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

時間:2022-01-10 20:34:3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科學說課稿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科學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科學說課稿3篇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 篇1

  設計意圖:

  很多家長在與我們交換意見的過程中,常常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就餐時,喜歡用勺,不喜歡用筷子,或不會用筷子,而科學證明,長期使用筷子會對幼兒小手肌肉的發(fā)育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促進大腦相應功能區(qū)的完善和發(fā)展,家長很希望老師能說服孩子多用筷子,因為孩子們最聽老師的話。為此,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設計這個科學實踐活動,目的在于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筷子的用途,在游戲活動中獲得樂趣,從而喜歡并正確使用這一工具。

  活動目的:

  1、了解筷子的產(chǎn)生及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獨特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嘗試使用筷子進行各種實踐和游戲活動。

  3、培養(yǎng)幼兒小手肌肉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副筷子,一個不銹鋼小碟子。事先按6個一組分好后放入大托盤中并用餐巾布遮蓋起來。

  2、每6名幼兒分為一個小組,每組一個不銹鋼水果盤,放入煮熟的五香胡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3、錄音機一臺,活潑歡快的兒童樂曲磁帶一盒。

  活動重、難點:幼兒正確操作筷子,并用筷子開展各種活動。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我給大家講個謎語,大家猜猜是什么。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jīng)過,酸甜苦辣一起嘗,猜一樣日常生活用品。 幼:筷子。

  師:是的,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筷子,(出示筷子)它可是我們中國古代人的發(fā)明,那時的人們用竹子削成這樣的兩根細竹棍,一頭細,一頭粗,開始人們稱它為“箸”,后來又叫筷子,別小看這一雙細細的筷子,無論面條,米飯,青菜,肉食,甚至小豆粒,吃任何東西都難不倒它,它既可以這樣夾菜,也可以當叉子,又方便又衛(wèi)生,后來中國人就習慣了用筷子吃東西,并且一代一代傳下來,F(xiàn)在,它可是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離不了的好伙伴。你們說,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2、學習活動。

 、 請每一組的`小組長為幼兒分發(fā)筷子與小碟子,幼兒將各自的筷子按老師的要求拿在手上。

 、 師:先將筷子象老師這樣拿在手上,細的一頭向下,粗的一頭向上,且兩只筷子的兩端要對齊,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夾住,將中指放在兩根筷子之間,這樣,我們的筷子就能夠自由的開合,夾取東西了。現(xiàn)在。讓我們互相看看,誰的小手最靈巧。(幼兒間相互交流,檢查,老師則巡回指導,并幫助那些還不能正確持筷的幼兒掌握要領。) ③ 師:現(xiàn)在,讓我們舉起我們手中的筷子來做個筷子操吧!

  放音樂,幼兒跟隨老師練習筷子使用的各種模仿,如:并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橫著筷子挑面條,豎著筷子叉饅頭,攪動筷子攪拌等等,反復多次練習。

  3、實踐活動。

 、 請小組長分發(fā)果盤。

 、 師:小朋友們非常能干,這么快已經(jīng)學會使用筷子了,現(xiàn)在老師有好吃的東西請大家吃,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吃的時候,大家要用手里的筷子夾著吃,而不是手或別的東西,那樣不衛(wèi)生。大家先將喜歡吃的豆子夾到自已的碟子里,再用筷子夾著吃,吃多少就夾多少,不要浪費,如果還想吃,再去盤子里夾,大家都記住了嗎?就讓我們開始吧!

 、 放音樂,幼兒邊吃邊交流,老師一邊巡回指導,幫助那些掌握得還不夠好的幼兒,一邊和孩子們交談,品嘗食品。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 篇2

  一、 設計意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是幼兒最熟悉的東西之一,幾乎每個幼兒都喜歡玩水,水的透明感、流動性、溶解性等特點使幼兒對水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綱要中指出:幼兒科學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因此,我從幼兒的身邊事物著手,抓住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本次活動,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

  二、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中班幼兒已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我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分析,從認知情感技能三方面制定了以下兩個目標:

  1.

  2.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了解水的基本特性,體驗自主探索的樂趣。 知道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初步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我把本節(jié)課的重點定在:嘗試操作,了解水的(三個)基本特性(即透明的、流動的、能溶解物質(zhì))。

  三、 活動準備

  為了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更好的服務于本次活動達到活動目標,

  我做了以下準備:

  1. 兩只魚缸(一只有(水、)金魚,一只內(nèi)有(米、)塑料球)

  2. 人手一個塑料籃子、有洞的塑料袋、有洞的小容器、半桶清水、一根攪拌棒

  3. 每組一份糖、鹽、菊花精、

  四、 活動過程

  以目標為指導,我吧本次活動過程設計為四個環(huán)節(jié):1.出示魚缸,對比觀察。 2.分析討論,大膽表述 3.幼兒操作,探索解決 4.觀看圖片,引發(fā)思考

  第一環(huán)節(jié),同時出示兩個魚缸,對比觀察,引起探索欲望(1)小朋友們,看老師帶來了兩個魚缸,這兩個魚缸里有什么呢?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后說出一個魚缸里有水,水里有魚;另一個魚缸里有米。開始部分開門見山,直接引導幼兒有針對性地觀察兩個魚缸,簡潔明了,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的愿望,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分析討論,大膽表述,感知水的透明感。)老師提問:米里會有什么呢?請一名幼兒到米里找一找,找出一個塑料球來。老師繼續(xù)提問:)為什么你能看到魚在水里游,卻看不到米里面有塑料球呢?(根據(jù)老師的提問,先讓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觀點,隨后老師小結(jié)提升:水是透明的。)通過兩個物體鮮明的對比,讓幼兒直觀的感知到水是透明的,打破了以往教師給幼兒灌輸知識的原則,而是幼兒自主觀察探究得出結(jié)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則是作為一名

  引導者

  第三環(huán)節(jié),幼兒操作,探索解決,在試試、玩玩中了解水的流動性和溶解性。

  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兩個操作實驗。

  1.流動性實驗,幼兒人手一個塑料籃子、有洞的塑料袋、有洞的小容器、半桶清水,教師通過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用來盛水,(1)誰來說說看,剛才的小實驗你成功了嗎?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實驗過程中發(fā)生的狀況)在幼兒講述過程中,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幼兒想說,敢說。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識。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提供的都是一些會漏水的材料,因此幼兒就更能充分的'體會到水是具有流動性的。最后,老師加以小結(jié):我們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水是會流動的。加深了對水的特性的認識

  2.溶劑性實驗,教師給幼兒每人提供一根攪拌棒,每組一些糖、鹽、菊花精、剛剛做實驗用的那半杯水,教師請幼兒自主選擇一些材料放入水中,用攪拌棒對其進行攪拌。(1)誰來說說看,剛剛你放了哪些東西?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引導幼兒說說水的顏色和實物在水中的變化)(師小結(jié):原來有的東西會被水溶解。)(2)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東西也是可以溶解的嗎?把幼兒在實驗中又拉回到了現(xiàn)實生活,符合幼兒的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讓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說說自己所知

  道的可溶解的東西,在這一過程中也鞏固了幼兒對溶解的含義,(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水溶解呢?回去后再研究研究。老師以一個追問,拓展幼兒的思維,使活動更具延伸價值。)

  第四環(huán)節(jié),觀看圖片,引發(fā)思考,在想想、議議中知道水的重要性

  (1)(水真神奇,透明的,流動的,還能溶解很多東西。如果沒有水,會怎么樣?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沒有水的危害。

 。2)如果水臟了、被污染了,會怎么樣呢?請幼兒觀看一組圖片:干枯的稻田、渴死的青蛙、盼水的孩子、污水河里的死魚。觀看后請幼兒說說圖片上的內(nèi)容。

 。3)隨后老師小結(jié):水很重要,動物、植物、人都需要他,如果沒有了水,或者水被污染了,地球上的一切都不能生存。)

 。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水(資源)呢?(引導幼兒說說,如節(jié)約用水、不亂認垃圾等,初步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本次活動中,我注重了一下幾個方面的設計:

  一、以幼兒為主的操作實驗。

  老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充分與材料互動,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

  二、以教師為導的小結(jié)提升。

  在科學活動中,老師的小結(jié)非常重要,能幫助幼兒提煉、加深印象。在每一個觀察、實驗后,我都注意簡明地小結(jié),提高科學活動的嚴謹性。

  三、以情感為續(xù)的活動價值。

  本次活動設計不僅注重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知識、技能的提高,同時注意激發(fā)幼兒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愿望,懂得了水的重要性,使活動有可續(xù)性發(fā)展。)

  以上就是我設計的中班科學《有趣的水》的說課內(nèi)容,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是教育部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教材;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用書。本課程的實施對學生職業(yè)理論的養(yǎng)成和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起主要支撐作用。

  二、說目標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要求及學生學習的特點,設計以下教學目標:

  1.了解幼兒園各年齡班科學教育的目標。

  2.能夠針對幼兒園各年齡科學教育的目標設計不同類型的科學教育活動。

  3.掌握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

  我將了解幼兒園各年齡班科學教育的目標;掌握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教學難點則定為,能夠針對幼兒園各年齡科學教育的目標設計不同類型的科學教育活動。

  三、說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材

  四、說教學法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tài)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zhì)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所以我嘗試使用講授法、交流討論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教學法等教學法進行教學。

  講授法是對教學中涉及到的理論知識進行適當?shù)闹v解,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以達到解惑的目的。

  交流討論法是指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就教學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法,是為了實現(xiàn)教育目標,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有針對的分析、審理、討論。

  多媒體教學法,運用幻燈片使抽象理論直觀化,提高課堂效率。

  五、說活動過程

  1.導入:復習舊知科學的含義?幼兒學習科學的特點?

  2.學習探索新知識

 。1)對幼兒園各年齡班科學教育目標的分析總結(jié):因此,幼兒對同一內(nèi)容理解、掌握的層次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們一定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目標。

  (2)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類型(學生看圖,討論具體哪些活動類型,不同類型的活動主要目的是什么?)

 。3)常用的方法

  3.案例點評

 。1)這一活動屬于什么類型的活動?

 。2)活動中主要運用了哪些教具?

 。3)活動過程中運用了哪些具體的方法?

  總結(jié):以上的'案例分析一般只是某一個或幾個方面的分析,并不是全面的分析。實際上對于任一案例,不僅可以從活動設計的方法、形式的角度進行分析,還可以從其他角度進行分析,如教育理念的體現(xiàn)、活動目標的確定、活動結(jié)構(gòu)的安排特點、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學技能等,這樣更有利于我們?nèi)媪私饣顒釉O計應注意的方方面面。

  4.組織要求

  【學生討論】作為未來的一名幼兒教師,你應該具備哪些知識,滿足什么的要求,才能夠組織好幼兒的科學教育活動?

  5.課后拓展

  以"有趣的石頭"獨立設計一次活動六、說教學反思以職業(yè)能力為向?qū)В怀瞿芰Φ呐囵B(yǎng);根據(jù)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特點、加強職業(yè)素質(zhì)的養(yǎng)成。依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體現(xiàn)學生主體的教學觀。在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體現(xiàn)人文精神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在學前教育職業(yè)向?qū)е械娜宋那閼选?/p>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07-09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六篇02-12

幼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01-09

幼兒園大班科學說課稿01-13

【精選】幼兒園科學說課稿3篇01-28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7篇02-14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4篇01-27

【精選】幼兒園科學說課稿四篇01-30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6篇01-28

精選幼兒園科學說課稿四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