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小學說課稿

小學說課稿

時間:2022-01-11 15:40:3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學說課稿范文集合四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小學說課稿范文集合四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助人為樂》,這一教學內容是針對小學二年級學生展開的。學生在前面一階段學習了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操作,對文件的一些常見的基本類型有所了解。本節(jié)課是在此基礎上學習windows98操作系統(tǒng)中的“查找”命令的使用方法。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本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開展以“助人為樂”為中心思想的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學生會根據(jù)文件名或文件夾名用查找命令簡單查找文件或文件夾(這是針對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

  2. 學生會根據(jù)現(xiàn)有信息使用時間或高級選項查找文件或文件夾(這是針對部分學生的提高要求)

  3. 學生學習“storehouse”“etter”“rabbit” 等英語單詞

  能力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2.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協(xié)作的能力

  4. 分析、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

  5. 引導學生一題多解,提高操作電腦的應變力和靈活性

  情感目標:

  1.感知“人多力量大” ,與他人合作的優(yōu)勢

  2.體會幫助他人的樂趣(在本課時中,幫助不僅僅體現(xiàn)在虛擬情景中幫助小動物,更主要的是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

  學會使用“查找”命令,找到所需文件或文件夾是本課時的重點,分二個層次,一是掌握最基本的“查找”方法;二是了解使用時間和高級這二個選項的“查找”方法。

  教學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難點是學生能分析現(xiàn)有信息,靈活運用,快速查找文件或文件夾。

  教法與學法分析

  教法分析:

  結合“自主學習”的教育思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他們探索的欲望,讓每一個人都能積極參與到小組學習中去,同時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每一個人的力量。對于整個課堂教學而言,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對于學生而言,教師也是輔助他們學習的工具,是一本答疑解惑的字典。

  學法分析:

  以“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為主,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hep”文件了解“查找”命令中的一些概念和基礎知識,通過先集體看“hep”,再嘗試使用“查找”命令,到學生演示、交流查找的方法,和最后學生獨立操作。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積極思考,討論熱烈,并能及時提出疑惑。在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獨立自主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情景引入3-5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結合二年級英語教學內容,以一則英語謎語引出淘氣的主人公“rabbit”,一句“如何把躲藏在電腦中的‘rabbit’這個文件找出來?”調動了學生主動思考尋求的方法,激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為后面學生能主動學習打下了輔筆。

  二.小組協(xié)作,學習新知10

  以“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利用“hep”文件先初步了解“查找”命令中的一些概念和基礎知識,再嘗試使用“查找”命令找出文件名為“rabbit”的圖像文件,然后學生演示、交流查找的方法和初步小結查找文件的方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積極思考,討論熱烈,并能及時提出疑惑。在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獨立自主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應用實踐——助人為樂15-19

  這部分內容共有四個環(huán)節(jié),以rabbit邀請小熊參加party為故事情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前一個知識點的鞏固,同時也是一個新的知識點,循序漸進,層層遞進。同時指導學生分析信息,靈活、合理使用信息。我們的學生或多或少存在著這么一個問題,對于上網(wǎng)搜索出來的信息以及現(xiàn)有的信息,常常是拿來主義,很少會細細閱讀其內容,進行合理的刪選和使用,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有必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分析信息,靈活、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在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中,先讓學生先分析你們看到了哪些信息,這些信息告訴我們些什么?這些信息有什么用處?讓學生體會認真閱讀、分析信息是必要且重要的。

  第一環(huán)節(jié):在D盤中尋找文件名為“etter”的文本文件

  這是學生第一次獨立查找文件,對于有些學生而言是一次鞏固的過程,對于另一部分學生則是第一次嘗試使用高級選項的過程。

  第二環(huán)節(jié):尋找名為“bear”的文件夾,他住在名為rhdemo2的機器中。

  用查找文件的方法遷移到查找文件夾,使學生體會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還有一個知識點就是局域網(wǎng)中的文件查找。

  第三環(huán)節(jié):請在你們的電腦中找出一個fash文件,文件名中包含“cake”這個單詞。

  到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基本上已掌握了查找的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除了完善小結查找的方法,更主要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清“包含文字”這一概念,為第四環(huán)節(jié)打下輔筆。

  第四環(huán)節(jié):請找出符合下面要求的文件:(1)它是一個word文檔;(2)文檔最后修改的時間是:今年的四月份;(3)文檔中包含“storehouse”這個單詞;(4)文檔在組長電腦的C盤;

  這是一個提高、綜合應用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分析信息的結果,靈活選擇,使用信息找到所需文件。當學生根據(jù)所找到文件提供的線索,在教室中找到小熊和小兔為感謝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的行為的小小心意時,學生心中所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喜悅!

  四.交流體會3-5

  教學接近尾聲,請學生從學習收獲、助人體會等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整理今天的知識要點,并感悟助人為快樂之本!

小學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標準英語》教材一年級起點第一冊第一模塊的第一單元.第一模塊共有兩個單元.而第一單元是語言呈現(xiàn)單元.主要談論打招呼,告別,介紹自己,這些內容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貼近生活,學生容易掌握,是學生口語交際入門的第一課.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一級目標要求學生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二級目標要求學生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培養(yǎng)學生從初學英語開始就能學著用英語去做事情的能力.根據(jù)課標要求,教材特點,我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語言知識目標

  學習朋友,師生間互打招呼,問候,簡單的自我介紹,并做到語言準確,語調自然,說話有感情.

  2,語言技能目標

  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境中學語言,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yǎng)孩子樂于與人合作的`意識,通過交流,加深對同學的了解.

  4,學習策略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

  通過游戲活動,培養(yǎng)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任務中,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與交流.

  教學重點:

  1,學習用英語打招呼,告別,簡單的自我介紹,做到語音準確,語調自然.

  2,了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與別人進行簡單的交流

  教具,學具準備

  Lingling, Sam, Amy的頭飾.

  多媒體課件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為主.由于剛接觸英語,幾乎每個人對英語都有著深厚的興趣.而課標中指出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因此我在教學中力爭至始至終關注學生情感,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任務型"教學法

  3,smile教學法

  4,TPR教學法.

  學習方式

  通過小組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主動學習和使用語言,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堂鉛筆字筆法教學課。在臥鉤教學前,學生已學過豎鉤、豎彎鉤、橫折彎鉤、橫鉤等鉤畫,對鉤的寫法和有彎度的筆畫并不陌生。但臥鉤與后一課的斜鉤和以往所學的鉤相比,其書寫難度較大,首先,臥鉤行如長空新月,彎度圓轉而富有張力,學生掌握不好彎度常常把臥鉤寫得過平或出現(xiàn)折角。其次臥鉤的運筆過程動作豐富:起筆尖落,行筆漸漸加重,彎度自然,挑鉤前稍停筆,然后向左上方挑出,整個過程要求連貫圓轉、提按適宜、快慢適當,這對二年級的書寫基礎來說,存在著較大的學習困難。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突出教學重點,把教學重點確定為“臥鉤”和“心字底”字的學習內容。 考慮到寫字課不僅是漢字書寫的訓練課,而且是書寫藝術的啟蒙課,具有美育、智育、德育等多項功能,所以增加了“心”字的運用練習和唐楷的欣賞等內容,體現(xiàn)技能、欣賞、情感三位一體的藝術教育原則。

  二、 教學目標

 。ㄒ唬┘寄苣繕耍簩W習臥鉤寫法,掌握“心字底”結構。

 。ǘ┱J知目標:通過觀察分析臥鉤形態(tài)以及“心字底”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ㄈ┣楦心繕耍和ㄟ^學習臥鉤和“心字底”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運筆之美和結構之美的審美能力;欣賞古代碑帖,培養(yǎng)對書法藝術的喜愛之情。學用“心”字、聽講故事,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臥鉤和“心字底”的寫法。

  教學難點:臥鉤的弧度把握,“心字底”結構教學。

  四、教學過程

 。ㄒ唬 情境導入,揭示課題(2分鐘)

  組織學生去“心字島”旅行。把學生分成三組,分別是愛心隊、專心隊、信心隊,在《月亮船》的音樂聲中,乘坐“心字號”大船來到“心字島”。欣賞“心字石“。揭示課題。

 。ǘ 形象比喻,掌握要領(10分鐘)

  1。 形象比喻,初識形態(tài)。

  提問:臥鉤像什么?(月亮、小船、鐮刀、香蕉等)

  2。 觀察比較臥鉤與月亮的形態(tài),突出臥鉤的弧度。

  課件顯示臥鉤與月亮相疊的情景。

  提問:臥鉤的彎度與月亮的彎度是怎樣的`?(臥鉤是月亮的一部分,臥鉤的弧度與月亮的弧度是重疊的。)

  3。 運用兒歌,掌握要領。

  彎彎月兒小小船,(形態(tài))

  輕輕起筆重重彎,(起筆與行筆)

  挑鉤之前要停頓,

  對準左上再出尖。(收筆)

  4。 教師示范。

  5。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6。 作業(yè)點評,選取優(yōu)秀作業(yè)和典型缺陷的作業(yè)各一。

 。ㄈ⿲W寫“心”字,寓教于樂。(10分鐘)

  1。根據(jù)課件演示參觀“月亮湖”夜景,看月亮姐姐和三顆小星星的游戲,對“心”字的結構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2。明確三點位置,學生操作課件,參與星星們的游戲。

  3。演示課件,學習“心”字的筆順和筆畫。

  4。觀察“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組織拼字游戲,小組合作,齊心協(xié)力拼“心”字。

  5。學生嘗試練習,師生共評;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四)學用“心”字,體驗成功。(5分鐘)

  1。參觀“心”字花園,讀一讀心字詞。

  2。說一說,還有哪些心字詞。

  3。填一填,誰的“心”字最漂亮。

  4。學生互評,每組選出一副佳作。

 。ㄎ澹┍蕾p,德藝教育。(5分鐘)

  1。欣賞碑帖。

  (1)參觀“心”字林,欣賞唐朝四大楷書家的“心”字。

  (2)講一講柳公權的故事。

  (3)板書“心正則筆正”,并解釋含義。

  2。悉心教育。

  送給學生一句知心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希望學生做事要有愛心、專心和信心,祝愿每一個學生心想事成。

  (六)小結本課:背誦兒歌,鞏固臥鉤書寫要領。表揚本節(jié)課表現(xiàn)突出的小隊。(5分鐘)

 。ㄆ撸┱n后參觀佳作園,互評互學。(5分鐘)

  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給以鼓勵,是激發(fā)學生寫字興趣最有效的方法。讓學生有成就感,他們就愿意去寫字,寫好字。所以我每次上完寫字課,都要進行評價。

  總之,我力爭為學生的寫字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將來能弘揚我中華民族的書法文化。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美化家園》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的內容,這一單元設立了“我們的大地媽媽,花草樹木點頭笑,我和動物交朋友,美化家園”四個主題,旨在讓學生建立初步的生態(tài)意識,重視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而《美化家園》這一課從學生生活出發(fā),引導學生懂得合理妥善地處理垃圾對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初步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并在生活中身體力行,開展變廢為寶的環(huán);顒,為美化家園,保護環(huán)境盡自己的一份力。本課分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主要從學生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妥善處理垃圾,并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第二課時是讓學生大膽地想象創(chuàng)造,變廢為寶,美化家園,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二、說設計理念

  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日趨惡劣,資源開發(fā)貧乏,環(huán)保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而環(huán)保意識已成為衡量一個民旅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如果學生從小就能培養(yǎng)起牢固的環(huán)保意識和保護環(huán)境的習慣,則有利于提高我們全民族的素質,有利于環(huán)境的治理和資源的保護,也有利于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yǎng)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心理學家羅杰斯堅決反對硬性灌輸和機械訓練的做法,主張建立一個從兒童實際出發(fā),重視兒童參與、體驗,激發(fā)兒童內在情感的道德教育氛圍。因此,在《美化家園》的教學設計中,我通過讓學生“走向社會進行調查實踐、收集資料、動手操作”等活動,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發(fā)現(xiàn)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題作用,有效地使外部學習活動內化為學生的道德認識,產生道德行為的內驅力。

  三、說設計思路

  (一)、引情激趣,啟發(fā)參與

  正確的道德認識要以情感為基礎,良好的道德動機要用情感去激發(fā),自覺的道德行為要用情感去催化。因此在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上課伊始,我讓學生欣賞秀麗的焦作風光,讓他們體驗到大自然的美,隨即又插播“布滿垃圾,令人發(fā)嘔的小河;遍地果皮紙屑的街道”的錄像。這樣,通過直觀形象強烈地刺激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在對比鮮明

  的視覺效果影響下,自然而然地生發(fā)出兩種不同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調查垃圾來源的興趣,奠定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這一道德行為。

  (二)、重視實踐,增強體驗

  兒童道德素養(yǎng)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他們生活的教育才能引發(fā)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所以,課前,我組織學生圍繞“垃圾從哪兒來,對我們生活育哪些影響?”這一問題,讓學生走進社區(qū)、工廠、街頭巷尾等地分組進行調查訪問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合作探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如:拍照、觀察訪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等。在調查訪問中,學生們

  通過自己親身體驗,對他們所關注的環(huán)保這一問題就會有更直觀的印象和更深入地了解。課堂上,各小組匯報各自的調查情況,如:機動車尾氣排放調查組,城區(qū)垃圾站調查組,街頭巷尾調查組的代表出示各種照片、數(shù)據(jù)資料、文字記錄等方式匯報調查結果。我也適時出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并進行點撥、引導,通過課堂上的交流討論,學生逐漸認識到生活中大量的垃圾是由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中的一個個具體的人制造的,當然也包括自己。而垃圾的產生不僅給人們帶來視覺污染,而且影響環(huán)境衛(wèi)生,造成水污染、大氣污染,間接地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三)、圖文并茂,游戲內化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旨在讓學生初步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并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形成一定的環(huán)保意識,突破重、難點,該環(huán)節(jié)我分三步進行教學。

  l、聯(lián)系自我,反省自身

  當學生對垃圾來源及對人類的'影響有了一定的認識后,我趁此提出:人類每天都在制造垃圾,我們該如何處理垃圾呢?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無所顧忌地說出自己在環(huán)保方面的得與失,將品生課程與兒童自身生活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不亂扔,不亂倒垃圾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

  2、形象講解,增長知識

  學生在反省自身時,會提出這樣的困惑: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呢?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我出示了形象直觀的垃圾分類及其處理辦法的圖文資料,并結合資料為學生介紹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的垃圾三大類。可回收垃圾指紙類、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等,能被人們再生利用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指果皮、飯菜余渣等不能再生利用的垃圾,它們可填埋、堆肥。而有毒有害垃圾指電池、水銀溫度計、油漆桶、藥品等含有化學成份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的物品,要進行綜合處理,但由于我國處理垃圾能力低下,垃圾處理的方式一般都是填埋、堆放或傾入江河湖泊,據(jù)統(tǒng)計,每年全國固體廢棄物堆產量達60億噸,占地2萬多公頃,更有甚者一節(jié)小小的五號電池能污染2平方米的±壤,雖然我圖地大物博,但垃圾卻在和人類爭土地。這樣通過直觀、形象的圖文資料及數(shù)據(jù)展示,不僅把知識化難為易,而且震撼了學生的身心,促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初步懂得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建立環(huán)保意識。

  3、游戲體驗,品質內化

  游戲是低年級教學的重要活動,它不僅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氣氛起作用,更是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起重要作用。于是,我設計了一個“把垃圾送回家”的游戲,首先我出示用紙箱做成的分類垃圾箱模型,擺放在講臺前,再發(fā)給學生一些卡片,上面寫著生活中常見垃圾的名稱,如廢紙、飲料瓶、果皮等,讓學生有次序地把自己手中的“垃圾”送回“家”。最后讓其他學生檢查垃圾是否真正地回到了自己的“家”。此游戲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對垃圾進行分類,并且有效地指導了學生的道德行為,使保護環(huán)境這一道德品質得到進一步內化。

  (四)、想像創(chuàng)造,升華情感

  想像是創(chuàng)新的孿生兄弟,沒有想像,就沒有創(chuàng)新,原來丟棄無用的垃圾,如果人們能發(fā)揮想像,把它們打扮一下,處理一下,它們不僅會變成我們生活中有用的物品,而且還美化了環(huán)境,減少了資源浪費。因此,我以誘導啟發(fā)的方式,分三個環(huán)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進行想像創(chuàng)造,開展變廢為寶的實踐活動。

  l、作品展示,啟發(fā)想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創(chuàng)造的動力。對于天真、好奇的孩子來說,直接讓學生想像創(chuàng)造,學生會覺得麻煩,難適應,往往容易挫傷孩子創(chuàng)造的欲望。因此,我先展示一些利用廢品所做的小擺設,如飲料瓶做的花籃,用樹葉或碎布做的貼畫等,通過展示讓學生感受到插上想像的翅膀廢物也能變成寶,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創(chuàng)造欲望。

  2、合作創(chuàng)造,變廢為寶

  “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多計謀廣”,我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利用教師為他們準備的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再創(chuàng)造活動。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動手能力,又培養(yǎng)了與人交往的能力。學生們先自由結合成小組,確立組長,定下創(chuàng)造主題,然后組長根據(jù)組員的不同興趣和愛好分配任務。這時教師要巡視指導,對有困難的小組適時點撥、指導,真正起到“扶”的作用。在學生自由創(chuàng)造的同時,我播放一段輕音樂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開拓思維的想像力;同時也給學生帶來創(chuàng)作的靈感。

  3、交流展示,升華情感

  孩子的思維是獨特的,他們所想的,所做的,有時候連我們大人都感到驚奇。原本丟棄的垃圾在孩子的手中變成了一件件充滿童趣、稚嫩的作品,也許有些作品還很粗糙,但各有自己的閃光點,作為教師我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增強參與活動的信心。課堂上,我爭取讓每組代表都來介紹本組作品的設計意圖,在交流展示中,學生不僅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

  而且深化了自己的環(huán)保意識和生態(tài)意識。

  五、說總結語

  當學生還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我在悠揚的樂曲中娓娓道出本節(jié)課的總結語:“同學們,要讓大地綠起來,要讓天空藍起來,要讓鳥兒唱起來,要讓環(huán)境好起來,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老師相信,只要每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家園將會變得更加美麗”。這一段結束語用美好的語言激發(fā)了學生對生活環(huán)境的向往,對于深化主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說板書設計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分散,根據(jù)這一特點和本課內容,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美化家園

  從我做起

  這樣的板書不僅簡單明了,重點突出,而且能給學生以強烈的警示:美化家園,人人有責,促使學生把課內所學拓。

【小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說課稿06-11

小學數(shù)學的說課稿01-09

小學《趙州橋》說課稿12-06

小學音樂說課稿03-16

小學英語說課稿07-05

小學籃球說課稿11-04

小學音樂說課稿11-04

小學說課稿11-05

小學優(yōu)秀說課稿11-08

小學體育說課稿02-17