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實際這一原則。然后,在探討算法中,我設置了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自己獨立思考算法,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感受探索的樂趣,品嘗成功的快樂。第二步是在組內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給學生充分探索、思考、動手、動口、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第三步讓學生在全班交流,培養(yǎng)學生表達、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我特別注重了列豎式的計算方法,學生已經學會列豎式計算兩位數不進位加法,有的學生甚至已經有列豎式計算進位加法的知識儲備,所以當學生提出可以列豎式計算時,我就先讓學生試著列豎式計算,自己講解計算方法,然后教師再強調“滿十進一”的計算法則。
。3)暢談收獲、總結學法。
在小結中,不僅讓學生談自己的收獲,而且還評價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這樣做不僅歸納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提高學生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自信心,找準了自身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本節(jié)課緊緊圍繞本次研究主題“激趣、導學”,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學習內容,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算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各種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也可以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以及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圓的有關知識的。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圓、了解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教材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也進入了一新的領域。因此,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周圍事物的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后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在同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使學生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2.技能目標:
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圓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當中。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由于教材并沒有給圓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主要是通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使學生感知并了解圓的基本特征,因此“感知并了解圓的基本特征和用圓規(guī)畫圓”就成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在認識圓的特征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感知來理解其中許多的概念,因此“認識圓的特征,畫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圓”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四、說學情
本班上共有84名同學,其中有少數同學的成績較差,他們上課時不愛聽課,也不知道怎樣學習,平時很少舉手回答問題的了。但班上象徐小紅、徐港新、徐煥這樣的學生還是有幾位的,他們在班上的表現還是可以的,一般情況下,都能回答教師提出的一些問題,有時,較難的也有個別學生也能答出來。我在教學時,注重鼓勵和表揚學生,有時也給予批評。我盡量做到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結果,讓他們有思考的空間。
五、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jié)課將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發(fā)現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從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如下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
六、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調查
1.《圓的認識》課前學習調查。
(1)你已經知道了圓的那些知識?還學會了什么?
(2)怎樣使用圓規(guī)畫圓?有什么技巧?
(3)圓與其它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
(4)圓有什么特征?
(5)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圓?你能解釋為什么用?
(6)關于圓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設計說明“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從學生不會、不了解、不知道的地方入手教學,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體現了教師的教師的教因為需要教。】
。ǘ┱J識圓的特征
1.認識曲線圖形:教師閉眼徒手畫一條不封閉的曲線。
這是圓嗎?最不像圓的在哪里?
2.探索圓的特征。
。1)整體把握曲線圖形。
我們常采用“對比、比較”的方法探索特征。你能想起那些平面圖形?
把這些圖形進行分類,你會如何分類?為什么?
。2)出示一組組合圖形:圓里面內接一個最大的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正十二邊形。
(3)猜想:每個正多邊形的中心點到角頂點的線段長度有什么特點?
。4)動手驗證猜想:正多邊形的中心點到每個角的頂點距離一樣嗎?分別有幾條相等的線段?
(5)學生逐一匯報,教師引導思考“正多邊形的變數不斷增加,你發(fā)現了什么?”正多邊形的變數不斷增加,正多邊形越來越逼近圓形,但是,正多邊形內相等的線段數是有限的,而圓從圓上到圓心相等的線段數是無限。
【設計說明:從一維空間到二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溝通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型的聯系,加深對各自特征的認識,為概括圓的特征打下知識基礎!
(6)歸納圓的特征:
3.認識圓形的各部分名稱:
板書:圓心半徑直徑
4.認識“圓,一中同長也”:
對于圓人們很早就開始研究了,春秋時期的墨子就在《墨經》記載“圓,一中同長也”,一中指的是?同長呢?什么叫做直徑?這一認識比其他國家早了1000多年。
5.小結:圓有什么特點?叫什么圓?
【設計說明:在猜想、驗證、推理的數學過程中,概括出圓的特征,通過對墨子于圓的論述介紹,加強數學文化教學,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畫圓
1.圓規(guī)是不是可以畫出一個圓?請用圓規(guī)試著畫一個圓,并標注出各部分名稱。
介紹圓規(guī):兩腳距離等于圓的什么?
2.特殊畫圓方法。
【設計說明:動手畫圓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數學技能,通過教學直觀演示,學生練習,逐步掌握使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四、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聯系
剛才用對比的方法找出了圓的特點,事物之間往往存在著聯系,用聯系的眼光看,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有聯系嗎?
【設計說明;對于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對比,使學生認識曲和直的相互關系,增強思辨意識!
五、立體圓形。認識球體圓和平面圓!驹O計說明:完成從一維空間、二維空間再到三維空間的空間建構過程。】
數學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概率是高中數學的新增內容,它自成體系,是數學中一個較獨立的學科分支,與以往所學的數學知識有很大的區(qū)別,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而且對思維能力有較高要求,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節(jié)內容在本章節(jié)的地位:《條件概率》(第一課時)是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選修2—3第二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它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鞏固古典概型概率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為研究相互獨立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教學重點是條件概率的定義、計算公式的推導及條件概率的計算;難點是條件概率的判斷與計算;教學關鍵是數學建模。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掌握條件概率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思想方法目標——歸納、類比的方法和建模思想
能力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根據這兩年高考改卷的反饋信息,考生在概率題的書面表達上丟分的情況是很普遍的,因此本節(jié)課還想達到:
表達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的嚴謹和簡潔
個性品質目標——培養(yǎng)學生克服“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講而不會”的困難,提高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法
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為了體現以生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采用引導發(fā)現法、分析討論法的教學方法,通過提問、啟發(fā)、設問、歸納、講練結合、適時點撥的方法,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層層展開,讓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使他們“聽”有所“思”,“練”有所“獲”,使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融為一體。
四、學法
以建構主義為指導,采用以啟發(fā)式教學為主,同時結合師生共同討論、歸納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為課堂設計了:
、賱(chuàng)設情景——引入概念
②類比推導——得出公式
、塾懻撗芯俊獨w納方法
、芗磿r訓練——鞏固方法
、菘偨Y反思——提高認識
、拮鳂I(yè)布置——評價反饋
六個層次的學法,它們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五、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概念
首先引入兩個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實例1】3張獎券中只有1張能中獎,現分別由3名同學無放回地抽取,最后一名同學抽到中獎獎券的概率是多少?若第一個同學沒有抽到中獎獎券,則最后一名同學抽到中獎獎券的概率是多少?
【實例2】有5道快速搶答題,其中3道理科題,2道文科題,從中無放回地抽取兩次,每次抽取1道題,兩次都抽到理科題的概率是多少?若第一次抽到理科題,則第二次抽到理科題的概率是多少?
每個實例有兩個問題組成,后一個問題多一個限制條件,教師引導學生對比兩個實例中前后問題的區(qū)別和聯系,概括出條件概率的定義。
由于判斷事件的類型對選擇概率公式起著決定性影響,因此在引入定義后讓學生再做一組判斷題練習以鞏固對定義的理解。
【練習】判斷下列是否屬于條件概率
、薄⒃诠芾硐抵羞x1個人排頭舉旗,恰好選中一個的是三年級男生的概率
、、有10把鑰匙,其中只有1把能將門打開,隨機抽出1把試開,若試過的不再用,則第2次能將門打開的概率
、、某小組12人分得1張球票,依次抽簽,已知前4個人未摸到,則第5個人模到球票的概率
、、兩臺車床加工同樣的零件,第一臺的次品率未0.03,第二臺的次品率為0.02,兩臺車床加工的零件放在一起,隨機取出一個零件是發(fā)現是次品,則它是第二臺機床加工的概率是多少?
、怠⑾渥永镅b有10件產品,其中只有一件是次品,在9件合格品中,有6件是一等品,3件二等品,現從中任取3件,若取得的都是合格,則僅有1件是一等品的概率
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能準確區(qū)分條件概率與一般概率。
【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用數學”數學說課稿03-09
數學樂園說課稿11-12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數學廣角》說課稿06-27
數學統(tǒng)計說課稿07-02
數學活動說課稿07-09
《數學樂園》說課稿07-09
數學說課稿11-05
數學說課稿03-25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